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溪花禪意用在什麼時候
寫景。
出自唐代劉長卿的《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
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閑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譯文:
一路上經過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白雲依偎安靜沙洲,春草環繞道院閑門。新雨過後松色青翠,循著山路來到水源。看到溪花心神澄靜,凝神相對默默無言。
鑒賞:
尾聯的「禪意」,用得精妙。詩人看見了「溪花」,卻浮起「禪意」,從幽溪深澗的陶冶中得到超悟,從搖曳的野花靜靜的觀照中,領略到恬靜的清趣,溶化於心靈深處是一種體察寧靜,盪滌心胸的內省喜悅,自在恬然的心境與清幽靜謐的物象交融為一。
況且禪宗本來就有拈花微笑的故事,這都溶入默契不言的妙悟中,而領會出「禪意」,因用「與」,把物象和情感聯結起來。禪宗的妙悟和道家的得意忘言,有內在相通之處。佛道都喜佔山林,幽徑尋真,盪入冥思,於此佛道互融,而進入「相對亦忘言」的精神境界。
2. 關於禪意的唯美句子
禪意唯美句子
琴弦上的兵馬都退回了來世。觀世音依舊晝夜觀心。轉經筒更疊著一個又一個朝代。臣民們卻緊緊地團結在王者的寵愛中。從小恩小惠的深處不能自拔。於是,眾生失憶。離家出走的人渴望被一場戰爭蠱惑。你是誰呀,誰又是你。我只能愛你一世。卻不能愛你一時。失敬。失敬。
萬法無常,緣起性空。萬物既是因緣和合而生,亦會因緣而滅。晚雲收,即使倦鳥回巢時。佛說苦海無崖回頭是岸,每一次歸返都是回頭,每一次渡河都有舟楫。無論前方路有多遠,消除我執,此後風餐露飲,海天雲闊,都是歸屬。
放得下寵辱,那便是安詳自在。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凡事不妄求於前,不追念於後,從容平淡,自然達觀,隨心,隨情,隨理,便識得有事隨緣皆有禪味。
照見本心,識自本性。心性開闊,靈台自明。抬眼處皆是菩提花開。回眸便是月白風清。願我身似蓮荷,心似琉璃。內外明澈,凈無暇穢。
花看半開,酒飲半酣,茶至半盞,食取半缽,也是一種美妙的禪境。 不貪心,不妄求,安心自在的惜取當下,靜心修得禪心之妙。
趁我們都還年輕,多走幾步路,多欣賞下沿途的風景,不要急於抵達目的地而錯過了流年裡溫暖的人和物。
要了解一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能知道他是不是真心的。
能讀無字之書,方可得驚人妙句;能會難通之解,方可參最上禪機。
也許,我們無法留駐時光,但我們可以從容而優雅的老去。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艷冶隨朝露,馨香逐晚風。何須待零落,然後始知空。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境隨心滅,心隨境無。兩處不生,寂靜虛明。
嗓子落滿了紅塵,江河在琴弦上走調。
3. 有關梅花禪意的詩句有哪些
1、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王冕《白梅》
2、更無花態度,全有雪精神。——辛棄疾《臨江仙·探梅》
3、去年今日關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蘇軾《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於女王城東禪莊院》
