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5個最大的沙漠 大哥大姐幫幫忙吧!!!!!!!!!!!急急急急急~~~~~~~~~~~~~~~~~~~~~
世界十大沙漠
被雪覆蓋的沙漠
塔克拉瑪干沙漠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世界上大型沙漠俱樂部成員之一,從面積上來看,它在眾多非極地沙漠中位居第15位。它位於塔里木盆地,沙漠覆蓋面積為270000平方公里。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北緣和南緣都有絲綢之路的支線穿過。 2008年,這片「中國沙漠之最」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的降雪和最低的氣溫,雪連降了11天。整片沙漠都被冰雪覆蓋,在沙漠中這樣大規模的降雪還是非常罕見的。
藍湖沙漠
巴西的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 巴西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全球30%的淡水資源都儲備在這。在這樣一個國家我們居然也能找到沙漠,實在難以置信。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國家公園位於巴西北部的馬倫容州,佔地面積300平方公里,公園內遍布雪白的沙丘和深藍的湖水,堪稱世界一絕。 但為什麼沙漠中又會出現藍湖呢?這片沙漠與眾不同之處就在它的降雨量,雖然貌似沙漠,但其年降雨量可達1600毫米,是撒哈拉沙漠的300倍,雨水注滿了沙丘間的坑坑窪窪,形成清澈的藍湖。在乾旱季節,湖水完全蒸發掉了。而雨季過後,湖中卻不乏各種各樣的魚類、龜和蚌類,好像它們一直就沒有離開過似的。對此有兩種假設:一種說法是,它們的蛋或卵就埋在沙子下面,雨季來了,就孵化而出;另一種說法,是「不辭辛苦」的鳥類將它們的蛋或是卵一趟趟地帶過來的。
最大的鹽沙漠
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鹽原 鹽原可以算是玻利維亞的標志性景觀了。位處高原之中,沙漠廣闊且近乎平坦,與天空渾然一體。沙漠中,有幾個湖,由於各種礦物質的作用,湖水呈現出奇怪的顏色。 四萬年以前,這片地區曾是史前巨湖明清湖的一部分。之後,湖水乾涸,剩下兩個大鹹水湖:普波湖與烏魯烏魯湖,以及兩大鹽沙漠,即烏尤尼鹽原與科伊帕薩鹽原,其中前者較大。從面積上看,烏尤尼鹽原是美國博納維爾鹽灘的25倍。據估計,這里的鹽量大100億噸,目前,每年的開采量不到25000噸。
埃及的白色沙漠
到埃及法拉法拉綠洲旅遊,絕對不能錯過的一大景觀就是「白色沙漠」。沙漠位於法拉法拉以北45公里處。這里的沙子呈奶油一樣的雪白色,和周圍的黃色沙漠形成鮮明的對比。
鮮花盛開的沙漠
智利的阿他加馬沙漠 阿塔卡馬沙漠位於南緯29度線以北,占據了智利領土很大的一部分。沙漠位於安第斯山脈以西,並沿著南美大陸的太平洋海濱呈長條狀。可是,到了南回歸線靠近安托法加斯塔一帶,海霧帶來了大量的水分,為沙漠中的植物生長提供了必要條件。多虧了海霧和「儲水」的本領,許多植物存活了下來。在乾旱的年份,為了生存、繁殖,生長會被推遲。
納米比亞的納米比沙漠
有大象的沙漠 納米比沙漠位於非洲的南部,它沒有北邊的撒哈拉沙漠面積大,但是卻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已變成化石的遠古樹木屹立在納米比沙漠的死亡谷中,它們背後是紅色的沙丘。納米比亞這個國家正是因納米比沙漠而得名。納米比沙漠位於南非的西海岸線上,即眾所周知的骷髏海岸(Skeleton Coast),這條荒涼的海岸線上到處都是失事船隻。納米比沙漠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它還擁有全球最高的沙丘,其中一些竟然高達300米,這些沙丘環繞在索蘇維來(Sossusvlei)周圍。 另外,如果夠幸運的話,你能看到納米比沙漠中的大象,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處能夠看到大象的沙漠。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納米比沙漠地區有很多動物和植物的化石。多少年來,納米比沙漠像磁石一樣吸引著地質學家們,然而直到今天,人們對它依然知之甚少。
