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長話大樓的介紹
北京長話大樓,位於西長安街復興門立交橋邊。在1975年投入使用。大樓高94.17米。大樓落成的時候,是北京的標志性建築。比北京飯店東樓(90.95米)和北京展覽館的尖塔(90米)都要高。
2. 北京的著名建築有那些
1、鳥巢
國家體育場(鳥巢)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南部,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工程總佔地面積21公頃,場內觀眾坐席約為91000個。舉行了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田徑比賽及足球比賽決賽。奧運會後成為北京市民參與體育活動及享受體育娛樂的大型專業場所,並成為地標性的體育建築和奧運遺產。
體育場由雅克·赫爾佐格、德梅隆、艾未未以及李興剛等設計,由北京城建集團負責施工。體育場的形態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搖籃,寄託著人類對未來的希望。設計者們對這個場館沒有做任何多餘的處理,把結構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築的外觀。
2、中國國家大劇院
中國國家大劇院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側,中國國家表演藝術的最高殿堂,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台,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基地。
從國家大劇院第一次立項到正式運營,經歷了49年,設計方案經歷了三次競標兩次修改,總造價30.67億元。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設計方為法國巴黎機場公司。佔地11.8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築10.5萬平方米,地下附屬設施6萬平方米。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藝術交流中心、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3、首都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簡稱首博,位於北京長安街西延長線上、白雲路的西側,復興門外大街16號,原館址是「北京孔廟」。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博物館,是北京地區大型綜合性博物館,屬中國省市級綜合性博物館。
截至2015年末,首都博物館總建築面積63390平方米,常設展覽藏品數量為5622件,展館有地上五層、地下二層。先後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4、北京電視中心
北京電視中心是北京電視台新台址,為北京市60項重點工程之一,並被列入2008奧運行動規劃。項目佔地面積約3.61萬平方米,按照規劃控制規模為25萬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建築面積約19.7萬平方米,建築安裝投資約20多億元人民幣。工程於2002年12月12日奠基開工,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工程進展比較順利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目前已全部竣工。
5、後海酒吧街
後海是什剎海的一個組成部分,由前海、後海、西海三塊水面組成的什剎海,為了與北海、中海、南海「前三海」區別,被稱作「後三海」。後海東起地安門外大街,西至新街口大街,南起平安大街,北至北二環,總面積146.7公頃,其中34公頃,綠地面積11.5公頃。這是北京城內700年以前元大都時期的古老水域。
6、西環廣場
西環廣場位於西直門立交橋西北角,是以國際甲級寫字樓和高檔商業為主的大型綜合性建築群,工程整體投資29億元,總建築面積約26.4萬平米。獲得多項殊榮,包括第八屆首都規劃建設匯報展"十佳公共建築優秀設計方案獎"。
7、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簡稱:奧體中心)位於北京市北四環中路南側,與奧林匹克公園、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和奧運村隔路相望。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建於1986年7月,於1990年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前建成並正式投入使用,是集競賽訓練、全民健身、休閑娛樂為一體的體育基地、體育公園。
十多年來,作為中國體育發展的對外窗口,先後承辦了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第七屆全國運動會和第二十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08年奧運會等一系列重大體育賽事和其它重要大型活動,深受人民群眾喜愛。
8、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
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位於北京商務中心區,內含央視總部大樓、電視文化中心、服務樓、慶典廣場。 由荷蘭人雷姆·庫哈斯和德國人奧雷·舍人帶領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設計。
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建築外形前衛,被美國《時代》評選為2007年世界十大建築奇跡,並列的有北京當代萬國城和國家體育場。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從最初的50億工程預算,一路攀升至近200億。並且支付給設計方大都會建築事務所高達3.5億的設計費用,平均達630元每平方米。
拓展資料:
北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所在地,也是中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3. 北京「央視大樓」就像一件「褲衩」德國遊客覺得很疑惑
再加上我國的貿易開放, 旅遊 資源豐富多彩等,因此吸引了不少外國朋友到來經商、工作、 旅遊 ,畢竟他們都想來這個東方大國見識一下,學習一點中國文化!
