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北大雲游唯美圖片
擴展閱讀
怎麼找相思圖片搜索 2025-09-09 12:15:53
鴨子嘴長什麼樣圖片 2025-09-09 11:45:20
楓葉葉脈圖片高清 2025-09-09 11:43:30

北大雲游唯美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28 08:13:56

A. 徐志摩簡介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徐志摩是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詩人,以優美的文學作品和人格魅力,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徐志摩1922年歸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熱潮尚在,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追求「為人生的文學」的文學研究會和「為藝術而藝術」的創造社。已經確定文學為立身之本的徐志摩,積極參與其中。1923年成立新月社。

(1)北大雲游唯美圖片擴展閱讀

曾經用過的筆名有南湖、詩哲、海谷、谷、大兵、雲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浙江嘉興海寧硤石人。現代詩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1915年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
1918年赴美國克拉克大學學習銀行學。 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

B. 有名的優美的現代詩

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橋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蒿,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徐志摩(1896~1931年)現代詩人、散文家。浙江海寧縣硤石鎮人。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又申。曾經用過的筆名字:南湖、雲中鶴。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1915年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 1918年赴美國學習銀行學。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倫敦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
1921年開始創作新詩。
1922年返國後在報刊上發表大量詩文。
1923年,參與發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學研究會。
1924年與胡適、陳西瀅等創辦《現代詩評》周刊,任北京大學教授。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華時任翻譯。
1925年赴歐洲,游歷蘇、德、意、法等國。
1926年在北京主編《晨報》副刊《詩鐫》,與聞一多、朱湘等人開展新詩格律化運動,影響到新詩藝術的發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教授。
1927年參加創辦新月書店。次年《新月》月刊創刊後任主編。並出國游歷英、美、日、印等國。
1930年任中華文化基金委員會委員,被選為英國詩社社員。同年冬到北京大學與北京女子大學任教。
1931年初,與陳夢家、方瑋德創辦《詩刊》季刊,被推選為筆會中國分會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飛機到北平,因遇大霧在濟南附近觸山,機毀人亡,遇難。

詩集著有:《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雲游》;
散文集有:《落葉》、《巴黎的鱗爪》、《自剖》、《秋》;
小說《春痕》散文集《輪盤》;
戲劇《卞昆岡》(與陸小曼合寫),日記《愛眉小札》、《志摩日記》,譯著《曼殊斐爾小說集》等。
他的作品已編為《徐志摩文集》出版。
徐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像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並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為新月派的代表詩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亞於詩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飛》、《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閑話》等都是傳世的名篇。

徐志摩 1915年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1918年赴美國學習銀行學。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倫敦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
1921年開始創作新詩。1922年返國後在報刊上發表大量詩文。1923年,參與發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學研究會。1924年與胡適、陳西瀅等創辦《現代評論》周刊,任北京大學教授。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華時任翻譯。1925年赴歐洲、游歷蘇、德、意、法等國。1926年在北京主編《晨報》副刊《詩鐫》,與聞一多、朱湘等人開展新詩格律化運動,影響到新詩藝術的發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教授。1927年參加創辦新月書店。次年《新月》月刊創刊後任主編。並出國游歷英、美、日、印諸國。
1930年任中華文化基金委員會委員,被選為英國詩社社員。同年冬到北京大學與北京女子大學任教。1931年初,與陳夢家、方瑋德創辦《詩刊》季刊,被推選為筆會中國分會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飛機到北平,因遇霧在濟南附近觸山,機墜身亡,遇難。
著有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雲游》,散文集《落葉》、《巴黎的鱗爪》、《自剖》、《秋》,小說散文集《輪盤》,戲劇《卞昆岡》(與陸小曼合寫),日記《愛眉小札》、《志摩日記》,譯著《曼殊斐爾小說集》等。他的作品已編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像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並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為新月派的代表詩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亞於詩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飛》、《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閑話》等都是傳世的名篇

賞析1:
其一:

《再別康橋》是一首優美的抒情詩,宛如一曲優雅動聽的輕音樂。1928年秋,作者再次到英國訪問,舊地重遊,勃發了詩興,將自己的生活體驗化作縷縷情思,融匯在所抒寫的康橋美麗的景色里,也馳騁在詩人的想像之中。

