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沒有哪部電影或電視劇里邊 有帶著3D眼鏡看電影的鏡頭,正在做一部電影院的宣傳片 需要這方面的素材 謝謝
您好,我記得在《死神來了4》裡面有個故事情節發生在電影院,大家都在看3D電影,還戴了3D眼鏡,結果電影院發生了大爆炸。你可以去看下。
(附上圖片給你參考下,圖片有點恐怖,畢竟這是驚悚電影)
Ⅱ 一個立體圖形拍照能拍出幾種
這幾年相機價格不斷下滑,越來越多的人擁有了自己的愛機,連以前價格高高在上的單反相機也成了普及度相當高的機種。雖說大家都有了相機,但大多數用戶的拍攝水平差不多,拍出來的照片千篇一律,沒有個性。你是否想讓自己拍攝出的照片與眾不同?立體電影相信大家都已經看過了,其實我們同樣可以把照片也變成立體的,今天我們就要教你如何拍攝立體照片。
立體照片,我們可以用它們來拍
我們這里所說的立體照片,是指模仿人眼看景物的方式拍攝的照片,它具有普通照片沒有的空間感、層次感和距離感。目前拍攝立體照片的方式有三種:單機拍攝、雙機拍攝和立體相機拍攝。在教大家實際操作之前,對它們進行了解是有必要的,這將為我們之後更好地拍攝立體照片帶來幫助。
單機拍攝:低成本解決方案
拍攝立體圖片說難不難,我們甚至只需要一部卡片機或手機就能實現,這就是單機拍攝。方法很簡單:調試好相機,把相機放在左眼,對准你想要拍攝的景物按下快門,這是左眼看到的角度;然後再把相機移動到右眼位置按下快門,現在拍下的是右眼看到的角度。這一左一右兩張照片包含不同的視角,就有了視角差,這樣合成後的立體圖才會有立體感。也就是說,立體感來源於視角差,而視角差的大小直接影響立體感的強度。
單機拍攝雖然簡單,但局限性較大,不能拍攝動態的圖像。因為動態圖像隨時在變化,有時間差,導致拍攝的照片不同步,最終生成的立體圖是沒法看的。但單機在拍攝靜物方面有其獨到之處,特別是靜物微距特寫,雙機和立體相機都無法完成,只能用單機。這是因為拍攝微距立體照片,左右照片中間的拍攝間距只有0.5cm~2cm(根據微距的拍攝距離來定,如果間距過大,那拍出來的照片視差過大,造成拍攝失敗),雙機和立體相機的鏡頭間距是無法達到這樣的距離的。
雙機拍攝:適用廣,效果好所謂雙機拍攝是把兩部同樣品牌、型號的相機並排在一起,模擬人的雙眼進行拍攝。有一種理論,人眼看景物是帶有夾角的,當夾角在12°左右時看到的景物,立體感是最自然。但這僅僅是一種理論,其實我們的眼睛對於立體感的適應能力可以大於這個夾角。但在新手還沒有豐富的立體照片拍攝經驗時,最好依照這個理論來進行拍攝,以免拍攝的圖片視差過大,造成失敗。等經驗豐富以後,可以進行一些突破性的嘗試。
在搭建雙機系統時,需要一種特製的雙機雲台,它可以固定好兩部相機,以方便拍攝。雙機拍攝優勢是可以拍攝運動中的物體,而且後期合成矯正圖片,比單機方便。雙機一般不能勝任微距拍攝,但通過調節雙機之間的不同距離,就可以拍攝幾十米以外的景物,讓遠距離的景物也能有較強的立體感,這是雙機才有的優點。
後面我們將重點談雙機系統的搭建與拍攝。
立體相機:最方便的方式
這是目前最為方便的立體拍攝方式,只需要按動快門,一張立體照片就拍攝完成,完全不用擔心拍攝失敗或不同步等問題。但目前立體相機很少,數得出來的就是富士REAL 3D W1(圖1)等2,3款產品,選擇面窄。而且用立體相機拍攝也有一些局限:因為其兩個鏡頭之間的距離是固定的,雖然對於拍攝近距離和中距離的景物來說非常適合,但對於拍攝幾十米以外的景物來說,就比較吃力了,通常用立體相機拍攝出來的遠景立體照片立體感都不強,帶有明顯的紙片感。
實際搭建雙機系統
單機拍攝很簡單,前面簡單說了一下拍攝的方法,大家可以試試。我們重點來談談效果更好,應用面更廣的雙機系統的搭建。
首先是購買相機時必須選擇同品牌、同型號的兩部相機來搭建雙機系統,這是為了保證圖片成像的一致性,具體是卡片相機或單反相機則根據用戶自己的需求、預算決定。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應盡量購買底部三腳架螺絲孔位於正中的機型,因為這樣可以更好、更穩地把相機固定在雙機雲台上面。如果相機的三腳架螺絲孔在機身底部邊緣,那麼相機在固定到雲台上時,機身會翹起來,這樣拍攝出來的照片是斜的,後期合成比較麻煩。
雙機雲台(圖2)是雙機系統另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在普通的攝影器材店裡很難買到。這時我們可以藉助網路,在淘寶上購買。一般搜索關鍵字「立體」、「雙擊板」,就能找到相應的產品與店鋪。有了雙機雲台之後,我們就可以把相機固定在它上面了。最好是分別在相機機身上做上L/R的標記(圖3),同時在存儲卡上也有必要如此,以免取出存儲卡並拷貝照片到電腦時,把左右照片弄混。
如何拍攝立體照片
在教大家如何拍攝之前,讓我們先來學習一下被國內立體玩家推崇的12°夾角理論。12°夾角理論來自於亞洲人雙眼瞳距平均為65mm,在觀看距離大約在0.3米的景物時,立體感最自然、雙眼最舒服,這時雙眼的夾角大概為12°(圖4)。換算成拍攝公式就是:兩鏡頭中軸線間距=被攝物到鏡頭距離/5。
