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百歲山廣告什麼意思
《百歲山》廣告含義:
1650年,斯德哥爾摩的街頭,52歲的笛卡爾邂逅了18歲的瑞典公主克里斯汀。
那時,落魄、一文不名的笛卡爾過著乞討的生活,全部的財產只有身上穿的破破爛爛的衣服和隨身所帶的幾本數學書籍。生性清高的笛卡爾從不開口請求路人施捨,他只是默默地低頭在紙上寫寫畫畫,潛心於他的數學世界。
一個寧靜的午後,笛卡爾照例坐在街頭,沐浴在陽光中研究數學問題,突然,有人來到他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在干什麼呢?」扭過頭,笛卡爾看到一張年輕秀麗的臉龐,一雙清澈的眼睛如湛藍的湖水,楚楚動人,長長的睫毛一眨一眨的,她就是瑞典的小公主,國王最寵愛的女兒克里斯汀。她蹲下身,拿過笛卡爾的數學書和草稿紙,和他交談起來。言談中,他發現這個小女孩思維敏捷,對數學有著濃厚的興趣。
和女孩道別後,笛卡爾漸漸忘卻了這件事,依舊每天坐在街頭寫寫畫畫。幾天後,他意外地接到通知,國王聘請他做小公主的數學老師,滿心疑惑的笛卡爾跟隨前來通知的侍衛一起來到皇宮,在會客廳等候的時候,他聽到了從遠處傳來銀鈴般的笑聲。轉過身,他看到了前幾天在街頭偶遇的女孩子,慌忙中,他趕緊低頭行禮。
從此,他便當上了公主的數學老師。公主的數學在笛卡爾的悉心指導下突飛猛進,他們之間也開始變得親密起來。笛卡爾向她介紹了他研究的新領域——直角坐標系。通過它,代數和幾何可以結合起來,也就是日後笛卡爾創立的解析幾何的雛形。在笛卡爾的帶領下,克里斯汀走進了奇妙的坐標世界,她對曲線著了迷。每天的形影不離也使他們彼此產生了愛慕之心。
在瑞典這個浪漫的國度里,一段純粹、美好的愛情悄然萌發。然而,沒過多久,他們的戀情傳到了國王的耳朵里,過往大怒,下令馬上將笛卡爾處死。在克里斯汀的苦苦哀求下,國王將他放逐回國,公主被軟禁在宮中。
當時,歐洲大陸正在流行黑死病。身體孱弱的笛卡爾回到法國後不久,遍染上重病。在生命進入倒計時的那段日子,他日夜思念公主,每天堅持給她寫信,盼望著她的迴音。然而,這些信都被國王攔截下來,公主一直沒有收到他的任何消息。
在笛卡爾給克里斯汀寄出第十三封信後,他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此時,被軟禁在宮中的小公主依然徘徊在皇宮的走廊里,思念著遠方的情人。這最後的一封信上沒有寫一句話,只有一個方程式:r=a(1-sinθ)。
國王看不懂,以為這個方程里隱藏著兩個人不可告人的秘密,遍把全城的數學家召集到皇宮,但是沒有人能解開這個函數式。他不忍看著心愛的女兒每天悶悶不樂,便把這封信給了她。拿到信的克里斯汀欣喜若狂,她立即明白了戀人的意圖,找來紙和筆,著手把方程圖形畫了出來,一顆心型圖案出現在眼前,克里斯汀不禁流下感動的淚水,這條曲線就是著名的「心形線」。
這封享譽世界的另類情書,至今還保存在歐洲笛卡爾紀念館里,紀念著這段唯美的愛情。
而景田廣告里撤換的概念就是把百歲山的水比喻成這封另類情書,意喻「經典、浪漫、難忘、矚目」。
轉自「景田百歲山的廣告背後 原來是這么美的故事_艾美紀新媒體_新浪博客」
2. 馬車的圖片
3. 世界各地風景名勝的圖片跟名稱
這有很多圖片
夕陽 秀麗山川 森林樹木 江河湖泊 天空美景
城市夜景 國外風情 日本風光 台灣風情 德國風光
加拿大風情 歐洲風景 海島日出 樹木花草 草原風情
草地 冰雪世界 奧地利風光 香港夜景 自然特寫
草原草地 比利時風光 愛爾蘭風光 田園風光 秋天
台灣風景 亞洲 香港 上海外灘 自然風景
動態風景 瀑布 風景名勝 美麗風景 世界美麗風景
綠意景色 北京立交橋 三清山 田野風光 東方明珠
北京香山 三亞風景 天山天池 瀑布風景 古樹
冬天雪景 樹林 藍天白雲 田野風景 彩虹
森林背景 北京夜景 水中倒影 草原風景 天安門
北京故宮 夏威夷風景 九寨溝 挪威風景 澳大利亞風景
西藏風景 澳門風景 夜景 迪斯尼樂園 萬里長城
浙江海寧鹽官 香港風景 黃河風景 農村風景 名山
中國名山 海濱 海南旅遊風景 山峰風景 九寨溝風景
九寨溝風景 蘇州園林 旅遊風景 旅遊風景 風景欣賞
沙漠 名勝風景 海邊風景 異國風景 森林風景
雪景 田野風光 世界旅遊景點 美麗風景 旅遊風景
世界著名風景 富士山 富士山風景 富士山風景 各國風光
各國風光 加拿大風景 愛爾蘭風景 世界名勝
維多利亞風景 維也納風景 異國風景 智利風景 澳大利亞風景
瑞士風景 異國風景 鄉野風景 鄉野風景 鄉野風景
海南風景 北京風景 都市夜景 都市風景 大連風景
桂林山水 海南風景 九寨溝風景 上海風景 泰山風景
西湖風景 校園風景 校園風景 新疆風景 雲南風景
山峰 日出 春天 藍天 下雪風景
優美風景 春天風景 大海風景 大海風景 大海風景
大海 晚霞 晚霞 沙漠 山花風光
美麗的風景 瀑布景點 瀑布 瀑布風景 瀑布
秋意風景 秋意風景 森林 雪景 風景素材
風景素材 自然風景 自然風景 大自然風景 山水風景
山水風景 山水風景 自然風景 自然風景 山水風光
山水風景 清晰風景 瀑布 美麗的風景 北國風光
風景圖片 山水風景 自然風景 自然風景 自然風景
世界風景 美麗風景 江南風景 風景壁紙 旅遊風景
山水風景 自然風景 自然風景 自然風景 風景圖片
大海風景 中國風景 海邊 泰山風景 西湖風景
海南風景 華山風景 北京風景 黃山風景 九寨溝
桂林山水 風景背景 風景名勝 風景名勝 風景
雪景 自然風景 自然風景 海洋風景 冬景風景
還有很多,自己去看吧!
4. 找一幅畫 水彩畫 油畫 色粉畫 中世紀的歐洲 下雪 有馬車 蓬蓬裙
我只找到這張,是文明5裡面新天鵝堡的圖片,不知你能湊合的看不?
5. 世界各地風情的圖片、
賽倫蓋蒂平原
長久以來,非洲在我們心目中一直是個遙遠而神秘的地方。說到這片土地,腦海中浮現的畫面相當復雜,有觸目驚心的飢荒、戰亂的新聞紀實照片,有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特別偏好的非洲主題封面照片,當然還有《乞利馬扎羅的雪》中的那隻伏在山頂的獵豹。這片土地決不是一個人,一本書,一部電影就能夠完全展現的,但是不管從何種角度介紹非洲大地,總是逃不開野生動物。被過濾廣告
有人說,野生動物與非洲大陸這片神秘的土地之間有種人類永遠無法介入的紐帶,位於坦尚尼亞和肯亞之間的賽倫蓋蒂大草原驗證了這種說法。
賽倫蓋蒂在馬薩伊語里意思是「永遠流動的土地」,這個名稱也許來源於生活在這片草原上的動物每年大規模遷徙的習性。每到七八月份,草原上成千上萬的動物居民便由賽倫蓋蒂草原西部遷移到北部水草豐美的地方,十月則南下准備產仔,然後再折回到草原西部。年年如此,不論路上會遇到什麼惡劣的天氣和環境,不論路上有多少天敵在伺機吞噬它們的幼仔,它們遷徙的時間和路線像時鍾般准確,如地球自轉般無法變更。這片草原上的動物已經將每年的千里遷徙化入了本能之中。它們為什麼遷徙?為什麼總是走同樣的路線,他們怎麼把這些遷徙的知識傳給族群中的幼仔?科學家們試圖了解其中的奧秘,但你若不是一匹角馬,又怎能知道遷徙對它們究竟意味著什麼?
