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百年戰爭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天花板是什麼裝飾圖片 2025-08-22 06:54:48
海邊浪漫唯美圖片 2025-08-22 06:53:18
怎樣設置電腦列印的圖片 2025-08-22 06:30:36

百年戰爭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2-08-09 20:05:01

1. 做近代史ppt做個什麼素材的好呢急~~~~~~~~~·謝謝啦~!

做關於辛亥革命的吧,畢竟正逢辛亥百年,(我做的是關於抗日戰爭的)

2. 油畫《開國大典》詳細資料~!

《開國大典》是中國畫家董希文創作的油畫作品,原作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畫庫,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的是《開國大典》畫作的復製品。

該作品描繪了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一刻。

《開國大典》油畫原作於1953年創作。《開國大典》草圖於2014年12月首次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面世。



(2)百年戰爭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創作歷程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剛剛就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等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大會司儀、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宣布開會。

毛澤東庄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於本日成立了!毛澤東在義勇軍進行曲聲中,親自撳下電鈕,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

1951年初,中國中宣部、文化部開始籌備中國共產黨成立30周年紀念活動,其中之一就是舉辦黨慶畫展。中國革命博物館,作為參展地,迅速組織中國幾十位知名畫家,進行突擊創作。

董希文接到任務後,通過對開國大典的電影、攝影、圖片資料的研究,認為資料里的領導人和廣場上的群眾不在一個圖景中,不合乎自己的想法。在他的想像中,這幅畫應該是新中國開國領導集體與廣場群眾同在一個畫面的構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開國大典

3. 請問這張圖片上的風景是哪兒

景點名稱:波定堡[英國] 外文名稱:Bodiam Castle 必去理由:英國最漂亮的水中城堡之一 景點所在大洲: 歐洲【Europe】景點所在國家/地區:英國[Britain]景點所在省、州:東薩塞克斯郡 [East Sussex County] 景點相關網站:http://home2.btconnect.com/Crusader-Proct/Bodiam-Castle.html 景點簡介:
波定堡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東薩塞克斯郡,建造於1385年,是英法百年戰爭中,為了防衛法軍進攻所建設。波定堡坐落於一片湖泊周圍,這也是戰爭時期為了利用湖泊有利的防禦條件。
經過數百年後,本具國防價值的波定堡,因為臨水景觀設計相當特殊,被稱為「水中城堡」。城堡的形狀類似於一個矩形,也是英國最精緻的四方形城堡之一。城堡的院落很大,圍牆很高,非常有利於防禦敵人。在城堡的四角還有圓塔,不僅美觀,更具有防禦作用。雖然波定堡的外觀看起來依然堅固並且完好的保存了下來,但是其內部卻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城堡內部明確劃分出了不同的區域,有領主及其家人居住的地方、高級客房、駐軍區域以及僕人區等。
雖然波定堡的內部遭到了破壞,但是依然可以看出當年城堡的堅固和輝煌的歷史,以及為這個國家做出的重要貢獻。

