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壽代鳥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女人的泌尿器的現實圖片 2025-08-17 06:04:31
狂抓的圖片大全 2025-08-17 05:46:17
適用企業圖片的軟體 2025-08-17 05:45:26

壽代鳥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6-01 19:02:01

❶ 紅嘴黑身尾巴很長是什麼



1、紅嘴黑身,尾巴很長的鳥是綬帶鳥。
2、壽帶鳥共有14個亞種,又名綬帶鳥,練鵲,長尾鶲,一枝花等異名。雄鳥有兩種色形,體長連尾羽約30厘米,頭,頸和羽冠均具深藍輝光,身體其餘部分白色而具黑色羽干紋。中央兩根尾羽長達身體的四,五倍,形似綬帶,故名。雌鳥較雄鳥短小。它的體態美麗,體型似麻雀大小,最主要特徵是雄性有著非常長的兩條中央尾羽,像綬帶一樣。
3、體色帶有金屬閃光的藍黑色,頭頂伸出一簇冠羽,鳴叫時可聳起,體羽為背栗腹白,翅亦為栗色。到了老年,鳥的全身羽毛成為白色,拖著白色的長尾,飛翔於林間,因而又稱之為一枝花。

❷ 壽帶鳥肉的雄鳥

雄鳥易辨,一對中央尾羽在尾後特形延長,可達25厘米。雄鳥具兩種色型,不同於紫壽帶:上體赤褐,下體近灰。亞種雄鳥赤褐,僅頭頂為閃輝黑色;赤褐色較多;具橄欖色羽冠;白色型上體多黑色縱紋;大多數雄鳥為白色型;incei的白色型不到一半而另一些幾乎無白色型。兩種色型的雄鳥,其中央尾羽兩枚甚為延長,雌鳥尾羽長度約為雄鳥的一半。雄鳥體長約300毫米,雌鳥體長約180毫米。其嘴殼均為藍黑色,足趾鉛灰色。
雄鳥體長30厘米,成年雄鳥的頭、頸和羽冠具有深藍輝光,身體其餘部分為白色,具黑色羽干紋。中央兩根羽尾長達身軀的四五倍,形似綬帶。成年雌鳥羽冠比雄鳥短,尾羽也短,頭、頸和羽冠黑色具有藍色輝光,其餘羽色為赭色。
虹膜褐色;眼周裸露皮膚藍色;嘴藍色,嘴端黑色;腳藍色。雄鳥具兩種色型,均不同於紫壽帶:栗色型壽帶鳥,是青年期的羽色,其背部栗紅色,胸部及腹部灰白色,尾羽栗紅色。白色型壽帶鳥,是老年鳥的羽色,其胸、背及尾均呈白色,並雜以黑色羽干紋。

❸ 極為罕見的壽帶鳥現身溫州蒼南,它為何成為了瀕危物種

隨著現在國家發展速度的越來越快,工業化的發展也越來越快,城市化的進展也越來越快,那麼在這樣的大前提下,動物們的生存環境也就越來越少。並且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動物被歸類為瀕危物種,那麼這樣的出現讓很多的人感覺到非常傷心。因為地球上的物種越來越少,他們就無法見到很多的動物,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極其大的損失。

為什麼成為瀕危物種

之所以將它列為瀕危物種,是因為它的繁殖能力非常低,而且對於生存環境的質量要求也非常高。它屬於夏候鳥,與其他部分野生動物一樣,它在繁殖季的時候都需要回到出生地去進行繁殖。而他對出生地要求非常高,那麼在工業化不斷進步的這個時代,出生地多多少少都會受到一定的污染。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的繁殖率就會越來越低,由此導致它們的數量也越來越少。

❹ 溫州蒼南首現壽帶鳥,這種鳥的生活習性是怎樣的

在2021年7月2日,浙江溫州市蒼南縣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發博稱,溫州蒼南生態公園內的鳥類監測人員在蒼南縣城新區塘河生態公園內發現了壽帶鳥。這是在溫州蒼南地區首次發現了壽帶鳥,這種鳥類在溫州地區出現的記錄都非常的少。

