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秋天,這34個地方美到極致
從北到南,從東到西,
這些地方,也許在遠方,
也許就在你周邊,而你去過幾個?
趁著秋高氣爽,給自己好好放個假吧
來一場避開人群的旅行,
一人一包一相機足矣……
華 北 地 區
01
內蒙古 · 莫爾道嘎
大興安嶺的特色小鎮
南有西雙版納,北有莫爾道嘎。
莫爾道嘎位於內蒙呼倫貝爾市,
是一個渾然天成的世外桃源。
這里四季風華爛漫。
9月秋色正濃時,層林盡染,
滿山松黛樺橙,紅楓綠水,令人流連忘返!
©遠方一無所有
而且,這里還有一條秋色絕美的自駕線,
從「草原明珠」海拉爾駛向大草原,
途徑「天下第一曲水」的莫日格勒河,
走進披著五彩霞衣的莫爾道嘎,
最後融身與套娃廣場的斑斕霓虹……
©京城皮老大
02
山西 · 右玉
色彩斑斕而壯麗
從曾經是片片黃沙到現在的片片林海,
美得很傲嬌。
右玉縣位於晉蒙交界、毛烏素沙漠邊緣,
境內四周環山,一到秋季,
這里層林盡染,
彷彿就像是上帝打翻了的調色盤,
自然景觀甚是壯麗。
03
北京 · 古崖居
千古之謎的人文遺跡
百年古崖居,
是村民避戰亂在絕壁上鑿的「豪宅」。
它坐落在京郊延慶一條幽靜的峽谷中,
屬我國規模最大!
洞穴就有117個,
鑿在崖壁的沙礫花崗岩石上,
是唐、五代時期「奚人去諸部」鑿的
十分壯觀!
©Daniel777
©上官樂揚
04
天津 · 天津之眼
世界上唯一建在橋上的摩天輪
來到天津,絕對不能錯過天津之眼。
摩天輪旋轉一周需要30分鍾,
到達最高處時,
周邊40公里景色一覽無余,幸福感爆棚!
美麗的大眼睛屹立在海河之中,
氣勢恢宏、流光溢彩。
05
河北 · 漸凹村
太行深山裡的「布達拉宮」
不用去到西藏,
就能看到神聖美麗的布拉達宮!
漸凹村坐落在河北邢台沙河,
三面環山,房屋建築依山就勢,
層巒疊嶂,溝壑縱橫,林木森森,
一到夏秋季,梯田更是色彩斑斕,
美而不張揚。
東 北 地 區
06
黑龍江 · 橫道河子
一座躺在火車上的百年古鎮
特有的90年代的鐵皮火車,
每天都伴隨著高鳴的呼聲,穿鎮而過。
是這里的一大特色!
橫道河子保留了完整的俄式建築群,
這里既有北國的大氣,又不失古鎮的風韻。
是一處極佳的北國 旅遊 勝地。
每當秋季,五彩的山巒讓人流連忘返!
07
遼寧 · 丹東綠江村
東北香格里拉
綠江村,是屬於
「一眼看兩江,一腳踏三界」的神奇地帶。
四季景色不同,仍保留著原始風貌!
有著「中國東北的香格里拉」
「北方小江南」的美譽。
這里秋天更是美極一時,
山林草木的層林盡染,雲霞婀娜多姿灑在天邊,
藍天白雲又輕輕的躺在了碧水裡,
大美至此!
08
吉林 · 紅葉谷
燃燒的山谷
吉林紅葉谷
是長白山余脈老爺嶺的一條山谷,
這里的紅葉,
每逢秋天就到了最招搖的時候,
招搖的紅,紅透了天!
紅葉滿天,五彩斑斕,簡直是絕妙佳景
華 中 地 區
09
河南 · 石板岩鄉
太行山深處的物華天寶
秋天到這里轉轉,一定是一種獨特的享受!
在太行山深處,石板岩鄉愈顯迷離。
這里群山拱翠,流水碧潭。
這里初春桃花綻放的時候也是十分誘人的!
10
湖北 · 大悟
金色的豐收畫卷
大悟有大片的稻田,
一到秋天,稻田的稻子熟了,
彷彿一幅金色的滿是豐收喜悅的畫卷,
還有烏桕樹葉,隨著秋風的搖曳,
放出熠熠的紅輝,美得醉人!
11
湖南 · 紫鵲界梯田
「梯田王國」氣勢雄偉壯觀
紫鵲界集雲南哈尼梯田的大氣
廣西龍勝梯田的壯美、菲律賓巴拉韋梯田的險峻
和越南沙壩梯田的飄逸於一身。
線條流暢,層次分明,氣勢雄偉壯觀!
