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快手視頻裡面這個星空特效是怎麼加上去的,用的什麼軟體
這個是張背景圖,用視頻剪輯軟體添加進去就行了
1、在 愛剪輯 軟體的新建處,把視頻大小設置成豎屏的解析度
2、利用加貼圖的功能,導入圖片,把黑邊覆蓋住就ok
Ⅱ 星空的PPT ,怎麼讓背景星空會動起來,就像是真的一樣
打開PPT,在一張新的幻燈片上右擊,選擇「背景」,點擊下拉菜單,選擇「填充效果」,上面有「圖片」,然後點擊「選擇圖片」,選擇一張自己提前做好的星空的圖片,圖片做成GIF文件,就是會動的文件,會閃爍哦
Ⅲ 星空的視頻素材是怎麼做出來的
採納哦
Ⅳ 有什麼app可以把照片做成視頻(動漫,連續的)
星空地圖(谷歌官方出品,舉起手機就能看到哦夜空的各個星座)
photoshop Express(雖然沒有比ps強大,但是在手機上做簡單的圖片處理,是足夠的)
短酷(只需要選中幾張的喜歡的照片便可輕松製作專屬視頻)
PPT(以PPT的格式製作後在轉換為視頻,簡單方便)
ps(一款工具最足的軟體,小白變成大神在於玩開ps所有工具)
Ⅳ 如何利用插件把單張星空素材製作成星軌
第一步 Ctrl+O 打開一張曝光准確,星星不是太多的素材片 本片拍攝於2013年10月18日晚上9點多。這個是詹姆斯阿德萊德海景教學團的一個拍攝活動。 拍攝回顧:那天是滿月,月光把前景照的很亮,所以我使用感光度 ISO200,曝光30秒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星空,當然月明星稀,所以沒有拍到很好的銀河,不過這樣的前景照度非常適合做星軌。 拍攝參數:30秒 f/2.8 ISO200 16mm 拍攝器材:Canon 5D mark III EF16-35mm f/2.8L II USM 第二步: 在Adobe Camera Raw 裡面做一些基礎的調整。如下圖選中鏡頭矯正,做一些基本調整後打開文件,增加曝光+0.50,增加高光+50,清晰度+10。 第三步 Ctrl +N 復制或者拖拽到一個新文件,後面擦蒙版混合前景時備用,記住不是復制一個層。Ctrl +J 復制圖層,32 64 128 256 512層,最大值堆疊不需要控制2的冪,隨便你設定多少層,根據你的電腦處理速度機器和希望得到星軌的效果來選擇。更長更圓的星軌需要更多的層。記得在歷史記錄裡面做個快照吧,第二個按鈕,隨時可以重頭來。 我這里先選擇128層吧,其實在做這個之前可以考慮利用亮度蒙版進行一次降噪,不過我這個片子只有ISO200拍攝的,基本還是很乾凈,所以就省略了這步。亮度蒙版屬於比較高階的後期處理,看不懂不知道可以直接跳過。 第四步 打開雪人插件 ,選擇堆棧按鈕 參數解釋: 縮放指的是每張照片相對於前一張照片的縮放比例,旋轉指的是旋轉角度。 星軌的旋轉弧度,就是照片數量(復制的層數)乘以插件中填入的旋轉角度。 比如復制了128層,旋轉0.25,那麼星軌實際旋轉了128×0.25=32度 三種效果: 只選擇縮放 就是放射效果(流星雨爆炸) 只選擇旋轉 就是圓形效果(傳統星軌) 縮放加旋轉 就是螺旋星軌 漸隱就是淡入淡出效果,拖動滑塊左邊的按鈕控制的,淡出是右邊;兩個都改變就是淡入淡出。 錨點坐標:錨點坐標就是旋轉的中心點位置,X值是橫坐標,想要居中,照片橫幅像素減半;Y值是縱坐標,即上下高度,可視需要用照片縱幅像素÷2、÷3、÷4等或者更簡單的方法,我用方形選區工具(M)從畫面最左上角選擇到我認為的星空的中心位置,那時候方形選區的右下角的坐標值來定,不一定非要是正中位置,你可以隨意試試看。 我們先來做一個簡單的流星雨爆炸效果。參數設定 點擊縮放 縮放幅度:-0.15 點擊漸隱 漸隱范圍:1-10 輸入錨點坐標 2780, 1850點擊 最大值按鈕 開始製作。根據你的層數不同,電腦快慢,去選擇抽個煙還是喝杯茶吧!