我們什麼都不知道,我們唯有做一個局外人觀賞與贊嘆。坐著車頂可以打開的麵包車進入賽倫蓋蒂草原,你便走進了奇異的野生動物世界,大象、水牛、斑馬、河馬、羚羊、長頸鹿是隨處可見的,運氣好還能看到獅子、禿鷹或者鴕鳥。只要算準了時刻,守候在動物們遷徙的必經之路上,你便能看到連綿不絕的大隊斑馬,角馬在草原上自由賓士。它們奔跑著,揚起的塵土在陽光照射下好似籠罩在草原上的一層輕紗。也許應該用氣勢磅礴來形容這樣壯觀的遷徙場面吧,耳邊的轟鳴,眼前的馬群,都是生命力量的展示。這力量如此神奇,能沖破一切阻礙。坦尚尼亞政府曾一度出於人類發展的角度考慮,在動物們遷徙的路上設置了有刺的金屬圍欄,阻止它們北上。人類企圖介入賽倫蓋蒂的秩序,阻擋成千上萬的動物進行了千年的旅程,結果當然是遷徙大軍毫不客氣地踏平了圍欄,繼續它們的千里征程。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它們,它們才是這里的主人。賽倫蓋蒂草原的流動不會因為任何一個人而停止。這就是生命的本質。在這里,你會發現,一匹馬最美的時刻是沒有任何騎手駕馭,沒有任何籠頭束縛,自由賓士的那一瞬間。生命的魅力在這些不斷前進的動物身上展露無疑。
也許唯一能夠多少介入賽倫蓋蒂這片神奇的自然世界的人類就是當地土著居民馬薩伊人。不過他們在外人眼裡看來也是奇異一族,他們居住在用牛糞建成的房子里,穿著特色的馬薩伊民族服裝,尤其讓人驚訝的是他們的耳廓上穿滿了各種飾物,甚至連鼻子上也都掛滿了飾品。他們同樣是我們無法了解的一群人。
我們不會停止我們對賽倫蓋蒂的探索,而賽倫蓋蒂的主人也不會因為我們的打擾而停止他們的遷徙。賽倫蓋蒂的流動是永恆的。
地理概況:
非洲東部,肯亞和坦尚尼亞之間的草原,方圓31080平方公里,包括坦尚尼亞的賽倫蓋蒂國家公園和肯亞的馬薩伊瑪拉野生動物保護區,其中,馬薩伊瑪拉野生動物保護區是肯亞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也是土著人馬薩伊人聚居的地方。
語言:
斯瓦希里語,英語,馬薩伊語
氣候:
最低平均氣溫15攝氏度,平均最高氣溫26攝氏度,每年三月到六月為雨季。
野生動物:
賽倫蓋蒂草原上生活著200萬種野生動物,包括150萬頭瞪羚,2000頭獅子和250頭獵豹。每年六月,草原上的乾季開始,成群的野生動物便從賽倫蓋蒂草原西部大規模遷徙到北部有河流的地方,待到雨季開始,動物們又到東南部去產仔,然後再回到草原西部。它們每年都走著同樣的路線,周而復始,年年如一。
盧瓦爾河谷――法蘭西花園
要完整領略法國風情,只消去兩個地方,一是巴黎,一是盧瓦爾河谷。如果說多元文化匯聚的巴黎代表法國浪漫而前衛的一面,那麼盧瓦爾河谷則是法國恬靜古典的後花園。巴黎的美,美在各種文化風格的撞擊和矛盾之間;而盧瓦爾河谷則美在她甜美純粹的法蘭西風情。
盧瓦爾河是法國第一大河,她最美的一段便是中遊河谷。河流兩岸有許多精緻的小山丘 被過濾廣告,古老的城堡掩映在綠樹叢中。這些古堡大都建於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幽深的古堡宅院,青苔斑駁,為這個法蘭西花園增添了幾分滄桑感。英法百年戰爭時期,法國王室曾經逃到盧瓦爾河谷避難,因此盧瓦爾河谷也被稱作「帝王谷」,不少古堡都留下了皇室的奇聞軼事的傳說,這使得城堡變得更加神秘起來。
最著名的城堡要數神農索堡(Chenonceau),城堡左右兩翼分跨盧瓦爾河支流察爾河(Cher)兩岸,中間由五孔廊橋相連,常被譽為「停泊在察爾河上的船」。這是盧瓦爾河谷所有古堡中最富浪漫情調的一座,許多新人都選擇在這里舉行婚禮。城堡建築風格極具文藝復興時期的奢華優雅風格。這里曾經居住過多位國王的愛妃和貴婦人,因此,和古堡相關的軼事總少不了愛情的影子。最著名的「傳說」最亨利二世的愛妾黛安娜(Diane)和王妃卡特琳娜(Catherine)之間的爭風吃醋。這座優雅空靈的城堡原是亨利二世贈給愛妃黛安娜的禮物,後來亨利二世在一次試槍比賽中喪命,後宮大亂。結果卡特琳娜獲權,趕走了黛安娜。經過歷代女主人的細心打理,城堡的擺設盡顯法國王室的奢華與典雅,徜徉在古堡中,看著布置奢華的房間,可以想像當年王公貴族浮華奢靡的日子。
香堡(Chambore)是盧瓦爾河谷地區又一座神奇的所在。它興建於弗朗索瓦一世,是法國王室狩獵的行宮。然而當初修建城堡的動機卻僅僅因為弗朗索瓦一世愛上了住在這里的一位姑娘。這是盧瓦爾河谷所有城堡中最大的一個,城堡內共有440個房間,84處樓梯,光煙囪就有365個。城堡內最特別的是雙舷梯,這種樓梯有兩組獨立而又相互交錯的欄桿,據說這樣的設計可以避免王後和國王的情婦相遇發生糾紛。香堡的建築風格結合了法國傳統的建築藝術和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被法國人視為國寶。1981年,香堡列入了世紀遺產名錄。
有雜志毫不避諱地直接說盧瓦爾地區的法語是最純粹的法語,並不怕這會引起所謂「有失偏頗」的抨擊。也難怪,這里誕生了現代小說之父拉伯雷。拉伯雷曾說:「生我養我的,正是盧瓦爾河谷這個法蘭西花園。」盧瓦爾河谷不僅孕育了拉伯雷,還有女作家喬治?桑、普魯斯特、巴爾扎克、迪卡爾等,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便在這里寫成。他們的生活,他們的作品都與河谷的美麗分不開,同時也讓這個法蘭西花園更添一份淡淡的書香,可以說是盧瓦爾書寫了他們,或者是他們書寫了盧瓦爾。
盧瓦爾河谷最具有法蘭西花園特色的是日落景色。你是否想過在某個初夏的黃昏,坐在某個可以俯瞰盧瓦爾景色的陽台上,看對面神秘幽靜的古堡和遠處的葡萄園被落日余輝染成莫名的斑斕,完全是一幅印象派大師莫奈的作品。一顆細小的石子便讓水中城堡的倒影隨著水波一圈一圈盪漾開去。空氣中是河谷花草的淡淡幽香,而你的手中正端著一杯盧瓦爾河谷出產的白葡萄酒。這樣一種純粹法國的悠閑風情,除了盧瓦爾河谷,世界上還有哪個角落能找到?
地理概況:盧瓦爾河谷是位於法國中部、盧瓦爾河中游的平原流域,方圓27500平方英里。盧瓦爾河是法國最長的河流,全長約1020公里,沙質的堤岸,每年秋天進入汛期。
地區人口:五百五十萬人
曾在此居住過的名人:喬治 桑,德帕狄約、普魯斯特、巴爾扎克、拉伯雷、迪卡爾等
氣候:氣候溫和
特產:古堡、白葡萄酒和作家
其他城堡:布盧瓦城堡(Blois),雪瓦尼城堡(Cheverny)等
布盧瓦城堡:曾經作為法蘭西皇城達一世紀之久,城堡的建築出處都突出法國王室的象徵——百合花的形象。
雪瓦尼城堡:盧瓦爾河谷所有城堡中傢具最華麗的一座
梵蒂岡
我愛聖彼得大教堂,它是地球最美的裝飾品。
——愛默生
我們中間的大部分人每天都重復地過著日子,工作一成不變,生活沒有激情。也許會有這么一天,忽然之間一切都不一樣了,變化的原因可能有千百種,但是其中必有一種是因為 被過濾廣告你到了梵蒂岡。
幾乎沒人能抗拒梵蒂岡的魅力。這個面積只有44公頃、總人口不過1000多人、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卻是全球八億多天主教徒的信仰中心,除去本身的輝煌史跡,這里陳列了太多的藝術巨作,令人心馳神醉。
乍然進入這藝術的寶庫,一瞬間,彷彿掉進了中古世紀的時空,任你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的人,也難免失神。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羅丹、康丁斯基、達利、蒙克……這一個個平時只能仰視的名字忽然成了眼前真實的存在,密密地在你身邊織起了一道網,網住你的眼睛和你的心。羅丹說,藝術是心靈深入大自然,發現它蘊含靈性而感到的歡悅。而梵蒂岡的氣質是藝術在歷史的長河中經過無數次洗禮,無數次沉澱才成就的。每個人都可以把梵蒂岡當成一本書來讀,一本超越政治、利益、金錢的人類文明藝術史的教科書。這里的每一件藝術品洗去了幾百年人世浮沉的傷痕,洗去了俗世榮辱的塵囂,在其中走上一遭宛如經歷了一次純美的朝聖之旅。
直面藝術本身,品味隱含其中的歷史情緒時,無論是誰都會浮想連翩。登上聖彼得大教堂圓頂,羅馬街景盡收眼底的剎那,有如在湖中投下了一枚石子,心中被遺忘很久的幸福和感動,悠悠如浪花般擴散開去。第一次,為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而深感驕傲。
國名:梵蒂岡城國
首都:梵蒂岡城
地理位置: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上,地處台伯河(the Tiber River)右岸。
面積:0.44平方公里,不到紐約中央公園的八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
人口:約1400人,常住人口僅500人
氣候:典型的地中海式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貨幣:梵蒂岡里拉?歐元?
