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醬骨頭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黑男人jj圖片 2025-09-19 04:35:22
孤獨少女背影唯美圖片 2025-09-19 04:15:08

醬骨頭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3-04-06 00:52:36

㈠ 你見過圖片與實物不相符的外賣嗎

現在我就整理了幾個圖片與實物不相符的外賣商品,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吧。

第一位、「野菌湯」,圖片中的「野菌湯」顏色清透,可以清楚的看到,白色的菌菇,紅色的大棗,還有幾個橘黃色的枸杞,配上綠色的香蔥點綴,看起來就讓人食慾大開,而送來的外賣裡面,湯底渾濁,一堆黑色的干枝,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就像一些乾草一樣,還有幾個應該是白色的蒜末點綴,看起來讓人毫無食慾,有種想吐的感覺。

從銷量看來,這個月售一,應該就是這一份了,別人看了都不想在點外賣了。

第二位、「椒麻魚」,這個不僅不相符了,而且還天差地遠,圖片中的椒麻魚放在透明的方形容器中,魚肉奶白,麻椒密密麻麻的鋪滿整個魚身,翠綠色的香蔥點綴,讓人一看就胃口大開,而實物圖外賣就有點相差太遠了,居然是一盒油炸的小雨,雖然看起來還不錯,但是這和圖片完全不相符的東西看起來還是讓人不舒服,買到的碰鎮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真的是一口都不想吃,而且還花了好多錢,從月售一來看,這個應該也是踩雷的。

第三位、「雙蛋火腿飯」,圖片中的米飯粒粒分明,黃色的雞蛋炒的很到位,還有紅色的火腿丁大小分明,配上綠色的香蔥,實物搭配顏色非常好看,看一眼就想把它全部都吃光,有種吃了一碗還想在吃一碗的感覺,而實物就有點奇葩了,一份米飯躺在餐盒中,兩個荷包蛋相依相偎在一起,一小節火腿隱藏在最下面,純螞好像在和它們捉迷藏一樣,旁邊的白菜孤單的待在角落,看起來和它們格格不入。

拜託,我要的是炒飯,你們這送的是什麼,讓我自己炒嗎?還是讓我自己拌?還是讓我把它們一樣吃一口然後在嘴裡混合?看的做吵埋讓人很不舒服,看著月售一,看來又是一位踩雷的。

第四位、「醬大骨」,圖片中的骨頭放在盤子里,幾乎占滿了整個盤子,而上面全部被肉包裹著,這樣的「醬大骨」十塊錢一塊,看起來也不是很貴,而實物里的「醬骨頭」那可真的是骨頭了,幾塊骨頭占據了整個飯盒裡面,上面乾乾凈凈的,和圖片中被肉包裹的「醬骨頭」相差太遠了,只有在角落裡才能看到幾縷肉絲,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吃過的呢,這樣一份骨頭,別說八十三了,給我五塊我都嫌貴,這樣的東西居然還能月售五,真的想知道買家他們看到實物的時候,心情是什麼樣的。

第五位、這個就有點神奇了,圖片中的實物,一樣一盤,看起來非常不錯,而且價格也非常實惠,商家看起來還是很不錯的嘛。

可是,如果你這樣想那就錯了,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實物,除了米飯沒什麼毛病外,點的菜卻讓人無言以對,有種讓人掀桌子的沖動。

點的菜是一樣一盤,而送來的卻是袋裝的小菜,而且還是一塊錢一袋的,實物的價格配上餐盒頂多十塊錢,而點的這些東西加起來,都將近四十塊了,花四十塊去買十塊錢的東西,誰看了誰都想掀桌子。

㈡ 怎樣醬大骨頭

醬骨頭算是東北的一道傳統名菜。根據主料的不同有醬脊骨,醬排骨,和醬棒骨。這幾種原材料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經得起長時間的燉煮而肉質不會發柴、發死。其中又因為豬脊骨經燉煮後口感最為軟糯,啃起來也更有樂趣而最受歡迎。

㈢ 東北醬骨頭怎麼做

食材:大骨頭、大醬(豆瓣醬、甜面醬)、蔥、姜、蒜。

製作過程:



第一步:先把買回來的大骨頭放在清水裡,加入澱粉(或者麵粉),揉搓一會,讓麵糊吸附在大骨頭的表面,然後用清水沖洗干凈,這樣既能清洗大骨頭表面的血水也能吸出一些褶皺里的雜質。醬大骨