Ⅵ 用什麼軟體可以做出 夜晚星空的視頻
最簡單的算是flash了,你也可以用windows自帶的movie maker來完成,但前提是用繪畫軟體繪制出夜晚星空的圖片,流星動畫可以採取逐幀動畫的方法來完成。如果你會使用After Effects,這些就簡單了,至少不用繪制逐幀動畫圖片。
Ⅶ 有沒有適合學生的能拍星空的照相機然後有一些拍星空的視頻是用什麼拍的照相機還是錄像機是什麼型號
拍星空對相機的要求是:高感光度(ISO)下畫質好,鏡頭光圈大,支持手動對焦,支持長時間曝光。
其他器材要求:腳架。如果要進行所謂的延遲攝影必須用快門線。
再說其他問題,星空視頻是用相機拍的,是用所謂的延遲攝影。這種拍法意思就是每隔一兩分鍾(當然這個間隔的時間你可以自己隨意設)相機對星空拍一張。這樣拍出來的幾十上百張星空就可以記錄下來星空轉動的過程(每一張裡面的星空相對於上一張都已經轉動了一定距離),把這些照片連起來做成視頻輸出,就成了動態的星空視頻。
想要讓相機在你不幹預的情況下一張一張自動連續拍下去,並且每一張之間的間隔時間隨便設定,就必須用快門線,可編程的電子快門線。同時這意味著你的相機還必須支持電子快門線。
再回過頭來解釋相機。
支持長時間曝光是為什麼?因為星空屬於弱光,平時你看到網上某些水平比較高的星空照片(我相信你目前還分辨不出來什麼樣的星空照片屬於水平比較高的,你分辨不出來哪些是後期作假的,哪些是確實直接拍出璀璨星空的),那些照片里星星的亮度實際上是比當時肉眼看到的星空還要亮的多的,這就意味著相機必須得對微弱的星光進行充足的曝光。但是以目前的數碼相機技術,不管是多高端的機身和多大通光量的鏡頭,都不可能在幾秒鍾之內拍出那麼璀璨的星空曝光。必須持續曝光很多秒。至少10秒吧。我平時拍星空都是30秒,因為我相機高感沒那麼好,我去的地方的星空也沒有那麼亮。
所以相機必須支持長時間曝光。這個年頭,即便是一些高端卡片機,手動模式下都可以把快門時間射到30秒,這倒是沒什麼問題。更專業一點的相機會支持B門,配合快門線可以實現任意時間長度的曝光(當然有的相機對這個時間有限制,但咱們不談,單說5D3這個檔次的高端單反是沒有這個限制的)。
必須買腳架是為什麼?我說了,至少10秒,你用手拿著相機10秒能不晃一毫米?所以必須買腳架。
快門線,上面說了,延遲攝影需要用快門線來進行自動化操作。而如果只是拍一張的話,不用快門線也OK,因為我上面也說了,現在說得過去的相機手動模式下都是支持最長至少30秒的快門時間的。
手動對焦什麼意思,對焦什麼意思?如果對焦什麼意思不知道請自己學習,不再解釋。手動對焦的意義在於相機不可能自動對焦對到星星上。所以必須手動對焦,於是相機或者鏡頭得支持手動對焦,或者說手動對焦功能不能太垃圾。這方面單反相機的鏡頭會有一定優勢,因為它們的對焦環是機械的,你擰對焦環,鏡頭裡面一定會跟隨你的動作進行改變。而一部分無反相機(所謂微單)鏡頭和卡片機是機身控制的電子對焦,那個手動控制起來非常痛苦。
高感光度效果好,什麼意思。先說什麼是感光度。通俗地說,你一個相機,固定在一個地方,對著一個恆定不變的場景,相機一切參數不變,去拍照。每張之間,只改變感光度這一個參數。那麼感光度越高的設定下,得到的照片畫面就越亮。我上面說了星光屬於弱光。要想曝光充足,必須使用盡量高的感光度。
相機檔次不同,導致高感光度時的效果有好壞差異。什麼意思,就是說如果你用一個小卡片機 ,設成 6400 ISO去拍夜晚的街道,得到的畫面會有大量色塊和噪點,慘不忍睹。但如果你用一萬多人民幣的高端全畫幅單反相機在6400 ISO去拍同樣的街道,得到的畫面會純凈細膩很多。
為了讓拍出的星空照片有確實的意義(拿得出手,裝得了逼),畫質就得好,於是高感光度的性能必須好。
鏡頭光圈大是什麼意思,鏡頭光圈數值是直接根據鏡頭通光量算出來的。所以對於一個可換鏡頭的相機來說,光圈越大(光圈越大,光圈數值越小。比如說F2 和 F4相比,其實是F2光圈大。)畫面越亮。也就是說大光圈+高感光度結合起來,更容易拍出明亮的星空。
高感光度、大光圈,這是相機和鏡頭的素質。那麼你可能會提問,既然曝光程度跟快門時間也有關系,那麼為什麼我一定要買高端器材而不能用中低端器材曝光更長時間來實現呢?