元首:教皇
宗教:世界天主教中心,特殊的政教合一的國家。梵蒂岡城早在公元8世紀已成為教皇國的中心。1870年義大利王國吞並教皇國,教皇退居梵蒂岡。1929年,義大利與教皇簽署協議,梵蒂岡成為主權國家。
主要景點:
聖彼得廣場(St. Peter's Square)被稱為世界上最對稱、最壯麗的廣場,是17世紀著名建築大師貝尼尼花了11年時間建成的傑作。廣場呈橢圓形,長340米,寬240 米,兩側由半圓形大理石柱廊環抱,284根圓柱和88根方柱,分排四列,形成三條走廊。朝向廣場的每根石柱頂端的平台上,各有一尊3.2米高的大理石聖徒像。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高26米的方尖石碑。碑尖上是釘死耶穌的十字架造型,建造石碑的石料是當年專程從埃及運來的。在廣場兩側各有一個銀花飛濺的美麗噴泉。
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位於廣場的西南面,曾經是全世界最大的教堂。整棟建築呈現出十字架的結構,造型傳統而神聖。教堂最早建於324年,在十五世紀時開始改建,經過不少頂尖的建築師和藝術家的參與修改,完成於1626年。聖彼得教堂不僅外形富麗堂皇,更是一個藝術寶庫。
大教堂東西長187米,南北寬137米,能容納5萬人,屋頂和四壁都飾有以《聖經》為題材的繪畫,不少是名家作品。最著名的雕刻藝術傑作主要有三件。一是米開朗基羅24 歲時的雕塑作品《聖殤》,二是貝爾尼尼雕制的青銅華蓋,三是貝爾尼尼設計的聖彼得寶座。此外,教堂中央的穹隆拱頂是米開朗基羅設計的,雙重結構,周長71米,為羅馬全城的最高點,遊客可以乘電梯登頂俯瞰羅馬全城。教堂左側有衛兵守衛,他們身穿的別致制服500年不變,手中的長戈也是15世紀的產品。
梵蒂岡博物館(The Vatican Museum),位於聖彼得教堂北面,佔地約5.5萬平方米,建於公元5世紀末,早期為教皇的一座宮庭,後來改成綜合性博物館,擁有12個陳列館和5條藝術長廊,匯集了希臘、羅馬的古代遺物以及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精華,收藏有
帛琉——太平洋島嶼
帛琉(Palau)是位於西太平洋關島以南700英里處的群島國家,是太平洋進入東南亞的門戶之一。
帛琉由大島(Babelb),科羅島(Koror),貝里琉島(Peleliu),安佳島(Angaur)等主要島嶼,北邊一些環狀珊瑚島,以及西邊的洛克群島(Rock Islands)組成。當地傳說,帛琉是由一個很貪吃的男孩尤伯(Uab)的身體變來的。他吃光了所有的能吃的東西, 被過濾廣告弄得鎮上鬧起了飢荒,因此大家決定除掉尤伯。大家在尤伯四周點上火,火勢蔓延到尤伯身上時,他躺倒在地上拚命掙紮起來。於是他的腳變成了貝里琉島和安佳島,他的雙腿變成了科羅島,而他碩大的身軀就成了大島。這個怪異的傳說,不知最初是不是當地人用來嚇唬小孩子,告誡他們不要太貪吃時想出來的。島上的物產只有椰子、甘蔗、菠蘿、番薯之類,糧食和生活用品都靠進口。如此看來,島民對飢餓的恐懼倒也不無道理。
帛琉大大小小340個火山島和珊瑚島中只有8個島有常住居民。群島分布在南北長640公里的海面上,全國海岸線長達1519公里。到這里來的外國人多半都是為了領略熱帶海洋風光,搖曳的棕櫚樹,溫和的海風,銀白的沙灘,還有水下奇觀。這里是著名的潛水聖地。
如果你嚮往真正純凈的海水,那麼帛琉便是你尋找的世外桃源。帛琉的洛克群島是太平洋最純凈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免遭工業污染的最後凈土。不論是艷陽高照的白天,還是溫潤可人的夜晚,你都可以走在雪白細膩的沙灘上,感受世上最最清澈透明的海水。這里的海水有一種奇異的藍綠色,那樣純凈而又詭異,讓人不敢相信,不敢觸碰,只怕一伸手便打破了眼前的美夢。在帛琉,你會重新學到什麼是海,什麼是地,什麼是光,什麼是熱。熾熱的空氣,清涼的海水,在這里,忘記自己,忘記外面的世界實在不是件困難的事。上帝創造帛琉似乎就是為了顯示自己能夠創造出一個多麼美妙的世界。
歷史自然風貌:
4000年前就有人居住。1710年被西班牙探險家發現。1885年被西班牙佔領,1898年被西班牙賣給德國。一次大戰中被日本佔領,二次大戰期間被美國攻佔。1947年,聯合國將其交美國託管,與馬紹爾群島、北馬里亞納群島和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構成太平洋島嶼託管地的4個政治實體。1969年,帛琉開始就未來政治地位同美國談判。並於1982年8月與美簽訂了《自由聯系條約》。但該條約在多次公民投票中,均因未達75%的法定多數而未能獲得通過。1993年11月舉行第八次公決,終於順利通過了該條約。根據該條約,帛琉於1994年10月1日結束其託管地位,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但與美國仍保持特殊關系。同年12月,帛琉加入聯合國。
帛琉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四季都是夏天,天天都有艷陽高照的好天氣,即使是在7月到10月的雨季,也頂多隻有午後的雷陣雨。
通用語言是英語,通用貨幣是美元。
巴黎
巴黎似乎從來就是一座夢想中的城市。在官方網頁上,她被稱為「光之城」,光在西方人心目中一向是上帝的化身,也許巴黎人認為自己離上帝更近一些。也難怪徐志摩當年曾感嘆「到過巴黎的一定不會再稀罕天堂。」也有人叫她「巴比倫」,那是美國作家菲茨傑拉德在小說《重返巴比倫》中對巴黎的稱呼——一個只有奢華與享樂的夢想之都。也許沒人能說清巴黎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城市,但每個人都確信他們在巴黎度過的會是此生最難忘的日子。被過濾廣告 大多數遊客心中嚮往的,是一個古老而浪漫的巴黎,也就是沿著盧浮宮——香榭麗舍大街——協和廣場——凱旋門這條完美的中軸線開始他們的旅行。的確,巴黎是個極具歷史感的城市,這里的名勝古跡已足以讓人流連忘返。與這些經典古跡並存的又是另一個巴黎,一個充滿前衛與波西米亞氣息的巴黎。
只要搭上巴黎的地鐵,就能清楚地感覺到這一點。巴黎地鐵歷史悠久,有些車站特意原封不動地保留了原來的風貌,看起來好像一座古董博物館,而有的車站又充滿未來氣息,有如科幻世界,比如la défence地鐵站。從這一站走上地面,矗立在你面前的就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誇張無比的「新凱旋門」。實際上這是一個可以容納5000人辦公的大廈,它的獨特之處就是這個可以把整個巴黎聖母院放進去的大門。有趣的是,新凱旋門正處在盧浮宮——香榭麗舍大街——協和廣場——凱旋門這條中軸線上,居心叵測地與凱旋門遙遙相望,大有打破完美和諧的野心。
如此「離經叛道」的建築在巴黎絕非僅有。如果說盧浮宮代表著法蘭西的古代文明,那麼蓬皮杜中心便是現代巴黎的象徵。這里是前衛藝術的殿堂,展出了西方20世紀以來各種風格的藝術作品。而中心本身的設計也是給人強烈視覺沖擊的前衛建築藝術。所有的柱子,樓梯,管道等等以前要刻意藏匿的東西都被放在室外,整座建築看上去好像被五顏六色的管道河鋼筋纏繞著的化學工廠廠房。當初這個「怪物」當然也曾備受非難,不過現在它已經與巴黎的其他古典建築相安無事。
巴黎也許是最受異鄉人歡迎的城市,它幾乎成了文學與藝術的「麥加」,有多少世界著名的藝術家和作家在這里居住生活過?還是問有多少沒有到過巴黎吧,那樣計算方便一些。19世紀中期以後,巴黎更是成了一座放逐者的城市。這里有寬松政治氣氛,有學生,文人,藝術家掀起的反文化潮流,也就是所謂的波西米亞文化,所以人們選擇到巴黎來流浪。20世紀二三十年代,巴黎聚集了眾多美國作家,包括海明威,菲茨傑拉德。這群年輕人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被一戰沖擊得無處藏身,他們受不了,逃了出來,他們需要藝術氛圍,因為他們還要繼續以創作為生,同時他們也拋不下感觀和物質享受,他們需要咖啡,需要女人和葡萄酒,需要舞會,於是他們逃到了巴黎。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巴黎,似乎也只有巴黎才能夠包容這群時而清醒,時而酒醉的年輕人。他們只是巴黎的匆匆過客,但卻在這個停留的城市留下了深深的痕跡。他們用筆讓巴黎的瞬間永恆,也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永遠留在了巴黎。走在塞納河邊,坐在路邊咖啡館里,一個異鄉人也許能體會到巴黎城裡某種淡淡的憂郁和流浪情結。上個世紀「迷惘一代」在這里留下了太多流浪和感傷氣息,到今天都揮之不去。漫步巴黎的時候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會在記憶里留得更久一點,是凱旋門還是某個下午在某個露天咖啡館的一杯咖啡。
「巴黎不僅僅是個地方,它已經成了一種精神狀態。」無論你是誰,都可以在這個既懷舊又前衛,既寧靜又喧囂,既國際化又本土化的城市找到自己需要的那一劑量心靈解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巴黎是最適合異鄉人停留的。你可以去盧浮宮欣賞《蒙納麗莎》,也可以去蓬皮杜中心看畢加索;你可以去巴黎歌劇院,也可以去香榭麗舍大街上的紅磨坊;你可以到巴黎來逃避生活,也可以來這里純粹地享受生活。
其實巴黎在世界各處無所不在。也許你沒有去過巴黎,但你很可能在自己生活的城市的某個叫做「左岸」的咖啡館里留連;你不必出國門,就可以領略來自巴黎(或者號稱來自巴黎)的時尚產品,可以感受巴黎「春天」。可是你打算什麼時候去一趟真正的巴黎呢?