壽帶鳥繁殖於日本,朝鮮及台灣,越冬的時候會飛往東南亞,有記錄,遷徙時在我國東部有出現。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中國,印度,東南亞及其它群島。我國有的壽帶鳥,羽毛顏色為白色和栗色。

白色型和栗色型壽帶鳥,頭部和頸部的羽毛都是藍黑色,有金屬閃光質感頭,頂上有著藍黑色枕冠,眼睛周圍裸露區域比較寬闊,呈現亮藍色,嘴巴周圍也比較寬,非常適合捕捉飛蟲。

壽帶鳥屬於我國省級保護動物,因為在自然界當中,綬帶鳥的數量比較少,加上其繁殖能力較低,對生態環境質量要求都比較高。作為夏候鳥,壽帶鳥和一些野生動物一樣,每到繁殖季節都要回到出生地進行繁殖。

這次溫州發現了壽帶鳥的痕跡,也說明了我國的環境有所改善。正是因為國家和人民共同對環境的愛護,所以讓我們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也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為環境做出一些貢獻,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好。

❺ 網上看到的圖,問一下是什麼鳥

壽帶鳥

東方壽帶鳥

❻ 有一隻鳥尾巴上有兩根很長的羽毛是橘紅色的那是一隻什麼鳥(圖片)

壽帶
壽帶(英文名:Amur Paradise Flycatcher,學名:Terpsiphone incei),是雀形目王鶲科壽帶屬的鳥類。中文名壽帶鳥,俗名別名有綬帶、白帶子、長尾巴練、長尾翁、練鵲、三光鳥、一枝花、赭練鵲、紫長尾、紫帶子。壽帶在中國東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區都能見到, 野生鳥幾乎完全以昆蟲為食。它們喜歡在森林的下層捕食昆蟲,是著名的農林益鳥。雄性壽帶鳥有一條近乎自己身體3倍長的大尾巴,像一根長長的綬帶。壽帶有白色型和紫色型,這兩種色型並非不同亞種。壽帶是最難飼養的籠鳥之一,多在捕獲後1-3日內死亡,請不要捕捉傷害壽帶。 壽帶曾經的滇南亞種indochinensis現已單獨立種中南壽帶。
壽帶鳥身型優美,羽色漂亮,中等體型(22厘米,雄鳥計尾長再加20厘米),頭閃輝黑色,冠羽顯著。
雄鳥:體長約30厘米,成年雄鳥的頭、頸和羽冠均具深藍色輝光,身體其餘部分為白色而具黑色羽干紋。中央尾羽長達體軀的數倍,形似綬帶。雄鳥易辨,一對中央尾羽在尾後特形延長,可達25厘米。雄鳥具兩種色型,均不同於紫壽帶。
雌鳥:體長約18厘米。成年雌鳥羽冠較成年雄鳥短,尾羽也短,頭、頸、羽冠黑色具藍色輝光,其餘羽色近似雄鳥,為赭色。雌鳥尾羽長度約為雄鳥的一半。
虹膜褐色;眼周裸露皮膚藍色;嘴藍色,嘴端黑色;腳藍色。
壽帶雄鳥和紫壽帶雄鳥的區別:紫壽帶雄鳥翼及尾黑色,背近紫色。