全詩以「輕輕的」「走」「來」「招手」「作別雲彩」起筆,接著用虛實相間的手法,描繪了一幅幅流動的畫面,構成了一處處美妙的意境,細致入微地將詩人對康橋的愛戀,對往昔生活的憧憬,對眼前的無可奈何的離愁,表現得真摯、濃郁、雋永。

這首詩表現出詩人高度的藝術技巧。詩人將具體景物與想像糅合在一起構成詩的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巧妙地把氣氛、感情、景象融匯為意境,達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詩的結構形式嚴謹整齊,錯落有致。全詩7節,每節4行,組成兩個平行台階;1、3行稍短,2、4行稍長,每行6至8字不等,詩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詩與自由詩二者的形式糅合起來,使之成為一種新的詩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現代化的建築美。詩的語言清新秀麗,節奏輕柔委婉,和諧自然,伴隨著情感的起伏跳躍,猶如一曲悅耳徐緩的散板,輕盈婉轉,撥動著讀者的心弦。
詩人聞一多20年代曾提倡現代詩歌的「音樂的美」「繪畫的美」「建築的美」,《再別康橋》一詩,可以說是「三美」具備,堪稱徐志摩詩作中的絕唱。

其二:

《再別康橋》第1節寫久違的學子作別母校時的萬千離愁。連用三個「輕輕的」,使我們彷彿感受到詩人踮著足尖,象一股清風一樣來了,又悄無聲息地盪去;而那至深的情絲,竟在招手之間,幻成了「西天的雲彩。」第2節至第6節,描寫詩人在康河裡泛舟尋夢。披著夕照的金柳,軟泥上的青荇,樹蔭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兩個暗喻用得頗為精到:第一個將「河畔的金柳」大膽地想像為「夕陽中的新娘」,使無生命的景語,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溫潤可人;第二個是將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後,竟變了「彩虹似的夢」。正是在意亂情迷之間,詩人如莊周夢蝶,物我兩志,直覺得「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盪漾」,並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條招搖的水草。這種主客觀合一的佳構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錘百煉之功;第5、6節,詩人翻出了一層新的意境。借用「夢/尋夢」,「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四個疊句,將全詩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處,星輝斑斕里跣足放歌的狂態終未成就,此時的沉默而無言,又勝過多少情語啊!最後一節以三個「悄悄的」與首闕回環對應。瀟灑地來,又瀟灑地走。揮一揮衣袖,抖落的是什麼?已毋須贅言。既然在康橋涅盤過一次,又何必帶走一片雲彩呢?全詩一氣呵成,盪氣回腸,是對徐志摩「詩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胡適嘗言:「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信仰』,這裡面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他夢想這三個理想的條件能夠會合在一個人生里,這是他的『單純信仰』。他的一生的歷史,只是他追求這個單純信仰的實現的歷史。」(《追悼徐志摩》)果真如此,那麼詩人在康河邊的徘徊,不正是這種追尋的一個縮影嗎?徐志摩是主張藝術的詩的。他深崇聞一多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的詩學主張,而尤重音樂美。他甚至說:「……明白了詩的生命是在它的內在的音節(Internal rhythm)的道理,我們才能領會到詩的真的趣味;不論思想怎樣高尚,情緒怎樣熱烈,你得拿來徹底的『音樂化』(那就是詩化),才能取得詩的認識,……」(《詩刊放假》)。

反觀這首《再別康橋》:全詩共七節,每節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一格而又法度嚴謹,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美的節奏象漣漪般盪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七節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頗有些「長袍白面,郊寒島瘦」的詩人氣度。可以說,正體現了徐志摩的詩美主張。

賞析2:
徐志摩是浙江海寧縣硤石鎮人,1897年出生,至1931年飛機出事,生活了35年,英年早逝。原名徐章垿,為什麼改名叫徐志摩呢?因為他小時侯特別可愛,清末時長著一個大腦袋,留著一個"豬尾巴",所以他的父親就請了一個名叫志慧的和尚看相,說是將來必成大器。所以1928年,他出國時改名"徐志摩"——志慧和尚摸過的。

一:彩虹似的夢的追尋與幻滅

徐志摩家中富裕。其父徐深如辦有醬廠,錢庄,綢庄,燈泡廠,在上海,杭州有投資,是滬杭鐵路的股東之一,硤石鎮商會會長,且徐志摩是家中獨子,深受長輩喜愛。家庭對他有影響,他活潑好動,喜歡交友。