地理位置: 法國北部,塞納河邊
人口: 210萬
氣候: 溫和的海洋性氣候
值得游覽的景點:
盧浮宮:原本是法國王宮,自1190年建成以來,這里曾居住過50位國王和王後。現在盧浮宮已經成了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之一,收藏著40萬件來自世界各地的稀世珍寶。它包括六大展館,198個展覽大廳。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便收在繪畫館中,而愛神維納斯雕像則立在古希臘與古羅馬藝術館里。
凱旋門:與盧浮宮遙相呼應,是拿破崙為了讓人記住自己的輝煌戰績下令修建的。拱門的頂端和內側都雕刻著波拿巴獲得的大大小小戰役的勝利,內牆上還有他手下588名將軍的名字。每年的重大節日或是特殊慶典,法國民眾都會在凱旋門下狂歡。凱旋門已經成了法國的標志。凱旋門下是為了紀念兩次世界大戰陣亡將士的無名烈士墓。每年7月14日法國國慶,法國總統都要到這里來獻上花圈。
巴黎聖母院:聖母院是哥特式建築的傑作,處處都有精美的雕像和浮雕。不過大部分人到巴黎聖母院來並不是為了看建築,而是塞納河上的日落。到黃昏,教堂里的人才慢慢多起來。據說為了上教堂塔頂看落日,有時得排上一個小時的隊。
艾菲爾鐵塔:如今已經成為巴黎,甚至法國的象徵的埃菲爾鐵塔,當年建成的時候頗受爭議,當時聯名抗議的各界人士達到300人之多,其中有著名作家左拉和小仲馬。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巴黎人逐漸接受並且愛上了這個鋼鐵「巨人」。不知為什麼很多人選擇在這里自殺,到1971年已經有370人之多,塔頂因此安上了護欄。
加拿大濱海諸省
如果你碰巧知道小說家露西?蒙哥馬利(Lucy Maud Montgomery)和她著名的小說《清秀佳人》(Anne of Green Gables),那麼對於愛德華王子島一定不會覺得陌生,因為這里正是作者和書中女主角安妮的故鄉。
「馬車行經蘋果樹林下,頭下連綿的白花拱形天蓋發出沁人幽香,天蓋盡頭呈現七彩絢爛的晚霞,紫色暮靄籠罩著大地……」書中的安妮為初見的美景目瞪口呆,事實上,初到愛被過濾廣告德華王子島,每個人的反應都是這樣。
在這塊海外大陸上,四處彌漫著濃濃的歐洲風情。大量的藍、綠、紅揮灑出愛德華王子島的主調,鮮明又柔美。碧海青天之間有海鷗翱翔,小山坡上翠林蔥郁,成群的牛羊徜徉在綠野之間,絳紅的阡陌托起碧綠起伏的農田。海陸交接處擦起朵朵浪花,潮起朝落間,淡紅色的沙灘滾著一道道潔白、淺藍、天藍、寶藍直至靛藍的花邊,層層疊疊地向海洋深處擴散開去。褐紅色斷崖聳立在海灘一側,崖頂綠草如茵,活似一個撒滿了綠粉的可可蛋糕。
當地人口中的「安妮的土地」(Anne』s Land)位於島的中北部。許多人,尤其是日本人,千里迢迢地趕來,只是為了印證書中的描述。這塊土地是對得起書迷的執著的。現在的凱文迪許(Cavendish)還是1908年蒙哥馬利筆下「艾凡利」(Avonlea)的純朴模樣,「綠屋」(Green Gable)也依然一派清爽的立在山坡上,白牆綠頂,被花園、草坪、谷倉、小溪、森林環抱。小小的庭院中,散落著農具、馬車、木椅,房間里擺著安妮的衣物、書本、手提袋,彷彿主人隨時都會回來。窗外,向日葵、玫瑰迎風微笑。到了這里,放下雜念,暢快地深呼吸,盡情地放輕松,空氣中有日光的香味。
靜靜地,悄悄地,愛德華王子島每天守著日出日落,單是那份淡定從容就讓人神往。紅土地勾勒出迷人的景緻,美味的海鮮永遠讓人垂涎,紅發安妮的故事依然為人傳頌,維多利亞式的房舍始終鮮艷亮麗。看似平淡無奇,個中卻透出無限誘惑,也許這就是清秀佳人的特質。
地理位置:緬因州以北,加拿大東部,包括愛德華王子島、新斯科舍省和新伯倫瑞克省。
面積:51000平方哩,佔加拿大國土總面積達1.4%
氣候:潮濕、多風多霧,一月平均溫度在零下5℃,七月平均溫度22℃,八月九月為最佳旅遊季節。
人口:180萬
語言:英語、法語
加拿大沿海諸省饕餮之行:
龍蝦
加拿大沿海都盛產龍蝦,新不倫瑞克省更是有「世界龍蝦之都」的美稱,千萬不能錯過。當地的麥當勞甚至還供應龍蝦卷、龍蝦沙拉和龍蝦漢堡。吃在嘴裡,龍蝦的比例多過麵包。
鮭魚
當地的鮭魚也是頂呱呱的,配上加拿大的另一大特產楓糖,就成了當地的一道名菜:楓糖熏鮭魚。鮭魚肥美,楓糖香濃,但是上菜時的香味就讓人垂涎欲滴。此外這里還有一種鮭魚三明治,用酸黃瓜、鮭魚拌成內餡,加上新鮮茴香,絲毫不覺魚腥,惟有食指大動。
淡菜
淡菜是愛德華皇子島的特產,在每家餐廳都可以吃到。用香嫩可口的淡菜佐以西芹、胡蘿卜,加少許白酒清煮,吃的時候蘸奶油,相當有趣。
各省特色:
新斯科舍省
新斯科舍歷史悠久,古老的漁村和燈塔在該省幾乎各地都有,是賞楓賞鯨的好去處。該省最著名的旅遊景點當數位於省會哈利法克斯(Halifax)西面的佩姬灣燈塔。
新不倫瑞克省
「英法混血」的新不倫瑞克省具有英國與法國阿卡迪亞移民的文化,加上擁有海洋以及大自然風光,可以體驗賞鯨、泛舟、海釣、潛水、帆船和阿卡迪亞文化。省會弗雷瑞克登市擁有眾多歷史建築、展覽館、博物館以及頗具特色的伯伊斯市場(Boyce Market)。從該市到農業小鎮哈特蘭的沿途,兩旁有楓樹、溪流等鄉野景色,秋季時則是一片火紅。新不倫瑞克的冬天被稱作是純白金的,那裡有900公里的越野滑雪道和6000公里的雪車道。
愛德華王子島省
聖勞倫斯海灣中的愛德華王子島省是加拿大面積最小的省份,以「聯邦的誕生地」而著名,它的省會查洛特城(Charlottetown)是1867年加拿大宣布成立自治領的地方。愛德華王子島還以綠屋(Green Gable)聞名,它是作家露西?蒙哥馬利(Lucy Maud Montgomery)安妮故事的靈感源泉。分散在該島的白沙海灘是北美最美麗、最無污染的海灘。
耶路撒冷
「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塔木德》
自古以來,世界上沒有哪個城市可以象耶路撒冷那樣,被投注那麼多的信仰。身為三大宗教共同的「聖城」,它接受著來自全世界18億教徒的頂禮膜拜,神聖不可方物。
猶太教說,這是上帝賜給他們的土地,古代猶太王國的首都,城內錫安山上還有他們的被過濾廣告宗教聖殿;�
基督教說,這是耶穌誕生、傳教、犧牲、復活的地方,當然是無可替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pv=&word=%C3%C0%C0%F6%B7%E7%BE%B0&z=0
6. 詳細介紹下荷蘭的風景名勝
在這里,開啟不一樣的旅程。不論是遙遠陌生,或是親切熟悉,荷蘭總能夠給你最意想不到且難忘的認知。不論所見所聞多麼光怪陸離,新奇特的設計建築、古今罕有讓世界也為之震驚的科技水利項目、在見多識廣的歐洲人眼中也算得上是標新立異的行為舉止……別意外,這里是荷蘭,「光怪陸離」在這里成為最常態的存在形式。但如果你只認為這是個「新奇特」的國度卻也不盡然,難以置信的幸福寧靜生活在這里仍比比皆是。
荷蘭人從不「拷貝」別人的所作所為,他們只是比別人多花了心思在自己的世界裡——因為他們會堅定而自信地告訴你,「在這里生活,你會無比自在!」
一個城市,二三件事,吃住玩一條龍 樂此不疲
推薦目的地:
海牙、鹿特丹、馬斯特里赫特、羊角村、梵高國家森林、代爾夫特
海牙
皇家奢華體驗
皇家莫里茨美術館
——與《戴珍珠耳環少女》回眸相視
海牙莫里茨皇家美術館收藏著許多15-18世紀弗蘭德派和荷蘭派的畫作,很多的作品來自於前荷蘭王子威廉五世的收藏。《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無疑使這里最吸引人的畫作,這幅畫由荷蘭畫家維米爾與1665年創作。畫中一位頭戴藍色布巾的少女側身回望,紅唇微啟,欲言又止,閃亮的雙眸微含笑意。少女的服飾簡朴而線條分明,露出的左耳上帶著一顆淚滴狀的珍珠耳環,耳環的色彩明暗相稱,讓許多現代藝術家為之傾倒。
莫里茨皇家美術館坐落於海牙市中心,本是莫里茨王子的離宮,於1821年經改造成為皇家美術館。美術館藍頂白牆的玲瓏曲線,映在破光粼粼的運河裡。室內巴洛克風格的長毛地毯吸進足音,豪華氣息處處可見。館藏的自荷蘭黃金時代起的300幅畫作,均是重量級的作品,例如倫勃朗的《杜爾普教授的解剖課》、維米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畢加索的《女人與陶》、魯斯本的《聖母升天圖》等等。
李鴻章大酒店Kurzaal全景畫大廳
——晚餐也要有氣質!
維米爾午餐及晚餐是李鴻章大酒店中一道你絕不能錯過的盛筵,在古老輝煌的kurzaal大廳內,看荷蘭黃金時代巨匠維米爾令人震撼的驚世畫作,享受精神和味蕾的雙重饕餮盛宴。在維米爾晚餐中享受藝術,如同徜徉在一座維米爾畫作博物館。經典畫作《廚娘》描繪了荷蘭人富足的生活,眼前呈現一位神態安寧,刻畫細致入微的廚娘形象。而《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驚鴻一瞥,更攝取了你的靈魂。
在充滿藝術氣息的氛圍中,傾聽發自內心的感嘆,並悠久回味。維米爾晚餐讓快節奏現代生活中的人們重返尊貴優雅的懷抱。
TIPS庫哈斯酒店信息:
Kurhaus Hotel
地址:Gevers Deynootplein 30,2586 CK Den Haag
網址:www.kurhaus.nl
皇家海灘席凡寧根
——落日下,騎馬享受最浪漫二人瞬間
在荷蘭可以騎自行車游覽,而在席凡寧根,騎行也可以是——騎馬。設想如果真的可以來到這里,那麼最美的時刻便是兩個人,相擁坐看夕陽日落沉降海平面之下,身後遠處是已經被落日余暉染成金紅色的李鴻章大酒店,周圍毫無嘈雜,大自然會告訴你什麼是「平和之美」。
傍晚時分是席凡寧根海灘最美的時候,深藍的海水在粉紅色晚霞的映襯下慢慢盪漾著盪漾著……或騎上一匹高頭大馬馳騁,或沿著溫熱的海灘攜手散步,這一刻彷彿心靈和氣息都與自然相通,我們也成為了席凡寧根美麗海灘的最美的風景。
海牙·不可錯過之更多精彩:
漫步國會大廈,邂逅荷蘭首相。
想偶遇金色馬車和女王嗎?那就不女王辦公室吧!
瞻仰和平宮,找尋和平之路上的中國石。
梅斯達格美術館僅為一幅畫而建,親歷世界上現存最精緻、最大、最古老的一幅360度全景畫。
參觀埃舍爾宮,進入造夢空間天才埃舍爾。
馬德羅丹微縮城薈萃荷蘭各大著名景觀。
和平宮里秘密多!