澳大利亞辛普森沙漠
紅色的沙漠 澳大利亞辛普森沙漠因其鮮艷的紅色聞名於世。這里由於鐵質物質的長期風化,使沙石裹上了一層氧化鐵的外衣,於是,一望無垠的沙漠便成了一團火,在陽光照耀下顯得壯麗異常。
埃及黑色沙漠
沙漠中的黑色石頭 埃及的黑色沙漠就位於法拉夫拉白色沙漠東北100公里遠的地方,它所在的地區是火山噴發所形成的山地,那裡到處都是黑色的小石頭。不過這些石頭的顏色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樣黑,呈棕橙色。
南極洲
最乾燥卻也是最潮濕的「沙漠」 南極洲有著世界上最極端的氣候,長久以來,這片大陸一直無人居住,因為那裡實在太冷了。1983年,科學家記錄下了那裡的極端低溫:華氏零下129度(約合攝氏零下89度)。南極洲是世界上最乾燥的地方,同時也是最「濕潤」的,說它濕潤並不是因為其降雨量大,而是因為它98%的面積都被冰雪覆蓋。南極洲每年的降雨量不足5厘米,因此它也可以稱得上是「沙漠」。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面積為8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占據了北非大部分地區。大約有4百萬人居住在這里。撒哈拉覆蓋了西撒哈拉、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埃及、蘇丹、查德、馬里以及茅利塔尼亞的大部分地區。
2. 求一組ps的沙漠素材
3. 世界上除了黃色的沙漠,為何還有白色的沙漠
在埃及法拉夫拉以北約45公里處,這座埃及法拉夫拉沙漠就是世界尚很罕見的白色沙漠,這里的沙子與其說和正常的沙子,倒不如說是白石打磨成細粒的沙礫,這樣景觀在全世界估計也就只有這一處了。白色沙漠到處都是石灰石,長期分化後,沙漠表面幾乎都是類似被壓得粉碎的粉筆模樣的沙礫。
而且還有一些沙漠就和鹹水湖相連,在巴西這個巴西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是由眾多白色的沙丘和深藍色的鹹水湖共同組成,其美麗的景色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看上去這里也是白色的沙漠,但是比其他沙漠要「可愛」的地方就是這里是有水的。
4. 古埃及人在沙漠中建造金字塔,伙食依靠什麼。
尼羅河沿岸的谷底在河水泛濫後十分肥沃,古埃及人就利用每年定期泛濫的河水來種植農作物。所以說當時埃及的農業是十分發達和先進的。不僅有小麥也有蔬菜。另外雖然埃及大部分是沙漠但尼羅河附近還是有廣袤的森林,可以砍伐樹木用來生火。而且古埃及人大部分居住在尼羅河沿岸,沙漠中基本就是無人區,所以交通以及食物的供應還是比較方便的。
5. 世界十大最美沙漠是
