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軍人卧倒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手繪白蓮花半開圖片唯美 2024-05-19 09:16:12

軍人卧倒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3-02-22 10:40:37

A. 軍訓撲倒動作叫什麼

軍訓撲倒動作的名稱叫卧倒。軍人卧倒前撲正確姿勢,軍人卧倒前撲是軍人的基本功,基本都能熟練掌握,卧倒前撲的正確姿勢是,當聽到卧倒的口令時,左腳先前邁出一大步,左腿歪曲,上身前穹,目視前方,同時左手順左腿方向伸出,按照手、膝、肘的順序著地,在撲地的同時將槍向目標方向送出。

往前倒

這個動作是倒功中的前倒,是摔擒術中的一個動作,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在格鬥中跌倒後的自我保護能力。隊列練習是重頭戲,它包括,立正、稍息、停止間轉法、行進、齊步走、正步、跑步、踏步、立定、蹲下、起立、整理著裝、整齊報數、半夜拉練等等。叫前倒,是摔擒的基礎科目,目的是通過訓練,使肢體形成在向前失去重心的情況下的不自覺自我保護意識,增強徒手搏擊能力。

B. 尋求作文素材

對軍人和部隊、分隊進行隊列制式動作的訓練。是共同科目訓練內容之一。目的是端正軍人姿態,保持嚴整的軍容,養成整齊劃一、令行禁止和嚴格遵守紀律的習慣,培養迅速、准確、協調一致的作風,為掌握技術戰術動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隊列訓練,是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規定的內容進行的。它包括單個軍人的立正、稍息、轉法、步法、卧倒、起立、躍進、匍匐前進、滾進和操槍(筒、炮)等,班、排、連、營、團的隊形和動作,分隊乘坐汽車和步兵戰車,敬禮,軍旗的掌持與迎、送、閱兵等。
隊列訓練的實施程序和方法:通常是先講解,後操練;先分解,後連貫;先徒手,後持槍(筒、炮);先單個動作,後分隊動作。講解與示範相結合,逐個動作地教練。為了檢驗和提高部隊、分隊的隊列訓練質量,還可採取競賽、會操、閱兵的方法進行。注重教養一致,學用一致,強調在日常生活、訓練和執勤中養成優良的作風。
最佳答案小學3日
初中5日
高中7日
軍訓,不只是走兩步那麼簡單,而是通過正規的軍事訓練,對戰術,對器材,對環境,對生存技能,對敵人的戰術特點,對敵人的裝備特點,對敵人的性格特點,對各種環境下的適應能力。。。。。。。。都該進行軍事訓練。
軍訓的目的不是讓人去堵槍眼,而是如何利用一切去完成任務並保護自已的同伴的生命,更重要的如何學習團隊作戰和生存為主要目地。其它的?並不重要。
軍訓的另一個目的是訓練如何做到服從,服從有專業的軍官去執行任務,不是服從一個東南西北都不懂的軍官去送死的命令。自身的覺悟是如何去服從和看待服從的性質。更要學會如何拒絕不合理的命令。
軍人不是屠夫。軍訓的目地更不是去上解剖課。
你在學習軍事知識的同時最好先去看看外軍的軍事守則,很有人情味,特別是美軍的軍事守則。更是讓人從各個角度說不出它有任何不合理的地方。

