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低碳經濟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九尾狐的圖片大全 2025-07-20 04:24:46
女人頭發後面圖片 2025-07-20 04:24:42
學車科二搞笑圖片 2025-07-20 04:24:38

低碳經濟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2-02-13 06:33:36

① 保護環境的素材200字

環境保護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有效利用能源、減少環境污染、降低安全生產事故頻次,防止突發環境事件,確保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制定並執行環保政策和措施,致在保護環境的同時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已經成為我國民生工程的關注點。
中國化工業價值鏈的發展,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具有顯赫的地位,但是,環境污染問題,在化工領域尤其是中小化工企業存在的問題,是不可懈怠和輕視的;改善化工安全生產和化學品安全管理體系,增強企業安全防患意識,提升環保部門的環境管理水平,從而更好地採取治理和應對突發環境事故,是當前急不可待的任務。
我們能夠借鑒國際最佳實踐和企業成功經驗,從而進一步推動中國的可持續發展。
提升地方政府和企業的環保意識和能力,是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地區區域性經濟發展中,已經注意到了本位主義和犧牲環境為代價所帶來的最終惡果,國家環保總局(現環保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開展的清潔生產運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示範項目,以促進中小型企業的認知和意識,足有收效。
安全地生產、清潔地生產,企業的獲益包括:提高安全生產、環保能力,降低事故、員工受傷和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以及改善與加強當地社區、工業、價值鏈、買方市場的綜合效益,相關經驗將作為成功案例,為中國企業的環保工作,提供寶貴經驗。
國際勞工組織估計,1.6億人在受到包括環境問題在內的各種影響,每年約有230萬男子和婦女與工作有關,包括近36萬死亡事故,估計有195萬宗與工作有關的疾病的疾病死亡。由此總總,全世界平均4%GDP的總量被消耗掉,有什麼「低碳經濟」可言呢?對於生病的工人的保護,每年的費用在持續發生,疾病和損傷引起的就業——不僅是勞工權利,而且是一項基本人權。
對於中國,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而不危及後代人的利益,政府,地方政府和業界應制定和實施更加嚴厲的安全生產、清潔生產、高效利用自然資源等法規和政策,以減少對中國本土、人類環境的污染。
國家對環境保護問題,包括環境污染的防治與控制、自然生態保護、核安全監管、環境安全保護等,政策應當先行。對於以省級主要領導執行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也應當充分利用經濟杠桿策略,過去比較注重經濟份額的考量,以「政績」應迅速轉為對國家法規和政策執行力的考量,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過程。

② 我家的低碳生活(圖片)