尋找義大利百花大理石地面、丹麥天使噴泉、扶桑東渡壁掛、4支2米高中國景泰藍花瓶、3.2公斤俄羅斯巨大花瓶、比利時鑄鐵銅門、瑞士繁刻落地鍾、德國軒轅三跨拱門……
鹿特丹
新奇海港之旅
斯皮杜遊船:坐「第一名船」看「第一大港」
來到鹿特丹怎能不見識一下歐洲第一大港——鹿特丹港,這里是全世界最忙碌的萊茵河的主幹道。登上斯皮多時尚遊船,盡覽「馬斯河上曼哈頓」的迷人風采:從伊拉斯謨大橋下起航,經過世界著名的紐約酒店,維爾港的如畫美景映入眼簾,豪華遊艇停滿碼頭,來自五洲四海的大大小小的巨型遠洋輪船和內河船隻從身邊駛過,整齊劃一的多彩貨櫃堆積如山,一排排高大的吊裝機佇立於碼頭,75分鍾真切感受到歐洲最大港口的繁忙!
怪怪怪,在這里見怪不怪!探奇水陸兩棲建築
鹿特丹的建築以新奇前衛而聞名世界,立體方塊屋、天鵝大橋、歐洲桅桿、聯合利華空中樓閣……不勝枚舉。開始這段新奇建築旅程當然也要選擇最新奇的交通工具——水路兩棲巴士。可以搭載48名旅客的黃色巴士在完成陸地觀光後,然後像鴨子一樣開進,或者說扎進馬斯河中!巴士瞬間變身航船,您可以繼續在馬斯河上欣賞鹿特丹的奇妙建築。
眼睛可以怪,肚子餓不壞
饕餮美食之都鹿特丹十大頂級餐廳
鹿特丹被荷蘭權威餐廳指南 Special Bite 評選為「2010荷蘭美食之都」,Ivy 餐廳列居首位。從傳統的法餐到辛辣的異國菜餚,從傳統的荷蘭棕色餐廳到驚喜不斷的時尚餐廳,在鹿特丹一切美食皆有可能!
TIPS推薦餐廳:
米其林星級餐廳:Restaurant Ivy、Parkheuvel、Fred、Amarone
最受歡迎餐廳:Bazar、Hotel New York、Level、Gusto、Rotown、La Pizza、De Unie、Lux、Mooii
特色奢華餐廳:Euromast Brasserie高空餐廳、De Harmonie花園餐廳、Las Palmas魚餐廳、Wereldmuseum博物館餐廳、Rosso紅色時尚餐廳、De Jonge de Jong代爾夫特藍餐廳、De Tuin古董餐廳、Look大蒜餐廳、Viva Afrika非洲餐廳、Toko94熱帶餐廳、Zenne土耳其餐廳。
歐洲桅桿高空套房:荷蘭最高的標志性建築,獨特高空享受
歐洲桅桿是在鹿特丹舉辦花卉博覽會之際建造的,貝婭特麗克絲女王光臨了1960年隆重的揭幕儀式。歐洲桅桿現高185米,直今仍是荷蘭最高的地標建築之一。在112米高處的兩間套房必定是喜愛獵奇的你的最愛。夜色中,一起在荷蘭最大最高的陽台欣賞頭頂閃爍的星光,腳下璀璨迷離的海港城;清晨時分,一起在舒適的雙人床榻上期待第一縷陽光的到來。希望來點刺激的?那就選擇從塔頂吊繩索速降而下吧,感受高空滑翔的滋味。
Euromast
地址:Parkhaven 20, Rotterdam
網址:www.euromast.nl
鹿特丹·不可錯過之更多精彩:
「鹿特丹號」重返泰坦尼克號下午茶。
練習方位感一定要到最標新立異的立體小屋呦!
倚在河岸欣賞世界上最美的大橋——天鵝大橋,悅目怡情。
品斯奇丹百年琴酒佳釀。
小孩堤防風車群:騎士精神不只是個夢
如果唐吉格德的故事仍記憶猶新,那在風車群中騎行一定是你的不二選擇。飛快地騎著 「坐騎」,緊握 「武器」(當然是相機),向著一連串古老、高大的風車猛沖過去。夕陽下,風車揮舞著它巨大的長臂襲來,舉起「武器」迎戰,從不同角度對它發起全面攻勢,好似中世紀的風車大戰再次上演。來到「風車王國」體驗「風車之役」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馬斯特里赫特
想不到的精彩
天堂書店 :對!這就是之前微博上盛傳的「天堂書店」
在最親近上帝的地方讀書
幾乎每個「書蟲」都會夢想有這么一家書店:任何時候,你可以推門進去,喝杯飲料,翻翻書,靜靜地沉浸在書的世界中。馬斯特里赫特天堂書店(Dominicanen Bookstore)就是一家這樣的夢之書店。它不僅是馬斯特里赫特擁有最多英文書的書店,而更獨特的是它是在一座多米尼加教堂之中。
連鎖書店在2002年提出把這座教堂改建,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不僅要兼顧教堂的特性與它重要的歷史意義,還要考慮到商業效果。設計師充分利用了教堂莊重深邃的建築特點,營造出寧靜致遠、遠離塵囂的感覺。在這個教堂書店中,既有自然採光也有人造燈光照明。顧客在這樣的照明下,對整個書架從上到下一覽無余。普通教堂的頂層是不對公眾開放的,但是現在人們可以登上三層黑色書架頂層,近距離欣賞教堂穹頂上14世紀的壁畫,也可俯視整個教堂。
地址:Dominikanerkerkstraat 1, Maastricht
剛才是「教堂書店」,現在是「教堂酒店」
馬斯特里赫特的老城中心有一座大隱於市的教堂酒店——柯瑞舍倫酒店。從外表看,與其它教堂無異,然而其內部卻是大有玄機。這里是獨一無二的「天堂與人世之間的設計」。
這里不僅有無與倫比的教堂級酒店硬體設施,位於教堂中殿的二層平台是酒店的美食空間,不但可以品嘗米其林星級美食,而且可以通過巨大的教堂窗戶欣賞老城景色。夜晚時分,由原唱詩班席位改成的葡萄酒酒吧更為迷人。品味1800多種頂級葡萄酒,嘗試一塊當地特色水果甜點,或一杯獨特的馬斯特里赫特咖啡,享受一次馬斯特里赫特獨一無二的葡萄酒之夜。
Kruisherenhotel
地址:Kruisherengang 19-23, Maastricht
網站:www.chateauhotels.nl
一腳踏三國,三國交界 文化交融
馬斯特里赫特地處荷蘭、比利時、德國的三國交界點,東與德國相鄰,西、南兩面與比利時交界,開車距亞琛僅半小時,距科隆1小時,距杜塞爾多夫1小時,距巴黎4小時。幾條西歐傳統商路在這里交會,歷史上這里就是各國爭奪的要地,曾遭受英國、義大利、西班牙、法國、比利時等國入侵達20多次,1830年才正式歸屬荷蘭。正是因為地理歷史的原因,馬斯特里赫特不論在建築、宗教,還是在飲食上都融合了歐洲各國的特點,居民普遍會講荷蘭語、德語和法語。
馬城是荷蘭最為國際化的城市,被稱為「沒有國界的地區」、「最不像荷蘭的荷蘭城市」。比如馬斯特里赫特菜比較接近法國風味,做得十分精緻,還有很多爽口的當地啤酒品牌。而西班牙式的白色房屋、法式的購物街,還有那數不勝數的咖啡館和山坡上片片葡萄園,不禁得懷疑自己身處何方。它將南方的生活品質和北方簡約條理的生活方式結合在了一起。
馬斯特里赫特·不容錯過之更多精彩:
聖彼得洞窟(Grotten St. Pietersberg)尋覓二戰期間保護《夜巡》的洞穴,以及岩壁上700萬年前的白堊紀化石。
在法肯堡(Valkenburg)溫泉之鄉,體驗一把Thermae2000的著名山間溫泉療養。
抵達法爾斯(Vaals)登上荷蘭最高峰,海拔322.5米,一腳踩三國,縱覽三國原野。
羊角村、梵高森林綠色健康行
羊角村·住花園度假別墅,品美味洋蔥湯
羊角村正如她的名字一般遠離塵囂,純凈而祥和。一座座如同大蘑菇的民居「生長」在河道兩岸,而河道也自然分割了各家各戶。一座座高高拱起的木製小橋即是民居的入口,沒有圍牆的院落一直延伸到水邊,或紫或白的大朵鮮花與院中擺放的幾個大小不一的彩陶或一套白色桌椅相映成趣、別具匠心。羊角村的房屋大多以蘆葦做頂,冬暖夏涼、堅固耐用。別小看這些蘆葦,它的價格竟是普通磚瓦的10倍。屋內處處洋溢著田園風情,古樸的木質傢具、清新的布藝和大大小小的各種裝飾,溫馨而不雜亂。
羊角村,真的有羊角!
