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泰戈爾的「天空沒有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有什麼含義
這句話有三種含義:
1、描述的一種很高的境界,類似於精神上的崇高境界,人的思想是無限制的,可以隨處飛御慶耐揚,永無止境。
2、意思是:「天空中不留差局下鳥的痕跡」,說明此時的環境寂靜,且鳥兒是一種動態的事物,不會因為什麼而停止自己的飛翔,因為它們都是有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應該飛向何方。
「但我已飛過」,一個「但」,說明前句中的「鳥」是一個比喻義,是作者將自己比喻成天空中的鳥兒,一樣有同樣深遠且博大的理想和方向;「已飛過」則是描述了作者正在為其目標而奮斗。
3、對於經歷的重視大於結果。
(1)天空不曾留下飛鳥的痕跡唯美圖片擴展閱讀:
泰戈爾作品語錄:
1、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鎮春美。
——《生如夏花》
2、眼睛為她下著雨,心卻為她打著傘,這就是愛情。
——《吉檀迦利》
3、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魚和飛鳥的故事》
4、我的心是曠野的鳥,在你的眼睛裡找到了它的天空。
——《園丁集》
5、我最後的祝福是要給那些人,他們知道我不完美卻還愛著我。
——《流螢集》
❷ 飛鳥集:飛鳥--- 天空不曾留下我的痕跡 但我已經飛過..
原句為: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但我已經飛過
出處:出自泰戈爾的《流螢集》而不是《飛鳥集》
英文版為:
I leave no trace of wings in the air,but I am glad I have had my flight。
《流螢集》記錄了泰戈爾思想中閃現的火花和歷久彌新的雋永之語。詩人所吟詠之物多是采擷於自然,取材於生活,已被無數文人墨客歌詠過,但作者卻在經過深入的思考後以獨特的視角再吐新聲,角度新穎,寓意深遠,表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知覺和語言魅力。
(2)天空不曾留下飛鳥的痕跡唯美圖片擴展閱讀:
《流螢集》中的詩篇寫作於20世紀20年代,屬於泰戈爾的後期創作。這時期,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不斷高漲;世界范圍內各國人民反對德、日、意法西斯侵略的斗爭也在醞釀和進行之中。由於時代的前進,形勢的發展,泰戈爾的思想認識也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詩人由中期的脫離火熱的群眾運動,轉向積極地投身到政治運動中去,頑強地進行反帝、反殖民、反封建的斗爭,這時期詩人同勞動人民的距離也愈來愈小了。
1924年4、5月間,泰戈爾在中國上海、北京等地訪問,受到了中國人民的熱烈歡迎。隨後泰戈爾轉道日本,在日本逗留了六周左右。
其間,中日兩國的友好人士常常要求詩人親筆題辭,將他的思想寫在扇子或素絹上。從某種意義上說起來,《流螢集》是印度和中國、日本文化交流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