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暴露年齡的回憶:70、80後的童年裡,一定有它,觸動淚點
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經歷,是伴隨著工業發展的,更有濃烈的農耕 社會 的影子;既經歷者物質日益豐富的發展軌跡,童年時也經歷過缺衣少食;既吃著品種日益繁雜的食品工業成果,更有傳統農業下的農作物與野果山菌……
要論最好吃的,有太多,姑且羅列一些,勾一下童年回憶。
(1)地瓜泡
六月六,地瓜熟。農村老家田間地頭、坎上坡下長滿地瓜藤,盛夏時節地瓜泡甜熟,小時候刨地瓜所獲甚豐。果肉甜嫩,飽滿多汁,洗了直接吃,現在回會考慮做果醬、沙拉或泡酒什麼的。
(2)雞縱菌
農村老家叫傘把菇,初夏時節暴雨後在竹林里常有,煮得湯來味道鮮美至極,入口滑嫩,湯汁晶瑩剔透。同時還有喬巴菌、摸摸青、野生茶樹菇等等。
(3)桑泡兒
五一節前後就能大快朵頤了,印象深刻是因為那段時間正好是農忙季節,小孩子在勞作之餘可採摘盡情吃。桑葚富含花色苷,可抗氧化防衰老,甜潤多汁,吃完之後牙齒、嘴巴、手上滿是紫色,有點難清洗。
(4)米梗
也叫米棒,大米做的,中空筒狀,略有甜味。5分錢一根,1毛錢3根,小時候能遲到就覺得特別奢侈和滿足,現在好像是論斤賣了。
(5)米發糕
老家叫白糕、甜糕,糯米和秈米混合磨漿發酵,特別甜,甘甜回味雋永。不過現在覺得沒以前那麼好吃了,可能是來自於稀缺的滋味。
(6)臊子米粉
豬肉熬的臊子,大骨熬的湯,加了砂仁,米粉是粗圓米粉。米粉是發好了的,裝進竹簍子里一燙就好,成都叫「冒」。覺得老家鄉場上的臊子米粉是最好吃的,無一家能出其右,過去是,現在依舊是。
小時分校園鄰近的各種小商店真是每日必去的當地。小朋友們里三層外三層的擠,掙扎著擠進去就為了自己想買的零食。校園的監管很嚴,殿堂級的廢物食品根本現已遠離了我弟這一代。今日就來好好回想一下陪伴我幼年的各種零食吧!
那個時分的糖,甜美!並且能有的吃就十分不錯了,包裝也沒有現在的精美,但每次看到這樣的圖片,總是不知不覺中咽下口口水。還有一半這樣的水果糖,一毛錢能買好多塊,差不多一分錢一塊,雖說現在的糖塊種類許多,但從前的味道現已找不回來了!
現在許多90後00後的不知道我們其時有多苦,現在的孩子一出世各式各樣的奶粉早就預備好了,而那個時分我們只要麥乳精。並且它還不是小孩專用的,有時分走親串巷,或許朋友生病了,也會帶上它!相信許多那個時分朋友都干過這樣的事,就是趁著爸爸媽媽不注意,悄悄的用勺子,挖著干吃,因為這樣的味道更濃郁,比用水泡著喝還有好。哪裡像現在的孩子,吃飯還得追著喂!
回想兒時經典的味道。傳統酒心巧克力,也叫酒心糖,巧克力只要很薄的一層,里邊是白砂糖結晶層包的酒,甜美又甘旨。
甜美脆口的麻花,真的是小時分最期待吃到的小零食,拿到手的時分,還不捨得吃,放在嘴裡漸漸的舔,直到被爸爸媽媽拿棍子追著打,才趕忙吃下去~
麥芽糖是一種地道的無增加的江南傳統 美食 ,小時分,常常看到有小販挑著擔子,搖著鈴鐺,走街過巷叫賣,問爸媽要上幾塊錢,就能買到,又香又甜,還能黏牙,滿滿的回想!