我的低碳小竅門 低碳,英文為low carbon。意指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隨著世界工業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劇增、人類慾望的無限上升和生產生活方式的無節制,世界氣候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問題,二氧化碳排放量愈來愈大,地球臭氧層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機,全球災難性氣候變化屢屢出現,已經嚴重危害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類曾經引以為豪的高速增長或膨脹的GDP也因為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國曾呼喚「綠色GDP」的發展模式和統計方式)。 去年,中國政府對全世界公開承諾量化減排指標,決定到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和能源危機的跋涉中,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標志的低碳經濟時代已如約而至,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盡管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已經召開,但很多人還是對「低碳」不是很了解。其實,「低碳」就在我們身邊。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我在 「低碳生活」中的一些小竅門。 在生活中,做到低碳並不很難,很多時候只要自己動手就可以做到。比如說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廢棄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實稍加裁剪,就可以輕松將它們廢物利用,比如製作成儲物盒,可以在裡面放茶葉包、化妝品之類的物品;還可以利用方便麵盒、罐頭瓶、酸奶瓶製作一盞漂亮的台燈;喝過的茶葉渣,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還能改善睡眠…… 還有我們出門可以盡量減少乘坐私家車,如果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軌道交通可比乘汽車減少1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開車出門購物的人,請有計劃購物,盡可能一次購足。開車族如果能做到以下幾點,也可讓駕駛變得更為「綠色」。避免冷車啟動、減少怠速時間、盡量避免突然加速、選擇合適擋位、避免低擋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潤滑油、定期更換機油、高速駕駛時不要開窗、輪胎氣壓要適當。大家還可以購買低價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時安全系數不斷提高的小排量車。多步行或騎自行車,乘坐輕軌或者地鐵。 同時,多種一些花花草草,也是非常不錯的明智之選。植物可以凈化空氣,還可以為你的家增添一絲綠色。陽台上,擺上幾盤花,閑暇時候澆澆水,觀察它們的生長,也是不錯的消遣呢! 多用電能,少用煤炭,無論是利用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還是利用風力發電,都會更省能源,更環保。當然,這並不是我們每個家庭都可以做到的,不過,節省能源消耗,應該人人都力所能及吧! 我們也可以採取網上購物,這樣可以減少出行時交通工具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購物時自己攜帶環保購物袋也是不錯的選擇…… 短時間不用電腦時,啟用電腦的「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關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列印機等外圍設備;少讓硬碟、軟盤、光碟同時工作;適當降低顯示器的亮度。 用筆記本計算機要特別注意:對電池完全放電;盡量不使用外接設備;關閉暫不使用的設備和介面;關閉屏幕保護程序;合理選擇關機方式:需要立即恢復時採用「待機」、電池運用選「睡眠」、長時間不用選「關機」;電池運用時,在WindowsXP下,通過SpeedStep技術,CPU自動降頻,功耗可降低40%。 這是我的低碳小竅門,不錯吧……大家也嘗試一下低碳生活吧。

③ 低碳生活圖片誰有

低碳生活圖片
低碳生活(圖)
小學生展示低碳生活(圖),低碳 小學生 科技節共創低碳生活校園,共有300多件學生環保創意作品參與展示。
《低碳經濟 綠色生活 環保從身邊做起》宣傳圖片
「低碳生活」是提倡大家從自己的生活習慣做起,控制或者注意個人的碳排 量,通過減少生活作息時所耗用能量,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 碳生活」,
低碳發展 低碳生活」公益圖片_
公益圖片市民關注公益影像展 民眾積極參與 展示一個正在「低碳」的中國「低碳發展·低碳生活」公益影像展圖片徵集
http://www.tincome.com/J/101107/286614.html
低碳生活圖片

④ 保護環境手抄報

我們倡導:轉變觀念和思路,加強引導,樹立綠色低碳發展觀。發展綠色低碳經濟、促進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政府部門要從政策層面上支持和引導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引導、支持社會樹立綠色發展和低碳發展的理念。以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實踐和探索為起點,尋求適合國情的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為遏止氣候變化不斷惡化的勢頭,積極採取自主行動,從多種環節入手,節能減排降耗,減輕環境災害,切實履行量化減排義務

我們希望:加強科技創新,提倡低碳生活,建設生態環境。世界各國、全球企業應負擔起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應對資源環境壓力。以已開展的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為榜樣,尋求經濟發展新模式,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加大節能減排和低碳技術的研發,加快節能環保和裝備的推廣應用,推動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發展低碳能源技術,推行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綠色GDP核算等研究,建立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和低碳社會生活消費模式

我們期待:開展低碳技術國際交流,發展碳排放權交易國際合作。加強政府間國際合作,進而推動企業合作,有序推進低碳生態產業轉移,促進低碳和生態經濟在全球的合理分布和共同發展。積極建立環境權益交易市場,探索清潔發展機制,推動全球統一碳交易市場形成,改善發展中國家的碳定價權
我們努力:推廣發展低碳綠色金融的成功經驗,積極探索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的投融資途徑,不斷探索創新投融資機制,將減排降碳納入金融體系的服務范疇,制定和完善符合國情的促進低碳產業發展的經濟激勵措施,利用碳金融體系的支撐使碳減排獲得持續不斷的融資,從碳減排權中提高能效及可持續發展的收益,努力爭取全球低碳經濟競爭的主動權

