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與科比的團結有關的素材
科比·布萊恩特
夕陽西下,落日的余輝撒滿大地。在夕陽的斜照下,背景被拉得長長的,如同那不知去處的思緒……思緒過後,就是回歸正常。
上個世紀的80年代,義大利的一座豪宅中,一個貼著魔術師的真人海報的房間里,一個小男孩雙眼盯著小胳膊里抱著的東西愛不釋手,他摟著,輕輕的撫摸,甚至用小嘴去親吻,漸漸的,他睡著了,抱著自己的生日禮物——籃球,甜甜的進入了夢鄉……
一個偌大的足球場,草皮很棒,一幫小孩在草地上奔著,腳下靈活的擺弄著那個足球,那姿勢彷彿未來的球王。而在球場的一側,一塊水泥場地,一個破籃球木板籃筐架下,一個小孩獨自打著籃球,他認真的運球、不停的做假動作、轉身突破、上籃、投籃……他眼前似乎面對著那一個又一個熟悉的籃球名宿,他要打敗他們,而一旁的幾個白人小孩正笑著說:「你一輩子也去不了NBA……」
這就是科比的童年,由於父親是一名職業球員,科比對於籃球的熱情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膨脹,很多美國球員都是貧民區長大的,而科比是在優越的環境下成長,有人說科比比別人幸運,他不用擔心晚上會不會有麵包吃,可是,他們忘記了的是,科比的基本功是多麼扎實,他是一個人獨自練出來的球技,這在一定程度上還不能說明他的籃球天賦有何等出色?!
1996年,科比參加NBA選秀,那時的科比是絕對的熱門狀元人選。但是他沒有獲得很高的名次。那時的AI是一名組織後衛,而科比是得分後衛,76人並不需要科比,即使科比在與76人主力得分後衛斯坦克豪斯的單挑中把對手十足修理了一把,可76人似乎並不願意冒險,他們最終選擇了AI,可諷刺的是,AI後來在76人卻被用來作為小一號的得分後衛使用。不過幸運的是AI很好的完成了得分任務。這都是後話,暫可不說。科比被黃蜂在第13位選中,並被交易到湖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那些老闆不願意冒險高位選下一個高中球員,但是至今日,科比卻成為96一代中最出色的球員,這一切都是科比用行動證明自己的表現。而科比的成功也對以後的高中球員進入NBA獲得高順位起到了一定作用。
科比是一個有標準的人,進入聯盟十餘年來,他在為自己確立標准和修正標準的同時,也在學著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標准。事實上,科比的努力人人見得。每年夏天他幾乎都是在體育館和健身房度過。他是最勤奮的球員絕對正確。
其實,關於科比一致的贊美聲音是——他在籃球精神上很像喬丹,一樣爭強好勝,不屈不撓,一樣勤奮不倦,將籃球視為生命;他的後仰跳投,他的防守步伐,還有他在轟鳴音響的一瞬間扔進對方籃筐里的那個要命球,和喬丹如出一轍;科比的手上一樣帶著總冠軍戒指……
但是一直以來,對科比的批評也從沒停止,但是是非非,誰又能說清?我們看到的是科比一直在進步,他的球技和他的領導能力都在一個台階一個台階的提升,還記得06-07賽季時候的湖人,當隊友出色時,科比會傳球,會欣賞隊友表演,而當隊友失常時,我們看到是連續四場50+,看到科比一人5場50+,四場40+,兩場30+,科比貢獻自己所有的能量保證湖人西部季後賽名額,但球隊中隊友受傷,球員和教練都不合時,科比出面要求帕克首先是打好球,勞形勞心的科比也在經歷磨礪中成長為不折不扣的領袖。