有「梯田王國」之美譽。
華 東 地 區
12
江蘇 · 六合練山
南京壩上草原,美得像一場童話
六合練山是連綿起伏好幾座山,
邊拍邊玩一天根本走不完。
站在山頂向北望去,
湖水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
湛藍得彷彿一塊藍寶石
點綴在白樺林和村莊中間。
還有紅瓦白牆的小樓房,
層次不齊的白樺林,
隨手一拍都是一幅悠閑的鄉村生活,
對於這樣的美景抵抗力基本崩塌。
13
山東 · 黃河口
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黃河入海口
這里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黃河入海口,
在這里你可以看到
中華民族母親河入海的樣子,
可以觀賞河海交匯的景觀。
當秋日降臨,
還能看到一望無際的紅海灘,
濃艷了整片天地。美極了!
14
安徽 · 查濟古鎮
皖南第一,粉牆黛瓦馬頭牆
查濟古村坐落在黃山山脈北部的群山之中,
是一個令人稱奇的古村落,
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民居群之一,
它的規模堪稱皖南第一。
©雪晨471
這里的房屋稍許破敗頹廢,
但更多了份滄桑之美。
保留著原汁原味的古風,
彷彿置身於塵世以外的境界中。
15
浙江 · 茗嶴梯田
刻在大地上的美麗詩行
「梯田與村舍相依,雲霧與炊煙交融,
彩霞與銀光相映,線條與色塊呼應」
說的就是茗嶴梯田。
這一片生態、自然、美麗、幽靜的樂土,
還是中國攝影家協會的創作基地~
16
福建 · 泉州
紅磚古厝、古早市井、古色天香
這里沒有牆,
但所有建築都是真正的古色古香;
這里的紅磚古厝,
是比廈門還有味道的文藝風情;
在這里每一步都是古早的市井氣息。
這里彷彿有一種魔力,
讓人第一眼就愛上,第二眼看了覺得寧靜,
第三眼便滿是不舍~
17
江西 · 三清山
眼到之處皆是景
三清山又名少華山,
兼具「泰山之雄偉、黃山之奇秀、
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青城之清幽」
幾大特點
在偌大的三清山中,
你可以乘纜車盡賞山間美景,
行走棧道,看松林陣陣,雲霧靄靄。
19
上海 · 朱家角
上海威尼斯,美到銷魂
與烏鎮、西塘等其他古鎮
濃厚的商業氣息不同,
朱家角的美,
是一種非常自然又令人舒適的美。
在地圖上看朱家角,
形狀就像是擺放在上海市郊的一把打開的摺扇,
每一處街景都散發著古鎮淳樸的氣息。
粉牆黛瓦、小橋流水、蘭棹彩舟、古弄長街,一派典型的江南水鄉風韻,令人沉醉不已,回味悠悠。
19
台灣 · 九份
特色小鎮,現實版的《千與千尋》
在《千與千尋》中,古樸多變的山城建築,
色彩斑斕的迷濛燈光,
尤其是黑暗中分外醒目的大紅燈籠,
神秘莫測的湯婆婆溫泉,
高聳入雲的通天石階,
這些熟悉的動畫場景都能在九份找到
華 南 地 區
20
廣西 · 烏桕灘
桂林小九寨溝
春有風景如畫的黃布灘,
秋有紅葉似火的烏桕灘。
一叢叢的烏桕林野性地生長在江灘上,
每逢秋冬時節,樹葉紅透,
倒影在碧水中,
素有「桂林小九寨溝」之美譽。
21
廣東 · 南雄坪田
美如一幅金黃色畫卷
廣東秋季最美的童話就藏在這里,
十萬畝的銀杏林就像一幅金黃色的畫卷,
綿延群山下,雲海升騰,這不是夢境!
這是一片金黃的世界,
天空是金黃的,雲是金黃的,風是金黃的,
腳下的土地是金黃的……
22
海南 · 五指山
奼紫嫣紅到春天
五指山阿陀嶺、水滿鄉一帶,
是秋意最濃的時候。
當北方冰天雪地時,這里依然奼紫嫣紅。
層林盡染的五指山,一直紅到來年的2月份,
把秋冬日原本的清冷穿越到了春天。
23
香港 · 石澳
文藝范十足的「歐洲小鎮」
石澳的街和海,石澳村的房子和街道,
都十分有特色。
這里有著歐洲小鎮一般的清新文藝范,
現在還是眾多網紅的拍照打卡地!
