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佛珠手串本來是佛門弟子或者佛教徒們念經時佩戴的,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希望辟邪祈福的人越來越多了. 佛珠正好具備這個功能, 因此有了很多非佛教徒佩戴佛珠; 另一方面, 現在的人越來越追求個性美, 而佛珠手串很多都是採用天然的沉香、蜜蠟、海南黃花梨、菩提子等材料製作,材料本身由於是純天然的,所以每條手串都是不一樣的,滿足了個性需求;還有佛珠手串外觀時尚、漂亮、大方,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點。綜上所述,佛珠是任何人都可以佩戴的飾物,而且是越來越多的人追求的東西,一些娛樂明星大腕們也是它們的瘋狂粉絲哦! 佛珠現在這么受歡迎,各大明星功不可沒,毫無疑問地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他們的加入,使得佛珠時尚化、飾品化,賦予了佛珠新的時尚文化內涵和意義。王菲、李連傑、趙本山、陳坤、楊冪等等無疑是佛珠時尚化的推手。手腕上佩戴一串佛珠可以讓你手腕上有一個點綴,確實能起到很好的裝飾美化的作用,這方面,跟手鐲、腕錶等一樣,均是很吸引愛美人士的眼球,佛珠也具有天然的時尚內涵。一起去看看吧。 楊子佩戴佛珠,天珠,嘎烏盒 首先是王菲,佩戴的是蜜蠟念珠 華仔, 看上去應該是沉香念珠,而且還不錯的品種 小朱羅志祥, 把念珠掛脖子上了 爾康,周傑,念珠 郭富城,這個應該是小葉紫檀的手串 本山大叔出場, 應該是黑檀或者小葉紫檀章子怡佩戴 章子怡在個人空間里的一張白衣素顏照片,右手戴一長串特製的紫檀木佛珠,白色的TEE和牛仔褲,笑容大方淡定,毫無國際巨星架子。左手腕錶右手佛珠,低調雅緻王菲佩戴 陳坤腕錶佛珠 據稱,趙本山五行缺木,自從大病之後,到哪都戴串佛珠。本山大叔這兩串佛珠,估值不低於20萬。 趙本山和乾女兒張柏芝 趙本山手持佛珠不停念誦 韓國明星張東健:張東健的型男形象很難和佛珠聯想在一起,不過他的格紋襯衫和針織外套換了又換,受傷的佛珠卻是一直都在。 全智賢大愛佛珠 陳曉東兩串佛珠混搭。假小子更愛佛珠,大小層疊的佛珠混搭,讓這低調古老的佛珠也極具時尚感。 佛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有共同的法性。所以,佛珠與項鏈、手鐲也有共同的法性。佛珠一般是圓球形的,表示圓滿,也就是完美無缺的意思。我們常常抱怨人生的很多缺憾,人的很多缺陷,但我們總是沒有發現一個重要的問題,也就是佛教千言萬語、苦口婆心要說明的一個問題:每個人都有圓滿無礙的智慧和功德,只因為自己無謂的煩惱,而將這些本有的圓滿智慧覆蓋了,不能顯現出來。只要能化解這些無謂的煩惱,就可以與佛一樣,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隨意運用。現在有很多人帶佛珠,說起來並不是真的信佛,而是看到不少演藝界的明星帶,覺得這是一種時尚,所以自己就跟風。當然,這並沒什麼不好,但如果大家能更多地了解一些佛珠的相關知識,會更有意義。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時用以記數和束心的工具,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時必備的一種信物。「佛珠」與「弗誅」諧音,戴上佛珠,可以隨時提醒我們,不可誅殺任何有性命的東西,包括人、動物、植物,而且要想盡一切辦法來維護對方的生存,讓他們也能安心地活下去。關於佛珠的來歷,據《本患子經》中記載:「昔有國王名波流梨,白佛言:『我國邊小,頻年寇疫,谷貴民困,我常不安。法藏深廣,不得遍行,惟願垂示法要。』佛言:『大王若欲滅煩惱,當貫木患子一百八個,當自隨身,志心稱南無佛陀、南無達磨、南無僧伽名,乃過一子。如是漸次,乃至千萬,能滿二十萬遍,身心不亂,除諂曲,捨命得生炎摩天,若滿百萬遍,當除百八結業,獲常樂果。』王言:『我當奉行。』」此即念珠的由來。