8.23,在與科比共同的生日中,BestWishesForYouAndMe!總有一天,在慶祝的香檳和總冠軍的雪茄的襯托下,一群二、三十歲的男人像孩子一樣牽起手,圍成圈子,唱著勝利者的歌聲,而科比會高舉總冠軍獎杯和MVP獎杯站在圈子中間,和隊友一同跳著、唱著……
這就是科比。永不言敗的科比
❷ 打籃球的火柴人怎麼畫
材料:紙,筆。
1、准備好畫畫紙和筆,先畫出一個火柴人的腦袋。
❸ 你喜歡籃球嗎(無分你會近來嗎)
電影是商業需要,你要規則的話,在下面。
美國全國籃球協會(Nati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簡稱NBA)正式命名於1949年8月3日,其前身為美國籃球協會(Basketball Association of American,簡稱BAA),成立於1946年6月6日。NBA運動至今已有50餘年的歷史,它成績斐然,譽滿全球。
NBA是美國職業籃球隊的聯盟,由它制定的NBA規則必然與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制定的FIBA規則不盡相同。NBA規則除包含FIBA規則中各種必不可少的行之有效的法則之外,還有自己鮮明的地域性、商業性以及保證和促進精彩表演的特點。
以下介紹的是NBA規則的重要部分(側重在與FIBA規則不同的部分),供讀者參考。
(一)比賽通則
1.球場規格
NBA的球場尺寸是長94英尺(28.65米),寬50英尺(15.24米)。球場的丈量是從界線的內沿量起,線寬為2英尺(5.08厘米)。
球場兩端標有長方形的罰球區,長19英尺(5.79米),寬16英尺(4.88米)。
球場兩端標有3分投籃線,劃法是:從底線引出兩條平行於邊線的線,各距邊線3英尺(0.91米),與以球籃中心點為圓心、以23英尺9英寸(7.24米)為半徑的圓弧相交。WNBA的圓弧半徑為19英尺9英寸(6.02米)。
圓圈的半徑是6英尺(1.83米)。中圈內圓圈的半徑是2英尺(0.61米),一條中線橫貫其中。
另有4條垂直於邊線寬2英寸(5.08厘米)的標志線,各距底線28英尺(8.53米)向場內延伸3英尺(0.91米)。(位置區和中立區域以及一些短標志線略。)
具體規格如圖所示。
2.比賽時間
每場比賽分兩個半時共4節,每節12分鍾。加時賽為5分鍾。
在第一節和第二節、第三節和第四節之間休息130秒。兩半時之間休息15分鍾。在第4節和加時賽之間和任何加時賽之間休息100秒。
在第一節、第二節和第三節的最後一分鍾期間,投籃成功後應停止比賽計時鍾。在第四節和加時賽的最後兩分鍾期間,投籃成功後應停止比賽計時鍾。
3.球隊
比賽時,每隊由5名隊員組成,場上隊員不得少於5名。
如果隊員第六次侵人犯規,而且該隊已無有資格的替補隊員,該隊員應留在場上,並應登記一次侵人犯規和全隊犯規;還要判罰該隊一次技術犯規。所有後來發生的侵人犯規(包括進攻犯規),應照此處理。
如果只有5名合格的隊員,其中一名隊員受傷必須離場或被驅逐,他應由最後一名因6次侵人犯規而被取消比賽資格的隊員來替換。每一次需要替換受傷或被驅逐的隊員時,均應照此倒轉的順序處理。任一被取消比賽資格的隊員再進入比賽,應判罰一次技術犯規。
4.比賽開始
第一節比賽和加時賽應以在中自跳球開始。
第二節和第三節比賽應由第一節比賽開球後失掉球權的隊在端線擲界外球開始。
第四節比賽應由第一節比賽開球後獲得球權的隊在端線擲界外球開始。
5.死球、活球、壓力球
當出現下列情況時球成死球:
爭球;
球停留在球籃上或卡在籃圈與籃板之間;
任一節時間終了;技術犯規的罰球;
侵人犯規(拳擊犯規、非賽犯規);
多次罰球中的第一次罰球;
場上違例(帶球走,3秒,10秒,24秒等);
