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很全的橋梁結構圖片有哪些
『貳』 求世界著名橋梁圖紙
1,趙州橋
2,南京長江大橋
圖片描述: 位於江蘇省南京市,跨越長江的公路鐵路兩用鋼桁架橋。上層為公路,行車道寬15m,兩側人行道各寬2.25m。下層為雙線鐵路。正橋有10孔,共長1576m,包括1孔128m簡支桁架梁和3聯3孔各160m連續桁架梁。正橋為公路鐵路雙層鋼連續桁梁橋,上層為四車道公路橋,下層為雙線鐵路橋。
3,九江長江大橋
圖片描述: 位於江西九江,跨越長江的公鐵兩用(4車道加雙線)橋。正橋11孔,跨度為3X162+3X162+(180+216+180)+2X126米,架4聯三角形桁架式鋼連續梁,3個大孔增設拱系構件加強。主跨216米,為中國當時鐵路鋼橋跨度之最。鋼梁設雙層橋面,上層公路下層鐵路。
4,武漢長江大橋
圖片描述: 位於湖北省武漢市,中國第一座跨越長江的公路鐵路兩用鋼桁架橋。上層為公路,行車道寬18米,兩側人行道各寬2.25米,下輪知層為雙線鐵路。正橋有9孔,共長1155.5米,包括3聯3孔平行弦連續桁架,每孔跨度128米,桁高16米。是中國跨越長江的第一座大橋
4,延安路高架
5,開封黃河大橋
圖片描述: 橋全長4475.09m,共108孔,其中77孔為跨徑50m的預應力混凝土簡支T型梁,其餘31孔跨徑為20m。橋寬18.5m:機動車道12.3m,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兩側個3.1m。下部結構為單排雙柱式墩,直徑220cm大直徑鑽孔灌注樁基礎。
7,虎門大橋
圖片描述: 主跨為T型鋼構,其餘各跨為連續梁。
8,台北圓山橋
圖片描述: 圓山橋跨基隆河及淡水線捷運系統。為一帶鉸預應力混凝土T型剛構公路橋。
9,六庫怒江橋
圖片描述: 六庫怒江橋是當時國內跨度最大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
10,英國福思灣河口橋
11,常德沅水大橋
圖片描述: 從高空俯視,該橋顯得非常輕巧 ,主橋為84+3x120+84(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邊灘區引橋為跨度25m橋面連續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梁橋,其在南岸為7孔一聯,北岸4孔一聯。
12,奉浦大橋
13,co萊茵河橋
圖片描述: co萊茵河橋是戰後德國修建的第一座細長的鋼箱梁橋,以代替原來受毀壞的懸索橋。主梁高度在支座處為7.8m,跨中為3.3m,相應的細長比為1:24和1:56。主橋採用正交異性板,鋼筋混凝土磨耗層。
14,SC萊茵河橋
圖片描述: SC萊茵河橋全長1281.6m,跨越萊茵河的兩條支流。支座處主梁高度為6.5(7.9)祝�韁形?.7(4.2)米,相應的細長比分別為1:26和1:臘雀消46。主橋採用正交異性板鋼箱梁,引橋和跨中為結合梁截面。
15,BO萊茵河橋
圖片描述: BO萊茵河橋寬39.7m,主梁橫截面由兩個箱梁和一塊正交異性板組成。支座處梁高9m,跨中4.2m,相應的細長比分別為1:26和1:
55。該橋採用變高度腹板,以滿足通航要求。
466054528 (2007-8-07 10:27:34) 德國WINNINGEN橋
圖片描述: INNINGEN橋為一座供汽車高速行駛的公路橋,全長935米。橋面板寬30.5m,由寬10.8m的箱梁和斜桿支承。主梁為變高度梁。 INNINGEN橋為一座供汽車高速行駛的公路橋,全長935米。橋面板寬30.5m,由寬10.8m的箱梁和斜桿支承。主梁為變高度梁。
德國WEITINGEN橋
圖片描述: WEITINGEH橋六車道,橋面寬31.5m,全長900m。主梁為帶斜桿的鋼箱梁。該橋在山谷斜坡一側的地基條件很差,故邊跨跨度較大,且需要斜桿支撐,採用直徑105mm和120mm的斜拉索體系作支承。
德國NECKAR CANAL橋
