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哪裡下載照片背景,比如白色,藍色等這樣的純顏色
常見顏色RGB顏色值
128/0/0 深紅
255/0/0 紅
255/0/255 粉紅
255/153/204 玫瑰紅
153/51/0 褐色
255/102/0 桔黃
255/153/0 淺桔黃
255/204/0 金色
255/204/153 棕黃
51/51/0 橄欖綠
128/128/0 深黃
153/204/0 酸橙色
255/255/0 黃色
255/255/153 淺黃
0/51/0 深綠
0/128/0 綠色
51/153/102 海綠
0/255/0 鮮綠
204/255/204 淺綠
0/51/102 深灰藍
0/128/128 青色
51/204/204 寶石藍
0/255/255 青綠
204/255/255 淺青綠
0/0/128 深藍
0/0/255 藍色
51/102/255 淺藍
0/204/255 天藍
153/204/255 淺藍
51/51/153 靛藍
102/102/153 藍灰
128/0/128 紫色
153/51/102 梅紅
204/153/255 淡紫
51/51/51 80%灰
128/128/128 50%灰
153/153/153 40%灰
192/192/192 25%灰
255/255/255 白
0/0/0 黑
常見的物體的rgb值
黃銅:B5A642
亮金:D9D919
青銅:8C7853
青銅2:A67D3D
藏青:5F9F9F
亮銅:D98719
銅色:B87333
珊瑚色:FF7F00
矢車菊蘭:42426F
深銅綠色:4A766E
巧克力色:5C3317
秋葉色:DBDB70
銅綠色:527F76
軍綠:215E21
土黃:9F9F5F
淺木色:E9C2A6
半甜巧克力色:6B4226
銀色:E6E8FA
天藍:3299CC
石板藍:007FFF
香粉紅:FF1CAE
春綠:00FF7F
鋼藍:236B8E
夏天的天空:38B0DE
金色:CD7F32
暗玫瑰色:856363
長石色:D19275
磚紅色:8E2323
草綠:238E23
(1)打開photoshop軟體,新建文件。
(2)選擇背景層,編輯——填充——根據顏色代碼設置即可。
2. 在藏青色背景上用什麼顏色寫字好看
很多種啊,顏色要自己調的,你可以把顏色發上來,我給你配下
3. 求把這個圖片底色換成黑色、綠色。藏青色
更換了黑色、綠色、藏青色背景,滿意就採納吧。
4. 在網上玩魔獸爭霸,地圖為什麼是有一個金黃色的問號,背景卻是藏青色的
不顯示地圖是因為你沒有那個地圖,正在下載到你魔獸爭霸Maps-Download裡面。這時你的名字前面會有用數字表示的進度,當數字到達100後才顯示地圖,如果有人沒下載完的話是沒法開始游戲的。關於樓主猜想的賣關子,呃,暫時沒有隱藏地圖的方法,祝樓主游戲愉快^^
5. ps怎麼把黑色變成藏青色
這個是單色圖很簡單
多種方法可實現
漸變映射調整層:直接把前景色改為藏青 背景色改為白色 添加一個漸變映射調整層即可
把前景色調整為藏青 按SHIFT+後退鍵 打開填充對話框 填充類型為前景色 模式為【變亮】
添加一個填色層 顏色為藏青 圖層模式為【變亮】或【濾色】
用可選顏色 選擇暗部 調整為藏青(可配合信息面板看顏色值調出想要的顏色)
用曲線/色階等工具都可以調
6. 關於梵谷的作品
梵谷一生追求真實!追求簡朴,但他的繪畫卻散發著火一般的激情,不僅在色彩方面大膽創新,也使綜合形體的表現更加強烈,因而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獨一無二的風格來。