這種泡泡糖,有些里邊會有酸酸的粉粉。一毛一個。
可以吹哨的糖~ 每次塞嘴巴里吹呀吹,會有口水吹出來。
戒指糖~ 記住那時分媽媽接我回家,我坐在自行車後面,手上戴了一個戒指糖,舔來舔去~~幸福。
東北人80後小時候家裡很窮。
沒吃過什麼小食品,家裡有一顆櫻桃樹,不是那種現在的大櫻桃,是很小的那種,因為櫻桃是所有水果當中最早成熟的,我每天都去看,盼著開花結果。有時候剛剛紅了一點點就偷偷摘下來吃了。酸的不行不行的了。還是想在吃一個。哈哈。
還有甜桿,可能有些人不認識,類似高粱。特別甜。小時候吃這個東西經常劃傷手,有氣候嘴角也被劃傷,一直認為他比甘蔗好吃。所以我基本不吃甘蔗。現在農村都少見了,小時候的味道值得回味。
雪人雪糕,我們小時候管這個雪糕叫娃娃頭6歲的時候我爸爸帶我去縣城給我買了一個。我回家和我姐姐炫耀了好半天,賣5毛一根太奢侈了。隔了好幾年之後,在我一個比較富裕的同學家吃了第二根。我記憶猶新。
爆米花,沒賣的,只能自己等蹦爆米花的人來。冬天了會不定時的出現在村頭巷尾,那時候玉米下來了,我就自己剝幾斤,放在外面晾乾,還怕下雨,有時候還要放在炕頭上烘乾。就是為蹦爆米花預備著,那時候蹦爆米花都得排隊,排到後面可著急了,要是加5分錢可以放幾粒糖精,放糖精都算奢侈了。還得自己預備柴火。一冬天就靠這爆米花打牙祭了。
黃桃罐頭,那時候生病不用吃葯一盒罐頭保管好,那罐頭水都得留著分好幾天喝。不知道生病幾次才能換回一瓶罐頭。那時候誰家窗檯上有半瓶罐頭都讓人羨慕死,要是旁邊在有幾個空罐頭瓶。。。。
麥乳精,果汁露,這個東西很多人都沒聽過吧,反正我媽媽就給我買過一盒麥乳精,果汁露貴沒買過。我經常偷偷的干嚼著吃,那是真甜呀。
華豐方便麵,上小學我父母給人拉貨所以我家搬到小鎮上住了半年,父母早出晚歸,我姐姐上小學三年級,中午自己帶飯吃。沒人帶我,我就自己一個人在家待著。媽媽給我留下一代華豐方便麵,然後給我燒上一壺開水,一袋面夠我吃三頓午飯,掰開一小塊放在茶缸里倒水放蓋上蓋子,然後過幾分鍾就能一起喝到肚子里了。沒放過調教,因為不知道放多少,那時候一袋方便麵三毛錢。
等我姐姐放假了,中午就能吃有調料味道的華豐了。兩個茶缸,一壺開水。
反正小時候覺得什麼都好吃,吃的苦也不覺得苦,大了不知道什麼東西好吃了,好多山珍海味也不如茶缸里的方便麵,有些心酸都不如讓自己吃些苦頭來得痛快。
最好吃的是小時候去地里摘 香瓜 ,和老鼠搶速度;還有姥爺自己種的 草莓 ,不大,酸酸甜甜的;姥爺家門前有一顆 櫻桃樹 ,長的不大,不是現在那種車厘子,就是小小的,很甜;還有就是 李子樹 ,夏天陪姥姥打完麻將去吃大李子,真的好好吃;還有以前秋季吃 豆角,芸豆 ,一頓頓一鍋,裡面全是 豆角的豆 ,拿勺子一勺一勺的吃,回憶啊。秋天還要 燒苞米 吃,香呀。。。
杍攸也是農村80年代的農村娃,小時候吃過的美味現在都記憶猶新。
對於我們那個年代,農村和城市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可是卻也有著區別於城市的快樂。
其中,美味就是和城市區別很大的。現在就由杍攸帶領你們一起來回味!
「三塔菇」也叫「雞縱菌」,這種菌類是白蟻築巢的地方才會生長。一般會在花生快要成熟的時候長出來。一般雨後的花生地里就會長出美味的「三塔菇」,而且一般會有三朵,有些時候也會有一大片,如果這時候你發現了那麼就可以把它帶回家了,並且要把採摘的地方恢復原狀,這也是為了能二次採摘。
帶回家的「三塔菇」清洗干凈後,用手撕成一小條一小條的放點青辣椒在放點豬油放在鍋里清蒸,那香味兒一會兒就飄得滿屋都是,饞的人口水直流!
