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辛丑條約簽訂時的場景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經典手機人物圖片 2025-09-17 12:33:01
ps圖片繞一圈怎麼縮小 2025-09-17 12:27:12
圖片加鏈接軟體哪個好 2025-09-17 12:18:50

辛丑條約簽訂時的場景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3-05-12 20:57:51

Ⅰ 八國聯軍侵華,卻與11國簽約,向14國賠款,為何清政府要如此呢

因為清政府想要獲得一時的平靜,他們對於列強的侵略已經沒有還手的能力了,只能通過求和來謀求貴族階級的一時平安。

綜上所述,之所以會有十四個國家索要賠款,主要還是清朝太落後,落後就要挨打。

Ⅱ 以上三幅圖分別是指哪次戰爭後簽訂的什麼條約

圖一:鴉片戰爭;《南京山啟條約》。圖二: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圖三:州唯悶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冊彎丑條約》。

Ⅲ 兩個辛丑年的對比是什麼

兩個辛丑年的對比是: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現場和2021年中美高層戰略對話會議場景對比。

「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並罩國人不吃這一套。」「美國的這個老毛病要改一改了!」當地時間3月18日,中方在中美高層戰略對話中的這番表態字字鏗鏘、擲地有聲。社交媒體上,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現場和2021年中美高層戰略對話會議場景對比圖刷屏傳播。

同是辛丑年,兩個甲子過去了,中國早已不是原來那個中國了。中方代表理直氣壯、有理有力有節維護國家主權和尊嚴的舉動,得民心、順民意、長志氣,也再次表明美國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中國人低聲下氣、喪權辱國的時唯掘代一去不復返,我們充滿自信,充滿底氣。

兩個辛丑年的對比刷屏

2021年3月18日至19日,中美高層戰略對話在安克雷奇舉行。中方在對話中寸步不讓、據理力爭,「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等正告擲地有聲,引發國內外密切關注。

與此同時絕山鬧,這次對話的現場圖也被媒體拿來與1901年清政府被迫與諸國列強簽訂《辛丑條約》時的老照片對比。同樣是辛丑年,但120年後,中國早已不再為人魚肉,而是平視強國、挺直腰桿,全力維護自身利益乃至世界利益。

今昔對比,令人感喟。很大程度上,外交姿態就是國家實力與民族心態的代表。1900年,大炮架在北京正陽門上,不可一世的八國聯軍在紫禁城舉辦了閱兵式。人為刀俎,國將不國,何談自信自強?

次年,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精神屈辱最深重的《辛丑條約》簽訂,標志著清政府徹底放棄了抵禦外侮的念頭,甘當「洋人的朝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新中國的成立,宣告著中華民族一雪前恥,真正站了起來。此後的七十餘年,我們更是以一種嶄新的制度模式,讓一個「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的國家富起來、強起來。

Ⅳ 【辛丑條約】的簽訂時間和內容是什麼

《辛丑條約》,亦稱《辛丑各國和約》、《北京議定書》,是清朝與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大日本帝國、俄羅斯帝國(沙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比利時王國、西班牙王國和尼德蘭王國(荷蘭)在義和團運動失敗、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簽定的一個不平等條約。條約簽定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

辛丑條約主要內容:

1.賠款。清政府賠款各國(共11國)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年息4厘,本息共計約9.82億兩,以海關稅、常關稅和鹽稅作擔保。

2.劃定使館區。將北京東交民巷劃定為雹廳使館區,成為"漏肆櫻國中之國"。在區內中國人不得居住,各國可派兵駐守。

3.拆炮台、駐軍隊。拆除大沽及有礙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國主義列強可在自北京至山海關沿鐵路重要地區的12個地方駐扎軍隊。

4.脅迫清政府承諾鎮壓反帝斗爭。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與諸國仇敵"的組織,返叢違者處死。各省官員必須保證外國人的安全,否則立予革職,永不錄用。凡發生反帝斗爭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試5年。其中這一條標志著清政府完全淪為了帝國主義的工具。

