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家院唯美圖片
擴展閱讀
電商圖片搜索優化 2025-09-24 00:06:43
男人很難過的動畫圖片 2025-09-23 23:42:57
怎樣將手機圖片轉u盤 2025-09-23 23:42:46

家院唯美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1-24 11:42:36

Ⅰ 家裡也能成為電影院,在家應該怎樣打造合適的家庭影院呢

要想在家打造一個合適的家庭影院,那麼必須要提前規劃設計、購買合適的電影設備以及學會安裝!現實生活中,隨著我們生活質量和水平的提高,我們會選擇把自己的家變成電影院,其實要想做到這一點還是比較簡單的,我們要想把家打造成為一個合適的影院,一定要注意三個步驟哦!

當我們的設備和設計都完成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安裝,千萬不要忽視安裝這個流程哦!很多時候流程的重要性已經超越了設備采購和設計裝修,安裝的過程中要考慮好如何安裝,具體安裝在哪個位置,以及距離屏幕多遠,如何採光,如何避免發光等等,這些問題都是安裝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千萬不能小瞧!

Ⅱ 在農村家裡的院子種點樹,種什麼樹最好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前進,農家小院的建設也日新月異了,也完全沖破了在農家院里種樹的一些禁忌,如「前不種竹,後不栽樹」等的沉年陋習,只要景色漂亮又不遮居室陽光,既能賞心悅目又有益健康的樹都可以種植。那麼,在農村家裡院子到底種植什麼樹最好呢?

三、農家院的東面種植石榴樹,紅紅火火家興旺

1、石榴樹是觀花、觀葉、觀果結合於一體的果樹,管理也是相對簡單,花開似火,果實甜美的果樹。如紅花重瓣石榴,花艷而結果,既能賞花又能食果。

2、石榴象徵了中國人希望的那種紅紅火火、多子多福的美好生活。石榴花色如火一般,熱情艷麗,滿枝的石榴花象徵了繁榮、美好、紅紅火火的日子。

3、石榴是家族興旺、綿延不斷的一種象徵。石榴的果實在古代常作為一種寓意興旺的禮物來贈送。

4、石榴喜溫暖向陽的環境,耐旱、耐寒、耐瘠薄,這種果樹是比較容易養活的植物。

5、石榴果實營養豐富,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梨的2倍左右,所以種植石榴的價值也是很大的。

Ⅲ 形容自家小院愜意的句子有哪些

描寫小院的唯美句子有:

1、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

2、小院閑窗春已深,重簾未卷影沉沉。

3、綠蕪牆繞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庭院中日色融融芭蕉葉兒卷。蝴蝶在台階上翩翩起飛,帷簾在微風里自在飄垂。

4、梨花滿院飄香雪,高樓夜靜風箏咽。

5、柳邊深院。燕語明如翦。

Ⅳ 農村大門院子門頭上想刻幾個字做門匾,請問刻什麼字好不要類似家和萬事興這種的,在線等,謝謝,急

可以可以一個財源廣進吶。然後從旁邊再寫上。一副對聯。五福臨門通四海。財源廣進達三江。不過我的才疏學淺,你能夠想到更好的可以往下繼續,只要能夠表達你自己心裡的願望,而且押韻就好。其實家和萬事興,這個也蠻好,只不過你不喜歡在外邊的話家裡用這個還是蠻好的。你在院牆上寫的話。就是為了招財源進院子進你家的。那麼就用財源廣進很好。把財源進到你家院子的之後,你家裡和氣了。然後就萬事興旺,那麼就能容納天地之下八方財。不過你還可以徵求一下別人的,我只是說,我想到的就這個而已,我的腦子可能又已經思維斷路了,前面的我還沒想到暫時就這樣好。

Ⅳ 家裡院子種竹子好嗎

現在很多人為了讓自家的院子變得漂亮,都會做一些裝飾然後種一些植物或者是花花草草的,因此也種竹子也成為了人們比較鍾愛的一種植物,竹子的寓意也是非常好的,比如說竹報平安等。那麼,院子里種竹子到底好不好呢?院子里種竹子的注意事項是什麼?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解說一番。

一、院子里種竹子好不好?

