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蘭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和圖片
水車園
水車園位於市濱河路西段,東鄰中山橋,西鄰「黃河母親」雕塑,北望白塔山公園,南近白雲觀,是濱河路旅遊線上的重要一景。
水車歷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於明朝,是蘭州市古代黃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蘭州水車,又叫「天車」、「翻車」、「灌車」、「老虎車」,水車園是蘭州市旅遊局為再現這一古老的灌溉工具,專門設計仿建的游覽參觀公園。
水車輪幅直徑達16.5米,幅條盡頭裝有刮板,刮板間安裝有等距斜掛的長方形水斗。水車立於黃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轉動;枯水季則以圍堰分流聚水,通過堰間小渠,河水自流助推。當水流自然沖動車輪葉板時,推動水車轉動,水斗便舀滿河水,等轉至頂空後再傾入木槽,源源不斷,流入園地,以利灌溉。
水車園再現了水車這種古老的水利機械,可以使中外遊人一睹為快。水車園建成於1994年,佔地14500平方米,由靖遠縣特級木工高啟榮建造。公園由雙輪水車、圍堰、水磨坊服務室和游樂區組成。
蘭山公園
位於蘭州市區正南皋蘭山上,系新建的山林公園。整個公園依山布景,低處始自五泉山東側的枇杷嶺,高處至三台閣,逶迤10餘公里,佔地面積5200畝,山上樓台亭閣,錯落有致,紅柱碧瓦,相映成趣,是人們納涼賞景的理想場所。園內三台閣是蘭州市南屏障的頂端建築,高三層,上建一亭,氣勢雄偉。在此俯瞰市容,黃河穿城而過,市容盡收眼底。傍晚時分,遠山雲蒸霞蔚,市內萬家燈火,場景壯觀。
公園曲徑蜿蜒,游樂城娛樂項目齊全,小跑車、八卦陣、謎宮、彩宮、魔窟等游樂設施使人們流連忘返。公園附近有四千多年前的人類活動遺址、清代軍事防衛墩台、解放蘭州的營盤嶺戰場等文物古跡。蘭山自古一棵樹,解放後,蘭州人冬天背冰上山,初春植樹綠化,但收效甚微。1983年,蘭州市政府建成上水工程,由四十多家單位劃片承包,綠化建成了蘭州市第一座人造森林公園。到蘭山公園旅遊,可乘車直達,也可以在五泉山公園東門口乘纜車扶搖直上,該纜車行程長度和爬高度均屬全國第一。
五泉山
位於蘭州市區南側的皋蘭山北麓,是一處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遐邇聞名的旅遊勝地。公園景點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築為主,海拔1,600多米,佔地267,000平方米,有明清以來的建築群10餘處,1,000餘間,建築面積一萬多平方米,規模宏大。園內丘壑起伏,林木蔥郁,環境清幽;廟宇建築依山就勢,廊閣相連,錯落有致。
五泉山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五泉山中峰高處為古建築群。從山門沿中間通道直上,有蝴蝶亭、金剛殿、大雄寶殿、萬源閣、文昌宮、地藏寺、千佛閣等古廟宇依山就勢排列,層層相疊,以石階亭廊相連。中峰兩翼為東西龍口,五泉沿東龍口——文昌宮——西龍口一線呈弧形排列,懸於山腰。各泉間又以石階棧橋和亭閣四廊相連。