4、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李清照《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
5、看來豈是尋常色,濃淡由他冰雪中。——曹雪芹《詠紅梅花得「紅」字》
6、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盧梅坡《雪梅·其二》
7、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晏幾道《臨江仙·身外閑愁空滿》
4. 高雅帶花的微信名禪意網名 高雅帶花的唯美微信名禪意網名
1、雲想花裳
2、╰彼岸花開花落的流年╮
3、1朵裝β旳花
4、浪花一朵朵
5、像花兒一樣
6、花未秧
7、芬芳枯蝶花若很美i
8、花臂阿童木
9、妞,校花
10、送花騎士ˇ捧花女王ˇ
11、花心是種習慣
12、花兒在愛慕時結出了果
13、隔霧看花
14、花若相惜
15、花蝴蝶
16、扎金花,扯毛
5. 蓮花最有禪意的句子
【詩句類】
1、
義公習禪寂,結宇依空林。
戶外一峰秀,階前眾壑深。
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
看取蓮花凈,方知不染心。
——《題義公禪房》孟浩然
2、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頭。
催客聞山響,歸房逐水流。
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
夜坐空林寂,松風直似秋。
——《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王維
3、
龍鍾一老翁,徐步謁禪宮。
欲問義心義,遙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裡,世界法身中。
莫怪銷炎熱,能生大地風。
——《夏日過青龍寺謁操禪師王維》
4、
本來清凈所,竹樹引幽陰。
檐外含山翠,人間出世心。
——《青龍山曇壁上人兄院集》王昌齡
5、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唯聞鍾磬音。
——《題破山寺後禪院》常建
6、
大士生兜率,空池滿白蓮。
秋風明月下,齋日影堂前。
色後群芳拆,香殊百和燃。
誰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
——《.題東林白蓮》齊己
7、
往事悠悠成浩嘆,勞生擾擾竟何能。
故山歲晚不歸去,高塔晴來獨自登。
林下聽經秋苑鹿,江邊掃葉夕陽僧。
吟餘卻起雙峰念,曾看庵西瀑布冰。
——《.慈恩寺偶題》鄭谷
8、
十卷楞嚴萬古心,春風是處有知音。
即看湖上花開日,人自縱橫水自深。
——《石潭即事》李贄
9、
樹滿空山葉滿廊,袈裟吹透北風涼。
不知多少秋滋味,捲起湘簾問夕陽。
——《法海寺訪仁公》鄭板橋
10、
嗟余隻影系人間,如何同生不同死。
——《題春綺遺像》陳衡恪
【通俗類】
1、我也曾見過凋零的蓮花。大片大片的蓮葉變得枯黃,一派蕭索落寞,無奈又惆悵。而蓮花,即使枯萎了,依然在那裡孤芳自賞。
2、蓮,在瞬間的完美中,定格一世的安寧。一世靜好的期盼,在微風拂面的月色間,在心底盪漾開來。
3、蓮心實苦,卻是清心敗火的良方。
4、康德認為,美的本源出自於人的理性能力與知性能力之間的審美判斷力。禪宗的美學精神是非理性中有理性。這種理性是以不確定模糊形態悄然參與其中。即所謂建立在"思量"與"不思量"之間。
5、自己和生活,格格不入。自己和自己,貌合神離。未來和遠方,遙不可及。不如,學學蓮花吧,孤芳自賞又怎樣。
6、心若蓮花 心若清凈, 三千大千世界, 無處不是凈土。
7、在寧靜中,精簡內心的繁雜。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如蓮一般,不枝不蔓,不妖不惑。
8、看取蓮花凈,應知不染心。