壽帶雌鳥與紫壽帶雌鳥的區別:紫壽帶雌鳥頭頂色彩較暗且無金屬光澤。
相比壽帶,紫壽帶極為少見,且今年數量呈下降趨勢。
壽帶鳥常見於山區或丘陵地帶,在山區較平原地帶更為常見。喜匿棲樹叢中,在東部沿海喜棲於水杉、槐樹林,有時也高踞樹頂上,平時飛行緩慢,而且往往僅飛短距離即停止,但捕捉昆蟲時十分迅速。慣於灌木枝頭穿行或跳躍,很少在地面活動。
飛時張翼展尾,長尾搖曳,絢麗多姿,極為醒目。覓食在空中捕捉各類昆蟲,而不在地面上。白色的雄鳥飛行時顯而易見。通常從森林較低層的棲處捕食,常與其他種類混群。
壽帶鳥發出笛聲及甚響亮的chee-tew聯絡叫聲,鳴唱時枕冠聳立振展,鳴聲激昂洪亮。其食物絕大部分是昆蟲,植物性食物僅佔全部食量的不足1%,主食蛾類、蝗蟲、蠅類、金龜、松毛蟲、金花蟲、粉蝶等。
繁殖期5-7月,繁殖初期,雄鳥站在樹枝上,清晨就唱出占區求偶的歌。一周後開始營巢。巢多築在小喬木主杈上,位置不高,不甚隱蔽,常遭天敵和人為破壞。巢口圓,底部尖,呈一倒圓錐體,外壁系由植物花序、苔蘚、羽毛、棉花、蜘蛛網紡織而成,內壁是由細草根、草莖、草葉、樹皮纖維和苔蘚構成。
一般外徑7.6-9.0厘米;內徑6.4-6.8厘米;深3.2-3.5厘米;巢距地面2-3米。一窩產卵2-4枚。卵的短徑為15.5毫米,長徑21.6毫米,重量為2.1-2.5克。卵呈橢圓形,色駝灰,其上布有栗色斑點。也有異色卵,呈黃白色或灰黃白色,被有淺褐色點狀斑。雌雄鳥均孵化育雛,孵化期12-14天,留巢期10天。
壽帶鳥在人為干擾下極易棄巢,特別是在產卵初期,棄巢之後在原巢附近重新築巢。壽帶鳥領域性極強,其他鳥進入其巢區,它們立即追趕,直到驅走為止。
繁殖區: 遠東:中國中部至中國東北部,俄羅斯東南部和北韓
非繁殖區: 至東南亞
壽帶鳥是最難飼養的籠鳥之一。由於它取食活的昆蟲,以及捕食飛行中的蛾類和蠅類,這在籠養情況下很難滿足,因此多在捕獲後1-3日內死亡。由於其體態美麗,國內自20世紀50年代初已多方設法飼養,到目前為止,飼養供觀賞時間均不足一年。
因此,請人類不要為了自己的私慾去傷害這些美麗生靈,愛它們,就離它們遠點,而不是把它們關進籠子受死。
雀形目
王鶲科
壽帶屬
PASSERIFORMES
Monarchidae
Terpsiphone incei
Amur Paradise Flycatcher
Gould, 1852
OR : c China to ne China, se Russia and North Korea
to Southeast Asia
Amur Paradise Flycatcher is split from Indian [Asian] Paradise Flycatcher Fabre et al. 2012, Andersen et al. 2015, H&M4, Clements et al. 2015