4. 曾經的綠水青山,如今卻變成了荒漠戈壁是誰打破了寧靜的世界,卻讓戰火燒透人類的家園是誰抹去了孩童的


【範文一】
守望和平
打開書本,回望歷史的天空,硝煙滾滾,槍炮轟鳴,戰火熊熊。60多年前的一幕又現眼前:
中國,東北某村莊,烈火熊熊……
蘇聯,斯大林格勒,硝煙漲天……
法國,諾曼底海灘,血肉橫飛……
凄厲的轟炸,遍野的哀號,刺眼的鮮血,堆積的屍體,傾頹的房屋……
幽靜的小路,路邊排滿死屍,一個孩子若無其事地走過……
廢墟中無助的孩子聲嘶力竭地哭喊,這哭喊能撕碎人的靈魂。他似乎在呼喚戰場上生死未卜的父親,呼喚空襲中肢離破碎的母親,對家庭而言,戰爭奪去了全部。
戰爭!戰爭給世界給人民帶來的是毀滅性的巨變,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心靈的摧殘。
合上書本,心亂如麻,久久難以平靜。仰望同一片藍天,立足同一塊土地,呼吸同樣的空氣,感受同樣的友愛,為何要彼此殺戮,在殺戮中遠離安寧,遠離和平,遠離人性呢?
忽然,窗外傳來一陣刺耳的臟話,兩個男生為了走路時不小心的碰撞而大打出手。同校同學,同窗讀書,朝夕相伴,為點小事互不相讓。其實,彼此寬容些,勇於認錯,是可以避免許多爭斗的。
個人如此,國家間也是如此。
1970年,德國總理勃蘭特訪問波蘭,跪倒在華沙猶太人殉難者紀念碑前,向600萬猶太亡靈真誠懺悔;聯邦德國首任總理阿登納上任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宿敵」法國真誠道歉,因此贏得了法國的寬容,為法德和解奠定了基礎,也為歐洲和平做出了貢獻。1985年5月8日是德國投降紀念日,當時的西德總統魏茨澤克發表講話,認為德國在戰後四十年一直將這一天定為「戰敗日」是不妥的,「今天我們大家應當說,5月8日是解放的日子,它把我們大家從國家法西斯主義的統治中解放了出來。」2005年5月,德國總理施羅德給俄羅斯報紙撰文,對納粹德國發動的侵略戰爭給俄羅斯及其他各國人民造成的傷害表示道歉。德俄兩國政府均強調,「絕對不要再有戰爭,絕對不要再有暴力。」無論是德國人還是俄羅斯人都有義務和責任「永遠記住那場戰爭」,兩國將共同為加強歐洲乃至全世界的安全與穩定而努力。一個勇於認錯、敢於承擔責任的民族能得到所有人的寬容與諒解,彼此間忘記仇恨、銘記戰爭的傷痛,就能夠共同努力,讓慘痛的歷史不再重演。
如今,和平是全世界共同的聲音。但是,世界許多角落還有硝煙,還有殺戮,許多角落仍有不和諧的聲音。如何守護今天難得的和平生活,如何展望全人類的和平未來,德國人的真誠、懺悔,各國人民的寬容、諒解已經做出了最好的指引。
忘記仇恨,銘記傷痛,不讓歷史重演,是每個地球人的責任!
【教師評語】本文反思歷史,汲取教訓,通過一件日常小事折射出守望和平的大道理,一滴水見太陽,佐以充實的論證素材,旗幟鮮明的指出:勇於認錯、敢於承擔責任是獲得寬恕和諒解的前提,寬容和諒解又是和平的基礎。善於觀察,勤於思考,很有現實意義。
【範文二】
守望和平
在地球這副巨大的地圖上,在亞洲大陸中南部,有一道狹長的海灣,它弧起的角度彷彿是一彎新月,它有一個美麗的名字——月亮灣。這里不僅風光秀麗,而且蘊藏著豐富的「液體黃金」——石油。是的,這就是波斯灣,一個曾經美麗富饒的地方,現在卻是名副其實的火葯桶。
石油,讓這里繁榮富裕,也引來許多貪婪的目光。不知從何時起,潔白長袍世界中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軍服,這些軍服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維護和平、保護人權、實現民主……天空中呼嘯的機群轟飛了徜徉的白鴿,海洋里游弋的航母驅散了愜意的游魚,街道上耀眼的刺刀凝固了孩子的笑容,「聖城」變成了死城,兩河匯成了血河,千年古國一片荒蕪。
十年封鎖,一身襤褸徒四牆;十年恐怖,兩手空空心何傷;十年戰爭,十年生死兩茫茫。戰爭給這里的人們帶來巨大的災難,貪婪和慾望讓人世間的美好和諧盪然無存。
所幸的是,十年時間,人們逐漸認識到戰爭的災難,越來越多的國家和組織積極倡導和平解決爭端,反對戰爭,反對暴力。2003年1月8日,美國反戰組織「和平的明天」的部分成員來到1991年海灣戰爭中遭到多國部隊轟炸的巴格達「阿美利亞」防空洞前舉行燭光祈禱活動,反對美國可能向伊拉克發動的戰爭。「和平的明天」是由部分「9?11」恐怖襲擊事件死難者家屬發起的一個和平組織。巴以和談盡管舉步維艱,但總是走出了這一步;美伊對話盡管任重道遠,但畢竟給人一線希望。
收回同情悲憫的目光,關照我們的身邊。每天看著寧靜的天空,看著悠閑的人群,和諧的街道,我們沒有理由不堅守這片歷經百年戰爭和十年浩劫的和平樂土。圍繞著美麗的寶島台灣、富饒的南沙西沙,圍繞著敏感的克什米爾、復雜的朝鮮半島,談判在繼續,對話在進行,諒解與寬容讓這片醞釀著危機的土地依然和平、發展。當然,求同存異不是忍氣吞聲、委曲求全,寬容諒解也不是單方面的一廂情願,它需要問題雙方都放棄貪欲,真誠的為人民著想,去尋求和平的希望。
雖然現在世界局勢依然不太穩定,但是我相信,希望在,和平就能成為可能。心平氣和的談判,設身處地的諒解,真誠守信的對話,求同存異的忍讓,必將化干戈為玉帛,相逢一笑泯恩仇。
【教師評語】本文用詩意的語言、豐富的詞彙、大量的對比描繪了戰爭前後的波斯灣的巨大變化,從中反思戰爭,倡導和平。並聯系自身、現實指出守望和平的方法和要素。關心國事,客觀分析,處處透露著當代中學生的敏銳觀察和理性思考。
【範文三】
守望和平
尊敬的布希總統:
您好!我是一名伊拉克少年,我叫阿茲納克?伊斯蘭。您就叫我「伊斯蘭」吧,因為「伊斯蘭」是「和平」的意思,這是我們每一個伊拉克人的心願。
今天是我十五歲的生日,您一定會祝我生日快樂,一定會的。因為我在電視中看過您親切的親吻過一個過生日的美國男孩,並祝他生日快樂。您的笑容是那麼可親,就像我的爺爺。你在電視里說過,要給伊拉克人民帶來和平與幸福。爺爺也說過要讓我一生幸福,要給我過生日,買很大的蛋糕,但不久就被炸死了。
從我出生到現在,我從未有過生日,因為我們全家每天都在恐慌中度日,不知什麼時候就會闖進來一群美國大兵,砸爛我們的傢具爐灶,撕碎我們的布偶玩具,搜查什麼大規模殺傷武器。前兩天,他們就因為一把玩具槍槍殺了我的好友——一個十一歲的「恐怖分子」。
總統先生,我們真的羨慕美國的孩子。我曾在一段錄像上看到美國的中學生在家裡的電腦上完成數學編程,在塑膠籃球場上表演炫目的扣籃。而我們只能在家裡數著牆上的彈孔和街上的彈殼,在土路上狂奔躲避死亡的追逐。當我們眼饞的看著電視上美國的汽車、別墅,火