森林中的少女(Young Girl in the Wood at the Hague)
1882年9月,此畫畫於海牙近郊的森林中。其229信中曾述及:「……鋪滿落葉的紅褐色地面,因樹蔭而乍明乍暗、班駁離落,如幻如夢,這情景深深地震撼著我。問題是……我極欲抓住大地的暗度。大地所產生的那股巨大無形的力和堅韌的充實感……我無法使自己從那富於顏色的明亮中間與燃燒般的感覺深處逃逸出來。」「著手畫樹干表面時,樹皮上覆蓋的一層層厚厚的泥土,令我的筆迷失其中……故將顏料擠出直接蓋在樹根與樹幹上,再用筆稍抹一番,這樣這棵樹便穩立於地上了。」他又表示:「從另一方面來說,也許不用學習顏色的描畫方法,因為它不能達到穩固厚實的效果。」他對自己的作品,雖然無法感到滿意,但卻像他自己所說「已找到打動我心靈的……。」
梵谷以速寫般的方式,將自然對他的喃喃傾訴,訴諸畫畫。根據他寫給友人拉巴都的信,可知靠在樹幹上的白衣少女,乃是依據英國插畫家馬可伊度的作品而作。
吃土豆的農人(The Potato-eaters)
這一幅畫作於1885年4月至5月間,為紐南時期的最佳傑作。同樣構圖的習作有兩幅,素描與速寫各一幅,但仍屬這幅最完美。為了完成這幅作品,他曾作了許多農夫、農婦的肖像,對室內及手的素描,以及瓶子與水壺的靜物畫等等,這些均是對此畫的習作。
此畫充滿了其社會性與宗教性的情感,畫面雖顯得粗野,但結構卻十分緊密;以圍聚的人物為中心,對形體加以把握;以德拉克洛瓦的色彩理論,構成了種種暗灰色調子;以這些完成了這幅佳作。
圍著餐桌而坐的四個農人,都曾作過個別習作。那詢問似的炯炯眼神,右端的農婦下垂的厚重眼瞼,布滿皺紋、上勤奮的勞動者的「力量」。他在404信上表示,希望這幅畫能強調出「伸在碟子上的那隻手,曾挖掘過泥土。」同時窗外的景色,也令人深切地感受到煮土豆的香味。
梵谷深愛著撲拙的農人在大地上奮斗的情景,他認為這些與文明化、都市化相較之下,充分地顯示出光與力。他明白這幅畫或許不合現代趣味,但卻是人類自強、自重的一種表現,他渴望著能將這些示諸眾人,喚起「人們」的責任感和優越感。這些都可見諸信中。
紐南教會出入的人群(Coming out of the CHurch at Nuenen)
1883年,梵谷回到紐南。翌年1月,他的母親在下火車時折斷了大腿骨,他在355信內夾了這幅畫的素描,並寫道:「前些時候,為媽媽畫這張有籬笆與聳立著樹的教堂的油畫。」這間八角形的正面教堂現仍保存著。畫面上人口與正面的比例、與樹的關系,稍有改變,可以看出他在構圖上曾下了一番功夫。在這幅畫中對光線的敏感,由水平及垂直的動態與明暗的強烈對比,強調了光線的象徵作用。像念著經文般自門口走出來的一排黑色人群,因此增加了前景的黑色調:細長直立的樹,構成了強烈的律動:配合最前面的土質,使人感到暗 的震動與冬天空氣的嚴寒。
「鈴鼓」咖啡屋的女郎(The Woman at "Le Tambourin")
畫於1887年夏天。自這一年的春天起,他便常去克利西街的「鈴鼓」咖啡屋,畫中的婦女大概就是這間咖啡屋的女主人奧古斯汀娜*謝加都莉,以前曾當過得加的模特兒,傳說跟梵谷曾有過一段時期的深交。在這幅畫上可以看到,梵谷在店內的牆壁上,裝飾著他喜愛的日本版畫,並與貝爾納、高更、勞特累克等利用此店舉行畫展。對莫奈、畢沙羅為首的正統印象派畫家來說,他們自稱為「反正統的畫家」。這一幅畫用細微的筆觸所形成的律動交響與色彩並置的手法,表現出他有一段時間曾學習過修拉、西涅克的點彩法。
孤鳥翔空的麥田(A Bird Flying over the Wheat Fields)
