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描寫村落的唯美圖片
擴展閱讀
愛上抑鬱症的男人圖片 2025-09-19 16:09:14
周冬雨手機牆紙圖片 2025-09-19 15:59:24

描寫村落的唯美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3-27 19:32:44

⑴ 你了解哪些中國的古建築聚落都有什麼特點

古建築,一種承載著歷史和文化的石刻的史書。古建築,一個城市或村落文化的書寫,一個地域群體的記憶……

說起中國的古建築聚落,不得不提這三大古建築聚落:麗江古城、西藏布達拉宮、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一、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也稱為“大研鎮”),位於我國雲南省麗江壩中部,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屬於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歷史源遠流長,距今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是古代茶馬古道上極負盛名的交易集聚地。

皖南古村落,徽州的聖地,人間的天堂。




文 | 讀書君

圖片 | 網路

⑵ 求夕陽下的背影的圖片 一個老人牽著一小孩在村莊的小路上的圖片 或著繪畫類的什麼的圖

點擊看大圖;;;夕陽無限好

⑶ 描寫古村落美景的詩詞

(第一首)

婺源三月暖,林麓郁芊芊。

水白雲磨鏡,橋飛影合圓。

清暉穿舊閣,老巷辯殘聯。

露飲村原外,依稀五柳煙。

(第二首)

青石小徑探幽源,村社群山掩映間。

黛瓦粉牆彰古道,吳風楚韻育儒賢。

勤讀勤墾民情厚,亦貿亦農家業延。

朱子衣缽傳萬槐寬代,茶鹽天下墨香酣。

(第三首)

蒿溪黛瓦翠微森,愜意斜陽證古今。

一聖朱熹亦凄慘,九巔天佑幾浮沉。

歙徽百宅黃花圃,縣治三遷白鷺林。

水媚青春川最媚,老祠挑月鑒初心。

(第四首)

青山綠水白雲間,鳥語蟲鳴百卉香;

流水潺潺橋下肢拿走,無窮魅力在山鄉。

高山流水彈一曲,羨煞當年佇聽郎;

靖節先生歸去也,桃花源里不堪當。

(第五首)

大樹千秋綠,清溪繞古村。

牆高三尺巷,井老幾街人。

石板留苔跡,灰磚刻舊痕。

小橋流歷明搭水去,故事掩深門。

(第六首)

碧水石橋銜落花,空山老樹撫流霞。

居中堪念三玄遠,轉首猶觀一徑斜。

雞犬聞聲殊軌轍,舟車絕影淡生涯。

欲留殘息此間駐,但恨桃源非我家

⑷ 如何描寫古村落

寫作思路:可以從村落的景色特點環境進行描寫:

1、農奴小屋都顯著衰朽的景象。木材是蟲蛀,而且舊到灰色的。許多屋頂好像一面篩。有宏雀些是除了椽子之外,看不見屋蓋,其間有幾枝橫檔,彷彿骨架上的肋骨一樣。到處沒有窗玻璃。間或用布片或破衣塞著窗洞。檐下的帶著欄桿的小曬台,不知道為什麼緣故,卻都已傾斜,陳舊了,連油漆也剝落得乾乾凈凈。


2、秋冬來時,人家房屋在懸崖上的,濱水的,無不朗然入目,黃泥的牆,烏黑的`瓦,位置卻永遠那麼妥貼,且與周圍環境極其調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實在非常愉快!

3、這是一個巨大的古宅,在蒼色的山岩的腳下。宅後一片竹林,鞭子似的多節的竹根從牆垣間垂下來。下面一個遮滿浮斗絕歷萍的廢井,已成了青蛙們最好的隱居地方。

4、這是一幢三間茅草屋,它矮得白芸那不高的個子已快觸到屋檐。看得出,由於太陳舊,它像個駝背的衰弱老人,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門板已爛掉幾塊。泥牆上的兩個小窗戶,堵滿破席亂草。