5. 生活大爆炸的角色介紹

《生活大爆炸》角色介紹:

Leonard Hofstadter

物理家,和Sheldon同屋,自從對面鄰居Penny出現後,改變很多宅男特性;脾氣很好,很能容忍Sheldon。IQ為173,加州理工的實驗物理學家,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目前正在研究海平面宇宙射線中的軟成分。經常可以看到他在實驗室里研究激光。他視力奇差,離了眼鏡無法看清東西。體內缺乏消化乳糖的半乳糖苷酶,因此不能吃乳糖,否則會釋放出有特殊氣味的氣體。

Sheldon Cooper

Shledon是Leonard最好的室友、同事、朋友;Shedlon是一名理論物理學家,有兩個博士學位,被稱為是天才,也同時是典型的理科生,說話冷幽默,並有極度自私心理,一心撲於研究事業。11歲上大學,15歲去德國Heidelberg學院做客座教授,研究方向是弦理論,一個碩士學位兩個博士學位。作為IQ最高的sheldon,相應的,具有最低的EQ。極其自負,拒絕相信世界上有比他聰明的人,認為自己是萬能的,不可能出錯。極其率真,總是直截了當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坦率」地指出對方很愚蠢。完美主義者,有極強的強迫症,不能忍受一切他認為不尋常不合理的東西。

Penn

Sheldon和Leonard對面搬來的新鄰居,基本上是一個沒大腦的美女,但是很有生活的情趣,給兩個男人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笑料。Leonard對Penny著迷,但是明顯這位美女不怎麼感冒。

女主角,金發美女,性感的美國甜心。The Cheesecake Factory的女服務員。性格熱情開朗,活潑好客,是典型的美國鄰家女孩。她是一個正常的、智商普通。但是社交能力健全的普通人,對於Sheldon那些高智商的刻薄語句完全不在意,對於Howard猥瑣搭訕深惡痛絕,並和Leonard有著搞笑的曖昧關系。她在與科學怪人門打交道的過程中逐漸變得生動可愛,當從來都聽不懂物理常識的她也能夠對別人拽幾句諸如「薛定諤的貓」來打哈哈時,曾經被那些深奧玄妙的台詞弄得一頭霧水的我們不僅也會會心一笑。