圖片描述: NECKAR CANAL橋是建成較早、跨度較大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之一。
德國AUTOBAHN BRIDGE
圖片描述: 主梁為從墩向兩側懸拼施工,懸臂的腹板在三個月之後的第二階段進行施工。墩的施工採用腳手架。AUTOBAHN BRIDGE全長1128米,橋面板寬31米,上部結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由每片寬8.6m,高6.5m的箱梁組成,箱梁的懸臂部分由斜桿支撐。橋墩高176米。
英國千年橋歲棚
東明黃河大橋
圖片描述: 東明黃河大橋主孔系一座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橋。橋全長4142.14m。主橋9孔一聯中間4個主墩採用雙壁墩,墩梁固結,其餘各墩為實體式空心墩,引橋橋墩為單排雙柱式墩。
台北忠孝橋
圖片描述: 忠孝橋為一多孔Y型墩梁式橋。
番禺洛溪橋
圖片描述: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橋,主梁採用單箱單室。 主孔橋墩採用雙臂式薄壁空心墩,臂厚50cm,具有較小的抗推剛度。墩外設國內首創的人工島以防船舶撞擊,島呈喇叭形,頂部直徑28m,底部直徑23m,全高20m。
黃石長江大橋
圖片描述: 主橋墩採用28m直徑雙壁鋼圍堰加16根直徑3m鑽孔灌注樁基礎,具有較高的防船舶撞擊能力。
25,烏巢河橋
圖片描述: 主跨為120m的雙肋石拱橋,腹拱為9孔13m,南岸引橋3孔13m,北岸引橋1孔15m。主拱圈由兩條分離式矩形石肋和8條鋼筋混凝土橫系梁組成。
26,難忘的盧溝橋
27,萬縣長江大橋
圖片描述: 萬縣長江大橋是勁性骨架鋼筋混凝土箱形拱橋,主跨420m。
28,德國ANGOSTURITA BRIDGE
圖片描述: ANGOSTURITA BRIDGE跨徑280米,六車道雙線鐵路橋。橋面板寬33.8米,由12米寬、4米高的箱型主梁和正交異性橋面板組成。主拱圈截面寬2.9米,高5米,將橋面板分開,給鐵路讓出斷面。
江蘇民主橋
圖片描述: 三叉形雙曲拱橋
30,湖南紅星橋
圖片描述: 紅星橋跨越深谷,橋高達65m,主拱跨徑108m,副拱跨徑分別為24.5m、9m及7m,全長155.8m。採用三鉸雙曲拱,左右採用8次拋物線的不對稱拱線。
31,江蘇下甸橋
圖片描述: 下甸橋全長142m,全部為變截面,在四分點附近截面高度最大,分別向拱腳、跨中減小,為使拱軸線接近連續,在實腹段四分點附近拱肋下緣設置連接板,使軸線下移。取消斜撐,拱上建築採用23m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梁以過渡。
32,日本高松橋
圖片描述: 拱肋的施工於2000結束,正在進行拱上建築的施工。
33,廣東高明橋
圖片描述: 高明橋是一跨越西江的大型公路橋,主通航孔採用中承式鋼管混凝土拱,引橋系鋼筋混凝土肋拱。
34,廣東三埠橋
圖片描述: 三埠橋跨越潭江,主橋為3孔單拱肋預應力混凝土系桿拱,全橋長737.6m。單拱肋置於車行道中央分隔帶上。主橋為3孔單拱肋預應力混凝土系桿拱,全橋長737.6m。單拱肋置於車行道中央分隔帶上。
35,洞庭湖大橋
圖片描述: 施工中的洞庭湖大橋,該橋為三塔斜拉橋。
36,美國PASCO-KENNEWICK INTERCITY BRIDGE
圖片描述: PASCO-KENNEWICK INTERCITY BRIDGE採用預應力混凝土橋面板,主梁為帶有腹板的箱梁截面,通過橫梁加勁。鋼筋混凝土主塔,高出橋面57米。
37,贛江新八一橋
圖片描述: 贛江新八一橋全長1040m,系一座獨塔混凝土斜拉橋。主塔呈H型,拉索採用扇形雙索麵布置。
466054528 (2007-8-07 10:29:04) 38,錢江三橋
圖片描述: 錢江三橋跨越錢塘江,該橋塔、梁、墩剛性固結,為獨塔混凝土斜拉橋,拉索採用扇形單索麵布置。