馬卡龍一般的房子,讓人少女心噗通噗通的。
24
澳門 · 氹仔
小而美的異域風情小村
氹仔很小。這里街道一條接一條,
拐個彎又會遇見新景象。
繁華的路上沒有太多的裝飾,
而且榕樹枝葉低垂,
葡式建築就掩在滴滴燈光中,
有了舊時光的味道,
如果可以,就在這里消磨時間吧,
洗滌洗滌心靈,你一定會喜歡~
西 北 地 區
25
陝西 · 波浪谷
媲美美國波浪谷,彷彿會流動的石頭
不用去美國,也能看到奇觀波浪谷。
在陝北這個黃土覆蓋的地方就有,
以紅色為主,彷彿會流動的水紋,
十分壯觀,隨便一拍都是大片既視感。
26
甘肅 · 甘南
每一張圖片都是絕美壁紙
甘南的美,
有一種質朴的感染力,一種深入骨髓的驚艷
尤其秋天,是甘南一年之中最美的時候,
這時漫山遍野的紅葉,
層林盡染,點綴著絢爛的秋;
金燦燦的一片連著一片,
青稞架上的糧食向人們傳遞著豐收的喜悅。
27
寧夏 · 火石寨
黃土高原上一團燃燒的火焰
在中國西部黃土高原上,
有著這樣一處獨特的風景:
山體岩石呈現暗紅色,尤其在綠樹的掩映下,
如同一團團燃燒的火焰
因而被叫做「火石寨」
在茂密的林木間,還生長著一簇簇箭竹,
為北方山水增添幾分南國姿色
28
青海 · 坎布拉
壯麗恢弘的斑斕宮殿
29
新疆 · 博斯騰湖
藏在沙漠里的塞外江南
金黃的沙漠,清澈的湖水,碧藍的天空,
蜿蜒迂迴的沙漠公路......
構成了一幅風光旖旎、風景迷人的天然畫卷,
讓人心曠神怡。
西 南 地 區
30
七藏溝
靜謐唯美的地方
七藏溝沒有九寨溝的名氣,
但是它的美毫不遜色,
更為珍貴的是,
它還是一處靜謐唯美之地。
方圓約五十平方公里,
其間草深木繁,高峰林立,
溪水潺潺卻渺無人煙,
身處其中感受十分奇妙~
31
貴州 · 畢節韭菜坪
野性十足的紫花海
韭菜坪最佳觀賞期
是8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
每年秋天,數萬畝的野韭菜花肆意綻放,
大片大片野性十足的紫海,
讓人震撼,如臨仙境。
©黑皮膚的靈魂
32
雲南 · 納帕海
獨特的高原沼澤
納帕海,就是森林旁邊的湖泊的意思,
是甚少有的季節性高原湖泊。
每當秋風漸起,
納帕海草原湖水就會開始下降,
露出一片片金黃的高山草甸,
形成獨特的高原沼澤美景~
33
四川黑水 · 奶子溝
上帝打翻的調色盤
「奶子溝」在藏語中
是美麗富饒、幸福安寧之意。
每當金秋季節,漫山遍野,層林盡染;
有大紅、紫紅、探紅、糯紅、粉紅、
金黃、鵝黃、草綠、墨綠……
34
西藏 · 魯朗
林芝東大門
有人說秋天來了魯朗,
其他地方就稱為將就。
魯朗,素有「林芝東大門」之稱。
一到秋天,
這里彷彿打開了秋意氤氳的潘多拉魔盒,
這里有獨屬於魯朗的秋之神韻、
秋之風骨、秋之芬芳,
甚至躲藏在金色叢林中的小精靈......
全都無處遁形,噴涌來襲了,美得不像話~
B. 夢華錄火了,普通人如何拍出絕美古風照
hello,我是鹿苑,一名常駐湖北襄陽的獨立女攝影師。
首先我先介紹一下我的家鄉湖北襄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主要發源地。襄陽本身就是一座古城,襄陽古城為全國保存最完整的十大古城之一,自古就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這里還有一座比肩橫店的影視基地,最近超火爆的電視劇《夢華錄》就是在襄陽唐城取的景。
夢華錄東京汴梁取景地-襄陽唐城
以後我也要繼續努力,希望在攝影這條路上走的更遠。
歡迎大家來找我拍照,也歡迎大家來湖北襄陽旅遊來唐城打卡,在當下穿漢服拍照也是一種享受和體驗古人生活的方式,體驗一下人間的花與酒,詩與夢。
C. 賞桂花:桂花圖片大全大圖唯美
桂花,中華民族傳統的芳香植物,其中西南地區的桂花以鮮、香、美而著名。桂花花期一般在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這時,桂花開滿了山野與城市,在陽光下散發出沁人心脾的香氣,讓人尤為喜愛。
下面將為您呈現一組桂花圖片,全部是大圖、唯美的高清圖片,希望藉此與大家共賞桂花之美。
1.滿園香氣彌漫的桂花樹