沙漠,在人們的心目中,似乎就是「單調」、「寂寞」的代名詞。寸草不生的沙漠地帶總是讓人聯想到死亡。然而,大漠的風景有時候也讓人嘆為觀止,也會讓久居鋼筋混凝土鑄就的都市叢林中的人們心馳神往。下面就讓我們看看世界上最迷人的10大沙漠究竟是哪些吧。 1.中國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被白雪覆蓋的沙漠中國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除南北兩極之外,世界上面積第15大的沙漠,也是中國境內最大的沙漠。它覆蓋了塔里木盆地總面積337600平方公里的面積,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餘公里,南北寬約400多公里。它的北部和南部邊界地區被當年的絲綢之路的兩條路線所穿過,古時候的人們曾嘗試繞過這片不毛之地。2008年,塔克拉瑪干沙漠曾連續11天遭遇罕見的大雪,這是其有記載以來的最大幅度的降雪和低溫天氣。沙漠地區降雪是比較罕見的,因此白雪皚皚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也成就了一副壯麗的雪地沙漠美景。2.巴西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沙丘伴著鹽湖巴西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 聽起來讓人難以置信:在一個擁有世界上30%淡水資源和最大雨林的國家,我們竟然可以找到一處「沙漠」。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位於巴西馬拉尼奧州境內,這里也是巴西的北部海濱地區。1981年巴西政府在這里建立了國家公園,佔地約300平方公里(155萬公頃)。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是由眾多白色的沙丘和深藍色的鹹水湖共同組成,其美麗的景色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每年的7月到9月大量的降雨將會在這篇沙漠中營造出數以千計的大大小小的池塘。這些池塘小的好似水塘,大的就像湖泊。白色的沙,藍色的水,讓你不知道是身處沙漠中,還是海灘邊。去那裡游泳的話,相信沒有人會和你搶游泳池,因為漫山遍野都是游泳池。3.玻利維亞烏尤尼沙漠:世界上最大的鹽湖沙漠玻利維亞烏尤尼沙漠 烏尤尼沙漠是玻利維亞的代表性風景區,位於玻利維亞西南部的高原地區,東西長250公里,南北最寬處150公里,總面積1.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鹽湖。烏尤尼無愧於世界第一大鹽湖的稱號,據說,這里的鹽層很多地方都超過10米厚,總儲量約650億噸,夠全世界人吃幾千年。當地人更是近水樓台,吃鹽自然不用花錢。不過到這里玩條件相當艱苦:高度海拔3700米,一萬多平方公里的湖區內無人居住,裡面光禿禿一片,幾乎找不到辨別方向的參照物。湖水還可以像鏡子一樣反射太陽光,很多湖泊的水體由於湖底沉積的各種礦物質而呈現出奇特的顏色。4.埃及法拉夫拉沙漠:白色沙漠 埃及法拉夫拉沙漠 埃及法拉夫拉沙漠最奇特之處就在於它是一處白色沙漠,它位於埃及法拉夫拉以北約45公里處。沙漠呈現出像奶油一樣的白色,和世界上其他地區的黃色沙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5.智利阿塔卡馬沙漠:最乾旱的沙漠智利阿塔卡馬沙漠 阿塔卡馬沙漠占據了智利南緯18°~28°之間的大面積領土,南北長約1100公里,絕大部分在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和阿塔卡馬兩省境內。在《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中,阿塔卡馬是世界上最乾旱的沙漠。難以想像一次乾旱竟延續了400年之久,但這的確曾發生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部分地區。這些地區自16世紀末以來,於1971年首次下了雨。位於阿塔卡馬沙漠北端的阿里卡從來不下雨。它已成為一個聞名的度假地,靠引安第斯山脈的管道水來供水。 6.