畫於1887年夏天。此畫一見即令人聯想到他在奧弗所作的最後一幅畫《群鴉亂飛的麥田》,但與後者比較起來,有完全不同的感覺。這幅畫讓人感到清新明朗,好象可以聽到遠處清新婉轉的歌聲。梵谷採用修拉與西涅克的色彩分割理論,又從印象派畫家那裡學習到短促筆觸的並置以及從光線中捕捉色彩的瞬間變幻,以色彩的視覺混合手法來表現。
這幅畫的彩度高,向上向下的短促筆觸,使畫面洋溢勃勃的生氣:雲、麥田、草地均富動態,雲雀的聲音暗示了在畫面上所看不到的垂直軸。麥穗順著風向俯偃仔細觀看會有一種寫實的感覺,同時又讓人覺得在遙遠的彼方有一種虛無縹緲的憧憬。
向日葵?(Sunflowers)
1887年的暮夏,梵谷畫了四幅向日葵,這幅給人感覺無比的逼真,從某一個角度來說,這一幅可視為梵谷畫集的代表性作品。孩童時代他就喜愛鳥巢,這種喜愛可以說是他幻想特性的本質。由他的素描習作可以看出,他嘗試著要捕捉由中心向周圍旋轉的分量感。他後來到南法追求太陽,就是對於旋轉、炎熱的天體的一種熱望。事實上,向日葵就是生長在大地上的太陽(法語稱之為Tournesol——旋轉的太陽;英語稱之為Sunflower——太陽之花)。
克利西街(Boulevard of Clichy)
鈴鼓咖啡屋,即位於「克利西街」的62號,梵谷和提奧同住的公寓也在這條街附近。這一幅畫採用了色彩視覺混合、色彩相互滲透和筆觸的輕妙律動,以表現街道上早春的氣氛。在右方的樹木是橫線筆觸,在中央的街樹上則可看到輕快的簡短筆觸,讓欣賞者感到一種看不見的空氣流動。這些與前景道路散落的筆法相映襯,構成了一種包羅萬象的空間流動感。色彩上則使用淡紫、淡褐與藍色為基本色調,這種柔和的色調是來自於日本的版畫。在巴黎時期,他想捉住藝術上的輕快感,便以輕快為主題畫了數幅同類的風景畫。本圖作於1887年春天
蘭格羅瓦橋(The Drawbridge at Arles "Pont de I'Anglois")
1888年2月21日,梵谷到達法國南部的阿爾,住在卡列爾飯店。這一張是他達到後的3月間所畫的。469信中寫著:「今天的工作是畫一張5號的畫——那是在藍色天空下,一輛小馬車正通過的一座吊橋,和天空同色的河水、綠草,橘色的河堤,還有一群穿著各色衣服的浣衣婦女。」這一張畫的色彩清澄而果斷,有如金屬管樂器奏出的嘹亮聲響。天空是一片藍,水波盪漾的運河,均遠離巴黎的喧囂,漫遊在郊外的梵谷,彷彿可以聽到他自己快活的聲息。
這座吊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破壞,現在已另外在別處建築新橋。
梵谷的客邸(黃屋)(The Artist"s House at Arles(The yellow House))
1888拈月梵谷在阿爾租了一間旅館居住,因為它的外壁塗成了黃色,故被稱為「黃屋」。畫面上建築物的右側即是梵谷的住所(正面的窗戶塗成綠色和黃色的部分)。梵谷很早就嚮往「藝術家的樂園」,因此希望這個家能成為南法的「未來畫室」,並且希望能夠盡快地接他的窮朋友高更來一起共同生活(高更於10月20日到達阿爾)。在這一張畫上,由廣闊前景的土黃色地面,即向兩旁延伸的馬路,到小建築物正面的硫黃色與一大片天空的藍黑色,在到窗戶、側壁與樹木的綠色,這些顏色之間相互呼應,構成了色調的轉移。
夜間的咖啡座(Outdoor Cafe at a Starry NIght)
梵谷自5月到9月18日借住的蘭卡散爾咖啡館,位於形式廣場(Place Form),由於通宵營業,因而被稱之為「夜間的咖啡座」。他曾用兩個通宵畫了一幅咖啡館室內的作品,《夜間的咖啡座》是同期的作品。他時常覺得夜間比白天更充滿了生氣蓬勃的色彩,所以幾度跑到戶外去畫星星。畫中,在煤氣燈照耀下的橘黃色的天蓬,與伸藍色的星空形成同形逆向的對比,好象在暗示著希望與悔恨、幻想與豪放的復雜心態。梵谷已慢慢地在畫面上顯露出他那種繁雜而不安、彷徨而緊張的精神狀況。