佛珠主要是用來念佛號的,譬如念「南無阿彌陀佛」或「南無觀世音菩薩」等時,食指與大拇指握住某顆佛珠時,嘴巴用金剛持法微聲念出佛號,同時大拇指輕輕地在佛珠上摸壓繞表面一周,以摸完時也剛好念完佛號的速度摸之,念完後把佛珠撥進來手掌心中,繼續再念下一聲佛號。佛珠作為法物,被賦予了特殊的表法意義。看到佛珠,我們就會提醒自己要念佛,告誡我們應當象佛陀那樣處世待人接物,這樣做所得善果不可思議,所感得的吉祥如意亦不可思議。我們如果真能夠這樣去想去做,那就會明白帶佛珠對我們有非常大的意義。帶佛珠不是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帶,在家居士,甚至沒有皈依的人都可以帶,它是提醒我們要有正確的思想和行為,提醒我們要隨時糾正不正確的言行舉止。佛囑這就要從菩提之本意說起了。菩提,是梵語的譯音,是覺悟、智慧、知識、道路的意思。廣義講是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盤的智慧。因佛主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證道,菩提即為覺悟之意。所以,便有了成就佛果之意。佛陀說:若復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誦佛名及陀羅尼,但能手持隨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說若善若惡,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諸佛、誦咒無異,獲福無量。佛珠是圓滿的,也是圓融的,或者說是一個提醒,提醒我們在煩惱的時候,在郁悶的時候,在一切心理失衡的時候,能調整心態,用更圓融的方式、更全局化的方式來處人處事。所有,佛有多個名字,如來也是佛的一個名字,還有一個名字叫:調御丈夫,就是善於駕馭自己心性的大丈夫,做自己的主人,不做自己煩惱的奴隸。佛助佛珠到底能不能保佑我們呢?回答是肯定的,但這個保佑不是外在的保佑,而是你自己提升了心性以後,自然就會比以前更容易心想事成。當我們煩惱的時候,心理失衡的時候,我們善於調整心理,讓自己更真誠、謙虛,更專注,更能堅持,試想,如果真能這樣,那我們的人際關系就一定會改善(因為真誠、謙虛),辦事更容易成功(因為專注、堅持)。這個才是真正的佛力加持、心想事成。弗誅佛珠名字的另外一個含義是:弗誅,就是不要誅殺生命的意思。不論在家出家,佛教中的第一大戒是不殺戒。我們每個人都不願失去生命,推己及人,每一個有生命的有情也都是如此。所謂上天有好生之德。佛教更是著重這一點,並強調戒殺護生的人必定有健康長壽的結果。佛珠戴在身上或者拿在手中,也是時時在提醒自己愛惜物命。希望您也能戴上佛珠,時時處處能堅守不殺生戒,這是我們自己對自己的誓言,是自己對自己良心的交代。只要能如此,相信您必能增福添壽,而順利成家立業,兒孫繞膝,並長命百歲。相由心生,境由心轉,心系諸佛,珠可助道,亦可養生。
2. 別人送了觀音,手裡拿的佛珠,是什麼菩薩有什麼寓意嗎
觀音菩薩,手拿佛珠,佛珠就是伏誅,眾生平等不要殺生的意思。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
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系。他是西方三聖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是繼承阿彌陀佛位的菩薩,而且還有說觀世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2)手拿佛珠靜心圖片唯美擴展閱讀
觀音菩薩有三十三法像,其中之一就是手持佛珠像。其他有名的法像有:
一、楊柳觀音(佛身):右手持楊柳,踞坐岩上,手持凈瓶。
二、龍頭觀音(辟支佛身):以不同姿態乘龍顯聖於祥雲中,是化身天龍之身
三、持經觀音(聲聞身):箕坐岩上右手持經卷若讀書,也有一說釋持經為聲聞身。
四、蓮卧觀音(天大將軍身):雙手合掌,在蓮葉上作半卧姿,表卅三觀音之小王身。