納米比亞的納米比沙漠:有大象的沙漠 納米比亞的納米比沙漠 納米比沙漠位於非洲的南部,它沒有北邊的撒哈拉沙漠面積大,但是卻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已變成化石的遠古樹木屹立在納米比沙漠的死亡谷中,它們背後是紅色的沙丘。納米比亞這個國家正是因納米比沙漠而得名。納米比沙漠位於南非的西海岸線上,即眾所周知的骷髏海岸(Skeleton Coast),這條荒涼的海岸線上到處都是失事船隻。納米比沙漠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它還擁有全球最高的沙丘,其中一些竟然高達300米,這些沙丘環繞在索蘇維來(Sossusvlei)周圍。另外,如果夠幸運的話,你能看到納米比沙漠中的大象,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處能夠看到大象的沙漠。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納米比沙漠地區有很多動物和植物的化石。多少年來,納米比沙漠像磁石一樣吸引著地質學家們,然而直到今天,人們對它依然知之甚少。7.澳大利亞辛普森沙漠:紅色的沙漠澳大利亞辛普森沙漠 澳大利亞辛普森沙漠因其鮮艷的紅色聞名於世。這里由於鐵質物質的長期風化,使沙石裹上了一層氧化鐵的外衣,於是,一望無垠的沙漠便成了一團火,在陽光照耀下顯得壯麗異常。8.埃及黑色沙漠:沙漠中的黑色石頭埃及黑色沙漠 埃及的黑色沙漠就位於法拉夫拉白色沙漠東北100公里遠的地方,它所在的地區是火山噴發所形成的山地,那裡到處都是黑色的小石頭。不過這些石頭的顏色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樣黑,呈棕橙色。9.南極洲:世界上最乾燥卻也是最潮濕的「沙漠」南極洲 南極洲有著世界上最極端的氣候,長久以來,這片大陸一直無人居住,因為那裡實在太冷了。1983年,科學家記錄下了那裡的極端低溫:華氏零下129度(約合攝氏零下89度)。南極洲是世界上最乾燥的地方,同時也是最「濕潤」的,說它濕潤並不是因為其降雨量大,而是因為它98%的面積都被冰雪覆蓋。南極洲每年的降雨量不足5厘米,因此它也可以稱得上是「沙漠」。10.撒哈拉沙漠: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幾乎占滿非洲北部全部。東西約長4800公里,南北在1300~1900公里之間,總面積約860萬平方公里,大約有400萬人口生活在這里。撒哈拉沙漠西瀕大西洋,北臨阿特拉斯山脈和地中海,東為紅海,南為薩赫勒一個半沙漠乾草原的過渡區。撒哈拉沙漠覆蓋了茅利塔尼亞、西撒哈拉、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埃及、蘇丹、查德、尼日和馬里等國領土,緊挨摩洛哥和突尼西亞。撒哈拉沙漠非常乾燥,但是它的大部分地區每年都會定期下雨,只不過降雨量只有十幾毫米罷了。
6. 沙漠發現一具女干屍,4000年過去了,為何容貌依舊美艷至極
前一段時間所爆料的一個重大新聞,就是埃及沙漠里發現了一具女干屍,但是被發現的時候容貌依然保存完整——埃及的保鮮術,屍體基本沒有被破壞,沙子對屍體的保存有保鮮作用!
沙子能夠保存屍體的完整性
其實說到沙子對人的屍體有保險作用,這個很多人不理解,但是可以這樣說,在物理學校有一個詞叫做比熱容,因為沙子是一個熱性的物體,它的皮絨非常大,換句話說在天氣溫度高的時候它的溫度會非常高,但是在天氣溫度低的時候它的溫度也非常低。由於古代埃及經常有寒冷的天氣,而且常年沉在地下的屍體被沙子覆蓋,比熱容大讓沙子的溫度越發的變低,所以溫度極低就會導致實體很難腐爛……
7. 在埃及沙漠的深處,為何還有鱷魚存在
被發現的並不是鱷魚,而是鯨魚哦,雖然這片沙漠之前是海洋,但是也不一定沼澤,因此有鱷魚的可能性還是很小的。