打架犯規;
疏漏的鳴哨;
投籃或罰球成功後;
在隊員佔有界外之前。
下列情況球成活球:在任何跳球中,裁判員拋球時;擲界外球隊員可處理球時;罰球隊員可處理球時。
下列情況球成活力球:球被一名跳球隊員合法拍著時;球離開擲界外球隊員的手時;球離開罰球隊員的手時。
6.替換
替補隊員應向記錄員報告他和被替換隊員的姓名和號碼,並置身於記錄台前的替換區內。如不向記錄員報告,則罰款25美元。記錄員應在球成死球時就鳴哨宣告替換(投籃成功後除外),替補隊員需經裁判員招手才能進人比賽。替換被取消比賽資格的隊員的時間為30秒鍾。
在多次罰球的第一次罰球後,不論罰中與否,允許替補隊員進入比賽。
替補隊員不得替換罰球人員或跳球隊員,除非受傷隊員要求替換,這時應由對方教練員在罰(跳)球一方的球隊席上挑選替補隊員。受傷隊員不能再上場比賽。替補隊員一旦進入比賽就得留在場上,直到下一個死球時才允許替換。
如果是以不符合體育道德的行為造成隊員受傷,而且不能執行罰球,他的教練員可指定該隊任一合格的隊員來執行罰球。受傷隊員也可再上場比賽。
7.暫停
(l)20秒暫停
每隊每半時有權請求一次20秒暫停。每場比賽(包括加時賽)共可請求兩次20秒暫停。
隊員請求20秒暫停,只有當球成死球或該隊控制球時才給予。隊員要喊出:「20秒暫停」。
在20秒暫停期間,球隊只可替換一名隊員。如果請求暫停的隊替換一名隊員,對方隊也可替換一名隊員。
如果在半時(包括加時賽)中請求第二次20秒暫停,應予允許,但要登記一次常規暫停。
如果20秒結束時比賽不能繼續進行,也應登記一次常規暫停。
(2)常規暫停(100秒)
每隊有權請求7次要登記的常規暫停。限定每隊在第四節中不得超過4次暫停;在第四節的最後兩分鍾內不得超過3次暫停。在加時賽內,允許每隊3次暫停。
隊員請求100秒暫停,只有當球成死球或該隊控制球時才給予。隊員要喊出:「暫停」。
每節比賽必須有兩次暫停。如果每節比賽剩下6分59秒時沒有任一隊叫暫停,記錄員應在第一次死球時採取強制暫停,這一暫停登記在主隊名下。在每節比賽剩下2分59秒時沒有任一隊叫第二次暫停,記錄員應在第一次死球時採取強制暫停,這一暫停登記在該節先前沒有登記的隊的名下。
允許有追加的暫停,但要判罰一次技術犯規。主教練員可以在比賽中止時,請求20秒或100秒暫停。
8.24秒鍾規則
當某隊在比賽中獲得新的球權時,或在擲球入界中當球在場上被隊員合法觸及時,24秒鍾計時器將開動。擁有球權的隊必須在獲得球後的24秒鍾內投籃。完成投籃的條件是:
(1)在24秒鍾結束之前,球必須離開隊員的手;
(2)球離開隊員的手後,球必須與籃自接觸。
如果在24秒鍾內球未接觸籃圈,為24秒鍾違例。
(二)違例及其罰則
1.3秒鍾規則
某隊控制球,該隊隊員不得在罰球區停留超過3秒鍾。
某隊在前場控制球,開始計算3秒鍾。
罰則:失去球。將球判給對方在罰球線延長部分的邊線擲界外球。
2.肘的擺動
不允許隊員過分地或有力地擺動肘部(無接觸)。當一名防守隊員在附近,並且進攻隊員持有球,此即為違例。
罰則:失去球。將球判給對方在靠近違例地點的邊線擲界外球。
3.非法協助得分
隊員不得使用籃圈或籃板來吊起、支撐或提高自己,以有助於投籃得分。
隊員不得協助同伴在投籃時增加高度。
罰則:失去球。將球判給對方在罰球線延長部分的邊線擲界外球。
4.孤立
如果進攻隊在圈頂外或無球一側放置3名或3名以上的隊員,應宣判違例。
罰則:失去球。將球判給對方在圈頂延伸部分的邊線擲界外球。
5.界外的進攻掩護
進攻隊員不得為了建立掩護而離開前場端線處的地面區域。
罰則:失去球。將球判給對方在罰球線延長部分的邊線擲界外球。
