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古絲綢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六年級有胸女人的圖片 2025-09-18 14:04:34

古絲綢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3-04-20 11:17:52

A. 絲綢之路變遷素材手抄報 手抄報圖片簡單

唯美絲綢之路小報手抄報

四年級絲綢之路手抄報 絲綢之路手抄報

絲綢之路的傳播手抄報 絲綢之路手抄報

可愛卡通絲綢之路手抄報小報

絲綢之路主題手抄報

參觀展覽了解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化概況 製作絲路手抄報 課程詳情

南充絲綢文化手抄報絲綢之路手抄報

關於絲綢之路的電子手抄報 絲綢之路手抄報

海上絲綢之路手抄報模板

一帶一路的戰略意義手抄報-絲綢之路

新絲綢之路一帶一路小報首老喊手抄報

絲綢之路發展史手抄含悶報絲綢之路手抄報

絲綢之路手抄報 一一一五二周日作業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卡通精美手抄報

陸地絲綢之路小報手抄報word模板

有關絲綢之路歷史手抄報 絲綢之路手抄報

絲綢之路興衰的手抄者野報絲綢之路手抄報

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手抄報模板

簡約創意卡通絲綢之路手抄報小報

B. 出土的漢代絲織品有哪些

漢代絲織物的出土型指在國內各地出土甚豐,國外的蒙古、朝鮮、前蘇聯的撒馬爾罕及黑海邊的刻赤、敘利亞的帕米拉及幼發拉底河上游的木土拉等地,都有漢代絲織物出土。其中朝鮮的樂浪王盱墓,出土了東漢建武水平時的羅、絹、緬等織物。蒙古的諾顏烏蘭古匈奴墓和通瓦拉古墓出土有漢代的絹,刺耐閉綉和毛織物,織物上昌租裂能看出龍、鶴等紋樣。國內以長沙馬王堆西漢墓與新疆樓蘭古絲綢之路上的東漢墓葬出土最豐也最具代表性。

C. 要做一個關於絲綢之路的圖文創作,題目是傳奇絲路魅力神州,該畫什麼呢(本人畫渣一枚)

個人意見,可以借鑒以下素材(可以純岩自己去搜一搜)

1.駱駝


望採納,謝嘩鄭謝

D. 古代絲綢有哪些種類

古代絲綢有四大名綉,分別是蘇綉、蜀綉、湘綉和粵綉。還可以分為三大名錦,分別是雲錦、蜀錦和宋錦。

一、四大名綉

1、蘇綉

蘇綉是以江蘇蘇州為中心包括江蘇地區刺綉產品的總稱。蘇綉的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濱臨太湖,氣候溫和,盛產絲綢,當地婦女素有擅長綉花的傳統習慣。

優越的地理環境,絢麗豐富的錦緞,為蘇綉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蘇綉在藝術上形成了圖案秀麗、色彩和諧、線條明快、針法活潑、綉工精細的地方風格,被譽為「東方明珠」。

2、蜀綉

亦稱「川綉」,是以成都為中心的四川刺綉產品總稱。蜀綉的歷史很悠久,據晉代常璩《華陽國志》中記載,當時蜀中的刺綉已十分聞名,並把蜀綉與蜀錦並列,視為蜀地名產。蜀綉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針法種類豐富,充分發揮了手綉的特長,形成了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

蜀綉題材多為花鳥、走獸、山水、蟲魚、人物,品種除純欣賞品綉屏以外,還有被面、枕套、衣、鞋、靠墊、桌布、頭巾、手帕、畫屏等。既有巨幅條屏,又有袖珍小件,是觀賞性與實用性兼備的精美藝術品。

3、湘綉

湘綉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刺綉產品的總稱。湘綉分別在民國元年(1912年)消磨和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義大利都靈博覽會和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湘綉分別獲得最優獎和一等獎,被國外譽為超級綉品。湘綉的特點是用絲絨線(無拈絨線)綉花,其實是將絨絲在溶液中進行處理,防止起毛,這種綉品當地稱作「羊毛細綉」。

湘綉也多以國畫為題材,形態生動逼真,風格豪放,曾有「綉花花生香,綉鳥能聽聲,綉虎能奔跑,綉人能傳神」的美譽。湘綉人文畫的配色特點以深淺灰和黑白為主,素雅如水墨畫;湘綉日用品的色彩艷麗,圖案紋飾的裝飾性較強。

4、粵綉

廣東刺綉藝術的總稱,包括以廣州為中心的「廣綉」和以潮州為代表的「潮綉」兩大流派。相傳最初創始於少數民族,與黎族所制織錦同出一源。先前綉工大多是廣州、潮州男碧橋絕子,為世所罕見。粵綉始於唐代,明中後期形成特色,清代由廣州港出口名揚國外。