C. 軍事史上最大膽的突襲是哪一次

軍事史上最大膽的突襲必須是「雷電行動」。1976年7月3日,以色列派出戰機和突擊隊員,千里奔襲非洲烏干達,展開了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救出了100多名被巴勒斯坦游擊隊劫持的以色列人。45名人質看守人員在槍戰中被打死。
1976年6月27日,星期六。
早晨,載著245名乘客的法國航空公司的「空中客車」——139次航班由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的本格利恩機場起飛,途經雅典到巴黎。在中轉站雅典,有59名乘客下飛機,56名乘客上飛機。中午,飛機從雅典機場起飛,但是在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空失去了聯系。
這天,以色列政府召開了例行的內閣會議。下午1點30分,一份報告送到了內閣會議上,報告內容是:「今天上午9點差5分起飛,載有多名以色列乘客的139次班機失蹤,不是墜落就是被劫持。」雅克比運輸部長把報告遞到了拉賓總理的手中。
曾經擔任過以色列陸軍總參謀長的拉賓總理,根據自己的經驗,對年輕的雅克比運輸部長說:「如果真的被劫機,必須盡快摸清情報。」但是,來自本格利恩機場的報告只是說:139次班機上有乘客245人(其中以色列國籍的乘客83人),機組工作人員12人,飛機在雅典中轉站起飛後,並不是飛往目的地巴黎,而是向南飛去了。
內閣會議商討了對策。下午3點39分,以拉賓總理為首,由佩雷斯國防部長,雅克比運輸部長、阿隆外長、查德克法務部長、格利里不管部長,以及格爾總參謀長組成了危機對策委員會。拉賓總理認為:「劫持的客機上有近百名猶太人,劫機犯以此為王牌,將向以色列施加壓力。」
危機對策委員會到傍晚時,才收集到幾份情報。一份情報中說:「劫機指揮者是巴勒斯坦游擊隊的過激派,巴勒斯坦解放人民戰線(PELP)的同黨、醫師瓦迪阿·哈達德,」哈達德是國際恐怖分子的領導人。
6月28日上午8點,佩雷斯國防部長從機場返回國防部辦公室。不多時,收到了139次班機降落在烏干達首都恩德培機場的情報。佩雷斯對烏干達以及阿明總統本人了如指掌,以色列多年來支持、援助過他,烏干達的空軍是以色列空軍培養訓練的。當初以色列建國時,曾考慮過如果不能在現在的地方建國,就把烏干達作為一個預備地點。
國防部辦公室,格爾總參謀長和助手們早已攤開了地圖和照片,研究動用部隊營救人質的可能性。
然而,以色列到烏干達的距離是4000多公里,戰斗機不著陸是不能往返的;飛機飛行路線上的國家又都是敵對國;恐怖分子得到了阿明總統支持。
28日,以拉賓為首的危機對策委員會的成員們臉上愁雲密布,因為又傳來這樣一份情報:烏干達總統阿明,帶著巴勒斯坦游擊隊,出現在恩德培機場,說要充當劫機犯和以色列之間的調停人。另外,劫機犯把猶太人乘客和其他乘客隔離了起來。
可以想像出,阿明總統的居中調停,反而使談判更加復雜化。而隔離猶太人乘客,則令人們想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許多猶太人慘遭殺害的往事。
6月29日,烏干達廣播電台播放了劫機者的要求:釋放扣押在各國的53名恐怖主義分子,其中,以色列有40人,西德有6人,肯亞有5人,瑞士、法國各1人。
6月30日,繼要求釋放扣押人員之後,劫機者發表聲明說:「如果在以色列時間7月1日下午2點(格林威治時間12點)還得不到回答,就要槍殺人質,炸毀客機。」此時,以色列政府已被逼到了必須盡快下決斷的地步。
可是,這天下午過後,劫機者突然釋放了包括婦女、兒童、老人在內的47名乘客。被釋放的乘客深夜到達巴黎。據他們說,阿明總統居中調停的真意值得懷疑:猶太人被集中在另一個屋裡,被當作交易的籌碼。有一位猶太老婦人也是被釋放的人質之一,盡管這位老婦人手腕上印有在納粹德國集中營時的番號,但從護照上是看不出她是猶太人的,所以被釋放了。老婦人說:「一想到32年前在集中營發生過的事又要發生,我就不寒而慄。」
貝爾謝巴附近的空軍基地,製作了無論是飛機跑道,還是建築設施,都同恩德培機場相似的模型。
7月2日夜晚,在這個基地進行了一次實地訓練。訓練按襲擊部隊的編制分班進行。營救班的訓練,是沖進關押人質的建築物內,識別出人質和游擊隊,擊斃游擊隊,救出人質;掩護班的訓練是壓制烏干達士兵的反擊;爆破班的訓練是爆破雷達、米格戰斗機等。救護班的訓練是運出死傷者並進行治療。
在襲擊部隊進入機場時,為了不被發覺,要壓低飛機發動機的聲響著陸。跑道的使用要限制到最短的限度。救出人質後,要立即起飛撤離。如果跑道不能使用,必須在非跑道上著陸。為此,C-130大力士運輸機進行了3個小時的強行著陸訓練,格爾總參謀長也參加了訓練。重70噸、有4個渦輪螺旋槳式發動機的C-130大力士運輸機,卸下了全部副翼,使用輔助噴氣發動機,急速地全部開動4部發動機後,又松閘。這樣就像直升飛機似地起飛,升空,掠過夜間沙漠的山谷,一會兒急加速,一會兒急減速,又從高空俯沖下來並著陸。這些動作都是驚險的高難度動作。簡直像戰斗機運動,機翼彎曲得幾乎快要折斷。經過短距離著陸訓練,飛機滑行210米就可以停下。空軍司令佩雷德對大力士運輸機有某種程度的了解,可格爾總參謀長卻是初次親身體驗,確實有點膽戰心驚。
經全盤考慮後,格爾總參謀長把襲擊的時間定為1個小時,襲擊預想死亡人數在最壞的情況下,包括突擊隊員、人質在內,估計為30~35人,這比人質被全部處死要好一些。
「雷電行動」的襲擊部隊總指揮由丹捷姆倫擔任。他的方針有3點:嚴守秘密、奇襲、迅速營救。地面部隊的指揮由陸軍中校喬納聖·納塔尼雅夫擔任。他出生於美國,畢業於哈佛大學哲學系,是著名歷史學家的兒子,部下都叫他「奈尼」,非常尊敬他。所謂」奈尼」,在希伯來語中是「男子漢」的意思。
保密工作雖然沒有出現任何漏洞,但在秘密招募了幾名醫師的醫院里卻出現了傳言:「營救小組可能要出動。」飛行員們在襲擊的前一夜被告知禁止外出,但他們提出抗議,說最後的一個夜晚想在自己的床上度過。因為泄漏秘密就會危及自己的生命,所以他們絕不會泄漏秘密。於是,禁止外出的命令就被解除了。
7月3日,星期日的早晨,盛夏的陽光照耀著大地,參加作戰的人,身著便服,有的乘公共汽車,有的自己開車,三三兩兩地來到秘密集合地點貝爾謝巴附近的空軍基地集合。
曾經參與建設恩德培機場大樓的工程師,根據老的設計藍圖,參考美國宇宙衛星拍攝的衛星照片以及被釋放人質的證言等,製作了同舊候機大樓一模一樣的實物模型,供襲擊隊員最後訓練用。阿明總統有一輛心愛的黑色賓士牌轎車。現在,在基地的大型機庫中,也有一輛一模一樣的轎車正在待命出擊,同時,有一名預備役女兵,一邊看著阿明總統的照片,一邊給體型和阿明總統相似的一名士兵化裝。但是,是否讓這名士兵參加作戰,要在襲擊之前才能決定。納塔尼雅夫中校和他的神槍手們也在進行著化裝。
以色列的官兵個個士氣高昂,希望參戰的人很多,但人數有限,落選的士兵中,有人落下了淚水,感到很遺憾。正在對方案進行最後推敲的總參謀部分析,從游擊隊的焦躁和阿明總統對他們的同情來看,有可能在4日早晨處死人質。
為了制定出相應的對策,需要首先掌握阿明總統從模里西斯回恩德培的准確時間。盡管已准備採取軍事行動,但拉賓總理並沒有拋開外交談判。這一半是為了麻痹對手,一半也是為了和平解決事態。在巴黎的總理顧問澤維少將繼續同游擊隊進行著接觸。下午2點,他向拉賓總理送了一份報告;「由於阿明總統不在,不能進行人質交換的談判。」
總理指示他,要耐著性子繼續談判。作戰的加油問題仍然是個大問題。因為波音B-707是民航飛機,在內羅畢加油,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但軍用運輸機內羅畢起降就不那麼理想,因此,決定在4架飛機當中,抽出1架作為加油機,攜帶大量的燃料和特別燃料輸送泵,在恩德培機場給其他的3架飛機加油。在敵人的眼皮底下加油,不用說,對乘員來說是一場特殊的作業。
恰恰正在這時,收到了大力士運輸機也可以在內羅畢加油的情報。但為防不測,依然決定讓一架大力士運輸機作為加油機。在肯亞的近郊蒙巴薩空軍基地待命。但是,這一手段要使用軍事基地,有可能把肯亞也捲入事件中,因而遭到否決,於是,決定不到萬不得已時不使用。
關於襲擊時間,需要選擇沒有客機在內羅畢、恩德培機場起落的時間。現在已經清楚,恩德培機場從星期六的中午12點到第二天早晨2點30分內、暫時沒有客機降落。因此,「雷電行動」的作戰飛機應在2點半之前撤離機場。
作戰指揮的具體分工是這樣安排的:總體指揮是佩雷德空軍司令,乘機在坎帕拉郊外的維多利亞湖上空指揮;丹捷姆佗准將乘第1架C-130機,指揮襲擊部隊,納塔尼雅夫中校指揮營救人質。
4架大力士運輸機並排停在基地跑道一端,歇翼待命。
作戰計劃的最後磋商開始了。
恩德培機場示意圖展現在襲擊隊員的面前,納塔尼雅夫中校以人質所在的舊候機大樓為中心,詳細地講解著機場的狀況,並且把劫機犯的照片—張一張拿給隊員們看。他強調說:「成功與否數秒鍾即可決定,要全力以赴,到達人質那兒,消滅游擊隊,絕不能讓他們有開槍的機會。」
烏干達士兵曾是以色列顧問團的朋友和學生.納塔尼雅夫中校又指示說;「不要無益地殺傷他們。」