再者,他的婚姻對他也有影響。1915年,他在北大讀預科(當時先讀3年預科,再讀5年本科)時,認識了張幼儀,她端莊,善自理,會理財。有人把她比作《紅樓夢》中的王熙鳳,當然,王熙鳳的品質大大不如張幼儀。不僅如此,張家更有錢,所以徐家很高興找到這個媳婦。

大家都知道,解放前的婚姻,一為政治,二為經濟。而徐父是商人,自然很喜歡,更重要的是,張幼儀的大哥張家敖是中國銀行總裁,徐志摩知道而且認識張家敖。以前讀書時,張家敖曾視察過徐志摩就讀的中學,知道徐志摩的語文好,作文寫得好,所以同意徐志摩與張幼儀的婚事。二哥張學勵,是中國現代哲學史上有名的哲學家,民社黨主席。

張學勵介紹徐志摩認識了梁啟超,梁啟超深愛徐志摩這個弟子勸他出國深造。於是1918年8月,徐志摩赴美留學,同行有汪精衛。他先到克拉克大學學歷史,一年後取得學士學位。1919年9月份,他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學政治經濟學,一年後獲碩士學位。1920年7月份,徐志摩不想讀了,到英國劍橋大學找羅素(一位自然哲學家,被徐志摩稱為英國的"梁啟超"),但兩人失之交臂了。因為羅素因反對英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遭"解聘",而來中國教書,徐志摩卻赴英國找他,未果。當然,後來兩人成為非常好的朋友,徐志摩的愛情觀深受羅素影響。

進不了劍橋,只有在倫敦大學讀政治經濟博士,認識了陳西瀅,張世昭,林長民(林徽因之父,北洋軍閥司總長)。經林長民介紹認識劍橋大學教授迪根生,由此進入劍橋大學,當時叫康橋大學,這樣就與康橋發生了聯系。

一>確立志向: 彩虹似的夢。因為徐志摩想在中國建立英國似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他認為德國人太蠢,幹事機械;法國人太陰,幹事過分;南歐人太亂,頭腦混亂;美國人淺薄,文化歷史不長。所以比較像樣的是英國。他曾說過"英國人是自由的,但不機械;時保守的,但不頑固"。所以他認為在英國實施民主政治的條件,遠在大喊大叫的美國人之上。所以在他心目中就要樹立一個英國似的資產階級政治制度。

因此在他的一篇散文《吸煙與文化之辯》中,他說過:"我眼是康橋叫我睜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振動的。"可見康橋對他的影響之大。客觀上看,英國的民主是自由的,他非常羨慕,主管上看,他有個追求:愛、美、自由。同時他最好的朋友胡適也說過"徐志摩一生追求愛、美、自由",英國正好符合主客觀要求。

二>步入詩壇。徐志摩當時留學是想當類似美國國務卿的政治家,後來棄政從文是受到英國19世紀浪漫主義詩人影響,也包括當時一些作家,作品的影響。同時由於他喜歡結交上流人物,其中曼殊斐爾對他的影響最大。

一天晚上11點鍾,徐志摩去拜訪曼殊斐爾,雖然只有20分鍾,但連任談得十分投機。曼殊斐爾的美給他極大的吸引力,對她的話言聽計從,徐志摩說過"這20分鍾是不逝的20分鍾",可見給他的印象很深。他曾說過她的美是完全的美,是純粹的美,是可感不可知的美,是不可分析的美,是自然界的傑作。所以曼殊斐爾說:"徐志摩,你將來最好去搞文學,最好不要搞政治。"這對徐志摩觸動很大,也是徐志摩開始走向文學創作的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離婚與失戀的影響。他在倫敦大學讀書時,認識了16歲的林徽因,在當時稱為"中國第一才女",所以徐志摩去追求她,但他是結過婚的。追求時當然遇到阻力,林徽因說:"我是少女,你是有婦之夫,你得先離婚。"徐志摩聽後覺得很有希望,於是與1922年赴柏林找張幼儀離婚。因為浪漫的他認為林徽因是愛、美、自由的化身,雖然張幼儀很好,但是沒有浪漫氣質。他說:"我要當中國第一個離婚男人"。通過很多朋友做張幼儀的工作,最後張幼儀同意了,之後兩人關系更好,一禮拜一封信。離婚後他立刻回到了英國,卻發現林徽因已經到美國學建築學。可能林徽因的父親認為徐志摩當女婿不適合。此刻,老婆沒了,戀人沒了。兩腳踏空,心悲涼,用詩抒懷,《春》中寫到他看到別人在草叢中戀愛,自己很眼紅,感覺自己很孤獨。所以開始步入詩壇。

