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玩具城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兩張圖片互換臉的軟體 2025-09-18 00:59:57
ps圖片紅色文字提取 2025-09-18 00:28:17

玩具城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3-05-06 03:03:23

⑴ PS新手如何運用好濾鏡模糊效果

一、移軸模糊



讓圖像達到“玩具城”效果,需要用到的就是移軸模糊。這種模糊效果可以讓圖片的前景保持清晰而模糊圖片的背景。



二、高斯模糊



這個模糊效果可以讓人彷彿透過一種半透明的介質來看整張圖片,使圖片失去焦點。而它的使用技巧可以讓圖片變得更為溫暖明亮,那就是復制粘貼新的一層,運用高斯模糊後再將圖層改為“濾色”。



三、路徑模糊



這恐怕是最具夢幻感的模糊工具了,任何角度,任何形態都能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塑造。特別是像有人在沖浪或一輛火車這樣的照片最需要就是這樣的動態的修飾模糊效果,讓畫面更具動感。



四、場景模糊



場景模糊是一個非常好的後期製作“焦外虛化”效果的工具。只要將焦點部分復制在原有圖層的上方,然後再在原有圖層焦點部分使用內容識別的填充後,就可以運用場景模糊,製作非常自然的虛化背景。



五、旋轉模糊



徑向模糊也許就能達到旋轉模糊的效果,但我只能說是部分達到。旋轉模糊工具顯然要精確得多。把它與路徑模糊工具一起結合使用,還能做出類似梵高的畫作那樣超現實的場景。



關於PS新手如何運用好濾鏡模糊效果,環球青藤小編就和您分享到這里了。如果您對頁面排版、網站設計、圖像處理等有濃厚的興趣,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於平面設計的素材及技巧等內容,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⑵ 冒險島壁紙製作

所以你是要超高解析度的冒險島背景的壁紙?

  1. 先給你推薦一個超鎮如清壁紙網站,昵圖網。 裡面全是超清的!這個網站是壁紙網,是壁紙素材網

  2. 再給你介紹一種方法,你進入網路圖片,搜「1920*1080冒險島」,就會出現超清壁紙,你點進去一個圖片,再點圖片,進入原網站,就可以下敗升載接近1M的壁紙了,我這個御枯啟就是這樣下載的,解析度在1920*1280.


⑶ 李承鉉帶女兒逛玩具城,lucky又高又瘦,長得更像誰多一些

自從李承鉉一家出現在屏幕後,大家對他們的印象比較深刻。特別是lucky出現在屏幕後,讓不少人感慨,像戚薇的翻版,從內到外都非常的相似,lucky在外表看起來像戚薇比較多,她的眼睛像李承鉉,其它地方就像戚薇,她的五官和戚薇好像復制粘貼過去

羨慕的一家三口

現在lucky笑起來非常的像李承鉉,lucky完美的繼承了他們兩個人優良基因。鬼馬精靈的女兒,霸氣的戚哥,帥氣的李承鉉,這樣的一家三口非常讓人羨慕。現在lucky越長越漂亮,神態也越來越像戚薇,就連愛好也和戚薇差不多,對口紅情有獨鍾。現在不光是外貌,長迅缺得像戚薇,性格愛好,連表情都非常的相似。希望他們越來越幸福,lucky快樂健康的長大畝毀辯.

⑷ 幼兒園小班教案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錦7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變了變了"是省編教材小班主題活動"大大小小"中的一個科學活動內容。設計活動時,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嘗試運用"做中學"的教育理念,從幼兒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究和發和塵現獲得有關的經驗。同時考慮到趣味性對小班幼兒來說尤其重要,就以游戲的形式來貫穿始終,持續引發幼兒內在的探究動機和興趣。

【活動目標】

1.感知常見的可泡發食品由小變大的有趣現象,願意動手嘗試泡發食品。

2.在探索中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初步培養幼兒喜歡探究科學的興趣。

4.初步了解其特性。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准備】

透明玻璃杯兩個,小碗幼兒人手一個;盛有溫水的大盆四個,小碟四個,盤子四個;木耳、菊花茶葉若干;音樂磁帶一盤。

【活動過程】

州叢1.以"變魔術"引發幼兒的好奇心。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

幼:手。

師:對,老師的手會變魔術,你們想不想看?