但因為中國地大物博,各地風俗文化、生活習慣等有所不同,所以經常會有各種光怪陸離的事情發生,讓到訪的外國友人感到意外!
這就讓我給大家分享一個事情吧,有一位從歐洲德國遠道而來的朋友來到中國 旅遊 !觀光遊玩了幾天後,他就來到了我國的首都,看見了一座建築後感到十分不解,直言: 為什麼把辦公樓設計成了「褲衩」的樣子?太讓人費解了!
原來這個遊客朋友是來自德國,我們都知道德國人十分嚴謹,做事情很有規則,說嚴重了就是有點「古板」,這一特性尤其展現在對建築的設計上。德國人設計的建築都是十分規則的,不會太浮誇,就算是五星級酒店也同樣,方方正正的,不會有過多的修飾!因此從德國來的朋友,對於建築設計是很有自己想法的!
所以當這位德國朋友,在北京見到這座「央視大樓」時,真是嚇了一跳!因為這座辦公樓的外形真的太奇特了,很像一件「褲衩」!
央視大樓其實就是我們的「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其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繁華熱鬧的東三環附近,是央視於新千年後啟用的新總部大樓,該大樓還可以說是北京的「網紅地標」!
就像大家看到的,這處央視大樓在建築外觀上與一般的建築不同,簡直可以說是「另類」!它就像一件巨大的「褲衩」,很壯觀但也讓人忍俊不禁,因為給人的視覺感受真是太刺激了。
其實在一般人的認知中,商業辦公樓不應該都設計成方方正正的嗎?特別是在北京這么寸土寸金的地方,設計成這樣的外觀真是太浪費空間了,所以讓很多人想不通!
其實北京「央視大樓」除了外觀奇特了一點之外,其它各方面還是沒什麼問題的,特別是其商業功能方面更是齊全!
因為央視大樓內具備了行政管理區、播送區、綜合業務區以及節目製作區等等數個功能區域,而且各功能區域並沒有因為建築的奇葩設計而變得混亂,甚至細分的還很科學,各區域間即可獨立運作互不幹擾,又可相互交流十分方便!
獨特的「褲衩」建築造型,給人與眾不同的感覺,正是央視大樓設計方要的效果!
因為它區別於其它「箱子式」電視台大樓的設計風格,以其獨特的「褲衩」造型吸引了眾人的目光,這無論是從城市特色標志、還是廣告宣傳方面來說,都已經贏了,因為該建築得到了大家的關注!
例如各國媒體、網路群眾等,經常會發布關於這處大樓建築的信息,讓其不停地曝光在大眾的視野中,毫不誇張地說,正是因為網友們的傳播,所以讓這處「央視大樓」成為了國內的第一大「網紅建築」!
其實據專業人士分析,央視大樓這一設計並不是大眾所看到的「褲衩」。
其實官方寓意的是「視窗」,因為央視作為一家媒介,就好像是世界的窗口一樣,為大眾展示世界的方方面面,所以就設計成這個「視窗」的造型。只是大眾沒有理解到設計方的寓意罷了!
在了解了央視大樓真正的設計理念之後,相信廣大朋友們可以解開之前的疑問了吧?這處央視大樓並不是「褲衩」,而是具有更深層次含義的——視窗!
其實說實在的,細看之下,這央視大樓的設計還是很有技術含量的,雖然怪是怪了點,但不妨礙它成為一處網紅景點!
大家對中國的奇特建築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留言區給我留言!