五、瀧見觀音(大自在天身):在高山倚岩而坐,坐眺望流泉飛瀑,表普門品中"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之意
六、施葯觀音(毗沙門身):常為右手拄頰深思,左手放在膝上捻蓮花,表示觀音無時不在惦念世間疾苦,考慮拯救眾生。或釋為表普門品中"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七、魚籃觀音(小王身):腳踏鰲魚背上,手提盛魚的竹籃,或為手提魚籃的民間少婦形象。《西遊記》中對此形象有發揮,因而在民間影響很大。
3. 和尚念經的時候為什麼手上拿一串珠子
和尚念經的時候手上拿一串珠子叫持珠,多用來記錄念誦佛號或咒語的數目。佛教經典中說: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誦念諸陀羅尼及佛名者,為欲自利及護他人……若欲願生諸佛凈土者,應當依法受持此珠。
這就說明,持用佛珠就是藉以約束身心、幫助修行、消除妄念,待日久功深,便能增加智慧,利己護人,同時還會獲得無量的功德。
一串標準的佛珠應該包括母珠、子珠、隔珠(又稱作「數取」)、弟子珠(又稱作「記子」)、記子留和一些飾物組成。
母珠,俗稱「三通」或「佛頭」,通常只有一顆,但亦有兩顆的,用以將不同數目的子珠歸結於一處,同時還可以起到連接弟子珠、記子留和一些飾物的作用。舊時的母珠,多會在內部繪有佛像,採用凸透鏡的原理,可以清晰地觀察到裡面的佛像,更加使人感受到佛珠作為一種法具的庄嚴。
隔珠,又稱作「間隔珠」或「數取」,多用來將子珠平均分隔開。一般來講,隔珠均要比子珠稍大一些,數量可採用一顆至三顆不等。如一百零八顆的佛珠和五十四顆的佛珠,就需要每二十七顆子珠用一隔珠;二十七顆、十八顆的佛珠,則每九顆子珠用一隔珠。
弟子珠的體積比子珠要小一些,一般以十顆或二十顆居多,多串在母珠的另一端,以十顆為一小串,如同算盤一樣,採用十進位,用來計算掐捻過的數目。「十」這個數目代表了佛教的「十波羅蜜」,即:施、戒、忍、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6]
記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珠稍大一些的珠粒或者飾物,也可以用線繩結成「中國結」來替代,目的是為了防止弟子珠的滑落。
持珠的姿勢,亦可分為二種,單手持珠與雙手持。單手持珠,大多用於站立、經行的時候;而雙手持珠則是打坐時經常採用的姿勢。其方法是將佛珠置於兩手之間,呈交叉狀,把母珠放在一側,掐捻一周,回至原處即可。其實,根據《佛像圖鑒》一書記載,歷來大德高僧手持佛珠的姿勢皆無定法,左手、右手、單手、雙手、提高、垂下、平胸、齊膝,各種動作都有,但求其「方便」而已,所以我們也就不必強求特定的持珠方法了。
在持珠的過程中,經常有人會遇到要不要跨過「佛頭」(母珠)這類問題。因為在經典中曾有:
珠表菩薩之勝果,於中間絕為斷漏。
繩線貫串表觀音,母珠以表無量壽。
慎莫驀過越法罪,皆由念珠積功德。
經有記載,故而才有此一說。假如念誦者,純以佛珠作為記數的工具,則不必把母珠和隔珠計算在內,念誦時輕輕捻過便是。如是念誦的人,除了把佛珠當作精進、記數的工具外,還希望藉著它來體悟更多佛理的話,當手捏到隔珠的時候,可用「佛、法、僧」三寶,或「戒、定、慧」三學來觀想,當手掐到母珠的時候,也同樣可以觀想佛的相好光明,同時再逆時針朝相反方向捏念,即可解決此類問題了。
佛珠除了拿在手中起念誦記數的作用以外,還可以掛在頸部充當掛珠,或纏繞在手臂上起到佩珠的作用,這些都是具有深刻含義的:
二手持珠當心上,靜慮離念心專注,
本尊瑜伽心一境,皆得成就理事法。
設安頂髻或掛身,或安頸上及安臂,
所說言論成念誦,以此念誦凈三業。
由安頂髻凈無間,由帶頸上凈四重,
手持臂上除眾罪,能令行人速清凈。
若修真言陀羅尼,念諸如來菩薩名,
當獲無量勝功德,所求勝願皆成就。
再者,密教中由於三部(胎藏界)、五部(金剛界)修法之不同,對於佛珠也有著特殊的要求,與平時常用的佛珠相比,是有所不同的。據《蘇悉地羯羅經》說:「佛部用菩提子珠,觀音部用蓮花子珠,金剛部用嚕椰羅叉子珠。」又據《守護經》及《瑜伽念珠經》說:「佛部用菩提子珠,金剛部用金剛子珠,寶部用金等諸寶珠,蓮花部用蓮花子珠,羯磨部用種種和合珠。」又近人金安一居士所著《密宗輯要》一文說:「修增法用琥珀珠,修息法用水晶珠,修壞法及長壽法用珊瑚珠,修誅法用人頭骨珠,修觀音法用菩提子珠,修一切法均可用鳳眼菩提子珠。」