2.用手指游戲"變變變",導入活動。

一根手指頭,一根手指頭;變變變變,變成毛毛蟲。……過渡:老師還有一個本領,我會把兩個一樣的東西變得不一樣,你們信不信?

(由於小班幼兒年齡小,開始時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導入部分,我設計了一個圍繞"變"的小環節,旨在引起幼兒的興趣,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3.出示兩塊大小基本一樣的木耳,動手實驗師:你們知道老師手裡拿的是什麼嗎?

幼:木耳。

師:這兩塊木耳一樣大嗎?

幼:一樣。

師:待會兒老師要把兩塊木耳分別放在兩個杯子里,一個杯子里倒上水,另一個杯子里不放水,一會兒它們就會變得不一樣了。小朋友猜一猜木耳會變成什麼樣?

4.幼兒進行猜想,並說說為什麼①木耳變大了;②木耳變小了;③木耳大小沒變化。

(大部分幼兒說木耳會變大,理由五花八門。盡管孩子們的想法很誇張很幼稚,但我沒有打斷和干預,而是鼓勵他們大膽想像和表述,因為那是孩子們智慧的火花在閃爍。)

5.幼兒驗證猜想結果,並觀察和比較干、濕木耳的區別

6.組織幼兒自主選擇泡發木耳

師:小朋友,老師有件事情想請你們幫忙,食堂的阿姨中午要做"木耳炒肉",你們能幫阿姨泡一些木耳做菜用嗎?

(以尋求幫助的口吻,更容易使孩子產生積極的行為動機。)

7.幼兒動手泡發木耳,進一步感知和驗證(幼兒在等待驗證結果時,啟發幼兒進行生活經驗聯想:你還知道那些食物泡發後會發生變化,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

8.師幼共同游戲:變呀變請幼兒變成會泡發的食物原地不動做准備,教師隨音樂講述泡發食冊棚櫻品由小變大的過程,幼兒隨音樂變化做動作,讓自己越變越大,變到最大。教師用道具隨音樂"攪拌翻炒食品",幼兒則翩翩起舞。

(科學與音樂活動相融合,引導孩子發揮想像,用肢體語言表現食品由小變大的過程,動靜結合,並能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

9.幼兒動手沖泡菊花茶,品嘗茶水教師以優美形象的語言引導幼兒觀察、欣賞菊花在杯子里慢慢"開放"的過程,體驗美的感受。

(泡茶一方面是對孩子探索的獎勵,另一方面是加深他們對泡發食物由小變大的感知和理解。)活動延伸教師和孩子一起將泡發後的木耳送到食堂,請阿姨炒菜用。

【活動反思】

自從參與了省級實驗課題《操作材料對幼兒探究式科學學習的支持》的研究以來,面對進行的科學活動,我更加註重嘗試運用"做中學"的教育理念,多元化、多角度地實施教學活動。"變了變了"主題活動,如果按教材上進行也會上得很順利,對幼兒來說掌握起來也比較容易,能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但我認為,教材只是提供給教師可參考的活動內容和素材,不一定是最適用的。什麼樣的形式更能吸引幼兒呢?除了考慮到讓幼兒親歷探究的全過程外,還要通過游戲、圖片、音樂、肢體語言等多元化形式,引導幼兒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感受科學的奧秘。這次活動總的來說效果比較好,幼兒對活動內容非常感興趣,發言積極踴躍,當看到水中的木耳慢慢變大了後,他們都興奮地拍起手來,活動結束時好多幼兒還意猶未盡。我覺得活動效果比較好的原因與以下因素有關:

一是活動內容貼近幼兒生活,從幼兒熟悉的一些生活用品(木耳、茶)入手;

二是幼兒親手驗證,感受變化,滿足了參與活動的願望;

三是活動是在比較輕松的氛圍中進行的。

小網路:變基本意思是形容性質狀態或情形和以前不同,更改,變調,變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合後能發生變化。

2.嘗試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實驗的過程和結果。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准備:

礦泉水瓶、顏料、多媒體課件、橡皮泥、牙刷、畫有裙子的畫、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通過與幼兒共同玩魔術,激發幼兒對本節課的興趣。