農村有句老話:六月六,地瓜熟。就是說每年的農歷六月初六,就可以到處去扒香地菇。香地菇在成熟的時候,自己會散發出甜甜的香味,這時候你聞香找果准能找到。扒開地菇葉,一顆顆紅彤彤的香地菇就出現在你得眼前,小心翼翼的採摘,在小河溝里清洗下,就可以直接吃,滿齒存香。
在夏季,稻穀快要成熟時,小麥收割時,田地邊就會出現栽秧泡兒。一顆顆的栽秧泡兒就在它自己枝頭上掛著,紅紅的,甜甜的香香的,饞人吶。但是栽秧泡兒的枝幹是有刺的,在採摘的時候要小心手。記得小時候,杍攸的爸爸媽媽每次去割麥子的時候就會給我們帶栽秧泡兒回來,所以都盼著麥子的成熟。
農村有許多副產業,其中,養蠶也是很賺錢的副業,但是也很辛苦。養蠶就要種植桑樹,桑樹每年冬天都要修剪,不然桑樹長出的桑葉就不好。桑樹也會結桑果,就叫桑葚。桑葚在未成熟時是白色的,快要成熟時就變成紅色,最後成熟後變成黑紫色,吃起來甜甜的,但是吃多了就會把嘴唇變的黑乎乎的,舌頭也會。
生於80年代的農村孩子,小時候吃的美味實在太多了,杍攸就喜歡吃這幾種,不知道你們有什麼愛吃的?
對於 你們70 80 後 我作為一名90後 也曾有很多值得回憶的 美食 零食 雖然 你們是長者 長者吃過的 可能我們沒吃過 但是 我們90後吃過的 你們應該吃過 小時候 最愛吃熊熊餅干 一塊錢一包
小學放學的時候 經常買 不過吃了 就不想吃飯了 還被媽媽罵 哈哈 小時候 還經常吃 那個一毛錢一包的冰袋(類似下面這個) 一下課
就跑到小賣鋪 買一個 不過 大部分 時間 都是 體育 課 或者放學買 因為 一個冰凍的冰袋 是可以吃好久的 雖然是一毛錢 但是 吃得很開心 以前還經常吃 綠豆糕 黃色 一盒的那種
吃完之後 盒子還能對著嘴巴 吹出很大的響聲 這個味道 也是不錯的 我記得 那個時候的豬油糖
也特別 值得回味 我曾 把一袋都偷偷放到 口袋裡面 帶去學校吃 然後 回家 換了 衣服 洗掉了 下次 在穿上的時候 那豬油糖 居然還能吃 又直接美滋滋的吃了 可能那個時候 不懂事 也不知道 能不能 繼續吃 反正就是直接吃 很開心 很樂呵 ! 還有一毛錢一根的辣條 !反正當時 一塊錢 可以去好幾次小賣鋪。
以前還經常買這種吃 村裡的老大爺 每天沒事就做 買一次 一大包 一根根的 幾個小夥伴一起吃 一起分享
坐標河北保定,小時候零花錢少的可憐。但每天父母都會給個一塊兩塊的零花錢,然後我就自己偷偷攢著。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中午放學後去學校旁邊的小賣部買自己喜歡的零食吃。
西瓜泡泡糖,我記得那時是一毛錢一顆,剛吃時特別硬,嚼一會就軟了,特別甜,我最喜歡吃綠色的。
鑽石戒指糖,這種糖我記得小時候賣的比較貴,可以戴在手上吃,又好玩又解饞,那時女生比較喜歡。
南京板鴨,這個簡直是男生的標配!幾乎每個男生中午放學頭回家吃飯前都會去小賣鋪買一包南京板鴨吃。一邊吃一邊和同學說說笑笑打打鬧鬧的回家。
麥麗素,男生女生幾乎都喜歡吃,我還記得小時候偷吃麥麗素被老婆發現了,問我偷吃什麼呢?我就撒謊說我生病了這是我媽給我買的中葯丸子,哈哈哈哈哈最後被老師識破,還挨了批評。
我是個廈門的80後,真正開始覺得食雜店是個寶庫的時候應該是開始上小學的時候,那時候每天大概有一兩塊錢的零花錢,放學到了學校旁邊的小賣部真的有種進入游樂園的感覺,各種眼花繚亂的小東西,還有各種路邊的小攤,很熱鬧,有時候就算沒錢買也得在人群中蹭個樂呵,簡直流連忘返,這種感覺估計是在這個物資特別發達的年代的孩子無法體會的!
現在就來說說在那個階段我買得最多的幾類東西,不知道閩南附近的孩子還有沒印象:
記得小時候吃過最好吃的東西就是麥乳精了,拿小勺偷偷wa一勺送到嘴裡那叫個香啊!
酒心巧克力算其中一個吧。小時候去姥姥家過年,快走時,姥姥總會給我帶一些糖果,酒心巧克力本來就不多,姥姥會特意擇幾個酒心巧克力給我帶著。
拿現在來看,酒心巧克力並不算是好的巧克力。包裝卻是幾十年一直沒有變,紅紅綠綠的糖紙,包裹成一個三角錐形,像個粽子。
代可可脂裡面裹著厚厚一層糖,糖里有甜甜的白酒。就是這樣一款巧克力,那個年代大人小孩都喜歡吃,而且在其他糖果里算是比較高級、醒目的糖果了!