39,銅陵長江大橋
圖片描述: 銅陵長江大橋主橋總長1152m,為7孔連續布置,由主跨432m的雙塔雙索麵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和連續T型剛構的邊跨組成。該橋橋塔採用H型門式結構,箱型斷面,塔高153.65m。斜拉索為扇形布置。
40,重慶長江二橋
圖片描述: 重慶長江二橋橫向剖面圖,重慶長江二橋主孔全長1288m,跨徑組合為:過渡孔(53m)+主孔(169m+444m+169m)+過渡孔(53m)+南引橋(8x50m),橋面寬度為4車道(中間設置分隔帶),寬24m。主梁採用扁平的實心雙主梁斷面,肋高2.5m,寬1.7m。橫梁間距為4.5m,設置橫向預應力鋼束。
重慶長江二橋結構體系為雙塔雙索麵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塔、墩固結。主梁為縱向懸浮體系,塔梁交叉處設置橫向限位裝置,在過渡孔與北台及南引橋結合處設置大位移量伸縮縫。主梁採用扁平的實心雙主梁斷面。主塔呈花瓶型,塔身為矩形空心斷面。拉索採用扇形雙索麵布置,樑上索距為9m,在塔上採用不等距排列。
41,西德尼拉尼爾橋
圖片描述: 位於美國喬治亞州東南部的不倫瑞克的一座雙塔雙索麵的斜拉橋,用來替換此處已有的舊橋,該橋目前是喬治亞州最大跨徑的橋梁,可以使大型船隻通過不倫瑞克港。
西德尼拉尼爾橋為雙向四車道,每車道4.09m寬,中間設有中央分隔帶。
42,香港汀九橋
圖片描述: 汀九橋是世界上第一座多跨連續斜拉橋,該橋三橋五塔,主跨為(475m+448m)的結合梁,橋面為雙向3車道車行道,由兩塊橋面板組成,中間設置5.5m寬的伸縮縫。橋塔為獨柱型,三索麵成扇形布置。
43,徐浦大橋
圖片描述: 徐浦大橋是一座結合梁斜拉橋,主梁由鋼箱梁和橫梁依靠預制鋼筋混凝土腹板結合而成。塔柱為A型,塔墩基礎採用鋼管樁。
44,巴拉拿橋
圖片描述: 阿根廷巴拉拿橋為4車道橋面,電車軌道布置在橋面一側。跨徑組合2x110+330(m)。主梁由兩座梯形截面箱梁和一塊正交異性板組成。混凝土橋塔高出橋面68米。
45,義大利莫西拿海峽橋
圖片描述: 莫西拿海峽橋橋面板高出水面70m,A型混凝土橋塔高350m。跨徑布置為150+170+1750+750+150(m)。
46,日本多多羅橋
圖片描述: 多多羅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跨徑的斜拉橋。
47,東營黃河橋
圖片描述: 東營黃河橋是我國修建的第一座鋼斜拉橋,全長2817.46m。主橋為5孔連續鋼斜拉橋,引橋為71孔30m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箱梁橋。主梁採用帶正交異性鋼橋面的分離雙邊箱截面,索塔為H型框架,塔高69.7m,斜拉索呈扇形布置。
48,蕪湖長江大橋
圖片描述:該橋是一座公鐵兩用橋,鐵路雙線,公路四車道,鐵路橋全長10521米,公路橋全長5681米,正橋鋼梁長2193.7米,正橋鋼梁採用14MnNbq新鋼種、全封閉焊接整體節點新技術。主跨採用180+312+180米矮塔部分斜拉結構,為國內公鐵兩用橋跨度之最,鋼桁梁與鋼筋混凝土行車道板結合共同受力體系亦為國內首次使用,此橋技術含量高,工程規模大,堪稱跨世紀大橋。2001年榮獲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
49,江陰長江大橋
圖片描述: 江陰長江大橋是中國第一座跨徑超千米的橋梁,全橋總長近3km,北邊孔由多跨預應力連續剛構組成。南北引橋均為預應力混凝土梁橋,分別長132m和1365m。主跨橋道梁採用帶風嘴的扁鋼箱梁結構,一對纜索的垂跨比為1/10.5,橋塔為門式鋼筋混凝土結構。 該橋採用了多項世界領級的先進技術,該橋的建成充分地證明了我國的建橋水平已際入世界先進行列
50,維拉札諾橋
圖片描述: 維拉札諾橋位於美國紐約,是跨越維拉札諾海峽的雙層公路懸索橋。雙面懸索,每面均為雙索。
