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井崗山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玉米棒生病的圖片有哪些 2025-08-22 01:00:11
什麼辦公軟體可以加圖片 2025-08-22 00:54:10
藍底數字圖片素材 2025-08-22 00:54:06

井崗山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2-08-09 05:28:27

A. 圍繞井岡山脫貧事件寫一篇作文

圍繞井岡山脫貧實踐寫一篇作文。也有時間我回來我我我給你寫一篇現在沒時間。

B. 井岡山紅色旅遊介紹,跪求!

特色推薦★觀賞「世界自然遺產」三清山的絕特峰林,博覽神奇秀麗挺拔的山水風光;

★感受「中國最美麗的鄉村」婺源鄉村神韻,品鄉村特色「老母雞湯、荷包紅鯉魚」;

★聽獨特瓷樂,飽覽千年瓷都「景德鎮陶瓷藝術」;

★體驗「匡廬奇秀甲天下」之廬山真面目

★傾聽井岡山紅與綠的交響樂章,品味美好人生

行程介紹第1天筆架山黃洋界哨口早餐:自理中餐:自理晚餐:自理住宿:火車上上海南站井岡山火車站(行駛時間約14小時10分鍾)上海南站乘18:12分K271次赴革命聖地——井岡山第2天筆架山黃洋界哨口早餐:自理中餐:自理晚餐:自理住宿:井岡山井岡山一地早8:22分抵達井岡山火車站。游覽被譽為「天下第一杜鵑山」的筆架山(往返索道自理150元/人,游覽時間約3小時):筆架山索道是世界上單段驅動最長的索道,全長5200米;它以十里杜鵑長廊享譽世界,是井岡山集自然山水風光,革命歷史遺跡,客家民俗風情三位一體的景區,擁有著名的「五大奇觀、十大美景」;參觀茨坪紅軍大本營--茨坪毛澤東舊居(游覽時間約30分鍾);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游覽時間約1.5小時);瞻仰北山烈士陵園(游覽時間約1.5小時)、詩詞碑林、雕塑園;江西廚具店(講解式購物商場約40分鍾)第3天筆架山黃洋界哨口早餐:自理中餐:自理晚餐:自理住宿:火車上井岡山/上海南站(行駛時間約14小時1分鍾)早餐後乘車前往黃洋界哨口(車程約40分鍾,游覽30分鍾),參觀紀念碑、工事地、炮台,觀雲海、朱毛挑糧歇息地--黃洋界何樹,參觀大井朱毛舊居(游覽時間約30分鍾),游水口景區(游覽時間約2小時),觀水口彩虹瀑布(水口至五指峰遊船自理,42元/人),遠眺百元人民幣背面圖案--五指峰(游覽時間30分鍾),井岡山土特產店(自行購買約40分鍾),送18:12分K272次空調火車返上海第4天筆架山黃洋界哨口早餐:自理中餐:自理晚餐:自理住宿:抵上海南站8:13分抵達上海南站。結束愉快的遊程,返回溫馨的家!

有其他什麼不清楚可以聯系我

C. 井岡山黃洋界的圖片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答案正在整理中,請您稍等一下~

D. 領導要我做一些關於井岡山革命故事的圖片,就是圖片配文字的那種。 找了半天找不到什麼好圖,解析度都不夠

去網路圖片哦。

E. 江西省井岡山的風景名勝。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黃洋界茨坪西北面17公里處,是人文和自然景觀相結合的景區。黃洋界每拔1343米,這里峰巒疊嶂,地勢險峻,氣象萬千,時常彌漫著茫茫的雲霧,好象汪洋大海,一望無垠,故又名「汪洋界」。

五指峰位於茨坪西南面六公里處,因峰巒像人手的五指而得合,海拔1438米。五指峰峰巒由東南向西北伸延,綿亘數十公里,氣勢磅礴,巍峨峻險,至今杳無人跡,還是個「神秘世界」,人只能站在隔岸的「觀景台」上遠望其巍峨的雄姿,是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現已列為自然保護區。兩邊巨峰對峙,中間一條深谷,谷底為龍慶河,即井岡山河。半山腰有個「天軍洞」,相傳為當年太平天國軍駐地,與五指峰相望的還有「龍慶洞」。傳說此洞曾藏龍居仙,當年紅軍曾在此頂嚴寒、斗冰雪,堅持了40多天游擊戰,故名「游擊洞」。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座落在當年井岡山軍事根據地中心的茨坪。磚瓦結構、飛檐挑角,整個建築既有秀麗典雅的南方特色,又具古香古色的民族風格。它建成於1959年,是我國第一個地方性革命博物館,1962年朱德同志題寫館名