Raj Koothrappali

印度人,他的研究領域是天體物理學,當然又是另一個天才。Rajesh是Wolowitz的好朋友,他有典型的社交焦慮症,尤其他從來不和女人交流說話,這現象從Penny出現後,開始慢慢改變。天文物理學家,研究實驗物理。僅僅在其中一集里發現,他的辦公室右側貼著dark matter,或許是研究暗物質的。據說Sheldon站在他身後十分鍾後,設計出一個軟體來替代他的工作。這樣看來也許他是從事實驗數據處理方面的工作。他具有非常嚴重的社交障礙——不能和女人說話。擁有Ph.D學位。

《生活大爆炸》(英文:The Big Bang Theory 簡稱:TBBT)是由馬克·森卓斯基執導,查克·羅瑞、比爾·布拉迪編劇,吉姆·帕森斯、約翰尼·蓋爾克奇、卡蕾·措科、西蒙·赫爾伯格、昆瑙·內亞、梅麗莎·勞奇、莎拉·吉爾伯特、馬伊姆·拜力克等共同主演的美國情景喜劇。於2007年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播出。該劇講述的是四個宅男科學家和一個美女鄰居發生的搞笑生活故事。

《生活大爆炸》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rH3kOA0ucAOCKsH-ngbSyQ 提取碼: rcrw

6. 金雀花王朝從頭到尾發生……

金雀花王朝(1154~1458)

Plantagenet,House of

12~14世紀統治英國的封建王朝。1154年由亨利二世開創。王朝名稱的由來,一說亨利二世的父親安茹伯爵傑弗里經常在帽子上飾以金雀花枝,故有此名。除英國本土外 ,該王朝在法國的安茹、諾曼底、布列塔尼等地擁有大量領土,史稱安茹王朝。

亨利二世依靠城市支持,不斷加強王權,擴大國王法庭的司法許可權,推行陪審制以取代神判法。國王法庭活動的加強導致形成全國統一的普通法。此外,還進行軍事改革。實施盾牌錢制度,加強國王的軍事力量。理查一世(獅心王 ,1189~1199在位)參加第三次十字軍東侵,長期在外作戰,征斂繁多,招致貴族不滿。約翰(無地王,1199~1216在位)即位後,和貴族的沖突愈演愈烈,引起貴族的反抗,約翰被迫接受大憲章。亨利三世統治時期(1216~1272)封建經濟繁榮,騎士階層多轉向經營土地,在政治斗爭中嶄露頭角 。亨利三世即位初年曾多次重新承認大憲章,表示接受貴族監督。後因向教皇獻納過多,又任用法國封建貴族執政,引起英國貴族反對。1258年貴族武裝集會,強迫國王實行改革 。是年6月亨利三世被迫接受《牛津條例》,決定組織15人會議,非經會議同意國王不能做出任何決定。不久,反對派陣營因騎士和貴族利益沖突而分裂,亨利三世乘機否認《牛津條例》,內戰爆發。1264年 5月14日劉易斯戰役中,國王及王子被以 S.de孟福爾為首的貴族俘獲。孟福爾控制局勢 ,1265 年他召集貴族、騎士、城市市民集會議事,是為英議會之始。1265年 8月孟福爾兵敗被殺。亨利三世恢復王位。愛德華一世(1272~1307在位)制定一系列法令,保障封建主利益。1279年的《教產法》規定,如無國王同意土地不能轉為教產。1290年的《買地法》規定封臣得以代替方式自由轉移封土,從此不能再創立新的封土,是為封土製瓦解的開始。他倚靠騎士、市民等加強王權,1295年召集的議會被稱為模範議會。1297年他頒布《憲章的追認》文件,確認了無議會同意國王不得征稅的原則。愛德華三世在位期間(1327~1377),為爭奪在法國的領地,挑起百年戰爭。戰爭使英國貴族從大陸掠得大批財富,但卻加劇了英國農民的痛苦。愛德華三世死後 ,爆發了瓦特·泰勒起義。1399年理查二世(1377~1399在位)被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廢黜,金雀花王朝至此結束。

