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用photoshop做一枚紀念幣
首先第一步是准備素材,找到紀念幣的圖片素材,然後製作好虎頭的圖案 ,同樣這個也算作是圖片素材,然後通過ps的圖層工具合在一起
② 誰能幫我寫份《認識人民幣》的教案
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
單元教學內容: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內容是: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和它們的十進關系,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能看懂物品的單價,會進行簡單的計算。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經掌握的100以內數的知識,學習、認識人民幣,一方面使學生初步知道人民幣的基本知識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幣,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加深對100以內數的概念的理解;體會數概念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在本單元的教學中,老師要創設具體地生活情境,讓學生在購物的活動中認識人民幣。
單元教學重難點、關鍵:
1、重點: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及簡單計算。
2、難點: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
3、關鍵:組織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多觀察、多操作、多實踐,熟記「1元=10角、1角=10分」的進率。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並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2、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過購物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並知道愛護人民幣。
單元課時安排:約4課時
NO:1
教學內容:義務教材第46頁的第例1----------例4 (認識人民幣)
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和P53:1、2題
教學要求:
1、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間的十進制關系,懂得1元=10角、1 角=10分,學會兌換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功用。
3、培養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節約用錢教育。
教學重點: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
教學難點: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教學准備:CAI課件一套 常用的面額的人民幣(不同版本的)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我為你們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誰?(CAI演示:點擊出現藍貓圖像)你們認識它們嗎?今天是藍貓文具店開業的日子,它邀請我們全班去參觀文具店,你們想去嗎?一起來吧!
二、探究新知
1、參觀文具店回答問題 (CAI演示)
(1)、師:誰能說說文具店有什麼文具?價錢是多少?(學生回答)
(2)師:你們喜歡這些文具嗎?可是用什麼買呢?(學生回答)
2、認識人民幣
(1)、師:中國的錢幣叫人民幣,你們認識人民幣嗎?
(2)、操作初認人民幣
師:將桌面上的人民幣拿出,先自己認一認,再在小組內交流,看誰認得多(學生活動)
a:匯報認識情況(學生回答,師板貼人民幣:硬、紙幣)
問:觀察這人民幣,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回答)
師:紙做的錢幣是紙幣,金屬做的人民幣叫硬幣
(3)再認人民幣
師:(指紙幣)你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的紙幣,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 學生活動後,匯報識別方法)
師: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讀時有一個相同處是什麼?所以它們的單位是元,那你能說說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單位是什麼? (學生口答)
師: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紙幣我們會認了,那麼硬幣你會辨認嗎?
師:識別人民幣可以從人民幣的大小、圖案、面值、顏色上來記住。觀察1元、5角硬幣正面,它們有相同的標記是什麼?
師:國徽代表我們偉大的祖國,而且是中國製造的,所以我們要愛護人民幣,不能在上面亂寫亂畫。
小游戲:
(1)我指人民幣,你舉起與我相同的人民幣
(2)我說面值,你舉起起相應的面值
(3)我說顏色,你來回答
4、元、角、分的關系
師:藍貓想讓大家看一個小片段,看完後說說你學到了什麼知識?
(學生觀看CAI課件:元、角、分之間的兌換關系)
師:看完了這個片段,你知道了什麼?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1元=10角 1角=10分)
問:你知道1元=( )分嗎?
(可以小組討論後再回答)
想一想:
1元可以換幾個5角,幾個2角?
2元可以換幾個1元,幾個5角,幾個2角,幾個1角?
5、電腦出示第49頁的例4,讓學生口答
三、鞏固練習
1、電腦出示第53頁的第一題
(1)學生獨立操作,訂正 (學生上台操作)
(2)說湊成的錢數
師:說說每一張人民幣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2、師:藍貓要文具店等急了,我們回去吧!
(課件出示第48頁的做一做的第二題和第49頁的做一做)
師:1元錢能買什麼學慣用品?10元呢?(學生先在小組里說,然後指名說)
3、游戲:模擬購物
出示一些學慣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個小口袋,在購物時把錢放進去)
(1)選出三個櫃長
(2)學生隨意購物(看清價格後,購買)
(3)請櫃長檢查交錢的情況
四、全課總結
(略)
在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老師要給學生提供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習這部分知識。
2、要給學生提供操作實踐的平台,讓學生在具體的動手操作和交流中,感知知識,從而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合作精神。
1、 課前准備必須充分,其中包括課件和錢幣的准備及後面游戲的准備工作。
NO:2
教學內容:簡單的計算(例5、6、7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P53:3、4、7、8、9)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和簡單的加法計算。
2、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准備:例5、例6教學掛圖,例7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答:
1、3元=( )角 50角=( )元
2、8元=( )角 70角=( )元
二、新授。
1、教學例5。
出示例5的掛圖,提問:「這是幾元幾角?」學生回答後,教師板書:1元2角,接著問:1元可以換成多少個角?1元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樣想的?學生試回答後,教師再做說明: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2角等於12角。板書1元2角=12角。
2、教學例6。
出示例6掛圖。
教師試問:誰知道0.50元是幾角?2.00元是幾角?你是怎麼知道?以元為單位小數點左邊是幾就是幾元,右邊第一位是幾就是幾角,右邊第二位是幾就是幾分。1.20元是1元2角。35.90元是35元9角。(這部分知識學生知道它表示幾元幾角就可以了,至於1.20元是個什麼數,怎麼讀、寫不需要學生掌握)
3、教學例7。
(1) 課件演示例7第一小題。
教師:0.5元是幾角?(5角)0.80元是幾角?(8角)學生回答。5角+8角是幾角?(5角+8角=13角教師板書)教師問:多少角是1元?13角裡面拿出10角還剩多少角?(3角)所以13角等於1元3角。教師板書:5角+8角=13角=1元3角。
(2)例7第二小題(課件演示,提出問題:我買這兩個氣球要多少錢)學生嘗試完成,然後提問:你是怎麼想的?教師強調:元、角計算,只有在相同單位的情況下,才能相加。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第50頁「做一做」。
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說給同桌的同學聽,你是怎麼想的。
第2題:學生先做,教師巡視,提問個別同學,集體訂正。
2、本第51頁「做一做」。
3、練習九。
第5題:兩人一小組進行合作(哪兩樣物品的價錢合起來是1元)例:一個同學拿7角,另一個同學要拿幾角合起來才是1元?你是怎麼想的?(1元=10角,7角+3角=10角)在操作過程中,也可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
NO:3
教學內容:人民幣的簡單計算(P52:例8)
教學要求:
1、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讓學生深深地體會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既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又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真正做到自主探究、發揮個性,同時掌握最基本的人民幣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學會簡單計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能夠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准備: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指導示範
師:數學小精靈聰聰和明明開了一家聰明小超市,你們想去看一看嗎?(電腦出示「聰明小超市)
師:小超市裡都有些什麼呢?