最後,280名身著不同服裝的襲擊隊員,整齊地排列在丹捷姆倫准將面前,此時隊員們顯得有些緊張。
「雷電行動」的總指揮為佩雷德空軍司令; 襲擊部隊總指揮官:丹捷姆倫准將; 營救隊指揮官:納塔尼雅夫中校; 隊員280人。
一號機c—130襲擊候機人樓,保護人質(兩位指揮官搭乘);
二號機c—130壓制烏干達部隊,醫治負傷人員,運輸救出的人質;
三號機C—130破壞對方雷達、戰斗機等,運輸救出的人質;
四號機c—180補給燃料,並作為預備隊。
每架飛機各自負責自己飛機的警衛。
負責支援的波音機隊的任務如下:
一號機B—707,指揮全盤,通信聯絡,支援(佩雷德空軍司令搭乘);
二號機B—707,醫治重傷員(33名醫生搭乘,分兩個班,在內歲畢待命);
另外1架C—130機,是為預防在內羅畢不能加油而配備的。還有1架c--130機,用作襲擊部隊和特拉維夫作戰室之間通訊聯絡的中轉機。
另外,8架F—4E鬼怪式戰斗機作為護衛戰斗機。為此,還准備了1架加油機,用於戰斗機加油。
早在襲擊部隊出發之前,標有埃爾·阿爾航空公司番號和標志的B—707號機就已起飛。機上坐著空軍司令佩雷德和作戰部長亞當,機上一半的空間,被用於作戰的通信器材占滿了。通過衣索比亞上空,在肯亞首都內羅畢(埃姆巴卡希機場)降落。為不被人發現,飛機停在了禁區。除內羅畢的警察署長以外,只有8個肯亞政府的高級領導人知道。
B—707二號機也標著埃爾·阿爾航空公司的標志,經過同一航線降落在內羅畢機場,准備收容治療負傷者。這兩架B—707機安全著陸並加油的消息,由駐內羅畢的埃爾·阿爾航空公司辦事處用電傳報告了特拉維夫航空公司總部,又由公司向總參部做了報告。這意味著襲擊部隊可以出發了。
當作戰命令到達部隊的時候,4架大力土機正飛過了西奈半島的南端。4架飛機都標上了民航機的番號。按照民航機的規定在民航機航線上飛行。
當4架飛機接到命令之後,立刻關閉了無線電,保持能看到前1架機的距離,編隊向烏干達飛去。
當離開以色列領空,飛到紅海上空時,編隊降低了飛行高度。為了避開阿拉伯監視船
的探測,編隊有時貼著海面低空飛行,有時直接沖入氣流中。編隊在紅海上空飛期間,F—4E鬼怪式戰斗機在更高的空中護衛。不久,編隊在吉布地附近向右改變了航向,飛入衣索比亞領空,南下山嶽密林地帶,通過內羅畢上空。在接近恩德培的時候,氣象突然惡化。電閃雷鳴,飛機劇烈搖擺。編隊在視線模糊時情況下,依靠雷達,摸索著前進。幸運的是,途經國的雷達,似乎還沒有發現編隊。
在丹捷姆忙准將和納塔尼雅夫中校再次確認營救步驟的時候,編隊開始向恩德培下降。
空軍司令搭乘的B—707一號機在內羅畢加油後起飛,已來到恩德培南面維多利亞湖上空,在8000米的高空盤旋。空軍司令的任務是用雷達跟蹤襲擊部隊的動向。同時,保持與特拉維夫總參謀部的聯系,並在緊急的情況下,給襲擊部隊以必要的援助。
4架大力士機直飛恩德培。眼下的恩德培靜悄悄的,似乎沒有發生任何事情。維多利亞湖的上空雖然濃霧籠罩,但恩德培方向卻晴朗無雲。
恩德培機場的舊候機大樓,被劫的人們迎來了第6個夜晚。疲倦不堪的人質,或許是吃不慣這里的飲食,都患了痢疾,腹瀉不止。廁所因沒有水沖洗,臟物四溢,臭氣熏天。下午5點鍾,阿明總統來到候機大樓,對人質說:「為了挽救大家的生命,我已作了多方努力,是以色列政府不好。」他在模里西斯參加會議,沒等會議結束,便提前回國。
C—130一號機內,裝扮成黑人的納塔尼雅夫中校和6名部下坐在賓士車里,正在後部的出口處待命。因為阿明總統已經回國,只得放棄冒充總統的原作戰方案。
襲擊部隊在飛行了7個小時之後,按原定計劃於晚上10點40分(烏干達時間11點45分),到達維多利亞湖上空。
恩德培機場依然燈火輝煌。不久,4架飛機分為兩組開始下降。一、二號機在舊跑道著陸;三、四號機在新跑道著陸。一號大力士機向指揮塔報告說:「送來了釋放的恐怖分子。」請求允許著陸。飛機壓低發動機的聲音,開始悄悄地著陸,不久,飛機接觸跑道,發出一聲沉悶的聲響,然後,開始滑行。為了不發出更大聲響,飛機沒有改變螺旋槳螺距。
一號機擔心探照燈馬上會照過來,便離開跑道,向舊候機大樓方向滑過來。繼一號機之後,二號機也降落在跑道上,並採取了隨時可緊急升空的姿態。三號機降落在新跑道上,一號機滑到舊候機大樓前面的停機坪上,平穩地停下來。機場靜悄悄的,機場警衛也沒發覺這突如其來的變化。
從飛機上放下來的賓士車,向舊指揮塔附近的警衛哨位開去。剛剛敬過禮的警衛還不知道是怎麼同事,就「撲通」—聲倒在了裝有消音器的槍口下。化裝襲擊成功了!在進入大樓的時候,為防止分辨不出哪是烏干達兵,哪是襲擊隊員,納塔尼亞夫中校和他的部下抹去了臉上和手上的黑色化妝,脫掉了烏干達服裝。此時,指揮塔似乎發現了情況有些不對頭,關閉了機場的電燈,整個機場立即漆黑—團,最後一架大力士機,按訓練要求的那樣,在黑暗中安然降落到新跑道上。
襲出隊員沖出機艙,直奔候機大樓,同時大聲用希伯來語喊著:「卧倒!卧倒!」大廳內的兩名游擊隊員,用自動步槍和手槍瘋狂亂射,但在襲擊隊員雨點般的射擊下,終於倒在血泊之中。
人質中有人以為游擊隊開始屠殺了,他們不安地喊著:「以色列!以色列!」從美國移民以色列的19歲的查賈尼·邁莫尼,剛剛站了起來,就被以色列士兵的一發子彈打中,當場死亡。 他是一個好小夥子,在這6天當中,他給大家送咖啡,護理病人,照顧了不少人。正要上前幫助他的一名保險公司的董事長也負了重傷。大廳內交戰只用了1分45秒鍾即告結束。
納塔尼雅夫中校和部下為尋找殘存的游擊隊員,登上了二樓,找到了藏在廁所內的兩名游擊隊員,當場擊斃。藏在機場大樓北側的另—名游擊隊員也在交火中被打死。這樣一共打死了7名游擊隊員,剩下的3名逃跑了。
救護班迅速抬走了負傷的5名人質和4名士兵。送到了第二架飛機的手術台上。機場的戰斗進入第二階段,烏干達警衛士兵開始應戰,來自指揮塔的炮火格外猛烈。
納塔尼雅夫中校為首的襲擊隊為壓制對方炮火,動用了反坦克導彈和重機槍。正在此時,不知誰喊了一聲:「奈尼負傷了!」只見納塔尼雅夫背部中彈,鮮血染紅了衣服,他一度想站起來,可又倒了下去。
在襲擊期間,所有大力士機始終沒有熄火停機,由十幾名隊員保護著。在機場新跑道停機坪上,烏干達戰斗機被爆破班一架架地炸毀。烈火熊熊,燃紅了夏日的夜空。另一隊襲擊隊員襲擊了雷達中心,並放上了炸葯。搭乘裝備了無後坐力炮的吉普車的襲擊隊員,在機場入口處迎擊並消滅了從坎帕拉方向趕來救援的烏干達部隊。另外,襲擊隊員還提取了被擊斃的7名游擊隊員的照片和指紋,作為證據帶回國。
4架大力士機中,有一架的燃料只剩下80分鍾的量,因考慮到在爆炸不斷的機場上加油太危險,決定飛到內羅畢機場再加油。襲擊開始後53分鍾,載著人質的二號機開始起飛,這時下起了雨。以色列襲擊隊除了彈殼、炸葯和用不著的燃料泵外,決定將其他東西一點不剩全部帶回國。不多時,攻擊指揮塔和雷達中心的隊員也都返回,繼二號機之後,三號、四號機也相繼起飛。
「雷電行動」幾乎完全是按原定方案進行的,沒有任何偏離,從晚上11點01分,襲擊部隊的一號機降落在恩德培機場起,11點03分響起槍聲;搭乘人質的二號機比預定的55分鍾提前2分鍾離開恩德培機場,最後一架飛機是0點30分升空。一切都按計劃進行。4架大力士機完好無損,當然,襲擊部隊也用不著空軍司令佩雷德搭乘的B--707的援助了。
這次行動炸毀烏干達米格飛機11架,不得已而殺死烏干達士兵45人。在撤離恩德培機場時,106名人質救出103名,3人去向不明,襲擊隊員中只有納塔尼雅夫中校一人死亡。
英國人質德拉·布洛克夫人,喉嚨里卡了食物,襲擊前一天住進了坎帕拉醫院。在發生襲擊事件時,英國駐坎帕拉外交官前去醫院探望,見布洛克夫人在床上睡得正香。但是,後來布洛克夫人卻去向不明。
特拉維夫總參謀部,有關人員聚集在一起,焦灼不安地等待著作戰結果。空軍司令佩雷德送來一份報告說,營救的人質搭乘的C—130機正飛住內羅畢。飛往肯亞的二號C—130機,晚上2點06分(內羅畢時間)最先到達內羅畢機場。B—707指揮機也稍遲一些著陸。傷員被立刻抬上臨時作為醫院的波音機接受治療,重傷員被用救護車送到了肯亞國立醫院。接著,在30分鍾內,三號機、四號機,一號機都相繼安全著陸。為了便於保衛警戒,飛機停在了隔離開來的停機坪上。重傷員科亨因醫治無效,黎明時分在醫院里停止了呼吸。
拂曉前兩小時,加完油的4架大力士機和波音指揮機相繼起飛,向以色列飛去。最後一架醫院機把一名重傷的人質和兩名士兵留在國立醫院後也起飛回國。4架大力土機飛入以色列領空之後,低空飛行在城鎮、村莊上空。凌晨3點,當廣播里播放營救人質成功的新聞時,人們歡呼著,迎接襲擊隊員們的歸來。
正在官邸就寢的阿明總統,凌晨2點20分被來自特拉維夫的巴勒布上校的電話吵醒,但此時,總統似乎還不知發生了奇襲事件。巴勒布上校說:「承蒙您多關照,實在感激不盡!」當阿明總統問:「這是什麼意思?」時,電話已經掛斷了。
下午5點,這次是阿明總統給巴勒布上校打來電話。他首先指責以色列殺害烏干達士兵是忘恩負義,最後卻稱贊說:「作為職業軍人來看,這次襲擊是無懈可擊的,以色列特種部隊的確是優秀的。」
年輕的國家需要英雄,以色列政府盛贊喬納聖·納塔尼雅夫中校的豐功成績,並晉升他為上校。喬納聖·納塔尼雅夫中校是唯一一名在行動中陣亡的以色列軍人。以色列政府應國民的要求,為使子孫後代永遠牢記烈士的勇敢精神,決定把這次「雷電行動」稱為「喬納聖行動」。

