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菌種多少種類圖片
擴展閱讀
ins唯美圖片 2025-05-26 08:24:49
鍵盤圖片高清圖片 2025-05-26 08:09:31

菌種多少種類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6-18 11:08:17

『壹』 食用菌種類大全

1、香菇

紅菇學名灰肉紅菇,又名紅菌、紅椎菌、老紅菌、大紅菌、大紅菇等。紅菇與椆木或紅錐等樹形成菌根,並在特定的氣候和土壤等環境條件下才能很好生長。

『貳』 細菌的分類

1、根據形狀分為三類,即:球菌、桿菌和螺旋菌(包括弧菌、螺菌、螺桿菌)。

2、按細菌的生活方式來分類,分為兩大類:自養菌和異養菌,其中異養菌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

3、按細菌對氧氣的需求來分類,可分為需氧(完全需氧和微需氧)和厭氧(不完全厭氧、有氧耐受和完全厭氧)細菌。

4、按細菌生存溫度分類,可分為喜冷、常溫和喜高溫三類。

(2)菌種多少種類圖片擴展閱讀:

細菌的用途與危害

細菌對環境,人類和動物既有用處又有危害。一些細菌成為病原體,導致了破傷風、傷寒、肺炎、梅毒、霍亂和肺結核。在植物中,細菌導致葉斑病、火疫病和萎蔫。感染方式包括接觸、空氣傳播、食物、水和帶菌微生物。病原體可以用抗菌素處理,抗菌素分為殺菌型和抑菌型。

細菌通常與酵母菌及其他種類的真菌一起用於醱酵食物,例如在醋的傳統製造過程中,就是利用空氣中的醋酸菌(Acetobacter)使酒轉變成醋。其他利用細菌製造的食品還有乳酪、泡菜、醬油、醋、酒、優格等。細菌也能夠分泌多種抗生素,例如鏈黴素即是由鏈黴菌(Steptomyces)所分泌的。

細菌能降解多種有機化合物的能力也常被用來清除污染,稱做生物復育(bioremediation)。舉例來說,科學家利用嗜甲烷菌(methanotroph)來分解美國喬治亞州的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污染。

細菌也對人類活動有很大的影響。例如乳酪及優格的製作、部分抗生素的製造、廢水的處理等,都與細菌有關。

『叄』 菌菇都有哪些種類

菌菇種類較多,約有36000餘種,常見的有香菇、金針菇、茶樹菇、雞腿菇、草菇、猴頭菇、杏鮑菇等。菌菇又稱蘑菇,是一種可食用真菌,食用部位為子實體,即地面長出的部分。

一、香菇

1、香菇起源於中國,是世界的第二大菇,在自然條件下,從孢子發育成子實體需8-12個月,而採用木屑人工栽培,只需3-4個月,子實體即長出的可食用的部分。

2、香菇肉質肥厚細嫩,味道鮮美,每100克香菇中含水13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54克、鈣124毫克、鐵25.3毫克、維生素B0.07毫克,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葯用價值。

space


二、金針菇

1、金針菇又叫冬菇、朴蕈等,在中國、日本、俄羅斯、歐洲等地均有種植,以其菌蓋滑嫩、柄脆,且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著稱於世,可以用來涼拌、刷火鍋等食用。

2、金針菇子實體較小,多數成束生長,肉質較軟且有彈性,菌菇多呈球形或者扁半球形,菌肉為白色,菌褶為白色或象牙色,長短不一。

space


三、茶樹菇

1、茶樹菇是一種食葯用菌,因野生於油茶樹的枯幹上,所以被稱為茶樹菇,其中含有多種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以及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和鉀、鈉、鈣、鎂等元素,營養豐富,且菌蓋細嫩、鮮美可口。