生:超市裡有乒乓球、足球、花皮球、飛機、機器人和小熊。
師:喲!這么多玩具,快看一看,它們的價錢是多少呢?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學生開始同桌交流)
師:誰來給說一說為玩具的價錢。
生:乒乓球拍的價錢是6元,足球的價錢是3元,花皮球的價錢是2元,小熊的價錢是4元5角,飛機的價錢是8元,機器人的價錢是9元。
師:看過這些玩具的價錢後,你想說些什麼?
(學生口答)
師:快看,小叮當也來了,它在說什麼呢?
(屏幕出示小叮當的話)
生讀:我買一個足球。
生讀:我有5元錢,應找我…………
師:喲!小叮當遇到難題了,誰來幫他算一算?
(學生口答)
二、參與其中、主動探究
師:你們真聰明,這么快就幫小叮當解決了難題。現在你也可以去買自己喜歡的了,不過最多隻能買兩件,在買之前,先和同桌的小朋友說一說,你准備准備買玩具?怎麼付錢?(同桌開始交流)
(學生匯報)
三、小組購物,實踐體會
師:我們開展一個購物活動,每組將你們的商品放在一起建一個小超市,然後選出一名售貨員,其他組員為顧客,可以去售貨員那裡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比一比,誰是聰明的小顧客?
(學生開展購物活動)
師:哪些同學願意說一說你的購物過程?
生1:我用3元錢買了一瓶鮮橙多。
生2:我買了一寺釣魚的東西,它的價錢是8元,給他10元錢,找了我2元錢。
生3:我很喜歡那隻音樂盒,可中它人價錢是20元,太貴了,我只有10元錢,還差10元錢,下次再買吧。
生4:我買了一個跳跳盒,它人價錢是6元,可是我只有5元錢,我就請他便宜一點,5元錢就買來了。
(師邊笑邊誇獎同學們)
生5:我本來想買一個機器人和一本書,共需要14元錢,我只有10元錢,還差4元錢,所以我就只買了一本8元錢的書,找了我2元錢。
四、全課總結
師:這節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麼?
生1:我學會了買東西時怎麼付錢。
生2:我學會了還價
生3:我學會了買兩件東西時怎麼付錢。
生4:我覺得做一名售貨員真不容易。
生5:我懂得了根據自己的錢來選商品。
…………………………
師:回家後,請用你學到的知識,去幫爸爸媽媽購物吧。
實施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1、一定要做好課前准備:如:CAI課件及上課時讓學生進行活動時需要的物品及每件物品的價格牌
2、老師要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充分的說明購物過程及思維過程。
3、要讓所有學生都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經歷學習的全過程。
NO:4
教學內容:簡單的計算練習課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計算人民幣的方法及一步加、減應用,並鞏固已學過的有關人民幣的知識。
2、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人民幣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正確地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准備:練習中試試看放大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算。
1元8角=( )角 12角=( )元( )角
1元3角=( )角 15角=( )元( )角
二、新授。
教學例8。
課件演示(小朋友購買皮球)。
教師:看看哪一位小朋友最聰明,能用幾句話把你看到的講一遍。
教師:10元錢習皮球用了6元錢,還剩幾元?該怎樣列式計算?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10—6=4(元)
教師:機器人幾元?飛機幾元?機器人比飛機貴幾元?
學生:機器人比飛機貴5元。
教師:該如何列式呢?
學生:45—40=5(元)(教師板書)
教師:「機器人比飛機貴幾元?」還可以怎麼說?
學生:飛機比機器人便宜幾元?飛機比機器人少幾元?
機器人比飛機多幾元?……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課本第52頁。
學生獨立填,再指名說說你是怎麼想的,集體訂正。
(1)出5元,要買的東西3元,應找回2元。
(2)出20元,要買的東西10元,應找回10元。
(3)付出2元,要買的東西0.50元,應找回1元5角。
2元=20角 0.5元=5角 20角—5角=15角=1元5角。
2、練習九
第9題:學生看圖填書。
第10題:
(1)買一本練習本和一塊橡皮,一共用多少錢?老師指定學生回答。
教師板書:3角+2角=5角。
(2) 「買上面3種物品」一共用了多少錢?同一桌同學討論一下如何列式計算?錢該怎麼拿?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3角+2角+6角=11角=1元1角
(3) 搶答比賽:付給售貨員2元錢買以上3種物品,應找回多少錢?
2元—1元1角=20角—11角=9角
3、試試看。
(1)可以買( )塊這樣的橡皮。
(2)如果買一把尺子,應找回( )角。
(3)要買一把小刀,還差( )角。
(4)小明想買一塊橡皮、兩支鉛筆、一本練習本,他所帶的錢夠嗎?