這張圖片中,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那股濃郁的香氣。雪白的牆壁上垂掛著一棵開滿桂花的樹木,整個院子彷彿被桂花的香氣籠罩著,看起來格外清新美好。
2.碧海青天下的桂花片片
這張圖片中的桂花樹是在山林中長大的,保存了原始的自然之美。在晴朗的天空下,一片片嫩黃的桂花散落在碧綠的草地上,宛如一顆顆小星星,格外閃耀迷人。
3.雪白區別於黃色的桂花
這張圖片中的桂花與常見的黃色不同,這種桂花是白色的,通體潔白,越是細看越是精美。桂花的顏色雖然不一樣,但香氣依舊沁人心脾。
4.紅掌撥綠的桂花枝頭
這張圖片的桂花枝條彎曲如意,花朵又大又圓,整枝桂花全部集中在綠葉背景之上,顯得分外艷麗。所以說,桂花枝條和綠葉之間的對比是很重要的。
5.桂花托出紅色的茶杯
這張圖片的中心是一朵新鮮的桂花,周圍是一隻蓋住茶杯的熱氣。紅色的茶杯與黃色的桂花襯托起來,更顯精緻。這樣的一幅畫面,讓人覺得喝上一口桂花茶,應該很不錯。
6.大自然交織出美麗的桂花枝條
這張圖片展示了野生桂花在自然環境下的成長狀態,看到這樣美妙的景象,我們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7.細碎如針的桂花瓣
這張圖片特別注重桂花的細節,桂花瓣的紋路以及花蕊的細節被處理的相當精湛。
桂花是四季常青的樹木,不僅擁有美麗的外形,更有特殊的香氣。相信通過這組桂花圖片大全,大家已深刻的感受到了桂花之美以及那沁人心脾的醇香,希望大家用心欣賞這些美麗、唯美的桂花圖片,並將它們帶到生活中,與家人和朋友分享這些美妙的時光。
D. 靠一根針「吸金」800萬,被愛馬仕看上的大媽,60歲開啟人生巔峰
她手持一根綉花針,將藏羌織綉,從羌寨的碉樓中,帶往世界的舞台;她用大膽的撞色,充滿靈氣的紋樣,吸引了愛馬仕等國際品牌,「吸金」800萬元。
她用一雙巧手,綉出了藏羌生活,天地萬物;她憑一己之力,承擔起藏羌織綉,非遺傳承的使命,成為藏羌織綉傳承申報第一人,她就是——楊華珍。
走進成都市文殊坊非遺手工技藝主題街區的一家藏羌綉店內,迎面撲來的是濃濃的藏羌文化氣息。
藏族特色的唐卡、壇城,絢麗多姿,精緻唯美。羌族的民族服飾,工藝精湛,傳統美觀。最吸引人的要數各類藏羌綉品,內容蘊含天地萬物,生機勃勃。
而這些美麗的手工綉品都出自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18位綉娘之手。
這18位綉娘是來自四川省阿壩州的織綉高手。她們一半來自羌族,一半來自藏族。而召集這18位高手的人,正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楊華珍。
楊華珍,1960年6月出生於阿壩州小金縣的羌寨中。她的母親是嘉絨藏族人,父親是羌族人,在高聳入雲、俊秀險絕的墨爾多神山下,嘉絨藏族與羌族世代友好,往來通婚。
藏族信仰佛教,以藏族編織、挑花刺綉為主,描繪的多為佛經故事或菩薩像,用色保守。
羌族崇拜自然,以羌綉為主,描繪的多為花草蟲鳥,色彩鮮艷,楊華珍的外祖父曾經是貴族,外祖母因此能在家虔誠地綉制唐卡,長年潛心研究針法,綉工精湛。
而這綉工也因此被一代代傳下來,楊華珍是家中藏羌織綉的第四代傳人。她從小就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下,學習紡線、織模子以及在模子上進行挑花刺綉等工藝。
羌寨的姑娘出嫁時,衣裙、鞋襪、頭帕、腰帶都要自己綉,因為兩族淵源已久,所以藏羌織綉成為了羌寨女子的必修課。而楊華珍的織綉是最特別的一個。
生活在墨爾多神山山腳的楊華珍,對神山的景色有著格外的眷戀。
春日裡,潔白的神山依靠著藍天白雲。山腳下,五顏六色的鮮花點綴在綠色的草甸中,這些相撞的顏色,在天地中顯得那樣和諧,渾然一體。
還在上小學的楊華珍就特別專注於收集寓意美好,或者美觀的圖案,並將它們記錄下來。如果您仔細觀察,可以發現,藏羌織綉的綉品是獨一無二的。
在老人的頭帕上,藏羌織綉是寓意壽比南山的仙桃紋樣。在兒童的腰帶上,藏羌織綉是寓意茁壯成長的鮮花紋樣。
在情人的腰帶上,藏羌織綉是寓意比翼雙飛的燕子紋樣。在女子的雲雲鞋上,藏羌織綉是寓意清麗動人的祥雲圖樣。