2、茶樹菇的子實體單生、雙生或者叢生存在,菌蓋直徑約5-10厘米,呈暗紅褐色,菌肉呈白色,長10厘米左右,柄粗1-2厘米。

space


四、雞腿菇

1、雞腿菇又稱毛頭鬼傘,因外形像雞腿,肉質像雞絲而得名,是近年來人工開發的具有商業潛力的珍稀菌品,被譽為「菌種新秀」。

2、雞腿菇子實體較大,菌蓋呈圓柱形,直徑長3-5厘米,高9-11厘米,表面為褐色至淺褐色;菌肉、菌柄為白色的圓柱形,長7-25厘米,粗1-2厘米,表面光滑。

『肆』 蘑菇類有哪些品種

蘑菇是真菌類的植物,全世界的食用蘑菇估計有2000種,其中有醫療價值的蘑菇大約為700種。平菇、金針菇、蟹味菇、杏鮑菇、白玉菇、秀珍菇、茶樹菇、雙孢菇、香菇、滑子菇、口蘑、猴頭菇、白靈菇、姬菇、花菇、草菇、雞腿菇等等。

食用蘑菇廣泛分布於地球各處,在森林落葉地帶更為豐富。 在山區森林中生長的木生菌種類和數量較多,如香菇、木耳、銀耳、猴頭、鬆口蘑、紅菇和牛肝菌等。

在田頭、路邊、草原和草堆上糞、草生菌,有草菇、口蘑等。南方生長較多的是高溫結實性真菌;高山地區、北方寒冷地帶生長較多的則是低溫結實性真菌。

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目前在全世界食用最多的通稱為蘑菇,學名為雙孢蘑菇。從野生種類中進一步篩選馴化優質生產菌種大有潛力。

中國曾在世界上首次馴化並人工栽培成功了香菇、木耳、金耳、銀耳、草菇、金針菇、猴頭菌、竹蓀等,現已馴化了蒙古口蘑,而野生食用菌美味牛肝菌、羊肚菌、香杏麗蘑、鉚釘菇、粘蓋牛肝菌、正紅菇等也可以大量採集,供銷於國內外市場。

(4)菌種多少種類圖片擴展閱讀:

名貴菌類蘑菇:

1、松茸:

松茸,學名鬆口蘑,別名松蕈、合菌、台菌,隸屬擔子菌亞門、口蘑科,是松櫟等樹木外生的菌根真菌,具有獨特的濃郁香味,是世界上珍稀名貴的天然葯用菌,我國二級瀕危保護物種。

松茸好生於養份不多而且比較乾燥的林地,一般在秋季生成,通常寄生於赤松、偃松、鐵杉、日本鐵杉的根部。四川、西藏、雲南等青藏高原一帶是我國松茸的主要產地,產量四川為首、品質西藏為佳、名氣香格里拉最大。

2、靈芝:

靈芝又稱林中靈,以林中生長的為最佳,葯效最高。目前也有人工大棚種植,主要生長在較濕潤的地方。

靈芝屬高溫性菌類,在15~35℃之間均能生長,適溫為25~30℃。子實體在10~32℃的范圍內均能生長,但原基分化和子實體發育的最適溫度為25~28℃。

低於25℃,子實體生長緩慢,皮殼色澤也差;高於35℃,子實體會死亡。靈芝生長需要較高的濕度。隨著晝夜溫差的增大,菌絲長滿袋的時間延長。

3、羊肚菌:

羊肚菌是一種珍稀食用菌品種,因其菌蓋表面凹凸不平、狀如羊肚而得名。羊肚菌(Morchella),又名草笠竹,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和葯用菌。羊肚菌於1818年被發現。

用於食積氣滯、脘腹脹滿、痰壅氣逆喘咳。羊肚菌又稱羊肚菜、羊蘑。其結構與盤菌相似,上部呈褶皺網狀,既像個蜂巢,也像個羊肚,因而得名。

羊肚菌在山火之後的兩至三年內產量特高,因此北美的採摘者會根據山火來採集羊肚菌。然而,當火災被控制後,在同一個地區內,它的生長數量會年復一年地減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蘑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食用菌