(5)小麗只買了一個文具,就把錢花光了,這個文具是( )。
http://www.abcjy.com/passport.asp
這上面海洋很多,自己找找。
③ 人民幣小知識小學生
1. 人民幣小知識
人民幣小知識 1. 第五套人民幣的常識
以100元為例:
一、票面特徵
主色調為紅色。票幅長155MM,寬77MM。票面正面主景為 *** 頭像,左側為「中國人民銀行」行名、 *** 數字為「100」、面額「壹佰元」和橢圓形花卉圖案。票面左上角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票面右下角為盲文面額標記,票面正面印有橫豎雙號碼。票面背面主景為「人民大會堂」圖案,左側為人民大會堂內圓柱圖案。票面右上方為「中國人民銀行」的漢語拼音字母和蒙、藏、維、壯四種民族文字的「中國人民銀行」字樣和面額。
二、設計特點
第五套人民幣100元券將國際先進的計算機輔助設計方法與我國傳統手工繪制有機結合,既保留了中國傳統鈔票的設計特點,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其特點是:
1、突出「三大」,即大人像、大水印、大面額數字,既便於群眾識別,又增強防偽功能;
2、取消了傳統設計中以花邊、花球為框的設計形式,整個票面呈開放式結構,增加了防偽設計空間;
3、背面主景設計採取組合風景方式、焦點透視和散點透視相結合的技藝,體現了中國文化特色。圖案花邊設計既保持了貨幣的傳統風格和特點,又具有防偽功能;
4、票面簡潔、線條清晰、色彩亮麗;
5、增加了機讀技術,便於現代化機具清分處理。
三、防偽特徵(見圖)
1、固定人象水印。位於票面正面左側空白處,迎光透視,可見與主景人像相同、立體感很強的 *** 頭像水印;
2、紅、藍彩色纖維。在票面上可看到紙張中有紅色和藍色纖維;
3、磁性縮微文字安全線。鈔票紙中的安全線,迎光透視,可見「RMB100」微小文字,儀器檢測有磁性;
4、手工雕刻頭像。票面正面主景 *** 頭像,採用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工藝,形象逼真、傳神,凹凸感強,易於識別;
5、隱形面額數字。票面正面右上方有一橢圓形圖案,將鈔票置於與眼睛接近平行的位置,面對光源作水平旋轉45度或90度角,即可看到面額「100」字樣;
6、膠印縮微文字。票面正面上方橢圓形圖案中,多處印有膠印縮微文字,在放大鏡下可看到「RMB」和「RMB100」字樣;
7、光變油墨面額數字。票面正面左下角「100」字樣,與票面垂直角度觀察為綠色,傾斜一定角度則變為藍色;
8、陰陽互補對印圖案。票面正面左下方和背面右下方均有一圓形局部圖案,迎光觀察,正背圖案重合並組成一個完整的古錢幣圖案;
9、雕刻凹版印刷。票面正面主景 *** 頭像、中國人民銀行行名、盲文及背面主景人民大會堂等均採用雕刻凹版印刷,用手指觸摸有明顯凹、凸感;
10、橫豎雙號碼。票面正面採用橫豎雙號碼印刷(均為兩位冠字,八位號碼)。橫號碼為黑色,豎號碼為藍色。
2. 關於錢幣的知識
錢幣知識: 鑄幣:指鑄成一定大小形狀,具有一定重量和面額價值,充當法定流通手段的金屬貨幣,古代鑄幣材料以銅為主,以後相繼出現金銀鑄幣。
在中國,金銀鑄幣的出現盡管比較早,但加入商品流通領域主要還是在近代現代。 布幣:對春秋戰國時期行的空首布,平首布等鏟狀貨幣的總稱。
刀幣:對春秋戰國時期鑄行的針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齊刀,圓首刀等各種刀形貨幣的總稱。 圓錢:圓形貨幣的總稱,包括圓孔圓錢和方孔圓錢兩種,一般指後一種。
空首布:春秋戰國時期鑄幣,包括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和聳肩尖足空首布。 平首布:戰國時期鑄幣,包括布,異形布,主足布,尖足布,圓足布等,主要流通於三晉和燕國地區。
銖兩貨幣:指中國隋以前鑄行的以銖,兩為重量單位,重量為錢名的貨幣,如半兩,五銖等。 五分錢:西漢高後六年鑄,屬於半兩錢的一種。
三分錢:西漢武帝建元五年發行的貨幣,屬半兩錢的一種。 比輪:東晉時沿用孫吳舊錢,大小輕重並行,大錢稱「比輪」,形容其大如車輪。
四文:即一錢當小錢四枚用,一般指東晉時沿用孫吳舊錢中大小適合的錢。 小平錢:值一文的小錢,也稱平錢,小錢,一般直徑在2.4厘米左右,重3.5克左右。
折二錢:當二文使用的錢,一般直徑在2.8厘米左右,重7克左右。 折三錢:當三文用的錢,一般直徑在3.1厘米左右。
重10克左右。《以此類推》 大錢:大面值錢和大型錢的總稱,六朝時稱標准大小的五銖錢為大錢, 文:錢幣的基本單位名稱,一枚小平錢稱一文。
貫:一千釷稱貫,又鑄錢場所穿在錢孔中的方形木條也稱貫 小樣:指錢徑小於同類型錢者。 大樣:指錢徑大於同類型錢者。
面:指錢幣之正面。 面文:錢幣正面的文字。
背:錢幣的背面,又稱幕。 背文:錢背文字,也稱好,方者叫方穿,方孔,圓者叫圓穿,圓孔。
廣穿:指錢孔較大者。 狹穿:指錢孔較小者。
內郭:指錢孔四周這突出部分,又稱好郭。 廣郭:指內部較寬者 狹郭:指內部較狹者。
重郭:指兩重內郭。 決文:指錢身方孔之一角或數角尖出者。
四決文:指錢身方孔四角尖出者,又稱四決。 粟角:是一種特殊的四決文,方孔四角尖出處呈小點狀。
四齣文:指錢身方孔四角有陽文延伸至郭外,又稱四齣,四道。 外郭:指錢身外周之突出部分,又稱外緣,外輪,肉郭,邊郭。
寬緣:外郭較寬,又稱寬輪,寬邊, 狹緣:外部較狹,又稱狹輪,狹邊。 重輪:指二得外郭。
額輪:指外郭外高內低,多見於王莽錢。 削邊:指外郭向外斜削,正與額輪相反。
磨邊錢:指磨去外郭邊緣之錢。 肉:指錢幣的內外郭之間無文字圖案部分,厚者稱厚肉,薄者稱薄肉。
日:指錢背之凸起的圓圈,又稱日文 月:指錢面,背之凸起圓弧,又稱月文,甲文,月痕,圓弧向上稱仰月,向下稱偃月 星:指錢面,背之凸起圓點,又稱星文。 圈星:指錢背下凹之圓圈。
孕星:指背的仰月上星。 光背:指錢無文,又稱素背,光背,素幕。
合背:指誤用二件面范鑄成的錢。雙面均有錢文。
合面:指誤用二件背范鑄成的錢,雙面均是錢背。 直讀:錢文按上下左右次序排列,也稱順讀,對讀。
旋讀:錢文按上下左右次序排列,也稱環讀。 左讀:指錢文由左向右讀。
傳形:指刻成正字的陰文范鑄成之錢,錢文呈反字狀,見於先秦至六朝時期。 離郭:指錢文遠離內郭 接郭:指錢文均與內郭相連。
隔輪:指錢文遠離外郭不相連接。 連輪:指錢文與外郭相連。
深字:指錢文特別深峻。 隱起文:指錢文高低粗細不一。
聚頭:指錢文之首均對內郭,又稱聚首。 並足:指錢文之首均對外郭。
重文:指錢身上出現重復錢文,又稱搖頭,因為范身上有重復印痕所致。 生坑:指新出土之錢,表面氧化嚴重。
老生坑:指出土已久的銅錢銅銹被傳世色澤所掩。 熟坑:指未經入土的傳世古錢。
傳世古:指流傳世上未經入土之錢表面的顏色,一般呈褐色,有光澤,又稱黑漆古。 包漿:指銅錢傳世色澤,除黑色外,又有褐色,暗紅色,橙黃色等多種。
水銀古:出土古錢表面之一種銀白色氧化層,又稱水銀銹,水銀沁。 雕母:用銅,錫,鉛,牙,骨,木等材料雕成的錢幣模型,又稱祖錢。
母錢:翻鑄時作模之錢,一般由雕母直接翻鑄而成。 鐵母:指鑄造鐵錢之母錢,本身為銅質。