吸煙斗(割耳)的自畫像(Self-portrait with Bandaged Ear)
1889年梵谷在盧朗陪伴下從阿爾醫院返回「黃屋」這期間畫了兩幅自畫像,都是右耳包紮著綳帶,口裡銜著煙斗,頭戴毛皮帽,身著大衣,姿勢相同的自畫像。一幅以紅色為主色,一幅以淡綠色為主色,背景為日本版畫。由這段時期的信里,可以知道他的健康在一天天地恢復,但是他對高更的歉疚,仍然沒有排除,他還想提奧表示,以後將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作畫,不能再陷入過度的焦急。這幅自畫像可以說是透過他自己的眼睛,展望未來,而具有一種明確思想的表現。
星月之夜(The Starry Night)
摯愛深夜的梵谷,在阿爾時期曾有兩件作品描繪星空。在聖雷米的初期(1889年6月)所畫的這幅《星月之夜》是梵谷深埋在靈魂深處的世界(宇宙進化)感受。每一顆大星、小星迴旋於夜空中新月也形成一個漩渦,星雲與棱線宛如一條巨龍不停地蠕動著。暗綠褐色的柏樹像一股巨型的火焰,由大地的深處向上旋冒:山腰上,細長的教堂尖塔不安地伸向天空。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迴旋、轉動、煩悶、動搖,在夜空中放射艷麗的色彩……。這種迴旋式的運動圓形,有如遠古時代的土器形體或者裝飾在土器表面的螺旋花紋。在德拉克洛瓦或巴洛克的藝術中也可以看到這種迴旋的曲線和旋轉的運動,但其真正的源頭,恐怕還是來源於人類的潛意識之中,促成梵谷產生這種原始意識的,一是得自於農民以勞動征服大地所帶給他的共鳴,再者是他對德拉克洛瓦的佩服,三者是對於日本浮世繪畫家北齋和廣重的構圖主題的把握。
在西歐傳統繪畫的遠近法中,畫家常常從觀眾席來觀察舞台,觀察風景與人物。但是對梵谷來說,在他病情尚未發作之前,已感到被另外一個世界監視著。他察覺到受苦惱、受煩悶的,不只是他本身或者如向日葵那樣的對象,而是能夠把一切萬物都包括進去的廣大范疇。
花季的巴旦杏(Almond-tree Branch in Blossom)
1890年2月中旬,梵谷到阿爾去時,病又發作了。在能夠提筆寫信時,他告訴提奧:「工作很順利。最後一塊畫布是畫盛開的杏花。你或許可以看出,這是耐著心畫的好畫。我以冷靜的情緒,使用比平常較大的筆觸,真實地描繪,但第二天就不行了。這的確令人費解和無奈。」梵谷的母親在2月15日寫信告訴他,提奧夫婦在上月底生了一個男孩,因此他畫了這張有「青色背景的天空,數枝開著白色杏花的粗枝的作品。」以便掛在侄兒的寢室。
在這幅畫上,他運用了從浮世繪與大和繪式裝飾花草圖中的畫法,畫下了枝、葉子和杏花。
庭院中的賈歇姑娘(Mademoiselle Gachet in the Garden)
畫中的白衣人物,是在奧弗照顧梵谷的賈歇醫生的女兒。此畫作於1890年6月1日,與《茅屋》一樣的,把梵谷搬到奧弗之初,那段安樂時期的感情,都表現在畫中。這幅作品與聖雷米時期不同的地方,是以往的彎曲漩渦式的筆觸,變成一種詼諧感,繁茂的樹葉也被畫成柔和的火焰形式。白色薔薇與白衣姑娘:前面葡萄園與天空的淡紫色,這些與花盆、屋頂的青橙色,構成了顯明的色調。
暴風雨似的天空與麥田(Fields under a Stormy Sky)
這一幅畫與《群鴉亂飛的麥田》、《多比尼庭院》,是梵谷在奧弗所作的最後三大作品。梵谷在寫給母親的最後一封650信提到這幅畫時說:「我正埋頭作一幅以像海那樣廣大的丘陵作背景,有黃色與綠色微妙色彩的廣漠麥田的畫。這一切存在於青色、白色、粉紅色、紫色等色調的微妙天空之下。我現在非常的安寧、肅靜,可以說很適合於作這幅畫。」