⑤ 怎樣用植物做關於保護環境的圖片

倡導:轉變觀念和思路,加強指導,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社會的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政府部門從政策層面上,大力支持和引導綠色低碳產業的發展,引導和支持社會樹立綠色發展和低碳發展的理念。作為出發點,以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的實踐和探索,尋求適合國情的綠色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採取獨立行動遏制氣候變化惡化的勢頭,積極,開始從各種環節,節能降耗,減少環境災害,量化的減排義務的有效實施

我們希望:加強科技創新,促進低碳生活,生態環境建設。在世界各國,全球企業應承擔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以及應付對資源和環境的壓力。生態和環境的保護已經進行了治理,尋求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企業的社會責任,並增加節能減排和低碳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加快節能和環保設備的推廣與應用,促進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發展低碳能源技術,實現能源的有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綠色GDP核算,建立一個低碳的經濟發展模式和低低碳社會生活消費模式

我們期待著低碳技術,開展國際交流,發展碳排放交易的國際合作。加強政府間的國際合作,從而促進合作,有序推進低碳生態產業轉移,促進在世界低碳與生態經濟的合理布局和共同發展。積極建立環境權益交易市場,探索清潔發展機制,促進形成全球統一的碳交易市場,提高在發展中國家的碳定價
我們的努力,促進發展低碳綠色金融的成功經驗,積極探索綠色低碳經濟的發展,投資和融資方式,不斷探索創新融資機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到服務領域金融體系,制定和完善符合國情。使用的碳金融體系獲得的融資支持持續的經濟激勵措施,促進低碳產業的發展,使碳減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續發展的成果,從碳減排權,並爭取全球低碳經濟競爭的主動權。

讓我們團結起來,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倡導低碳生活,一個雙贏的綠色未來

⑥ 低碳生活校園生活的設計創意

既然是創意,那肯定得靠你自己,這年頭創意很值錢的

⑦ 求辦低碳生活手抄的資料和低碳生活手抄報圖片 急急急急急急急火速答案

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節能減排」,不僅是當今社會的流行語,更是關繫到人類未來的戰略選擇。提升「節能減排」意識,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消費習慣進行簡單易行的改變,一起減少全球溫室氣體(主要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意義十分重大。「低碳生活」節能環保,有利於減緩全球氣候變暖和環境惡化的速度,勢在必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選擇「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應盡的責任。
低碳生活-措施
簡單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主要是從節電節氣和回收三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包括以下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習慣: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來洗手擦傢具,干凈衛生,自然滋潤。

2.將廢舊報紙鋪墊在衣櫥的最底層,不僅可以吸潮,還能吸收衣櫃中的異味;

3.用過的面膜紙也不要扔掉,用它來擦首飾、擦傢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帶,不僅擦得亮還能留下面膜紙的香氣;

4.喝過的茶葉渣,把它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又舒適,還能幫助改善睡眠。

5.出門購物,自己帶環保袋,無論是免費或者收費的塑料袋,都減少使用。

6.出門自帶喝水杯,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飯盒,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慘劇。