藏羌文化博大精深,圖樣也有天地之分,男女之分,上下之分,每一個圖案背後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藏羌織綉作為一本無字的情書,記載了藏羌人民的文化習俗、生活日常,以及美好期望。
而楊華珍在收集這些圖案後,用自己腦海中的想像,將圖案連成一幅畫,再運用母親教導自己的織綉方法,將畫綉出來,記錄這些美好。
有時是綉在弟弟的鞋上,有時是綉在自己的圍裙上,有時是綉在閨中密友的配飾上。楊華珍對記錄美好的專注,一直持續到長大成人之後。
而隨著她綉出的綉品越來越多,羌寨的人都知道楊華珍的織綉技術好,娶回家一定是個賢內助,所以上門求親的人也多了起來,可楊華珍誰也沒選。
一直到1979年,楊華珍和自己的同學馮青龍結婚了。因為馮青龍是唯一一個不在乎楊華珍織綉技術好不好,只關心楊華珍織綉時累不累的人。
成年後的楊華珍並沒有繼續堅持用織綉記錄生活,反而對新出現的攝影有了興趣。 她憑借著執著的性格在物資匱乏的小金縣自學了攝影書籍。
並且在丈夫的支持下購買了相機、膠卷等攝影用品。擁有美學天賦的楊華珍在攝影技術上也小有所成。
1985年楊華珍在小金縣開設了阿壩州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能拍攝藝術照與婚紗照的照相館。
隨著照相館的生意逐漸火爆起來,楊華珍也成為了當地的萬元戶,可楊華珍並不滿足於此。
她的攝影技術是公認的出色,所以一試就考上了。從此楊華珍來到阿壩日報美術圖片部工作。
在報社工作的24年裡, 楊華珍除了報道新聞事件,還利用職業之便,搜尋了民間500餘種藏族服飾織綉圖樣,學習了20餘種民族織綉技法。
這樣充實的攝影工作,讓楊華珍將自己對織綉技藝的熱愛當做了愛好,而5·12的汶川大地震,讓楊華珍再次拾起了綉花針,將愛好變成了工作。
而當她終於回到成都後,這些由相機定格的瞬間,成為了成都新華社為大眾提供災情報道的第一手資料。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大愛撫慰了汶川中流離失所的人們。可原本住在羌寨碉樓的老弱婦孺卻很難再重建當時的家了。
他們的一生都圍繞著碉樓,賴以為生的地方頃刻轟塌,之後又該怎麼生活下去呢?
在碉樓生活過的楊華珍格外理解這些失去家園的老姐姐,突然一個靈感閃過楊華珍的腦海。
羌寨女子都會織綉,那何不如將織綉帶到成都去,做一些綉品售賣呢?
一來老姐姐們可以用織綉安身立命,二來自己還能組織這些織綉高手研製藏羌織綉中新的綉品。
有了這個想法後,楊華珍立刻和家人商量,丈夫、兒子還有婆婆都表示贊同。於是楊華珍辦理了退休手續。
2008年8月8日,楊華珍作為羌族刺綉代表被邀請到民族宮進行現場演示。
只見她拿起手邊的布,既不打樣,也不劃線,僅用五色絲線,以嫻熟的技巧,信手挑綉,不一會兒就綉出了一朵花,不僅是雙面的,而且沒有線頭。
文化部的專家們發現楊華珍的羌族刺綉中還有些藏族織綉、挑花技術 ,就問楊華珍還有多少人會她這樣的織綉,楊華珍說現在會的越來越少了。
專家就告訴楊華珍,這種技藝不能失傳,讓楊華珍趕緊申報傳承人,就這樣楊華珍成為了藏羌織綉的國家級傳承人。
從一開始的熱愛美好,到現在有了傳承藏羌織綉的責任和義務,楊華珍心裡對自己掌握的特有的民族文化更加自豪了。
8月份楊華珍就帶著這份自豪,帶領著一半藏族,一半羌族的18個老姐姐,一起手持綉花針,走出大山,闖盪江湖。
楊華珍用自己的積蓄在成都租了一間房子,買了一些材料,來到成都尋找機會和市場,可萬事總是開頭難,這些老姐姐織綉功力是沒話說,但是經營功力著實不敢令人恭維。連續半年時間,她們一件綉品都沒賣出去。
楊華珍覺得自己不能拖欠這些陪自己出來打工的同伴的工錢,就將自己的積蓄當工資發給她們, 一直到2009年楊華珍成立藏羌綉苑,正式入駐成都市文殊坊非遺手工技藝主題街區,才有了固定的銷售平台。
當時有一位法國酒店的老闆,在文殊院看到老姐姐們的綉品,眼前一亮,就帶著翻譯請她們綉制一批桌布、桌旗、床罩等用品。
楊華珍十分開心,自己終於能給老姐姐們一個交代了,但是算錢時,她卻發了愁,綉娘們都不知道一塊綉片應該怎麼標價。
就按布的材料錢,還有織綉的人一天50塊的工錢來算錢,結果買家不樂意了,他說不行,這樣算要虧的, 於是幫忙重新算,她們的第一筆訂單以38萬元為最終成交價。