夏天的小豆冰糕也是很讓人難忘的。比起雪人和奶油雪糕,有時渴了熱了,我更喜歡吃冰糕,喜歡嚼裡面的豆豆和冰,感覺更解暑更解渴!
一毛錢一袋的酸梅粉,絕對很吸引小孩兒的目光。味道酸酸甜甜,吃完了還能積攢裡面的小勺,感覺很有趣!
跳跳糖,感覺是小時候一種很新潮很奇特的零食。一個扁扁的小袋子,裡面藏著一點點的糖。放在嘴裡會跳動,甚至會從嘴裡跳出來,而且價格不便宜,不是隨時可以享用的。
小時候,小屁孩們夏天喝的最多的汽水就是山海關了。咕咚咕咚一通灌,灌完打個響嗝兒,頓時感覺全身舒服了。
② 回不去的童年,看哭了多少人
回不去的童年 ,看哭了多少人!,現在最年輕的80後也已經四十齣頭,這些童年回憶你我都經歷過。親切感油然而生。童年,那段再也回不去的美好時光!勾起了所有回憶,都玩過都吃過,童年的記憶永遠不會忘記的。
1、騎著二八大杠
小時候都是二八大梁自行車,腿短不夠長,所以最初只能掏襠騎車,等長大一些了就會在車樑上騎,最後才能坐在座子上。剛學車子的時候都是大人在後面扶著,這樣的場景不要忘了,自己也曾經擁有過美好的童年,願你永遠是一個不怕受傷的孩子,無所畏懼地走下去。
2、小人書
當年小孩子都特別的喜歡看這些小人書,特別是小人書上有一些特別好看的連環畫。當年對於我們農村的孩子來說能幾本小人書是非常精貴的,當時我們能看到一些像《西遊記》、《水滸傳》等。
3、造房子 游戲
這個玩起來特別的簡單,在地上畫上線,撿一塊石頭,當時有一句童謠是這樣的唱的:「 長格子,方格子, 劃好格子 造房子 , 樓上分給小鴿子, 樓下分給小兔子。 」那時候雖然窮,但是真的好開心,現在的孩子都沒體驗過
4、動畫片陪伴了我們的童年
那時的我們看電視都是黑白的,但是所有的玩具都是大自然所賜,我們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有《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龍子太郎》《花仙子》《大鬧天宮》《三千里尋母記》。那個時候電視機還沒有普及,有電視機的人家還很少,每天晚上,看電視的人會擠得滿滿當當,這種場景,是那個文化生活匱乏的年代獨有的。但是,非常懷念那個時候。
5、爬樹鑽草垛
毛線纏得球,玩打類球,彎腰、倒立行走、翻交交、上樹、挖野蜂用樹葉包裹做的蜜、過家家、地里挖辣辣之類……所有玩物都是自創自作,很少花錢買。
6、筆記抄歌詞
追星紙貼最愛也做得最好,厚厚的一本各種明星圖片和文字豐富又精彩,時不時和同學們互相欣賞交流,懷念呀懷念
用厚厚的筆記抄歌詞搜集港台明星小卡片,滾鐵環,夏日夜晚睡在家門口的長長的天然石板條上等等都曾是童年經歷的片段。現在回看當年那些抄歌詞搜集港台明的卡片的行為和現在的追星族沒什麼兩樣——真的很無聊也很幼稚。
7、老冰棍
到了夏天,就能聽到「賣冰棍了」的吆喝聲,看到騎著自行車,拖著箱子,賣老冰棍,當時老冰棍2分錢一根,那時候幾分錢對於我們小孩子來說都是很少見的。
8、天然的野味
看到這些童年天然的美味零食,龍葵、菇娘、茅根牙是農村孩子在山上可以吃到的天然野味。茅根本不一定是河邊才有 田埂,路邊就有。小時候經常拔吃,稍微老點的中間有白絮狀物。看到這張圖片一定能勾起你童年的記憶,難忘的童年,難忘的快樂,難忘的回憶,彈指一揮五十多年了
9、小帽子
就是一種折紙玩具,小時候我們就會撕下一張紙,然後撕成長條形狀的,做成一個很像帽子的玩具。折好後,可以放在手指上轉,也可以放在鉛筆上轉,經常和同桌比試,看誰轉的時間長。
10、打麥場
小時候到了秋收的季節,學校還會放麥收家,小孩子們也會和大人一樣一起收割麥子。收割回來的麥草垛就成了小孩子捉迷藏,玩耍的場所。