(1)老師要變魔術了,幼兒與教師一起喊: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變紅色)

(2)請幾名幼兒一起來試一試這個魔術(分別變紅、黃、藍色)

(3)出示各種顏色物品的幻燈片,讓幼兒說出物品的顏色,以便加深幼兒對紅、黃、藍色的認識。

2.幼兒自由操作,探索兩種顏色配合後的效果。

(1)教師為幼兒出示記錄紙、橡皮泥,教師講清楚使用的方法:根據記錄紙上提供的兩種顏色,將這兩種顏色的橡皮泥捏到一起,看看會變成什麼顏色,然後將相應的顏色記錄在記錄紙上。

(2)幼兒每人一張記錄紙,幼兒自由操作進行記錄。

(3)教師為幼兒展示幼兒的操作記錄表,並讓幼兒講述自己的實驗結果。

3.游戲:看誰說的對又快

(1)教師說紅加黃,引導幼兒說變橙色,依次類推。

(2)游戲:教師邊說邊出示卡片,配上音樂與幼兒玩游戲:教師說紅加黃,幼兒說變橙色,看誰說的對又快。

4.動手為裙子塗顏色,加深對知識點的鞏固。

(1)教師為幼兒出示沒有顏色的三件裙子的畫,請第一組小朋友為我設計一件橙色的裙子,請第二組小朋友為我設計一件紫色的裙子,請第三組小朋友設計一件綠色的裙子,但是老師這里只有紅、黃、藍色的顏料和牙刷,怎麼辦呢?

(2)教師為幼兒師范操作的方法,之後請各組小朋友共同完成。

(3)教師展示幼兒的作品。

5.請小朋友回家跟你的爸爸媽媽一起試一試,看看別的兩種顏色混合在一起是不是也能變成其他的顏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天大便有利於身體健康。

2、願意養成每天大便的好習慣。

活動准備

教學掛圖

重點及難點

讓幼兒養成天天大便的好習慣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小豬的便便》。

1、教師講故事並提問:小豬的肚子為什麼不舒服?

2、教師:到了醫院,大夫的、是怎麼對小豬說的?

二、看掛圖《今天我大便啦》

1、教師:途中的小哥哥在做什麼?

2、教師:小哥哥的表情是什麼樣的?

3、教師:小哥哥排大便時為什麼那麼高興?

4、引導幼兒知道排出大便特別舒服,並知道把又臟又臭的大便排出體外,身體才會健康。

三、養成天天大便的好習慣。

1、教師:我們天天都要大便,小朋友知道為什麼嗎?引導幼兒知道因為每天要吃很多東西,要天天把廢渣排出才舒服、健康。

2、教師:小朋友還要記住不能憋大便,這是為什麼?

3、引導幼兒談談自己什麼時候容易憋大便,如玩得高興時或在幼兒園里不願大便,怕蹲坑;脫穿衣褲等自理能力不強。

4、教師小結:如果小朋友想去大便,老師會幫助小朋友的,老師喜歡天天大便的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多運動能使大便暢通。

活動反思:

在本節活動中幼兒們都很配合老師,積極發言,大膽地介紹自己。很好地完成了老師的教學目標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了解防盜的設施與方法。

2.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求知慾、創造力。

3.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

活動准備

1.幼兒收集各種防盜設施、方法的圖片資料。

2.介紹「電視監控」「報警系統」「電子門」「保險櫃」,觀看有關錄像。

3.畫有住宅小區、銀行、博物館、超市、幼兒園的圖片。

4.紅色水筆人手1支。

活動過程

1.利用生活經驗引出課題

討論:你們家有沒有被偷過東西,是怎麼一回事?(從孩子熟悉的生活內容入手,孩子參與踴躍,描述繪聲繪色,興趣被充分激發。)

2.了解各種防盜方法

(1)幼兒介紹自己了解的防盜方法。(幼兒藉助實物投影儀,把准備的圖片資料通過大屏幕展示。)