而我們在使用雙機系統拍攝立體圖片時,就需要參考12°夾角理論來對相機進行設置。首先將兩部相機並排放好,然後慢慢調節,使兩個相機間的夾角大致在12°左右,夾角寧可小,不能太大,否則會出現視差過大,導致拍攝失敗。
接著再調整相機的水平線,讓雙機板上面的兩部相機處於同一水平線,可以有少許誤差,但誤差不能太大,否則後期處理時照片會很難合成(圖5)。
有一個調整相機不錯的方法:開啟相機的網格功能,通過相機的液晶屏就可以方便地看出取景框裡面的視角差異,這樣調整起來也比較直觀。
近景拍攝
首先以其中一個相機為基準進行取景,然後再觀察另一個相機取景框的情況,取景框中的水平線一定要平,不能一個平,一個斜。如果差異較大,可以墊一層紙片使兩個相機處於同一水平線上。然後再查看一下兩個取景框中畫面的左右邊,肯定會有一些差異,但如果差異過大,就需要調節一下夾角,來消除過大的視角差。
需要注意的是,立體照片的構圖跟普通照片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說在拍攝普通照片時,主體前面是不應該有物體的,但立體圖不同,由於它可以看出層次甚至前景能躍出屏幕,所以我們在拍攝時,不妨在拍攝主體的前面取一些景物。這樣拍出來照片,就有了前景、中景和後景,層次感豐富,立體感強。
調試好相機後就可以拍攝了,把左右手同時放在快門按鈕上,輕輕半按快門聚焦,等聽到相機發出聚焦成功的提示音後,雙手同時按下快門,兩個相機就同步拍攝了兩張角度不同的圖片,可作為合成立體圖的素材。
對於使用卡片相機的用戶來說,雙手同步按快門是需要熟練掌握的,不然拍攝的圖片不同步,後期合成為立體圖後,觀看起來會容易出現脹眼、頭暈等情況。因此雙手同步按快門是學習拍攝立體照片必須要掌握的技巧,需多多練習。但對於單反相機用戶來說則不存在這個問題。
因為單反相機一般都配有快門線介面,可以在器材店訂制一根能同時控制兩個相機的快門線,只用一隻手就能方便地同步拍攝,有效提高拍攝的成功率。
中景和遠景拍攝
在拍攝中景和遠景時,大部分步驟跟拍攝近景一樣,只是需要把兩部相機之間的距離重新調整一下。30米左右的景色,相機的鏡距可在20 cm~25cm;10 0米以外的遠景拍攝,鏡頭距離可以設置到50cm~60cm(圖6)。而根據拍攝景物的距離,鏡頭距離甚至可以更開一些。為什麼拍攝不同距離的景物需要移動相機呢?因為只有把鏡距拉開,才能獲得更佳的立體感。
關於拍攝立體照片的知識以及雙機系統的搭建與技巧,就先談到這里。這時你可能會問了,現在拍攝後只得到兩張不一樣的照片,怎樣才能把它們變立體呢?請繼續關注後面的《不要眨眼,It『s magic!普通照片瞬間變立體》。
關注讀覽天下微信,
100萬篇深度好文,
等你來看……
Ⅲ 怎麼找各種電視和電影劇照要大量的方便下載的,最好是大圖高清的。
用固喬電商圖片助手,把豆瓣的電視劇電影頁面的網址復制進去,就能大量批量下載電視劇電影的劇照了,一鍵下載的。
Ⅳ 好看的3d動畫電影
天降美食 Cloudy
with
a
Chance
of
Meatballs
(2009)
影片類型: 動畫 上映日期: 2010年09月30日
中國
導演: 菲爾·羅德 主要演員: 比爾·哈德爾 / 安娜·法瑞絲
影片資料
天降美食 Cloudy
with
a
Chance
of
Meatballs(2009)
國家: 美國
類型: 動畫
片長: 90min
90
min
對白: 英語
更多影片名稱
美食從天而降
食破天驚
美食風球
Cloudy
with
a
Chance
of
Meatballs:
An
IMAX
3D
Experience
劇情
從小就熱愛發明,折騰出各種稀奇古怪東西的科學家弗林特?洛克伍德最近一直在致力於解決食物短缺的問題。他從小到大的奇奇怪怪的發明可沒少給家裡添亂。比如說,為了讓老爸長出頭發,他的葯水兒一噴上去,老爸簡直變成了一隻大猩猩,全身都長滿了毛發。還有他發明的會飛的老鼠,成了小鎮的一大危害。這一次,他的研究途徑可和其他科學家不那麼一樣,他認為要解決所有人類的吃飯問題,有一個辦法是最有...
詳細劇情>>
幕後
影片:技術先行
《美食從天而降》受人注目的另外一點則是本片採用了諸多新的電影技術來製作。對於這一點,克里斯?米勒說:「本片在拍攝初期就定下了3D版本的製作計劃,因此我們在影片的拍攝過程里最大成程度的考慮了3D影院的觀看效果,也相應的製作了許多隻有在3D影院才能感受到了電影鏡頭。」
索尼影視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全球發行部總裁羅里?布魯爾表示:「《美食從天...
詳細幕後>>
電影圖片
更多圖片>>
相關標簽
更多>>
天降美食 動畫 美國 2009
新添標簽:
關於易視 | 商務合作 | 聯系我們 | 招聘英才 | 免責說明 | 網站地圖
易視網版權所有
2010
備案許可證:遼B-2-4-2010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