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放大鏡的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動態卡通小人圖片 2025-08-28 03:28:34
問候生日快樂的動態圖片 2025-08-28 02:37:44

放大鏡的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2-08-20 23:11:02

㈠ 哪位高人可以告訴我圖中的放大鏡是怎麼做的啊用ps,光影,美圖秀秀都可以,只要有教程

可以使用放大鏡效果製作軟體製作。

具體步驟如下:

1、先將需要用到的視頻素材放在一個文件夾裡面,然後才運行軟體!運行軟體選擇新建工程,命名字、選擇工程文件存放位置,預設列表處可以選擇第一個,如有別的需求可選擇左下角的自定義來自己設置。

㈡ 請問這樣放大鏡的圖片如何做

將需要放大的部分用圓形選區選出 然後復制一下選區 然後套個邊框 就是外面的圓形邊框 看你給的圖 邊框有個圖層樣式--內陰影 你自己試試

㈢ 基於photoshop怎麼製作放大鏡看照片gif動畫效果

用Photoshop製作放大鏡看照片gif動畫效果方法是先在網上下載一個放大鏡(也可以自己製作),打開圖片和放大鏡素材,拖進背景文件里,ctrl+t調整大小位置, 打開時間軸,新建圖層蒙版,移動放大鏡,設置動畫幀及顯示時間,文件~存儲為web格式~預覽~另存為gif圖片就可以了!

㈣ 照片放大鏡特效怎麼弄

如下:

工具/原料:華為暢享20、HarmonyOS2.0.0、醒圖5.7.0

1、點擊導入

進入手機的醒圖,點擊導入選項。

㈤ flash素材 放大鏡

您好,是用遮罩層,和滑鼠跟隨可以實現。自遍教程,如有不完善請諒解。

圖片文字版權所有scw_abc.


1、畫一個放大鏡(即一個圓形)轉換為影片剪輯,並一定把名稱改成 MC


4、最後測試影片就OK了!


寫教程很辛苦辛苦辛苦啊,請採納採納採納採納哦~,如有不懂再問我

㈥ 放大鏡反射原理圖片

放大鏡反射原理是指當物距小於相距時成 放大 正立 的虛象所以放大鏡可以起到放大的作用。
物體放在焦點之外,在凸透鏡另一側成倒立的實像,實像有縮小、等大、放大三種。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實像越大。物體放在焦點之內,在凸透鏡同一側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虛像越小。
在光學中,由實際光線匯聚成的像,稱為實像;反之,則稱為虛像。有經驗的物理老師,在講述實像和虛像的區別時,往往會提到這樣一種區分方法:「實像都是倒立的,而虛像都是正立的。」所謂「正立」和「倒立」,當然是相對於原像而言。
平面鏡、凸面鏡和凹透鏡所成的三種虛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鏡和凸透鏡所成的實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實像,無一例外都是倒立的。當然,凹面鏡和凸透鏡也可以成虛像,而它們所成的兩種虛像,同樣是正立的狀態。
那麼人類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呢?我們知道,人眼的結構相當於一個凸透鏡,那麼外界物體在視網膜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實像。根據上面的經驗規律,視網膜上的物像似乎應該是倒立的。可是我們平常看見的任何物體,明明是正立的啊?這個與「經驗規律」發生沖突的問題,實際上涉及到大腦皮層的調整作用以及生活經驗的影響。
當物體與凸透鏡的距離大於透鏡的焦距時,物體成倒立的像,當物體從較遠處向透鏡靠近時,像逐漸變大,像到透鏡的距離也逐漸變大;當物體與透鏡的距離小於焦距時,物體成放大的像,這個像不是實際折射光線的會聚點,而是它們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虛像。可與平面鏡所成的虛像對比(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
當物體與透鏡的距離大於焦距時,物體成倒立的像,這個像是蠟燭射向凸透鏡的光經過凸透鏡會聚而成的,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能用光屏承接,是實像。當物體與透鏡的距離小於焦距時,物體成正立的虛像。
與凸透鏡的區別
一.結構不同
凸透鏡是由兩面磨成球面的透明鏡體組成
凹面鏡是由一面是凹面而另一面不透明的鏡體組成
二.對光線的作用不同
凸透鏡主要對光線起折射作用
凹面鏡主要對光線起反射作用
三.成像性質不同
凸透鏡是折射成像
凹面鏡是反射成像凸透鏡是折射成像 成的像可以是 正、倒;虛、實;放、縮。起聚光作用
凹面鏡是反射成像 只能成縮小的正立像。起散光作用透鏡(包括凸透鏡)是使光線透過,使用光線折後成像的儀器,光線尊守折射定律。面鏡(包括凸面鏡)不是使光線透過,而是反射回去成像的儀器,光線尊守反射定律。
凸透鏡可以成倒立放大、等大、縮小的實像或正立放大的虛像。也可把平行光會聚,可把焦點發出的光線折射成平行光。凸面鏡只能成正立縮小的虛像,主要用擴大視野。
(1)二倍焦距以外,倒立縮小實像;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實像;
一倍焦距以內,正立放大虛像;
成實像物和像在凸透鏡異側,成虛像在凸透鏡同側。
(2)
一倍焦距分虛實
兩倍焦距分大小
凸透鏡成像規律表格
物體到透鏡的距離u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像的虛實 像到透鏡的距離v 應用實例
u>2f 縮小 倒立 實 2f>v>f 照相機
2f>u>f 放大 倒立 實 v>2f 投影儀
u<f 放大 正立 虛 v<0 放大鏡
u=2f 等大 倒立 實 v=2f 無
u=f 不成像
(3)凸透鏡成像還滿足1/v+1/u=1/f
利用透鏡的特殊光線作透鏡成像光路:
(1)、物體處於2倍焦距以外