關注英格傑克,一分鍾玩盡看遍各處美景
4. 北京超級摩天大樓群起碼要超過紐約!數量高度顏值等等
【導語】:</font>上海「第一高」上海中心大廈高632米,深圳「第一高」則是已經封頂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主體高度也超過600米。相比之下,北京的摩天大樓「落後不少」。有人說,這樣的北京看起來不太摩登。個中原因,是其特殊的政治地位?為了古城文化保護?還是為地理因素所限?</p></div></div><div><div><center> </center></div><p>近日,建設中的「中國尊」正式封頂第70層,高度已經達到333米,超越國貿三期,成為最新的北京第一高樓。這座建築總高度達528米的摩天大樓號稱抗震性世界最強,還將啟用全球首部超500米的躍層電梯。</p><p>然而,「中國尊」的高度並非獨步全國。上海「第一高」上海中心大廈高632米、共124層,深圳「第一高」則是已經封頂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主體高度也超過600米,沈陽、武漢、長沙、天津、蘇州等城市都已經建成或者在建500米以上的高樓。相比之下,北京的摩天大樓「落後不少」。有人說,這樣的北京看起來不太摩登。個中原因,是其特殊的政治地位?為了古城文化保護?還是為地理因素所限?</p><p><strong>大北京為什麼摩天大樓少?</strong></p><p><strong>政治因素?</strong></p><p>關於北京二環內樓房限高的政治因素大多都只是坊間傳言。</p><p>有這樣一個小故事。1999年,新建成的東方廣場位於東長安街的醒目地段、靠近王府井、距離天安門僅1200米、由香港富商李嘉誠投資,號稱當時亞洲最大的建築群。但就是這個樣子,和他最初的設計相比也是低調了不少,這就與「限高」有關。</p><p>據了解,東方廣場原來設計的樓高是80多米,比規定限高30米高出一倍多。天安門高度僅38米,人民大會堂最高不過40米,東方廣場如按最初高度設計,按一位規劃師的說法,其他建築就都成了「孫子輩」。問題最終反映到中央,東方廣場大廈被下令停工,重新論證。</p><p>據北京市政府專家顧問董光器回憶,「一整棟建築變成三組,高度分別定為50、60和70米。在梁思成的兒子梁從誡的推動下,東方廣場作了再一次妥協,最終把高度降低為48米、58米、68米。」</p><p><strong>古城保護?</strong></p><p>1980年5月30日,貝聿銘在紐約為<a href="http://bj.bendibao.com/tour/2012725/81782.shtm" target="_blank" style="color:#0000FF">清華大學</a>訪美代表團作演講,以動情的口氣說:「<a href="http://bj.bendibao.com/z/bjgugong/" target="_blank" style="color:#0000FF">故宮</a>金碧輝煌的屋頂上面是湛藍的天空。但是如果掉以輕心,不加以慎重考慮,要不了5年10年,在故宮的屋頂上面看到的將是一些高樓大廈。但是現在看到的是多麼壯麗的天際線啊!這是無論如何都要保留下去的。怎樣進行新的開發同時又保護好文化遺產,避免造成永久的遺憾,這正是北京城市規劃的一個重要課題。」</p><p>有關資料介紹,北京皇城保護區內限高九米,長安街限高250米,西延線限高120米,長安街沿線為保護景觀整體性,以及鑒於閱兵時飛機要穿過長安街,所以長安街兩側高樓很少。</p><p>2014年發布的《門頭溝長安街西延線城市規劃設計實施導則》中再次規定,長安街西延線區域兩側建築高度控制在80米。</p><p>另外,在2015年發布的《故宮保護總體規劃》徵求稿中提到,計劃2025年之後,故宮周邊的一類建設控制地帶限高0米,二類建設控制地帶不得超過3米,三類建設控制地帶在9至12米。</p><p><strong>地理原因?</strong></p><p>北京是四個直轄市中唯一一個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2G的直轄市。在這個標准下,超高層,尤其是500米以上的超高層,設計和建造難度大且成本高昂。北京市境內地下大小地震斷裂帶較多,業內人士形容其「如同—只破碎的瓷碗」。從歷史上的<a href="http://bj.bendibao.com/tour/pinggu/" target="_blank" style="color:#0000FF">平谷</a>、三河8級地震、南口7級地震到1976年唐山8級大地震,北京始終存在無法擺脫的地震背景與風險。</p><p>此外,受地理因素影響,北京較上海、廣州等地緯度較高,就是說南北的樓間距要大一些才可以保證採光,同時如果建築物高於60米就會影響通風了,所以不提倡建設密集高樓。</p><p>城市實力需要摩天大樓彰顯嗎?近年來,不僅是在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摩天大樓在不少大中城市競相崛起。沈陽、武漢、長沙、天津、蘇州等城市都已經建成或者在建500米以上的高樓,甚至連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也建成了高328米、共72層的高樓。</p><p>「城市名片」「城市地標」……近年來,摩天大樓被冠以各種城市標簽。