五泉山於1955年辟為公園,原有的亭台樓閣都已修茸一新,經過綠化和建設,園內曲徑通幽,現已成為重要的旅遊勝地。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山上舉辦廟會,除浴佛和法事活動外,還設有花卉展覽和各種民俗文化活動。每年春節期間還舉辦燈飾展覽。五泉山現已成為蘭州人休閑旅遊的首選去處,也是來蘭遊客值得一游的理想目的地。
白塔山
白塔山在甘肅蘭州市黃河北岸。因山頭白塔得名。崗阜起伏,蟠結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勢。山下有金城,玉迭二關,為古代軍事要沖。白塔建於元代,明景泰年間(1450-1456)重建。塔七級八面,上置綠頂,下築圓基,通高約十七米,山上的一,二,三台建築群,依山勢升高,飛檐紅柱,參差錯落,綠樹叢中亭榭迴廊連屬,四通八達。「風林香裊」牌坊,羅漢殿,三宮殿,三星殿,迎旭客閣,白塔寺,雲月寺等建築,總面積約八千餘平方米。登臨諸殿閣,可憑欄遠眺日出,黃河幾曲,氣象萬千。東、西、北三山之巔各有東風亭,喜雨亭,牡丹亭。
濱河路綠色長廊
蘭州是一個東西向延伸的狹長型谷地,夾於南北兩山之間,黃河在市北的九州山腳下穿城而過。沿黃河南岸,開通了一條東西數十公里的濱河路。因路面寬闊筆直,兩旁花壇苗圃,星羅棋布,被譽為綠色長廊,現已成為全國最長的市內濱河馬路。
遊客游覽濱河路,可以欣賞黃河風情,參觀沿途點綴的平沙落雁、搏浪、絲綢古道、黃河母親、西遊記等眾多精美的雕塑;並參觀中山鐵橋、白塔山公園、水車園等景點。在旅遊旺季,可看到古老的皮筏擺渡,體驗「吹牛皮,渡黃河」的古韻;也可乘坐橡皮艇在黃河上漂流。濱河路被譽為蘭州的「外灘」,已成為老年人晨練和年青人浪漫的場所。外地遊客來蘭州旅遊,必先到位濱河路觀看沿途的雕塑及景色。
黃河母親 位於濱河路中段,是目前全國諸多表現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雕塑藝術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在全國首屆城市雕塑方案評比中,曾獲「優秀獎」。由「母親」和二「男嬰」組成構圖。母親秀發飄拂,神態慈祥,身軀頎長勻稱,曲線優美,微微含笑,抬頭微曲右臂,仰卧於波濤之上。右側依偎著一裸身男嬰,頭微左顧,舉首憨笑,顯得頑皮可愛。雕塑構圖洗練,寓意深刻,象徵著哺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撓的黃河母親,和快樂幸福、茁狀成長的華夏子孫。
綠色希望 位於黃河母親雕塑東180米處。它是由甘肅130多萬青少年捐資興建的,建於1987年7月。主像由高11米、8米、3米三株漢白玉圓錐體變形樹組成,高低參差,疏密有致地矗立於園林綠地中,寓三木成「森」之意,反映甘肅人民種草種樹,綠化隴原的偉大壯舉,象徵隴原青少年茁壯成長。
筏客搏浪 位於濱河路東段「白塔遠眺」小游園中,為1986年10月1日由汪興中所作。雕塑由鋼筋混凝土基座鑲嵌以黃河卵石,呈黃河巨浪翻卷狀。皮筏斜飛於浪尖之上,破浪而飛;有搏浪追風之感。青銅鑄成的筏客跪姿昂首揮槳,其後有一跪姿少女,右手攏鬢,神態安祥。這一雕塑再現了昔日黃河上以皮筏為渡的交通方式,是蘭州黃河文化的主要內容。