(2)、物體處於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間

(3)、物體處於焦點以內

(4)、凹透鏡成像光路

實驗研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是:當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內時,得到正立、放大的虛像;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間時得到倒立、放大的實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時,得到倒立、縮小的實像。
該實驗就是為了研究證實這個規律。實驗中,有下面這個表:
物 距 u 像的性質 像的位置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縮小虛像或實像 與物同側與異側像距v
u>2f 倒立縮小 實像異側 f<v<2f
u=2f 倒立等大 實像異側 v=2f
f<u<2f 倒立放大 實像異側 v>2f
u=f -- - --
u<f 正立 放大 虛像 同側 u,v同側
著就是為了證實那個規律而設計的表格。其實,透鏡成像滿足透鏡成像公式:
1/u(物距)+1/v(像距)=1/f(透鏡焦距)

㈦ 用ps怎麼做放大鏡在字上或圖片上走過效果

具體步驟如下:(純屬原創,請註明出處)

1:新建背景圖層,填充色為白色;

2:選用橫排文字工具,輸入自己喜歡的文字如(我是齊天大聖孫悟空),調整到合適大小(較大,我選的是280號),柵格化文字。

3:ctrl+E合並圖層,並復制,命名為圖層1 。

4:shift+ctrl+N 新建圖層2,選用橫排文字工具,輸入與圖層一相同文字(我是齊天大聖孫悟空),ctrl+T調整大小(較小大概是72號),使得圖層2與圖層1中對應的字大概在一個位置。

5:shift+ctrl+N 新建圖層3,選擇圓形選框工具,建立區域。

6:ctrl+T調整選取位置及大小,保證可以完全覆蓋住圖層1中的單個字體;

7:選取圖層3 ,給選區內填充背景色白色。

8:雙擊圖層3縮略圖,設置填充不透明度為0,挖空為 深,其他不變,確定:

9:給圖層三創建組(ctrl+G),對圖層三調整。ctrl+T,用鍵盤上的上下左右鍵調整,大概就是右移4-5個單位,確定。

10:按住shift+ALT+CTRL+T重復第九步操作並復制新圖層,知道最後一個字看不到。

11:對圖層三的組中的沒一張圖片進行濾鏡——扭曲——球面化 根據實際情況自己調整;

11:選擇窗口——動畫。每一幀就是圖層三組中的每一幅圖片。點擊播放,效果就會出來了。

12:最重要的一步!!!點擊文件——存儲為web和設備所用格式 存儲為GIF格式。

一張動態的,放大鏡時的圖片就完成了 希望對大家有用

㈧ 放大鏡p圖怎麼弄

工具/原料:

聯想L340-15IWL、Windows10、PhotoShop2019。

1、打開PS軟體,打開需要操作的圖。

㈨ HTML5中,如何為圖片製作放大鏡效果

製作圖片的放大效果我考慮到的方法是將原始圖片繪制到canvas上,然後在對canvas進行局部裁剪最後對裁剪的部分進行放大,這樣就可以實現放大鏡的效果。

這里我給出一個實現這個想法的示例。該示例實際上就是運用HTML5canvas中對畫布進行裁剪與保存畫布狀態的相關知識實現的。

上面是給出示例的效果圖。這是不是你想要的放大鏡效果呢?