院子裡面如果想要種竹子完全都是可以的,竹子不僅美觀,而且還能夠起到點綴環境的作用,還能夠起到凈化空氣的功效,竹子的品種有很多,可以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環境的種植就可以了。至於竹子對於家居的一個風水問題,嚴格上來說竹子種在院子中間的話,其實一般也都是不太合適的,因為竹子的陰氣比較重。但是可以種在院子的兩側,或者是靠近門兩邊,在朝南偏西方位最好,西南屬火,可和竹子的陰氣互相中和,即在太極之外,這樣才能寓意著節節高。

二、院子里種竹子的一些注意事項是什麼?

首選需要做的就是要對於院子種植竹子的面積進行一個圈定,而我們都知道竹子的根系一般都是極為發達的,能夠在很短的時間之內蔓延到很多的地方,所以一定要將竹子劃定生長區域,避免根系亂竄,造成泛濫成災、破壞風水的野蠻生長。

具體實施方法是將劃定的區域周圍進行挖掘,竹子的根系橫向生長極為野蠻,要在一米左右的深度使用砌磚,在使用水泥塗抹,形成一道堅固的防護牆,讓竹子只能在指定的地方生長。

適合家庭種植的竹子品種有方竹、紫竹、唐竹、鳳凰竹還有矮竹以及內門竹、葫蘆竹、金絲竹和人面竹等等諸多的一些品種,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一些喜好進行選擇種植,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環境實際情況選擇竹子的大小、繁密程度進行選擇適合的品種進行種植。

竹子是一種很容易種植的植物,它還有著一些特別強的生命力和繁衍的能力,而且對於環境的要求也不是特別的嚴,只要是一些疏鬆深厚的土壤一般皆可種植,移栽之後澆水日常管理即可,同時也可以在定植生長非常良好了之後,再進行施肥相關的處理,這樣才能夠讓竹子生長非常的迅速,枝繁葉茂,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庭院種植竹子,有一些不是耐旱的品種,冬季要做一定的適當保溫措施,避免讓竹子凍傷即可。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關於院子里種竹子到底好不好以及院子里種竹子的一些注意事項,相信大家看了這篇文章之後現在應該都清楚了吧。竹子是一種庭院種植觀賞性很強的綠植,只要大家注意不可過於繁密和過多就可以

竹子,在南方是一種很常見的植物。在農村裡,有許多的農民都會在院子里栽種一些竹子。因為在廣大的農村地區,有著「門前種竹,子孫享福」的口頭禪。你知道為什麼這么說嘛?

中國人對竹子都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也可以說是一份偏愛。在古時候和很多的皇家園林里就會特意栽種竹子,甚至有著「無園不竹」的說法。由於竹子經冬不凋,又象徵著君子之道,得到了許多文人墨客的喜愛,他們把「竹、梅、蘭、菊」稱之為「四君子」,並且和松、梅被稱為「歲寒三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甚至說出了「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名句。

竹子在民間也是頗受歡迎,自古就有「竹報平安」之說。一直以來,竹子都被人們視為美化家宅、蔭佑子孫的吉祥植物。在封建社會時期,有些人家在結婚的時候,一定會在大門上貼上「緣竹生筍,梅結紅實」的對聯,這是因「筍」與子孫的「孫」字同音、同聲。同時「竹子」又和「祝子」諧音,就是希望栽種竹子能保佑子孫後代,祝福它們興旺發達。

當然了,對於老百姓來說,在院子里栽種竹子,除了骨子裡對竹子的偏愛以外,更多的一點是其實用性。「門前種竹,子孫享福」應該也是這一層次的意思。

首先,在院子里栽種竹子,可以起到綠化、裝飾的效果。竹子生長很快,四季常青,而且其還是高雅、純潔、虛心、有節的精神文化象徵。居而有竹,則幽篁拂窗,清氣滿院。而且很多的農民朋友相信,門前栽種竹子能夠使住家得到旺氣,使人感到賞心悅目。

其次,竹子實用性很強。竹子在農村裡有種多種用途,其不僅可以用來編制籃子、扁擔、掃帚、背簍等傢具,而且還能用來製成笛子,將竹材通過烘培後還能製成竹炭等。可以說,在農村裡,竹子是實用性最廣的一種植物了。