D. 抗日時期,你知道的中國軍人有哪些

王二小


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村裡的兒童團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二小十三歲。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把王二小摔死在石頭上,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王二小的血染紅了天!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劉家莊的山坡上。當時任淶源縣青救會幹部張士奎(後為保定市離休幹部)同志得到這個消息,馬上報道給了邊區青救會,《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這條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據這篇報道,立即創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曲一直傳唱至今,感染了無數青少年。現在,王二小的墳上長滿了青草。他的鮮血染紅的那塊大石頭,現在還靜靜地卧在山溝里,人們把它叫做「血色石」。


為了紀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國青少年基金會在二小的家鄉淶源縣上庄村建設了「王二小希望小學」,延安時期參加革命的老作家陳模創作了革命傳統紀實小說《少年英雄王二小》。



張自忠(這個人超有名)


張自忠(1891.8.11-1940.5.16),字藎忱,中華民國陸軍中將,犧牲後追授為二級上將軍銜,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漢族,山東臨清唐園村人。1911年在天津法政學堂求學時秘密加入同盟會,1914年投筆從戎。1917年入馮玉祥部,歷任營長、團長、旅長、師長等職。1930年中原大戰後,馮玉祥軍事集團被瓦解,張自忠所部被蔣介石收編。1931年後,張自忠曾任第29軍第38師師長、第59軍軍長、第33集團軍總司令兼第5戰區右翼兵團司令等職。

1937年,上海、南京相繼淪陷後,日本侵略者又把兵鋒直指徐州,志在奪取這一戰略要地。1938年3月,日軍投入七八萬兵力,分兩路向徐州東北的台兒庄進發。待至臨沂、滕縣時,同中國軍隊發生了激烈的戰斗。當時守衛臨沂的是龐炳勛的第3軍團。由於實力過於懸殊,傷亡慘重,龐部急待援軍。

張自忠奉調率第59軍以一晝夜180里的速度及時趕來增援。張自忠與龐炳勛原是宿仇,但他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擯棄個人恩怨,率部與龐部協力作戰。敵軍在飛機大炮掩護下,配合坦克、裝甲車向茶葉山陣地發起進攻。張自忠以「拚死殺敵」「報祖國於萬一」的決心,與敵激戰,反復肉搏。茶葉山下崖頭,劉家湖陣地失而復得達三四次,戰況極其慘烈。經過數天鏖戰,敵軍受到重創,節節敗退。

中國軍隊相繼收復蒙陰、莒縣,共殲敵4000餘人。不久,日軍再派坂本旅團向臨沂、三官廟發起攻勢,妄圖有所突破。張自忠和龐炳勛部兩軍奮力拚殺,經徹夜激戰,日軍受到沉重打擊,其向台兒庄前線增援的戰略企圖被完全粉碎,保證了台兒庄大戰的勝利。