6.粘性物質
隊員不得使用粘性物質或任何類似的物質。
罰則:第一次違例,罰款25美元。再發生違例罰款加倍。
(三)犯規及其罰則
1.技術犯規
對場上或球隊席上的球隊成員的沒有體育道德的行為或違例的處罰,是技術犯規。在球成活球前,與對方隊員發生非法的接觸,也可判為技術犯規。
(1)沒有體育道德的行為
對任何隊員、教練員或訓練員的沒有體育道德的行為最多可判罰兩次技術犯規。任何違犯者只要有一次沒有體育道德的行為,就可被驅逐;有兩次沒有體育道德的行為必須被驅逐。
沒有體育道德的行為如:與裁判員講話無禮貌;以身體接觸裁判員;對宣判公開表示不滿;使用褻讀的言語;未經裁判員允許教練員進人場地;故意伸肘或試圖動手腳但未包含接觸。
還有一些技術犯規不是由不符合體育道德的行為造成的,如:延誤比賽;球隊席區域的違例;球成活力球時場上隊員不足或多於5名;進攻隊員故意地吊在籃圈或籃板上等等。
在死球期間發生非法接觸,如果在性質上被認為是不符合體育道德的,可判為一次技術犯規;如果接觸是不必要的和過分的,可判為惡意犯規。
(2)打架犯規
比賽中或死球期間,隊員、教練員或訓練員打架,要登記技術犯規,不判給罰球,參加打架的人員應立即被驅逐。另根據情況判打架人員不超過20000美元的罰款和停賽。
NBA比賽中,對犯規的判罰是較為嚴厲的。如隊員、教練員或訓練員出現下列情況即可被驅逐:接觸肩的水平或以下部位的肘部犯規;沒有體育道德行為的技術犯規;以不必要的或過分的接觸造成的惡意犯規。
隊員、教練員或訓練員出現下列行為則必須被驅逐:拳擊犯規;打架犯規;接觸肩的水平以上部位的肘部犯規;試圖揮拳雖無接觸;不是比賽的延續動作而是故意地進人看台。
為了懲罰和制止犯規,NBA規則中還列有罰款的規定,如:裁判員認為隊員是故意地吊在球籃上,應判一次技術犯規和罰款100美元;第一次因不符合體育道德的行為判罰技術犯規的罰款100美元,第二次犯規加罰150美元等等。
2.侵人犯規
在球成活球後,與對方隊員發生非法的身體接觸,是侵人犯規。
隊員不準拉、推、撞對方隊員;也不準靠伸展臂、腿、膝或彎曲身體成不正常姿勢以阻礙對方隊員行進。違反規定,將判為侵人犯規並按相關的罰則處理。
(1)雙方犯規
雙方犯規是指兩名非同隊的隊員大約同時互相發生侵人犯規或技術犯規的情況。
罰則:
不管是侵人犯規或是技術犯規都不判給罰球,只給隊員登記犯規,不登記全隊犯規。如果宣判雙方犯規或打架犯規時某隊擁有球權,應保留球權,在靠近比賽中斷地點的邊線擲界外球繼續比賽。如果宣判雙方犯規或打架犯規時雙方球隊都未擁有球權,或投籃未成功球在空中,應由任何兩個非同隊的隊員在中圈跳球繼續比賽。如果投籃成功,得分有效,在底線擲界外球繼續比賽。如果雙方犯規是作為裁判員意見不同的結果,不計得分,應由任何兩個非同隊的隊員在中圈跳球繼續比賽。
(2)進攻犯規
在球成活球後,進攻隊員與對方發生非法的接觸,是進攻犯規。
進攻隊員侵人犯規,如不是肘部犯規、拳擊犯規,也不是惡意犯規,應按如下罰則處理:不判給進攻隊得分;登記犯規隊員一次侵人犯規;不登記該隊全隊犯規(隊員第六次侵人犯規,並且該隊已無有資格的替補隊員除外)。
(3)無球權犯規
在球成活力球後,在雙方球隊均未擁有球權時與對方發生非法的接觸,是無球犯規。
隊員侵人犯規.如不是拳擊犯規、惡意犯規、也不是肘部犯規,而且發生犯規時雙方球隊均未擁有球權,應按如下罰則處理:登記犯規隊員一次侵人犯規;登記犯規隊一次全隊犯規;如果全隊犯規罰則未出現,判給對方隊在靠近犯規地點的邊線擲界外球;如果全隊犯規罰則出現,判給被侵犯的隊員一次罰球加一次罰球。