5、走進查濟,經過一座小石橋。這是一座普通的小石橋,以塊石為溪河中間的一個橋墩,橋墩兩側鋪上幾塊長石板連著兩岸,純粹的小巧粗朴式。正是這種普通,讓我一空搜下子倍感親切。因為它讓我想起童年時村頭的那座石橋,它們竟如此相似,雖比不上那些氣勢磅礴的長石橋拱石橋,但它帶著最妥貼的鄉村滋味,這份滋味里散發著熟稔的人情靜調,像灶間最尋常的飯香和村頭最親密的鄉音,讓人服順和親近。

⑸ 山河錦綉為什麼在郟縣拍

《山河錦綉》劇組之所以選擇來這里拍攝,是因為該村有保存完好的古樹、古井、古民居、古窯洞等,是典型的中國景觀村落、中國傳統村落。

「民風淳樸、場景唯美,我們轉遍陝西、貴州,沒想到就郟縣的村落讓人一見傾心」,在《山河錦綉》郟縣階段開機儀式上,導演余淳說。

因為多數鏡頭取景於郟縣古村落,所以電視劇《山河錦綉》的熱播也掀開了這些古村落的神秘咐源面紗,古韻悠長的村落正以獨特的氣質和魅力吸引越來越多的目光。

郟縣的傳統村落如同一部部古書、一壇壇陳釀,飽經滄桑歲月的磨礪,愈發厚重、香醇。多年來,郟縣用心守護、精心修復,讓傳統村落「美」起來,盡顯古韻、留住鄉愁。

王英溝村現簡簡液存千年以上古樹22棵,其中2000年以上的有3棵,百年以上的有486棵,可謂古樹「成林」,被譽為「古樹王國」。樹種主要有國槐、皂角、柿樹等。民間有一種說法:「門前一棵槐,陞官又發財」,所以槐樹在農村被譽為長壽和神樹的象徵。

在村子河東的一株國槐,樹齡2000年,它下垂的兩條枝幹形成一個小小的拱門,向上的另一條枝幹延伸出十幾米遠。

河西街的一棵樹齡2200年的國槐,樹干周圍4.6米,樹高20多米,樹身表攔物面千瘡百孔,傷痕累累,但表皮質地堅硬,在主幹2米多處分出南北兩枝,曲如蛟龍,栩栩如生,形成一個小小的拱門,枝條向上到6米高處又平伸,把枝條推向18米之外。

蒼翠遒勁的千年古槐,滿目瘡痍中刻滿歲月的滄桑,又在漫漫歷史長河中舞出歲月靜好!古樹雖然不語,卻「見證」了王英溝人一路篳路藍縷、拼搏向上的歷史。

⑹ 古村落的唯美描寫是什麼

古村落的唯美描寫如下:

1、農奴小屋都顯著衰朽的景象。木材是蟲蛀,而且舊到灰色的。許多屋頂好像一面篩。有些是除了椽子之外,看不見屋蓋,其間有幾枝橫檔,彷彿骨架上的肋骨一樣。到處沒有窗玻璃。

2、古人詩雲「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這就是似詩如畫婺源古村落的真實寫照。

3、婺源沱州鄉理坑村,建村於南宋初。自元代始,村子漸盛,人煙茂密,科第蟬聯,簪纓奕葉。尤其在明代官宦屢出其村。他們顯宦擢職之時或年老返鄉之後,便致力於營造邸第,以耀祖光宗。

4、古村落以「箬皮街」為軸線,大小40多條街巷呈技術布局,體現了很強的向心凝集性。高牆與通道構成的空間,時窄時寬,開際線時高時低,彎曲而又貫通,幽深曲折,猶如迷宮。

5、離江灣鎮十里的汪口村是個商埠名村。古建築保存至今的有:俞氏宗祠、養源書屋以及民居、商鋪等265幢。其中,明代建築11幢,清代建築253幢。

⑺ 關於古村落的唯美古詩有哪些

第一首、《小桃源》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詩。

黟縣小桃源,煙霞百里間。

地多靈草木,人尚古衣冠。

市向晡前散,山經夜後寒。

譯文:

黟縣有個小桃源,風景優美,有好多有靈性的花草樹木。

人們都崇尚古風,集市很早就散啦,夜裡的山就冷冷清清的了。

第二首、《游山西村》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紀游抒情詩。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譯文:

不要笑農家臘月里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嶼年景里待客菜餚非常豐繁。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一個山村。吹著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經接近,村民們衣冠簡朴古代風氣仍然保存。今後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閑游,我一定拄著拐杖隨時來敲你的家門。

第三首、《村居》是清代詩人高鼎晚年歸隱於上饒地區、閑居農村時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譯文:

農歷二月,村子前後的青草已經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如同煙霧般凝集著。楊柳似乎都陶醉在這濃麗的景色中。

村裡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第四首、《歸園田居》是晉宋時期(南朝宋)文學家陶淵明的詩作品。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譯文:

少小時就沒有隨俗氣韻,自己的天性是熱愛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羅網,轉眼間離田園已十餘年。

籠中鳥常依戀往日山林,池裡魚嚮往著從前深淵。

我願在南野際開墾荒地,保持著拙樸性歸耕田園。

繞房宅方圓有十餘畝地,還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間。

榆柳樹蔭蓋著房屋後檐,爭春的桃與李列滿院前。

遠處的鄰村舍依稀可見,村落里飄盪著裊裊炊煙。

深巷中傳來了幾聲狗吠,桑樹頂有雄雞不停啼喚。

庭院內沒有那塵雜干擾,靜室里有的是安適悠閑。

久困於樊籠里毫無自由,我今日總算又歸返林山。



第五首、《過故人庄》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寫的是詩人應邀到一位農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經過。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譯文:

老朋友預備豐盛的飯菜,邀請我去他鄉村田家玩。

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蒼青的山巒在城外橫卧。

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手舉酒杯閑談莊稼情況。

等到九九重陽節到來時,再請君來這里觀賞菊花。

⑻ 有關描寫風景的文章:花海淹沒下的古村落

⑼ 關於黃山宏村的優美句子

1、黃山宏村地處黃山山腳,這里風景秀麗,許多遊人前來遊玩。

2、黃山宏村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枕雷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國畫里的鄉村」之美稱。

3、黃山宏村承志堂「三雕」精湛,富麗堂皇,被譽為民間故宮 最特別的是村中有月沼池和南湖兩個大池,水波盪漾,兩岸生樹,隨風搖曳,如果那時人少的話,坐在岸邊非常地愜意。

4、黃山宏村,悠悠古鎮,處處詩情畫意,去年三月,我們一家趁著春季的黃金旅遊時間來到了典雅亮麗的安徽名鎮, 淡淡的霞光倒映在水面,把清清的河水染成了紅,黃,橘黃,猶如一條五彩繽紛的綵帶靜靜地圍繞著小鎮,河面上的一座石拱橋坐落在小鎮的中心,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小橋下停留著許多小船,那段純昌些油光發亮的烏蓬船翹起尖尖的腦袋,就像一個個頑皮的小娃娃。

(9)描寫村落的唯美圖片擴展閱讀

黃山宏村歷史沿制

宏村最早稱為「弘村」,宏村始建於南宋紹熙年間(公元1190—1194年),原為汪姓聚居之地,據《汪氏族譜》記載,當時因「擴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間更為宏村,綿延至今已有900餘年。

宏村位於黃山西南麓,距黟縣縣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個村落佔地30公頃,它背倚黃山余脈羊棧嶺、雷崗山等,地勢較高,經常雲蒸霞蔚,有時如濃墨重彩,有時似潑墨寫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開的山水長卷,因此被譽為「中國畫里的鄉村」。

南宋紹興年間,古宏村人為防火灌田,獨運匠心開仿生學之先河,褲尺建造出堪稱「中國一絕」的人工水系,九曲十彎的水圳是「牛腸」,傍泉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牛腸」兩旁民居為「牛身」。湖光山色與層樓疊院和諧共處,自然景觀與人文內涵交相輝映,是宏村區別於其他民居建築布局的特色,成握扒為當今世界文化遺產一大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