1940年5月,日軍為了控制長江交通、切斷通往重慶運輸線,集結30萬大軍發動棗宜會戰。當時中國軍隊的第33集團軍只有兩個團駐守襄河西岸。張自忠作為集團軍總司令,本來可以不必親自率領部隊出擊作戰,但他不顧部下的再三勸阻,堅持由副總司令留守, 5月6日晚致書副總司令兼77軍軍長馮治安一函:


「仰之吾弟如晤:因為戰區全面戰爭之關系,及本身之責任,均須過河與敵一拼,現已決定於今晚往襄河東岸進發,到河東後,如能與38師,179師取得聯絡,即率兩部與馬師不顧一切,向北進之敵死拼。若與179師,38師取不上聯絡,即帶馬師之三個團,奔著我們最終之目標(死)往北邁進。無論作好作壞,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後公私均得請我弟負責。由現在起,以後或暫別,永離,不得而知,專此布達。」他自己親自率領2000多人渡河作戰。


5月1日,張自忠親筆昭告各部隊、各將領:「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國家及我五千年歷史之民族,決不至亡於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張自忠率2000多人東渡襄河後,一路奮勇進攻,將日軍第13師攔腰斬斷。日軍隨後以優勢兵力對張自忠所部實施包圍夾攻。張自忠毫不畏縮,指揮部隊向人數比他們多出一倍半的敵人沖殺10多次。日軍傷亡慘重。


5月15日,日軍10000多人分南北兩路向張自忠率領的部隊實行夾擊。激戰到16日佛曉,張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長山。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中國軍隊的陣地發起猛攻。一晝夜發動9次沖鋒。張自忠所部傷亡人員急劇上升,戰況空前激烈。


5月16日一天之內,張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戰,午時他左臂中彈仍堅持指揮作戰。到下午2時,張自忠手下只剩下數百官兵,他將自己的衛隊悉數調去前方增援,身邊只剩下高級參謀張敬和副官馬孝堂等8人。他掏出筆向戰區司令部寫下最後近百字的報告,交給馬孝堂時說:「我力戰而死,自問對國家對民族可告無愧,你們應當努力殺敵,不能辜負我的志向。」稍後,張自忠腰部又被機槍子彈擊中,他卧倒在地浴血奮戰最後壯烈犧牲。


張自忠戰死後,日本人發現張將軍遺體,審認無訛,一起膜拜,用上好木盛殮,並豎木牌。並全軍向他行禮,甚至在他的遺體運回後方之時,日軍收到消息便下令停止空軍的空襲一日,避免傷到張自忠的忠骸。可見,張自忠將軍在對日抗戰所展現軍人武德,連當時崇尚軍國主義的日軍都為之感動。


蔣介石驚聞張自忠殉國,立即下令第5戰區不惜任何代價奪回張自忠遺骸。一百多名優秀將士,搶回張將軍的屍骨,連夜運往重慶。當靈柩經過宜昌時,全市下半旗,民眾前往弔祭者超過十萬人。靈柩運抵重慶時,蔣介石特親臨迎靈致祭,撫棺痛哭,並手書「英烈千秋」挽匾以資表揚。

毛澤東題寫了「盡忠報國」的輓詞。張自忠殉國時,年僅50歲,他的夫人李敏慧女士聞耗悲痛絕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於重慶梅花山麓,後建有張自忠將軍陵園和張自忠將張自忠將軍紀念館軍生平事跡陳列館。周恩來曾親自寫下文章稱贊張自忠「其忠義之志,壯烈之氣,直可以為中國抗戰軍人之魂」。


岳飛名言:「文官不愛財,武官不惜死,則天下太平矣!」張自忠將軍抗日體現的正是這種「武官不惜死」的精神。他生前的最後一句話是:


「我這樣死得好,死得光榮,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良心很平安。」到了彌留之際,他還念念不忘「這樣死得好......良心很平安。」


1982年4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追認張自忠為「革命烈士」。


1991年,為紀念張自忠百年誕辰,湖北省在宜城市建成張自忠將軍紀念館。



趙一曼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趙一曼被中國共產黨派到東北地區領導革命斗爭。1934年擔任中共珠河中心縣委委員兼鐵道北區委書記,組織抗日自衛隊,與日軍展開游擊戰爭。1935年擔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3軍第1師第2團政委,11月,與日偽軍作戰時不幸因腿部受傷被捕。

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後,連夜對其進行了嚴酷的審訊。


面對凶惡的日軍,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趙一曼忍著傷痛怒斥日軍侵略中國以來的各種的罪行。兇殘的日軍見趙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馬鞭狠戳其腿部傷口。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堅強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決心,痛的幾次昏了過去,仍堅定地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的情況。


1935年12月13日,因趙一曼腿部傷勢嚴重,生命垂危,日軍為得到重要口供,將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院進行監視治療。趙一曼在住院期間,利用各種機會向看守她的警察董憲勛與女護士韓勇義進行反日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兩人深受感動,決定幫助趙一曼逃離日軍魔掌。

1936年6月28日,董憲勛與韓勇義將趙一曼背出醫院送上了事先雇來的小汽車,經過輾轉後,趙一曼到了阿城縣境內的金家窩棚董憲勛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趙一曼在准備奔往抗日游擊區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軍趕上,再次落入日軍的魔掌。


趙一曼被帶回哈爾濱後,兇殘的日本軍警對她進行了老虎凳、辣椒水等更加嚴酷的刑訊。據敵偽檔案記載,日本憲兵為了逼迫她供出抗聯的機密和黨的地下組織,對她進行了殘酷的拷問。刑訊前後採用的酷刑多達幾十種,其中就包括電刑。但她始終堅貞不屈,沒有吐露任何實情。

日軍知道從趙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報,決定把她送回珠河縣處死「示眾」。8月2日,趙一曼被押上去珠河縣(現尚志市)的火車,她知道日軍要將她槍斃了,此時,她想起了遠在四川的兒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紙筆,給兒子寫了一封催人淚下的遺書:「母親對於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中國人民會永遠牢記女民族英雄趙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跡。新中國成立後,朱德為趙一曼題寫了「革命英雄趙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題詞,哈爾濱市將她戰斗過的一條主街命名為一曼大街。

E. 卧倒姿勢要領

這個不叫卧倒,當過武警的朋友都知道這個叫做前倒!其動作要領是在於倒下的瞬間的方式,這個順序是手,小臂,肘部!手型要拱起,手著地的時候要承受身體的重量,這樣才能減輕對小臂和肘部的傷害!而且在手落地的瞬間要用力的拍地!腹部一定要挺硬,不然肚子就撞在地上了!呵呵!