5.對德、日"謝罪"。清政府分派親王、大臣赴德、日兩國表示"惋惜之意",在德國公使克林德被殺之處建立石牌坊。

6.懲治附合過義和團的官員。從中央到地方被監禁、流放、處死的官員共百多人。

7.設立外務部。將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首,成為清政府與列強交涉的專門機構。

Ⅳ 圖一 《南京條約》的簽訂 圖二 《馬關條約》的簽訂 圖三 《辛丑條約》的簽訂 結合所

(1)背景: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中日甲沒謹午戰爭中,清政府戰敗,簽訂了《馬關條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悉鎮清政府戰敗,簽訂了《辛丑條約》。
(2)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因為它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3)影響:《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睜察粗地半封建社會。懲辦義和團運動中參加反帝斗爭的官員,永遠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參加反帝性質的組織。

Ⅵ 簽約辛丑條約時的場面!!

條約簡介:
19世紀末帝國主義列強激烈爭奪和瓜分中國,造成中國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這種孝物危機感促成了人們的覺醒,救亡圖存成了當時最緊迫的要求。1898年資產階級改良派的維新運動失敗了,1900年又爆發了以農民為主體的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義和團運動起自山東,迅速發展到直隸、天津、北京,引起帝國主義列強的恐慌。它們決定親自出兵鎮壓義和團,英、美、日、俄、法、德、意、奧八國組織聯軍侵入中國,8月攻入北京。慈禧太後攜帶光緒皇帝及親信臣從倉皇出逃西安。清王朝被迫向帝國主義求和。

參與八國聯軍的日本、法國、德國、義大利都有分割中國領土的想法。而俄國志在用其它條約獲得中國的東北的領土。英美則以商業利益為重,希望保持中國門戶開放,並對日、俄的野心感到不安。最後達成的協議,沒有要求清政府割地,而只要求巨額的賠款。

當時清朝政府內部有建議將首都遷往內地(西安)繼續與聯軍作戰的建議。但是當時的清政府實際上已經沒有可靠的軍隊了。義和團已經被戰敗,山東以南省份的總督們早在義和團期間就已經與外國達成地方上的協議,違抗清政府支持義和團的決定。因此清政府決定簽署這個條約來保存自返嘩己。

1900年10月,法國率先提出懲治禍首、賠款、拆除大沽炮台等六項要求,作為與清政府談判的基礎。經各國公使多次會議加以補充、修改,12月24日11國(八國之外加上比利時、西班牙和荷蘭)共同向清廷提出《議和大綱》12條。清政府完全接受。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9月7日,奕劻、李鴻章全權代表清政府,同這11個國家在北京正式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各國和約》,簡稱《辛丑條約》(因這一年是農歷辛丑年而得名)。

協定的正式名稱為Austria-Hungary, Belgium, France, Germany, Great Britain, Italy, Japan, Netherland, Russia, Spain,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Final Protocol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Disturbances of 1900"(中國與十一國關於賠償1900年動亂的最後協定)。原文是以法文為准。在國際法上,因為中國不承認與各國有正式交戰,事件是出於義和團的暴亂。故此辛丑條約只屬於一個協定,而並非和平條約。

《辛丑條約》共12款,另有19個附件,主要內容有:1.賠款。中國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年息4厘,本息共計9.8億兩,以海關稅、常關稅和鹽稅作擔保。2.劃定使館區。將北京東交民巷劃定為使館區,成為「國中之國」。在區內中國人不得居住,各國可派兵駐守。3.拆炮台、駐軍隊。拆除大沽及有漏慎行礙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外國可在自山海關至北京沿鐵路的12個地方駐扎軍隊。4.脅迫清政府承諾鎮壓反帝斗爭。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與諸國仇敵」的組織,違者處死。各省官員必須保證外國人的安全,否則立予革職,永不敘用。凡發生反帝斗爭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試5年。5.對德、日「謝罪」。清政府分派親王、大臣赴德、日兩國表示「惋惜之意」,在德國公使克林德被殺之處建立牌坊。6.懲治附合過義和團的官員。從中央到地方被監禁、流放、處死的官員共百多人。7.設立外務部。將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首,成為清政府與列強交涉的專門機構。

《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精神屈辱最深沉,從而給中國人民帶來空前災難的不平等條約。它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地位的進一步加深。

條約原文:

一九○一年九月七日,光緒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北京。

大清欽命全權大臣便宜行事總理外務部事務和碩慶親王;

大清欽差全權大臣便宜行事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北洋大臣直隸

總督部堂一等肅毅伯李鴻章;

大德欽差駐扎中華便宜行事大臣穆默;

大奧欽差駐扎中華便宜行事全權大臣齊干

大比欽差駐扎中華便宜行事全權大臣姚士登;

大日欽差駐扎中華全權大臣葛絡干;

大美國欽差特辦議和事宜全權大臣柔克義;

大法欽差全權大臣駐扎中國京都總理本國事務便宜行事鮑渥;

大英欽差便宜行事全權大臣薩道義;

大義欽差駐扎中華大臣世襲侯爵薩爾瓦葛;

大日本國欽差全權大臣小村壽太郎;

大和欽差駐扎中華便宜行事全權大臣克羅伯;

大俄欽命全權大臣內廷大夫格爾思;

今日會同聲明,核定大清國按西歷一千九百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即中歷光緒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一日文內各款,當經大清國大皇帝於西歷一千九百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即中歷光緒二十六年十一月初六日,降旨全行照允,足適諸國之意妥辦(附件一)。

第一款 一、大德國欽差男爵克大臣被戕害—事,前於西歷本年六月初九日即中歷四月二十三日,奉諭旨(附件二)親派醇親王載灃為頭等專使大臣;赴大德國大皇帝前,代表大清國大皇帝暨國家惋惜之意。醇親王已遵旨於西歷本年七月十二日即中歷五月二十七日,自北京起程。二、大清國國家業已聲明,在遇害該處所豎立銘志之碑,與克大臣品位相配,列敘大清國大皇帝惋惜凶事之旨,書以辣丁、德、漢各文。前於西歷本年七月二十二日即中歷六月初七日,經大清國欽差全權大臣文致太德國欽差全權大臣(附件三)。現於遇害處所建立牌坊一座,足滿街衢,已於西歷本年六月二十五日即中歷五月初十日興工。
第二款 一、懲辦傷害諸國國家及人民之首禍諸臣。將西歷本年二月十三、二十一等日即中歷上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本年正月初三等日,先後降旨,所定罪名,開列於後(附件四、五、六)。端郡王載漪,輔國公載瀾,均定斬監候罪名,又約定如皇上以為應加恩貸其一死,即發往新疆永遠監禁,永不減免;庄親王載勛,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刑部尚書趙舒翹,均定為賜令自盡;山西巡撫毓賢,禮部尚書啟秀,刑部左侍郎徐承煜,均定為即行正法,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剛毅,大學士徐桐,前四川總督李秉衡,均已身死,追奪原官,即行革職。又兵部尚書徐用儀,戶部尚書立山,吏部左侍郎許景澄,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聯元,太常寺卿袁昶,因上年力駁殊悖諸國義法極惡之罪被害,於西歷本年二月十三日即中歷上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奉上諭開復原官,以示昭雪(附件七)。庄親王載勛已於西歷本年二月二十一日即中歷正月初三日、英年趙舒翹已於二十四日即六日均自盡。毓賢已於念二日即初四日、啟秀徐承煜已於念六日即初八日均正法。又西歷本年二月十三日即中歷上年十二月念五日上諭將甘肅提督董福樣革職,俟應得罪名,定讞懲辦。西歷本年四月念九日、六月初三□月□□等日即中歷三月十一、四月十七□月□□等日先後降旨,將上年夏間凶慘案內所有承認獲咎之各外省官員,分別懲辦。二、上諭將諸國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鎮停止文武各等考試五年(附件八)。
第三款 因大日本國使館書記生杉山彬被害,大清國大皇帝從優榮之典,已於西歷本年六月十八日即中歷五月初三日降旨簡派戶部侍郎那桐為專使大臣,赴大日本國大皇帝前,代表大清國大皇帝及國家惋惜之意(附件九)。