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

House of Plantagenet

1154-1189 亨利二世,1133-1189

法國安茹伯爵戈特弗雷德與英國國王亨利一世的女兒瑪蒂爾達之子。19歲時與因婚外情被丈夫休棄的法王路易七世王後埃利諾(30歲)結婚,取得法國南部大片領地。繼承英國王位後,其領土因同時包括英格蘭和法蘭西兩國的土地而變得碩大無比,是法國國王擁有領土的兩倍以上。

晚年因夫妻失和及爭權等原因,導致妻子和兩個兒子合謀舉兵謀反,亨利舉兵與妻兒交戰,由於法蘭西國王和羅馬教皇的先後介入,亨利先勝後敗,最終被迫將政權移交給次子理查後隱居,在極度郁悶中含恨去世。

他所建立的王朝本稱為安茹王朝,因為使用金雀花的小枝做為家族徽章,因而人們俗稱其為金雀花王朝。

1189-1199 理查一世(獅心王),1157-1199

亨利二世次子。因長子出家為修士而成為繼承人。亨利前往英國繼承王位後,理查與母親埃利諾在法國阿基坦相依為命,與父親關系疏遠形同陌路。後受母親的唆使和主君法王腓力二世的挑撥,出兵擊敗父親奪取了王位。

理查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法國騎士,他討厭英國,不會說一句英語,身為英王十年,在英格蘭前後總共只待過六個月。他把英國交給寵臣代理,只要按時繳稅就對海峽那邊發生的事情不聞不問,因此被評價為最失敗的國王之一。其實理查才不關心英國變成人間地獄或什麼東西呢!

理查以身為法蘭西騎士自豪,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留在法國參與法國內部的『群雄爭霸』,法王腓力二世是其最主要的競爭對手。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時,在神羅皇帝巴巴羅薩溺死,法王腓力二世棄軍潛逃的情況下,理查獨力支撐起十字軍聯軍的指揮重任,在人數和戰術都不如對手的情況下,多次擊敗埃及蘇丹薩拉丁,迫使穆斯林與其簽訂明顯對基督徒有利的和平協定,最終十字軍在理查與薩拉丁化敵為友的歡樂氣氛中結束。

理查因其在戰場上無與倫比的勇猛和神乎其技的指揮手腕,而被畏懼他的對手敬稱為『獅心王』(the Lion Heart)。但是戰場上所向無敵的勇士,在當世最傑出謀略家——法王腓力二世一浪接一浪的陰謀打擊中,疲於奔命一事無成。東征回國後,理查隨即陷入與腓力爭奪法國主權的漫長戰爭,並在一次攻城戰中,肩中流箭破傷風而死。

1199-1216 約翰(失地王),1167-1216

亨利二世第四子,獅心王理查同胞兄弟。傳說自幼英俊乖巧最受父親寵愛,因此當他和母親、兄長一起謀反打敗父親時,據說亨利二世因受深此打擊而悲憤病亡。

和討厭英國的兄長理查不同,約翰長期留居英格蘭並關心英國的政務,是一個負責任的統治者。在十字軍東征期間,法王腓力二世秘密從前線返回法國,計劃在英國發動政變擁戴約翰篡奪理查的王位,但是計劃遲遲沒能成功,理查迅速平定動亂後也輕易地原諒了不忠實的弟弟,看來約翰未必如一些史書記載那樣,是熱衷於取兄長而代之的大陰謀家。

獅心王死後無嗣,約翰在圍繞王位繼承的斗爭中獲得多數貴族的支持和擁戴,成為新任國王,但這或許是謀求獨立的貴族和法王串通的陰謀。約翰繼位後,把注意力從歐洲大陸轉移到英國的內政上,致力於英國的經濟建設和王權強化,因此與英國貴族之間的矛盾急劇升溫,加上法王腓力煽風點火,約翰反而落得了最不受歡迎的昏君稱號。

法王腓力煽動英國貴族反對約翰,與此同時積極備戰,准備以武力收回屬於安茹家族的法國領土。洞察到法王野心的約翰動員英國貴族整兵渡海作戰,卻因得不到足夠的支持而戰敗。由於戰敗造成的財政困難和威望下跌,導致英格蘭有力貴族的群起反抗,約翰最終被迫向貴族妥協,簽署了承認封建特權和城市自治的《大憲章》,這一事件也被稱為是英國民主政治的起源。

1216-1272 亨利三世,1207-1272

約翰之長子,九歲即位。在位期間最大的功績是與法國和解,結束了兩國長期敵對關系。由於和法王路易九世是表兄弟關系,因此亨利三世多次請求路易九世介入調停英國國內貴族對國王的反抗行動,在法王強大外援下成功壓制了貴族的反彈,實現了一段時間的政治安定,這一時期也是金雀花王朝歷史上英法關系最親密的時期。