城市發展實力真正要通過建高樓來彰顯嗎?摩天大樓是否能證明城市發展更好?</p><p>來自同濟大學《中國摩天大樓建設與發展研究報告》中的數據表明,在全球已建成的全球高度前100位的摩天大樓中,我國就佔了32棟。</p><p>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盧永毅認為,一線城市建設摩天大樓有其合理性,而很多中等城市爭建摩天大樓則有很多非理性成分。「從世界范圍來看,超高建築往往集中在商業繁榮、金融業發達的超級城市,其他城市則很少,比如在歐洲,中等城市就很少見到超高建築。上海有很多摩天大樓,不過出租率普遍較高,因為城市資源集中而土地供應不足而一些中等城市在土地供給並不緊張的情況下,一味追求建築高度,是不理性的做法。」</p><p>超高建築還往往產生其他問題,盧永毅說,「比如加大周邊交通壓力、影響周邊環境小氣候、玻璃幕牆帶來光污染等,對這些問題,建設之前都應該做一些論證。現在很多地方政府單純把摩天大樓當做現代化的標志,作為自己城市發展水平的象徵,對現代化的理解出現了很大偏差」。</p><p>說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朝鮮平壤建了一個世界上最高的爛尾樓,其實就是想彰顯國力,但這目的達到了么?
5. 北京地標建築有哪些
1、故宮:
故宮位於北京城中心,建築在北京城南北長八公里的中軸線上,南北取直,左右對稱。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6. 北京十大建築:北京著名建築物的名稱和圖片
說起北京建築我們可能會想起水立方和鳥巢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築體系,根據北京十大建築評選數據顯示以下建築成為了北京新地標性建築,一起來看看有哪些。
北京十大建築
1.北京南站
2.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
3.國家 體育 場
4.國家大劇院
5.國家游泳中心
6.北京電視中心
7.北京新保利大廈
8.國家圖書館
9.首都博物館
10.國家體育館
十、國家體育館
國家體育館是北京奧運會的主場館之一,建設於2005年完工於2007年總佔地面積6.87公頃主要是奧運比賽體操、蹦床、手球等項目的場館,這里可以接待18000萬人,是集體育比賽和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市民活動中心。
九、首都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是北京具有標志性的建築由中國和法國聯合設計的最大規模的文化公益場所,博物館佔地面積63390平方米總共上下五層擁有濃厚的古典氣質結合現代美的藝術風格讓人看上去十分特別,矩形展廳、橢圓形展廳、條形的辦公科研樓是其中的三棟獨立建築,青銅、木質等材質展現一種久遠的歷史文化氣息。
八、國家圖書館
首都圖書館第二期工程於2007建成,位於北京海淀區總建築面積79,899平方米,總共有地下3層和地面五層,開放式的閱讀空間每天可接待8千多人,是北京十大建築之一成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數字資源基地和國家先進等網路服務基地。
七、北京新保利大廈
北京保利大廈建於2003年總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總共有23層,地下室有4層主要是商業用房和 寫字樓 等多功能的建築場所,建築十分雄偉,有著濃厚的文化藝術氣息,玻璃幕牆的尺度是世界第一效果讓人震撼十分漂亮。鑲嵌了一個世界最大體量的懸掛式鋼結構吊樓十分壯觀美麗。
六、北京電視中心
BTV電視中心位於北京朝陽區建國路總佔地面積約45000平方米,高239米採用四層厚板斜形箱體鋼柱,南北側面為弧形扇形面。主要承擔的是文化傳播和電視節目轉播服務,綜合業務大樓總41層設有1250個 電視劇 場還有一些錄音室等生活中心有8層主要是電視購物商場還有餐飲客房等項目。
五、國家游泳中心
水立方位於奧林匹克公園,是奧運游泳和跳水比賽的場所,是由中國建築公司和ARUP澳大利亞公司聯合設計的建築面積約8萬平方米最吸引眼球的建築材質是ETFE膜能夠帶來更多的自然光讓視野更開闊,結合天圓地方的設計理念達到多功能的游泳需求實現文化和建築的完美結合。
四、國家大劇院
國家大劇院是建築師保羅・安德魯設計的,是一個半橢圓形的建築主要是由鈦金屬覆蓋還有三角形的玻璃幕牆漂浮於人造水面上,人們通過一條80米的水下通道來到演播大廳給人一種前衛浪漫的藝術氣息,造型十分的吸引眼球,設計師以這種奇異姿態設計風格來給我們一種完美的視覺盛宴。
三、國家體育場
國家場就是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場所,由赫爾佐格、德梅隆和李興剛一起設計的,一個鳥巢式的形狀由巨大的門式鋼架組成呈鞍形,外殼是採用了氣墊膜來填充達到防水的效果,在北京十大建築中鳥巢式奧運會的標志性建築具有開創新的歷史意義。
二、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