第四款 大清國國家允定在於諸國被污瀆及挖掘各墳墓建立滌垢雪侮之碑,已與諸國全權大臣合同商定,其碑由各該國使館督建,並由中國國家付給估算各費銀兩,京師一帶,每處一萬兩,外省每處五千兩。此項銀兩,業已付清。茲將建碑之墳墓,開列清單附後(附件十)。
第五款 大清國國家允定不準將軍火暨專為製造軍火各種器料運入中國境內,已於西歷一千九百一年八月十七日即中歷本年七月初四日降旨禁止進口二年。嗣後如諸國以為有仍應續禁之處,亦可降旨將二年之限續展(附件十一)。
第六款 上諭大清國大皇帝允定付諸國償款海關銀四百五十兆兩,此款系西歷一千九百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即中歷光緒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一日條款內第二款所載之各國各會各人及中國人民之賠償總數(附件十二)。(甲)此四百五十兆系海關銀兩,照市價易為金款,此市價按諸國各金錢之價易金如左:海關銀一兩,即德國三馬克零五五,即奧國三克勒尼五九五,即美國圓零七四二,即法國三佛郎克五,即英國三先令,即日本一圓四零七,即荷蘭國一弗樂零七九六,即俄國一盧布四一二。俄國盧布,按金平算即十七多理亞四二四。此四百五十兆,按年息四釐正,本由中國分三十九年按後附之表各章清還(附件十三)。本息用金付給,或按應還日期之市價易金付給。還本於一千九百零二年正月初一日起至一千九百四十年終止。還本各款,應按每屆一年付還,初次定於一千九百零一年正月初一日。付還利息,由一千九百零一年七月初一日起算。惟中國國家亦可將所欠首六個月至一千九百零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息,展在自一千九百零二年正月初一日起,於三年內付還。但所展息款之利,亦應按年四厘付清。又利息每屆六個月付給,初次定於一千九百零二年七月初一日付給。(乙)此欠款一切事宜,均在上海辦理。如後諸國各派銀行董事一名會同將所有由該管之中國官員付給之本利總數收存,分給有干涉者,該銀行出付回執。(丙)中國國家將全救保票一紙交駐京諸國欽差領銜手內。此保票以後分作零票,每票上各由中國特派之官員畫押。此節以及發票一切事宜,應由以上所述之銀行董事各遵本國飭令而行。 (丁)付還保票財源各進款,應每月給銀行董事收存。(戊)所定承擔保票之財源,開列於後:一、新關各進款,俟前已作為擔保之借款各本利付給之後,余剩者又進口貨稅增至切實值百抽五,將所增之數加之。所有向例進口免稅各貨,除外國運來之米及各雜色糧面並金銀以及金銀各錢外,均應列入切實值百抽五貨內。二、所有常關各進款,在各通商口岸之常關,均歸新關管理。三、所有鹽政各進項,除歸還泰西借款一宗外,余剩一並歸入,至進口貨稅增至切實值百抽五。諸國現允可行,惟須—二端:一將現在照估價抽收進口各稅,凡能改者皆當急速改為按件抽稅幾何。改辦一層如後,以為估算貨價之基、應以一千八百九十七、八、九三年卸貨時各貨牽算價值,乃開除進口及雜費總數之市價。其未改以前,各該稅仍照估價徵收。二北河黃浦兩水路,均應改善,中國國家及應撥款相助。至增稅一層,俟此條款畫押兩個月後,即行開辦,除在此畫押日期後至遲十日已在途間之貨外,概不得免押。
第七款:大清國國家允定各使館境界以為專與住用之處。並獨由使館管理。中國民人,概不準在界內居住。亦可由行防守,使館界線於附件之圖上標明如後(附件十四):東面之線,系崇文門大街,圖上十、十一、十二等字;北面圖上系五、六、七、八、九、十等宇之線,西面圖上系一、二、三、四、五等宇之線;南面圖上系十二、一等字之線,此線循城牆南址隨城垛而畫。按照西歷一千九百零一年正月十六日即中歷上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文內後附之條,中國國家應允諸國分應自主,常留兵隊分保使館。

第八款 大清國國家應允將大沽炮台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現已設法照辦。
第九款 按照西歷一千九百零一年正月十六日即中歷上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文內後附之條款,中國國家應允由諸國分應主辦,會同酌定數處留兵駐守,以保京師至海通道無斷絕之處。今諸國駐防之處,系黃村、郎坊、楊村、天津軍糧城、塘沽、蘆台、唐山、灤州、昌黎秦王島、山海關。