絲路古道 位於城關區黃河大橋南端,濱河路南段。雕塑截取絲路古道的一峰駱駝為核心,由花崗岩雕成,高6米,長7米,重百餘噸,集中反映了盛唐時期的絲路盛況。雄駝滿載綢緞,上騎一著披風,右手搭涼篷睫望的長者。駝右前部一深眼隆準虯髯的胡商牽僵倒行。駝右後方一青年右手作喇叭狀呼喊後續駝隊。雕塑構圖古樸,整體凝重,氣勢恢宏,令人頓生朔漠蒼涼之感。
平沙落雁 又名「芳洲思雁」,位於濱河路東段,雁灘尖子南面。雕塑為在不規則形淺水塘中,大小不等的三隻不銹鋼大雁離水展翅奮飛,塘西畔點綴以五枚「雁卵」,錯落有致。總體採用抽象派手法,略加變形,顯得新穎別致。這一雕塑取材蘭州新十景之一的「芳洲思雁」景觀和雁灘的傳說,寄寓蘭州生態恢復平衡,大雁重返雁灘的願望,並使人能聯想到大雁從孕育到雄飛的生命演替過程。
吐魯溝國家森林公園
吐魯溝國家森林公園地處甘肅永登縣連城林區腹地,距省城蘭州市、青海省西寧市均為160公里,屬祁連山脈的東麓,總面積5848.4公頃,海拔1998--3165米。吐魯溝因峰奇石怪,林木青翠,終年常綠而又名「吐綠溝」。這里地貌徒刑奇特,風光秀麗,植被垂直分布極為明顯,頂部是豐富的草場,遼闊的牧場,山腰林木矗立,山腳農田覆蓋。園內地貌起伏劇烈,山勢嶙峋,可充分欣賞自然風光,被譽為「神話般的綠色山谷」。
「吐魯」是古代蒙語,意為「大,好」,或「美好的果園」。吐魯溝曾為多民族雜居地區。這里受山地氣候影響,降雨豐沛,溝內峰巒疊嶂,林木蒼翠,曲徑通幽,吐奇納秀,成為一毫無人工雕鑿的原始自然風景區。區內有發源於俄博峰的吐魯河由西北向東南流過,至三岔匯合後,經前溝匯入大通河,沿河谷修有公路直通溝內,兩岸步移景異,所象萬千。
全園可劃分為前吐魯溝森林風景區、小吐魯溝森林風景區、三岔旅遊村和吐魯溝草原游樂區等景區,有大小景點47個,主景有駝峰嶺、天窗眼、藏龍洞、彌勒石、通天門、金剛峰、七夕橋、燈桿石、練功台、青蟾觀、石壁瀉珠等20多個,形態各異,造型奇特,有「青城之幽,峨嵋之秀,華山之險、九寨之奇」的譽稱。
遊客跨越大通河橋,即進入前吐魯溝森林風景區。從大橋至三岔旅遊村6公里,便分成大小兩溝,左側是大吐魯溝,全長14.7公里,是以奇特地貌風景為主的公園主要賞景區,共計有24處景點,峰、巒、崖、石,千姿百態,絕壁飛瀑,石崖瀉珠,雖自天作,宛如人開。再上行,便到溝掌草原,為迷人的草原游覽區。從三岔右行即進入小吐魯溝林樞。溝長7公里,有12處景點。小區內有1,600多種樹木花草,棲息著麝、跑鹿、藍馬雞、猞猁、石羊等數十種珍稀動物,一片茫茫林海,古木參天,溪流淙淙,到處鳥語花香,儼然一自然畫廊。其中星葉草、紫斑牡丹等幾種屬國家保護的珍稀瀕臨植物,藍馬雞、麝等屬國家二類保護動物,柳花、鹿角菜、蘑菇、蕨菜被稱為餐桌上的「四大山珍」。
吐魯溝1984年8月1日正式對遊人開放,1992年被林業部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1997年被評選為國家森林公園十大標兵,已成為蘭州市森林生態旅遊的理想目的地。吐魯溝國家森林公園對地處大西北牟蘭州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綠色寶庫」,不僅發揮著涵養水源,調節氣候和維護生態平衡的作用,而且是一外集觀光、旅遊、教學、科研、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瀏覽勝地。