51,美國金門大橋
圖片描述: 金門大橋全橋為金黃色,與水、天相互映襯,渾然一體,非常漂亮。其主梁採用鋼桁梁,結構也顯得極為輕巧。
466054528 (2007-8-07 10:32:17) 63,美國新河谷橋
64,悉尼港橋1
65,悉尼港橋2
66,悉尼港橋3
67,盧浦大橋
68,奧地利Lattenbach Bridge.jpg
好驚險,,,
69,南京長江二橋
70,捷克Usti n.L.-Bridge.jpg
71,銅陵長江大橋
72,汕頭礐石大橋
73,白沙洲大橋
466054528 (2007-8-07 10:32:32) 52,達孜橋
圖片描述: 達孜橋跨越拉薩河,為跨徑500m的懸索橋。由於一側的塔架和鞍座設在山上,橋面長度僅415m。橋面寬4.5m,為單車道橋。主索垂跨比1/15。
53,EMMERICH萊茵河橋
圖片描述: EMMERICH萊茵河橋4車道,主梁為充分考慮了空氣動力特性的連續加勁梁,僅有1.2m高,採用正交異性橋面板。為了具有良好的動力穩定性,該橋只有一根主纜。A型橋塔,高出橋面板85米,塔柱單室,最大的截面尺寸為3.4x4.2m。
54,福建金湖橋
圖片描述: 金湖橋是一座橋寬6.2m、跨徑284m的柔性懸索橋。主索採用每邊27根直徑39mm鋼絲繩組成。一邊錨固於懸崖基岩上,一邊支承在山丘頂的低索塔上,加勁梁採用高1.44m的鋼筋混凝土桁架。
55,洞口淘金橋
圖片描述: 洞口淘金橋是一座自錨上承式懸帶橋,上部結構由端錨梁、連續T梁、蓋梁排架和主索懸帶組成。橋面系作為受壓構件用來平衡懸帶的拉力。
56,軍都山渡槽橋
圖片描述: 軍都山渡槽橋是我國第一座跨度超過百米的大型斜拉輸水建築物,寬跨比僅1/40,故為提高結構的整體剛度和抗風穩定性,渡槽截面採用圓弧形的半封閉薄殼結構。
57,巴西GUIABA RIVER橋
圖片描述: GUIABA RIVER開啟橋全長777米,由21.5米的引橋,43米的邊跨和55.8米的可升降部分組成。上部結構的可升降部分為鋼板梁,正交異性橋面板,其塔柱為混凝土箱型截面。
58,印尼爪哇-巴厘橋
圖片描述: 斜拉-懸索組合體系,橋塔的形狀具有創新性,分離的箱梁中間設有通分孔。
59,法國的諾曼底橋
60,AKASHI-KAIKYO BRIDGE
61,明石海峽大橋
62,加爾德橋
466054528 (2007-8-07 10:33:42) 74,徐浦大橋1
75,徐浦大橋2
76,徐浦大橋3
77,楊浦大橋1
78,楊浦大橋2
79,楊浦大橋3
80,楊浦大橋4
81,楊浦大橋5
82,香港青馬大橋1
83,香港青馬大橋2
84,香港青馬大橋3
『叄』 橋梁結構示意圖
問題一:橋梁各個部位名稱及圖片 橋梁,指的是為道路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礙物而修建的建築物。橋梁一般講由五大 部件和五小部件組成,五大部件是指橋梁承受汽車或其他車輛運輸荷載的橋跨上部結構與下部結構,是橋梁結構安全的保證。
(1)橋跨結構(或稱橋孔結構.上部結構)、
(2)橋梁支座系統、
(3)橋墩、橋台
(4)承台
(5)挖井或樁基。
五小部件是指直接與橋梁服務功能有關的部件,過去稱為橋面構造,包括銀羨或(1)橋面鋪裝、(2)防排水系統、(3)欄桿、(4)伸縮縫、(5)燈光照明.大型橋梁附屬結構還有橋頭堡,引橋等設置。
問題二:求橋梁各部位的名稱圖解及作用 1――墩柱2――蓋梁3――支撐墊石(正在架梁的墊石上已安裝了支座)4――T型梁台帽:橋台前牆頂部有出檐的部分。橋台:位於橋梁兩端並與路基相連接的,支承上部結構和承受台背填土壓力的構造物。支撐梁:一般用在基礎的上方,放在兩橋台(墩)之鋒伍間的梁,一般是縱向的,派扒防止因填土的推力造成橋台的向內位移。
問題三:我想問一下,哪裡能找到全面的橋梁結構示意圖? 請問您想了解一座橋梁的全貌。是這樣吧?建議您安裝一個高版本的cad,把您想了解的橋梁孔徑、上下部結構類型告訴我,我給您做一個橋梁三維立體圖,您一看就一目瞭然了
問題四:絕愛的完整版漫畫在線觀看 5分 到這里吧!