同《群鴉亂飛的麥田》比較起來,這幅畫含有深深的冥寂,好象要吞沒梵谷的一切。在地平線那一端所表現的,不再是德倫特時期作品中可看到的靈魂的憧憬,而是要將他的身心召回的凄美而恐怖的壓迫感。
群鴉亂飛的麥田(Crows over the Wheat Fields)
這幅畫充滿著恐怖、不祥的感覺,梵谷似乎已經超越了靈魂上的生死境界,置身於異世界的試煉,並試圖將此世界置於筆下。649信寫道:「我的生活,從根基上被破壞,我的腳只能顛跛著走。」這正說明當時他畫下這幅悲慘的畫的心境。「我擔心,我是否變成你們沉重的負擔……那時侯——回到這里再開始工作——畫筆幾乎從手中滑落下來……可是,從那時起我畫了三張大的作品。」畫上的線條很生硬,失去了次序,不但天地鳴動,所有的凄切、悲哀、絕望,都似乎從地平線的那一端飛撲過來……。
鳶尾花(Irises in a Vase)
這幅畫是離開聖雷米療養院之前所作的。梵谷與貝倫博士及提奧商量後,決定離開南法,前往賈歇醫生居住的奧弗(位於巴黎北方)。據633信稱:「於此作最後的揮筆,所以我盡情的、忘我的工作。」
1890年5月17日,梵谷留下了這幅畫,隻身前往巴黎。對於這張畫,他曾做這樣的說明:「紫色(由紫色到深紅色、純藏青色)的花束,在鮮麗的檸檬黃背景下浮現,而花束本身另有黃色的色調。放置花瓶的檯面,表現出不配襯的補色效果,但這種強烈的對比,格外顯明。」梵谷給妹妹威麗明和弟弟提奧的信上,都曾提及此畫,梵谷他本人好象很欣賞這幅畫。
奧弗的教堂(The Church of Auvers)
在奧弗,梵谷的畫以深青色、藏青色為主。他一生中對於社會的不理解所作的抗爭,對於真善美所作的追求,還有生存中的苦惱與歡樂,似乎都孕育在這天空的蔚藍里。他寫給妹妹的22信中說:「這一張畫與在紐南畫的古塔、墳墓等習作,似乎很相似,只是現在所用的色彩,或許表現得更為華麗。」
梵谷由圖6的教堂開始,經過不同的時期,最後走到奧弗教堂,完成了他生命和繪畫的旅程……。
梵谷的自畫像
自畫像是梵谷繪畫藝術中最大的特色之一。在西歐繪畫史上自畫像數量較多的畫家有好幾位,但最多的,是同屬荷蘭籍的17世紀的倫勃朗和19世紀的梵谷,他們堪稱自畫像中的雙璧。他們二人分別以自己的畫筆描述各自的生命瞬間,完全真實地凝視自己和表現自己。比較兩人的自畫像,會發覺有很大的差異,倫勃朗在40餘年的畫家生涯中,像自傳似的,用自畫像把自己的生活記錄下來,現存的有一百多幅。而梵谷,在他10年的畫家生涯中,僅僅以三年半的時間,便畫了約42幅自畫像。若以時間和作品數量的比例來看,梵谷不愧是自畫像最多的畫家。
7. 穿藏青色襯衣拍出來結婚證件照是什麼效果啊
只要衣服的顏色和背景色差異較大,拍出來的效果都會很不錯。
你可以使用智能證件照APP,在手機上自己拍攝好看的證件照。
軟體可以美顏,智能換背景,操作簡單,製作完證件照後可以保存到手機,還可以在線沖印,全國包郵~
8. 家居藏青色沙發搭配什麼顏色背景牆,和窗簾好看
根據你的描述,建議使用冷色調。不然對比很強烈,顯示不出蒼青色這種典雅古韻的效果,當然,這時候就需要窗簾透明度高一點,因為光線要進來,增加感應面。建議使用古書畫圖案的,希望對你有用!
9. 你見過哪些有創意的婚紗照
婚紗的男主角是成都某消防支隊指導員,新娘子是四川某大學的老師,婚紗照的拍攝地點是消防基地。新郎身著消防戰斗服、迷彩褲和穿著潔白婚紗的新娘以登高車、訓練塔、搜救犬等為背景,那些曾經號稱時尚、古典、樸素、奢華的最美婚紗照們,在這一刻都被徹底的秒殺了。
10. 拍攝白色衣服用什麼顏色的背景布效果最好
拍白色衣服搭配深色系的背影效果會更好一些。例如搭黑色背影,深藍色,深灰色,藏青色,紅色,總之就是除了白色搭什麼色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