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年畫上畫著一個男孩抱著一條鯉魚。什麼和什麼,諧音表示什麼
年畫里抱著鯉魚的小孩子叫年畫娃娃。
年畫里抱著鯉魚的小孩子是又白又胖的娃娃,寓意著「人丁興旺」,受到人們寵愛。
這幅年畫的寓意是年年有魚,是「年年有餘」的諧音,是中國傳統吉祥祈福最具代表的語言之一,若用圖畫表示則可看作是傳統吉祥符號。
(1)童子抱魚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始於古代的「門神畫」,中國民間藝術之一,亦是常見的民間工藝品之一。清光緒年間,正式稱為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大都用於新年時張貼,裝飾環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故名。
年畫的藝術風格與文化內涵的完美結合,表達了民眾的審美取向和文化祈求,是年畫根深葉茂、長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年畫作為民間的新年祝福,充滿了喜慶,因此,民間年畫大多採用大紅大黃等鮮艷火爆的色彩,注重情趣和造型的表現,人物生動可愛,富有活力。體現了民眾智慧,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㈡ 年年有餘年畫中,童子為何抱的是鯉魚,而不是鯰魚
因為鯉魚比鯰魚外觀更美觀,更喜慶。
古時借魚來祈求多子多孫,如蓮蓬、荷花、童子、鯉魚等相結合組合成「童子抱魚」、「鯉魚撒子」等圖案,都是藉助了魚類繁殖能力強盛的特點。
鯉魚與蓮花組合表達「連年有餘「,與牡丹結合寓意勃勃生機,與珠寶、浪花結合則比喻財源滾滾。而鯰魚則沒有類似的寓意。
因此年畫中童子抱的是鯉魚,而不是鯰魚。
(2)童子抱魚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中國魚文化作為我國重要的傳統文化之一,其文化內涵囊括了飲食、民俗、信仰等多個方面,從古至今綿延未絕,幾乎涵蓋了生活的所有領域。隨著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魚文化中出現了功利追求的方面。
首先,出現了魚圖騰。半坡人依水而居,魚是他們重要的食物來源,久而久之對魚產生了崇敬心理,進而便發展出了魚圖騰。在今天,侗族人依然把魚和始祖目都稱為「薩」,其古歌中還把子孫後代與魚群相比,把族姓的鼓樓以「魚窩」相喻,顯然具有圖騰意味。此外,在巫山大溪遺址的墓葬中,還出現了以魚殉葬的情況。
而在商周時期,魚是祭祀、禮宴中的必要祭品和食物。據《周禮·宰夫之制》、《聘禮》、《公食大夫》等記載,古代天子舉行宴饗,食具為九鼎八簋,其中第四鼎盛放的便是烹制好的熟魚,而第八鼎則是生魚。除此之外,魚還承載著人們對於生殖繁衍、農業豐收的信仰與祈福,如雙魚圖、魚鳥圖等都變現了魚的生殖象徵功能,而各種出土器物上的網魚紋、波點紋或古代的魚游入網圖等都表現了對農業豐收的美好祈願。
㈢ 求一個抱著金色的魚的卷發女孩動漫風格的圖片
這個算嗎?
㈣ 一個小孩抱著一條魚坐在聚寶盆里的那副畫叫什麼
以前常見過的,叫「年年有魚(余)」。 你的認可是我解答的動力,請採納。
㈤ 胖娃娃抱魚圖屬於哪種年代的年畫
中國明代崇禎年間的楊柳青年畫。
楊柳青年畫繼承了宋、元繪畫的傳統,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畫、工藝美術、戲劇舞台的形式,採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的方法,創立了鮮明活潑、喜氣吉祥、富有感人題材的獨特風格。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連年有餘》屬於娃娃年畫的一種,或源於唐宋時期七夕之「化生」,多作裸兒。又因居處多水,近於漁利,裸兒多抱魚,因此成為典型,歷經四百多年不衰。
畫作上的娃娃「童顏佛身,戲姿武架」,懷抱鯉魚,手拿蓮花,取其諧音,寓意生活富足,已成為年畫中的經典,廣為流傳。娃娃體質豐腴、圓潤飽滿,服裝打扮接受了宋畫的優點。由於天津臨近京城,楊柳青年畫多要獻給皇家和貴族,所以色彩更為大氣美觀。
值得一提的是,在眾多楊柳青年畫畫訣中,畫娃娃有一句非常經典的:「短胳膊短腿大腦殼,小鼻子大眼沒有脖,鼻子眉眼一塊湊,千萬別把骨頭露」。
㈥ 像這種童子抱魚能當做微信頭像嗎
這種的當然是可以做微信頭像的,是比較喜慶吉祥的一種圖案,寓意也比較好。
㈦ 有一個卡通男孩抱著魚缸和魚對視~請問這漫畫叫什麼名字~求這個漫畫女孩和魚的圖片
90後漫畫家毛毛染(Momoran)的作品
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