最後,栽種竹子了以後就年年都有吃不完的竹筍了。在過去物質匱乏的時代,自家如果有竹筍,不僅能免挨餓,而且還能拿竹子去賣來換錢。即便是到了今天,竹筍依然是很受歡迎的美食,尤其是冬筍的價格更是小貴。農夫村裡就有一戶人家,一年賣冬筍就能收入幾千元,還不包括春筍、干筍等。

所以說,「門前種竹,子孫享福」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你家的庭院里種有竹子嗎?農村裡很多人家都有院子,如果不知道種什麼樹的話,那就栽種幾根竹子吧,讓子孫也享享福!

Ⅵ 李家大院的建築藝術

建築藝術分布在李家大院老院建築的多個重要部位。具有裝飾和實用功能的磚、木、石「三雕」以及彩繪和鐵藝,內容題材涵括名人軼事、文學作品、戲劇唱本、宗教神話、風俗民情和社會生活等。 李氏家族第八代李永山遷居閆景村後,繼承先祖農耕遺風,並兼營小手工業。經過幾代人辛勤勞作,逐漸家道殷實,為日後經商打下了基礎。至第十三代後裔李文炳出生,已是清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李文炳之父李廷槐弟兄四個,因老大李廷桂膝下無子,所以李文炳一出生便被過繼給伯父李廷桂承嗣。
李文炳,字虎臣,清監生。自幼聰明,富有商業頭腦,無心務農而有志於商道。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年僅十六歲的李文炳開始棄農經商,干起了逢集趕會擺賣土布的營生,經常肩挑布包、走街串巷叫賣。隨著時間推移,李文炳認識到靠擺攤賣布這樣的小打小鬧,生存容易發展難。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他得知靖邊、安邊、定邊等地,因土地貧瘠、氣候寒冷不能種植棉花,當地土布的價格猛漲,往返一趟利潤頗豐,便用手頭積蓄在萬泉一帶收購土布,組織馬幫向「三邊」販運,同時把西北的皮貨、葯材等販回內地,當地人稱其為「邊客」。李文炳的馬幫從禹門渡擺渡過河,翻山越嶺1000多公里,每年往返數次,有時還會遇到土匪搶劫,艱辛異常。由於他講究誠信,生意便順利地做大,逐漸積累起擴大經營的原始資本。李文炳決心改變中間商人身份,立志在「三邊」設立商鋪,占據整個商貿渠道。1827年,李文炳在定邊縣凝條梁鎮設立商鋪,改變自晉南零散收購的進貨渠道為到河南的禹州﹑湖北的棗陽一帶設庄批量收購土布,並捎購茶葉﹑葯材﹑雜貨到「三邊」一帶出售,馬幫又將皮貨、葯材馱回銷售。 分開經營後,李文炳在閆景村創建了「通順成」、「通順興」商號,李文階、李文蔚兄弟在閆景村成立了「敬信義」商號。不久李文階、李文蔚兄弟又在解州關帝廟附近成立了「敬信義」分號,經營的商品有食鹽、醬菜、茶葉、酒類、糕點、葯材、皮貨、綢緞、布匹、日雜等。1852年後,「敬信義」商號生意不斷擴大,分號逐漸向西發展到了西安、平涼、蘭州、西寧、銀川一帶。同時,「敬信義」商號實行股份制。商號規定:每三年結算分紅一次,在三年的總收入中扣除股金總額和「財神股」,盈餘部分按股份多少分給股東和人力股。採取死分活值(即東家的股份是死的,人力股是活的),一般按四六分成,股東六份,人力股四份。人力股折抵財股最多為一股(指經理),最少為一厘(指滿三年的學徒工),由於增設了人力股,使得各商號掌櫃以店為家, 「敬信義」商號也成為晉商著名的商號之一。
在「敬信義」分號向西北擴展的十年間,李氏家族達到鼎盛時期。1865年前後,李文蔚、李文階不僅在「敬信義」商號中入股,還利用分紅所得發展自己的商號。
李文階