8.養成隨手關閉電器電源的習慣,避免浪費用電。

⑧ 2010有關低碳經濟.溫哥華奧運會.冰島火山的高考地理題,有政治歷史更好哈

低碳經濟與能源策略新選項
熱點成因:
兩會熱議低碳經濟:能源策略新選項
一系列行動都在表明,從國家領導人到普通民眾,都越來越將低碳經濟和低碳思維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體系中。那麼,我國當前在低碳經濟相關的行業發展到底如何呢?事實上,在宏觀目標上,我國政府已經對全世界作出承諾:到2010年,單位GDP能源消耗量減少20%;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15%左右。 其實,國家已經在多方展開努力,如大力發展新能源就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林伯強就對記者表示,低碳經濟說穿了就是能源政策的選擇,即國家用多少能源?選用什麼樣的能源?在能源結構上怎麼安排?而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日前也對外界表示,今年中國將著重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致力於兌現中國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作出的承諾。此外,還有消息指出,國家正在研究制定中的扶植政策有《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發展低碳經濟指導意見》和《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業發展的意見》等。
在具體行業上,我國新能源產業最近幾年的迅猛發展也在為低碳經濟鋪路。就拿風電行業來說,有數據顯示,2005年到2009年的4年間,我國風電裝機容量由126萬千瓦迅速增長到1700萬千瓦,成為全球風電發展最快的國家。另外,毫無疑問的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已成了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大方向。可以預見,未來10年中,與低碳相關的產業,將呈現發展態勢,而與之相關的產業利益鏈條將會不斷地延伸,低碳經濟產業將成我國投資者最熱衷的投資領域。
2005年以來,國際石油價格節節攀升,屢創歷史新高。近年來,我國一些地區也先後出現「電荒」「油荒」和發電用煤告急現象。能源被稱為工業的血液,是經濟發展的首要問題,能源不僅是國內問題,還是國際問題,能源還涉及國家的穩定和安全,能源對國際政治、經濟、外交、軍事格局有著深遠影響。它不僅僅是其本身問題,而且還是一個生態保護的問題,是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發展,如何推動人類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的問題。能源問題是多年來一直被廣泛關注的高考持續性熱點。
高考回放
1.(2007年北京文綜,22)博物館陳列著三張圖片。下列按圖片順序對應的信息,不準確的一組是

A.哈格里夫斯 史蒂芬孫 卡爾•本茨B.人工動力 蒸汽動力 燃油動力
C.18世紀60年代 19世紀初 19世紀60年代D.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2.(2007廣東單科,25)20世紀初,物理學本身發生了一場革命性的變化。下列選項中推動這一變化的是
A.電的發明和利用B量子論的提出和發展C.經典力學的發展 D.原子能在軍事上的應用
3.(2007廣東文科基礎,30)英國的煤炭消費量從1800年的1000萬噸,猛增到1856年的6000萬噸。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機的推廣 B.相對論的提出 C.內燃機的出現 D.發電機的發明
4.(2006上海大綜合,12)科技進步推動軍事技術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軍數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如圖)這種新式武器採用當時最先進的科技成果有