F. 打仗時,士兵們挖的散兵坑到底有用嗎能保護得了他們嗎

瞅著這題目,俺感覺到的是心酸,而且還是那種無力的心酸。

說道這里估計有小夥伴要說了:「聽你這意思,你是想說沒用?」

那倒不是!俺想說的是,這散兵坑的作用,得看時間段。如果是在二戰的時候,您要是想躲避炮彈的攻擊,這散兵坑確實有用,但二戰結束之後,散兵坑在對抗炮彈攻擊的時候,這就有點有氣無力的感覺。

大傢伙要是不信的,俺舉個例子,您體會體會。

這個事,俺也是在網上看到的,但他很能說明一個問題。

話說有一個軍事院校,請來一位老爺子,六十多歲了,那身子骨硬朗的很,一瞅那樣子,就知道這就是一員老兵。

不!絕不!那個時代已經畫上了句話,而且還被咱打上了不合格的標簽,那個時代不會再上演了,恥辱有一次就夠了,不能讓他再來一次,所有中國人是不答應的。

尊嚴向來都是打出來的。

就算一個人守著陣地,「向我開炮!」的吶喊,重來不會停下來。

只要有一個人活著,陣地上的子彈,就不會停下來,永遠不會。

這就是為什麼咱們會有火力不足恐懼症呢?不是咱們怕他,是咱們認為有了這玩意,敵人就不會在拿這東西恐嚇咱們了。

就現在,咱說咱家的火炮是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去。

那麼如今咱也變成了,當年咱最討厭的樣子了,各種粗管子,細管子,大管子,小管子,從上邊一直武裝到了下邊,您就說吧,啥地形,咱就帶啥管子!

至於美國人強加給咱頭上的空爆彈?咱早就有了,而如今這種炮彈,美國人感覺威脅不到人了,所以滿世界的去賣。

那麼現在面對炮彈的攻擊,如果步兵沒有防護,基本上就沒有活路。但散兵坑這東西,也不是說絕對沒用,聊勝於無,也許有個萬一呢?

畢竟鋼盔這東西,也僅僅是萬分之一的概率保護士兵的頭部,但也得戴。所以散兵坑有用,但用處和最開始比,小了很多。

G. 1954年,陳賡在哈軍工作報告,三期學員:你下來讓我們看看長啥樣

1954年8月份的一天, 哈軍工院長兼政治委員陳賡,親自召集預科第三期學員新生,在學院的中心廣場上,做了一次報告大會。

一個小時後,陳賡口乾舌燥地喝了一茶缸開水,准備休息一下,而就在這時,從下面突然遞上來兩個小紙條,陳賡低頭一看樂了,原來上面寫著:

「陳院長,要不然你下來走到中間,讓我們好好看看你長啥樣?」

陳賡作為一校之長,正在台上作報告,為何下面的學生,卻傳紙條讓他走下台,這是怎麼回事呢?陳賡最後又是如何處理這件事情的呢?

作為新中國成立後 第一座封閉化軍事管理的全日制軍事大學 ,哈軍工學院建學伊始,就 將正規軍人生活的養成教育列為重中之重。

想要將一名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普通高中畢業生,訓練成作風優良,敢打硬仗,具備一定軍事化素養的軍人,絕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事情。

畢竟, 行軍打仗,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就算一些上過戰場打過仗的老革命幹部,如果不抓正規軍事化教育,時間長了,也會變得拖拖沓沓,一點也沒個兵的樣子。

而早在1953年4月初的時候, 陳賡就特意命令哈軍工學院的隊列部,將全院在職幹部,分別編練為3個大隊和12個中隊。

每天和哈軍工學院的新生,一起學習解放軍軍隊紀律、隊列、內務三大條令,進行最嚴格的軍事化訓練。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偷懶耍滑,違者嚴肅處理。

為了充分調動哈軍工在職幹部的積極性,陳賡還專門召開了行政隊列的專項工作會議,在會議上, 陳賡提出了16個字的大方針 :即 「以身作則、教養兼施、就地糾正、追上一級。」

同時,陳賡特意指出: 「在哈軍工學院內部,決不能放過任何一件違反軍規軍紀的事情,各級單位要隨時起到監管和登記的作用。

但凡出現違規違紀的人或事,絕不姑息,必須嚴肅處理,一旬一報,做到定期公布與評比。」

哈軍工學院規定:新生學員入伍進學後,要嚴格執行 「一日生活制度」 。顧名思義, 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熄燈睡覺,都要嚴格按照學院規定的作息時間和規矩辦事。

早晨只要聽見起床號聲,必須在最短時間內穿衣下地,然後跑到樓下集合出早操。晚上熄燈號一響,學員必須齊刷刷熄燈睡覺,誰也不準嬉笑打鬧。

學院組織的集體活動,必須統一著裝,整隊帶出,全隊帶回。

每到周末時,哈軍工學院還會專門命令以班級為單位,檢查軍容風紀和整理內務,如果有人外出,必須打報告請假,回學院必須銷假。

上課和到食堂打飯,必須做到兩人成伍、三人成行,嚴禁嘻嘻哈哈聊天,路上與同學和教員相遇,必須抬手敬禮,嚴禁默然而過。

外出請假到電影院看電影,或者下館子吃飯時,只要假期時間接近,哪怕電影未散場,哪怕菜品還沒有齊,也得趕回學院進行銷假。如果有人害怕等公交車耽誤時間,那就跑步返回學校。

可以說,這樣的規章制度,已經有些不近人情,是完全按照軍隊標准來執行的。

哈軍工建校的宗旨,就是為了給軍隊補充新鮮血液,提供儲備幹部,所以不需要弱不禁風,只會死讀書,讀死書的書獃子。

學員們必須提前適應軍隊枯燥乏味的生活,以免將來去了部隊手忙腳亂,那可就把哈軍工學院的臉丟盡了。

不過,在哈軍工學院內,有一個工作崗位,是學員們夢寐以求的,那就是 臂戴黃色袖標、佩帶武器的值班員。

值班員是學院各級行政領導,在貫徹軍事條令上的得力助手,除了幫助管理之外,值班員有時還要在深夜檢查宿舍、替學員蓋被子。

如果發現病號,值班員必須在第一時間找醫生看病,所以,只要是有幸當上值班員的學員,都會感覺非常自豪。

可是,即便哈軍工學院的要求如此嚴格,但卻依然經常遭到蘇聯顧問奧列霍夫的嚴厲批評: 「你們像什麼樣子?就是一幫披著軍裝的老百姓……」

只要逮住一個行為舉止不規范的人,馬上就命令所屬單位的領導,對其進行嚴厲批評和改正後,才予以放行。

而蘇聯顧問奧列霍夫這一招殺雞儆猴,也直接震動了整個哈軍工,從此以後,全院誰也不敢馬虎, 只要穿上軍裝,就必須時刻注意儀容儀表,時刻提高警惕,坐到行如風,站如松,坐如鍾。

9月份,開學季。 蘇聯顧問奧列霍夫專程找到哈軍工學院的各系、各科主任談話,有的專科主任心理素質較差,面對滿臉嚴肅凝重的奧列霍夫,心裡非常緊張。

要麼就是聽不清奧列霍夫的問話,要麼就是回答吞吞吐吐,驢唇不對馬嘴,詞不達意,這樣的情況,讓奧列霍夫感到十分惱火。

所以在10月初的時候,奧列霍夫就特意親筆寫了一封言辭尖銳的信件,然後託人轉交給 哈軍工學院的院長陳賡。

在這封信件中, 奧列霍夫將各系的專科主任抨擊得一無是處 ,陳賡看後忍不住搖頭苦笑 :「要按照奧列霍夫同志說的,那哈軍工的各系領導幹部,都應該主動辭職了。」

但蘇聯顧問奧列霍夫同志卻根本不在意其他人看自己的眼神, 他是真的干一行愛一行,將哈軍工學院當成了自己的命根子。那種恨鐵不成鋼的負責精神,讓陳賡非常感動。

陳賡最喜歡奧列霍夫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哈軍工學院雖然是軍校,但卻也是新中國的高等學府,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所全日制軍校,它的一切,都應該是表率。