茨坪是井岡山市政府所在地,海拔820多米,是一座美麗的公園式山城,高樓林立,古木參天,賓館、旅社、飯店等旅遊設施齊全,旅遊車可通往各大景點。茨坪中央是挹翠湖公園,綠蔭如蓋、湖面如鏡、亭台樓閣相映成趣。南端的南山公園,火炬台氣勢磅礴,北端為雕塑園,有全國著名的雕塑家用青銅、漢白玉、花崗石等雕塑成比真人略大的17位最早在井岡山從事革命活動的人物,其中有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袁文才、王佐、賀子珍、陳正人等當年的形象,形態逼真、栩栩如生。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依山臨水,聳立於捐翠湖旁,與茨坪革命舊址群隔湖相望。該館始建於1959年,館名由朱德元帥親筆手書,建築古樸庄嚴,具有明顯的民族風格。館舍建築面積達3065平方米,陳列面積2000餘平方米,其中原物860多件。這些文物、圖片再現了井岡山斗爭的光輝歷程,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課堂。

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在茨坪北面、山體如一座羅漢大佛像、林木蔥郁的北岩峰落成,坐北朝南,佔地26.68公頃。

井岡山五龍潭其中之一.是五潭中形態最美的一潭。在瀑布出水口處有一卷髻狀蒼石,水流則分兩股迂迥,在蒼石下又合成一股蜿蜒而下,遠看第五潭瀑布,好似一位身著大袍裙的仙女在翩翩起舞,線條輪廓極其分明,故名仙女瀑。仙女瀑布落差四十餘米,潭面開闊,深不見底.

龍潭瀑布群位於茨坪北面七公里處,有五潭十八瀑之稱。龍潭以瀑布眾多、落差較大,形態優美而著稱。
筆架山
江西 / 井岡山
還沒人想去/1人來過
游記(0) / 圖片(2)
筆架山位於茨坪西南二十公里處,因峰巒的十七個峰次排列,形同筆架,故而得名。景區內以揚眉峰為中心,以險峰、奇石、古松和杜鵑等景觀為特色,以雲海和日出為奇觀,來此一游,可大飽眼福。特別是在這里可以觀賞罕見的「十里杜鵑林」,它綿亘在這17里的山峰的峰脊上,每年暮春初夏,群花怒放。綿亘的十七峰的峰脊上,杜鵑成林,組成了一條杜鵑廊。這里的杜鵑獨具特色,全部是大樹,一般都有六、七米高,最高的有十多米,樹徑一般在五、六十公分之間,最大的達一點二米。而且杜鵑品種眾多,計有猴頭杜鵑、雲綿杜鵑、井岡杜鵑、鹿角杜鵑、紅毛杜鵑、小葉杜鵑、江西杜鵑等二十六種。由於高山氣候,加上杜鵑品種繁多,筆架山杜鵑林盛花期也較長,從每年四月上旬一直到五月底,花開一個半月,盛花時節架山成了一望無涯的花海,紅花、紫花、黃花、白花、還有三色相繼的花,競相怒放。上暮春初夏時節,是賞杜鵑的最好季節。
大井
江西 / 井岡山
還沒人想去/2人來過
游記(0) / 圖片(2)
大井位於茨坪西北面七公里處,革命歷史參觀點有毛澤東同志舊居,紅軍醫務所舊址等。