在鯨魚谷中發現的這種鯨魚的化石是一種叫做“械齒鯨”的鯨魚,目前這種鯨魚已經滅絕了,根據相關的還原和研究,械齒鯨應該是一種長著小腳的魚類,從外貌上看比較像是海蛇,而他還有一個十分珍貴的特點,就是他是沒有呼吸孔的。沒有呼吸孔,那麼是怎麼呼吸的,這點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點。關於這種鯨魚的未知還有非常的多,謎題仍然沒有完全解開,但是重大的發現卻對遠古生物的研究有非常大的貢獻。
8. 埃及90%國土都是沙漠,靠什麼養活了近億的人口
眾所周知,埃及處在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上,極度缺乏水資源的國家,也是全世界沙漠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資料統計,埃及的國土面積大約有96%都是沙漠,國家將近有99%人口,都生活在國土面積僅有4%的尼羅河等少數綠洲上。
因為埃及外來打工的人多,這也減輕了埃及的糧食壓力,同時也為埃及創造了僑匯收入。目前埃及在海外務工的人群人數多達300多萬人,這一部分人也是埃及僑匯收入的主要來源。
埃及目前雖然養活了上億的人口,但是由於沙漠多與國土條件較差,糧食很大一部分都是依賴進口。目前,埃及經濟發展依然很落後,埃及要想讓國民過上更高水平的生活,埃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9. 地處荒漠地區的埃及,這里是怎麼誕生悠久文明的
「你不僅以你美麗的港口,龐大的艦隊,豐富的各地的產品,壟斷著整個地中海的船運。外海的水域,無論是紅海還是印度洋,也都在你的掌握之中。」——普魯薩的忒奧克利托斯《牧歌》
埃及地處居於歐、亞、非三大洲的交匯處。
它與歐洲隔地中海,遙遙相望;與西亞有著陸路的聯通;越過紅海,又與印度洋緊密相連。它是連接阿拉伯東部和西部的橋頭堡,又是通往非洲內陸的北大門。
《刺客信條·起源》之中的古埃及武器
不過,正是在這種對外擴張之中,古埃及人的傳統文化遭到了極大的破壞。
即便是在金屬冶煉技術上,古埃及人獨立發明了冶鐵技術,擁有了鐵質的精良武器,但是文化上的停滯,仍舊腐蝕著這個古老的國度。
不像古代華夏文明,技術進步的同時,文化領域也依舊在向前發展,並且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古埃及在那個時代,文化和技術的進步之間,出現了嚴重的錯位。
到了後來,盡管拉美西斯王朝的一度興盛,但是值得注意,古埃及的國力仍舊走上了下坡路。
總結包括異族、異族文化在內的非地理因素的出現,降低了一直維護著古埃及,對其起著重要作用的地理條件支配的影響。
當塞納克裡布(也譯作「辛那赫裡布」,為古亞述帝國國王,公元前705-前681年在位)打敗了「埃及諸王」之後,標志著古埃及進入了全面衰退階段。
自此以後,埃及遭受多次入侵和異族統治的開始,這些入侵者包括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以及英國人。自公元前 330 年起,埃及就完全喪失了獨立。
有著夢幻般開局的古埃及文明,先是由於技術落後,以及文化發展的倒退,最終造成了文明的逐漸式微,時至今日,「古埃及」已然成了一段過往的歷史。
雖然華夏文明與古埃及文明相比,前者有著更加強大的包容力,經歷時間的考驗而歷久彌堅。不過從另外一段古老文明身上,我們也能得到一些啟迪。畢竟,滿招損,謙受益。
10. 埃及法拉夫拉沙漠為什麼被稱為白色沙漠
埃及法拉夫拉沙漠,是地球上著名的白色沙漠。白沙漠的名字來源於白堊,這些白堊在沙漠中高高聳立,被沙塵暴侵蝕成不同的形狀,如蘑菇、尖塔、尖峰等。
大自然的有些風景的形成原因真的是個謎底啊,神秘的大自然賜予了我們如此美麗的景色,希望人類可以好好保護這些美麗神奇的景色,讓它們永遠流傳下來成為一道永遠的風景,讓我們世世代代都可以見識到大自然的神奇,不僅是埃及法拉夫拉白色的沙漠,更有許許多多其他美麗的風景等著我們去發現,去保護,成為一種文化,一種信號,讓它們的美麗永存於這個地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