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豎寫書信格式圖片,求圖
書寫格式
①開頭稱呼:頂格,有的還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飾詞,如親愛的等。
②問候語:如寫「你好」、「近來身體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不過很少。)
③正文。這是信的主體,可以分為若干段來書寫。
⑤署名和日期。寫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寫在祝頌語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側。
最好還要在寫信人姓名之前寫上與收信人的關系,如兒×××、父×××、你的朋友×××等。在下一行寫日期。
Ⅱ 寫書信的格式,圖片發過來哦!
按通行的習慣,書信格式主要包括五個部分: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具體如下:
1、稱呼:也稱「起首語」,是對收信人的稱呼。稱呼要在信紙第一行頂格寫起,後加「:」,冒號後不再寫字。稱呼和署名要對應,明確自己和收信人的關系。有的還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飾詞,如「親愛的」等。
2、問候語:最常見放入寫「你好」、「近來身體是否安康」等,寫在稱呼下一行,前面空兩格,獨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否則,就會違反構段意義單一的要求,變成多義段了。
3、正文:即寫信人要說的話,是信的主體,可以分為若干段來書寫。它可以是復答、勸諭、抒懷、辭謝、致賀、慰唁,也可以是敘情說理、辯駁論證等。要做到有條有理、層次分明。
4、祝頌語:作為書信的結尾,以最常見的「此致」、「敬禮」為例。「此致」有兩種寫法:一是緊接著主體正文之後,不另起段,不加標點;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兩格書寫。「敬禮」寫在「此致」的下一行,頂格書寫後加上一個驚嘆號,以表誠意和強度。
5、署名和日期:寫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寫在祝頌語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側。最好還要在寫信人姓名之前寫上與收信人的關系,如兒×××、父×××、你的朋友×××等,再下一行寫日期,有時寫信人還加上自己的所在地。
6、如果忘了寫某事,則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兩格寫上「又附」,再另起行書寫未盡事宜。
Ⅲ 古代異地戀是如何傳情達意的
如今飛速發展的網路時代讓信息的傳遞無比便利與快捷,而在信息不暢通的古代,我們的先人是如何與遠在千里之外的愛人互傳情誼的呢?我覺得有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種當然是寄信了。古代時也會有發達的驛路系統和大大小小的驛站,而驛站乎胡嘩中會常備馬匹和驛卒,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傳遞信件,當然戰時作傳遞軍情之用,而特殊時期也會運送一些特產。例如那著名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便是由驛站的驛卒運送的。
這種方式的著名典故,我覺得就是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故事了。二人的異地戀,在那時也是相當著名的,而卓文君給司馬相如的回信,那一首《白頭吟》更是成了流傳至今的經典。無論是那句「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所表達的灑脫,還是那句「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的感人至深,都是古代異地戀的最好詮釋。
綜上所述,這就是我總結的古代異地戀傳達情誼的方式,希望能夠幫到題主。
Ⅳ 古代信息傳遞方式有哪些
1、飛鴿傳書
與「鴻雁傳書」是一個意思,是古人之間聯系的一種方法,將信件系在鴿子的腳上,然後傳遞給要傳遞的人。古代通信不方便,所以聰明的人利用鴿子會飛且飛得比較快、會辨認方向等多方面優點,馴化了鴿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
2、烽火
古代邊防軍事通訊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是表示國家戰事的出現。古代在邊境建造的烽火台,通常台上放置乾柴,遇有敵情時則燃火以報警——通過山峰之間的烽火迅速傳達訊息;古有周幽王為褒姒一笑,博烽火戲諸侯而失信於天下,導致周朝衰敗的典故。
3、急腳遞
中國宋代創制的一種傳送公文的驛傳。由軍興所需而置。這種通信方式的特點是:由御前直接發下,不經樞密院或門下省,減少了不必要的交接手續,又可保守機密,沿途接力傳送,晝夜不停,而且不入遞鋪交接,減少了在遞鋪的停留時間。
4、羽檄
古代軍事文書,插鳥羽以示緊急,必須迅速傳遞。「檄」多在上下級、平級之間互相通用。而傳遞軍情一般都寫在「檄」上,如果在其上插雉羽,則表示萬分危急,欲其急行如飛,稱之為「羽書」或「羽檄」。
5、郵驛
驛傳是從早期的聲光通信和專人送信演變而來的。中國的郵驛源遠流長。原始社會出現了以物示意的通信,奴隸社會發展為早期的聲光通信和郵傳,到封建社會時,中國的郵驛在世界上已居於前列。中國古代設立的以傳遞公文﹑接待過往官員為主的官方交通通信組織。有時也運輸官府所需少量物品。
Ⅳ 古人是如何表達「想你」的
▶身似浮雲,心如飛絮,氣若游絲。
少年時分的我,特別喜歡這首小令,它把「想念」描述到了極致。
長這么大小啊,我還不懂得什麼是相思呢,剛剛明白什麼是相思,就害上了相思病,這份相思病全是因你而起啊。
你唯仔看我想你想的,整個人都輕飄飄的,好像在雲彩中漫步一般,我這些啊,就跟那四月間漫天翻飛的柳絮似的,無所依傍,無處安放,我感覺我好像只剩下一絲氣息昌仔了,如果我今晚就掛掉,你會不會來看我?
什麼時候最想你呢,當然是燈昏昏暗暗還有一絲光亮的時候,當然是月亮胡明忽暗只有半圓未耐山汪圓的時候,我想到我也是一個人,我感到了殘缺,倘若你在我身邊,那就圓滿了,就像那明明亮亮的燭光,就像天邊那輪滿月,那才是這個世界最應當有的樣子啊。
這首小令的作者是徐再思,曲牌是《折桂令》。
Ⅵ 正確的書信格式作文只寫出來的要圖片
拓展資料
一般的書信由六個部分構成:稱呼、問候、正文、祝福語、署名、日期。
1、稱呼早配
寫一封信,先要把收信人的稱呼頂格寫在第一行,然後,再在後面加上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
2、問候語
問候語要寫在稱呼的下一行,空兩格。它可以獨立成為一段。
3、正文
正文一般分為連接語、主體文、總括語三個部分。每一個部分開頭都應另起一行,空兩格落筆。
4、祝福語
祝福語是表示致敬或祝賀一類的話,如「此致」、「祝」等。應獨佔一行,空兩格寫。
另外,在寫與「此致」或「祝」相配套的「敬禮」、「健物帶康」等一類表示祝福的話語時,一般要另起一行頂格寫。
5、署名
寫完信之後,在信的右下角寫罩睜蘆上發信人的姓名叫做署名。在署名的前面一般還要加上合適的稱謂,如「你的同學」、「你的好友」,「您的學生」等。
6、日期
日期寫在署名的下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