第二步:鍋中多加點清水,把清洗干凈的大骨頭放進去,加入蔥段、薑片和大蒜,大火燒開,將大骨頭焯水五分鍾,水開後加入適量的料酒,撇干凈表面的浮沫,(焯水的時間要足夠,否則內部的血水煮不出來)焯完水以後把大骨頭撈出,用熱水沖洗表面的浮沫和血末,放在盆中備用。



第三步:鍋中加入適量的食用油,放入蔥段和薑片,炒出香味後加入大醬(豆瓣醬、甜面醬)攪拌均勻,小火炒出醬香味,將大醬炒熟,加入少許的生抽和老抽,攪拌均勻。

醬大骨

第四步:加入足量的清水,煮開後加入料包(花椒、八角、香葉、桂皮),把焯過水的大骨頭也放進去,蓋上鍋蓋中火燉煮40分鍾,時間到以後加入適量的食鹽和少許的冰糖,再大火煮十分鍾,把加入的蔥姜蒜撈出,以免煮爛影響骨頭湯的口感,關火後蓋上鍋蓋繼續燜,讓大骨頭入味。醬大骨

第五步:吃前再用大火煮十分鍾,湯汁濃稠後就可以開吃了

直接放醬是錯的,大醬要炒熟後再加水,否則煮出來的湯有澀感,湯汁還沒有醬香味,學會這樣秘制,骨頭色澤洪亮香味十足,只要大家記住這一個小技巧,保證大家秘制出來的東北醬大骨骨頭軟爛鮮香,醬香味十足,比飯店裡做出來的還要好吃

醬骨頭

㈣ 東北大醬骨怎麼做

2.1 做法一
1、 將豬骨放入清水中浸泡兩小時,期間換幾次水,去除血污;

2、 將豬骨放入盛冷水的鍋中,加熱,水沸後撇去浮沫,撈出豬骨;

3、 另煮一鍋熱水,水將沸時放入焯過的豬骨,放入料酒、生抽、老抽、白糖、鹽、黃醬、山楂、桂皮、花椒、大豎耐料、陳皮、香葉、丁香等調料,大火煮沸,小火繼續煮一個小時;東北醬骨頭圖片(20張)

4、 改中火或大火再煮半個小時,再收一下湯汁即可。

2.2 做法二
1、骨頭斬大塊,用清水泡2小時,中間換幾次水;

2、香葉,桂皮,大料,蔥姜,山楂,花椒,辣椒裝入調料包;

3、鍋內少許油倒入砂糖炒至融化上色,倒入溫水,並加入黃豆醬,老抽,料酒攪勻;

4、把銷纖蘆骨頭撈出放入兌好調料的溫水中,把調料包也放入,繼續加溫水沒過骨頭;

5、大火燒開,轉中小火燉1.5小時,加入鹽繼續燉半小時關火;

6、骨頭繼續放在湯里泡2小時,吃的時候加熱撈出即可。

2.3 做法三
1、將骨頭砍成大塊,放入清水,清洗。用清水浸泡2小時,期間換水若干次。

2、骨頭出水後,加入生薑、東北黃豆大醬,醬油,大小茴香,柔和放置1.5小時。

3、將配置好的骨頭放入溫水中,溫水要漫過骨頭。期間先用大火煮2小時,後用小火煮半小時,加水若干次。

4、骨頭煮熟出鍋,與大蔥,東北大醬或其它黃豆大醬配合食用即可。

以上三種做法各有優點,前2種做法更適合脊骨和肋骨,第三種比較適合棒骨

2.4 做法四
1、將豬脊虧帶骨剁塊清洗(清水浸泡1小時)。

2、骨頭焯水,打掉浮沫。(焯水時間不宜過長,5分鍾左右即可)

3、准備調料包。用細紗布包裹八角、花椒、蔥姜段、蒜片、桂皮、香葉等。多少按自己口味。

4、醬骨頭入清水鍋,大火燒開。然後換中小火,加入調料包一起煮,時間45分鍾-1小時。(時間過長容易脫骨,不好醬,也沒有口感。)