技藝精湛,構圖裝飾性強,色彩濃郁鮮艷,綉絨平整光亮,文理清晰,絨條灑脫。唐代蘇鶚所撰《杜陽雜篇》就描述過廣綉「細如毫發,其品題章句,無有遺闕。」

二、三大名錦

1、雲錦

雲錦指在南京生產的一種提花絲織工藝品,織造精細、圖案精美、錦紋絢麗多姿,集歷代絲織工藝之大成,又融會了其他各種絲織工藝的寶貴經驗,達到了絲織工藝的巔峰。雲錦主要特點是逐花異色,從不同角度觀察,綉品上花卉的色彩各異 。

雲錦的歷史可追溯至宋代,因色澤光麗燦爛,狀如天上雲彩,故而得名,流行於明清時期,元、明、清三朝均為皇家御用品貢品,被稱作中國古代織錦工藝史上最後一座里程碑。2006年雲錦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傳承單位是南京雲錦研究所。

2、蜀錦

蜀錦原指四川生產的彩錦,後成為織法似蜀的各地所產之錦的通稱。蜀錦多以染色的熟絲線織成,經線起花,運用彩條起彩或彩條添花,以幾何圖案組織和紋飾相結合的方法織成。蜀錦圖案取材廣泛,諸如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占祥銘文、山水人物、花鳥禽獸等。

成都「錦官城」得名於秦漢時期,秦漢至隋唐時期的錦織品幾乎均為蜀錦。是絲綢之路的主要交易品之一,亦是日本國寶級傳統工藝品京都西陣織前身。2006年,蜀錦織造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單位是成都蜀錦織綉博物館。

3、宋錦

宋錦起源於宋末,主要產地在蘇州。紋樣組織精密細致,質地堅柔;圖案花紋對稱嚴謹而有變化,豐富而流暢;色彩運用艷而不火,繁而不亂;製作工藝以經線和緯線同時顯花為主要特徵。宋錦實用性非常強,質地柔軟堅固、圖案精美、耐磨且可以反復洗滌,適用面非常廣泛 。

宋錦是在唐代蜀錦的基礎上發展而來,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單位為蘇州絲綢博物館。悔姿

E. 法國17-18世紀絲綢紋樣

17-18世紀,隨著東方航線上的海外貿易 日益繁忙,大量中國的生活奢侈品運行脊指往歐洲各國,這其中又以茶葉、絲綢和瓷器為大宗。如果說茶葉的改變了歐洲人日常生活的某種方式,使喝茶習俗在各國興起話,那麼溫潤的青花瓷和飄逸的絲綢,因其充滿異國情調的圖案,更給他們帶來了關於中華帝國的想想的聯想。再加上入華傳教士書信中透露的信息,一股對中國奢侈品的狂熱愛好便在17-18世紀的歐洲盛行!給當時的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了很多影響。裝飾藝術中的「中國風」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中國風」法語稱為「chinoi-serie」,作為一種藝術裝飾風格,它首先出現在17世紀,但在18世紀,尤其是法國路易十五宮廷的提倡獲得了突出的發展,被迅速傳播和流行。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風」與其真正的中國原產物品上的裝飾風格不同,他不是對中國裝飾風格的直接模仿么認識以中國這一遙遠而神秘的國度為靈感來源,選擇一些中國事物,比如:人物、背景或者物品等等作為設計素材,經過他們自己豐富的聯想,再與他們自己的傳統文化想結合,加以創造,產生一種典雅、華麗、充滿異國風情的裝飾風格。很多檔配裝飾史家都認為,當時的法國宮廷及歐洲的很多地方流行的「羅可可」裝飾風格。其中就是「中國風」在外國裝飾中的體現。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7-18世紀與歐洲進行海上貿易的,除了中國還有印度、日本等。因此「中國風」的裝飾風格也不是單一的,它起源於中國裝飾紋樣,同時也汲取了歐洲本身的巴洛克、洛可可藝術等不同文化來源的裝飾。設計師們憑借自己的想像,把不同的元素糅合在一野敏起,產生一種具有東方情調的歐洲設計。
「中國風」在歐洲東風流行開始於17世紀早期,到18世紀前期由於洛可可的興起而進入到全盛時期,18世紀晚期隨著新古典主義的興起,裝飾藝術中的「中國風」漸漸消退,到了19世紀的時候,就已日本風格的影響為主了。
隋唐五代時期除政府官員按制度穿用規定花色的官服之外,一般生活服裝流行圖案花
式豐富多彩。概括起來,大體有如下各大類:
(一)聯珠團窠紋
紋樣基本骨骼為平排連續的圓形組成作用性骨骼,圓周飾聯珠作邊飾,圓心飾鳥或獸
紋,圓外的空間飾四向放射的寶相紋。這種形式受波斯薩珊王朝(公元226年至640年)的
影響。也可能是當時出口貿易適銷的花樣。盛行於北朝至唐代中期。