三>迷戀自然。劍橋大學很美,古典建築群,藍天碧海,鳥語花香,田野里點綴著農舍,一條康河貫穿其中。若分析《再別康橋》,必須讀《我所知道的康橋》,介紹了他每天的生活——劃船,看閑書。這便是他的留學生活,但他不後悔,他說,他讀了三本書:自然書,人生書,社會書.康橋也在其生命中之深1922年回國後,他寫了第一首與康橋有關的詩《康橋再會吧!》,康橋是其生命的源泉,精神的依賴之鄉。自然風光陶冶之下,造成了他清高,超脫的英國紳士風度.

英文版:
Saying Good-bye to Cambridge Again --- by Xu Zhimo

Very quietly I take my leave
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
Quietly I wave good-bye
To the rosy clouds in the western sky.

The golden willows by the riverside
Are young brides in the setting sun;
Their reflections on the shimmering waves
Always linger in the depth of my heart.

The floatingheart growing in the sludge
Sways leisurely under the water;
In the gentle waves of Cambridge
I would be a water plant!

That pool under the shade of elm trees
Holds not water but the rainbow from the sky;
Shattered to pieces among the ckweeds
Is the sediment of a rainbow-like dream?

To seek a dream? Just to pole a boat upstream
To where the green grass is more verdant;
Or to have the boat fully loaded with starlight
And sing aloud in the splendour of starlight.

But I cannot sing aloud
Quietness is my farewell music;
Even summer insects heap silence for me
Silent is Cambridge tonight!

Very quietly I take my leave
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
Gently I flick my sleeves
Not even a wisp of cloud will I bring away
November 6,1928

卞之琳《斷章》詩賞析

論詩者大都把卞之琳的《斷章》看作是一首意蘊艱深的哲理詩,其實作為言情詩來讀,詩味才足呢!那優美如畫的意境,那濃郁雋永的情思,那把玩不盡的戲味,那獨出機杼的題旨,細細品來,的確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詩是這樣的: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詩的上節擷取的是一幅白日遊人觀景的畫面。它雖然寫的是「看風景」,但筆墨並沒有揮灑在對風景的描繪上,只是不經意地露出那橋、那樓、那觀景人,以及由此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遊船、那岸柳……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畫把那若隱若現的虛化的背景留給讀者去想像,而把畫面的重心落在了看風景的橋上人和樓上人的身上,更確切地說,是落在了這兩個看風景人在觀景時相互之間所發生的那種極有情趣的戲劇性關繫上。

那個「站在橋上看風景」的「你」,面對著眼前的美景,顯然是一副心醉神迷之態,這從他竟沒有注意到「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的側面烘托上就可看出。耐人尋味的是,那個顯然也是為「看風景」而來的樓上人,登臨高樓,眼裡所看的竟不是風景,而是那個正「站在橋上看風景」的「你」。這樓上人為何不看風景專看「你」,是什麼深深迷住了那雙眼,是什麼深深打動了那顆心?這耐思耐品的一「看」,真可謂是風流蘊藉,它使那原本恬然怡然的畫面頓時春情盪漾、搖曳生姿,幻化出幾多饒有情趣的戲劇性場面來:那忘情於景的「你」定是個俊逸瀟灑、雲游天下的少年郎,那鍾情於人的樓上人定是個寂寞思春、知音難覓的多情女,一個耽於風光,憨態可掬,孰不知一舉一動攪亂了幾多情絲;一個含情脈脈、痴態可憐,可心中情眼中意羞言誰知?真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而在人生旅途上又有多少這樣的萍水相逢、一見鍾情、轉瞬即逝而又經久難忘的一廂戀情啊!而詩人正是以這短短的兩行詩給那電石火花般的難言之情、難繪之景留下了永恆的小照,引人回憶,激人遐想。