1927年10月下旬,毛澤東率領沖國工農革命軍上井岡山首先就到達這里。他領導紅軍深入群眾,向群眾宣傳革命真理,組織、武裝群眾、幫助群眾進行生產勞動,解決實際困難。
挹翠湖公園
江西 / 井岡山
還沒人想去/還沒人來過
游記(0) / 圖片(2)
挹翠湖公園位於茨坪中心,四周為茨坪的林蔭大道所環繞,環境十分幽雅,也是憩息和玩賞的極好場所。游園佔地面積120餘畝,園內有挹翠湖、茶室、亭榭、盆趣園等游賞景點。在公園北端還建有中國優秀旅遊城「馬踏飛燕」雕塑標志。園內有水面80多畝,著名書法家陸儼少為之題寫「挹翠映波」,因而命名為挹翠湖。湖心島上山岩譎奇,蕙蘭爭艷。倚欄小憩,頗有唐代詩人所描繪的「閑雲潭影日悠悠」之趣。
小井
江西 / 井岡山
還沒人想去/還沒人來過
游記(0) / 圖片(2)
小井位於茨坪北面六公里處,這里有中國紅軍的一所醫院——「紅光」醫院,現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對外開放。當年的「紅光」醫院設有門診室、手術室、病床等,共三十二個房間,可容紅領巾的傷病員二百多人。
革命烈士陵園
江西 / 井岡山
還沒人想去/1人來過
游記(0) / 圖片(2)
景區簡介

位於茨坪北面,遍植蒼松翠柏,氣象庄嚴肅穆。烈士紀念堂內存放著井岡山斗爭時期為革命英勇捐軀的烈士的遺像,還存放著部分老革命家的骨灰。

景色特點
紅軍造幣廠
江西 / 井岡山
還沒人想去/還沒人來過
游記(0) / 圖片(1)
五大哨口
江西 / 井岡山
1人想去/1人來過
游記(0) / 圖片(2)
五大哨口是進入井岡山中心地區的重要山中隘道。這里山峰陡峭,峽谷幽深。北面有黃洋界,北面有八面山,西南面有雙馬石,南面有硃砂沖,東西有桐木嶺,通稱「五大哨口」。
井崗山碑林
江西 / 井岡山
還沒人想去/還沒人來過
游記(0) / 圖片(0)
井岡山碑林始建於1987年7月,自1989年清明節起對外開放。碑林由碑亭、碑廊、自然碑型等部分組成,因勢而構,曲折回環,別具一番情趣。「井岡山碑林」為書法家舒同題寫。
龍潭風景區
江西 / 井岡山
還沒人想去/還沒人來過
游記(0) / 圖片(2)
龍潭位於茨坪西北面7公里處,由五龍潭和金獅面兩個景區組成,是自然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景區。五神河是龍潭「五潭十八瀑」的源泉。溪水沖擊小井峽谷後,陡然跌落絕壁之下,又連續飛下四級斷崖,形成梯狀的五個氣勢磅礴的瀑布和深潭,這就是碧玉、鎖龍、珍珠、擊鼓、玉女等五潭五瀑。細察五潭,碧水泱泱,樹影幢幢,崖壁如刀削斧鑿,崖腳怪石,汀芷競秀,綠蔭覆蓋四周。仰觀五瀑,潭潭無俗水,瀑瀑似神女,隨景暢想曲,千姿心中意。1977年夏,著名畫家陸儼少游歷龍潭繪畫時,驚嘆不已,既繪畫又作詩記興雲:
黃陽界
江西 / 井岡山
還沒人想去/1人來過
游記(3) / 圖片(3)
位於茨坪西北面,這裏海拔1343米,群山巍巍,形勢險要,時常彌漫著茫茫雲霧,好像一望無垠的汪洋大海,故又名「汪洋界」。關於黃洋界的名字來歷,當地還有一種說法。傳說古時在這里靠寧岡方向的村莊里住的是姓黃的當地人;靠井岡山這邊的村莊里住的是楊姓客家人。為了互不侵犯,兩村的人在中央立了一塊石碑為界,名為「黃楊界」。因為這里屬萬洋山的分支,又因「洋」和「楊」同音,後來又寫作「黃洋界」。
花果山
江西 / 井岡山

游記(0) / 圖片(0)
花果山位於茨坪東面一公里處,因這里山花爛漫,盛產楊梅,故而得名。花果山的桂花坪、蘭花坪是游覽勝地。這兩處面積近兩萬平方米。桂花坪連片集生著數百華的桂花樹。桂花樹的樹圍,一人難以合抱,桂樹的冠幅,遮蔭數十米。每年七、八月間,桂花遍地,香飄百里。蘭花坪綠樹蔭中叢生著井岡山特有的蘭花品種「井岡春蘭」。桂花坪周圍有近百公頃茶園,江西優質名茶「井岡翠綠」即產於此。1962年朱德同志重上井岡山,就曾在此賞蘭品茶。
茅坪村-八角樓