鐵范銅:以鐵錢范型翻鑄的銅錢。 樣錢:試鑄及初鑄的樣版錢. 部頒樣錢:由中央戶,工兩部監制頒發各省作為標準的樣錢,也可稱作母錢用。
進呈樣錢:地方進呈有關當局審查的樣錢。 剪鑿錢:剪邊錢與延環錢的總稱,即將一枚圓錢剪鑿成內外二枚。
剪邊錢:被剪鑿去外圈之錢。又稱對文 餅錢:王莽時厚型貨泉的俗稱。
後來在北宋時寬緣厚型的咸平,祥符錢也稱餅錢。 對錢:指錢文對稱之錢,其錢文,輪郭,大小,厚薄,銅質等相同,惟採用不同的書體,但字形筆勢仍互相吻合,又稱和合錢。
始於南唐,盛於兩宋。 公式女錢:南朝梁武帝時所鑄無外郭的五銖錢,也稱女錢。
男錢:王莽時布泉的俗稱。 紅錢:清代新疆鑄行的銅錢,因紅銅岳而得名。
制錢:封建時代本朝鑄行的錢幣。 正用錢:作為正式通貨的錢幣。
厭勝錢:屬壓邪取吉性質的非用錢,多作吉慶,上樑,供奉,懸掛,佩帶。
3. 收 *** 民幣有哪些必懂的常識
一、成套收藏才有價值
對於一些人民幣來說,單張的價值不大,只有成套收藏才有價值。比如說早期發行的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人民幣都很值錢,甚至有價值百萬一說,但是你要是只有一套人民幣其中的一兩張顯然不夠,要全部收藏了才行。一套人民幣值100萬,但是其中的一張人民幣可能就只值幾千。
去年底發行的猴年紀念幣在投資市場引發了一陣狂熱,實際上單枚生肖紀念幣的升值空間很小,集滿一套才有收藏價值。
二、殘幣不值錢
無論是收藏紙幣還是硬幣,都要盡量保證幣種的完整性,外觀上看越新越好。千萬不要以為越老越值錢,我們所說的老指的是它的發行年份,而不是外貌。如果你收藏的紙幣缺了個角或是非常破舊,那麼它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比如1980年發行的第四套100元人民幣,一張嶄新的可能價值上千元,但如果是破舊的可能就只值100多元。
4. 古代錢幣常識
華貨幣起源於夏、商、周,統一於秦。由使用天然具 (海貝、石貝),約在三千年前,已經有了金屬鑄幣。戰國時代以前,長期使用的是仿形貨幣,如仿具 (金屬鑄具)、仿農具鑄 (空首布等)、仿刀削的鑄幣(各類刀幣)。秦漢至隋,我國錢幣由仿形逐漸轉向統一,從此開創了以諸如半兩、五珠等重量名稱命名的又一貨幣時期。而自唐高祖武德四年起到清末止,共計1291年,不再以重量名錢,冠以歷朝皇帝年號「有的注以地名」。北京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京金元為紙幣全盛時朗,明清相繼沿用。到了清代實行了銅元和銀元。
中國封建社會歷代幣制是十分復雜的,歷代同時流通的貨幣,因時因地因政局形勢變化而不同。錢幣有大錢、小錢、官炒錢、私鑄錢之分,還有小平 (即當一文)、折二、折三、當五、當十、直到當五千。同樣是小平錢又有大型、大枰、小型、小枰之分。還有合背、合面、剪邊、磨邊環、對文、對讀、旋讀、復文等不同情況。按錢的性質分:有記重錢、記值錢、記號錢、記年錢、鎮庫錢、壓勝餞、廟宇錢、撤帳錢、羅漢錢、對錢、母餞、擇錢、祖錢等等,名目繁多,不勝枚舉。古錢的大小不同、鑄地的不同、官鑄和民鑄的不同、錢文字體的不同,形狀的不同,性質不同,相互之間的價值懸殊很大,相差兒倍甚至幾十倍上百倍。如金代泰和通寶小午錢,圖譜標4500元,折二型泰和通寶標2000元,又如明代永樂通寶小平錢標價6元、折三永樂通寶即是孤品,標價8萬。唐代會昌開元通寶,背 「景」字標價s元,背 「永」字的標價1000元。咸豐通寶普通小平錢只標2元錢,而鐵母標價2500元,雕母(祖錢)標價8000元。
5. 怎樣教小孩子認識人民幣
親,不知道您的孩子多大呢?我女兒上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有認識人民幣,拿錢給她看她倒是全能認識,但是元、角、分之間的轉換不靈活,呵呵。
建議您平時購買商品時,讓孩子付款,大人在旁邊看著,日積月累,對面值的認識應該沒問題的。但是買一件商品嘗琺佰貉脂股拌癱飽凱應付多少錢,實付多少,應找回多少,這個可能需要我們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常和孩子一起實踐,也可以和孩子做些相關的小游戲。
孩子們都還太小,接觸時間長了自然就會了,也許我們做為家長不能操之過急,教育孩子其實也是我們的另一種成長,呵呵,大家一起成長吧。祝您生活愉快~~。
6. 收藏錢的小知識
古錢的正面稱為面,一般鑄有文字,叫做面文或者錢文。
面有豎線稱豎文,橫線稱橫文。錢的背面簡稱背,背有文字稱背文,如果既沒有文字又沒有紋飾的,就叫光背,一般錢背稱幕。
錢的方孔或者圓孔叫做穿,也可叫做好、函。穿孔大的叫做廣穿,小的稱為狹穿,又有花穿。
穿外的錢體叫做肉。肉的外緣叫做邊,或者叫做廓;內緣形成邊框的叫做內廓,或稱做好廓、函廓;內廓細的叫細廓,非常細的就叫做瘦廓。
漢代以前圓錢背無內外廓,我們稱它平背,從漢武帝鑄五銖錢開始,錢幣就有了內外廓。外廓雙重叫做重輪或重廓;內廓雙重就叫做重孔或重穿。
內廓比外廓低些,我們就成為陰廓。錢文即鑄在錢面上的文字。
錢文自上、右、下、左而讀的,叫做回讀或旋讀,錢文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來讀,叫直讀或順讀。錢文的書體有篆、隸、真、草、行、瘦金和宋體等,即使是同一字體,手法也是變化多端的。
形制即是古錢的鑄造工藝、幣材、造型結構。各個時代的錢幣,都有其特徵,出於需要也要規定出同前朝錢幣的差異。
比如方孔圓錢有的有廓,有的就沒有廓;有的穿孔大,有的穿孔小;錢文有的直讀,有的旋讀。因而各個時代的錢幣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在鑒定古錢真偽時這種方法也是很科學的。
象齊的刀布為了使錢文不易磨損,就把幣的輪廓鑄得較高,背中間有一高點,如果沒有這些特徵,那麼就應判斷是偽品。即使是同一幣制的刀幣,由於時間的先後關系也有變化。
這就需要錢幣愛好者熟記常在錢文中出現的字及時代特徵,以免上偽幣之當。
7. 關於錢幣的收藏小知識