注意:燉煮骨頭時不要放鹽和醬油,骨頭不容易熟而且肉質易柴。

5、關火後將骨頭涼涼。取適量骨頭湯,加入老抽和生抽、料酒、精鹽、白醋、白糖等攪拌成汁。

6、醬汁大火燒開,放入涼骨頭。翻炒拌勻。

7、開鍋後將湯汁收干即可。

8、剩餘骨頭湯可以放入適量菠菜調湯。

3 製作 編輯本段
1、豬骨可用豬棒骨、豬脊骨、豬排骨等,三種都可以用;(豬棒骨最好)

2、一次醬豬骨的量最好多一些,這樣肉味更濃厚,平常用三斤多,剛好一大鍋;

3、去除豬骨中的血污最好用清水浸泡六個小時,期間換幾次水,飛水容易損失肉味。如果因為沒有那麼多時間,浸泡了兩個小時,又稍飛一下水,沒有煮太長時間,盡量減少肉味的損失;

4、燉豬骨的香味可以根據現有的材料來選擇,只有花椒、大料也沒關系,丁香、香葉沒有也可以;醬骨頭(18張)

5、為了增加風味,加一些干黃醬,用豆瓣醬、東北大醬等也可以,沒有也可以不放;

6、白糖可以炒一下糖色再倒入鍋中,色澤更紅亮。

7、做菜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不用完全遵循菜譜,可以根據現有的食材,用自己的方法做出只屬於自己家的獨特美味,菜譜僅作為參考即可。

8、吃骨髓的時候,可以用吸管。戴上一次性塑料手套。應當注意骨髓過熱 容易導致燙傷。

9、沒有東北黃豆醬可以用韓式大醬,豬骨頭選腔骨,腿骨,脊骨剁大塊都可以,小肋排就有點兒浪費了啊!

10、炒糖色完成要立即加入溫熱的水攪勻;

11、煮完骨頭的湯留下來煮麵條很有味滴!