第十款 大清國國家允定兩年之久,在各府廳州縣將以後所述之上諭頒行布告:一、西歷本年二月初一日即中歷上年十二月十三日上諭以永禁或設、或入與諸國仇敵之會,違者皆斬(附件十五)。二、西歷本年□月□□日即中歷□月□□日上諭一道,犯罪之人如何懲辦之處,均一一裁明。三、西歷本年□月□□日即中歷□月□□日上諭,以諸國人民遇害被虐,各城鎮停止文武各等考試。四、西歷本年二月初一日即中歷上年十二月十三日上諭,各省撫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於所屬境內均有保平安之責,如復滋傷害諸國人民之事,或再有違約之行,必須立時彈壓懲辦,否則該管之員,即行革職,永不敘用,亦不得開脫別給獎敘(附件十六)。以上諭旨現於中國全境漸次張貼。
第十一款 大清國國家允定將通商行船各條約內,諸國視為應行商改之處,及有關通商各他事宜,均行議商,以期妥善簡易。按照第六款賠償事宜,約定中國國家應允襄辦改善北河黃浦兩水路,其襄辦各節如左: 一、北河改善河道,在一千八百九十八年會同中國國家所興各工,盡由諸國派員興修。一俟治理天津事務交還之後,即可由中國國家派員與諸國所派之員會辦,中國國家應付海關銀每年六萬以養其工。一、現設立黃浦河道局經管整理改善水道各工所,派該局各員,均代中國及諸國保守在滬所有通商之利益。預估後二十年,該局各工及經管各費應每年支用海關銀四十六萬兩,此數平分,半由中國國家付給,半由外國各干涉者出資。該局員差並權責進款之詳細各節,皆於後附文件內列明(附件十七)
第十二款 西歷本年七月二十四日即中國六月初九日降旨,將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按照諸國酌定改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此上諭內已簡派外務部各王大臣矣(附件十八)。且變通諸國欽差大臣覲見禮節,均已商定由中國全權大臣屢次照會在案。此照會在後附之節略內述明(附件十九)。

茲特為議明以上所述各語,及後附諸國全權大臣所復之文牘,均系以法文為憑。大清國國家既如此按以上所述,西歷一千九百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即中歷光緒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一日,文內各款,足適諸國之意妥辦,則中國願將一千九百年夏間變亂所生之局勢完結,諸國亦照允隨行。是以諸國全權大臣奉各本國政府之命代為聲明,除第七款所述之防守使館兵隊外,諸國兵隊即於西歷一千九百零一年□月□□日即中歷□月□□日全由京城撤退。並除第九款所述各處外,亦於西歷一千九百零一年□月□□日即中歷□□年月□□日由直隸省撤退。今將以上條款繕定同文十二份,均由諸國全權大臣畫押,諸國全權大臣各存一份,中國全權大臣收存一份