(2)幼兒布置展板,教師鼓勵幼兒觀看並相互介紹。(活動前與家長的溝通非常有效,在家長的支持下,孩子准備的材料非常豐富:有各種各樣的門、防盜窗、貓眼、圍牆以及外牆上嵌著碎玻璃的照片;有從網上下載的從古至今形狀各異的鎖,包括指紋鎖、密碼鎖、插卡鎖等等的圖片資料;有密碼箱、鎖、家庭報警器等實物。在銀行工作的家長還拍攝了運鈔車、全副武裝的防暴運鈔員的照片;公安局的家長提供了警車、警員的照片;外企家長列印了電子門、保安室的資料。)

(這個環節,教師有意關注幼兒個別差異,尤其是在活動前重點幫助個別能力差的幼兒准備材料,使他們在此時能感受到同伴的欣賞與鼓勵,激發了學習的慾望。)

(3)鼓勵幼兒把知道的更多的防盜方法介紹給大家。

(在整個交流中,教師注意歸類提升,如幼兒講到「卷簾門」時,請大家介紹還知道哪些防盜門。注重拓展,如孩子講到電子探頭時,抓住話題討論展開,並在孩子講到相關內容時播放拍攝的紅外線報警系統、電子門等錄像,用生動的畫面幫助幼兒拓展視野。注重體驗,當孩子介紹家庭報警器時,請他臨時在活動室的門上安裝,當場演示;講到密碼鎖時,請幼兒猜密碼,感受密碼的奇妙功效。注重新課題的及時生成,如幼兒在討論時提及電子警察,「公路上還有哪些電子裝置?」教師把問題拋給孩子,讓他們作為一個新的課題在活動後繼續去探究。)

3.討論,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1)「有了這么多的防盜方法是不是一定安全了,為什麼?」

(2)「原來,小偷是會想盡壞主意偷東西,所以我們在平時生活中還要注意些什麼?」

(3)「如果我們真的發現了小偷該怎麼辦?」

(陳鶴琴先生認為:「兒童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健康教育。」而健康教育的出發點與歸屬點是提高幼兒的生活質量和保護自己的能力。這一環節的討論,旨在幫助孩子養成隨手關門、上鎖、開門先看貓眼等生活習慣,知道有情況先打110,提高安全意識。)

4.游戲:設計防盜方案。

(1)鼓勵幾個小朋友結成一組,在新建的住宅小區、銀行、博物館、超市、幼兒園的圖紙上畫上不同的防盜方法。

(小組的共同探究,增加了相互交流與協作的機會,在觀點的相互碰撞中幼兒能從同伴那裡得到更多的信息、經驗,不斷思考完善自己的觀點。同時為了完成任務,幼兒必須作出合理的分工,獲得有益的經驗。)

(2)巡迴指導時鼓勵幼兒設計發明新穎的防盜方法。

(在開放的有準備的環境中,幼兒的創造力得以充分的展示,圖紙上的設計豐富多樣,有警犬等動物守門,更有高科技的觸報系統,有的幼兒還運用了科幻動畫片的情節並加以獨特改良。)

5.幼兒介紹自己的設計創造。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享受扮演司機開車的樂趣,來感受音樂中的行進與停止。

2、嘗試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能夠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動准備: 1、《開車歌》音樂。

2、小呼啦圈。

3、汽車、火車的牌子。

4、交通信號燈(紅燈、綠燈)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1) 「有誰是坐汽車來幼兒園的?」

「通常是誰在開車呢?」

「他是怎麼開車的?」「什麼時候車子會停下來呢?」

請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

(2)、和幼兒討論:車子遇到紅綠交通燈時,該怎麼做。(提示:紅燈停、綠燈行)

2、欣賞《開車歌》

請幼兒仔細聽,然後討論:歌曲旋律中的'那個地方像是車子遇見紅燈了。

請幼兒坐下來,隨著歌曲用雙手做開車和等待的動作。

3、觀看圖片,講解規則

(1) 當看到汽車圖片時,請幼兒4人一組,1人當司機,3人當乘客。

(2)

當看到火車牌子時,請幼兒6人一組,1人當司機,5人當乘客。到老師所指定的馬路上開車。

4、開車游戲

(1)老師與幼兒共同游戲,引導幼兒注意根據音樂進行游戲。

(2)教師退出遊戲並出示不同種類的車型,幼兒按要求分組,聽《開車歌》進行游戲。

(讓幼兒在玩的同時能夠相互交換角色,輪流扮演司機與乘客。)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創設玩具城情境,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體驗和同伴共同學習的愉快情緒。