北京機場是由NACO和諾曼·福斯特建築事務所聯合設計的,總佔地面積22200畝地據說當時拆遷了9個村莊主要是由主樓和國內候機廊、國際候機廊組成建設了一條長3800米寬60米的跑道滿足F類飛機的使用要求,於2008年10月正式運營另外還有一些配套設施如供水、供電、供氣、供油、通導、航空公司基地等。
一、北京南站
北京南站2008年開始運營,總佔地面積49.9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2萬平方米是橢圓形建築總共有地上2層和地下3層設有候車廳、高架環形車道、站台軌道層、換乘大廳等可接待1.5億多人突出了節能環保的設計理念為人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乘車環境。
結語:以上就是我為大家盤點的北京十大建築,這些建築都具有很強歷史文化氣息樹立了北京這個大城市在國際上的良好印象,讓所有北京人都感到自豪。
7. 北京標志性建築有哪些
天安門、故宮博物院、天壇國家體育中心、國家大劇院、cctv總部、國貿CBD等。
北京簡稱「京」,古稱燕京、北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截至2020年,全市下轄16個區,總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 。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北京市常住人口為21893095人。 北京地處中國北部、華北平原北部,東與天津毗連,其餘均與河北相鄰,中心位於東經116°20′、北緯39°56′,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
也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辦公所在地 。北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部、北部和東北部三面環山,東南部是一片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
境內流經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拒馬河等,多由西北部山地發源,穿過崇山峻嶺,向東南蜿蜒流經平原地區,最後分別匯入渤海。北京的氣候為暖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短促 。
8. 北京的那個大褲衩建築是什麼名字
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
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位於北京商務中心區,內含央視總部大樓、電視文化中心、服務樓、慶典廣場。 由荷蘭人雷姆·庫哈斯和德國人奧雷·舍人帶領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設計。
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建築外形前衛,被美國《時代》評選為2007年世界十大建築奇跡,並列的有北京當代萬國城和國家體育場。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從最初的50億工程預算,一路攀升至近200億。並且支付給設計方大都會建築事務所高達3.5億的設計費用,平均達630元每平方米。
中央電視台新址大樓獲得最高獎——全球最佳高層建築獎。 2014年4月中國當代十大建築評審委員會從中國1000多座地標建築中,綜合年代、規模、藝術性和影響力四項指標,初評出二十個建築。最終由此產生十大當代建築。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為初評入圍建築之一。
9. 北京中信大廈可以比喻成什麼
北京中信大廈可以比喻成建築天際線,它是北京最高的樓,在朝陽區就建成了這么一座高達528米的大樓。這座大樓就是北京中信大廈,其實更多的人都願意簡短地稱它為中國尊,是北京的地標建築。中國尊的外表華美靈動,內部也是非常精彩的。
10. 北京有哪些地標建築
北京地標建築有鳥巢、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北京中信大廈。
一、鳥巢
國家體育場(鳥巢),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南部,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佔地20.4萬平米,建築面積25.8萬平方米,可容納觀眾9.1萬人。舉行了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田徑比賽及足球比賽決賽。奧運會後成為北京市民參與體育活動及享受體育娛樂的大型專業場所,並成為地標性的體育建築和奧運遺產。
2014年4月中國當代十大建築評審委員會從中國1000多座地標建築中,綜合年代、規模、藝術性和影響力四項指標,初評出二十個建築。最終由此產生十大當代建築。北京鳥巢——國家體育場為初評入圍建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