㈤ 醬骨頭做法大全竅門

1. 將大塊豬脊骨略洗,置大盆中加滿清水浸泡約6-12小時,中間可換水數次,若室溫較高,可將盆放入冰箱冷藏室內,以防豬肉變質。
醬骨頭圖片合集
醬骨頭圖片合集(11張)
2. 將泡凈血水的脊骨沖洗數遍後置大鍋中加水沒過豬骨,加生薑數塊(拍破),蔥數根打結,八角(大料)幾顆,花椒一小把,桂皮一小塊,香葉2片(可無),十三香少許(可無),紹酒,老抽,醬油,炒好的糖色,白糖,豉汁或優質黃豆醬適量(可無)。
3. 大火燒至湯開後打凈浮末,加精鹽適量(鹵汁需較咸才能使醬好的骨頭充分入味,故用鹽量較大),轉中小火加蓋燜煮約1小時。
4. 加雞精適量,轉中—大火敞蓋燉約30分鍾 (目的是將湯汁略收,使肉骨頭進一步入味)後即可。
要點
1. 為了使醬好的骨頭味道濃厚,建議一次燉的肉骨頭不少於5磅,像我這次就燉了近8磅。按照袁枚老先生對白煮肉的要求,「非二十斤以外,則淡而無味」 ,我這五磅算不得多。雖然這醬骨頭是「紅煮肉」,這肉多味厚的道理同樣適用—原因是如果肉少,那點肉味不免要都跑到湯里去了。肉量實在偏少,可以適當將湯汁收濃一些。
2. 第一步去血水採用長時間冷水浸泡而非更省時的「飛水」,也是為了更好的保持肉味。如採用飛水的辦法,因原料較大,較多,勢必要經較長時間的煮燉才能將血水除凈,肉味的損失也就不必說了。
3. 在做紅燒/鹵菜時,可以嘗試同時使用幾種不同的醬油或醬料,這樣往往可使成菜口味更加豐厚、鮮美。比如說我這次除老抽和醬油外,又用了較少量的醬油露和豉汁,及少許醬油。
4. 醬骨頭剩下的肉湯是做鹵雞蛋、熏雞蛋、鹵豆腐皮/乾和虎皮蛋的好材料。
做法二
一般選用腔骨,除了表面的肉以外,主要吃骨髓;也有脛骨,主要吃筋。
醬骨頭做法
醬骨頭做法
做法:首先將大塊豬骨頭略洗,置大盆中加滿清水浸泡約6-12小時,中間換水數次;然後將泡凈血水的脊骨沖洗數遍後置大鍋中加水沒過豬骨,加生薑數塊(拍破),蔥數根打結,八角(大料)幾顆,花椒一小把,桂皮一小塊,香葉、十三香少許,酒,老抽,醬油,炒好的糖色,白糖,豉汁或優質黃豆醬適量。然後用大火燒至湯開後打凈浮沫,加精鹽適量,轉中小火加蓋燜煮約1小時。加雞精適手雹量,轉中火敞蓋燉約30分鍾即可。
口味:醬骨頭的料多,畝如味香。
手抓醬骨頭
原料:豬後腿通水骨300克
調料:鹽10克、醬油10克、味精15克、姜、蔥各8克,八角3克、桂皮2克、香葉兩片、草果3克、原汁老湯400克,水2000克,冰糖20克,紅曲米5克,排骨醬15克
製作:1、先將調料放入桶里調成鹵汁備用。2、把通水骨從中間砍成兩段,大火沸水氽1分鍾,放入調好的鹵汁桶里小火燜燒40分鍾至爛,撈出控干,放入凈鍋內,加鹵汁200克,放入冰糖、排骨醬,大火收濃鹵汁裝盤即成。
做法三
做法:
1、將豬骨放入清水中浸泡兩小時,期間換幾次水,去除血污
2、將豬骨放入冷水中,水沸撇去浮沫,撈出豬骨
醬骨頭
醬骨頭
3、另煮一鍋熱水,水將沸時放入焯過的豬骨,放入料酒、生抽、老抽、白糖、鹽、黃醬、山楂、桂皮、花椒、大料、陳皮、香葉、丁香等調料,大火煮沸,小火繼續煮一個小時
4、改中火或大火再煮半個小時,收一下湯汁即可
烹飪技巧:
1、豬骨可用豬棒骨、豬脊骨、豬排骨等,我這三種都用了。
2、一次醬豬骨的量最好多一些,這樣肉味更濃厚,我用了三斤多,剛好一大鍋。
3、去除豬骨中的血污最好用清水浸泡六個小時,期間換幾次水,飛水容易損失肉味。我因為沒有那麼多時間畢耐帆,浸泡了兩個小時,又稍飛了一下水,沒有煮太長時間,盡量減少肉味的損失。
4、燉豬骨的香味可以根據現有的材料來選擇,只有花椒、大料也沒關系,我因為家中正好有這幾種醬肉的調料就放了這些,丁香、香葉沒有,我就沒放。
5、為了增加風味,可以加一些干黃醬,用豆瓣醬、東北大醬等也可以,沒有也可以不放。
6、白糖可以炒一下再倒入鍋中,色澤更紅亮。
做法四
材料:豬大骨頭1750克、黃醬3大匙、食鹽適量、冰糖25克、姜1塊、蒜4瓣、八角2顆、花椒20粒、桂皮1塊、干辣椒6個、料酒2大匙、生抽2大匙、老抽2大匙、香葉2片、植物油適量。 [1]
做法:
1.豬骨頭斬成大塊(一定要大塊),用水沖凈表面的血沫,再放入清水中浸泡約一小時,期間換幾次水。
2.鍋內放入適量的水燒開,放入豬骨煮3至5分鍾,撇凈湯面上的浮沫。
醬骨頭
醬骨頭
3.然後將豬骨撈出,用水洗凈表面的血沫,瀝干待用。
4.准備好各種調料(生薑拍破,大蒜去皮)。
5.鍋內放油,下入黃豆醬,小火將其炒香。 [1]
6.湯鍋內放入適量的水(約2000毫升),放入調料1中全部的調料及步驟5炒好的黃豆醬,大火將其燒開。
7.然後放入焯燙過的豬骨頭,再次燒開。
8.此時湯面上還會有一些浮沫,用湯勺撇凈。
9.然後蓋上鍋蓋,中小火,燉煮約1.5小時即可。
烹飪技巧
1、醬料可按自己的喜好來選擇,黃豆醬、干黃醬、豆瓣醬、香其醬都可以。
2、燉煮的時間要根據骨頭量的多少來決定。
3、黃豆醬中含有鹽分,所以放鹽的時候要稍微減少一點