❼ 壽帶鳥的形態特徵


壽帶鳥(詳情介紹)

壽帶鳥(詳情介紹)主要有栗色型與白色型兩種,分辨起來也非常容易,白色的雄鳥在高空飛行時顯而易見,壽帶鳥通常喜歡飛翔於林間,因而又有」一枝花「之稱。壽帶鳥的基本特徵詳見以下內容。
理想的壽帶鳥一種應在14-33g,雌鳥略輕一點。理想的壽帶鳥體長應在168mm-490mm,雌鳥較雄鳥的體長相對短一點。
栗色型
壽帶鳥(雄鳥)自前額、頭頂、枕、羽冠一直到後頸、頸側、頭側等整個頭部以及額、喉和上胸概為藍黑色而富有金屬光澤,眼圈輝鈷藍色。背、肩、腰和尾上覆羽等其餘上體為帶紫的深栗紅色;尾栗色或栗紅色,兩枚中央尾羽特別延長,羽干暗褐色;最內側次級飛羽和三級飛羽以及內側覆羽與背同色為深栗紅色,小翼羽外側初級覆羽黑褐色,其餘覆羽黑褐色;外翈羽緣栗紅色,外側飛羽黑褐色,外翈羽緣栗紅色,最外側初級飛羽無栗紅色羽緣,胸和兩脅灰色,往後逐漸變淡,到腹和尾下覆羽全為白色。
白色型
壽帶鳥(雄鳥)整個頭、頸以及頦、喉和栗色型相似,概為亮藍黑色;但背至尾等上體為白色,各羽具細窄的黑色羽干紋;中央一對尾羽亦特別延長,尾羽亦為白色和具窄的黑色羽干紋;翅上覆羽白色具細窄的羽干紋;黑色小翼羽和外側初級覆羽黑褐色,羽緣白色,最內側次級飛羽白色具粗的黑色羽干紋;內翈具楔狀黑斑或具黑色羽緣,其餘飛羽黑褐色,除最外側一二枚外,均具白色羽緣,胸至尾下覆羽純白色;眼圈輝鈷藍色。
雌鳥整個頭、頸、頦、喉均與雄鳥相似,但輝亮差些,羽冠亦稍短,後頸暗紫灰色,眼圈淡藍色,上體余部包括兩翅和尾表面栗色,中央尾羽不延長。內側覆羽和飛羽顏色同背,外側覆羽和飛羽黑褐色,外翈羽緣栗色。下體和栗色型雄鳥相似,但尾下覆羽微沾淡栗色
虹膜暗褐色,嘴鈷藍色或藍色,腳鈷藍色或鉛藍色。口裂大,喙寬闊而扁平,一般較短,成三角形,張開以後,面積很大,上喙正中有棱嵴,先端微有缺刻;鼻孔覆羽;翅一般短圓,飛行靈便;腿較短,腳弱

❽ 圖片中是什麼鳥

壽帶鳥(學名:Terpsiphone paradisi)共有14個亞種,又名綬帶鳥、練鵲﹑長尾鶲﹑一枝花等異名。雄鳥有兩種色形,體長連尾羽約30厘米,頭﹑頸和羽冠均具深藍輝光,身體其餘部分白色而具黑色羽干紋。中央兩根尾羽長達身體的四﹑五倍,形似綬帶,故名。雌鳥較雄鳥短小。它的體態美麗,體型似麻雀大小,最主要特徵是雄性有著非常長的兩條中央尾羽,像綬帶一樣。它體色帶有金屬閃光的藍黑色,頭頂伸出一簇冠羽;鳴叫時可聳起,體羽為背栗腹白,翅亦為栗色。到了老年,鳥的全身羽毛成為白色,拖著白色的長尾,飛翔於林間,因而又稱之為一枝花。

巢築於樹杈間,以樹皮和禾本科草葉為巢材,巢形為杯狀。食物中幾乎全為昆蟲,而且以鱗翅目為最多,例如天蛾、松毛蟲及其幼蟲和卵等,是森林中非常好的消滅害蟲的能手。

❾ 尾巴很長的鳥

尾巴較長的鳥主要有以下幾種:
1、紅嘴藍鵲:是大型鴉類,體長54至65厘米。嘴、腳紅色,頭、頸、喉和胸黑色,頭頂至後頸有一塊白色至淡藍白色或紫灰色塊斑,其餘上體紫藍灰色或淡藍灰褐色。尾長呈凸狀具黑色亞端斑和白色端斑。下體白色。
2、褐翅鴉鵑:是鴉鵑科、鴉鵑屬的中型鳥類,體長40至52cm,嘴粗厚、黑色,尾長而寬,凸尾,通體除兩翅、肩和肩內側為栗色外全為黑色。
3、壽帶鳥:又名綬帶鳥、練鵲﹑長尾鶲﹑一枝花等異名。雄鳥有兩種色形,體長連尾羽約30厘米,中央兩根尾羽長達身體的四﹑五倍,形似綬帶,故名。雌鳥較雄鳥短小。
4、雀鷹:屬小型猛禽,體長30至41厘米。雌較雄略大,翅闊而圓,尾較長。雄鳥上體暗灰色,雌鳥灰褐色,頭後雜有少許白色。
5、黃嘴藍鵲:為鴉科藍鵲屬的鳥類。主要生活於闊葉林區以及在林緣或林間空地的灌叢間活動。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大吉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