2、通過看看、說說、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內數量,發展思維能力。

3、能有序的進行操作,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

活動准備:

玩具車幼兒人手一輛、幼兒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師示範教具一套

活動過程:

一、激發去玩具城的興趣

1、我們小朋友喜不喜歡玩玩具?你喜歡玩什麼玩具?(幼兒自由講述)

2、隨律動《開火車》進入活動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內的數量

1、幼兒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輪子能滾動的特性,初步學習點數4以內的數量

小結:原來輪子都會滾動,而且都不一樣。

2、幼兒互相交換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數量的輪子,鞏固對數量的認識

3、送玩具回家,幼兒按點送物

三、幫玩具寶寶數輪子

1、玩具寶寶要去參加裝輪子大賽,可是他們還不知道自己該裝幾個輪子,怎麼辦呢?

2、出示範例,引導幼兒思考

這是什麼車?它應該裝幾個輪子?(根據幼兒講述示範粘貼一種,其他的請幼兒思考並輕輕告訴老師)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相互進行驗證,適當啟發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

4、集體驗證

引導幼兒說一說你幫什麼車裝了幾個輪子?是不是每一個玩具寶寶都會數自己的輪子了?

四、我們也來變一變

1、我們小朋友想不想跟著玩具寶寶一起去參加比賽?

2、請你們動一動小腦筋,變一變,你想變成什麼車去?

3、幼兒隨音樂出活動室

五、延伸

1、在數學區投放相應材料供幼兒鞏固

2、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由的變成輪子數量不同的玩具車

小班數學活動:樹葉分類

有幸參加了平湖市地十一屆雙高課的教學比武活動,在去之前准備了一些零散的經驗,除了業務上的一些外,更重要的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去的.力爭在比賽的24個小時里,調整好自己的狀態,與那裡的孩子共享快樂課堂.設計的教案如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圓形,能辨別生活中圓形的物體。

2.嘗試用各種圓形材料進行印畫,初步感受大小虛實不同的圓形組合的畫面效果。

3.願意在集體中介紹自己的作品,體驗創作的快樂。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准備:

幼兒熟悉並了解生活中的各種圓形物體;學唱歌曲吹泡泡吹泡泡用的材料。多媒體課件吹泡泡。

活動過程:

一、感知體驗

1.教師出示吹泡泡的游戲材料,引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玩吹泡泡的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教師播放吹泡泡的音樂,鼓勵幼兒跟著音樂邊唱邊玩,和泡泡玩一玩、追一追、抓一抓。

3.引導幼兒觀察泡泡,感受各種泡泡的形狀以及大小顏色的不同變化。

4.播放課件並欣賞名畫《無題》中豐富的色彩。

二、探索發現

1.出示範創意畫紙和各種瓶蓋、水粉臉顏料,鼓勵幼兒探索各種圓形物品變出泡泡的方法。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提示水粉顏料的操作常規。

3.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壓印的方法和步驟。

三、創作表現

1.教師提示印畫要求,鼓勵幼兒自選材料和顏色,在各自的創意畫紙上大膽印畫。

2.幼兒印畫,教師巡迴指導。

指導要點:引導幼兒注意畫畫的疏密;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材料、多種顏色的顏料進行壓印;提醒幼兒手不要接觸顏料,用完一種材料後放回原位,以免弄臟衣服和桌面。

四、欣賞評議

1.將幼兒的作品集中展示,引導大家共同欣賞。

2.鼓勵幼兒說一說:你印出了哪些顏色的泡泡,這些泡泡聚在一起給你怎樣的感受?

3.播放歌曲《吹泡泡》,引導幼兒繼續玩吹泡泡的游戲,體驗創作成功的樂趣。

教學反思:

活動以其生動活潑的內容、豐富多彩的形式吸引著幼兒的熱情參與,發展著幼兒的個性和能力。引導幼兒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從幼兒的生活與興趣出發。

總之要認真對待每一次教研活動,認真做好每一次教育活動的准備工作包括備課、教具准備等。努力學習新方法、新理念,共同提高音樂教學活動質量。共同探討好的教學方法,取長補短,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