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時間打開扇窗的恆星,有著哪些數據和秘密
EPFL天體物理學家參與了一顆非常稀有的恆星發現,這顆恆星特別古老而且缺乏金屬。作為來自遙遠過去的信使,它將讓科學家們在大爆炸之後對年輕宇宙有更多的了解。EPFL天體物理學實驗室(LASTRO)的研究員Pascale Jablonka說:有了重大發現,這對我們對宇宙中第一代恆星形成的理解提出了質疑。」是,這是一個致力於尋找最古老和缺乏金屬的恆星的國際項目。它允許最近鑒定出一件極為罕見的物品。它被命名為「純凈221」,是迄今為止銀河系光環中最缺乏金屬的10顆恆星之一。此外它是兩顆幾乎完全不含碳的著名恆星中的一顆。這一突破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與太陽相比,大多數元素的耗竭系數在1萬到10萬之間。此外不同元素的詳細模式也很突出。通常非常缺乏金屬的恆星在碳元素上表現出很大的增強,而這顆恆星卻沒有。這使得這顆恆星成為同類恆星中的第二顆,也是早期宇宙的重要信使。科學家們曾經認為碳是一種必要的冷卻劑,可以使恆星形成的氣體雲產生小碎片,並導致高紅移宇宙中低質量恆星的形成,現在有兩個這樣古老和低碳恆星的例子,模型需要修正。
2. 誰有太陽系(順序的完整)八大恆星的圖片
美國太空總署的這個網頁能幫到你:
http://photojournal.jpl.nasa.gov/index.html
3. 行星和恆星和紅巨星和超紅巨星的對比圖片
1、行星(英語:Planet、拉丁語:Planeta)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恆星的天體。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恆星的自轉方向相同。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且近似於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
傳統定義
行星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恆星的天體。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恆星的自轉方向相同。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相對於月球)且近似於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2007年5月,麻省理工學院一組太空科學研究隊發現了已知最熱的行星(攝氏2040度)。
隨著一些具有冥王星大小的天體被發現,「行星」一詞的科學定義似乎更形逼切。歷史上行星名字來自於它們的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們在星空中行走一般。太陽系內肉眼可見的5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早在史前就已經被人類發現了。16世紀後日心說取代了地心說,人類了解到地球本身也是一顆行星。望遠鏡被發明和萬有引力被發現後,人類又發現了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目前已被重分類為矮行星)還有為數不少的小行星。20世紀末人類在太陽系外的恆星系統中也發現了行星,截至2012年2月4日,人類已發現758顆太陽系外的行星。
新的定義
如何定義行星這一概念在天文學上一直是個備受爭議的問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2006年8月24日通過了「行星」的新定義,這一定義包括以下三點:
1、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
2、質量必須足夠大,來克服固體應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近於球體);
3、必須清除軌道附近區域,公轉軌道範圍內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體。
4. 恆星圖片
5. 有沒有在同一片星空上,恆星和流星同時落下的圖片!!我想當頭像....
諾,周圍都是恆星
6. 跪求天狼星的高清圖片
求天狼星的高清圖片
天狼星是除了太陽以外最亮的恆星,他的美麗,他的神秘幾千年來吸引了多少人們!已經神秘消失的古代高度發達的瑪雅文化據說就是來自天狼星!他的伴星據說居住有外星人!
但是,他實在太遙遠了!天狼星距地球約8.6光年,以致我們的天文學家們用最好的天文望遠鏡也看不清他的神秘面目。在最好的天文望遠鏡里,天狼星永遠只是一個光點而不能有絲毫放大!想要求天狼星的高清圖片目前的技術條件還差的很遠!我也特別喜歡天狼星!但是,遺憾啊!
7. 河外星系中有沒有肉眼可見的恆星 最亮的是什麼 著名的有哪幾個
有,SN
1987A,曾經能夠肉眼看到,但過了那陣就看不到了,因為它是一個超新星。
該星暴發時的光於1987年2月23日到達地球,當年五月時視星等達到了3等,比北斗星中的「天權」還要亮一些。
也就是說,河外星系中能被我們肉眼看見的恆星必是超新星一類。
當年拍下的SN
1987A圖片,圖片中右上方放大圖中的右上方那顆就是,本大圖中和放大圖中其餘的可分辨恆星均是銀河系的前景星,包括放大圖中的那個行星狀星雲也是銀河系內的。
8. 第一顆恆星有多麼的奇特,是哪個時期誕生的
如果你對本文有知識疑問等可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將盡可能的為你解答,同時也歡迎大家展開討論。大家能學到知識,了解不曾知道知識信息,方不負作者撰寫這樣一篇科學科普文章。
詹姆斯·韋伯將擁有哈勃望遠鏡的7倍的聚光能力,但是他將能夠在光譜的紅外光譜中看到更遠,揭示出那些比哈勃所能看到的更早的星系。圖片版權:NASA / JWST科學團隊
但是還有更多的科學要做。即使是詹姆斯·韋伯(James Webb),我們也不可能一路走到所有人的第一個明星身上,但是我們很可能會更好地處理他們到底在哪裡和什麼時候。至於第一批原始星星?第一顆星星證實除了氫和氦之外沒有別的東西?如果大自然對我們友善,詹姆斯·韋伯不僅會給我們帶來第一個,而且會給我們帶來很多例子。
宇宙在那裡等著我們去發現它。如果我們想知道答案,我們只需要看看。當我們建立更好的觀測站並獲得更好的數據時,我們對所有這些數據的理解只會改善。
9. 宇宙中八大行星的圖片
八大行星是太陽系的八個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八大行星自轉方向多數也和公轉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兩個例外。金星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天王星則是與公轉軌道呈97°角的「躺著」旋轉。
與2006年之前提到的九大行星概念不同,在2006年8月24日於布拉格舉行的第26屆國際天文學聯會中通過的第5號決議中,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
(9)恆星的唯美圖片擴展閱讀
大行星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質量足夠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體呈圓球狀,這些冥王星都相符。但是冥王星沒有能夠清空其軌道上的其它物體,因此冥王星被歸為矮行星。從此太陽系從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
水星在許多方面與月球相似,它的表面有許多隕石坑而且十分古老;它也沒有板塊運動。另一方面,水星的密度比月球大得多,(水星 5.43 克/立方厘米 月球 3.34克/立方厘米)。水星是太陽系中僅次於地球,密度第二大的天體。
事實上地球的密度高部分源於萬有引力的壓縮;若非如此,水星的密度將大於地球,這表明水星的鐵質核心比地球的相對要大些,很有可能構成了行星的大部分。因此,相對而言,水星僅有一圈薄薄的硅酸鹽地幔和地殼。
巨大的鐵質核心半徑為1800到1900千米,是水星內部的支配者。而硅酸鹽外殼僅有500到600千米厚,至少有一部分核心大概成熔融狀。
10. 整個宇宙行星恆星的圖片(迄今為止),各國天文學家拍攝的真實圖片。
你想要個一兩張還是什麼的,多了去了啊
都是由頻譜添加的顏色,其多彩性呈現了行星雲翳不同等級的噴射物質,紅色代表氮氣,綠色代表氫氣,藍色代表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