9、柳搖舟飄,葉如翠蓋,蓮花妖嬈。金線微波,撐舟過,歌聲揚。風生風定,波起波沉,花芳,衣香,芙蓉白衫融一色。
10、蓮如人的心情,也寂寞,也淡薄,也黯然。卻在時光流轉間,甘願化為佛前的寶座,在孤獨中,聽盡一片梵音佛語。
【歌詞類】
1、
一朵蓮花一蕊蓮意
蓮意妙妙妙處渲紅染綠
一蕊蓮意一絲禪意
禪意巧巧巧合俗園雅居
——天籟天《蓮意禪意》
2、
蓮花兒開
蓮葉兒擺
開在心上
開在腦海
隨風自在
——李玉剛《蓮花》
3、
來生願做一朵蓮
靜靜盛開在佛前
出淤泥不染倚清風而眠
花開不語花落無言
——陳思雨《來生願做一朵蓮》
4、
墨已入水渡一池青花
攬五分紅霞采竹回家
悠悠風來 埋一地桑麻
一身袈裟 把相思放下
——劉珂矣《半壺紗》
5、
菩提花情似無崖
綿綿盪盪
幾多凄凄絕煞
菩提花愛似奇葩
——孟楊《菩提花開》
6、
誰在蓮花池 搖曳著船槳
池心的水隨波盪漾
一座蓮花亭 浮在池中央
亭邊飄來陣陣的蓮香
——趙蕾蕾《蓮花亭》
7、
中正和雅花中王
出污泥耶高潔樣
廉政人間成蓮邦
我今妙悟在蓮塘
——王小平《蓮花頌》
8、
聆聽梵音在心懷
一念一清凈
身入菩提海
心似蓮花靜靜開
——衛東《心似蓮花開》
9、
一朵蓮花盛開在寺廟里
一隻蜻蜓在聽禪
四野寂靜
一隻木魚敲響僧徒的耳朵
——何軍雄《禪露》
10、
禪悟了誰淚懼成灰
古木亭內鍾鳴迂迴
經書殘卷根凈須眉
讀盡塵緣了傷悲
——校長《禪定》
【語錄類】
1、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滄海桑田。在最深的絕望里,開出最美的花,不惹塵埃。
2、善良,是心間綻放的花,它遠離喧囂的岸,收斂著剔透的花瓣、幽婉的芬芳,佇立成一莖明澈的純真,搖曳為一抹恬然的淡泊。它舒展著娉婷的笑靨,彷彿一首雲淡風輕的小詩,又如一曲藍天碧水的梵音。它是一朵佛前的青蓮,任由紅塵萬丈,我自纖塵不染,諸邪不侵,只靜看清水一脈脈地劃過如煙歲月。
3、苦海迷途去未因,東方過此幾微塵。何當百億蓮花上
4、蓮,亦是有禪意的。那朵佛前的蓮花,晨鍾暮鼓,安之若素。有時,我想,自己所求所尋的,不過是如蓮那般,最干凈的飽滿。那蓮花凈,便是對生命由衷地敬畏。
5、看取蓮花凈,應知不染心。越來越喜歡純粹的東西。飲食簡單清淡,生活刪繁就簡。
6、簡單、微妙、含蓄、寧靜。能了諸緣如幻夢,世間唯有妙蓮花。
7、在一波盪漾間,發現那孤獨傲然的心靈。從一片蓮葉間,挺立出一朵青里泛白的花苞,在一抹溫柔里,孕育出滿滿的深情。
8、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樹一菩提,一土一如來。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凈,心是蓮花開。
9、佛家有禪語:「蓮若有心,必當其苦;蓮若無心,必當其空。花落子歸泥,不過世態,無非因果。心滴菩提露,不過通透,亦是如來。難得蓮子意,落遍慈悲心。」
10、蓮的身上,有一種清逸出塵的風骨。像是超脫於塵世之外的隱士,縱使內心丘壑萬千,也總是氣定神閑的模樣。
6. 蓮花帶著禪意的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樹一菩提,一土一如來。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凈,心是蓮花開。
3、善良,是心間綻放的花,它遠離喧囂的岸,收斂著剔透的花瓣、幽婉的芬芳,佇立成一莖明澈的純真,搖曳為一抹恬然的淡泊。它舒展著娉婷的笑靨,彷彿一首雲淡風輕的小詩,又如一曲藍天碧水的梵音。它是一朵佛前的青蓮,任由紅塵萬丈,我自纖塵不染,諸邪不侵,只靜看清水一脈脈地劃過如煙歲月。
4、蓮,在雨色朦朦時節,讓那圓圓滿滿的葉,沾滿晶瑩的雨珠,如珍珠般,映射出蓮清淡干凈的容顏,在月色銀輝如水的夜色間,悄然打動世人的眼。在歲月的遞增間,越發喜愛那一池碧波里剔透干凈的玉顏,在蓮的神韻間,發覺生活的簡單和滿足。就讓繁瑣淡去,讓歲月靜好,一世安然。「看取蓮花凈,應知不染心。」佛曰:淡定即從容,世間風月,不忘初心,賞花的心情,總能心靜即安。
