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孩子一遇受挫就哭,家長只能安慰聰明的媽媽這么做
小李媽媽最近總是愁眉苦臉的,閨蜜便問她怎麼回事。小李便說,孩子競選班長失敗了,整天愁眉不展的,害得她也跟著孩子一起,悶悶不樂。在小李看來,孩子競選班長失敗,本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如何安慰孩子成了最大的困難。如果告訴孩子,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她害怕孩子因此就變得不思上進了;如果不這么安慰孩子,看見孩子痛苦的樣子,她又覺得不忍心。就這樣,小李陷入了深深的糾結中。所以,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家長到底該怎麼做呢?
一、為什麼孩子遇到挫折就哭?
1、孩子很少經歷挫折
一次的挫折就將人打倒了,這只能證明,這個人經歷的挫折太少了!在人的一生中,往往會遇到很多挫折,所以,當人們經歷得多了,便不會輕易地被打倒。孩子一遇到挫折就哭,這說明,孩子得到的磨練肯定不夠。因為,真正從挫折中長大的孩子,他在生活中遇到的任何的苦難,都不再是問題。
2、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
隨著孩子的日漸成長,他們對自己的期待也越來越高,這可以歸結為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一旦孩子的高期望,面對殘酷的現實,孩子便會有深深的挫敗感。理想與現實的落差,會讓孩子一下子難以接受,所以孩子便變得萎靡頹廢起來。這也是孩子一遇到挫折就哭的原因之一。歸根結底,就是孩子的能力達不到他所期望的緣故。
3、父母過多的保護和溺愛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關愛可謂是無微不至。家長深怕孩子受到一點點損傷,所以他們往往把孩子保護得嚴嚴實實的。但是家長們所不知道的是,溫室里長不出參天大樹。你的保護,可能是孩子懦弱膽怯的根源。因為家長的保護,孩子沒有得到足夠的鍛煉,所以在遇到失敗和挫折時,他們也沒有解決的辦法,哭就成了孩子們唯一的選擇。
二、家長教育孩子,失敗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孩子一遇到挫折就哭,除了孩子本身的原因之外,這證明,家長的教育工作也沒有做好。所以,為了改變孩子,家長首先要教會自己的孩子,接受失敗,讓孩子明白失敗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只有讓孩子先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礙,孩子才能夠真正地面對失敗。
家長首先得讓孩子明白, 失敗是成功之母 ,這句話的具體含義。雖然很多孩子對這句話,早已了熟於心,但是大多數的孩子,都沒體會到這句話的真諦。這就好比我們大人,雖然一直聽著大道理長大,但是很多人,依舊過不好自己的人生。這是因為,我們都沒有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家長可以通過講名人的案例,具體地讓孩子明白其中的內涵,這樣才會讓孩子對大道理有著深刻的認識。再結合孩子失敗的經歷,孩子將會有更多的感觸。切忌假大空,因為孩子可能根本就不會明白。
其次,家長還應該告訴孩子: 越努力越幸運 。這句話,能夠教會孩子,少點抱怨,多點踏實和勤奮。這句話對任何人都適用,因為這是一句有魔力的話,它能夠給人們帶來能量和動力,還能夠讓人們,在逆境中,同樣保持希望!很多孩子,遇到挫折後便一蹶不振,很多時候,都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因為努力的人,永遠相信生活的美好,他也永遠不會被挫折打垮。
三、家長教育孩子坦然面對挫折
1、有意設置障礙,培養抗挫能力
既然孩子的抗挫能力不強,那家長就應該多給孩子設置一點障礙。孩子面對挫折時,往往會選擇逃避,所以家長一定要在孩子的背後推一把,促使孩子前進。這些障礙,可以是生活中最常見、最微小的障礙。例如,讓孩子獨立去買菜;讓孩子嘗試著做飯……家長要做的,就是讓孩子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去做他們不擅長的事情,孩子才會得到鍛煉。只有得到了足夠的鍛煉,今後孩子在遇到挫折時,就不會退縮逃避了。
2、及時疏導孩子,讓孩子正確應對挫折
有的孩子,不是能力不夠,而是沒有良好的心態去應對挫折。能力可以不斷提升,但是如果心態得不到提高,孩子便永遠不敢面對問題。為什麼說心態決定一切,因為軟弱的心態,會瓦解掉你的所有能力,它會讓你在面對挫折時,變得不堪一擊。
3、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學會接受它,並適應它
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會是順風順水的。事實證明,挫折是人生的必經之路。有時候,孩子失敗了,家長不應該責備孩子為什麼失敗,而是應該告訴孩子:失敗乃兵家常事,你需要的,是慢慢消化它,接受它,並且從中吸取經驗。因為打不到的,最終會讓你變得更強大!