李文階在閆景村創建以川廣葯材雜貨為主的「長壽東」,以收購棉花為主的「公生明」、「長恆東」、「長豐東」等商號。在絳州設立錢庄,以匯兌業務為主。在汾城縣(今屬襄汾縣)設立「敬信誠雜貨鋪」購銷中草葯和糧食,後轉行專門經營中葯材。1936年2月更名為「恆記葯店」,店鋪房屋達54間。「恆記葯店」的進貨渠道正規,當時經營的中葯有350多種,葯品銷往汾城、新絳、襄陵、鄉寧、大寧、蒲縣、石樓、永和等地,受到葯品零售店和郎中的信任。山區六縣常年在汾城住有采購員,一方面從這里購買葯品運回本地;一方面又將山區的柴胡、黃芪、知母等中葯材售給葯店,如收到名貴葯材,葯店則發往北京同仁堂。
李文蔚
李文蔚的商號主要向解州、西安、平涼、蘭州、銀川、西寧一帶發展,後又發展到上海、天津、武漢等地。李文蔚在銀川開設的「敬義泰」商號後來資產達百餘萬銀元,發展成為舊寧夏省城的「八大家」之首,故址設在今銀川市玉皇閣西邊。創業之初,「敬義泰」在寧夏各縣設有莊客,負責收購羊毛、枸杞、發菜和葯材等土特產。後又經銷綢緞、布匹和雜貨等。「敬義泰」的銷售方式,在清末民初以零售為主,民國十一年(1922年)以後,轉為批發為主,兼顧零售。初創時,進貨主要靠山西老號批發,後改由天津進貨,運貨主要靠河運。黃河解凍後,雇船將收購的土特產品順水運到包頭,再轉運天津銷售;又將包頭運集的貨物,逆水運回寧夏。黃河冰封後,僱用駱駝來往寧夏、包頭之間。
伴隨著商號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李氏家族的生意由傳統的貨物貿易進一步走向金融匯兌和興辦實業,由商人轉化為實業家,行商足跡遍及天下。
李子用
1917年,曾留學英國的李氏十五代後裔李子用在陝西三原縣北大街設立了「鼎記花店」,創辦實業。每逢八九月份,花店就派員下鄉辦理預購棉花業務,先付款後交貨。「鼎記花店」每年投入收購棉花的資金達二十餘萬銀元,收購棉花六百多擔(一擔100斤),送打包廠整裝,由火車經永樂店運往滬、津、武漢的申新紡織公司、中紡公司、大華紗廠。由於資金雄厚、業務量大,各紗廠與「鼎記花店」的業務聯系最多。「鼎記花店」為李家創造了頗豐的財富,民國時期,三原縣形成了一條山西人經商的「山西街」。
1925年,李子用為擴大生意,在山陝咽喉之地、鑄造業發端極早的陝西省韓城縣(現韓城市)建立「敬信義」爐院(明清時冶煉鑄造的工廠稱爐院)。「敬信義」爐院在入爐配料、模具尺寸、生產操作等方面嚴格把關,主要產品有大、小五齒鏵、風齒鏵、柳葉鏵、籠圈、鐵鍋之類。最出名的產品是芝川鏵。李子用後又投資入股了新絳縣大益紡紗廠,1922年經山西榆次晉華紡紗廠總工程師王世毅(1917年留學日本,臨猗縣人,李子用親家)引薦,入股經營晉華紡紗廠,其所學的紡織專業知識得到發揮。 李子用接管家門商務後,第一件事就是修訂店規。為調動各商鋪掌櫃、店員的積極性,李子用把東家股份由六成改為五成,人力股由四成改為五成,人力股一股由原三釐升為五厘,把每三年分紅一次改為一年分紅一次。當年,李家的生意利潤比上年翻了一番多。1916年,李子用著手將銀川「敬義泰」的門面擴大為五間,在「敬義泰」東邊附設「敬義棧」,後改為「敬義醬園」。主要生產和銷售醬油、醬菜、醬、醋、糕點、黃酒、玫瑰露酒和枸杞酒,並兼銷糖、茶和其他雜貨。前店後廠,產銷見面。敬義醬園成為寧夏第一醬園。李子用投資紡織業並抽股退出「敬義泰」後,他的侄子李大輔(字丕丞)同王和君(第十六代李大猷原配,大猷行三,早亡,人稱王和君為三寡婦)成為大股東,「敬義泰」成為寧夏「八大商號」之首,現銀達20萬兩。