2. 能分享你家鄉的美景照嗎
手機家鄉隨拍的
【拍攝家鄉新變化,祝福祖國更強大】
中秋庚子月兒圓,國慶七十又一年,「雙節」相會十九載,華夏歡慶笑開顏。魚梁鶴影映心田,小康之路喜相連,抗疫完勝再出發,中華崛起更無前。 拍好家鄉,思路有四:拍攝規劃、拍攝內容、拍攝方法、拍攝體會。
《祥雲中國·白鶴樓》時地: 2019年3月11日拍攝於中國·法庫縣白鶴樓景區。 過程: 當日15時,雲卷雲舒,白雲在白鶴樓上空形成中國地圖形狀。我心喜,忙以NIKoND850相機,f/11,速度1/200S,焦距46mm,Ⅰso自動拍攝。
一、背景規劃。1、規劃背景。 我的家鄉是沈陽市法庫縣,祖輩生活在這2320平方公里,「三山一水六分田」的熱土上。這里有沈陽第一高峰巴爾虎山,有奔流不息的遼河水,有底蘊深厚的遼代 歷史 文化,她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酷愛家鄉,深愛祖國。多年來,凡到國慶佳節都在想如何用攝影表達祝福。網搜圖片表達,不如意。思考感到,祝福祖國,應以小見大,自創作品,用以表達。
2、「三五規劃」。 2017年,自己構想,「三五」規劃,尋找變化,拍攝家鄉,祝福祖國。即前5年,拍攝 【魚梁概要】 ,表現區域自然與人文景觀;再5年,拍攝 【魚粱新韻】 ,反映區域十年來的發展變化;後5年,拍攝 【魚梁春秋】 ,展現區域厚重的 歷史 文化與生機活力。當下,我正按圖索驥,只要「上帝」給我時間,就按既定方針,奔赴所願。
《「天人」合一獻祖國》 2016年7月17日尼康D500拍攝於法庫縣《東湖中學城》,天人菊花語為天人合一,團結向上,祝福祖國,蒸蒸日上。中長焦鏡頭70-200mm,光圈f/8,速度1/125s。後期:anapseed。
二、拍攝內容。有三方面。1、拍攝方向 。在前五年計劃里,主要拍攝自然景觀、 歷史 人文、城鄉建設、特色產業、重要新聞等五方面,疏理出具體計劃。
《白雲深處是我家》 2018年7月8日尼康D850相機拍攝於法庫東湖新城。鏡頭:24--70mm。參數:f/9,快門:1/125s,感光度:80。後期:anapseed濾鏡。
2、拍攝目標 。目標是每年拍攝30幅史料性素材,拍攝5幅以上作品。
3、具體內容 。以近年為例,主要拍攝了家鄉的沈陽第一高峰巴爾虎山及國家濕地公園獾子洞等「三山四水」自然景觀、聖跡山古墓古楓林及白鶴樓等 歷史 文化景觀、東湖新城建設、財湖沈陽法庫通用航空產業園區等特色產業、2018年遼河冰盤奇觀等19項具體內容。
《遼河冰盤,舉世奇觀》 2019年元旦尼康D850拍攝於遼河法庫縣柏家溝段。鏡頭24-70mm,光圈f/8,速度1/125s,lso64,白平衡自動。後期:anapseed。
三、拍攝方法。有三方面。1、抓住時節 。有些如自然景觀、自然現象、人文活動等拍攝是有時節性的,要有預見性,抓住時節,及時拍攝,才易成功。比如沈陽法庫國際飛行大會,從2012年開始每年8月份舉辦一屆,只有大會期間才能看到飛行盛況,當然是航空拍攝的最好時機。
《鶴飛呈祥》 2019年4月19日尼康D850拍攝於法庫縣2998公頃的獾子洞國家濕地公園。