「羊角村」得名於十八世紀。當時當地相當缺乏優質土地資源,幾乎有28%的土地都是砂質。一群挖煤工人定居於此,他們的挖掘工作使得當地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水道及湖泊。而在每日的挖掘過程中,除了煤,他們還在地下挖出許多「羊角」,經過鑒定確認這些羊角應該是一批生活在1170年左右的野山羊。因此,他們便將那裡稱作羊角村─Giethoorn,該名稱一直保留至今。
品荷蘭式休閑下午茶,花草掩映天鵝留戀
午後暖暖的陽光下,每一間旅舍的小院里都不會少了午後陽光下咖啡與茶的愜意:樹蔭下、小溪旁、花叢里,相愛的人一起品嘗一杯香濃的咖啡,閑談間凝望著悠然的野鴨或天鵝流連,或在後院讀一篇散文,或者乾脆坐在這里靜靜地寫明信片,不在意時間的流逝,抓住此刻並不絢麗的沁心美好。
盪舟羊角村,清心健康生活
在水路縱橫交錯的羊角村,最好的休閑方式莫過於租條特色電動平底木船,漫無目的的游盪於村間小溪,在水面上放鬆一下心情,看著斑駁的樹影在水面上晃動,不時有落葉飄下,河道水面上倒映著幢幢朴雅的蘆葦小屋,呼吸著愉悅而清新的空氣,感受著大自然的寧靜與舒適。陽光好的日子,不少人會坐在房子外面的草地上讀報,看到乘著小船的我們從門口劃過,他們還會友好地打聲招呼。
羊角村的「高端茅草屋」
羊角村的房屋也是一大特色。房屋的屋頂是當地的蘆葦做的,當地是荷蘭主要的蘆葦產區。這種蘆葦小屋冬暖夏涼、堅固耐久,簡直像世外桃源的農舍。別小看這些蘆葦,它的價格竟然是普通磚瓦的10倍。居住在這里的居民都是律師、醫生之類的高收入階層。
邊騎邊逛,看花園人家的暮色與清晨
羊角村真正的美在於其間的生活方式。每個人都生活在最自然的狀態,他們與他們的寵物,和牛羊、水禽共同擁有一份空間。騎上單車,伴著清晨柔軟的陽光穿行在村中,輕巧的鳥鳴不絕於耳,小橋、農舍、運河處處入畫,留下來做一名小鎮的郵遞員不禁令人艷羨。黃昏暮色,小狗趴在嫩綠的草地上打盹,旁邊兩只綠頭鴨正在梳理羽毛,睡眼惺忪的小貓正在窗檯上俯視花園,對那野鴨卻毫無興趣,而男主人正在整理著藍色的劃艇。這般自然與閑適的景緻不由得看得入了神。
梵高森林庫勒慕勒美術館
取經現代藝術品投資
這里原名為霍格•凡律沃國家森林公園,但更被人們熟知的名字是「梵高森林」,因為這里的庫勒慕勒美術館(Kroller Muller Museum)與這位大師有著重要的關聯。當年博物館的女主人專門收集她認為最具有前瞻性的現代藝術作品,即使這些作品還不為當時社會所接受。其中包括在梵高辭世25年後,一次性購買的35幅梵高作品,現在都收藏在梵高森林中的庫勒慕勒美術館內。美術館現不僅藏有278幅梵高繪畫作品,還收藏了莫奈、高更、畢加索、蒙德里安、雷諾阿,這些印象派、後印象派、立體主義大師眾多19-20世紀的經典作品。
必看作品:《夜幕下的咖啡座》、《阿爾的吊橋》、《夕陽下的播種者》、《豐收》、《吃土豆的人》以及《自畫像》等。
Kroller Muller Museum
地址:Houtkampweg 6,6731 AW,Otterlo
時間:周二至周日10:00-17:00開放,雕塑園至16:30;新年閉館
票價:成人18.3歐(含森林和博物館),6-12歲9.15歐(含森林和博物館)5歲及以下免費;20人以上團隊享9折
網址:www.kmm.nl
梵高森林騎行
帶上你的小籃子、小花布吧,我們去野餐!
森林公園將把你的騎行之旅發揮到極致。不必擔心安全,40多公里的自行車道和簡單清楚的路標令你暢行無憂。快蹬幾步,清新而略帶涼意的空氣拂面而來,衣衫與褲腳被略略泛起,身體的每一個細胞猶如享受一次礦泉Spa。身邊不知名的各種樹木、花草林林總總,或簇簇成團或高入雲霄。抬頭仰望,湛藍的天空好似運河般狹長蜿蜒。慢慢停下來深入小徑,光著腳撩撥粼粼的湖水、輕踏野花盛開的茵茵草地,伸出手體味細沙流過指縫、感受紫色熏衣草搖曳的撫摸。不經意間或大或小的雕塑作品和突然冒出來的松鼠、鹿、野豬給騎行增添了更了樂趣,它們與周圍的自然共同創造出了近乎於完美的和諧意境。
探尋推薦:
參觀梵高森林遊客中心內的地下博物館。
體驗地下不同深度的地質結構,樹根有多深,地下水在哪裡,地心的岩漿是何狀態。
站在羅宮宮殿高高的台階上俯瞰花園,巴洛克法式花園盡覽眼前。
沃倫丹
美食魚餐之旅
斯潘德 「海」景酒店:食客8成是大腕兒
斯潘德酒店(Spaander Hotel)面向「大海」——荷蘭圍海工程形成的最大湖艾瑟爾湖,推開窗戶在「海」景陽台與愛人一起欣賞冉冉升起的海上日出,或拿一杯咖啡眺望白帆點點、海鷗翱翔。一百多年來,奧古斯特·雷諾阿、羅斯福、迪士尼、柯克·道格拉斯、穆罕默德·阿里、凡·巴斯滕等諸多名人都曾被酒店的如此美景所吸引。
Hotel Spaander
地址:Haven 15-19, 1131 EP Volendam
網址:www.hotelspaander.nl
沃倫丹·不可錯過之更多精彩:
穿上荷蘭傳統服飾在綠色小屋前,或是漁港前拍下幾張照片,留下一次作荷蘭人的紀念。
轉轉各家小院,草坪上擺放著各種童話玩偶,美人魚、小飛象和躺在水晶棺材裡的白雪公主……
32公里攔海大壩觀世界奇跡,驚嘆於荷蘭人精衛填海的精神。
阿克馬(Alkmaar)乳酪市場帶您重返16世紀乳酪之都,醇香乳酪盡情試吃。
北海鮮美營養百魚宴:健康吃出來
品種多營養高,特色生鯡魚
沃倫丹(Volendam)的魚餐遠近馳名,鮭魚、淡水鱈魚,鰨魚、銀魚樣樣鮮美,烹制方法有生食、蒸煮、炸和煙熏等等五花八門。在臨海的街市隨處可以找到專門烹制魚餐的特色餐廳。沃倫丹最有名的是她和生鯡魚的淵源,小鎮的漁夫發明了一刀除去內臟法,大大增加了鯡魚的保存時間,使荷蘭在漁業競爭中脫穎而出,並成為海上馬車夫。現在生鯡魚仍舊是荷蘭人的最愛,其豐富的維生素、鈣質和不飽和脂肪酸對身體大有益處。要記得最正宗的吃生鯡魚的方法是:提起魚尾,仰起頭一口口地吃下去。
代爾夫特藍
——代爾夫特藍:荷蘭的國家珍寶!
作為現今僅存的唯一一家十七世紀代爾夫特瓷器工廠,皇家代爾夫特作為最古老的瓷器工廠,至今仍沿襲數百年傳統的手工方法繪制瓷器。皇家代爾夫特瓷器堪稱荷蘭的國家珍寶,深受荷蘭皇室的喜愛。
遊客可在導游的帶領下,欣賞博物館里皇家代爾夫特私人珍藏的古董瓷器,一瞥代爾夫特藍陶的歷史。在皇家代爾夫特,遊客可觀看整個生產流程。在陳列室中,遊客可以欣賞到從經典到現代的皇家代爾夫特瓷器的完整藏品,並購買自己喜歡的作品。同時,遊客們還可以加入我們的任何一個繪畫課程,親手繪制屬於自己的瓷磚、盤子或餐具!所有繪畫課程均適用於團隊和個人。且提供中國導游和中文講解服務。
遊客可以在游覽附近的城市期間前往皇家代爾夫特進行參觀,從鹿特丹、海牙和阿姆斯特丹等城市開車或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這里都非常便利。
皇家代爾夫特亦可按照遊客的願望和需要安排、制定所有的活動流程。
門票:成人12.5歐元,13-18歲6.25歐,12歲以下免費;20人以上團體9.5歐,團體導游費(最多30人)35歐
開放時間:
2015年11月1至2016年3月15日周日12:00-17:00,:日常開放時間9:00-17:00閉館時間12月25日12月26日1月1日 地址:Rotterdamseweg 196, 2628 AR Delft
網址:www.royaldelft.com
7. 有什麼漂亮的歐洲風景的圖片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tn=imagedetail&word=%C5%B7%D6%DE%C2%C3%D3%CE&in=25338&cl=2&lm=-1&pn=33&rn=1&di=1756865880&ln=1&fr=&ic=&s=&se=&sme=0
http://img.brides.com.cn/pic-8903-2.html
http://img.brides.com.cn/pic-8882-9.html
8. 請問這張圖片上的風景是哪兒
景點名稱:波定堡[英國] 外文名稱:Bodiam Castle 必去理由:英國最漂亮的水中城堡之一 景點所在大洲: 歐洲【Europe】景點所在國家/地區:英國[Britain]景點所在省、州:東薩塞克斯郡 [East Sussex County] 景點相關網站:http://home2.btconnect.com/Crusader-Proct/Bodiam-Castle.html 景點簡介:
波定堡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東薩塞克斯郡,建造於1385年,是英法百年戰爭中,為了防衛法軍進攻所建設。波定堡坐落於一片湖泊周圍,這也是戰爭時期為了利用湖泊有利的防禦條件。
經過數百年後,本具國防價值的波定堡,因為臨水景觀設計相當特殊,被稱為「水中城堡」。城堡的形狀類似於一個矩形,也是英國最精緻的四方形城堡之一。城堡的院落很大,圍牆很高,非常有利於防禦敵人。在城堡的四角還有圓塔,不僅美觀,更具有防禦作用。雖然波定堡的外觀看起來依然堅固並且完好的保存了下來,但是其內部卻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城堡內部明確劃分出了不同的區域,有領主及其家人居住的地方、高級客房、駐軍區域以及僕人區等。
雖然波定堡的內部遭到了破壞,但是依然可以看出當年城堡的堅固和輝煌的歷史,以及為這個國家做出的重要貢獻。
9. 德國三架馬車除了馬特烏斯和克林斯曼還有誰
德國三架馬車——馬特烏斯、克林斯曼、布雷默
不僅是德國的三架馬車,也是國際米蘭的三架馬車,曾奪得90世界盃和89意甲聯賽冠軍,在與荷蘭三劍客的多次交鋒中都不落下風,只可惜由於內部矛盾而使得組合不能長久。
洛塔爾.馬特烏斯(1961年3月21日出生)——一個令全世界球迷肅然起敬的響亮名字,
一個永載世界足球史冊的傳奇人物!世界足壇的「常青樹」——被馬拉多納等巨星視為最強
對手的怪物。有人認為:馬特烏斯比羅納爾多更有資格被稱為「外星人」,因為即便是羅
納爾多,也未必能在39歲時像老馬一樣在足球場上飛奔。馬特烏斯是德國足球風格的典型 代表,他踢球時出腳迅速、力量充足、狙擊有力、鏟搶兇狠,是德國足球力量型打法的一 個縮影。他以特有的硬朗作風被譽為「德國坦克的中場發動機」。
18歲加入門興格拉德巴赫隊的馬特烏斯,在1980年歐洲杯時第一次入選德國國家隊。他的 處子演出不算成功——對荷蘭一役中,他不慎犯規造成點球。此後便沒有機會上過場。恐 怕連這個稚嫩青澀的小後衛自己也沒有想到:今後的歲月里,他能一步步走上世界足球的 顛峰!