詩的上節以寫實的筆法曲曲傳出了那隱抑未露的橋上人對風景的一片深情,以及樓上人對橋上人的無限厚意,構成了一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戲劇性場景。但多情總被無情惱,那無情的風景,那忘情於景的橋上人能否會以同樣的深情厚意,來回報那鍾情於己的多情之人呢?面對著生活中這司空見慣的、往往是以無可奈何的遺憾惋惜和不盡的悵惘回憶而告終的一幕,詩人在下節詩里以別開生面的浪漫之筆給我們作了一個充溢奇幻色彩、盪漾溫馨情調的美妙回答。

時間移到了月光如洗的夜晚。橋上人和樓上人都帶著各自的滿足與缺憾回到了自己的休憩之所。可誰又能想到,在這一片靜謐之中,白日里人們所作的感情上的投資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回報。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這不就是自然之景對橋上人白日里忘情於景的知遇之恩的熱情回報嗎?從「你」的那扇被「明月裝飾了」的窗口上,我們可以想見到,此刻展現於橋上人眼際的會是一幅多麼美麗迷人的月夜風光圖啊!那橋、那水、那樓、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這一片淡雅、輕柔、迷朦、縹緲的如織月色之中,與白日艷陽照耀下的一切相比,顯得是那麼神秘,那麼奇妙,那麼甜蜜,那麼愜意。面對這月光下的美景,怎能讓人相信自然之景是冷漠無情、不解人意的呢?怎能不喚起人們對大自然的強烈鍾愛呢?你愛自然,自然也會同樣地愛你--這就是詩的理趣所在吧!

自然之景以其特有的方式回報了橋上人的多情,而橋上人又該以怎樣的方式來回報樓上人的一片美意呢?詩以「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這一想像天外的神來之筆對此作了饒有情致的回答,從而使樓上人那在現實生活中本是毫無希望的單戀之情得到了愜意的渲泄。

這個被「裝飾」了的夢對於它的主人來說無疑是一次心靈奧秘的深切剖白,它再明白不過地顯示了那被各種外部因素所壓抑的單戀之情是多麼地強烈灼人。而那橋上人之所以能由眼中人變為夢中人,不正因為他是意中人的緣故嗎?詩里雖然沒有一句愛情的直露表白,但這個玫瑰色的夢又把那沒有表白的愛情表現得多麼熱烈、顯豁,而由這個夢再來反思白日里的那一「看」,不是更覺得那質朴無華的一「看」纏裹了多少風情,又是多麼激人遐思無盡嗎?

如果僅以「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構圖來表現單戀之情的奇妙迷人,那就顯得太平庸一般,流於俗套了。詩的精妙新奇之處就在於,這個夢的主人不僅僅是夢的主角,而且還從這場愛情角逐的主動者位置上退居下來,而那個橋上人也已不再是毫無知覺的愛的承愛者,他是以主人的姿態在夢里扮演了一個愛的施予者的角色,他在盡其所能地「裝飾」著這夢,而且,他也是在按著樓上人的心願來「裝飾」著這個夢的。我們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去詳盡地描繪出這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奇妙夢境,但我們可以肯定地說,這被「裝飾」了的夢一定是無比甜蜜、無比美滿、無比浪漫、無比美麗的。總之,樓上人那一片落花之意,終於得到了橋上人那流水之情的熱烈的、遠遠超過希望值的豐盛回報。在這里,「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這句千百年來伴隨人生長河,永遠給人以惋惜、懊喪的格言也失去了它真理的意義。

但夢畢竟是夢,它代替不了現實;裝飾也只是裝飾,它總會露出虛幻的面目。當第二天紅日高照,酣夢醒來,那樓上人「梳洗罷,獨倚望江樓」時,又該是怎樣的一種心情了呢?但相信,那已經盡情地領略了「落花若有意,流水亦含情」的甜蜜夢境的樓上人,定會從常人所有的那淡淡愁緒之中解脫出來,定會以更美好的憧憬,更深沉的愛心,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的。

當我們品評著這首小詩的不同凡響的題旨,流連於這首小詩的含蓄雋永的意境之中時,我們為什麼還要作繭自縛,像詮釋一道深奧的哲學命題那樣去對它作枯燥乏味的理性分析呢?