1862年到1937年的七十多年,是李氏家族鼎盛時期,生意遍及山西、陝西、甘肅、寧夏、內蒙、湖北、河南、上海、北京、天津等15個省市、40多個縣,共計100多個店鋪,總資產數百萬銀元。李家媳婦王和君接手「敬義泰」生意後,每年到各地商號巡查,從閆景村坐馬車出發,每天行程60里,「只住自家店,不吃別人飯,直到銀川城」。 隨著軍閥的壓迫和抗日戰爭的爆發,李氏家族生意逐漸走下坡路。1938年日軍佔領萬泉縣後,李氏家族大都逃往西安或西北自家店鋪所在地,只有少數幾戶仍住在閆景村,晉南的生意漸趨衰落。抗日戰爭時期,西安市物價大幅度下降,貨幣貶值,人心不穩,加之洋貨進入,「敬」字型大小雜貨鋪經營每況愈下;西北一帶生意在當地軍閥的壓迫下也開始衰退。以「敬義泰」為例,1933年,馬鴻逵入主寧夏後,商業環境越來越糟糕,營業逐漸衰退。戰爭開始後,貨源斷絕,收入下降,遂改為「大同慶」,生意也到了停頓的境地。至解放前夕已奄奄一息。
解放後,李家各地商號大都接受了社會主義改造。1949年9月23日,寧夏和平解放,「大同慶」商號時任總經理張誠之接受黨的和平改造政策。他將蘭州的資金、貨物、人員全部轉回銀川,與「大同慶」合並,由原來的批發轉為零售。此後,張誠之回山西原籍未歸,「大同慶」遂由程仰山主持,程突然病故後由王海天主持業務,後來王也回山西,最後由閆壽庵主持。1956年,在社會主義改造中參加公私合營,當時「大同慶」有股金8萬余元,閆為私方代表,從此「大同慶」商號走上了新生的道路。1992年,銀川市政府重新注冊「敬義泰」老字型大小商標,地址遷往市區北門外,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總投資400萬元。西安的「敬」字型大小雜貨鋪於1952年接受了社會主義和平改造。韓城縣敬信義爐院並入縣鐵業生產合作社。陝西三原縣「鼎記花店」並入三原縣花廠。1955年,「恆記葯店」公私合營後更名為「古城公私合營醫葯部」。 李家大院有一面「百善壁」,用不同字體書寫著365個「善」字,意在要求自己及後代人天天行善,日日行善,永遠行善。李家經過10餘代努力成為晉南首富,為富不仁者不在少數,李家偏偏為富行善。萬榮是多災多難之地,突出表現在乾旱,旱起來便赤地千里,莊稼絕收,無數人被餓死。李家大行善舉,出錢買糧,廣設粥棚,接濟窮人。李家的粥有標准:筷子插到粥里不許倒。李家第十二代「廷」字輩里的李廷槐、第十三代「文」字輩里的李文階、李文蔚,第十四代「敬」字輩的李敬修,都救活無數災民性命。凡閆景、薛店村因婚喪嫁娶困難者,李家均施捨錢糧;對特別貧困戶的喪葬之事,李家親送棺材一口,讓其入土為安。
助國救民
清光緒三年,「天大旱,人相食,種幾絕,斗粟白金四兩」。李家出資在萬泉一帶放賑舍飯,救活百姓無數。因樂善有德,清廷贈「廷」字輩的李廷槐、「文」字輩的李文蔚、「敬」字輩的李敬義為奉政大夫(清正五品);封「廷」字輩的孫氏、「文」字輩的閆氏、「敬」字輩的閆氏為宜人。
清光緒十六年,李敬修捐助五百金重修萬泉書院,清萬泉縣令鹿公為李敬修單獨樹起一塊碑石,並贈「急公好義」匾額,清右副都御史奎中丞和劉學使賜李敬修 「樂善好義」匾。
清光緒二十年,孤峰山發大水,房倒屋塌,糧食遭淹,李家伸手相助,不讓一人受飢餓。
1900年,河東大旱,李敬修、李敬倫同侄子李道升拿出數十斛糧食賑濟村民。
民國五年十二月,閆景村全體村民為李敬倫贈「為善有方、世人標的」匾。
民國17年,河東大旱,李家兄弟為災民捐款6000塊銀元,並且在薛店村家廟、閆景村祖師廟、運城池神廟三處設粥場舍飯,長達一年之久。
1928年至1929年,山西接連大旱,李家「道」字輩先後賑濟河東十七縣災區每縣1000銀元,給河東旱災救濟總會捐款10000銀元,對本縣、本村及原籍薛店村特別救濟4000銀元和2000銀元。再設粥場。當時山西省政府主席閻錫山為李氏家族頒發「博施濟眾」牌匾一塊,以示表彰;萬泉縣知事王德成為李氏家族贈「樂善好施」匾。