伐ump.waau/type.asp?typeid=381
問題五:橋梁的基本組成中五個小構件和五個大構件各是什麼? 五大部件橋跨結構 支座系統 橋墩 橋台 基礎
五小 橋面鋪裝 排水防水系統 欄桿 伸縮縫 燈光照明
問題六:土木工程中橋梁的結構一共有幾種以及簡圖和優缺點 這個是一個學生最基本的知識,你隨便找點橋梁工程的書都有相關介紹。強烈建議不要想這種偷懶的方法,要不幹脆不要學土木工程,既然選擇學,還是好好學吧。
『肆』 求有關橋的圖片、影視資料、橋名來源!!!
橋名談往(茅以升)
萬物皆有名,有的還要有專名,就像人有名字一樣。既然是名,就要起得好。我國近代橋梁,受了西方影響,題名時,總是從地理觀點出發的。只要能指出它的所在地,使人一望而知,就行了。鐵路公路上,更是用里程標記作名字,如同某某路上的「345,678公里橋」,那才真是確切不移的。然而我國古時橋名,不是這樣。它總要有些文學氣息,使人見了,不由地發生情感,念念不忘。或是紀事抒情,引起深思遐想;或有詩情畫意,為之心曠神怡。這樣,通過慎重題名,一座橋的歷史、作用或影響,就立刻表現出來,因而容易流傳。橋的「身價」,也因此而抬高。一座橋出了名,它的名字還會跟著多起來,除了正名,還有俗名、別名等等,就像人名,除了學名,還有別號、小字等等。有的是在民間自然而然地逐漸形成的,有的卻是文人學士,要藉此而為自己題名的。總之,橋成就要題名,成為風氣,也是我國古代文化的一個特色。
橋的題名,字不在多,如同人名一樣,一般都是兩個字,有時只有一個字。就只這一兩個字,而能顯示出橋的特徵,正是我國文字的妙用。這是由於我國歷史上的典故多和文學里的成語豐富的緣故。文史里的財富,大為橋名增光。然而橋多了,關於它的典故和成語也反過來為文史服務。比如,《史記》里「信如尾生」一辭來自橋的典故,《阿房宮賦》里,「長橋卧波」一辭來自橋的成語。橋的名字題得好,它對文史就可有貢獻了。橋名的重要,有如此者。
現在來介紹一些橋名,藉以窺知我國橋梁文學的豐富,它也許是世界無雙的。先談單名。較著名的有:「藍橋」,在陝西藍田縣藍溪上,「傳其地有仙窟,即唐裴航遇雲英處」;「楓橋」在蘇州,唐張繼有《楓橋夜泊》詩;「斷橋」在杭州西湖,唐張祜詩:「斷橋荒蘚合」,明朝莫仲有《斷橋殘雪》詞等。但單名之橋往往系泛指,而又可能是專名,其中有的以材料為名,如「石橋」,梁簡文帝即有《石橋》詩:「寫虹便欲飲,圖星逼似真」;「鐵橋」,明朝吳兆元有《渡鐵橋》詩:「寶筏群生渡,金繩八道開」;「竹橋」,杜甫有《觀造竹橋》詩等。有的指明橋的所在,如「山橋」,梁簡文帝詩:「卧石藤為纜,山橋樹作梁」;「江橋」,唐杜甫詩:「山縣早休市,江橋春聚船」;「野橋」,唐劉長卿詩:「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等。有的指明橋的形狀,如「方橋」,唐韓愈詩:「君欲問方橋,方橋如此作」;「斜橋」,宋朝歐陽修詩:「波光柳色碧溟濛,曲渚斜橋畫舸通」;「畫橋」,宋朝范與求詩:「畫橋依約垂楊外,映帶殘陽一抹紅」;「朱橋」,唐朝鄭谷詩:「朱橋直抵金門路,粉堞高連玉壘雲」;「天橋」,山西太原保德州及雲南大理都有,大理的「下斷上連,石樑跨之,兩岩激水濺珠,宛如梅綻,人呼為不謝梅」等。有的與橋畔景物有關,如「花橋」,福建寧德縣、湖北長陽縣及廣西桂林都有,桂林的有「花橋煙雨」之稱;「柳橋」,在杭州西湖,宋周邦彥詞:「水漲魚天拍柳橋」等。有的比較特殊,如「草橋」,在北京右安門外;「席橋」,在山東東平縣,「相傳宋真宗東封泰山,車駕經行,以席鋪藉」;「瓜橋」,浙江富陽縣,「世傳孫鍾設瓜於此橋」;「鴨橋」在陝西陝城。「金橋」在山西上黨,唐潘炎有《金橋賦》。更有事涉怪誕的,如「暗橋」,在安徽建平縣,「舊傳伍員奔吳,避於山中,追者至此,雲氣護之,員及橋而天暗」;「鬼橋」,《初學記》「上方有鬼橋」;「赤橋」,在山西太原晉水北渠上,「宋太宗鑿卧龍山,血出成河,因更今名」等。