詩人介紹:
卞之琳生平

卞之琳1929年畢業於上海浦東中學入北京大學英文系就讀,較多地接近英國浪漫派、法國象徵派詩歌,並開始新詩創作。193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英文系,就學期間曾師從徐志摩,深受賞識,徐志摩不僅將卞之琳的詩歌在其編輯的《詩刊》上發表,還請沈從文先生寫題記。因為這段經歷,卞之琳被公認為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詩人。

卞之琳於20世紀30年代出現於詩壇,受過"新月派"的影響,但他更醉心於法國象徵派,並且善於從中國古典詩詞中汲取營養,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詩精巧玲瓏,聯想豐富,跳躍性強,尤其注意理智化、戲劇化和哲理化,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詩的內容並進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內涵,詩意偏於晦澀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尋味。

卞之琳的新詩廣泛地從中國古詩和西方現代派詩吸取營養,自成一格,充滿智慧的閃光和哲理的趣味,是30年代中國文壇"現代派"詩歌的重要代表人物。抗日戰爭期間曾前往延安和太行山區訪問,詩風有所轉變,歌唱人民的戰斗生活。

詩人主張"未經過藝術過程者不能成為藝術品,我們相信內容與外形不可分離"。卞之琳創作態度嚴謹,孜孜不倦地探索"藝術過程"中的轉化與表現,即使對新詩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變化和創新,更不用說在詩的意象、內容方面。有些詩作被譯成多種文字,並成為海外學者專題研究的物件。在半個多世紀中,詩人堅持不懈地進行詩歌創作和理論研究,成功地實驗和引進了西方多種現代詩歌形式,對中國象徵主義、現代主義詩歌的發展開拓了新的景觀,有著很大的啟蒙意義和重要的貢獻,並取得了相當的藝術成就。

C. 敦煌莫高窟的資料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是我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洞窟始鑿於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後經歷代增修,今存洞窟492個,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是我國現存石窟藝術寶庫中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一座。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莫高窟的藝術特點主要表現在建築、塑像和壁畫三者的有機結合上。窟形建制分為禪窟、殿堂窟、塔廟窟、穹隆頂窟、影窟等多種形制;彩塑分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壁畫類別分尊像畫、經變畫、故事畫、佛教史跡畫、建築畫、山水畫、供養畫、動物畫、裝飾畫等不同內容,系統反映了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個朝代及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各個方面,成為人類稀有的文化寶藏。
莫高窟還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文物寶庫。在藏經洞中就曾出土了經卷、文書、織綉、畫像等5萬多件,藝術價值極高,可惜由於當時主持莫高窟的王道士愚昧無知,這些寶藏幾乎被悉數盜往國外。現在莫高窟對面的三危山下,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藝術陳列中心,仿製了部分原大洞窟,使遊客在莫高窟的觀賞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D. 雲遊仙人有什麼用

堆疊修仙雲遊仙人作用:可以用來獲取嬰兒。將凡人和雲遊仙人放到極樂洞府之中,便可以獲得靈心嬰兒,長大之後自帶靈心。

而凡人和凡人放到極樂洞府中,得到的是普通嬰兒,長大後成為凡人,以上就是堆疊修仙雲遊仙人的具體作用。這張卡牌隨機在游戲中生成,玩家可以偶然遇到,且過了一段時間以後會自動消失。不佔用卡槽數量,且不能進行出售。

特點玩法

堆疊修仙是一款非常趣味的放置冒險修仙游戲,游戲中有著豐富多樣的個性化角色可以選擇,我們可以在唯美的場景之中盡情冒險,開啟一場熱血刺激的競技考驗。

不斷去挑戰各個敵人,運用強大的仙法技能快速消滅所有的怪物,通過海量的地圖關卡,更多的資源能夠輕松獲取,進一步提升你的戰斗實力,不斷覺醒,體驗爽快的跨服對決,解鎖你的稱號。

E. 徐志摩《雲游》這首詩的鑒賞

《雲游》寫於1931年7月,距徐志摩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遇難僅四個月,深受歐美浪漫派和唯美派文學的影響。
《雲游》有兩個形象:「你」和「他」。你代表雲,他代表澗水。這兩個形象一動一靜。動的天馬行空,無憂無慮;靜的感情凝重,心事重重。雲的狀態是,翩翩,自在,輕盈,愉快,逍遙,明艷;而澗水的狀態是,卑微,空靈,驚醒。