1929年十一月,萬泉縣36村共為李子用母親王氏贈「澤潤河東 懿範永垂」匾;十二月,閆景村全體村民為李道升贈「德風善霖」匾。
民國十九年(1930年),瘟疫流行,李家購回防疫用葯,戶戶發放,安度疫情之災。
1930年秋,閻錫山動員山西各地捐資興建公路。李氏家族兄弟代表萬泉縣西、南片共36個村莊,以每村1000塊銀元標准,共捐錢36000塊。
1931年前後,猗氏至萬泉的公路破土動工,一年後建成。
尊師重道
李家不僅重視教育子女,更尊師重道,院內建有學堂私塾,專門用於教育後代。每年冬至,男主人都會特意宴請教書先生,家庭主婦都要穿上褶裙、帶上求學子弟向教書先生行禮。李家教育後輩要讀經書不讀死書,大院中的一塊影壁上有磚雕的 「司馬光砸缸」圖,在影壁兩邊有一副對聯:「擁林千頃眼底蒼浪方悟種德若種樹, 存書萬卷筆下瀚海才知作文即做人」 。
李道升十分注重教育,認為「人才是立國之本,只有振興教育,才能強國富民」,一生不追求功名利祿,潛心修身養性。他曾捐銀五百兩在高村廟建育嬰堂;捐銀千兩以資興辦縣立高等小學校。有一年,兩個小偷到李家偷東西,剛上到房頂,李道升就發覺了,高聲說:「房上的人請下來吧!夜深危險,如果掉下來摔傷了,家中的父母誰來奉養?等我給你搬梯子!」小偷聽了以後非常慚愧,下來跪地磕頭,李道升送了他們一些錢糧,並叮嚀以後有難處就來找他——從此再也沒有人進李家偷過東西。李道升的五位夫人去世以後,村民送了一塊「懿德千古」的合村匾。
李子用的三房妻子麥氏居住的院落大門上有這樣一副對聯:「三省台前設棋枰歡留朋友,一經樓上藏書籍遺訓子孫」。麥氏教子女們學英語;她仿效中國古代的「四大賢母」教育子女,引用「斷機勖學」、「 畫荻傳書」、「精忠報國」等古訓說服子女;對孩子們的小錯誤從不姑息遷就;常用鋼琴、手風琴教子女學音樂。麥氏提倡男女平等,堅決反對子女早婚,並堅持婚姻自由。麥氏的先進理念影響了李家人, 李道行在生活習慣、教育子女等方面受到麥氏的巨大影響,他平時身著西裝、扎領帶,吃飯使用刀叉;把傳統的土炕改為木床;冬季取暖使用英制鐵鑄的取暖爐;歸國以後辦工業,用實業興國。 4月至10月:8:00-18:00
11月至次年3月:8:30-17:30 ①兒童票:身高1.2米—1.4米半票,1.2米以下免票
②持老年證60-70歲之間可購優惠票,70歲以上免票
③現役軍人免票 太原方向
①火車:從太原方向乘火車至運城,在運城中心客運站轉大巴直達
②汽車:太原方向—大運高速—運城,沿209國道40分鍾即到
③飛機:從太原武宿國際機場乘飛機至運城關公機場,在運城中心客運站轉大巴直達
北京方向
①火車:從北京方向乘火車至運城,在運城中心客運站轉大巴直達
②汽車:北京方向—京石高速—石太高速—大運高速—運城,沿209國道40分鍾即到
③飛機: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乘飛機至運城關公機場,在運城中心客運站轉大巴直達
鄭州方向
①火車:乘火車至三門峽轉運城,在運城中心客運站轉大巴直達
②汽車:鄭州方向—連霍高速—運三高速—運城,沿209國道40分鍾即到
③飛機:從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乘飛機至運城關公機場,在運城中心客運站轉大巴直達
西安方向
①火車:從西安方向乘火車至運城,在運城中心客運站轉大巴直達
②汽車:西安方向—西潼高速—運風高速—運城,沿209國道40分鍾即到;西安方向—西禹高速—韓城—河津,沿209國道40分鍾即到
(詞條圖冊部分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