橋名用兩個字是最普遍而又標准化的,單名的橋已經不少,雙名的更是多得多。試思每橋皆有名,在我們古老的大國,該有多少橋名啊!然而在這成千上萬的單名和雙名中,重復的究竟不多,如果把這所有的橋名都搜集起來,編成一部《中國橋名錄》,該是夠洋洋大觀的了。
現在再來舉一些雙名的例,說明橋名的豐富多彩。根據反映內容,一部「橋名錄」可分為五章。
第一章是「表揚」。首先是表揚橋的功用的,如「安濟橋」,即「趙州橋」,在河北趙縣南河上,一名「大石橋」,製造奇特,「隋匠李春之跡也」;「萬安橋」,即「洛陽橋」,在福建泉州,為渡海用,「去舟而徒,易危以安,民莫不利。」「滅渡橋」,在江蘇吳縣,橋成「南北往來者踴躍稱慶,名滅渡,志平橫暴也。」「安平橋」,在福建晉江,建成於宋紹興二十二年,全長2070米,俗名「五里橋」,舊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傳說。其次是表揚造橋人物的,如「績麻橋」,在湖北孝感縣,「世傳居民女績麻所建」;「夫婦橋」,即四川灌縣竹索橋,清何先德造,未完,其妻續成之;「葛鏡橋」,在貴州平越,明萬曆間葛鏡建,「屢為水決,三建乃成,靡金巨萬,悉罄家資」。
第二章是「紀事」,記載有關橋的流傳下來的故事。如「萬里橋」,在四川成都南門外,「昔孔明於此餞費聘吳,曰萬里之行,始於此矣」。唐陸肱有《萬里橋賦》,宋呂大防有《萬里橋》詩,杜甫詩:「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庄」,唐張籍詩:「萬里橋邊多酒家,遊人愛向誰家宿」;宋蘇軾詩:「我欲歸尋萬里橋,水花風葉暮蕭蕭」,宋陸游詩:「雕鞍送客雙流驛,銀燭看花萬里橋」。「馬橋」,即「升仙橋」,在四川成都北,西漢司馬相如不甘貧賤,立志做官,「嘗題柱雲,大丈夫不乘馬車,不復過此橋」,唐岑參有《升仙橋》詩:「及乘馬車,卻從橋上歸」,宋京鏜有《馬橋記》雲:「茲建橋以馬名,自是長卿之遺蹤亦不泯矣。」「蘭亭橋」,在浙江紹興,「晉王右軍修禊處,橋下細石淺瀨(lài賴),水聲晝夜不絕」。「洗耳橋」,在河南汝州,相傳堯要將天下讓給許由,許由自命清高,認為聽了這話污了自己的耳朵,此橋所在「即許由洗耳處」。「虎渡橋」,在福建漳州,亦名江東橋,「江南橋梁,虎渡第一,昔欲修橋,有虎負子渡江,息於中流……乃因壘址為橋」。「宵市橋」,在江蘇揚州,即「小市橋」,「相傳隋煬帝時於此開夜市」。
第三章是「抒情」,通過橋名,來表達思想感情。如「銷魂橋」,即「灞橋」,在陝西西安,「東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因「取江淹別賦句,又呼為銷魂橋」。唐王之渙詩:「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明葛一龍詞:「橋上飛花橋下水,斷腸人是過橋人。」「思鄉橋」,在河北豐潤,「宋徽宗北轅過橋,駐馬四顧,泫然曰,吾過此向大漠,安得似此水還鄉矣……人乃謂思鄉橋也」。「至喜橋」,在四川廣安,「昔歐陽修自吳入蜀,喜路險至此始平」。「情盡橋」,在四川簡陽,唐雍陶《題情盡橋》詩有序雲:「陽安送客至情盡橋,問其故,左右曰送迎之地止此。」「忘恩橋」,在陝西西安,「中官初入選,進東華門,門內有橋曰皇恩橋……俗呼曰忘恩橋,以中官既富貴,必仇所生,蓋恥之也」。