如果判了防守隊一次無球權犯規,接著投籃(罰球)成功,應判給被侵犯的隊一次罰球,使有可能得3分或4分。這條規定適用於:不管是對哪個進攻隊員犯規;不管全隊犯規罰則是否出現。
如果判了進攻隊一次無球權犯規,接著進攻隊員投籃成功,不計得分。
(4)拳擊犯規
隊員用拳猛擊對方,是拳擊犯規。
因拳擊宣判隊員的非法的接觸,是一次侵人犯規和一次全隊犯規。應判給一次罰球,不論罰球成功與否,將球判給被侵犯的隊在中場擲界外球。
任何隊員揮拳猛擊對方,無論是否擊中,都是不符合體育道德的行為,他應立即被驅逐並至少停止一場比賽。
這條規定既適用於比賽進行中,也適用於死球狀態。
如果接連發生拳擊犯規,這條規定的所有內容都將適用,並由最後被侵犯的隊在中場擲界外球。
另外,根據情況判該隊員不超過20000美元的罰款和停賽。
(5)非賽犯規
在第四節或加時賽的最後兩分鍾內,防守隊對擁有球權的進攻隊發生非法的接觸,而這種接觸發生在遠離球附近的區域或界外球未離手時,為非賽犯規罰則:登記一次侵人犯規和一次全隊犯規;判給一次罰球(肘部犯規或惡意犯規罰球兩次),任一場上隊員可執行此罰球;並由被侵犯的隊在靠近比賽中斷的地點擲界外球繼續比賽。
(6)全隊犯規
每節比賽每隊的全隊犯規超過4次,加時賽每隊的全隊犯規超過3次,要判一次罰球加一次罰球。
如果每節前10分鍾全隊犯規未滿4次,或加時賽前3分鍾全隊犯規未滿3次,允許該隊在最後兩分鍾內有一次全隊犯規不用加罰。
對正在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發生侵人犯規,判給兩次罰球,如果全隊犯規罰則出現也不判給增加的罰球;如投籃成功,判給一次罰球,如果全隊犯規罰則出現也不判給增加的罰球。也就是說,在成功的兩分投籃中最多可得3分,在成功的3分投籃中最多可得4分。
(——完——)
新規則的修改
美國東部時間4月12日,超過三分之二的NBA老闆同意了對NBA部分規則進行的修改,目的就是加快比賽節奏,減少球星們的單打獨斗,使越來越多膩煩NBA的球迷們回到球場。新規則在正式採用之前將在夏天的聯盟比賽中先行試驗。
對於新規則,太陽隊老闆傑瑞·克蘭格羅,也是這次修改規則會議的主席,評價說:「這是一次大膽的修改,也是繼採用24秒進攻時間後意義最深遠的一次修改。」
此次修改的主要內容包括:
1、取消現行的非法防守指導規則;
2、建立防守三秒規則,如果防守球員不是因為貼身防守而在三秒區內停留3秒以上,就要被吹技術犯規;
3、進攻方球過中場的時間從10秒減少到8秒;
4、在不影響進攻球員帶球前進的前提下允許防守方的輕微接觸,取消原有的犯規規則。
NBA和FIBA規則的主要區別是:
(1)NBA每 場比賽為48分鍾,分4節進行,每節12分鍾; FIBA為40分鍾,分上下半時,每半時為20分鍾。
(2)NBA的3分線為6.70米;FIBA為6.25 米;
(3)NBA球場面積為90英尺×50英尺(27.43米×15.24米);FIBA為28米×15米。
(4)NBA限制區面積為16英尺×19英尺(4.88米×5.8米)的長方形;FIBA為3.6米×6 米×5.8米的梯形。
(5)NBA每場比賽暫停次數為7次;FIBA為4次。決勝期暫停數NBA為3次; FIBA為1次。
(6)NBA為場上隊員請求暫停, FIBA則為教練。
(7)NBA暫停時間每次為1分40秒;FIBA為1分鍾。
(NBA在上半場(前兩節)和下半場(後兩節)各有一次20秒的電視暫停(廣告);FIBA無。
(9)NBA每次進攻時間為24秒;FIBA為30秒。
(10)NBA個人限犯規次數為6次;FIBA為5次。