另外,密教的經典對掐捻佛珠的指法也有詳細規定。從五部而言,《攝真實經》中記載:佛部以右手拇指與食指掐之,金剛部以右手拇指與中指,寶部以右手拇指與無名指,蓮花部以右手拇指與小指,羯磨部以右手拇指與其餘四指合捻之。從三部而言,《蘇悉地經》中記載:佛部以右手拇指與其餘四指的指尖相合,中指與小指直立,食指略屈附於中指中節以掐之;蓮花部以拇指與中指指尖相合,舒展其餘三指而掐之;金剛部以拇指與食指指尖相合,舒展其餘三指而掐之。
4. 觀音手裡拿個珠子是什麼寓意
觀音手裡拿個珠子的寓意:
所謂「迷時靠師度,悟時要自度。」說的就是求人不如求己,自己修行,才能度脫自己的道理。
從前有一個居士,他到寺里去燒香拜佛,看到佛殿里供奉著一尊觀世音菩薩像,手裡拿著一串念佛珠子。一般信佛的人,大家都知道,念佛珠子是作為念佛記數用的。但是觀音菩薩,他手拿了珠子念什麼呢?這位居士他想來想不通,就請問一位老和尚說:「老師父,觀世音菩薩手拿念佛珠,到底是念誰呢?」老師父以慈悲的音聲回答說: 「居士,你不知道嗎?觀世音菩薩手拿佛珠,就是念觀世音菩薩。」這位居士聽了老和尚的開導後,心裡半信半疑。又問:「老師父,觀世音菩薩為什麼要念自己的名號?」老師父又說:「居土,求人不如求己。」居士聽了,當下對於求人不如求己的至理名言,有了深刻的悟解。
5. 求一張照片,是一個小女孩穿著藍色衣服,手上拿著佛珠雙手合十的照片,謝謝了
是這個吧,大冰寫的書的封面,叫《我不》
6. 坐蓮花右手拿如意左手拿佛珠是什麼觀音菩薩
蓮花寓意聖潔高貴,如意顧名思義,佛珠寓意一切因果有始至末都是循環,隨緣而生隨緣而死,這座觀音菩薩是不欲菩薩
7. 為什麼彌勒佛會一直笑,還手上拿著一串佛珠
彌勒佛的笑是在告訴人們,要保持樂觀的態度來面對生活。
大家在看到彌勒佛像的時候,會發現他一直都是保持笑容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兩點。第一種就是告訴人們,不管發生任何事情一定要笑著去面對。人生在世不可能所有事情都如自己的意,而且不是所有事情做起來都是特別順利的。如果在遇到困難時,我們可以以微笑面對,那麼問題也會特別容易化解。
彌勒佛在面對任何事情時都是寬容對人,因此他的態度也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所以他普渡了眾生。我們也可以從他身上學到樂觀的態度,凡事看開些,不要過分斤斤計較。
8. 整天拿佛珠在手上轉好不好呀
佛珠天天在手不錯的。盤之前一定要洗干凈手哦,恭敬心對待,如果方便,可以心中默念阿彌陀佛,這樣做功德極大。有時間可以咨詢下如意藏佛珠店,老闆是在家居士,那邊的客服對這些也很有研究,正脈佛教文化,如果是非正式學佛的,平時盤捻佛珠,靜心即可!祝盤捻佩戴吉祥!
9. 佛教中人佩戴佛珠,背後有什麼意義嗎
佛珠,在佛教中有一種理解是「弗誅」,也就是勿生誅殺的意思。「上天有好生之德」,佛教更是注重這一點,佛珠戴在身上或者拿在手中,也是時時在提醒我們要愛惜物命。「弗誅」其實代表的是佛教「慈悲」的思想。佩戴佛珠,就是時時規勸自己心懷慈悲。
3、佩戴佛珠的人越來越多
當今社會中,無論您是否信奉佛教,最初用於佛教的珠子也有越來越多地人們喜愛高速發展的社會,讓每個現代人心中都越來越多地充滿著不安與焦慮。佩戴佛珠是一種很有用的心理安慰。習慣佩戴佛珠的人要是哪天忘了帶佛珠,可能內心的不安與不適感都會很明顯。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和佩戴佛珠,佛珠也不再是佛法僧人才能夠佩戴的器具。隨著時間流逝,佛珠已從參禪悟道的工具逐漸演變成眾生大智慧的象徵。
10. 彌勒佛造像里很多都是彌勒一個手拿一顆佛珠
那是摩尼寶珠吧。福報圓滿之意。
-----------------------------------
南無阿彌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