尤其是軍紀和軍事正規化制度,都應該敢為人先,特立獨行,因為一支軍隊,如果沒有過硬的紀律,那就是一盤散沙。

如果將來,哈軍工學院的學生走出去,去到軍隊里,卻不被人承認是軍人,只是一批穿著軍裝的大學生,那對於我們哈軍工學院的建校宗旨是背道而馳,甚至難以忍受的。

這樣的莫大恥辱,絕對不能出現在哈軍工學院里。」

1954年8月份, 哈軍工預科第三期,一共有1000餘名新生入校,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不滿20歲的青蔥少年,他們都是各地重點高中的應屆畢業生。

這些孩子在進入哈軍工學院後,整個人的情緒依然處在考上大學金榜題名的興奮之中,滿臉未退的稚氣,渾身上下都洋溢著躁動不安的青春活力和求知慾望。

剛進入哈軍工學院的大門,他們就被強制性地套上了軍裝, 雖然軍帽上少了一顆鮮艷的紅色五角星,但這1000餘名新生,卻立時感覺自己完成了從老百姓到軍人的升華。

言談舉止間, 盡可能模仿學院內的軍事教員,時刻以軍人的身份自居,走起路來昂首挺胸,彷彿連說話喘氣的聲音都變了。

可就在幾天後開始的軍訓中, 這些新生就馬上被打回了原形,新生每天在哈軍工學院的操場上,周而復始,進行8個小時的士兵基本實操訓練。

「立正、稍息、齊步走、跑步走」 等指令,都快讓耳朵磨起繭子了。 而且無論日曬還是雨淋,都必須站軍姿、踢正步,訓練卧倒和匍匐前進 ,短短幾天時間,1000餘名細皮嫩肉的新生,就開始叫苦連天。

腰酸背痛、大腿紅腫、手腳起血泡的痛苦,徹底打破了升入大學的美好幻想 ,一些牢騷和腹誹,也開始在新生中傳開了。

「誒,你們說咱們這是遭的什麼罪啊?這是上學啊還是來到軍營了,為什麼要練這個?太痛苦了,太難受了,早知道我就不報這什麼哈軍工學院了,我想回家了。」

「對啊對啊,現在仗都打完了,還練這些幹嘛?就算是以後上戰場打仗,也不用我們大學生啊,我們可是大學生,很金貴的,還這么苦練幹嘛?」

「行了,都少說兩句吧,我那會兒去食堂打飯的時候,聽二期的老學員說,這只是開胃菜,以後還要到野營訓練作業場實操訓練呢,聽說那兒的生活條件和環境更加艱苦。」

幾天後,突然發生的一起惡劣事件,直接震動了整個哈軍工學院, 預科三期新學員,不斷有人因為受不了訓練的艱苦,思想開小差當了逃兵。

二期學員雖然也有逃兵,但卻只有2個,後來被抓了回來,已經洗心革面,訓練非常認真,重新獲得了哈軍工學院的入學資格。 但沒想到預科第三期學員,逃跑的人數更多,反倒是讓陳賡感覺有些棘手。

一天,同住在一個宿舍,來自上海的四名新生一起溜走,全部當了逃兵,不過,這四名新生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竟然在逃跑前,專門在宿舍里留下了一張小紙條:

「我們上當了,我們是來上大學的,不是來當逃兵的,哈軍工學院欺騙了我們。」

陳賡看著紙條,心中的火氣難以壓抑,猛地拍案而起,憤怒地道: 「上海,又是上海,第二期那倆就是上海的,現在可倒好,又有4個上海學生當了逃兵,簡直豈有此理?

這些人簡直就是在給上海人丟臉,把電話拿來,給我要通陳毅市長辦公室。」

而連續不斷逃跑的新生,也給陳賡敲響了一個警鍾,所以他立即就做出了一個決定: 親自為預科第三期新生作一場大報告。

當天下午, 陳賡就專門在王字樓前的中心小廣場前,召集哈軍工學院的預科第三期新學員、帶隊軍事教員和隊幹部們,主持召開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報告大會。

烏泱泱上千人席地而坐,靜靜等待著陳賡訓話, 預科主任張文峰、副主任屈興棟同志 ,分別坐在陳賡的兩手邊。

陳賡身上雖然穿著一身洗得發白的舊軍裝,但卻坐如松柏,整個人的精氣神很好,遠遠望去,氣勢逼人,在夕陽的映射下,臉色微黑透紅,不怒自威。

這時,秘書突然遞上來一份准備好的演講稿,但陳賡隨意翻看了兩眼,就扣在了桌面上, 他個人更喜歡即興演講,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後來,秘書又將麥克風挪到陳賡的面前,陳賡以為這是要給他錄音,臉色一拉,就將麥克風推到一旁,嘴裡嘟囔著: 「我最煩這個東西。」

還是預科主任張文峰附在陳賡的耳邊低聲解釋了幾句話,陳賡才又將麥克風拿回到自己的面前。

陳賡清了清嗓子,就開始講話,從國內外的形勢,分析到學習掌握先進軍事技術的重要性,他洪亮的聲音,幽默詼諧的話語,很快就抓住了台下學員們的內心:

「國家為啥要成立哈軍工,毛主席又為啥要讓兄弟我來當院長,這是因為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們有深刻體會。

小米加步槍和美國人的飛機坦克對打,是不佔上風的,所以我們只能用人命去填,這是不行的,完全不符合現代化戰爭的規律。所以,我們立志要改變這一現狀。」

陳賡說到這兒的時候,突然笑了笑 :「當時,我們在朝鮮戰場上,也從美國人的手裡搶到了坦克,但就是沒人會騎,怎麼辦呢?

那就只能將搶來的坦克全部推到水溝子里,我們不會騎,你老美也休想騎。」台下頓時笑成一片。

然後陳賡又繼續說道:「後來,蘇聯老大哥支援了我們30輛坦克,還給我們專門培訓了坦克手,但我們操作不熟練啊,看著斜坡就沖,也不管它的坡度有多麼陡峭,然後坦克翻車了。

我們高價買來的東西成了廢鐵,這都是教訓和經驗啊,同樣的錯誤,我們絕對不能再犯。」

陳賡說得繪聲繪色,引人入勝,下面靜悄悄的,誰也不敢大聲喧嘩:

「後來到了1950年,兄弟我奉命去越南當軍事顧問,在兵力分配和炮火集成上,和越南的武元甲將軍發生了嚴重分歧。

他呢,主張分散,而我主張集中,誰也說不過誰,兄弟我一看這事兒要崩啊,就趕緊去找胡志明同志。

我拍著他的肩膀說,老胡啊,這場仗你想不想贏,想贏的話就聽我的,咱們集中優勢炮火和兵力,畢其功於一役,殺他個人仰馬翻。

你們還別說,胡志明還真聽我的,就按我的意思辦,結果我們打贏了,本以為我打了勝仗立了功,回國後應該有褒獎吧?