這首詩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想像空間。

第一,我們可以把「雲」想像成生命的進取者,而把「澗水」想像成生命的保守者。那麼,我們從這兩種不同生命形態的對比中,就可以看出不同的生命軌跡和意義。

第二,我們可以把「雲」想像成少女,而把「澗水」想像成少男。那麼,詩里反映的情境就成了少男的單相思。自在輕盈、愉快逍遙的少女根本「不經意在卑微的地面有一流澗水」,而少男則顯得卑微和痴情,人家的明艷使他驚醒,他將人家的倩影抱緊。

第三,我們可以把「雲」想像成少男,而把「澗水」想像成少女。那麼,詩里反映的情境就成了少女的單相思。自在輕盈、愉快逍遙的少男根本「不經意在卑微的地面有一流澗水」,而少女則顯得卑微和痴情,人家的明艷使她驚醒,她將人家的倩影抱緊。

第四,我們可以把「雲」想像成遠離祖國的遊子,而把「澗水」想像成近百年來多災多難的祖國。那麼,這首詩里的情境就成了祖國母親盼望遊子早歸的相思。祖國母親知道遊子到外面是學本事,因此她要「你已飛度萬重的山頭,去更闊大的湖海投射影子!」同時,祖國母親又時時惦記著遊子,盼望他早日歸來,「他在為你消瘦,那一流澗水,在無能的盼望,盼望你飛回!」
《雲游》這首詩最能代表徐志摩的才性和詩情。它不僅以其優美的想像和意境的灑脫打動著讀者,而且也表現出詩人隱蔽的心理歷程與人生的價值取向。
在這首詩里,我們應當記住「美不能在風光中靜止」這一警句。因為美是一種夢幻般的稍縱即逝,因為美只能屬於那些逍遙無攔阻的自由之子。
徐志摩鍾愛華夏文化,特別對古文頗有根底。在歐洲留學期間,他廣泛接觸了華滋華斯、雪萊、拜倫、濟慈等人的作品,特別是19世紀英國浪漫派詩人的作品。因此,《雲游》雖受歐美浪漫派和唯美派文學的影響,但更尊重中國傳統詩詞的規范。可以說,《雲游》是一首中西合璧的好詩。

F. 堆疊修仙雲遊仙人有什麼用

堆疊修仙雲遊仙人作用:可以用來獲取嬰兒。將凡人和雲遊仙人放到極樂洞府之中,便可以獲得靈心嬰兒,長大之後自帶靈心。

而凡人和凡人放到極樂洞府中,得到的是普通嬰兒,長大後成為凡人,以上就是堆疊修仙雲遊仙人的具體作用。這張卡牌隨機在游戲中生成,玩家可以偶然遇到,且過了一段時間以後會自動消失。不佔用卡槽數量,且不能進行出售。

堆疊修仙合集

是一款非常趣味的放置冒險修仙游戲,游戲中有著豐富多樣的個性化角色可以選擇,我們可以在唯美的場景之中盡情冒險,開啟一場熱血刺激的競技考驗,不斷去挑戰各個敵人,運用強大的仙法技能快速消滅所有的怪物,通過海量的地圖關卡,更多的資源能夠輕松獲取,進一步提升你的戰斗實力,不斷覺醒,體驗爽快的跨服對決,解鎖你的稱號。

G. 敦煌莫高窟的傳說

鏈接: https://pan..com/s/1LXwU67fs74R_LR8PP_bFug

提取碼: 7ru7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出發啦! 敦煌

H. 無神之界雲游商人在哪

雲游商人由於四處雲游的原因,會出現在游戲的各個地圖位置。
如江南的茶館幫派回歸傳送點、嚴州城附近等一些地方。雲游商人尋找方法:玩家在陣法處找到「天下陣志」點擊上面的「雲游商人頭像」,接著就會有一封信件提示你地圖位置。
《無神之界》是唯美系魔幻MMORPG手游。在游戲中,玩家將體驗到諸多唯美的魔法元素場景,以及有型的異族角色。游戲還有豐富的外觀內容,令玩家可以自由搭配角色,展現時尚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