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天空佛唯美圖片
擴展閱讀
六年級有胸女人的圖片 2025-09-18 14:04:34

天空佛唯美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4-22 04:30:07

『壹』 南無阿彌陀佛的 圖片

1、這是阿彌陀佛的接引像。
2、阿彌陀佛的標志就是手捧蓮花。(釋迦佛是手托缽,葯師佛是手托寶塔……)。
阿彌陀佛!

『貳』 佛家靜心禪語唯美圖片

佛家靜心禪語唯美圖片

一切無心無住著,世出世法莫不皆爾。歡迎欣賞佛家靜心禪語唯美圖片!

佛家靜心禪語唯美圖片

1. 智者不銳,慧者不傲,謀者不露,強者不暴。

2. 開卷將天曉,誰言不快哉!

3.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4. 犯了過錯,造了罪業,別人知不知道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知道。

5. 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過。你要是一直想改變他,那樣子你會很痛苦。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才是。你要學學怎樣包容他才是。承認自己的偉大,就是認同自己的愚疑。

6. 誰把誰的明媚盡收眼底、誰把誰的難過感同身受。

7. 如實知一切法,故名為佛。——源自:《摩訶般若經》

8. 必須重新站起來,告訴自己,繼續走吧,路途尚未結束——即使重新撿起的東西已被別人踩得粉碎。包括你蹲下去的時候,散落一地的尊嚴。——七堇年

9. 佛在心中莫浪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只向靈山塔下修。

10. 最是凝眸無限意,似曾相逢在前生。

11. 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於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12. 禪院附近小水坑裡的青蛙不願搬到池塘去住,結果被過路的車軋死了。禪師、不圖變遷,會為舊環境所困擾,修行亦如是。

13. 擁有財富的人,不如擁有智慧的人。

14. 世人言忍,忍字最難,非大智慧,斷然不能。

15. 靈明的知覺有五種障礙:貪欲、憎恨、睡眠和昏沉、不安和憂慮、疑惑。

16. 業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去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17. 戒庄嚴故,能生一切佛法義利,滿足大願。——《佛說十善業道經》

18. 同樣的瓶子,你為什麼要裝毒葯呢?同樣的心理,你為什麼要充滿著煩惱呢?

佛家靜心禪語唯美圖片

1. 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

2. 在這個時代要想建立制度非常困難,根源在於世間人道德倫理喪失,誰也不願意服從誰,所以世界秩序大亂,大災難必定會降臨,能夠逃過劫難的人,一定是有大福德之人。

3. 禪詩-《行看流水坐看雲》、閑居無事可評論,一柱清香自得聞。睡起有茶飢有飯,行看流水坐看雲。-了庵清欲。

4. 襄陽古道灞陵橋。詩興與秋高。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雄豪。——完顏壽《朝中措》

5. 欲為第一火,痴為第一暗,瞋為第一怨,此三在世間。——《正法念處經》

6. 世人得罪,其行有三二口言傷人、身行暴害、心專嫉妒。——《中本起經》

7. 醫生難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

8. 一憂一喜皆心火,一榮一枯皆眼塵,靜心看透炎涼事,千古不做夢里人。

9. 胸懷坦盪,處事坦然,心寬體健,益壽延年。

10. 七佛通誡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11. 願佛光注照全家,祈如意伴您永遠!新年快樂!

12. 一水一山何處得?一言一默總由伊;全是全非難背觸,冷暖從來只自知。

13. 是宿命的悲、還是輪回的'痛。

14. 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

15. 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16. 握住蒼老,禁錮了時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

17.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18. 看櫻花滿天,悲傷在流轉,卻掩不住斑駁的流年。

佛家靜心禪語唯美圖片

1. 以忠沽名者訐,以信沽名者詐,以廉沽名者貪,以潔沽名者污。忠信廉潔,立身之本,非釣名之具也。有一於此,鄉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2. 一切處無心是凈;得凈之時不得作凈想,名無凈;得無凈時,亦不得作無凈想,是無無凈。

3. 這個身體,只是借我們暫住而已,如房屋,無常一到,就要搬家,切勿執著。

4. 一切眾川流,皆悉歸大海,若飯佛及僧,福歸已亦然。——源自:《大般涅盤經》

5. 有其因,必有其果。

6. 忍辱多福。

7. 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靜心體味生活的悲與喜,笑看起起落落。

8. 當罪惡的行為還沒有成熟(尚未產生結果)時,愚笨的人視罪惡的行為如同甜蜜。可是當他的行為成熟時,他便有了憂傷。

9. 知足者雖貧而富,不知足者雖富而貧。

10. 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11. 恨別人,痛苦的卻是自己。

12.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留春住。——王觀《卜運算元》

13.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沙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14. 寧靜求自內心,勿向外尋求!

15. 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業語業意業所致。而心無色,不可見取,但是虛妄。——《佛說十善業道經》

16.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青秋節。——柳永《雨霖鈴》

;

『叄』 釋迦牟尼佛一生的圖片,非常唯美.信不信佛

阿彌陀佛,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肆』 跪求一張阿彌陀佛的高清圖片

學佛是好事,念佛也能清凈自己的身心,不知道下面這幅阿彌陀佛的圖片是不是你所需要的:

『伍』 誰有如來佛祖的高清圖片有的發給我,要全身放金光的那種,最好是動態圖,如果沒有如來的,燃燈佛祖,彌

『陸』 在哪裡能下載到這張釋迦牟尼佛佛等身像的高解析度圖片這張是1193×1795的,有沒有更高的想列印出來。

這是釋迦牟尼,但不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是婆娑世界教主。

你這張應該是他的橫三世之未來佛,之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本尊。

釋迦牟尼佛像應該是坐在金蟬子上,手抬起發宏願,胸部中間有個梵文符號。

『柒』 怎麼樣區分阿彌陀佛、葯師佛、釋迦牟尼佛圖片

一、身旁脅侍不同:

1、阿彌陀佛旁邊觀音、勢至菩薩;

西方阿彌陀佛,主管西方極樂世界,他有兩位脅侍,大勇大勢至菩薩和大悲觀世音菩薩,號稱西方三聖。一般祈禱阿彌陀佛,主要是祈求死後的解脫。漢傳佛教認為,阿彌陀佛主要是以其願力,引渡眾生到極樂世界,脫離苦難的輪回,故亦號接引佛,也因為此佛有無量壽命與光明,亦稱無量壽佛、無量光佛。

2、葯師佛旁邊日光、月光菩薩;葯師佛的左脅侍。與右脅侍月光菩薩在東方凈琉璃國土中,並為葯師佛的兩大輔佐,也是該佛國中無量菩薩眾的上首菩薩。

日光菩薩的名號,是取自「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的意思。此一菩薩持其慈悲本願,普施三昧,以照法界俗塵,摧破生死之暗冥,猶如日光之遍照世間,故取此名。

3、釋迦牟尼佛旁邊文殊、普賢菩薩。

中央釋迦牟尼佛,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他有兩位脅侍,大智文殊菩薩和大行普賢菩薩,號稱華嚴三聖。他是這個世界的教化者,是佛教教主。

二、佛身不同:

1、釋迦牟尼佛是此娑婆世界現在佛;

2、葯師佛是東方凈琉璃世界現在佛;

3、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現在佛。

三、所持法器與手印不同:

1、阿彌陀佛持蓮華,表示蓮台九品,接引眾生。

『捌』 有沒有如來佛祖的照片

釋迦牟尼佛圖片

『玖』 求最好看的如來佛祖圖片

地藏千佛網有很多庄嚴的佛菩薩像

回答你補充的問題:如果全家信佛、學佛,或者你是家長,或夫婦共同學佛,而家中尚有裕余的空間或裕余的房間,最好能夠設置佛壇或佛堂。
如果設置佛壇,應該選擇客廳的正位,也就是主人所坐位置的方向,佛像背後不可臨窗,應當面對門窗,陽光充足,使人進門便可一目瞭然。佛壇是家庭的中心,要能產生安定力和安全感的作用。至於地理師所定的方位可以作為參考,但也不必拘泥、迷信。只要不把佛像面對廁所、爐灶或直接面對自己的卧床就好。在設立佛堂時,應選擇一間靜室,不是小孩、貓狗嬉戲出入之處;也不是會客、談笑、宴飲之處,而只是用於禮誦、禪修,不作其他用途。
如果家中原供有關公、媽祖、土地、祖先等神像、神主牌時,不可由於信佛、學佛而把他們立即廢除,應該逐步進行。先將佛菩薩聖像安於正位,其他神像祖牌置於兩旁,不必另設香案、燭台。因為一切善神、祖先都會護持三寶且親近三寶,供設佛菩薩聖像之後,他們也能成為三寶弟子,得到佛法的利益。等到下次遷移佛壇和佛堂之時,便可把原先的神像視為古物而予以保藏。
至於祖牌可以移置於寺院的往生堂,家中並不需供奉。如果仍要供奉,則可置於佛像之下首或另移他處,改以較佛壇為小的祖壇,單獨供奉。例如寺院規模較大者,都會另設有往生堂,專供往生牌;寺院規模較小者,即以大殿佛壇的兩側供置長生牌和往生牌。如此,既能對祖先表示慎終追遠的孝思,也能顯出對佛菩薩的崇高信仰,而此崇高信仰有別於慎終追遠的孝思。
家庭供奉佛菩薩聖像,不需太多、太雜、太亂。可以一佛代表萬佛,以一菩薩代表一切佛菩薩。一般的家庭多半是供奉觀音菩薩、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葯師佛,任擇其一即可。如果已經有了佛與菩薩的聖像,則置佛像在正中或後上方,菩薩像在兩側或在前下方,務必要使佛突出,以顯其尊貴。聖像的大小尺寸,應該和佛壇、佛堂的空間位置比例相稱,不可太大或太小。如果聖像很小,且是以七寶所成,則可以雕刻多重的佛龕來襯托出佛像的偉大。【聖嚴法師】

『拾』 大雄寶殿里供奉的三個佛像都是佛的什麼身

三尊佛一起供奉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三世佛,一種是三方佛。這兩種情況都是不同的佛,而不是佛的什麼身(法身、化身、報身)。

阿彌陀佛(圖片來源於網路)

三方佛,是佛教宇宙中的空間概念,類似於平行宇宙,但又有些不同。佛教中的多個宇宙空間,即是不同於我們現在的宇宙,又有方位之說。三方佛,分別是三方世界的佛主,他們是:東方琉璃光世界,佛主是葯師佛(又叫琉璃光如來);中央婆娑世界,佛主是釋迦牟尼;西方極樂世界,佛主是阿彌陀佛。區別是葯師佛居於我們面對的左邊,一手禪定印托缽(缽中可能有葯草)、一手結施予印並持有葯丸;釋迦牟尼居於中央,為成道相(左手禪定印、右手降魔印);阿彌陀佛居於右邊,雙手結禪定印托缽。這三者佛之間有沒有關系?可以說沒什麼關系,比如釋迦牟尼和阿彌陀佛在很久遠輪回中的前世,曾經是同學關系,這種關系和後世,乃至成佛後,都沒有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