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有經濟是指國有企業嗎
國有經濟不是指國有企業。
國有經濟主要是指一種經濟制度,主要包括生產資料歸國家所有,及實行國家控制管理。
國有企業是在國有經濟制度控制運營下的企業,經濟制度和企業雖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國有企業應該是國有經濟制度的產物。
國有企業即國家出資的企業,包含四種形式:
1、國有獨資企業;
2、國有獨資公司;
3、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包括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4、國有資本參股公司。
國有資產就是國家所有的資產,即:國家依法取得和認定的,或者國家以各種形式對企業投資和投資收益、國家向行政事業單位撥款等形成的資產。這里的國有資產包括:其一,國家以各種形式對企業的投資及收益等經營性資產;其二,國家向行政、事業單位撥款形成的非經營性資產;其三,國家依法擁有的土地、森林、河流、礦藏等資源性資產。
國家經濟與國有經濟的區別:
二者的主體不同。簡單的說,國有經濟,生產資料歸國家所有,生產利潤歸國家。國民經濟,生產資料不一定歸國家所有,利潤按勞分配。但是國民經濟是國家經濟的支柱!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總量反應這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高低。二者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
國有企業是指企業全部資產歸國家所有,並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的非公司制的經濟組織。不包括有限責任公司中的國有獨資公司。
國有控股企業是指在企業的全部資本中,國家資本股本占較高比例,並且由國家實際控制的企業。包括絕對控股企業和相對控股企業。國有絕對控股企業是指國家資本比例大於50%(含50%)的企業,包含未經改制的國有企業。國有相對控股企業是指國家資本比例不足50%,但相對高於企業中的其他經濟成分所佔比例的企業(相對控股),或者雖不大於其他經濟成份,但根據協議規定,由國家擁有實際控制權的企業(協議控制)。
簡單地說。國企是國家所有的企業,它不一定是上市公司。國有控股是上市公司,它的所有者主體是國家,一般超過50%的股權,但不擁有全部。
國有控股企業是指在企業的全部資本中,國家資本股本占較高比例,並且由國家實際控制的企業。本質上屬於股份制。
國有企業是只有一個投資方那就是國家,還有一種也叫國有企業、就是有多個股董,但國家占企業股份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而國有控股企業是指多個投資方(即股董)然後國家在企業中占的股份是最多的,這個不要求非得是多少,只要是最大的股董就行!
❷ 國營經濟和國家資本主義經濟有何區別
國營經濟,是由代表國家行使公權力的各級政府出資,並由其委派或是招聘等產生的經理或是廠長等組成「經理制或是廠長制」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代行或代理」經營國有企業,其是「政企合一」的公有制所有制形式。而由眾多的國有企業或是國營企業組成的經濟集合體就叫做「國有經濟或是國營經濟」。分中央國企、省國企、市國企、縣國企、鄉村隊之國企或是叫集體企業,其利潤等成果分屬不同組織體成員,中央國企的普惠面最大。
近年來,為了對國有企業進行專業集中的統一管理,成立了「國資委」,把各專業政府部門管理的國有企業統歸「國資委」集中統一管理。但雖然由國家出資,卻仍然實行委派或是招聘「經理」並以「經理制」等的組織形式進行「代行或是代理」管理。與外國企業招聘中國人經營在華企業的「買辦」,屬於一個性質。
「國家資本主義經濟」這個概念,是一個不倫不類並容易讓人產生與資本主義相似的聯想。任何國家都多少具有由國家出資、出錢或是叫出資本、資產、資金興辦的國民經濟戰略產業的國有企業或是叫國營企業。美國的自來水公司因是戰略產業,就歸美國「國防部」直接管理和經營。也是屬於「政企合一」的公有制所有制經濟成份,美國人民共享這份低價格有國家補貼的公共社會福利。東西歐更是如此,只是國有企業的多少、比例各國各有所不同。這沒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這也是國家投入資本,普惠眾生的一種公有制分配方式。這種樣由國家投入資本,讓所有民眾都能「共享和普惠」的思想理念所形成的一種信仰、信念、理想,我們叫他為「主義」,這就是「國家資本主義」這個概念的基本內涵。只是由於長期以來被人們曲解了,所以就變得諱莫如深了。
因為政府是屬於「公有制」的組織體,所以其經營的成果是為全體人民服務的,其稅收和利潤是由全體社會成員共享的,否則那些「教育、醫療、養老、公益和糧食等農副產品、水電氣暖公交等「生活必需品」的免費和補帖就沒有大宗財政支出在那頂著。
也就是說,「國家資本主義」有與「社會主義」有大致差不多的含義,是個好詞。只是讓「淫人」給理解歪了。
你說辦企業,哪個國家不出點「資金、資本、資產」等就能把企業辦起來吧。政府代國家出錢,與私人、私人集團、家庭、企業等出「資金、資本、資產」辦的股份制或是獨資企業等的區別就在於:利潤或是剩餘價值的歸屬是有很大區別的。也即普惠的人數有很大的區別。
❸ 國有企業與國資企業有什麼區別
一、定義區別:
1、國有企業是指企業全部資產歸國家所有,並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的非公司制的經濟組織。不包括有限責任公司中的國有獨資公司。
2、國有控股企業是指在企業的全部資本中,國家資本股本占較高比例,並且由國家實際控制的企業。包括絕對控股企業和相對控股企業。