茅坪位於寧岡縣東南16公里處,距茨坪36公里,現有公路相通。井岡山斗爭時期,湘贛邊界黨、政、軍領導機關和紅軍後勤機關曾設立於此。現存革命舊址20多處,主要有八角樓毛澤東舊居、湘贛邊界工農兵政府舊址等。八角樓是茅坪村謝氏慎公祠後面的一棟土磚結構的兩層樓房,因裝飾癢八角天窗而得名。1927年10月至1929年2月,毛澤東經常在這里居住和辦公,寫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等光輝著作。現樓內陳列著毛澤東當年用過的大硯台、竹筒鐵盞青油燈等物品。

F. 請問誰有「井岡山會師」大圖片

我有

G. 哪位大神有井岡山主峰的高清圖片(舊版人民幣100元的背面圖案),發我一下重金懸賞。

H. 因為特殊需要這里有幾張井岡山茨坪部分圖片望廣大網友為我介紹

第一張圖:是茨坪鎮挹翠湖公園中通向水面上一座涼亭的石板橋。歷史意義。。沒有,跟井岡山斗爭無關,是後來城市基礎建設的一部分
第二圖:位於茨坪鎮的毛澤東同志舊居,同時也是前敵委員會的辦公地點,《井岡山的斗爭》就是在這里寫的。
第三幅圖:井岡山大會堂,也叫小禮堂,位於井岡山賓館內。會堂,開會用的。有時候也會用來給學生六一兒童節匯報演出
第四圖:湘贛邊界防務委員會遺址,1928年7月,茨坪成立湘贛邊界防務委員會,王佐任主任,鄧允庭任黨代表,主要負責,召集赤衛隊隊長會議,修築公事,救護傷員,打土豪分財產給紅軍,地方政府和群眾。
最後一圖:「朱毛會師」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余部和湖南暴動起義軍於1928年4月28號到達寧岡,5月4日,與毛澤東部隊在寧岡龍市召開兩軍會師大會正式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

I. 井岡山的地理位置、為什麼作為紅色聖地、圖片、文字、人物、事件、音像、精神…………

井岡山,位於江西省西南部,地處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

在中國革命的史冊上,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史上,井岡山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在開辟井岡山根據地的斗爭中,通過艱苦實踐,摸索到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明確了「支部建在連上」、「執行三大任務」的重要制度;制定了人民軍隊必須遵奉的「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後「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經過充實,完善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至今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每個成員的行動准則。但由於種種原因,井岡山斗爭留下的文獻不多,親歷者們撰寫的回憶文章也不多。這就使得有關井岡山的記載,顯得比較單薄,尤其缺少鮮活、生動、有血有肉的情節。

千年的歷史變遷,不變的青山秀水,積淀下來的是濃郁的地方文化。從1927年紅色的鐵流融匯在井岡山之後,井岡山的生命
井岡山力得到了煥發,「星星之火」不僅燃遍了神州,同時,凝聚成了不朽的井岡山革命精神。傳奇的石刻碑帖,淳樸的民間風俗,優美的民間傳說,豐富的文學作品……構成了井岡山的深厚人文背景。
井岡山的「紅色文化」的形成得益於它的光榮歷史。秋收起義失敗之後,毛澤東分析了當時的情勢,決定放棄攻打湖南中心城市長沙原定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放棄了「城市包圍農村」的道路,改走「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於是經過三灣改編等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除了位於農村,農產品豐富,解決了部隊的糧草問題,群眾基礎好,更重要是它位於湘贛邊界,在當時是「兩不管」(即湖南省、江西省都不管轄)地帶,敵人統治力量薄弱,而且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便於保存和發展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的建立,把革命的退卻和革命的進攻巧妙結合起來,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開創了符合中國國情的勝利道路。各地共產黨人也領導了武裝起義,紛紛建立革命根據地,形成了燎原之勢。雖然革命的時代已經遠走,但是我們依舊要傳承和發揚革命時期艱苦奮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