(11)NBA罰球時間為5秒;FIBA為5秒。
(12)NBA臨場裁判人數為3人;FIBA為2人。
(13)NBA無緊逼防守下的5秒違例,FIBA有。
(14)每場比賽超過犯規次數的罰球,NBA為球隊第5次犯規或每半場最後兩分鍾犯規;FIBA為每半場球隊第8次犯規。
不再禁止運動員在比賽服裡面穿著T恤。
運動員持球倒地或滑行將不再視為違例。
運動員從後場運球到前場,必須雙腳以及籃球都過中線才能停球,否則將被視為違例。
如果運動員從前場起跳,在空中接到球並隨後落地時踩在自己的後場界內,這將不再被視為違例。
如果運動員從籃筐下面接觸到籃球,這中行為是否視為違例將依照場上當時的相關情況而定。
如果防守球員在對方球員的身後進行犯規動作,或者防守球員在快攻球員的身後進行犯規動作,這些都會被判罰違體犯規。
如果運動員在比賽上場過多的有揮動肘部的動作,那麼即使沒有身體接觸也將會被判罰技術犯規。
2010年生效新規則包括
對於FIBA組織的高級別的賽事,如奧運會,世錦賽以及U19和U17的世界錦標賽等賽事,以下新規則將會在2010年10月1日生效。
對於FIBA組織的一般級別的賽事,如各國的籃球聯賽,以下新規則將會在2012年10月1日生效。
球場的禁區將會由梯形改成長方形。
三分線的距離將會從6.25米增加到6.75米。
場外的球隊區,從球場的底線算起,往技術代表區的方向,長度應為8.325米。也就是從球場的底線到三分線頂弧的長度。
在比賽的最後兩分鍾和加時賽中,叫暫停的球隊可以擁有後場球權,暫停後不用在從場外的中線附近發球,而是在技術代表區的對面指定的發球區發界外球。
以籃筐在地板上的中心點為原點,以1.25米為半徑,劃出一個半圓,這個區域為合理沖撞區,在這個區域只有阻擋犯規,沒有帶球撞人。
當比賽被中斷時,如果24秒計時器上的剩餘時間多於14秒(包括14秒),那麼計時器上的時間將不做調整;反之如果時間少於13秒(包括13秒),那麼24秒計時器上的剩餘時間將會被調整到14秒。
❹ 庫里38要點投籃教學(第一部分)
庫里的38要點投籃教學旨在通過詳細的指導,使學習者在多年的訓練中逐步掌握與庫里相似的投籃技術。在這些技術要點中,分為早期、中期和後期的不同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對應的投籃技巧和應用。庫里的教學計劃早在2019年左右就與美國的朋友們共享,但由於疫情導致的社區封閉,拍攝素材受阻,這一教學計劃因此拖延至今。
在學習這些要點之前,需要強調的是,學習SHOTNBA籃球教程時,有兩個關鍵的宗旨。首先,學習和改進投籃技術時,要按照教程中講解的發力技巧,正確運用身體不同部位的發力,而不僅僅是外形上的相似。正確的步驟是,先學會正確的發力技巧,然後通過正確的舉球和撥球等技術,最終展現出與庫里相近的投籃外形特徵。其次,學習投籃技術時,以舒適為首要前提。在執行每個要點時,確保動作既不別扭也不疼痛,動作到位時,應該讓你的投籃感覺更舒適。
在學習投籃技術時,要理解每個要點都有其科學的理論基礎和實際應用,而不是盲目模仿。即使外形的模仿可以最終達到相似的投籃效果,但效率相對較低。另一個重要理念是,投籃技術應以舒適為先,以人體結構和自然狀態為指導原則。例如,右小臂的發力點是投籃準度的關鍵,它需要接近豎直狀態來輔助右手的直線撥球。這與喬丹等球員的低肘部發力點原理一致。
在投籃手型方面,軟手投籃手型是典型的投手手型,手掌和手指需要長期處於彎曲狀態,以保持手指相對並攏,特別是拇指,這樣可以更集中地撥球方向,使整個投籃手與籃球緊密貼合,撥球更為柔和且轉速更快。與此相對應的是硬手投籃,這種手型通常在全身投籃時,手掌肌肉綳緊,五根手指張開且綳直撥球。軟手投籃的撥球速度在同等力度下會更快,特別適合遠距離投籃時省力,而硬手投籃則在中距離投籃時更加穩定,適合需要精準控制和絕殺的場景。