① 煤炭的廣泛應用 ② 內燃機的發明與製造 ③ 煉鋼技術的突破 ④ 石油的廣泛運用 ⑤ 蒸汽機的改進與運用 ⑥ 煉鐵技術的進步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②③④ D ①③⑥
5.(2006年四川文綜,19) 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歐佩克」,是重要的國際經濟組織,其成立對西亞國家的影響是
A. 西亞各國獲得大量石油財富 B. 直接導致兩伊戰爭爆發
C. 西亞各國建立起石油化工生產體系 D. 西亞少數國家邁入世界富國行列
6.(2004年上海卷),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說:「德意志帝國與其說是建立在鐵和血上,不如說是建立在煤和鐵上。」這句話強調了
A.容克地主控制煤鐵等礦產資源 B.工業化是德國統一的物質基礎
C.從法國奪取了阿爾薩斯和洛林 D.普魯士憑借王朝戰爭實現統一
命題角度
1.政治:能源問題與當今社會現實緊密聯系:如能源開發利用與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問題、資源節約型社會、可持續發展觀問題,政治學科中能源與當前的國際關系的演變、能源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矛盾問題等;
2.地理:「能源的分類與分布」、「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等;
3.歷史:能源與人類文明史(三次科技革命)的演進問題等。
文綜整合
(一)地理:能源分類
能源按屬性可分為兩類:
1.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電能、水能、生物能、風能、潮汐能、波浪能、地熱能等;
2.是非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核能等。
(二)歷史:古代中國對能源的開發與利用:
(1)古代對生物能的利用情況。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將畜力用於農業生產開始於春秋時期的牛耕,這也是我國農業技術史上農用動力的一次革命。對非生物能的利用:利用水力解放人力的兩個史例,東漢時期杜詩利用水力發明了鼓風冶鐵工具水排,唐朝時期利用水力發明了農用灌溉工具筒車。
(2)從春秋後期,人們用木炭做冶鐵燃料。(3)西漢開始用煤做燃料冶鐵。
(4)魏晉南北朝時,我國已經利用石油、天然氣。人們詳細地記錄了酒泉、龜茲等地石油利用的情況,用石油照明、治病、潤滑甚至打仗時用於火攻。
(5)宋元時期煤大量開采,成為民間普遍使用的燃料,並廣泛應用於冶鐵煉鋼。
(6)明代冶煉金屬,已經採用焦炭作燃料,提高了冶煉質量
(三)歷史地理:近代以來對主要能源的開發與利用:
(1)煤炭的開發和利用
地理特點:能量較高,運用廣泛;但資源有限,污染較大。
歷史概況:④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發明了以煤作為燃料的蒸汽機,煤礦開采業迅速發展;以煤為燃料的蒸汽機車、蒸汽輪船出現。⑤魏源《海國圖志》介紹了西方蒸汽機;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的蒸汽機器,創辦了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⑥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由於德國得到法國的煤、鐵礦蘊藏豐富的阿爾薩斯和洛林,使德國的工業總產值迅速躍居歐洲第一位;而法國工業發展的速度趨緩。⑦一戰後《凡爾賽和約》規定:薩爾煤礦區由國聯代管15年,然後由公民投票決定其歸屬。
影響:使人類社會生產由手工操作進入到蒸汽時代;也促進了交通和軍事的近代化;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2)電力的開發和運用
地理特點:動力可以隨意調節、轉換,使用方便;傳輸快捷,不受時空限制;少污染;電力來源廣泛。 條件:自然科學理論的進步,電磁感應現象的發現使機械能可以轉化電能,為製造發電機創造了可能。
歷史概況:①19世紀60、70年代出現一系列電氣發明:西門子發明了發電機;電燈、電車、電影、電報、電話等電氣的發明推動了電子工業的發展。②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建立了幾座著名的發電站:葛州壩發電站、小浪底發電站、大亞灣核電站、秦山核電站、三峽工程等。
影響:使社會生產由「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
(3)石油的開采和利用
地理特點:效率較高,是目前最廣泛採用的一種能源;資源有限,且分布不均衡;石油的開采、運輸、利用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條件:近代化學的進步:拉瓦錫的燃燒和氧化原理;道爾頓的原子論;19世紀中期物質分子—原子結構學說的確立。
歷史概況:①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興起,19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現了內燃機;九十年代柴油機創製成功:推動石油開采業和石油化工的產生和發展;汽車、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等內燃機交通工具相繼問世;②在十年全面建設時期,我國建成了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大港油田,1965年,實現了石油的全部自給。