路易九世死後,英國貴族反抗國王的浪潮再次捲起,亨利在內戰中敗北,被迫接受貴族的要求,設立貴族議會以限制君主權力,這也被稱為英國現代議會制度的先河。

1272-1307 愛德華一世(長腿王),1239-1307

亨利三世長子。因為雙腿修長而獲得『長腿』的雅號(我倒懷疑是不是因為他一生東奔西跑活躍於各地的戰場而獲此綽號)。繼位前被父親封為初代威爾士親王,從此王位繼承人受封威爾士親王遂稱為慣例。繼承王位後打敗反抗國王的貴族,強化了王權,把父親建立的議會改造為國王籠絡和操縱貴族的工具,並增設非貴族議員,開創了現代議會制度的雛形。此外長腿愛德華還首創了後來在百年戰爭中大出風頭『威爾士長弓手』部隊。

長腿年輕時曾率軍參加十字軍前往耶路撒冷作戰,遭刺客暗算,全靠心愛的王後照料得法才撿回性命。在認識到收復聖地無望後,將注意力轉移向英格蘭的後院——蘇格蘭高地。長腿愛德華一生多次用兵蘇格蘭,但在蘇格蘭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和羅勃布魯斯的奮戰下,愛德華雖取得了多次輝煌勝利卻始終無法實現他的目標。

在心愛的王後病逝後,愛德華變得狂躁不安喜怒無常,再加上陰險的法王腓力四世老在背後搞鬼,愛德華的晚年沒有取得什麼值得一提的成果,最後病死在遠征羅勃布魯斯的途中。

1307-1327 愛德華二世,1284-1329

愛德華一世長子,著名的同性戀代表人物。沉溺於文藝對政治漠不關心,導致大權旁落奸臣當道,政府腐敗民心渙散。出兵蘇格蘭戰敗後又承認蘇格蘭的獨立,聲望跌落到最低點。其王後伊莎貝拉是陰謀家法王腓力四世之女,嫁到英國原本就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1325年攜兒子愛德華返回法國娘家,和弟弟法王查理四世合謀,利用英國朝野的不滿發動政變,於1327年將愛德華二世廢黜和流放,並於兩年後將其殺害。
傳說中,愛德華二世被殺害時,憎惡其同性戀行為的人用燒紅的鐵條插入其肛門以示侮辱和鄙視,這一傳說並沒有十分可信的證據。

1327-1377 愛德華三世,1312-1377

愛德華二世之子,由謀殺親夫的母親擁立繼位。初無實權,於1330年在處死了母親的寵臣——逼迫其父退位的莫蒂默伯爵後親政。因為是法王查理四世的外甥,當查理四世死後無嗣時,主張自己也擁有繼承法國王位的權利(這在當時的歐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法國的貴族們為避免英國干預法國內政而擁戴瓦魯瓦家族的菲利浦六世繼承王位,遭致愛德華強烈的不滿,由此拉開了百年戰爭的序幕。

戰爭初期在英軍愛德華三世之子——愛德華黑太子的率領下取得一系列輝煌勝利,甚至在戰場上抓獲了當時的法王約翰二世,但是法國人隨即擁立了新的國王查理五世以示絕不妥協的決心,同時在國內黑太子與國王之間也由於政見不合而漸生摩擦。黑太子由於獲得軍隊和議會的擁戴而擁有越來越大的政治影響力,對此深感不安的愛德華國王竟然扶持自己的另一個兒子組建派系與黑太子對抗,兩派人馬的政治斗爭搞得舉國中分,動盪不寧。雖然斗爭的結果以黑太子的離奇死亡而匆匆收場,但是失去英明統帥的英軍已無復從前的銳氣,百年戰爭的第一階段的草草落幕。

1377-1399 理查二世,1367-1400

黑太子愛德華之子。繼承祖父王位,但是實權被叔父蘭開斯特公爵約翰·岡特把持。由於這個原因而記恨蘭開斯特家。親政後驅逐了堂弟蘭開斯特公爵亨利,並沒收其領地。1399年,亨利在國王遠征愛爾蘭時舉兵拘捕了國王,並讓國會同意將理查廢黜,由亨利即位。蘭開斯特王朝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