㈥ 醬香大骨頭的家常做法有哪些

大骨 一根(要肉多的)

生薑 1塊

大蔥 一段

八角 三顆

桂皮 一根

香葉 兩片

料酒 一大勺

醬油 一大勺

生抽 大半勺

耗油 大半勺

雞精 一勺

冰糖/白砂糖 少許

五香粉 一勺

干辣椒 可選花椒

可選做法步驟學會醬香大骨頭,生活有滋有味兒

1、大骨頭分段洗凈,冷水下鍋,加入去腥三件套:生薑、大蔥和料酒(我忘了買蔥哈哈哈,有肯定是剛好)學會醬香大骨頭,生活有滋有味兒

2、開大火煮,煮開後關火學會醬香大骨頭,生活有滋有味兒

3、過冷水,讓肉更緊致,記得把肉沫沫洗干凈喲,順便把煮過的生薑和大蔥丟掉(為了美味,別嫌浪費)學會醬香大骨頭,生活有滋有味兒

4、炒糖,我懶所以我用白砂糖哈哈哈,追求完美的請用冰糖,黃冰糖最好,熱鍋冷油小火翻炒學會醬香大骨頭,生活有滋有味兒

5、慢慢的炒炒炒,要有耐心,炒至融化學會醬香大骨頭,生活有滋有味兒

6、先加水,攪合攪合,再放入大骨頭學會醬香大骨頭,生活有滋有味兒

7、開始加料:生薑、桂皮、香葉、八角,(也可以直接用一包燉肉料代替)喜歡麻辣一點的在加入干辣椒和花椒,不喜歡的略過;接著再放入料酒、生抽、醬油、耗油,加水加水加水,沒過骨頭,小火燉學會醬香大骨頭,生活有滋有味兒

8、至少半小時多則一小時,中間可以多翻騰幾次,只要筷子一紮能扎透,熟了就可以關火出鍋。

㈦ 醬骨頭是常見的下酒菜之一,醬骨頭怎麼做更美味

想要製作美味得醬骨頭,准備好這些吧,豬脊骨/棒骨1kg 蔥白1小段 薑片3片、料酒1大勺、東北大醬2大勺、生抽4大勺、老抽1小勺、冰糖2大勺.香料:八角兩個、香葉兩片、桂皮一小片、花椒一小勺、干辣椒幾個、生薑幾片、大蒜幾瓣、蔥兩根。

步驟八:待湯汁變濃稠,肉質酥爛,輕輕一撥能脫骨時,便可盛出了,然後撒上適量的蔥花,香氣四溢,滿滿的鹵香味,讓人垂涎。

免責聲明:此文和圖片轉載於網路,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會第一時間內刪除。

㈧ 東北特色菜圖片和菜名有哪些

東北特色菜圖片和菜名有:

1、東北醬骨頭:

鍋包肉,原名鍋爆肉,光緒年間始創自哈爾濱道台府府尹杜學瀛廚師鄭興文之手。成菜後,色澤金黃,口味酸甜。

㈨ 醬骨棒的做法

醬骨棒的用料
棒骨或脊骨1000g、料酒適量、蔥姜適量、花椒一小把、八角3顆、桂皮3塊、香葉5片、干辣椒4個、小茴香適量 冰糖適量、豆瓣醬半碗、老抽(可根據實際情況變動)5勺、生抽(可根據實際情況變動)、雞精適量
步驟1准備好棒骨及配料
步驟2棒骨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時。
步驟3換一次水,倒入適量料酒,浸泡3小時左右,除掉血水
步驟4冷水放入薑片及棒骨,打開美的電磁爐,待煮沸後熄火
步驟5撇去浮沫,用冷水沖干凈後瀝干。
步驟6打開美的電磁爐,換炒鍋,熱鍋倒入少許油,倒入豆瓣醬翻炒,炒香後放入老抽、生抽、白糖、鹽、雞精、料酒。翻炒均勻後關掉電磁爐。
步驟7把骨頭均勻的放入美的電壓力鍋中,放入少許熱水、放入調味輔料。
步驟8倒入炒好的醬。
步驟9選擇肉/雞模式,口感可以根據各人喜好。點擊開始。
步驟10等待烹飪完畢。
步驟11烹飪完畢後等待壓力鍋排氣完畢,開蓋盛出食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