二、控股區別:
1、國有企業,是指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權,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支柱。
2、國有絕對控股企業是指國家資本比例大於50%(含50%)的企業,包含未經改制的國有企業。國有相對控股企業是指國家資本比例不足50%,但相對高於企業中的其他經濟成分所佔比例的企業(相對控股),或者雖不大於其他經濟成份,但根據協議規定,由國家擁有實際控制權的企業(協議控制)。
(3)國資國企經濟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國有企業特徵
具有企業的基本特徵
(1)它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2)它是由多數人組成的組織體;
(3)依法設立,法律確認其一定權利義務。
國有企業是一種特殊企業,如定義中所指出,它的資本全部或主要由國家投入,其全部資本或主要股份歸國家所有。這同其他全部或主要由民間社會(組織與個人)投資的企業不同。
我們說國有企業是一種特殊企業,除上述定義中所明白揭示的以外,其特殊性還表現於以下幾個方面:
1、國有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雖然也有營利目的,但也有非營利性目的,或者說它不以營利為目的。國有企業要執行國家計劃經濟政策,擔負國家經濟管理(調節社會經濟)的職能。對於有些重要行業和產品,明知在一定時期內不能營利,也要、或者說更需要國家投資開辦企業,而等到以後其經營能夠營利或盈利率較高時,民間社會願意投資了,這時國家倒往往可以減少投資,甚至退出這些領域。
2、國有企業雖然是一個組織體,但它只有或主要為國家一個出資人。這不同於合夥、合作企業和一般的公司,也不同於私人獨資企業。國家作為企業出資人,一般並不由最高國家機關(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或中央政府)直接進行具體的投資管理和經營活動,而是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原則,分別由各級有關國家機關或其授權部門,代表國家所有權人負責具體的投資、管理和經營活動。
❹ 2021年國資國企應如何完成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的使命任務
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基礎,是應對危機和長期發展的需要。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能力是我國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既要善於運用產業發展成果夯實產業鏈安全的實力基礎,又要善於塑造有利於產業鏈供應鏈優化與穩定運行的安全環境。
繼續完成「三去一降一補」重要任務。中大咨詢專家建議,對先進製造業企業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提高製造業貸款比重,擴大製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實施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發揮大企業引領支撐和中小微企業協作配套作用。發展工業互聯網,搭建更多共性技術研發平台,提升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加大5G網路和千兆光網建設力度,豐富應用場景。統籌新興產業布局。加強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標准有效銜接,弘揚工匠精神,以精工細作提升中國製造品質。
❺ 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2021年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使命任務是什麼
前段時間在朋友圈看到一篇中大咨詢的文章,其中有提到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2021年國資國企的使命擔當和發展導向:
1)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
3)深化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
4)弘揚企業家精神;
5)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
6)用改革辦法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
7)繼續支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工程;
8)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
9)繼續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力度;
10)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
11)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12)有序推進疫苗研製和免費接種;
13)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