隨著藏羌綉的知名度越來越高,漸漸地銷路倒是不愁了,楊華珍愁的是如何將民族的東西與 時尚 結合,打開年輕人的市場。
楊華珍思考後認為,要將傳統與 時尚 結合,就要做實用性比較強的實用品。
比如說將織綉做在包上,包一般都是皮質的,要綉上去,就要考慮材料和線,以及後續的保養問題。
再比如,自己製作的綉片在設計上不方便攜帶,容易讓人望而卻步,也沒有合適的包裝,這也需要進一步加強。
後來楊華珍想到綉制古色古香的屏風會適合在酒店等地擺放,香囊、手機掛件、小手袋等小物品可以直接綉,女孩子應該會喜歡這些小東西。
隨著市場的進一步打開,2014年,日本彩妝品牌植村秀通過上海一家公益組織找到楊華珍,希望她為品牌即將上市的兩款產品做產品外觀設計。
從沒接觸過產品設計的楊華珍誠惶誠恐,她特地詢問了產品的成分,了解到一款以綠茶為主,一款有8種植物成分後,創作的圖樣就形成在她腦海里。
羌族盛開的茶花寓意生生不息,而藏族佛教文化中的金剛杵寓意堅固不摧的永恆,用金剛杵串聯起8種植物,正寓意青春不朽。
她用絢麗的色彩,特殊的寓意,打動了植村秀全球創意藝術總監的心。這次創作讓她得到了20萬的授權費,以及80萬的提成費,楊華珍瞬間成為了百萬富翁。
歐萊雅、星巴克、梵高博物館以及愛馬仕、巴寶莉等多家品牌,都找到了楊華珍,請她為他們的產品量身定做一件少數民族的衣服。
幾年間,楊華珍因此獲得了800多萬元的收益。而我們富有民族特色的藏羌織綉也因此走出國門,被展示在了世界的面前。
從此,藏羌織綉成為楊華珍的事業。她經常到各地縣級市或農村、寺廟中舉辦流動培訓班,傳習藏羌織綉技藝。
楊華珍還開辦了殘疾人愛心藏羌織綉培訓班,她說要用自己的手藝幫助這些殘疾人脫貧致富。
2008年至今,楊華珍先後培訓3000餘人,使部分農村婦女、殘疾人士實現了「居家就業、在家致富」。
為了使藏族織綉與羌綉技藝可以同時得到保護和發展,楊華珍在各地舉辦講座和培訓班時,會深入到藏羌民族中收集藏羌織綉傳統技法製作的作品。
並進一步整理、修復、融合、創新,對藏羌織綉技藝進行搶救性保護。
至今為止,楊華珍團隊已收集600種以上的羌織綉服飾圖案;920餘件挑花刺綉綉片,260餘件藏族毛編織、麻編織、布編織樣品。
她們還對藏族挑花和刺綉的基本技法和針法進行了較為系統地整理和歸納,編輯了多本圖文並茂的《藏羌織綉培訓教材》,在各地培訓班廣泛使用。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散落在民間的珍寶,需要一樣一樣撿起來,像串珍珠一樣串起來,才能形成一個閃亮的光環,這個光環就是民族文化。
為了民族文化能夠得到更好地傳承,對非遺的傳承創新是我們不得不思考的一項重要的任務。
楊華珍憑借著特有的織綉技術,以及美學高度,將非遺的藏羌織綉文化賦予新的活力。就是讓民族文化得到更好地傳承的一個典型例子。
如今的楊華珍帶領著她的團隊,不僅讓藏羌綉藝術走出了羌寨,植根在巴蜀大地,也讓民族藝術的花朵綻放在了國際舞台。
[1]一畫一修行 卡戳網2017-01-19
[2]【時光里的匠人】| 藏羌織綉大師楊華珍:以時間、雙手與心織造舉世無雙的藝術 搜狐網 2020-10-16
[3]2020「中國非遺年度人物」100人候選名單公布 中國新聞網2020-12-19
[4]媽媽有話說:羌寨里走出的國寶綉娘 四川衛視2020-12-23
[5]「穿梭者」楊華珍,用針尖對話時代 環球人物網2021-04-20
[6]楊華珍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2021-05-04
[7]我的「帶感」生活 50歲重拾綉花針創業,楊華珍讓大山裡的傳統手藝走向世界 川觀新聞2021-6-01
[8]多彩非遺 你我共享 光明網2021-06-10
E. 世外桃源,人間仙境——牛車河
初識牛車河是源於前年「五一」節,「德行天下」自行車俱樂部鐵人隊的一群鐵桿車友騎行張家界途徑牛車河時發出的驚嘆!他們發現了被武陵漁人弄丟的世外桃源,那塊尚未被社會淘金大潮浪涌過的沙灘,被這里的旖旎風景所迷住,誤了行程,邊騎邊拍,用現代化的手段迅速傳播開來。看到他們微信傳過來的圖片,我驚呆了,世上真有世外桃源?