1984年馬特烏斯來到拜仁慕尼黑,逐漸成為拜仁隊繼魯梅尼格離開後的新的精神領袖。起 初他是一名後腰,但是根據戰術需要和場上形勢,馬特烏斯有時有被教練派上場打左前衛 或右前衛;有時還打盯人中衛,專門照顧對方的「危險人物」,乾的是球場上的「雜活」 ,可以說他又是一名足球「雜家」!
1986年的世界盃上出任托後前衛的馬特烏斯,因成功盯防馬拉多納而獲得了圈內人士的認 可。從1987年對以色列隊的比賽開始,馬特烏斯擔任國家隊隊長長達8年之久。1988年在西 德舉行的第八屆歐洲杯上,雖然西德隊半決賽負於鼎盛時期的荷蘭隊,但馬特烏斯的大家風范引起了各大俱樂部的垂青。最終國際米蘭搶先一步,將他和布雷默、克林斯曼組成德 國「三架馬車」來對抗擁有荷蘭「三劍客」的同城兄弟AC米蘭。那時之前馬特烏斯身上已 經有了德甲三連冠的榮譽。果然在接下來的1988—1989賽季中,隊中穿10號的馬特烏斯和 他眾隊友們在名帥克拉帕托尼的指點下,以25勝8平1負的創記錄成績奪得意甲冠軍,也成 為了與馬拉多納和古利特相抗衡的超級中場。
雖然說十八般兵器樣樣都來。但每個人都得有自己的看家本領——馬特烏斯在他的職業球 員的顛峰時期踢的是組織性中場:控球能力強,傳球思路清晰,還有一腳硬朗的遠射功夫 。在1990年世界盃德國首場比賽與南斯拉夫隊一役中,馬特烏斯長途奔襲40餘米後,距球 門28米處突施冷箭,球貼著草皮呼嘯著直竄網底——這也成為馬特烏斯的「招牌式」進球 。緊接著又如法炮製,再入一球。後來當時歐洲兩大實力派球隊德國和荷蘭隊在八分之一 決賽中不期而遇,而恰恰這場比賽又被安排在米蘭聖西羅球場。全世界球迷不約而同地視 之為「三架馬車」的國際米蘭和「三劍客」的AC米蘭隊的同城大戰。最終馬特烏斯率領隊 友以2:1戰勝荷蘭隊。在與阿根廷的決賽中,又是他的最後一傳造成卡爾德龍對沃勒爾犯 規,使西德隊以布雷默的點球擊敗對手而高捧大力神杯。此時馬特烏斯已登上了他職業生 涯的顛峰!當年被評為世界盃最佳球員,入選世界最佳陣容,並獲得該年度的德國、歐洲 足球先生。
同年底在接下來的1990—1991賽季中,馬特烏斯在水平最高、競爭最激烈的意甲比賽中, 表現上佳。在與桑普多利亞、AC米蘭的冠軍之爭中仍然保持強勁的勢頭。只因倒數
第五輪 主場對桑普多利亞的比賽中,開場不久罰失一個點球而最終以0:2負於對手,獲聯賽亞軍 。但在當年的歐洲聯盟杯比賽中,國際米蘭一路過關斬將,直指冠軍,這也表明了馬特烏 斯和球隊的強大實力。
1991年是世界足壇的復甦年。沒有國際大賽的國際足聯在舉行首屆世界足球先生評比時,
以1990年世界盃和當年各國聯賽為主要參考依據。當時馬賽隊前鋒帕潘因奪得冠軍杯亞軍 和最佳射手也風頭正勁。但多數國家教練認為帕潘只是個射手而已,而馬特烏斯這一帥才 作為球隊的靈魂和核心人物,場上作用無人替代——馬特烏斯理應是「王者之尊」,最終 馬特烏斯以其傑出的成就、精湛的球技、不屈的戰斗精神和集體榮譽感當選為「國際足聯 首屆世界足球先生」。
馬特烏斯於1992年從義大利回到拜仁慕尼黑隊,改打自由人位置。自由人戰術一直是德國 國家隊和拜仁慕尼黑隊戰術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能夠打這個位置的人必須攻守兼備,在 場上掌握球隊的攻防節奏,同時還要具備領袖風范。馬特烏斯以他豐富的經驗、良好的大 局觀和敏銳的洞察力占據著國家隊和拜仁隊這一重要位置。在場上,他不僅是個隊長,而 且有半個教練的作用。
看時光飛逝,同時代的球星們:有的坐上了教練席;有的已成了「歷史畫廊」的名人。而
這台「老發動機」還在一如既往地為拜仁轟鳴。拜仁的隊醫宣稱:「他的心臟、肌肉還都
像是年輕人,這不得不說是個奇跡!」
有了德甲又一個三連冠後,在1999年5月26日馬特烏斯和隊友們卻痛失即將到手的歐洲冠軍 杯。而三天以後的足協杯決賽,與不萊梅打成2:2平。本應獲得一絲安慰的馬特烏斯又是 最後一個出場主罰點球,結果被撲出——拜仁又獲得了亞軍,我們永遠難忘領獎時老馬那 強忍淚水、堅毅深邃的眼神……
2000年5月26日:一個讓真正球迷翹首期盼、永遠銘記的日子。一代巨星、廿載風流的馬特 烏斯,在他的家鄉德國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代表德國隊迎戰世界明星聯隊。這是馬特烏 斯告別德國聯賽的一次足球盛會。此時我們深深感觸馬特烏斯是世界足壇的「巨無霸」、 德國足球二十年來的歷史見證人!
雖然在2000年歐洲杯上他把自己為國家隊出場次數記錄提高到150場,但是德國隊的失意使得無人為他這一記錄喝彩。
直到2000年12月20日,39歲的馬特烏斯在德國足球電視台新聞中心宣布:他的運動員生涯 正式結束——我們再也無法遏抑自己的情緒:感嘆這棵綠茵常青樹的離去!球迷的歡呼與 眼淚是最好的送別——洛塔爾,再見了!
馬特烏斯是足壇的一個奇跡——與其說是生理上的青春,倒不如說是心理上青春。馬特烏 斯現象體現了他對專業的一種愛好;對職業的一種追求;對事業的一種奉獻。有人將馬特 烏斯與「足球皇帝」貝肯鮑爾作了一番比較後發現,他們之間有驚人的相似:同為世界冠 軍隊長;馬特烏斯比恩師兼朋友的貝肯鮑爾小16歲,而貝肯鮑爾捧杯早於馬特烏斯16年; 同為自由人;同樣有相似的離婚經歷;同樣有赴美國踢球的經歷……可以說馬特烏斯是繼 貝肯鮑爾後德國又一代「足球皇帝」,他像一台高功率的發動機,帶領著日爾曼戰車前行 ,創造一次又一次的輝煌;他像一塊鋼鐵豐碑,永遠屹立在日爾曼戰車之顛!
★☆★☆★☆★☆★浪漫騎士——金色轟炸機克林斯曼☆★☆★☆★☆★☆★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印象中歸去總應該是黯然神傷、纏綿悱惻的。即使不至於垂淚千行,也不得不「揮手自茲
去,蕭蕭斑馬鳴」。但是詩人徐志摩寥寥數筆,卻能把歸去描寫得如此揮灑自如、波瀾不
驚。始料不及的暗自驚異之餘,倒不由使我想起在事過境遷的那時——德國著名球星尤爾 根.克林斯曼的掛靴歸去。
1964年7月30日,克林斯曼出生於西德的格爾平根。他在德國斯圖加特隊一舉成名天下:為 球隊奪得聯賽冠軍和歐洲聯盟杯亞軍,他本人也成為聯賽最佳射手。1987年他入選了國家 隊,為偉大的日爾曼戰車沖擊。隨後便快馬加鞭地於1989年來到了義大利老牌勁旅國際米 蘭隊。少年意氣、揮斥方遒,年輕的克林斯曼在米蘭城絢麗多彩的火樹銀花的照耀下,愈 發氣勢如虹。在義大利甲級聯賽場上「風塵懷吾劍,天地一怔鞍」,為國際米蘭奪得久違 的意甲冠軍立下赫赫戰功!
對於一名出類拔萃的球星而言,能在一支戰績優異的球隊效力,能得以酣暢淋漓地盡情發 揮,從而體現其自身價值——這應當是快慰平生之事。在我看來,克林斯曼在國際米蘭隊 中體現了個人價值之所在:國際米蘭成全了他,使「金色轟炸機」聲譽頓起;同時他也成 全了國際米蘭如飢似渴的奪冠美夢。在這樣的關系下克林斯曼和國際米蘭可以扶搖直上, 完全可以「舞破中原始下來」。但一切都在不經意中改變了;一切美麗的夢想都隨著克林 斯曼的遠去而化成了泡影。也許他浪漫的氣質註定了他浪漫的旅程;也許他把生命慷慨地 投向了一種精神追求;也許他在告別他舊日的容光不管別人的各執一辭、莫衷一是。這些 都阻擋不了克林斯曼天馬行空的步伐——他走了!在國際米蘭兵強馬壯、「滿座衣冠似雪 時」;在他自己豪情萬丈、「壯士悲歌未徹時」!他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在他 偉岸的身影背後,悠悠傳來了米蘭城深沉的嘆息……
克林斯曼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就這樣在歐洲各大賽場上風雨兼程:他剛掠過摩納哥地中 海畔柔軟的沙灘;又穩入了倫敦托特納姆熱刺輕紗般的薄霧中;他步出慕尼黑的街閭巷陌 ;又登上了那桑普多利亞的舞榭歌台……他劍氣沖天、馬踏連營,他以一名冷酷殺手的形 象屹立在綠茵場上。但在我眼裡他更像一名浪漫騎士,「一騎絕塵去,一馬當先回」—— 他以獨特的漫遊方式,演繹了富有傳奇色彩的職業足球生涯。更值得一提的是,十多年來 他為德國國家隊帶來了讓人瞠目結舌的無盡光榮,獲得了夢寐的世界盃和歐洲杯!
克林斯曼是足球和語言的天才——他的腳背外側射門隱蔽難尋,而且力拔千鈞、角度刁, 堪稱一絕;魚躍沖頂和倒掛金鉤動作優美,成為眾多前鋒模仿的對象!他還能清晰地說德 、意、法、英四國語言,讓人拱手佩服!