第四章是「寫景」,美化橋身及四周景物。如「垂虹橋」,在江蘇吳江,橋身環如半月,長若垂虹,宋王安石《垂虹橋》詩雲:「頗誇九州物,壯麗無此敵。」「春波橋」,在浙江紹興,賀知章詩雲:「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鑒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故取此名橋。「海棠橋」,在湖北黃州,「宋時橋側海棠叢開,秦觀嘗醉卧於此,明日題其柱」。「胭脂橋」,在江西饒州,鄱陽王蕭儼生活奢華,宅中宮人,洗胭脂水流出,把橋下水都染紅了,故名。「月樣橋」,在山東青州,「採石凝結如天成」。「綠楊橋」,在湖北蘄水,「因東坡醉卧橋上,有『解鞍欹枕綠楊橋』之句,遂名」。按蘇軾《西江月》詞自序雲:「春夜行蘄水中……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覺已曉……書此語橋柱上」,即是橋也。
第五章是「神異」,把神仙和橋梁聯系起來,大多與道教有關。如「聖女橋」,在陝西白水,傳說為三神女一夜成之。「白鶴橋」,在江蘇句容,「漢永元間茅氏兄弟三人,乘鶴至此,有白鶴橋,大茅君駕白鶴會群仙處」。「集仙橋」,在江西安福,「相傳居人夜聞橋上仙樂繚繞,旦往視之,惟見書呂洞賓字於橋柱」。「乘魚橋」,在江蘇蘇州,「昔琴高乘鯉升仙之地」。「照影橋」,在湖北石首,「相傳有仙人於此照影」。
以上是單字和雙字的橋名錄。三字、四字或更多字的橋名,當然也有,但為數極少。三字橋名中著名的有二十四橋,在江蘇揚州。唐杜牧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中的「二十四橋」,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雲是二十四座橋,並列舉其名,但據南宋姜白石的《揚州慢》詞:「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則又似一座橋。後來清朝梁章巨在《浪跡叢談》中更提到在孟毓森所居宅旁之橋上,有「二十四橋」的題名榜,可見「二十四」已成為一座橋的專名。不過這種用數目字當專名的橋,並無他例,有的只是以數為序而已,如杜甫詩「不識南塘路,今知第五橋」。四字或以上的如「舊浣花橋」、「楊柳河橋」、「德陽王橋」(以上均在成都)、「新學前橋」、「建富木橋」(以上均在南昌)、「新飯店石橋」(四川溫江縣)等等,有的是地名或人名關系,其餘都是把單名或雙名的橋加以解釋,並非完整的專名。因此,中國橋名,基本上只有單名和雙名兩種,在《橋名錄》中把這兩種搜集齊全,所余就無幾了。
但是,我國古橋並非個個都有專名。有的本來並無名稱,後來有人隨便叫它一下,逐漸也就成了名字,如「大橋」「小橋」「新橋」「舊橋」「長橋」「短橋」「南橋」「北橋」等等。這些「俗名」,時間一久,就成為「正名」了,如福州的「小橋」,因在「萬壽橋」的大橋附近而得名,就此成為專名。有的「橋」,名氣非常之大,但實際上並無此橋,如「陳橋」,在河南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