4、樹立孩子的自信,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
自信是攻克挫折最有力的武器。要想孩子,每次都能安然度過危機,就地培養孩子強大的自信心。自信的對立面就是自卑,可以說每個人都有自卑的地方。孩子也是,看見別人比自己優秀的地方,他們往往會陷入自卑,一旦自卑的情緒佔了上峰,孩子就會逐漸失去挑戰的勇氣。所以建立起深度自信的前提,一定是先幫助孩子攻克自卑。只有將自卑打倒,自信的城牆才會建築起來。
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許多的波折。作為孩子一路走來的見證人,家長應該起到良好的人生導師的作用。特別是在孩子面對挫折時,家長應該耐心地陪伴孩子,並幫助他解決困難。告訴孩子,挫折並不可怕,只要勇敢地面對他,並不斷努力地提升自己,任何的挫折,不僅不能打倒你,反而都將使你更加強大。
育兒 難題找小巧媽咪,家庭教育從小做起,孩子 健康 身體棒,我是@小巧媽咪,幫你解決 育兒 大難題。
② 孩子競選班幹部失利,怎麼辦
黃睿思:擔任班幹部既可以成為老師的助手減輕老師的負擔,又可以鍛煉自己的能力。我擔任四年級班長時還經常主動找老師要活干。即使只能幫幫拿教具、作業本也挺高興的。 劉淵、張書萌:我覺得當班幹部很過癮,也讓我時時有責任感,如可以幫老師改同學的作業,還可幫助同學改正不良的習慣。尤其是改作業的時候,覺得自己就像個小老師,感覺太好了。 喜歡歸喜歡,感覺神氣的同時,也有一些同學感到五味雜陳,有苦有甜。下面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 汪顯康:我的職務是教師助理,很輕松,沒有具體的工作。但這也是個得罪人的活。有時老師不在教室,我代管紀律,但有些同學就是安靜不下來,批評了他反招來一肚子意見。 莫家銘:我是生活委員,午餐時我得督餐,禁止同學說話喧嘩,督促他們輪流抹桌子。但有的同學很懶,明明輪到他值日卻吃完飯就悄悄溜走,害得其他同學要代他值日,同學們當然很不滿啦。 程嗣睿:當課代表也不輕松,「管」人吃力不討好。我習慣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有時覺得收作業本就很累人。 吳鈺澤:以前一直擔任語文課代表,最繁瑣的就是第二天早上收作業本,有的同學慢吞吞,收完得鬧上大半天。更糟糕的是有的同學因為一些原因無法按時完成作業,我還得如實地把沒交作業的名單交給老師,肯定會得罪一些同學。 家長:渴望孩子得到鍛煉 劉淵的爺爺:雖然孩子是從其他學校轉學到廣埠屯小學的,但從一年級開始就在班上擔任班幹部。擔任班幹部對孩子應該有比較高的要求,孩子也應成為班上的榜樣。這學期擔任學習委員以來,我發現孫子有進步,字寫得工整了,閱讀理解能力也提高了。 張書萌的媽媽:我絕對支持孩子當班幹部,在我們看來,書萌的膽子一向很小,擔任班幹部就當給孩子練膽,讓她在和同學的交往中變得更活潑自信些。 莫家銘的爺爺:現階段我倒不擔心擔任班幹部會影響孫子的學習,反而擔心他的自律性不夠好。當班幹部得要求自己做得更好才是。 程嗣睿的媽媽:時代在進步,孩子光是學習成績好還不夠,還要具備其他能力和素質。至少當班幹部可以鍛煉孩子的管理能力和組織能力,因此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就支持孩子當班幹部。但也給孩子提出要求:「要做得比別人更好!」競選班幹部落選了,作何感想 學生:落選了心裡酸酸的 一直以來,五(1)班班主任施蓓老師對學生競選班幹部採用了「申報制」,覺得自己適合什麼崗位,想擔任何種職務,先由學生自己申報,再進行民主選舉,最後老師在尊重學生的意願下,再根據實際情況對崗位略作調整。 張文璐:今年開學時,我競選大隊委員,沒想到落選了。說實話,我心裡很難受,因為冊大並我覺得自己人緣不錯,同學們也很信任我。落選後一段時間,我還天天去老師的辦公室,希望她能把我的職務調換一下。 何佳元(現任班長):這學期我本來申報的是教師助理,沒想到卻成了班長,我心裡多少有點不高興嘛。以前,我一直是教師助理,自我感覺幹得還可以。老師和媽媽給我做了好多工作,現在我想通了,只要能為班集體服務,任何職務都是一樣的。 程嗣睿:從一年級到現在我都擔任路隊長,這學期我又申報當路隊長,結果落選了。我是個比較想得開的人,我想老師也希望讓更多的同學得到鍛煉的機會吧。 王晨韻(現任英語課代表):班主任是語文老師,能當上語文課代表,自然更受老師重視些。