7. 禪意插花圖片月季花
網路也真是的,非要加幾個文字。
8. 有哪些比較有佛性和禪意的句子或是文案
1、佛曰:若無緣,與之言多,亦廢;若有緣,你的存在就能驚醒他所有的感覺。
2、曾經,執子之手,與子成說,終只是浮煙; 曾經,死生契闊,與子偕老,都只是無果; 紅塵深處,我應劫而來,抽身,卻已是心痕累累; 三界之內,你渡難而去,落淚,錯信三生石上緣。
3、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佛性即:「自覺」和「覺他」的德行。佛性,最講一個「善」字;禪境,最講一個「淡」字;用佛待人,自己即佛;用佛性悟人,人可兼佛;善心,點亮心燈;慧心,使心燈長明;善良的人,往往可以逢凶化吉;覺慧的人,往往可以化險為夷。
4、人生不是物質的盛宴,是靈魂的修煉。可以心存幻想,也能計較與索取,但別過度,會磨損心性,沉重步履;沉浸太久的痛苦,會消減鬥志。有相聚,有別離,有黑暗,有風雨,才更真實。努力不一定有收獲,但收獲都必須努力。花兒有她的芬芳,落葉有她的歸宿。一個人,一個生命,一顆心,凡事隨緣,心安是家。
5、許願,不如發願;還願,莫若行善。佛菩薩本無求於眾生,如果說佛菩薩有什麼需要眾生做的,那就是行善積德。求佛菩薩,不如學做佛菩薩。當一個人真正懂得如何依循佛陀教法、心懷菩薩慈悲時,一切祈願,自然皆會如願。
6、世界上最極致的東西是什麼?是心。它可以最快也可以最慢,可以最大也可以最小,可以最真也可以最假,可以最弱也可以最強,可以最殘忍也可以最慈悲。心是每個人最大的秘密,它決定了命運的走向,所以,調心是世上最好的工作。
7、禪宗將人生分成三重境界:「落葉空滿山,何處尋芳跡」,此第一境界;「空山無人,水流花開」,此第二境界;「萬古長空,一朝風月」,此第三境界。
8、有些時候,成熟不是看破,而是看淡。很多時候,我們談「空」,卻難免落入對虛無的執著。人生,總在迷悟之間,當你執著於虛空堪破時,一切難免索然無味、心如枯木。沒有過痴迷,你不會懂得放下時的釋然。紅塵紛擾,萬事不可逃避,與其假裝不見,不如使心淡然如風,過而不留。
9、佛曰:放不下是看不破,看不破是太執著。想開了自然微笑,看破了肯定放下。生命的意義就是在於奮斗,人生的意義則在於積累。不要乞求太多,每天一點點就足夠了。所有的失望和不滿都是來自於我們自身的貪婪。保持一個平靜的心態,我們就會擁有整個世界。
10、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修心,修養一顆平常心。 當你面對生活中的各種不如意時,就不會去較真,不會有不滿,就如慧海禪師所說,「吃飯時不百般索取,睡覺時也不千般計較」。就能活得安心,活得快樂。
9. 彼岸花的禪意
曼珠沙華,又稱彼岸花。這個名字來自梵語,一般認為是生長在三途河邊的接引之花。
曼朱沙華,出自法華經:本名摩訶曼陀羅華曼朱沙華,意思是,開在天界之紅花。又叫做彼岸花、天涯花、舍子花,有著美麗而又憂傷的名字。它盛開在陰歷七月,花語是「悲傷的回憶」。一般認為是生長在冥府三途河邊,傳說此花是接引之花,花香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
曼朱沙華開在秋彼岸期間(春分前後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後三天叫秋彼岸),非常的准時,她開在黃泉之路,大批大批的如火如血,遠遠看上去就像是鮮血所鋪成的地毯,因而又被喻為「火照之路」,曼朱沙華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傾滿大地,復甦前世的記憶。靈魂便籍由著這花的指引,走向幽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