2、抓住重點 。攝影要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才具典型性,才易出彩。比如在人文景觀拍攝方面,我常抓不懈,抓住不放的是代表縣域文化特色的遼文化景觀白鶴樓。早晚拍,晝夜拍,四季拍。集中時間,集中力量,拍出特色。
【超月訪鶴樓】背景: 2018年1月31日252年一遇的超級月亮拜訪法庫白鶴樓。 器材參數方法: 器材尼康D500。拍樓:鏡頭24--70mm,焦距26mm,f/8、快門30s、lso100、二次曝光。拍月亮:鏡頭150--600mm,焦距546mm,光圈f/7.1,速度1/800s,lso2000。白平衡:手動。
四、拍攝體會。主要有三點。1、有付出才有回報。 天道酬勤,法庫縣區域面積大,282座山頭,15座中小水庫……,縣域較大,想拍好片子,需辛苦付出。為拍古樹,我駕車跑了全縣96個自然村,行程萬余公里。為了拍雪後白鶴樓,曾爬冰卧雪拍攝出了 【荷樓待春歸】 。
《醉美中學城》 2017年7月26日尼康D500拍攝於法庫縣《東湖中學城》文體中心。光圈f/8,速度1/125s。
2、有思路才有出路。 凡事預則立。實踐體會到,想拍好片子,必有方向定位、具體計劃、拍攝技法。每一方面都這樣做,才易拍出片。如拍白鶴樓,我始終打算拍它的春季美景,經策劃找尋,2017春天終於拍攝了 【桃花映鶴樓】 ,獲全國網路攝影大賽二等獎。
《桃花映鶴樓》 2017年4月21日尼康D500拍攝於法庫縣白鶴樓景區。鏡頭:18-300mm,光圈f/8,速度1/125s,lso100。
3、有提升才有躍升。 攝影實踐是不斷學習的過程,只有堅持學習提升、拜師學藝、實踐反思才能逐漸提高水平。因為熱愛,甚或發燒,所以我一直堅持學習,鑽研拓展,力求進步。
《三劍齊發》 2016年8月20日尼康D80拍攝於第五屆沈陽法庫國際飛行大會財湖機場。鏡頭18-300mm,光圈f/8,速度1/1000s。
我的家鄉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根河市,中國冷極。這里一年有半年都在下雪,這里雖然冷,但空氣清新,沒有污染。
牛年首逛卧牛山。
大年初一,陽光明媚,溫暖如春。
老家的大年夜,從半夜開始,鞭炮聲此起彼伏,一浪勝過一浪。現在的沖天花炮,沖得高,聲音大,及至天要亮不亮時,真可謂是炮聲隆隆,夜如白晝。
睡得感覺頭已扁了才起床,匆匆吃點東西,就出發向老家對面的卧牛山走去。
卧牛山就是一座很普通很普通的山,但它的名字很文藝,也有點兒高大上的感覺。是一座伴著我長大的山。
過去的卧牛山有點兒禿,只長草,樹不多。現在封山育林幾十年,樹成林了,漫山遍野,鬱郁蔥蔥,有了森林的味道。
山腰的大片土地被開成了茶園,每到採茶季節,滿山綠茶,綴有紅的、綠的採茶女,煞是好看。
茶園中間,水泥路面也已修通。整個茶園也就成為人們飯後休閑散步健體的好地方。
冬天裡,百草枯萎,照片拍不出彩,但很親切,家鄉的記憶,味道很香啊。
我生活在四川,攝影也以四川地區為主。不論是風光還是少數民族風土人情在全國也是頂呱呱的,下面就就欣賞。
現在正是煙花三月下揚州的時節,先上幾張小照一睹為快吧!
我的家鄉魯西南大平原,最近下了一場大雪,原野,田地到處一片白茫茫。大雪落下,大地頓時變了模樣。像蓋上一層厚厚棉裝,小麥苗喝足水像花兒開放,大樹的枝條變成溜漓狀。你看那小河水嘩嘩流淌,小鳥兒在歡聲歌唱。美麗的魯西南大地換上銀裝,好一派北國風光,這就是我可愛的家鄉!