『伍』 有益菌的代表菌種有哪些

乳酸菌

活性乳酸菌、嗜酸乳桿菌、植物乳桿菌、保加利亞乳桿菌、德氏乳桿菌

酵母菌

產阮假絲酵母、啤酒酵母

芽孢桿菌

科學研究表明,在正常人體中棲息著1000億個以上的微生物,其種類多達400多種,主要分布於消化道、眼、鼻、口腔、皮膚及陰道中。但人體中95%左右的細菌存在於腸道,尤其是在大腸中。按它們對人體的影響可分為有益、有害和無害三類。人體腸道內有益菌主要是雙歧桿菌和嗜酸乳桿菌等。這些有益菌對人體健康起著保衛作用。

『陸』 菌類的分類

(1)食用意義上的分類
①食用種類 人工栽培的種類多是作為食物直接食用,採集的野生菌也多是如此,這占食用菌的大多數。如人工栽培的香菇、雙孢菇、木耳等;野生的牛肝菌、雞油菌等。
②葯用種類 是指子實體或菌絲體直接或經加工提取後的產品可作為葯用。如靈芝、天麻等子實體均可切片後作為飲片服用;雲芝、茯苓的子實體和菌絲體都可提取加工成中成葯;槐耳、冬蟲夏草和蛹蟲草工業發酵的菌絲體也都可加工成多種葯劑等。
③食葯兼具種類 多數食用菌類均有一定的食療作用。如猴頭對消化系統疾病有很好的療效,密環菌對肝炎有較好的輔助療效,榆耳對痢疾有特效。
(2)營養方式上的分類
①木腐菌 如香菇、滑子菇、木耳等,多以闊葉木本植物的木屑(材)作為栽培基質。野生條件下,常生長於乾枯木上。
②草腐菌 如草菇、姬松茸等,不能利用木質材料,而主要以草本植物特別是禾本科植物的秸稈(如麥秸、稻草、玉米芯等)為主要碳源。在野外常見於腐熟的廄肥和腐爛的草堆中。
③糞生菌 如雙孢菇、大肥菇等,野生條件下,常見於發酵後的牛糞、馬糞的糞堆上;栽培時只可利用草本秸稈,而且需要添加大量的馬糞、牛糞、雞糞、廄肥、化肥等含氮量豐富的原料。
④土生菌 野生條件下,多發生於林地、坡地、水溝旁的地面上。有的其發生處土層下面有其生存的基質(枯枝、腐根等),如雞腿菇、竹蓀等,這類菌較容易人工栽培;而有的則距其生長基質很遠,如羊肚菌,這類菌多數不易人工栽培。
(3)子實體形成和發育所要求的溫度
①高溫菌類 其子實體形成和發育需要較高的溫度(常在25℃以上),菌絲體的生長要求溫度也高於其他菌類。如草菇子實體形成和發育的適溫為30~32℃,其菌絲生長的適溫達32~35℃。
②中溫菌類 其子實體形成和發育的適宜溫度在15~25℃,這類菌的菌絲體生長適溫一般在20~25℃,食用菌中這類溫型比較多,如香菇、銀耳、雞腿菇、猴頭等。
③低溫菌類 其子實體形成和發育需要較低的溫度,一般低於15℃,高於這一溫度則不易形成子實體或不能正常發育。如金針菇和滑菇等。
(4)子實體形態結構上的分類
①傘菌類 顧名思義,傘菌是具有傘狀子實體的那些種類,這些傘狀的子實體明顯分化出菌蓋和菌柄兩大形態結構,且菌蓋的下方生有刀片狀的菌褶,菌褶的兩側生有它們的「種子」——擔孢子。大多數常見的食用菌為傘菌類,如雙孢菇、香菇、金針菇、滑菇等,傘菌多為肉質。
②多孔菌類 多孔菌類的子實體形態多樣,有傘狀、扇形、塊狀等多種形狀,質地有肉質、半纖維質和木柱質等,但是,它們形態學上的共同特點是:在菌蓋下方都有管孔狀的繁殖結構。如肉質傘狀的牛肝菌、雞油菌,木柱質扇形的靈芝,肉質塊狀的猴頭和齒菌。
③膠質菌類 膠質菌類的子實體多耳狀或葉狀,有的呈腦狀,質地上多為膠質,如木耳、毛木耳、銀耳、金耳、榆耳、血耳等。它們的繁殖體——擔孢子,都著生於子實體的表層內,有的生於耳片的一側,有的則生於兩側。
④子囊菌類 除上述形態學上的幾大類群外,尚有一些種類,很難劃分形態類群,這些多是人工尚未栽培的種類,如鍾形菌蓋表面凹凸不平的酷似羊肚的羊肚菌,菌蓋酷似馬鞍形的馬鞍菌,還有不規則塊狀的塊菌。這些菌從分類地位上都距上述三大類群較遠,屬於子囊菌亞門。
(5)原基形成和發育對光的需求
①喜光型 在散射光的刺激下,促進子實體分化、發育,如香菇、草菇、滑菇、猴頭菌、側耳類、木耳類。
②中間型 對光線反應不敏感,有無散射光均可發育,如雙孢菇、大肥菇。
③厭光型 無需散射光刺激均可形成子實體,如茯苓、塊菌等地下生的菌類。
食用菌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的方法還有很多種,在此不一一而舉。