11、玩泥巴
你還記得小時候,玩泥巴的幾種玩法嗎? 搓泥球,用泥球當彈弓的子彈;摔跤,還有就是捏各種造型的泥玩具。 滿滿的都是回憶,這些東西我們小時候都玩過。
12、童年下河捉魚
最愛好的就是下河摸魚,還能改善伙食,70年代給我們留下太多的回憶,現在想一想我們的童年時光有美好,有心酸,更多是我們嚮往美好生活的動力
13、滾鐵環
我小時候玩鐵環,滾鐵環都是我們自己動手做的,我一下子回到了四十年前的童年時代,那時生活雖苦日子卻滿有滋味兒,特別是我們這幫小夥伴,更是樂在其中,想想真美啊。
14、山洋火皮
每次都和小夥伴們玩得都忘記吃飯,睡覺,一不小心手掌都拍紅腫了,那也玩得開心。
15、摔寶
摔寶,在童年特別的受歡迎。打過寶,用紙折成四方形(兩張紙)或三角形(一張紙)的,在地面上或者在石頭板子上打,在地面上分兩種打法,一種是把寶插在別人的寶下面就可以收走別人的寶或者是打別人的寶打翻過來了也可以收走別人的寶,反過來也是一樣的。在石頭板上打寶,把別人的寶用用自己的寶打從石頭板上掉下來就收走別人的寶,反之亦然。
16、童年割豬草
每個人都有許多童年的記憶,刻苦銘心,那個年代,那個「旮旯哈」那個身上背個娃,跳「五格」 那個,割「豬草」,踩「鴨食等等。 回不去的童年,揮不去的回憶。
看得我都不想去上學了……每天放學我都是飛奔著跑回家割豬草...然後喂豬
17、彈玻璃珠
有誰還記得當年,幾個流著鼻涕的小男孩蹲在地上彈玻璃球的場景?其中可能還有自己的身影。玻璃球這個東西是個非常神奇的玩具,大部分孩子自己玩都沒啥意思,但是小夥伴們多了,那就有意思了,玩法當年也是多種多樣,有用自己的珠子打別人珠子的,有看誰往洞里彈進的多的,還有各種各樣的奇怪玩法,總之是非常有意思。
18、跳皮筋
跳皮筋是女孩子最喜歡的,皮筋也都是家裡的自行車的內胎做的,所以很多都是我自己動作做的。童年回憶,小時候的玩具 游戲 ,自樂成才,努力奮斗的一代人
19、踢毽子
記得小時候為了扎毽子,和幾個小夥伴們,在傍晚把不知道誰家的大公雞,趕到生產隊的豬圈裡,抓住了,拔尾巴上的漂亮的羽毛做毽子,大公雞疼的嗷嗷叫喚……
20、東南西北
「左幾下,右幾下」......能不能遇到好詞就看你的命了。長大後的我們,或許,沒能實現童年時候的夢想,但,這並不阻礙我們繼續努力,請不要忘了自己也曾經擁有過美好的童年,願你永遠是一個不怕受傷的孩子,無所畏懼的走下去。
21、豬油米花糖
豬油米花糖,也都經歷過,童年的往事,只在回憶里
22、糖水罐頭
記憶最深刻的就是只有在生病的時候才會吃得到。看著看著,眼睛濕潤了。童年雖然不富裕,但是很美好。
23、麥乳精
麥乳精有一股奶味,當年的「奢侈品」,一般人家是吃不起的,很多都是家裡有老人的,才能借光吃到,當時候我們干著吃,很少沖水喝,滿滿的回憶。
24、竹子水槍
竹子玩具都是自己做的。看了很親切難忘,又想起了那個苦樂的童年!唉!!!看著回憶著,不覺淚已盈眶。多麼熟悉的一切,伴隨並見證了一個時代的童年生活,是我們童年成長的最好的養分!
我記得小時候吃的打蟲葯,就是像最後的那個樣子不知道有沒有記得的!
回憶童年可能是人生的另一個拐點。也是一件甜甜的回憶。童年快樂,快樂童年!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以前的美好再也回不去了…
③ 80後的童年是什麼樣的
如今的孩子們,早已不屑於玩耍如此樸素的游戲,他們的手飛速地在IPAD上滑動著,我不知道他們是否真的快樂,但是我知道,我的小時候沒有IPAD,可是我們依然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