我的家鄉西北名城蘭州,是位處古絲綢之路的重要城市,是 歷史 文化名城,也是全國省會城市中黃河穿城而過的唯一城市,母親河在南北兩山中穿城而過,蘭州市南北狹窄,最窄的城關區寬度只有三、四公里,東西狹長百公里,蘭州也是夏季 旅遊 避暑的聖地,夜晚的黃河兩岸景色宜人,色彩斑斕,母親河上座座黃河大橋都是美麗的景觀,燈光下現的格外奪人眼球!我這里有散步時用手機照的照片,現在獻丑發出來供朋友評頭論足謝謝。
我的家鄉是泉城濟南,從小在這里長大,對泉城情有獨鍾,走遍天下還是感覺家鄉的風景最美,因為她有我孩提時代美好的回憶……
我家就住在黑虎泉邊,最大的樂趣就是去捉小魚小蝦,撈綠綠的水草喂雞喂鴨,雞鴨下的蛋,蛋黃黃黃的香香的……
天下第一泉—趵突泉。
記著在那動亂的年代,文化大革時期。公園無人管理,好些人把公園內金魚撈回家,我也跑回家拿了個小水捅,撈了好幾條大金魚。
小時在泉邊洗菜淘米
在此洗臉洗腳嬉戲玩耍
黑虎泉
炎熱的夏天在黑虎泉池內游泳那真是爽歪歪,那是兒時的事了。現在早已不讓入池游泳了。
解放閣
小時候和夥伴比賽,看誰先從外牆角爬到解放閣頂上。
泉城公園夜景
泉城公園兩岸夜景
遊人成畫中景
泉城公園夜景如畫
我的家鄉泉城美吧!有機會來此地一游吧!
不知道題主是喜歡自然景觀還是人文景觀?還是二者兼顧。不管哪一方面,本博給你介紹一下地處豫西南的被國家所批準的 歷史 文化名城南陽。
南陽既有豐富的人文 歷史 景觀,又有風光秀麗的自然美景。
人文 歷史 景觀有武侯祠。這是一座為紀念三國名人蜀漢丞相諸葛亮而建的廟,它座落在市西南方,整座建築氣勢恢宏, 歷史 悠久。
市東關的醫聖祠。這是紀念東漢中醫鼻祖張仲景而建的一座寺廟,其祠內碑廊林立,展廳內各種中葯標本、歷代中醫葯典籍陳列其中。
城北還有號稱科聖張衡墓地。張衡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預報地震的地動儀、觀察天文的渾天儀的古代科學家。英國人李約瑟在其所著的《中國 科技 史》中對張衡的 歷史 貢獻多加贊揚。另外還有古代商業奇才范蠡。
現代 歷史 人物有哲學家北大教授馮友蘭一門三院士,詩人李季,作家姚雪垠、二月河等等。
自然景觀有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恐龍蛋博物館,老界嶺避暑山莊,灌河漂流。還有千里淮河的源頭淮瀆廟,水濂寺。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唯一的佛教高等院校河南省佛教學院都在桐柏山。南水北調源頭,丹江大觀苑等自然景觀。
其他還有賒店的明清時期所建山陝會館,整座建築雕龍畫棟,彩色琉璃瓦披頂,青方大磚鋪地,古色古香。還有新野縣的漢桑城、唐河泗洲塔、鎮平縣世界玉雕城。
總之,南陽 歷史 悠久,人傑地靈。文化積淀深厚,河南省博物館中百分之八十的青銅器、陝西省博物館中的鐵制兵器大都產在南陽。城中漢冶鐵遺址,是我國最早的煉鐵文化遺產。(2019/05/31)
3. 蘭州著名景點介紹到底有哪些
在蘭州市中,也有一個很重要的城市連接著,而且有不同的景色點都是有著很多歷史上的遺存,對此蘭州著名景點介紹到底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看看吧。盤點蘭州最著名景點白塔山公園白塔山公園位於蘭州市黃河北岸的白塔山上,因山頭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勢巍峨起伏,蟠結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勢。白塔原為紀念去蒙古謁見成吉思汗而在蘭州病故的一西藏薩迦派喇嘛而建。八盤峽旅遊度假區八盤峽旅遊度假區位於蘭州市黃河上游最西端的八盤峽水庫。

西固公園西固公園是蘭州市「十大公園」之一,地處蘭州市西固區南山腳下,現有職工91人,佔地面積為183畝。在市政府的支持和駐區企事業單位的共同努力下,西固公園於1984年8月奠基籌建,1987年10月初步建成開放。地標街景蘭州國芳百盛大廈位於蘭州市東方紅廣場龍頭位置,總建築面積88908平米,主樓總高162.5米,地上42層,地下三層,它是蘭州市最高,且具有國際品質的標志性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