『柒』 國內認可的益生菌、乳酸菌有哪幾種菌株

益生菌的功效高度依賴於菌株的特定性。

我們通常聽到的什麼「乳雙歧桿菌」「鼠李糖乳桿菌」等等就是「菌種」,是一個大的有關種類的名稱,這些菌種下,又有不同的菌株,而我們真正要用的,就是這些菌株!

國家批准了7個菌種共9個菌株可以用於兒童食品:

1、嗜酸乳桿菌(NCFM)

2、動物雙歧桿菌(Bb-12)

3、乳雙歧桿菌(HN019、Bi-07)

4、鼠李糖乳桿菌(LGG、HN001)

5、羅伊氏乳桿菌(DSM17938)

6、發酵乳桿菌(CECT5716)

7、短雙歧桿菌(M-16V)

(以上七種為菌種,括弧內為菌株號,共9種)

所以購買益生菌一定要仔細看看它的菌株號,如果沒有確切的菌株號,最好別買。

比如這樣:

(圖片引用自育學園)

我們可以從包裝上很清楚地看到菌種名+菌株號,只有這兩者同時標注,才能「驗明正身」,表明這款產品是真·益生菌家族中的一員。

另外,不同菌株其作用也不同。比如

鼠李糖乳桿菌LGG,其最大的作用就是依附於腸上皮細胞,成為腸道粘膜的一層生物屏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腹瀉問題。

動物雙歧桿菌(Bb-12)可分泌多種酶類,促進食品的降解與吸收。臨床發現其可提高「乳糖不耐症」患者對乳製品的利用率,另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過敏問題。

如果寶寶腹瀉,家長給寶寶服用的卻是動物雙桿菌(Bb-12),當然就沒什麼作用了!

總之,用對菌株,才能有針對性地緩解症狀。

『捌』 根據生產原料的不同,菌種可分為哪些類型

(1)固體菌種

是在固體斜面培養基上培養得到的菌種。根據培養原料的不同可分為下面多種:

①瓊脂等菌種 常用的有瓊脂、馬鈴薯、葡萄糖培養基(簡稱PDA培養基)、PSA培養基、胡蘿卜培養基等。

②棉籽皮菌種 是以棉籽皮為主要原料制備的菌種,是目前常用的類型。它適合做大多數食用菌品種的菌種。

③穀粒菌種 是以小麥、玉米、高粱、小米為主要原料制備的菌種,其中以小麥最常用。麥粒菌種具有菌絲生長快,生活力強等優點。

④糞草菌種 是以糞、草為主要原料制備的菌種。糞草可以發酵,也可不經發酵,它是蘑菇、草菇等菇類常用的菌種類型。

⑤木屑菌種 是以木屑為主要原料的培養基制備的菌種。香菇、木耳、銀耳等菇類常用木屑菌種作原種或栽培種。

⑥木條、木塊菌種 是以圓柱形、錐形或楔形小木塊、條為主要原料制備的菌種。用於銀耳、木耳、香菇等段木生產和代料人造菇木生產。

(2)液體菌種

是採用液體培養基,接入菌種,經培養而得到的菌種。菌絲體在液體中呈絮狀或球狀。

『玖』 菌種種類有那些

一、固體菌種 母種→原種→栽培種 1、母種 母種:在試管或平皿瓊脂培養基上生長的純菌種稱為母種,因為是用試管製作 的,也稱之為試管種,因為是最早一級的菌種,也稱之為一級種。 試管的規格一般為22mm×220mm、20mm×200mm、18mm×180mm三種,如果採用液體菌種建議使用18mm×180mm,封口用棉花或硅膠塞。 平皿的規格為直徑90mm,封口用Parafilm封口膜。 為了擴大生產,母種可以轉接成更多的母種,叫做母種的擴繁。在各級菌種中,母種的純度最高,決不允許有雜菌污染。衰老和退化的母種也不能投入生產,出現不純或者退化的母種要進行提純和復壯,提純和復壯不能達到效果就應該淘汰。母種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從科研單位及菌種生產機構購買的,一種是組織或孢子分離後經出菇試驗確認遺傳穩定和高產的母種。 母種培養時間:7-10天,不同品種有差異。 2、原種 原種:原種是母種的菌絲體轉接到棉籽殼、玉米芯、木屑或高粱粒、麥粒、枝條等固體培養基上培養而成的食用菌菌種,也叫做二級種。原種製作的容器有:500ml罐頭瓶、750ml罐頭瓶、點滴瓶、專用菌種瓶等,罐頭瓶封口用菌袋裁成見方封口,點滴瓶用棉花封口。 原種的用途是擴繁栽培種用的,即母種→原種→栽培種→栽培袋,也可以用原種直接轉接到栽培袋中,即:母種→原種→栽培袋,這樣不僅能夠縮短菌種製作周期,也能更好的保證菌種純度。 原種培養時間:20-30天,根據製作容器和品種不同而有差異。 3、栽培種 栽培種:原種經過轉接擴大繁殖後稱之為栽培種,栽培種用於轉接栽培袋,是生產中使用量最大的食用菌菌種,也叫做三級種。 三級種製作的容器有:500ml罐頭瓶、750ml罐頭瓶、點滴瓶、專用菌種瓶等,除了這些和原種一樣的容器,栽培種使用最多的是15cm×30cm、17cm×33cm的折角袋,封口用棉花或者專用的無棉蓋體。 栽培種培養時間:20-30天,根據製作容器和品種不同而有差異。 在制定栽培計劃時,計算好各級菌種的生長時間,做到菌種剛長好時使用,這時菌種活性強、純度高。

『拾』 什麼是食用菌的菌種有哪些類型

食用菌的孢子就相當於植物的種子。在自然界中,食用菌就是靠孢子來繁殖後代的。孢子藉助風力或某些小昆蟲、小動物傳播到各地,在適宜的條件下,萌發成菌絲體,進而形成子實體。雖然孢子是食用菌的種子,但在人工栽培時,人們至今都不用孢子直接播種。因為孢子微小,很難在生產中直接應用,而是用孢子或子實體組織、菌絲組織體萌發而成的純菌絲體作為播種材料。人們通常所說的菌種,實際上就是指經過人工培養的純菌絲體。

根據菌種使用的目的可分為保藏用菌種、試驗用菌種、生產用菌種三個類型;根據菌種的物理性狀,可把菌種分為液體菌種、固體菌種、固化菌種三種;按照食用菌培養對象和培養料的不同,可將菌種分為木質菌種、和草質菌種兩類;按照食用菌培養基的不同,可將食用菌分為糞草菌種、穀粒菌種、顆粒菌種、枝條菌種、木塊菌種、木屑菌種、礦石菌種等;在實際生產中,應用最廣泛的是根據菌種的來源、繁殖代數及生產目的,把菌種分為母種、原種和栽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