影響:①進一步提高了生產力,方便了人民生活②也帶來了環境污染③石油作為現代最普遍使用的能源,也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對現代國際關系產生重大影響:①1935年,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國聯沒有把石油等重要的戰略資源列入禁運范圍。②1940年,日本提出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計劃」,英美等國對日本實行包括石油禁運在內的經濟制裁。日本為了奪取戰略物資,發動了太平洋戰爭。③由於西亞海灣地區石油蘊藏量豐富,成為帝國主義長期爭奪和控制的焦點。2003年,美國為了控制伊拉克石油,發動了伊拉克戰爭。④1960年,西亞國家成立了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同西方石油壟斷資本進行斗爭,70年代以後,產油國逐漸全部或大部分控制本國的石油工業。一方面提高石油價格,增加石油收益;另一方面改變單一經濟,發展石油化工和其他工業,改善農業,建立較完整的工業體系。⑤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後,歐佩克以石油為武器對西方國家實行經濟制裁,引發了資本主義世界二戰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⑥由於石油資源分布不均,導致西亞國家貧富分化加劇,矛盾不斷,從而加劇地區局勢的動盪,如: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等。
(4)原子能的開發和利用
地理特點:能量巨大,效率高,技術要求高;可用於軍事和民用;有輻射及巨大的破壞性。
條件:物理學的革命:19世紀末20世紀初,電子和元素放射性的發現,量子論和相對論的提出,愛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質能關系式:E=mc2。第二次世界大戰及戰後各國的需求。
歷史概況:二戰中,美國提出「曼哈頓計劃」,製造原子彈;1949年,蘇聯成功的製造了原子彈;1954年,蘇聯建成第一座核電站;1958年,中國第一座原子能反應堆建成;60年代成功的研製出原子彈、氫彈;90年代中國建立了大亞灣核電站和秦山核電站
影響:核能的和平開發利用,是人類能源利用的一場革命,極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推動了社會進步。核能用於軍事,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的威脅,成為當代國際關系的重大問題。①1945年,美國對日本的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它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進程,但也造成了巨大的傷亡和後遺症。②兩極格局下,美蘇兩國展開了核軍備競賽,嚴重威脅世界的和平和安全;70年代,美蘇在限制戰略核武器方面達成一系列協議。③1983年,里根總統提出「星球大戰計劃」,以消除戰略核導彈威脅,在美蘇核軍備競賽中處於優勢地位。④美國退出「反導條約」;朝鮮退出「核不擴散條約」;印度、巴基斯坦進行核試驗。⑤當前國際關系中的朝鮮核問題;伊朗核問題。
鞏固練習
石油是當今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對現代社會和經濟影響至關重大,現代國際關系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大都是圍繞石油問題產生的。據此回答1一5題
1.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與石油資源密切相關的有 ( )
①阿拉曼戰役 ②太平洋戰爭的爆發 ③德軍進攻斯大林格勒 ④中途島海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長期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列強頻頻插手中東地區事務,地理方面的原因有( )
①民族矛盾尖銳②宗教矛盾尖銳③地處五海三洲之地,戰略位置重要④石油產量及出口量最多,戰略意義重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以下歷史事件的發生與石油有關的是( )
①1935年,義大利侵略衣索比亞②日本偷襲珍珠港
③二戰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④美國先後發動了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上述時期,為實現我國石油自給直接作出貢獻的主要油田不包括
A.大慶油田 B.勝利油田 C.大港油田 D.中原油田
5.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設的能源基地有( )
①大慶油田②勝利油田③安太堡露天煤礦④大亞灣核電站⑤三峽水電站⑥上海寶鋼公司
A.①② B.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能源與三次工業革命息息相關。
6.第三次工業革命首先取得突破的領域( )
A.原子能技術B.航天技術C.遺傳工程D.電子計算機應用技術
7.與前兩次工業革命相比,第三次工業革命在能源上的主要變化( )
A.主要以水力為能源 B.主要以煤和石油為能源
C.原子能在能源中的比重上升 D.已不需要任何能源
8.最早實現原子能和平利用的國家是( )
A.美國B.中國C.蘇聯D.英國
9.能源問題一直是制約各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石油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能源之一,是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重要戰略物資。
材料一中國古代很早就有了關於使用「石油」的記載。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雲:「石漆,高奴縣石脂水,其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車,極迅;燃燈,極明。」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鄜、延境內(今陝西)有石油,……余疑其煙可用,試掃其以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為之,其識文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後必大行於世,自余始為之。」
材料二 新中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圖