我當了好幾年語文課代表,新學年想連任,結果另外一個語文成績不如自己的同學當上了課代表,自己卻成了英語課代表,說實話,心裡有點難過。 家長:要幫孩子調整好心態 程嗣睿的媽媽:競選結果出來那天,兒子垂頭喪氣地回到家裡。他跟我說:「媽媽,我下崗了。」我暗暗著急,畢竟,兒子當了幾年的班幹部。我安慰他:「別著急,老師是為了給每一個同學鍛煉的機會才那樣做。」其實我們家長也擔心:是不是兒子還不夠努力才被老師撤換下來。 王晨韻的媽媽:通過這次交流仿李,我心中的疑慮一掃而光,孩子們太單純了。當女兒告訴我沒能如願以償地當上語文課代表,我心裡也在犯嘀咕,擔心會不會有「暗箱」操作。我很擔心,生怕孩子班上有「賄選」的不良現象發生,畢竟,成人世界裡有太多不美好的東西,若是孩子學了去就糟了。 現在面對這么多的孩子,我想提醒一下你們,一定要做個單純的小學生,只有這樣將來才能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這話我沒少跟孩子說。 莫家銘的爺爺:有競爭才有進步,沒能取得理想的職務,說明孩子有不足,這其實是個培養他耐挫力的好機會,落選州跡得好!現在怕就怕孩子對什麼事都持不在乎的態度,當不上班幹部無所謂,孩子若是失去了競爭意識,對孩子的成長肯定不利。 怎樣才算合格的班幹部學生:能讓同學服氣的 汪顯康:真正合格的班幹部肯定要受到同學的擁戴才行,同學都服從自己,那自己就合格了。我負責班上紀律的時候,有的同學不聽我的話,我也沒辦法,只得隨他們去,從這點看,我當得比較失敗。 莫家銘:不知怎的,我總是得罪好朋友。可能跟他們更熟悉、隨意些,所以對好朋友也更關注,要是好朋友犯了錯誤,我毫不留情地指出來,可結果第二天,好朋友也會找個「茬」罰我做清潔。我發現,班上這樣的現象還不少,都愛挑好朋友的刺,大家相互罰。仔細想想,這樣很不好。家長:學習成績最好的 莫家銘的爺爺:我認為班幹部的最大威性就是優異的學習成績。家銘剛當生活委員的那段時間,對工作的熱情很高,結果放學前常常忘記抄寫老師布置在黑板上的作業,成績退步得厲害,這樣一來就無法服眾。我們著急得不行,甚至考慮是不是跟老師提出請辭。 家長一致認為,鍛煉能力固然重要,但最關鍵的還是學習。不能因公廢學,是大多家長的想法。 教師點評 施蓓(五(1)班班主任):讓每名學生都擔任班幹部是為了鍛煉每名學生的能力,保護每個孩子的自尊心,也希望班上每名學生能做到自律,但實際效果仍不盡如人意。「班幹部」的真正意義,很多學生仍不清楚。現在,不少學生認為,班幹部就是管別人,看到同學犯了錯誤就批評指責,甚至利用自己的職權懲罰其他同學。 我很欣賞何佳元同學,不管有沒有擔任班幹部,她都能經常主動和老師接觸,主動幫老師為班集體做貢獻。而且,她和其他同學的關系也相處得很好,面對同學的錯誤,她是指出而不是懲罰
③ 孩子勇於競爭班幹部,最終落選並情緒低落,家長該如何開導孩子重拾勇氣呢
班幹部是班級內非常重要的一個職位,也是孩子能得到最好鍛煉的辦法。但有很多孩子往往會畏懼成為班幹部,覺得自己沒有能力,而產生自卑心理。尤其是有的孩子,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參加班幹部的競選,但是最終卻落選了,他們的自信心就會受到打擊。在這時,家長就應該要盡力開導孩子,讓他們重拾勇氣。
從另外的角度而言,孩子落選了,也代表他有更多的時間能夠專注於學習,所以不管是當上了班幹部亦或者是落選了,對於孩子來說並沒有任何損失,而競選班幹部還能成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一種經驗。
④ 孩子競選班長失敗鬧情緒,該如何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家長們應該告訴孩子就算是沒有當上班幹部,其實孩子也是可以做最優秀的自己。只要孩子能夠繼續保持善良樂於助人的心,那麼以後何愁沒有機會服務大家呢?
家長可以跟老師聯系一下,蔽唯咐讓老師開導一下孩子
如果孩子不聽家長的話,一直沉浸在失敗的情緒當中,一直鬧情緒,那麼家長就需要請老師開導一下孩子。畢竟宏純孩子是非常聽老師話的,孩子之所以想要競選班長,主要是因為想要幫山神助他人,這是一種很好的想法。可以讓老師把班級管理的權利交還一部分給孩子,這樣也可以在冥冥之中提升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