收藏是種文化,是種喜歡,無論什以東西,只要喜歡就有收藏價值。錢幣收藏對於我們主要的價值表現在以下方面:文物和欣賞價值,潛在的投資價值,貨幣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歷史見證,同樣也是一件小型藝術品.收藏價值是不言而喻的人民幣是藝術與價值的結晶。小小票幅圖案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潛在著人文、歷史、地理、民族、美學等方面的知識。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收集錢幣,也是對知識的吸取與學習。就三套人民幣而言,有反映新中國偉大建設成就,也有刻畫極富時代鮮明特色的工農商學兵各階層人物的風采,還有描繪偉大祖國萬里河山的遼闊壯美,以及反映我國這個多民族國家豐姿多彩的民族風情……你看我國第一座橫跨長江的武漢長江大橋的雄偉風姿,就展現在2角券的正面主圖上,1957年10月15日武漢長江大橋勝利通車,向世人豪邁地宣告:水深流急的萬里長江從此天塹變通途,畫面的遠景是寬闊的長江,江面上鳴笛急馳的輪船正劈波斬浪駛向前方;在1元券的背面圖案上,我們可以看到內蒙古千里大草原水草豐美的大牧場和勤勞勇敢的蒙古民族的放牧生活的生動畫面,藍天白雲底下是千百隻小肥羊正在歡快地吃著嫩草;再細看5元券的背面圖案,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沸騰的礦山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運煤的列車呼嘯賓士;而我國石油工業生產基地甘肅玉門千里戈壁大油田石油生產的主要場景又呈現在2元券背面彩圖上;七個券種,七個畫面,各具特色,個個醒目。這些圖案集人物、機械、勞動場面於一圖,生動活潑,逼真傳神,栩栩如生。小小畫面展現出寬闊而深遠、精美而活潑的時代氣息,加上精湛的印刷效果,將時代生活、歷史進程濃縮其中,真實地記錄了那個時代社會政治、經濟建設、人民生活的狀況,集史料性、藝術性、觀賞性、知識性融為一體,具有不可低估的研究價值和欣賞價值。觀賞這一枚枚紙幣,讓人們對流逝的歲月勾起沉沉的追憶,又給人們留下藝術美感的享受。喚起人們強烈的收藏慾望。
具體各套人民幣中的具體高價值品種,應屬以下品種:
第一套人民幣:
1951年版一萬元「牧馬圖」券(60萬元)、五百元「瞻德城」券(30萬元)、五千元「蒙古包」券(20萬元);
第二套人民幣:
1953年版三元券(7000元)、五元券(6000元)、十元券(65000元);
第三套人民幣:
1960年版壹角券(1100元)、1962年版「背綠水印」壹角券(9000元)、1962年版「背綠」壹角券(600元);
第四套人民幣:
1980年版50元券(125元)、100元券(120元);
④ 古錢幣資料,最好有圖片和講解,謝謝
中國古錢成千上萬,其中最具投資收藏價值的是稀有程度高的錢幣。春秋時代「空首平肩弧足」式布幣之所以能賣到數千元、上萬元,並不完全是因為它們的年代久遠,更主要的還在於這類錢品極其稀少。北宋錢幣與遼錢流通於同一時代,但遼錢稀少,相對來說比北宋錢幣要貴重得多。南宋晚於北宋,但南宋的錢幣一般比北宋的要珍貴,也是由於南宋的錢幣流傳於世的少於北宋的錢幣。同一朝代的錢幣價格相差懸殊,也取決於它們存世的多寡。以南宋而言,高宗時「建炎元寶」鑄量就很少,重寶亦不多;孝宗時有隆興、乾道、純熙、淳熙4種年號錢,而隆興折二錢更為少見;寧宗時,鑄慶元、嘉泰、開禧、嘉定4種年號錢及「聖宋重寶」鐵錢,「開禧通寶」折十型背利大錢現僅存二品。毫無疑問,越是屬於這種情況的古錢,其身價也就越高。
珍稀的古錢還包括特殊版別的古錢。所謂特殊的版別,是說同一種錢由於不同時地的鑄錢常帶有各自的特徵,也包括因為刻版的錯誤而形成的有特殊標記的古錢。收藏者一般都喜歡追求一些特殊而少見的版別,而隨處可見的版別卻不受青睞,市場上售價很低。西漢時流通的五銖是普通而易見的古錢,如果不是形制特殊,往往是賣不上價的,但假若是在刻版與鑄造時發生誤差而造成的傳形、疊字的五銖錢,反而能賣上好價錢。清代距今最近,但並不是所有的清錢都不值錢,有些版別特殊、鑄量稀少的清錢也十分難得。
投資於古錢,固然要注重其存世的多寡,但有些古錢屬於重要鑄幣,盡管其數量不算太少,品級仍然很高。如新莽造的金錯刀和契刀這兩品就很有投資收藏價值。金錯刀,「一刀」二字陰識,以黃金錯之,「平五千」三字,陽識;契刀,「五百」二字陽識,「契刀」二字橫列。它們在鑄幣史上有特殊的意義,製作又非常精美,因而價值是很高的。至於以幣值等級、或背文鑄地、或不同字體、或一朝年號、或不同版別搜集組合起來的「套子錢」那就更加寶貴了。比如王莽的「六泉」、「十布」配齊,無論何時何地均能賣上好價錢。
此外,投資古錢還要注意看它的品相。品相是指古錢本身的銹蝕程度及錢文、輪廓的清晰程度。一枚古錢既稀有又重要,同時又具備良好的品相,那是再好不過了。錢文雖然特殊,如果面目不清,銹成一團,收藏價值和珍貴程度就會大打折扣。20世紀30年代初,藏泉家陳亮聲在廣州一家錢店得到一枚篆書「元佑通寶」背陝錢。此錢為宋哲宗元佑年間陝西錢監所鑄,篆行二種,存世皆稀,尤以篆書者為罕見;是品製作又精,銅色古雅,品相上好,被稱為「上上之品」。可見,藏泉家在鑒賞古錢時,是把品相提到重要位置的。
或給您個有圖片的網址;http://ke..com/view/79760.htm
⑤ 小學幾年級學人民幣
小學1年級學人民幣。
一年級下冊,會學到有關於《人民幣》的知識。這對於現在的小學生來說有點困難。由於現在的支付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學生們對於人民幣的接觸也很少了。
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但是現在市面上很少見到角,分也消失不見了。這部分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都叫學生買一套學具,模擬的人民幣,學起來比較形象具體,易於學生掌握。
這個單元主要掌握的知識點
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
人民幣按單位分,以元為單位的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以角為單位的有:5角、2角、1角;以分為單位的有:5分、2分、1分。
人民幣按材質分,可以有紙幣和硬幣。紙幣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硬幣有:1分、2分、5分、1角、5角、1元。
人民幣之間的進率:1元=10角,1角=10分。
商品標價,比如3.52元,小數點前面的數,表示元,小數點後面的數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那麼3.52元,就表示3元5角2分。
人民幣兌換,大面額的人民幣有幾個小面額的人民幣,就可以兌換幾個小面額的人民幣。比如,10元里有10個1元,那麼就可以換10個一元的人民幣。
人民幣的計算:元加元,角加角,分加分。不同單位的統一單位再加減。舉個例子,比如:10元-2元5角=9元10角-2元5角=7元5角。這樣算不容易出錯。
⑥ 小學生人民幣換算如何教
步驟:
1.首先就是加減法了,這個是基礎;
2.教小學生錢幣單位;分、角、元;
3.實物教學,從整體上有一個認知;
4.教育它們之間的關系,一元=十角(兩個五角/五個兩角/十個一角);
5.生活具體教育。如學生有一元錢,買筆記本兩角,還余多少?如此。
6.人民幣換算應該是數學課上的。增加學生興趣,如上課時你問學生,我今生帶了15個一角硬幣,路上丟了一個,買汽水用了5個,我還有幾個呢?看誰先算出來。
你是老師還是家長啊。不錯啊。希望對您有幫助。
如果感覺我幸苦,獎勵哦,呵呵
⑦ 小學生學錢幣的方法
1、跨欄法
如:
5元3角-2元7角=( )元( )角,3角不夠減7角怎麼辦?沒有關系,讓5元中的1個小傢伙「跨欄」,跨過「元」,變成4元1,後面的3角照著抄下來,於是就成了4元13角,這樣再進行計算就簡單了!