沒成想毛主席一見我就拿著這件事說教,說我犯了大國主義,軍事顧問只有建議權,沒有決策權。

我也的確是頭腦發熱,以為還是在廣州和胡志明天天泡在一起聊天呢,結果忘記了人家現在已經是越南主席了,所以毛主席的批評呢,我也接受,中央的批評是對的。」

陳賡天南地北聊了一個多小時,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說得口乾舌燥, 預科主任張文峰 遞給他一茶缸白開水,讓他休息一下。

沒想到在這時,下面突然傳上來2張紙條,陳賡接過來一看,頓時笑出了聲,大聲地念叨 :「陳院長,我們坐在後面看不清你長什麼樣子?

請你下來,走到我們中間,讓我們看看你到底長啥樣?陳院長,請你下來,我們都想與你握握手啊。」 陳賡話音剛落,全場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陳賡也不做作,仰頭將茶缸里的開水一口抽干,笑著站起來: 「大家這個要求我還是能滿足的,不就是想看看我長什麼樣子嗎?不過提前說好啊,我本人可長得不好看,沒啥看頭。」

然後, 陳賡就在預科主任張文峰、副主任屈興棟同志的陪同下,走下主席台,在預科第三期學員中間走了一圈,學員們爭先恐後與陳賡握手。

陳賡來者不拒,轉了一圈,和每一名學員都握了手,手臂都有點發酸了。

突然,陳賡在一個長大五大三粗的學員面前停下,這名學員來自沈陽,名叫王洪波,陳賡樂呵呵地問道: 「你今年多大,有對象了嗎?」

王洪波立定敬了一個軍禮,激動道: 「報,報告,我今年20歲,還沒談戀愛呢。」

「那就好,那就好,正是青春少年時。」 陳賡慈善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正是學習的好時候,要集中注意力,也要引導周圍的學生,千萬不要早戀啊。」

王洪波看著平易近人的陳賡,心情舒暢,心情慢慢平靜下來,鬼使神差地問了一句: 「陳院長,你今年多大了呀?」

陳賡哈哈一笑: 「51歲了,老嘍,天下是你們這些小年輕的了,也不知道我還能不能再活10年?」

「陳院長身體好得很吶,我看啊,何止再活10年呢。」 王洪波大大咧咧地笑道。

「對啊對啊,陳院長看起來還很年輕呢,一定能再活幾十年,你一定可以長命百歲的。」 學員們七嘴八舌地說道。

「好好,那就承你們吉言。」 陳賡站在原地雙手叉腰,哈哈大笑起來。

而這時的陳賡和哈軍工的學員們,恐怕誰都不會想到,陳賡的生命竟然只剩下了7年,1961年,陳賡大將在上海療養期間,突然遺憾病逝,年僅58歲。

H. 軍事訓練中,前撲的技巧及注意事項

根據不同的分類標准,卧倒可分為以下多種卧倒: 1、根據戰士是否持有武器可分為徒手卧倒和持械卧倒(包括持槍卧倒、端槍卧倒——即所謂雙手持槍卧倒、持火箭筒卧倒等);2、根據卧倒後的方向,可分為向前卧倒和反身卧倒(通常在後方有敵情時採用);3、根據卧倒著地的部位,可分為側身卧倒和跪姿卧倒,等等。 二、動作要領(一)單手持槍卧倒的動作要領卧倒時,左腳向前一大步,身體下塌,左膝稍向里合,按左膝、左手、左肘的順序著地卧倒。還可右腳向前一大步,左手撐地迅速卧倒。需要射擊時,應迅速出槍。出槍的方法是:右手撐護木,以四指的頂力,虎口的壓力,小臂的推力將槍送出,同時,左手接握彈匣上方,右手移握握把,做好射擊准備。出槍要穩、准、狠,力求一次到位。出槍的同時轉體,全身伏地。(二)雙手持槍卧倒的動作要領 雙手持槍卧倒不是我軍傳統單兵戰術動作,大約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引入我軍訓練教程。大體上根據卧倒的方式可分為側身卧倒和跪姿卧倒。1、雙手持槍卧倒(側身)的動作要領雙手持槍卧倒,在雙手持槍前進基礎上,左腳向前一大步(必須盡量向前邁,否則難以降低重心),按照左膝、左小臂外側肉厚部位的順序著地。藉助慣性出槍、轉體,構成瞄準。(注意:此動作要領與教材有區別。此動作要領是本人數年前反復對比實踐後總結出來的,認為比教材上的更符合戰術要求,最大限度體現了「快」字,並且不容易受傷。與教材上敘述的要領相比,最大的區別在於本人總結的動作要領,要求卧倒過程中左手朝前,緊握護木。而不是左肘關機朝前。)訓練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一是左腳向前一步不夠。二是著地時不是整個小臂著地,而是左肘關節著地,這樣很容易受傷。三是小臂著地時,左手腕沒有內扣,這樣一會造成手背受傷,二會損壞武器。同時應當指出,《新兵訓練手冊》、《戰斗基礎動作》等教材所敘述的動作要領各不相同,《共同科目訓練教材》也有。有興趣者自行查找。2、雙手持槍跪姿卧倒的動作要領在雙手持槍基礎上,兩腳分開約與肩同寬。膝部彎曲跪下。兩膝部內側著地。上體前撲,兩肘著地,向前出槍同時雙腿向後蹬。跪姿卧倒適用於雪地、泥濘地、凹凸不平的地面,教材上說還適用於亂石地。估計是在配發護膝的時候才能這樣練習吧。 (三)雙手持槍與單手持槍相比,適用於敵情顧慮較大的時機,比如搜索、沖擊至敵前沿前、敵方塹壕內運動等。特點是出槍快,但兩只手都持槍,不利於保持身體平衡,對運動造成不利影響。反之,雙手持槍的優點和缺點正是單手持槍的缺點和優點。單手持槍便於高速沖擊,便於通過獨木橋等難以通行的地形,便於投彈。目前我軍彈袋左肩右脅,投彈時須將步槍交到左手。當然左撇子就不用這樣了。以前在看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圖片時,看到當時不少我軍戰士手榴彈袋右肩左脅,覺得奇怪,現在想來是避免將步槍交到左手的緣故。新式彈袋與手榴彈袋合二為一,左右各裝兩枚手榴彈,那又是另一回事情了。我軍大多數部隊沒有裝備95式自動步槍,本人雖然在軍校進行過95槍射擊,但畢竟沒有用95槍玩過戰術,以上所有動作要領全部是圍繞81-1式自動步槍討論的。(題外話:在一部教學片里見到軍人持95自動步槍躍進的鏡頭,那些軍人持槍動作極為特別。居然是僅僅一隻右手握在扳機處。想必是由於95槍重心設計靠後,單手亦能穩固持握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