投籃手心不空的理論,原本對應的是硬手投籃的特性,但隨著三分線的出現和超遠投的興起,這一理論不再適用。歷史上許多優秀的投手,如斯托克頓、麥迪、納什等,他們的手型都是不空手心的。盡管喬丹在訓練中也會採用不空手心的手型,但作為硬手代表的他,也在實踐中展示了軟手與硬手技術的兼容性。因此,學習最先進的投籃體系時,可以嘗試軟手撥球技術。對於初學者來說,可以先從軟手入門,或通過硬手打基礎來過渡,這取決於個人情況。
在投籃技術的早期,右肩上發力點是基礎技術要點之一。這一概念強調了投籃發力點在舉球過肩後,右手腕壓腕充分之後,即將開始發力撥球的瞬間動作,對於投籃命中率的穩定性至關重要。確保右手處於頭部右側、右肩前上方的位置,可以確保右臂自然向前伸直,為撥球動作提供正直的輔助,讓撥球動作更到位。
五指平行撥球技巧是軟手投籃體系中最契合的撥球技巧之一,它有助於手掌充分凝聚力度,使手掌如同一個整體,撥球方向集中,更加省力。初學者在練球初期即可進行訓練。關鍵在於大拇指的內收,確保在撥球前,五個手指緊密貼合籃球表面,形成穩定且均勻的發力。與五指張開的撥球手型相比,五指平行撥球對於直線撥球更為有利,尤其適合遠距離投籃。
指尖撥球是撥球技術的基礎,它為後期更復雜的撥球技巧奠定了穩定的基礎。通過練習五指指尖同時直線撥球,形成正確的撥球技術本能,可以確保在不同發力點下,都可完美銜接撥球發力,如側身幅度較大的投籃體系中,盡管發力點可能不正,但穩定的五指指尖撥球基礎可以讓投籃手自動調整為正手正腕的發力。
雙腳平行站位是投籃根基的關鍵,它為投籃發力提供了穩定的基礎。正確的站位技術有助於提供良好的支撐和力度傳導,使投籃更為順暢省力。錯誤的站位方式,如雙腳過度並攏或站位不穩,會影響投籃的平衡和力量的傳遞,導致投籃命中率低。練習雙腳平行站位,雙腳分開20厘米以上,右腳尖對准籃筐中心,可以有效提升投籃穩定性。
腳後跟貼地起跳是確保起跳穩定的關鍵。腳後跟貼地站穩,能提供良好的地面支撐,使起跳更加平穩,減少身體前後搖擺,保證投籃的平衡和穩定。錯誤的站位方式,如腳後跟懸空,會影響起跳的平衡和投籃的穩定性。
瞄準籃筐中心是投籃瞄準技巧的核心,它關繫到投籃的准確性和穩定性。瞄準籃筐前沿的技巧適用於練習初期,有助於形成良好的瞄準習慣。在空中保持頭部自然豎直,避免過度抬頭或低頭,有助於減少挺腰問題。瞄準的具體位置是心中估算籃筐正中心的位置,而非直接瞄準籃筐前沿。
低肘部發力點是引領現代投籃技術的關鍵因素,它降低了肘部高度,允許更自然和省力的投籃。早期NBA的高肘部發力點旨在防止封蓋,而低肘部發力點的出現和流行,與三分線的引入和遠距離投籃射程的增加有關。低肘部發力點的正確應用,能夠實現遠距離投籃的輕松省力,並通過增加投籃弧度來提高命中率。
左手扶球壓球技巧是投籃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輔助手段,它幫助保持籃球在正確的位置,確保右手的撥球動作更加自然和高效。通過正確調整左手的位置和力度,可以有效提升投籃穩定性,避免球在空中的脫手問題。
右小臂豎直是投籃準度的關鍵因素之一,它為右手的直線撥球提供了輔助,確保投籃動作的和諧與舒適。無論投籃動作如何改變,右小臂豎直的習慣會使投籃動作沿此方向直線發力,減少扭曲感,提升投籃的整體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