又如:7元-3元4角=( )元( )角,因為「元找元、角找角、分找分」,而7元里沒有「角」怎麼辦?先把7元變成7元0角,之後在進行跨欄,再讓7裡面的一個小傢伙進行跨欄,變成6元1,後面的0角照著抄下來,於是就成了6元10角了,這樣就可以計算了。
在跨欄的過程中一定要孩子們記住,只能有一個小傢伙跨欄,一個欄不能大家都擠著跨,那樣不但危險而且也違反比賽規則,孩子們對此記得比較牢固,另外先把那個跨欄的小傢伙寫在欄後面再把剩下的小尾巴抄下來,這樣換算的困難便迎刃而解!
2、打怪物法
大家都知道要打敗許多的怪物應該先把大怪物打敗後才有可能獲勝!所以在進行人民幣的退位計算的時候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先把大怪物打跑,再打跑小怪物。
如:
5元-4元3角=( )元( )角,先用5元減掉4元,還剩下1元,之後再用剩下的1元減掉「小怪物」3角,還剩下7角。這樣的方法不太適用於大單位相差較多的題型,因為相差較多剩下的就比較多,一般用於解決相差在1元以內的退位減法計算。
3去掉大單位法
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於單位相同的退位減法,並且計算能力較好的孩子,因為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知道了大單位換算成小單位的時候只要把大單位去掉就好。
如:
7元3角,去掉大單位「元」,就變成了73角了,這樣在相同單位的退位減法計算中就可以把人民幣的計算轉化成100以內的減法計算了。
3角4分-1角7分=( )角( )分,去掉大單位變成34分-17分=17分,最後再轉變成1角7分。由於這樣做需要轉化兩次,並且孩子們對兩位數減兩位數還不是很熟悉,因此我不是很建議大家運用這種方法,只要了解一下就好!
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學習「換錢」這類習題的方法。
簡單說就是:看清換成多大的錢,換多少,掰著手指頭數一數!
如:
一張10元的可以換( )張2元
最後都要換成2元的,換多少呢?10元。所以就兩個兩個的數,數到10就好了,用了幾根手指頭就是用了幾張錢。
由於人民幣的面值是5、2、1,因此孩子們只要掌握一個一個的數,兩個兩個的數,五個五個的數就好了!數到最後要換的錢就好,用了幾根
⑧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人民幣》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人民幣》,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人民幣》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兩種。
2、認識面值10元以內的人民幣並學習使用。
3、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5、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後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感知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2、活動難點:認識10元以內的人民幣並學會使用。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有用錢購物的經驗。
2、材料准備:課件ppt、創設「超市」的情景、學具「人民幣」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猜謎語。
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動動腦筋,猜一猜謎語。
謎面:長長方方一張紙,上有人頭和數字。拿它可以進超市,買了東西報數字。多退少補很簡單,小朋友快試一試。
謎底:人民幣。
(二)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1、放映幻燈片,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師:仔細觀察人民幣有什麼不同?分別是多少錢?你是怎麼知道的?
幼:大小和圖案不同,看錢上面的數字。
小結:這些人民幣上都有數字和圖案,長方形的人民幣叫紙幣,圓形的人民幣叫硬幣。面值小的人民幣分為角,如5角;面值大的人民幣分為元,如100元。
2、小游戲
師:小朋友們都認識了人民幣,那現在我們玩個小游戲。
教師出示教具「模擬人民幣」,從中取出學具人民幣各一張,將人民幣擺成一排,邊擺邊引導幼兒讀出所出示的人民幣。待幼兒熟悉後,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從中任意拿走一張人民幣,請幼兒睜開眼睛找一找,哪張人民幣不見了。
3、學習10元以內的兌換 1張2元等於2張1元;1張5元等於5張1元;1張10元等於10張1元。
(三) 游戲活動
師:小明家的超市開張了,我們去小明家的超市購物吧. 游戲「開超市」,教師帶領幼兒進入游戲場地,觀察陳列在貨架上物品的價格,玩「開超市」的游戲。將幼兒分成兩組,人數較多的一組當顧客,人數較少的一組扮售貨員。買東西時要算清自己應該付多少錢,找回多少錢。幼兒游戲時,教師根據情況引導幼兒正確地付錢、找零錢。
(四) 活動結束
今天小朋友們認識了人民幣,學會了取錢和兌換,請小朋友回家後和家人一起去超市買東西,並能算出自己所買東西的價錢。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通過讓幼兒摸摸、看看、分分、說說,發現了硬幣和紙幣的不同和相同之處,充分體現了幼兒在自我操作中獲得知識的特點。幼兒參與積極性特別高。
本次活動以游戲為主,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初步掌握了購物的基本常識,教育幼兒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讓幼兒充分積累社會活動經驗。
在購物環節,有個別幼兒取錢後不會購物,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應先充分了解幼兒的經驗水平,適當進行活動調節或個別指導。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人民幣》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以內的貨幣,並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學慣用分幣換五分和一角。
2復習10以內加減
活動准備:
教具:開百貨店的物品(如:鉛筆,本子,球,米等,上面標有價格)
學具:幼兒人手一套10一角的硬幣和兩枚五角硬幣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出示一元以內貨幣,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這些都是什麼?」「你們知道他們各自代表多少嗎?」「這些錢都是中國的錢,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幣。」
學慣用角幣兌換元幣
「請小朋友想一想一元可以換成幾個一角,教師請幼兒說出自己如何兌換的,然後請幼兒再兌換一次。
(3)「開商店」
「今天商店裡有許多東西,我們來看看有哪些東西,它們賣多少錢?」「現在我們來玩商店的游戲,老師當售貨員阿姨,小朋友當顧客,你來買東西時要說清楚買什麼?要給多少錢?如果要找錢還要你算清找多少錢?」
2活動評價
「今天我們小朋友又學會了一個新本領,能說出不同數目的錢,還會用他們來兌換。買東西時不僅知道要付多少錢,還能算出要找多少錢。」
活動內容:智力游戲——《與昆蟲有約》
1、組織幼兒翻閱昆蟲資料,小組討論:發現哪些昆蟲的秘密。
2、組織幼兒討論:知道哪些昆蟲的秘密。激發幼兒大膽在集體面前交流。
3、師展示捕捉來的昆蟲請幼兒分辨、觀察、討論:它叫什麼?長什麼樣?資料書里有嗎?吃什麼?怎樣照顧它?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人民幣》 篇3
( 一)、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人民幣及1元和5元的面值。
2、初步嘗試有計劃地使用人民幣,感知並了解人民幣在生活中的.用途。
(二)、活動准備:
課件、記錄表、人民幣、文具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小朋友,再過幾個月你們就要上小學了,小學生要用到很多的學慣用品,今天,我們就去逛逛文具店,買一些學慣用品,好嗎?