Ⅶ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這句話的意思為:不到這牡丹亭的花園之中,怎麼會知道有如此迷人的春季風光。

出處:明·湯顯祖《牡丹亭》"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白話釋義:不到這牡丹亭的花園之中,怎麼會知道有如此迷人的春季風光。原來花園里百花盛開、鶯歌燕舞,奼紫嫣紅的美好景色都給了斷井頹垣觀賞。這優美的景色美好的時光,讓我怎樣面對,賞心樂意事奉誰家院?

(7)家院唯美圖片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湯顯祖自幼心性靈慧,才華卓越,但因時運不濟、兼得罪權貴而四次科舉考試失利,使湯顯祖對科舉制度的弊端與權貴以勢壓人、惡意報復的醜陋面目有了清醒深刻的認識,人生之路上的磨難未能改變湯顯祖堅持自我、重視德行的做人准則,反而造就了他堅定意志、注重操守品行的風格。

不久,身處官場險途的湯顯祖慢慢消減了其經世致用的雄心壯志,上疏貶官事件後,湯顯祖下定決心告別官場,將滿腔報國熱情投注於戲曲創作之中。

重情重義的湯顯祖始終將「情」與「志」緊密相聯,並指出「萬物之情各有其志」,很早就開始嘗試以言情主題為核心開展戲曲創作。而湯顯祖與好友之間「夢生於情」、「情生於適」的友情互動帶給了他特別的感情體會,最終促使湯顯祖走上「因情成夢、因夢成戲」的創作之路。

文章簡介:

女主人公杜麗娘長得天生麗質而又多情善感。她到了豆蔻年華,正是情竇初開的懷春時節,卻為家中的封建禮教所禁錮,不能得到自由和愛情。

忽一日,她那當太守的父親杜寶聘請一位老儒陳最良來給她教學授課,這位迂腐的老先生第一次講解《詩經》的「關關雎鳩」,即把杜麗娘心中的情絲觸動了。

數日後。杜麗娘到後花園踏春歸來,睏乏後倒頭睡在了床上。不一會見一書生拿著柳枝來請她作詩。

待她一覺醒來,方知是南柯一夢。此後她又為尋夢到牡丹亭,卻未見那書生,心中好不憂悶。漸漸地這思戀成了心頭病,最後葯石無治竟然死去了。

《牡丹亭》中,身心俱受壓抑的太守之女杜麗娘游園中入夢與風雅文士柳夢梅相遇,並得成雲雨之歡。夢醒後的杜麗娘惆悵難安,「情不知所起」而相思成疾,病體難愈終至香消玉殞。

三年後,杜麗娘夢中之人柳夢梅偶得佳人自繪畫像,麗娘也以遊魂之身再入人世,尋找夢中姻緣。杜麗娘與柳夢梅在他人幫助下終於打破重重愛情障礙,起死回生,最終得成眷屬。

湯顯祖在這部傳奇作品中,描繪了杜麗娘與柳夢梅二人之間感人深切的生死愛情,這種至情至性的愛情演繹無不代表著湯顯祖對人生與愛情的哲學思考與世情體驗,而情深而往的杜麗娘則成為湯顯祖筆下至情理想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