附件一,光緒帝批准簽署條約的聖旨。

附件二,光緒帝派醇親王載灃赴德的旨意。

附件三,光緒帝命令為被殺德使建碑的旨意。

附件四,光緒帝命令懲辦親王載勛等皇親的旨意。

附件五,光緒帝命令懲辦啟秀等大臣的旨意。

附件六,光緒帝命令加重上述懲罰的旨意。

附件七,光緒帝命令徐用儀等復職的旨意。

附件八,光緒帝命令在一些外國人被殺的縣五年內不進行科舉考試的旨意。

附件九,光緒帝命令那桐著赴日道歉的旨意。

附件十,被損外國墳墓單。

附件十一,光緒帝命令禁止進口軍火的旨意。

附件十二,中國對各國承認戰爭賠償的照會。

附件十三,同上。

附件十四,使館區界線。

附件十五,光緒帝禁止抗外行動的旨意。

附件十六,同上。

附件十七,中國改善水路河道的計劃。

附件十八,光緒帝設立黃浦河道局的旨意。

附件十九,中國對各國就設立外務部的照會。

第六款之賠款稱庚子賠款。1900年乃中歷庚子年。

19世紀末帝國主義列強激烈爭奪和瓜分中國,造成中國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這種危機感促成了人們的覺醒,救亡圖存成了當時最緊迫的要求。1898年資產階級改良派的維新運動失敗了,1900年又爆發了以農民為主體的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義和團運動起自山東,迅速發展到直隸、天津、北京,引起帝國主義列強的恐慌。它們決定親自出兵鎮壓義和團,英、美、日、俄、法、德、意、奧八國組織聯軍侵入中國,8月攻入北京。慈禧太後攜帶光緒皇帝及親信臣從倉皇出逃西安。清王朝被迫向帝國主義求和。
1900年10月,法國率先提出懲治禍首、賠款、拆除大沽炮台等六項要求,作為與清政府談判的基礎。經各國公使多次會議加以補充、修改,12月24日11國(八國之外加上比利時、西班牙和荷蘭)共同向清廷提出《議和大綱》12條。清政府完全接受。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9月7日,奕劻、李鴻章全權代表清政府,同這11個國家在北京正式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各國和約》,簡稱《辛丑條約》(因這一年是農歷辛丑年而得名)。

自己想想....

Ⅶ 辛丑條約簽訂時的背景及會上列強的表情和中國代表的心境

背景:清末 1898年及其後來 山東直隸等地爆發了義和團運動 口號扶清滅洋,他們殺洋人,攻擊洋人教堂,洋人就怒了,朝廷派袁項城 也就是北洋軍閥鼻祖袁世凱進行嘩前了鎮壓,後來八國聯軍把艦隊開始開到天津,集結起要攻打北京,因為北京政府不聽洋人的通牒,慈禧皇太後向十一國下令宣戰 想借用義和團抵抗剿滅洋人,結果八國聯軍攻入北京 義和團不用說 就掛了,只有南方諸省 實行東南互保才保住了南方安穩的局面 )
後來北京攻下來了 洋人大肆搶劫毀滅 造成京師廢墟一片 老巫婆和皇帝出逃西安,下懿旨叫兩廣總督李鴻章上北京談判;
有部電視劇《走向共——————**和》 對晚的晚清的的場面演得不錯哈 建議你去看下
辛丑條約簽訂的時候 李鴻章那個時候已經是風燭殘年了 對他表示可憐
列強的表情我就不用說了吧 參戰國或者是領事館受到稍微騷動的 都想來分一杯羹,聯軍統帥瓦德西坐上了太和殿的龍椅,歷史書上留的有照片 你可以看下 奇恥大辱;
條約內容自己看 最可惡的是賠款白銀4.5億兩 說的是中國那麼多人 每人一兩 以示懲罰,分39年還清源蘆團;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 居六部之首 外國軍隊住入北京附近重要線路炮台讀取; 奇恥大辱啊;
1901年9月7日 李鴻章代表清廷簽訂 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走向共和裡面那個劇情把李鴻章刻畫得很好:
當時場面是這樣了 慶親 王奕劻 拿著筆在條約上准備簽字 很難下筆,然後李鴻章走到他面前把毛筆拿過來 說:王爺,你還年輕,雹橘未來的路還很長,簽在這賣國的條約上就是千古罵名,我老了,還是讓我來吧!於是他用大清國賜給他的肅毅伯簽在薪酬條約上面了,因為之前馬關條約,天津會議專條等一些不 平等條約都是他簽訂的 ,特別是馬關條約簽訂後,國人罵他是賣國賊,皆曰可殺,這次他用清廷賜給他的爵位名字簽在上面是為了證明:條約不是我簽訂的,是你們這個賣國的清廷簽訂的,就用這個你們給予我的爵位名簽上去吧!我不想背上賣國喪權的千古罵名;
11月7日 這位曾經大清國位極人臣 創辦了亞洲第一 世界第七的北洋軍隊 靠他的老師曾國藩給予的幾名干將 用淮軍起家 的李鴻章 李大人,最終在北京賢良寺去世了;死之前留下一首訣別詩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
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
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閑看;
李鴻章的時代結束了,淮軍的時代結束了;十年以後 這支曾經解散後的淮軍加入了革命黨 成為了一支推翻滿清政府的勁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