下面我們來看下示例代碼:在這個示例中當你點擊圖片時圖片就會出現上圖效果,再一次點擊時就變成原始圖片了。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放大鏡</title>

<!—HTML代碼設計:一個簡單的canvas元素-->

</head>

<body>

<div id="result-stub" class="well hidden">

<canvas id="canvas" width="345" height="345">

<p>你的瀏覽器不支持canvas元素</p>

</canvas>

</div>

<script>

window.onload=function() {

//獲取canvas對象以及圖片對象

var

canva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anvas'),

img = new Image(),

context = null,

dataUrl = null,

//設置一個標記,該標記的作用是控制我們點擊canvas時放大鏡效果的消失和出現

isMagnified = false,

//init函數只要是在圖片載入時繪制出圖形

init = function() {

img.onload = function() {

//繪制原始圖片

context.drawImage(img, 0, 0);

//將圖片信息轉化為二進制信息或者URL信息存儲在dataUrl中方便後面調用

dataUrl = canvas.toDataURL();

}

img.src = 'fist-pump-baby.jpg';

//設置標記值

isMagnified = false;

},

//magnify函數的作用是繪制具有放大鏡效果的圖形

magnify = function() {

//保存當前畫布的繪制狀態即畫布繪制原始圖片的狀態。方便我們在後面恢復到繪制原始圖片的狀態

context.save();

//因為放大鏡的圓圈和把手是通過canvas繪制的這里設置了一些繪制把手和圓圈的樣式屬性。

context.lineWidth = 10;//線條寬度

context.shadowColor = '#000';//陰影的顏色黑色

context.shadowBlur = 15;//模糊級別為15

context.shadowOffsetX = 5;//形狀與陰影的水平距離5

context.shadowOffsetY = 5;//形狀與陰影的垂直距離5

//保存畫布當前狀態即我們設置陰影屬性後的狀態方便後面使用

context.save();

//繪制出放大鏡把手的圖形

context.beginPath();

context.moveTo(230, 230);

context.lineCap = 'round';

context.lineWidth = 30;

context.lineTo(285, 285);

context.stroke();

//對圖片進行裁剪,裁剪出的圖形是一個圓形。

context.beginPath();

context.arc(

150,

150,

115,

0,

Math.PI * 2,

true);

context.clip();

//創建一個新的Image對象,這個Image對象的圖片資源是前面存儲在dataUrl中的圖片資源。所以這個Image對象和之前初始化的Image對象是完全一樣的。

var magnified = new Image();

magnified.src = dataUrl;

//對Image對象進行放大1.5倍,並進行繪制。注意此時的畫布狀態時裁剪為一個圓形的狀態,所以這里繪制的也僅僅是圖片中的一個圓形區域。這里為了繪制出圖片中娃娃的臉設置了繪制的圖片有一定的偏移量。

context.scale(1.5, 1.5);

context.drawImage(img, -40, -40);

//調用restore()函數將畫布狀態恢復到繪制把放大鏡把手時的狀態,即具有陰影屬性

context.restore();

//繪制放大鏡的圓圈,即繪制剛剛我們裁剪出來圖片的邊框。這樣剛剛裁剪出來的圓形圖形就會正好處於放大鏡的圓圈中。

context.arc(

150,

150,

115,

0,

Math.PI * 2,

true);

context.stroke();

//重置畫布,將畫布恢復到繪制元素圖片的狀態,以方便繪制出放大效果後,再次點擊是繪制原始圖片。

context.restore();

//設置標記值,實現點擊後放大效果消失。

isMagnified = true;

};

//載入初始化代碼,即當運行頁面時會在頁面繪制出一個原始圖像

init();

//監聽畫布的點擊事件,當點擊頁面的圖像時會根據標記的值來進行判斷是否對畫布進行方大處理

$('canvas').click(function() {

if (isMagnified) {

init();//繪制原始圖像

}

else {

magnify();//繪制放大的圖像

}

});

}

</script>

<script src="jquery.js"></script>

</body>

</html>

對於這些知識在一個叫秒秒學的教程網站上有相關的學習資料,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看看,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