回答: (1)根據材料一,用通俗的語言概括指出石油在唐宋時期已經有哪些應用?

(1)用作車輪的潤滑油(車輪潤滑)、照明的燈油(照明燈油)、製作書畫用的油墨(書畫油墨)。

(2)建國以來,中國大力發展能源建設,石油工業與核能建設取得了突出成就。請列舉中國改革開放前石油工業與改革開放後核能建設的巨大成就。

(3)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能源消費開始超過能源生產。從歷史角度簡要分析中國能源消費超過能源生產的原因。

(4)結合史實說明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兩次能源的重大突破對中國歷史產生的積極作用。

材料三 世界能源消費構成比例圖

(5)根據材料三,簡要說明19世紀中期、19世紀後期和20世紀中後期,能源消費結構的變化。(3分)結合所學歷史知識分別說明發生變化的原因。
(6)20世紀三四十年代,控制重要戰略物資石油成為遏製法西斯擴張的重要手段之一。試說明西方大國在這一問題上對義大利和日本法西斯的態度有何不同?各產生了什麼影響?

(7)歷史上,石油與國際爭端密切相關。20世紀70年代,石油對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各產生了什麼影響?

1973年中東產油國大幅度提高油價,引發二戰後資本主義世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資本主義經濟進入「滯脹」階段。

高考回放:1 2 3 4 5 6
鞏固練習:(1)用作車輪的潤滑油(車輪潤滑)、照明的燈油(照明燈油)、製作書畫用的油墨(書畫油墨)。
(2)建成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實現石油自給。大亞灣核電站。
(3)改革開放以後,尤其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工農業基本建設和科技取得重大發展,城鄉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因此我國對能源的需求量也大為增加。 (4)①促進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產生和發展,加速了中國封建制度的解體和近代化的進程。如:蒸汽機傳人中國,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近代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產生。②推動了中國近代交通運輸的發展,如輪船、鐵路的出現。③和平利用原子能,如大亞灣核電站建成,④增強了中國的國防力量。如近代海軍的出現,中國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⑤推動了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
(5)變化:19世紀中期,木材使用呈下降趨勢,煤的使用呈上升趨勢;19世紀後期,石油使用呈上升趨勢;20世紀中後期,以煤為代表的傳統能源使用下降,核能、太陽能等新型能源開始使用並呈上升趨勢。原因: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改良蒸汽機的出現推動了煤的開采和使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的開采和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間原子能技術發展,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也加快了核能的使用。
(6)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時,英、法等國未將石油列入對義大利禁運的范圍,結果助長了義大利的侵略氣焰;日本向東南亞擴張,英、美等國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輸出石油,沉重打擊了日本,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二戰」規模進一步擴大。
(7)1973年中東產油國大幅度提高油價,引發二戰後資本主義世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資本主義經濟進入「滯脹」階段。

⑨ 關於防寫環境的手抄報。(帶圖也帶文字)