二、認識人民幣
(一)、認識部分人民幣的面值
1、買學慣用品要用什麼?(錢、鈔票)我們國家使用的錢(鈔票)有一個名字,你們知道叫什麼嗎?(人民幣)
2、課件(出示所有的人民幣):看,這些就是什麼呀?(人民幣)你認識哪張人民幣?它的面值是多少?
3、課件(出示數字7):那今天我們要用幾元人民幣去買學慣用品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7元)
(二)、取錢
1、在你們的桌子上,有一個儲蓄罐,裡面有很多的人民幣,現在請你們從儲蓄罐里取出7元人民幣。(幼兒操作)
2、你取了幾元人民幣?是怎麼取的?誰也用了這種方法?
幼兒講述取7元人民幣的方法:一種是一張5元的紙幣,兩張1元的硬幣(簡單認識一下紙幣和硬幣);一種方法是7張1元的硬幣。
小結:原來,7元人民幣有兩種取法:一種是一張5元的紙幣,兩張1元的硬幣,還有一種方法是7張1元的硬幣。
3、請小朋友把7元人民幣放到錢包里。(幼兒把7元錢放到錢包里)
三、製作計劃表
1、小朋友們已經把錢准備好了,那麼你們准備到文具店裡買些什麼學慣用品呢?(請2——3名幼兒簡單講述)
2、出示課件:我們先來看看文具店裡有些什麼學慣用品?這些學慣用品的價格又是多少?
3、原來文具店裡有這么多的學慣用品,它們的價格也是不一樣的,我們每個小朋友有幾元人民幣呀?(7元)該買些什麼呢?我們先來計劃一下吧!
4、出示計劃表:這兒有一張表格,我們可以把想買的東西先來記錄一下。
5、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6、集體交流:小朋友們都做好了計劃表,現在誰願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計劃表。(我想買一本子,2元;一支筆,5元等)
7、自由交流:其他的小朋友呢?你們想不想交流一下?(想)現在就請你們和邊上的朋友看一看,說一說。
四、購物
1、現在我們都做好了購物計劃,接下來就請你們每人帶7元人民幣按計劃買學慣用品吧!(幼兒按計劃購物)
2、你們都按照計劃挑選好自己需要的東西嗎?現在我們一起去收銀台付錢吧!(幼兒付錢)
3、你們買到了這么多的學慣用品,開心嗎?
小朋友們真棒,都是用7元人民幣,買到這么多不同的學慣用品。
五、人民幣的用途
1、那你們知道人民幣除了可以購買學慣用品外,還有什麼用呢?(幼兒自由回答)
2、看多媒體:我們一起看看人民幣還有什麼用?(簡單地說一說,看一看)
3、小結:原來,在我們生活中,用的、吃的、玩的、穿的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人民幣,今天,我們一起去文具店用人民幣購買了學慣用品,以後我們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用人民幣做其他的事情,好嗎?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人民幣》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面值10以內以元為計量單位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2.知道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並有不同的面價,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幣不同的換算方法。
3.能在游戲中進行10元以內錢幣的換算。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准備:
課件、人民幣(1元、2元、5元紙幣及1元硬幣)若干,鉛筆若干、記錄單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人民幣
教師:"你們認識這些錢嗎?它們一樣嗎?"(引導幼兒觀察。)"它們分別是多少錢呢?""你怎麼知道是x元錢呢?"(通過觀察錢幣上的數字讓幼兒認識它們不同的面值。)"仔細看看這些錢上都有印有什麼?你們知道這些錢共同的名稱嗎?"(人民幣。)
二、游戲"湊錢"。
1.教師交待活動要求"今天老師想到超市去買東西,可我只有一張5元錢,我想把它換成1元,2元的零錢去請你們幫我換,你們想想可換幾張1元、幾張2元,請你將每種錢的數目在記錄單上記錄下來。"
2.幼兒取出錢幣卡進行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請個別幼兒講述操作結果,教師將活動結果展示出來。
4.集體檢查湊出的每份錢是否都是5元。
5.討論我們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湊出5元錢。
6.教師用大統計表和幼兒一起統計5元錢用了幾種方法換零錢。
三、練習
1.教師出示一張10元人民幣,讓幼兒利用人民幣卡片探究不同的換算方法,並在記錄單上記錄下來。
2.幼兒匯報自己的記錄結果。
3.老師和幼兒一起統計10元錢有幾種換零錢方法。記錄在大統計表中。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人民幣》 篇5
活動目標:
1.能遵守秩序,有禮貌地與人交往,體驗自主購物的快樂。
2.了解錢幣的換算關系。
3.能運用10以內加減法進行游戲。
活動准備:
記錄表、人民幣、文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取款
1.教師:剛才我們一起統計了10元錢的換算方法,現在請小朋友按自己的記錄單進行取錢,湊成10元錢。
2.幼兒互相幫忙查看,看看取的錢是否湊成10元。
二、購物
1.交代購物要求。告訴幼兒每樣文具的價格,買的物品總價格不能超過手裡的總錢數,事先安排好收銀員,購物後到收銀處交款。
2.幼兒自由選購商品,並交款付錢。提醒幼兒做文明顧客,輕拿輕放。
3.換角色繼續游戲。
三、記帳
1.請幼兒分享自己的記錄單。
2.將幼兒的記錄單布置在展板上,與小朋友一起分享。
附: 記錄單取錢 5元+2元+2元+1元=10購物鉛筆2個(2元)+本(3個)=5元剩餘5元
活動反思:
一、課件下載修改使用的問題
因為自己的技術水平有限,平時講課使用的課件,我一般都是從網上下載後,根據自己的課堂需要認識加以修改,讓這個課件能為我所用,適合我用。以前都是這樣修改,從未出過任何差錯與紕漏。誰曾這次竟然非常麻煩,我也是先下載了一個課件後,因為白天在學校里學校班級的事情太多,沒有大空修改,於是上周四下午下班後我沒有回家,從下午5點多一直修改到晚上9點多,全部修改完後我保存好後,還想再欣賞一下自己一晚上的勞動成果,誰知再次打開課件後,所有我修改後頁面上的圖片,全部都變成了紅紅的大大的x號,我著急得不得了,後來經過自己研究詢問同事,得知這個課件原來有安全警告,禁止一切外來圖片的使用,而且我做完的都沒辦法恢復了。第二天晚上,我只好再次加班到夜裡9點,重新自己再製作課件。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以後再下載課件後,一定要先好好研究一番,再確定如何使用、修改。
二、老師們提到的一些建議如下:
1.課本上創設情境的環節,是出示了三張小朋友購物的圖片,讓學生體會到錢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我沒有利用這個情境圖,而是利用我班的孩子經常喊的一句加油口號「加油努力,一切為了人民幣」,讓學生在課堂開始大聲齊喊這句口號,我的想法是既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又能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但是評課時老師提到這句口號平時學生喊著玩就罷了,不能拿到課堂上使用,因為畢竟這句話的價值觀有偏頗,人不能只一切「向錢看」,我感覺有道理。
2.這節課的重點內容是讓學生學會辨認人民幣,還要向學生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節約用錢的教育等等需,所以教學內容也不少,老師們建議可以把前面的節約用錢簡單一提,把欣賞節約用錢的名言警句可以視時間,放到後面拓展補充。
3.小組討論交流認識錢幣後,讓學生匯報有哪些辨認標志的時候,老師么建議可以找學生在前面帶著同學們一起找,下面的學生在自己的錢上也指一指,這樣印象更深刻。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人民幣》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人民幣的特徵和面值。
2、了解貨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前期經驗的准備:
1、幼兒對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有初步的認識。
物質准備:
不同面值的硬幣和紙幣若干、標有價格的玩具若干、幼兒每人帶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幣或紙幣,並將它們插在透明的卡片上
環節預設:
一、認識人民幣:
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讓幼兒了解:人民幣的特徵(都有國徽);人民幣的種類(紙幣和硬幣);人民幣的面值及相應的漢字。
二、的換算關了解不同面值貨幣之間系:
1、幼兒展示各自帶來的貨幣,並介紹自己帶的10元人民幣的組合。
2、出示紙幣和硬幣的分、角、元,介紹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10個1分等於1角,10個1角等於1元,10個1元等於10元。)
3、換算練習(教師或幼兒出題)
例:出示5角硬幣,可以換幾個一角?
出示10元紙幣,可以換幾張5元?幾張2元?幾張1元?
三、實踐操作(游戲——「買玩具」):
出示一些貼有標價的玩具,請幼兒用自己帶來的模擬買玩具。(最好每人能買到一個玩具。)
告訴幼兒這是游戲,買來的玩具可以玩一會兒,以後再用玩具換回自己的錢。(用玩具模擬買賣比較合適,這樣幼兒買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兒不能吃和用,游戲的積極性會受影響。)
買賣過程中的教師要注重引導幼兒識別玩具的標價,嘗試進行貨幣的換算。
算錯的顧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繼續思考,想好了再買。還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貨幣,讓幼兒邊擺弄邊思考,降低換算的難度。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人民幣》 篇7
設計思路:
在實際生活中,孩子們已經對人民幣有了一定的認識,經常能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幣,對人民幣的外觀和面值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幼兒沒有真正使用過人民幣,獲得過用人民幣購物的快樂體驗,所以本次活動主要是通過游戲體驗的方式進一步認識人民幣。本次活動打破了以往數學活動先學習後操作體驗的教學模式,嘗試了先體驗操作,再根據幼兒的需求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活動中相互解決困難的過程同時也成為幼兒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的過程。
活動目標:
1.幼兒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認識10元以內的人民幣。
2.在游戲中嘗試用人民幣購物,自主學習簡單的人民幣兌換。
3.積極參與活動,了解人民幣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
活動准備:
1.幼兒准備10元以內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每人一個放錢的盒子。
2.幼兒已經學習過10以內的分成和加減。
3.情境創設水果店、購物籃若干。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2. 利用已有生活經驗,在取幣的過程中認識人民幣。
(1)取10元人民幣,准備買水果。
(2)交流10元人民幣的不同取法。
①解決沒取成功幼兒的困難。
②取成功的幼兒介紹自己的取錢方法。
(3)你在取人民幣的時候有沒有遇到困難呢?誰會幫他解決?
(4)教師小結。
(5)互相檢查取出的人民幣是否正確。
3.游戲:買水果。
(1)倆倆自主結合買賣水果游戲。
①請小朋友2個人一組,互相商量一下一人做營業員,一人做顧客。
②提出任務要求,並教師與一幼兒示範買賣水果。教師參與幼兒的游戲。
(2)交流自己買水果使用人民幣的過程,解決幼兒買水果時遇到的困難。
(3)針對幼兒的問題進行小結。
(4)交換角色買水果。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人民幣》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人民幣,知道元、角、分的等量代換關系。
2、知道人民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貨幣。
活動准備:
每組一盒人民幣,內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貨架及貨物。
活動過程:
1、認識人民幣:
(1)、教師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你們知道它們的名稱叫什麼?」
(2)、知道人民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貨幣:
——「人民幣上的數字表示什麼意思?」
(3)、幼兒一起辨認人民幣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們的意思。
2、了解等量關系:
(1)、教師告訴幼兒元、角、分的等量關系。
(2)、幼兒按老師的出題,選出對應的錢幣:
——「一元等於幾角?」
3、超市購物:
(1)、教室布置成超市的模樣,幼兒手持面值不等的人民幣,按貨物上的標價購物。
(2)、幼兒集體圍坐成圈狀,交流各自所購的物品且同伴間相互驗證。
⑨ 古錢幣高清圖哪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