來易來,去難去!綠茵英雄們總是很難從真正意義上搓斷對綠茵場的眷戀和懷念,所以才 有馬拉多納的進進出出、反反復復;所以才有維爾喬沃德的老驥伏櫪、壯心不已;所以才會有卡努的劫後餘生、復出江湖。克林斯曼真的走了,真正離開了他心愛的綠茵場了。他 說得從容,做得更從容!克林斯曼的離去不是逃避,我認為他是一位「真正的猛士,敢於 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人世間的沉浮起落。他的歸去有把浮名看透的沉穩,有身後 是非誰管得的超脫,有大江動去浪淘盡的豪邁!如此的榮辱不驚,如此的意氣風發,他的 歸去恰恰又是重新入世的宣揚,生命總在來和去間組成它不朽的篇章……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的話在我耳邊回盪著——去的時候,揮一揮衣袖,坦坦
盪盪、從從容容,沒有風雨交加,也沒有萬里晴空,平平淡淡、安安靜靜,不帶走一片雲 彩……
★☆★☆★☆★☆★☆忠誠衛士——鋼鐵坦克布雷默★☆★☆★☆★☆★☆
在讀懂這位昔日的忠誠衛士與如今響鐺鐺的鐵腕少帥之前,讓我們傾聽他的自白:
「我曾效力的球隊:1965-1980巴姆貝克-烏倫沃斯特(德國,業余性質)、1980-1981薩爾 布呂肯(德國)、1981-1986,1993-1998凱澤斯勞滕、1986-1988拜仁慕尼黑、1988-1992 國際米蘭、1992-1993皇家薩拉格薩。
我踢球的位置——開始是中場,後來是自由人,多虧菲爾德坎普幫我找到自己最理想的位 置——後衛;
我的球衣號碼——我使用過不同的號碼,有4號、3號和8號,最後總是穿6號球衣,實際上 我並沒有看中過某個號碼,6號成為我的標志符號完全是偶然的;
我的教練——我有許多好的教練,貝肯鮑爾、卡里.菲爾德坎普、烏多.拉坦克、特拉帕
托尼、里貝克、雷哈格爾,直到今天,我還與他們所有人保持良好的關系;
對我最有價值的教練——他是卡里.菲爾德坎普,他教我在兩個人的對抗中如何正確地處
理,在我踢中場和自由人之後,他讓我第一次學會如何實施最佳防守;
我最粗野的一次犯規——那是在義大利世界盃上,我們與英格蘭隊進行半決賽,我不幸無
意中狠狠的碰了保羅加斯科因的腿,我真的很抱歉,但加斯科因在被傷害後很快站了起來 ,繼續比賽,好象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我的紅牌——只有一次,是在1996年德國足聯杯決賽上,也是凱澤斯勞滕降級後的一個星 期。在柏林同卡爾斯魯厄的比賽中,我因兩次犯規,過早被罰下場;
我的退役——我對此沒有什麼遺憾,因為我總是要在某個時間退出的,我已經准備好這一 刻的到來,我是幸運的,那麼長的時間作為職業足球運動員踢球,並取得了成績。 記得自己剛看德甲不久,發現與豪門拜仁爭奪天下的群雄又多一支紅衣軍團凱澤斯勞滕, 而這支隊伍的靈魂就是這位德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鋼鐵衛士布雷默,在我的記憶中,他像 一位紳士,他不惜一切為凱澤斯勞滕的輝煌而歡呼,不管是否在場上飛奔,還是靜靜地在 場邊觀戰,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布雷默對凱澤斯勞滕的無比忠誠,當雷哈格爾帶領凱澤斯勞 滕奇跡般地以升班馬的角色勇奪德甲桂冠的那一刻,他首先想到的是與布雷默共同分享這 份喜悅與收獲!布雷默布雷默一共代表凱澤斯勞滕出場242次,進球43個,是凱澤斯勞滕永 遠的追隨!
義大利之夏是群星閃耀的舞台!布雷默更是出類拔萃!回想德荷大戰中三架馬車與三劍客 的精彩對決吧!那是歐洲兩支最出色的強隊的瘋狂比賽。 盡管這是1990年世界盃中最精彩 的一場比賽,但美中不足的是開場20分鍾後,兩軍竟大打出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里 傑卡爾德由於把沃勒爾絆了個底朝天而被警告;沃勒爾因謾罵里傑卡爾德,並向他吐唾沫 而被出示黃牌;緊接著,沃勒爾與范.布魯凱利恩發生爭執,繼而又與里傑卡爾德爭吵, 雙雙被罰出場外。被罰出場後的里傑卡爾德又向沃勒爾吐唾沫,這一系列不光彩的插曲, 無疑使這場精彩的比賽大為失色……
聯邦德國隊的巴克沃德橫傳至荷隊禁區,克林斯曼勁射破門,立下頭功。接著後衛出身的 布雷默妙得門柱反彈球大力抽射,球旋轉入網,聯邦德國隊領先兩分。臨近尾聲,荷蘭隊巴斯騰在聯邦德國隊門前演戲般地翻了「筋斗」,由科曼主罰命中。盡管如此,對於要想 奪冠的荷蘭隊來說,「筋斗」翻得太少了,而且「黃瓜菜已經涼了」。
爭奪決賽權的比賽更是場馬拉松失的拉鋸,這是兩個老冤家之間的一場高水平碰撞!奪標 熱門的聯邦德國隊和頑強、驍勇但球技並不十分過硬的英格蘭隊相對抗。上半場,英格蘭 隊占居上風。下半場布雷默又力戰功,他主罰任意球,球擊中英格蘭球員帕克改變方向球 呈弧線飛過不知所措的守門員希爾頓頭頂,直入網窩,聯邦德國領先一分。英格蘭隊繼續 拼搏,萊因克爾鏟射入網,將比分扳平。加時賽中,英格蘭隊的韋德勒和巴克沃德接連擊 中聯邦德國隊的門楣,球運的確不佳。直到加時賽結束,雙方均無建樹。世界盃 歷史上第 一次出現了兩場半決賽需以互罰點球以決勝負的場面。聯邦德國隊的伊爾格納撲出了由罰 點球專家皮爾斯主罰的第四個點球,而聯邦德國隊的托恩主罰命中,最後英格蘭的韋德勒 主罰點球,遺憾的是球飛過大門橫梁。英格蘭隊未能進入決賽。聯邦德國隊第6次邁入了世 界杯決賽。
我想誰也忘不了義大利之夏的點球結局,布雷默他擁有的只有無比的成熟與冷靜,動作還 是那麼輕松自如,像教科書里寫的一樣!他踢出去了那一腳,布雷默回憶說那是他一生中 最重要的進球,他將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刻。是的,他成功了,就是已經撲出六粒點球的神 奇門將戈耶切亞也只能望球心嘆了,布雷默飄逸的金發,輕盈的身姿,他開始慶祝了,再 也無法掩飾自己的狂喜!馬拉多納的眼淚也就算不了什麼了!就在隊長馬特烏斯親吻獎杯 的那一瞬間,人們心中只有英雄布雷默,是他的臨危不懼直接實現了日爾曼第三次捧起大 力神杯,也開創了德國足球的輝煌歲月!
從此德國的「金色轟炸機」克林斯曼,「威猛大炮」馬特烏斯和「鋼鐵坦克」布雷默更加
聞名於世,一度共同闖盪歐羅巴!三人的配合雖然沒有爐火純青的境界,但也達到心靈相 通不可分割的地步。布雷默在後方就像鐵甲一般堅硬,他搶斷成功迅速發動進攻;而中場「自由人」馬特烏斯跑位接球,輸送炮彈無人能及;前方的老鷹克林斯曼在敵方前沿不停 地游弋,所到之處都令對方驚魂不定,三人連在一起就是整支隊的脊樑。布雷默就是那脊 梁的「髓」!
創下為德國國家隊參加86場國際比賽,打入8球的輝煌戰績後,布雷默功成名就!退役後的 布雷默憑借他在德國國家隊和凱澤斯勞滕隊所取得的輝煌戰績以及他對球隊的忠誠征服了 俱樂部和球迷,使他在剛剛拿到教練證書僅僅1個月、以前從未有任何執教經歷的情況下於 2000年10月9日正式出任凱澤斯勞滕的主帥。
新賽季開賽前,凱隊的內亂依舊沒有平息,布雷默甚至被德國媒體公認是德甲本賽季很可 能第一位下課走人的主教練。在這個關鍵時刻,布雷默終於被迫展示出自己性格中、以及 過去在綠茵場上最強悍的一面:鐵腕治軍。
布雷默首先拿法國著名球星德約卡夫「開涮」。這位幫助法國隊奪得世界盃冠軍的老將在
7月初曾因歸隊不及時而被布雷默課以1萬英鎊的罰金,這也是凱澤斯勞滕隊歷史上罰款最 多的一次處罰。通過處罰德約卡夫及另外一位名叫多明格斯的葡萄牙球員,布雷默在隊內 贏得了絕對的權威,使所有球員——無論名氣大小——都在心理上樹立了一切利益以球隊 為重的信念。
除了球員的心理問題,布雷默在戰術安排上也走向成熟。其臨場應變能力已受到了德國足 球權威雜志《踢球者》的首肯和褒獎:「布雷默在比賽中能隨時根據場上局勢的改變,靈 活調整球隊的戰術安排。凱澤斯勞滕隊在352和532兩種陣形之間的機變切換是該隊
賽季 初始階段表現不俗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今布雷默一心率領凱澤斯勞滕,他充滿雄心壯志,決心在新賽季帶隊獲得令人矚目的成 績!從來沒有人覺得平時布雷默有狂妄與任性,只有勝利才能看見他的激情飛盪!別人看 來他只有像鋼鐵一般的冷靜、理性、沉穩!無論是球員還是教練,布雷默都讓自己做得最 好,雖然人生路漫漫,我們還是對他充滿無限希望!祝福這位鋼鐵鬥士一路走好! 德國三架馬車是德國足球和世界足球的奇跡。堅毅,剛強,韌性,飄逸……那些多姿多彩 的風格迷倒了整個一代為足球狂熱的人們。他們的英姿將永遠在綠茵場上飛舞,在那些球 迷心中,三架馬車永遠是不可替代、刻骨銘心的最亮麗的風景!
10. 歐洲中世紀的馬車有沒有窗戶
一般的車型都有,但是也有一些大篷車是沒有的,但是那都是用來長途行進的,城市裡的和貴族使用的都有窗戶。你可以在網上查查中世紀馬車的照片,很多,這東西在博物館里有真品保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