(1)防止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包括防治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雜訊、振動、惡臭和電磁微波輻射,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液體、雜訊,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生活排放的煙塵、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公路干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境的破壞、污染和影響。 (3)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 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布、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於環境保護的內容。環境保護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動和主要任務之一。我國則把環境保護宣布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並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以保證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執行。 (4) 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近年來出現的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
世界環保日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 歷年環境日主題 2002年
1974年:只有一個地球(Only One Earth) 1975年:人類居住 (Human Settlements)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資源 (Water: Vital Resource for Life) 1977年:關注臭氧層破壞、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濫伐 (Ozone Layer Environmental Concern; Lands Loss and Soil Degradation;Firewood) 1978年:沒有破壞的發展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1979年:為了兒童和未來——沒有破壞的發展. (Only One Future for Our Children -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戰——沒有破壞的發展 (A New Challenge for the New Decade: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1981年:保護地下水和人類和人類食物鏈;防止有毒化學品污染 (Ground Water;Toxic Chemicals in Human Food Chain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1982年:紀念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10年,提高環境意識 (Ten Years after Stockholm (Renewal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 1983年:管理和處理有害廢棄物,防止酸雨 (Managing and Disposing Hazardous Waster: Acid Rain and Energy) 1984年:防治沙漠化 (Desertification) 1985年:青年、人口、環境 (Youth: Popul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1986年:環境與和平 (A Tree for Peace) 1987年:環境與居住 (Environment and Shelter: More Than a Roof) 1988年:保護環境、持續發展、公眾參與 (When People Put the Environment First, Development Will Last) 1989年:警惕,全球變暖 (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ning) 1990年:兒童與環境 (Children and the Environment) 1991年:氣候變化——需要全球合作 (Climate Change: Need for Global Partnership) 1992年:只有一個地球—— 一齊關心與共同分享 (Only One Earth, Care and Share) 1993年:貧窮與環境——擺脫惡性循環 (Poverty and the Environment - Breaking the Vicious Circle) 1994年:一個地球,一個家庭 (One Earth one Family) 1995年:各國人民聯合起來,創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We the Peoples:United for the Global Environment) 1996年:我們的地球、家園、居住地(Our Earth, Our Habitat, Our Home) 1997年:為了地球上的生命 (For Life on Earth) 1998年: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們的海洋 (For Life on Earth: Save Our Seas) 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 (Our Earth, Our Future, Just Save It) 2000年:環境千年 行動起來(The Environment Millennium - Time to Act) 2001年:世間萬物 生命之網 (Connect with the World Wide Web of Life) 2002年:讓地球充滿生機 (Give Earth a Chance) 2003年:水——二十億人生命所系(Water —— Two Billion People are Dying for It!) 2004年:海洋存亡 匹夫有責(Wanted! Seas and Oceans——Dead or Alive) 2005年:營造綠色城市呵護地球家園green cities - plan for the planet(中國主題:人人參與,創建綠色家園) 2006年:沙漠與沙漠化(map of the desert and aeolian desertification in china中國主題:生態安全與環境友好型社會) 2007年:冰川消融 後果堪憂Glacial melt consequences (中國主題:污染減排和環境友好社會) 2008年:改變傳統觀念 推行低碳經濟Chang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a low-carbon economic (中國主題:綠色奧運與環境友好社會) 2009年:你的星球需要你,聯合起來應對氣候變化Your planets to you, it should be on climate change (中國主題:減少污染——行動起來) 2010年: 多樣的物種,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來 Their own species, the only planet, and common future(中國主題:減少污染——行動起來)

⑩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2010年世博會在上海召開,中國人百年夢圓。為體現上海城市變遷的歷史,學校組織了

展板一圖片素材(2分)
答案1:時間、主題上與題意相符合的答案。(2分)
?煤氣燈的圖片;電車的圖片
?柏油路的圖片;石庫門的圖片
其他答案。(0分)
選材說明(4分)
答案1:符合示例表述,從城市建設角度回答。(4分)
?建立城市公共照明系統;建立城市交通系統
?建立城市道路心態;改善城市居住條件
答案2;與示例表述不同,單基本符合題意的說明。(2分)
?夜生活成為可能;方便了人們出行
?方便了人們出行;出行了具有海派特色弄堂文化
其他答案:同義反復或未作原因說明
?街燈經歷了從煤氣燈到電燈的轉變
原因分析(3分)
答案1:從制度建設層面進行歸納,舉出相關史實。(3分)
?另一方面,城市管理制度建立,如頒布《城鎮鄉地方自治章程》
?另一方面,借鑒租界管理模式,如「總工程局」的成立
答案2:進行了歸納但無史實的例證。(2分)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答案3:僅舉出有關史實。(1分)
?工部局的出現
其他答案:回答與問題無關或僅籠統回答。(0分)
展板二(2分)
答案1:從政治、經濟層面歸納並舉出相關史實。(2分)
?改革開放,浦東開發
?中國經濟發展,上海抓住機遇
答案2:僅列出相關史實或僅作歸納。(1分)
?浦東開發開放
其他答案,回答與問題無關或僅籠統回答。(0分)
?城市進一步發展
展板三(2分)
答案1:從歷史回顧中引發的思考。(2分)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克服工業化帶來的弊端,保護生態環境。
?要克服城市化進程中因人口湧入帶來的社會問題,創建和諧的社會環境。
答案2:缺乏歷史感的思考。(1分)
?要倡導低碳經濟、低碳生活
其他答案。(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