再識牛車河皆因去年常德散文家協會去牛車河的一次采風活動,又將牛車河的風采展現於網路。個別寫手的文字描述引發的網路爭議將牛車河推至於風口浪尖,更使牛車河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常常心中暗想,有機會,我一定要去一趟牛車河,撩開那神秘的面紗去看個究竟。
然而驚喜常常來的有些突然,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接到好友『桃源詩刊』主編旁燃楚冰先生電話,邀請我周三去牛車河采風,周三我要上班呀。然而牛車河的那層神秘又魂牽夢繞我的心,不管了,撒個謊,請個假便答應隨行。
像兒時過年一樣的激動,徹夜未眠,早早的就起了床,似乎又覺得太早了點,便在屋子裡踱來踱去。好不容易熬到七點,開車出門,這時大街上已經車水馬龍,人聲鼎沸,車鳴馬嘯喧囂起來。我快速的開著車,像似要逃離這城市的 「 繁華 」 ,去尋找夢中的那片凈土,完成一次心靈的清修。
「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 ,我們在約定的時間趕到約定的地點時,人們早就到了,盡是常德文化界的名家,詩人。能和他們同行,我頓覺自己的文化修為的提升,臉上光彩無比。人員到齊,一共五輛小車,二十二人,發起人楚冰坐我的車,理所當然就成為1號車,我們背對朝陽,一路向西,風馳電掣,像一隻只飛出籠的小鳥,把那喧嘩,鋼筋水泥的牢籠漸漸甩在身後。
進入牛車河,遠遠望去,那連綿起伏、峰巒疊嶂深墨色高入雲霄的轎頂山映入眼簾,轎頂山的古老傳說浮現腦海,也讓我十分的納悶:那芳齡二八,不諳世事的美少女,怎麼在她出嫁的途中就得罪了天神?那一隊隊迎送親的人們就化身成石,堆積成山呢?這也許是牛車河的一個千古不解之謎吧。初入牛車河,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靜!滿目翠綠不見白,一條玉帶攔腰截。 「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在這條玉帶上,除了我們的五輛甲殼蟲在爬行外,不見人影。「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對不起,是我們打擾了她的寧靜。
一路風光旖旎,山泉瀑布,溪流潺潺、花草鳥獸,美不勝收。緣路行走,有溪擋道,溪寬三丈有餘,延綿十數余里,深丈二。不遠處見一古橋,長六丈,寬七尺有餘,橫卧溪上。喚著「殷家橋」。橋為風雨廊橋,青磚橋基,二根碩大的園木跨溪擱置在橋基上,在園木上立柱鑲枕,釘櫞蓋瓦,鋪板設凳。可供人歇息,躲避風雨。橋 與周邊木質吊腳樓農舍,相映成趣,渾然一體。她沒有顯山露水的張揚,質朴的蟄伏在山溝里。四周山巒起伏,萬傾茂林,蒼岩接天,幽壑垂嵐。在數十多里長的山溪中唯有小橋所處地勢豁然開闊。這是當年貫穿南北唯一通道。 遙想當年,騾嘶馬叫的馬幫,急匆匆的行腳客,飯後茶餘的村民少不得在裂啟和此歇腳。真佩服古人的智慧,這座飽經滄桑的木質古建築,竟然千年不朽,保存的如此完美。這樣想著,肆盯卻忍不住和幾個文友下到溪谷,溯溪而行,溪水潺潺,清澈見底,涼蘇蘇的,潮濕而富含負離子的空氣,深吸一口,舒服極了。這里是避暑勝地,養生的天堂。
隊伍繼續前行,來到了西北邊陲一個古老和現代文明相結合的小鎮,街道整潔有序,房屋鱗次櫛比。這就是牛車河鄉政府所在地。健談的謝鄉長接待了我們。他從牛車河來歷的古老傳說講到牛車河的現狀,再談到的發展規劃和守護這塊凈土的決心。我真的佩服牛車河歷屆鄉政府的領導,沒有被這紙醉金迷的社會淘金大潮所擊倒,沒有劈山開礦,毀林辦廠,而是守護著這少女般的純潔。更是佩服這屆政府,他們在保護這片凈土的基礎上做出了發展旅遊業的長遠規劃,即保護了生態資源,又為百姓謀福祉。不像某些地方官員只求當前政績,只顧眼前利益。牛車河是一個苗族,漢族,土家族多民族混居鄉,12個行政自然村散居在大山深處,不到一萬三千居住人口,9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竟達四十多人,百歲老人一人,遠遠超過世界人口組織萬分之七長壽鄉鎮的評定標准。難道與這里的山水不無關聯?
真正的牛車河旅行到下午才算開始。從牛車河鎮出發,往瓦兒崗方向,不到五分鍾的車程,啊,一片碩大的原生態黃金梨果園,每個果實都用紙袋套著,免除了果實的直接污染。繼續前行,盤山路轉,景色越來越美,道路也越來越陡,站在盤山公路看對面的山,絕壁凌空, 突兀森郁,危峰兀立,懸崖陡峭深不見底。這里的山雖沒有張家界的奇,也沒有黃山的俏 ,但也自成一色——絕。這是梯兒岩盤山公路,九曲十八彎,坡陡彎急,形如天梯。登到極處,往下望去,蜿蜒曲折,九曲連環,懸崖絕壁,依山附嶺好不驚險,無不壯觀!