很簡單,星空是動的。拍30秒的情況下,出來的星星已經轉動了一點了(不是小圓點了,而是短短的一個長條)。在超廣角鏡頭下,因為星星很小,所以拉長一點無所謂,如果你沒有太廣角的鏡頭,30秒曝出的星星已經不好看了。
所以為了讓曝光時間控制在30秒以內,而又要照出明亮的星空,你的器材就不得不高端。
或者,你去的地方空氣極其通透、光污染根本沒有,這樣也可以讓星空更明亮。但是這種地方我是沒見到過。我不知道你生活在什麼地方。
最後,關於相機型號。
首先,全畫幅單反,比APS畫幅單反要高級。因為本身市場定位就高級,所以其整體素質都高。
然後在技術原理上,本身全畫幅就比APS的高感更容易做好。
全畫幅和APS畫幅是什麼意思,你自學。
然後,假設兩個相機畫幅相同,使用的感測器技術檔次也相同,那麼像素數低的那一個高感會更好。(同樣畫幅,像素低意味著光學感測器上像素間距會大一些,產生的干擾和噪音就少)
比如說尼康D750和D810相比,750是低半個檔次的,但是750像素少,所以他的高感比810還要稍微好一點。佳能5D3和6D相比,6D高感好一點,因為6D像素少。
這些都是同一代的感測器技術之間對比,所以像素少的高感勝出了。
但是如果你拿尼康D700和D810比,肯定還是高像素的D810勝出,因為兩者相隔好多年,技術早就更新好多代了。
明白?
尼康高端相機的高感都比佳能的好。因為佳能的高端機很久沒出新的了,而尼康每年都在折騰。
關於高端全畫幅機、拍星空的高端全畫幅機的推薦,不差錢的話,尼康D810 + 14-24mm F2.8G鏡頭。
差一點錢,上尼康D750 + 14-24mm F2.8G
再差一點,D750加一個副廠頭,或者不是金圈、不是超廣角的定焦頭,能便宜點。(比如說尼康28mm F2.8D,非常便宜)
有的是錢、燒錢燒著玩,可以上一些超大光圈廣角定焦頭,比如說尼康24mm F1.4G ED。
走佳能全畫幅路線,目前自然就是6D或者5D3,然後上16-35mm F2.8L II。
思路也是一樣,鏡頭上省點錢就上副廠或者不是紅圈的大光圈定焦頭,不舉例子了
燒錢的話佳能也同樣有超大光圈廣角定焦頭。
甚至可以玩佳能的移軸鏡頭
如果覺得全畫幅太貴了,還是上APS畫幅湊合了,
那麼APS畫幅其實也沒啥可糾結的,挑一些新出的以及性價比高的去買就行了。
比如說機身買尼康D7100,鏡頭買圖麗的11-16mm F2.8。圖麗作為「副廠」,這個鏡頭是有各種介面的版本,你買佳能的APS機身也可以用到這個頭。
如果說預算是可以稍微變通的,單買一個全畫幅機身也是買得起的,所以糾結於全副和APS之間。
那麼我給你講講應該如何去糾結。
上APS畫幅,你可以用少量錢去拍超廣角的風光,比如上面說到的圖麗組合,還可以買幾個別的鏡頭拍拍別的題材,比如妹子。
稍微貼點錢上一個全副機身,面臨的就是只能買一個定焦狗頭,能拍的題材遭到限制。如果買更多鏡頭就意味著不是貼一點錢了。
但是APS畫幅意味著你永遠無法用頂級鏡頭。(其實可以用,只是焦距打了折扣,不劃算)
而上了全畫幅,意味著只要你兩三年內的某一天突然心血來潮跑去買了一個頂級鏡頭,立刻就可以充分利用。(注意一下為什麼我說兩三年內,因為數碼相機這種東西拼得就是個新技術,四五年後的新機器的感測器會讓你現在的全畫幅機身黯然失色)
有疑問你再問。
Ⅷ 幫我把星空的圖片扣出來透明背景,做視頻用 不要很大的那種的星星,就是很多很小的星星。。
Ⅸ 間隔拍攝多張星空照片後如何在視頻里實現星軌拖尾
用AE可以實現此功能。
步驟:
1、建一個粒子層,只要調節以下參數。
Ⅹ 星空圖片怎麼做
打開美圖秀秀,點擊右上角的新建。 在新建畫布選擇透明背景色,點擊應用。
點擊最上角的文字,選擇輸入靜態文字。
輸入你要的文字後,在文字編輯框內,文字顏色必須是白色,然後可以給字型大小調到最大加粗。
應用文字後,右擊滑鼠選擇合並當前素材。
合並文字後,再右擊滑鼠點擊插入一張圖片。
插入星空的素材。
把星空素材調整到合適的尺寸,也就是覆蓋住文字即可,右擊滑鼠選擇正片疊底 (融合)。
正片疊底後,星空文字便完成啦,點擊預覽。
在保存的時候一定一定要注意圖片的格式必須是png格式,這樣圖片打開後,星空文字才會是透明的效果哦。當然直接打開看是看不出來的,還是有畫布的,但是如果把圖片上傳就會是透明的效果啦。
這就是自己動手製作完後的星空文字啦,看看效果圖哈。是不是超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