(二)寶相花紋
由盛開的花朵,花的瓣片,含苞欲放的花,花的蓓蕾和葉子等自然素材,按放射對稱
的規律重新組合而成的裝飾花紋。靈感來自金屬珠寶鑲嵌的工藝美及多種花的自然美。

(三)瑞錦紋
由雪花的自然形態加工成多面放射對稱的裝飾形態,寓"瑞雪兆豐年"的吉祥含義。

(四)散點式小簇花、小朵花
取花葉的自然形做成對稱形小簇花,作散點排立。流行於盛唐。

(五)穿枝花
以波狀線結構為基礎,將花、花苞、枝葉、藤蔓組合成富麗纏綿的裝飾紋樣。流行於
唐、宋、明、清。也稱唐草紋。

(六)鳥銜花草紋
多為鸞鳳、孔雀、大雁、鸚鵡等禽鳥嘴中含著瑞草、瓔珞、同心百結、花枝等,有的
作飛翔式,有的作棲立式。

(七)狩獵紋
作自由散列式或聯珠團窠式。

(八)幾何紋
有龜甲、雙距、方棋、雙勝、盤絛、如意等形式。隋唐時期紋樣造型豐腴、主紋突出
,地部疏朗,常用對稱構圖,色彩鮮麗明快。至五代紋樣漸趨寫實細膩,如孟蜀時成都蜀
錦有長安竹、天下樂、雕團、宜男、寶界地、方勝、獅團、象眼、八搭韻、鐵梗襄荷等,
這些花式名稱,宋代繼續流行,並對明清時期織錦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而17-18世紀的法國,卻有著不同的設計風格。突出表現在:精緻、
繁縟:洛可可風格影響下的他們都醉心於盤桓繞旋的藤蔓紋樣,對處於動態流轉中的風格特徵情有獨鍾。多米諾骨牌樣式在這一時期里出現在裝飾中就恰當地說明了這一流向。
18世紀的法國在室內藝術方面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奢華。除了精工製造和繁復裝飾之外,材質的貴重也是不可忽略的。
這應該是你想要的吧

F. 古代有哪些典型絲綢

絲織品的十四大類

古代的絲織品基本按織物組織、織物花紋、織物色彩命名。現代絲綢沿用舊名的很多,如縐、綾、綈、絹,也使用了一些外來語,如喬其(georgette)、塔夫綢(taffeta)等。目前,根據絲織拍陵品種的組織結構、採用原料、加工工藝、質地、外觀形態和主要用途,可分成紗、羅、綾、絹、紡、綃、縐、錦、緞、綈、葛、呢、絨、綢等十四大類。

1、紗:全部或部分採用由經紗紐絞形成均勻分布孔眼(即「紗眼」)的紗組織絲織物,也稱素紗。

2、羅:全部或部分採用由經絲互相絞纏後呈現椒孔的羅組織絲織物。有直羅、橫羅、花羅、素羅之分。

3、綾:採用斜紋組織或斜紋變化組織,織物表面具有斜向織紋的絲織物,質地輕薄。早期織物表面呈疊山形斜紋,「望之如冰凌之理」,故稱綾。

4、絹:採用平紋組織,質地細膩、平整、挺括的天然絲織物。緩腔

5、紡:採用平紋組織,經緯線無捻或弱捻,質地輕薄、柔軟的絲織物。

6、錦:採用重組織,用多色絲線織成的絢麗多彩的色織提花絲織物。錦是負有盛名的提花綢,古有"織采為文,其價如金"之說。有蜀錦、宋錦、雲錦之分。

7、緞:採用緞紋組織或緞紋變化組織,外觀平滑、光亮、細密的絲織物。

8、綈:採用平紋組織,應用長絲作經,棉或其他紗線作緯,質地粗厚、織紋清晰的絲織物。有素線綈、花線綈之分。

9、葛:採用平紋組織、斜紋組織及其變化組織,經曲緯疏,經細緯粗,織物表面呈現橫向梭紋,質地厚實的絲織物。

10、呢:採用各種組織,應用較粗的經緯絲線,質地豐厚,有毛感的絲織物。

11、絨:全部或部分採用起絨組織,表面呈現絨毛或絨圈的絲織物。

12、綢:採用平紋組織或變化組織,經緯交錯緊密的絲織物。綢是絲織品的總稱。其特徵為:綢面挺括細密,手感滑爽。無其他明顯特徵的絲織品都可稱為綢。

13、綃:採用平紋或假紗組織,質地輕薄,擾賀衫呈現透孔的絲織物。

14、縐:採用平紋組織或其他組織,應用經緯加強捻等工藝,織物呈現縐紋效應的絲織品。其特徵為:綢面具順逆雙向皺紋,光澤柔和,手感富有彈性,抗縐效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