翻過梯兒岩,見峽谷,寬百丈。谷底平曠,房舍儼然,依山徬水,有明溪清泉門前潺潺淌過 。坐北朝南,周天向陽,門對曠處,好一塊風水寶地,龍戲珠的好地方。牛車河唯一無煙生態農業加工基地【「魯鬍子」辣醬有限公司】坐落在此。這就是龍嘴所含的那顆寶珠,兩邊的山脈為二條碩大的龍須。什麼,問我龍嘴在哪?溯溪上尋約百步,見懸崖峭壁,水霧漫漫,陰氣森森,藤蔓低垂,隱現一洞,高數十丈,寬五、六丈,進洞數十步陡然縮小。口與水平,此乃槐樹洞口,溪水漫洞,深不見底。曾經有人見到洞內的野生娃娃魚。這是龍嘴。欲要探險需降水盪舟而行。離開『龍珠』,繼續參觀「魯鬍子」生產基地高山農場,「千畝高山椒,雲霧伴山繞,椒青掛滿鈴,椒熟紅山腰」。原生態高山辣醬,難怪「魯鬍子」辣醬供不應求。還有那高山富硒西瓜,玉米,真是「桃花源里可耕田」呀!
跨過一座橋,翻過一座山,走進一段峽谷,這是沅水支流大伏溪在牛車河境內的峽谷——洞溪河。路緣溪附,溪隨路行,蜿蜒曲折,九曲回腸。兩岸山勢峻峭,危峰兀立,天然雕飾,如鬼斧神工。路旁古木撐天,森林蔽日,陰森森的。「撲」、「撲」、「撲」不時從路邊飛出幾只不知名的長尾野鳥。行在路上,彷彿畫中遊走,非常具有意境美。這里碧波盪漾、飛瀑流銀、綠浪滔天、群山崢嶸,景色堪稱人間仙境,簡直就是天下一絕。這里是牛車河規劃中的漂流避暑勝地。正陶醉在這唯美的意境之中,忽然有人驚呼:「天門」、「天門」!循聲望去,見對面峭壁高處,洞天石霏,訇然中開,仿若天門,這就是號稱小天門洞的穿心岩。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溪流緩處,見懸崖峭壁,壁立千仞的崖壁上鑿方孔,長約六尺,高四尺,深四尺有五,謂之石龕,約六、七座。真不知用什麼方法,將屍棺吊裝至此。佩服古人的智慧。
一溪之隔,石延坪古村落群在眼前,石延坪全是清一色明清古民居,至今保存完好,讓人真正感覺回到了秦朝,彷彿看見了那躲避戰亂秦民,原來世外桃源,人間仙境,真在此地?
由於行程緊,我們只能走馬觀花,雪花洞,老祖岩,轎頂山等景點根本就沒有時間去體驗,留下了一個個懸念。這也給我下次再去牛車河留下借口。
一路流連,忘了歸時,當我們走在歸家的路上時,一輪明月冉冉升起。轎頂山上那多情的少女,默默目送著。那山、那水、那風雨廊橋,那古村落,依舊在哪,靜靜的躺著。 「 鐺 」 、 「 鐺 」 、 「 鐺 」 。。。。。。老祖岩寺廟夜課的鍾聲悠揚的在牛車河上空回盪。彷彿在訴說著。。。。。。!
F. 第一次去拉薩的注意事項
昨天才發布問題,2天後啟程,所以你錯過了服用中葯紅景天泡水喝預防高反的機會,一般這個方法要提前一周甚至一個月。
此外,非常謹慎且注意身體健康的人去高原前會做全面體檢,特別是心臟和血壓方面,有些病最好不去高原。
其他注意事項:
1、可備紅景天成葯(現在好像不讓叫紅景天,內地的葯店好多也不太清楚這種葯,能在內地備葯就備好,不方便買就在拉薩的葯店買),這種成葯是在出現高反後服用的。
2、條件允許,可自行備便攜吸氧裝備,我帶過「活*力*氧」。西寧到拉薩段的火車上有吸氧裝備,但最好不要過分依賴吸氧,讓自己的身體慢慢適應高原。火車上不要劇烈運動,多休息。
3、到拉薩後,先休息1-2天,不要著急開始玩。拉薩好一些的酒店會配備吸氧裝備,但需要你花錢購買。
4、最好不要感冒。
5、衣服帶長袖的,戴帽子、墨鏡,塗防曬霜。拉薩早晚溫差大,太陽底下和樹蔭底下溫差的大,要帶薄的長袖及較薄的外衣和稍厚的外衣。會下雨,可帶雨傘。
6、住宿遠離火車站,遠離最繁華的地方。夏季房費很高的,最好預定房子。出門打的或滴滴都可以,公交也比較方便。人力車就算了吧。
G. 你了解哪些中國的古建築聚落都有什麼特點
古建築,一種承載著歷史和文化的石刻的史書。古建築,一個城市或村落文化的書寫,一個地域群體的記憶……
說起中國的古建築聚落,不得不提這三大古建築聚落:麗江古城、西藏布達拉宮、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一、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也稱為“大研鎮”),位於我國雲南省麗江壩中部,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屬於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歷史源遠流長,距今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是古代茶馬古道上極負盛名的交易集聚地。
皖南古村落,徽州的聖地,人間的天堂。
文 | 讀書君
圖片 |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