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中國人民幸福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手機圖片如何打馬賽克 2025-08-14 09:16:32
畫畫頹廢動漫圖片素材 2025-08-14 09:11:27

中國人民幸福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2-08-02 22:49:36

⑴ 建設幸福中國手抄報內容有哪些急!!!!!!

徵文:
建設幸福中國



有人質疑中國,有人否定中國,有人蔑視中國,但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毫不否定自己時時湧起的驕傲與自豪,處處感受的幸福與歡樂……
那件事雖已過去很久,但現在憶及,仍是無法忘卻,它帶給了我太多太多的感動……
那是兩年前的一個早上,我正和爸爸媽媽悠閑地吃著早餐,一切看似和往常一樣的平靜,這時,電話響了,爸爸起身去接,可幾秒鍾後,爸爸帶著哭腔的聲音從電話那邊傳出:「一定要救爸!無論如何,我要一個活的父親!」聽到這,我和媽媽趕緊起身去問爸爸怎麼回事,從爸爸緊張的語氣中,我們知道了這一噩耗:爺爺出車禍了,司機逃逸,爺爺生死未卜……
急匆匆的帶著眼淚趕到醫院,剛進急診樓就看到家裡的親人都焦急的等待著,四個伯伯和四個姑姑都已趕到,爸爸也急切的上前詢問,加入了等待的行列,這時,醫生走了出來,說爺爺受了很嚴重的傷,堅持治療會是一個無底洞,而且爺爺生命跡象已十分微弱,治療難度十分大,建議選擇放棄……這時,幾乎全家人都異口同聲的說:「不,不放棄!」醫生沉默了一下,感動的點點頭,讓家人去辦住院,可是,還有一個難題尚未解決,就是最俗卻最有用的——錢。
根據醫生的估計,一直治下去會花很多錢,而且不一定治好,而所有的錢湊起來之後,也僅有總數的二分之一多一點,錢,的確是個令人折腰的大問題。眼看,爺爺已進入治療,但效果不佳,這天深夜,爸爸媽媽在客廳里討論一件大事——賣房子救爺爺!我還記得,爸爸撫摸著我的頭,寵溺地問「賣掉房子救爺爺,你會高興嗎?」我毫不猶豫的點點頭,結果,爸爸又哭了……
第二天,剛到醫院,爸爸就叫來另外四個伯伯,可爸爸還沒開口,二伯就先發制人:「大家都別愁了,我要把房子賣了,爸不能有事。」「我也正有此意」另外四人異口同聲的說,大家面面相覷,大伯說:「要賣也該我賣!都不許爭」「我家有兩套,賣我的!」四伯不容分說的接下話,「你那是給兒子的房,不能賣,我家的小孩還小,還是個女孩,將來也花不了什麼錢,四哥你家是男孩,賣了房子將來怎麼辦?」爸爸堅定的說「賣我的」「賣我的」五兄弟都爭著賣自家的房子,誰也不讓步,最後竟不歡而散……兩天過去,爸爸找好了房子的買家,媽媽和我都支持賣房,可四伯打來電話說,自己已將房子賣掉,大家都是兄弟,買誰的都一樣,同根同源,又有什麼可計較的呢?掛掉電話,不常流淚的爸爸,眼眶悄然濕潤……
如今,爺爺已基本恢復健康,爸爸和四位伯伯的感情也更加熱絡,每次五兄弟一起陪爺爺散步,爺爺總是笑個不停,那種笑,來自心的深處……因為作為子女,爸爸伯伯們沒有忘記爺爺的養育之恩。在爺爺久卧床榻的時候,他們沒有放棄!寧願自己傾家盪產,他們也要博得一種可能,那就是把爺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哪怕多活一天,那也是值得的!作為兄弟,他們互相著想。在家族面臨危難的時候,他們沒有一個人的出發立場是為了自己,都在想著對方,都在考慮著長遠,都希望自己來為家族承擔風浪。
孝悌之道,或許是一種責任,是人在這個社會當中,對父母、對兄弟的責任。但我更感到一種感動,一份前景,這種責任,小而言,是「家和萬事興」;大而言,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實,全社會都好比是一家人,彼此這間都有責任,當親情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共享,那樣的社會,才會是真正的美好、幸福。
「 家國天下,家國天下,有家,才有國,才有天下!」這在我們中華民族,是一條亘古不變的真理,縱觀當今世界,也只有我中華,才有這樣的傳統,願每個人都能有爺爺那份快樂,願每個人都能像爸爸伯伯們那樣和諧無私,願每個家庭都能像我家一樣溫暖和睦,這樣,我們將一同攜手,創建一個更美好,幸福的中國!

演講稿
建設幸福中國
親愛的同學們:
陽春三月,萬物復甦。在這個充滿朝氣的時節,在同學們的期盼下,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交通運輸工程學院「為什麼而讀書」主題教育啟動儀式暨第三屆班級文化藝術節開幕式。值此庄嚴而神聖的時刻,我們明確了思想,統一了認識,在新的征程中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在此,我向全院發出倡議:堅定信念,執著追求,為中華崛起、建設幸福中國而努力讀書。
天行鍵,君子以自強不息!當歷史與社會責任壓在我們年輕一代身上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心憂天下,敢為人先,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們一定要走進知識的海洋,打開書海,讀萬卷書,行千里路,必須充分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少壯輕年月,遲暮惜光輝。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的學習受到國家的熱切期盼,學校的殷殷關懷,我們應該把握難得的機會,把每一分每一秒都充分利用起來,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積極投身於建設幸福中國的事業中,努力為構建和諧社會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今日莘莘學子,明日國家棟梁。歷史賦予我們重大而神聖的使命,那就讓我們用青春的智慧和滿腔的熱血,鑄就更加幸福而美好的人生!讓我們胸懷大志,敢於拼搏,為成就美好未來而努力奮斗吧;讓我們堅定信念,執著追求,為振興中華、建設幸福中國而努力讀書!
我庄嚴宣誓:
胸懷大志,銳意進取;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博學力行,守正拓新;專注學業,刻苦鑽研;明確目的,端正態度;勤思好學,勇於創新;執著理想,自強不息;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團結同學,善待他人;誠信考試,嚴於律己;完善人格,提高素質;不負重託,不辱使命;服務人民,奉獻社會。

⑵ 關於建設中國幸福中國的素材.就是需要很接近我們現實生活的例子....還有事可以從生活中就可以體現的

當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師里,聽著老師娓娓動聽講課時,你可曾想過: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如何得來的?它是由我們的先輩用血肉之軀換來的!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歷經種種磨難才走向今天的輝煌;中國革命從奮斗——挫折——再奮斗的歷程中,闖出一條通往勝利之路,才有了60年前新中國揚眉吐氣屹立在世界東方。
為了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這壓在中國人民頭上多年的「三座大山」,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無數革命先烈為了打到國民黨反動派,為了建立新中國,不怕犧牲,前仆後繼。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麼來之不易啊!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黨的「二十五」規劃綱要為中國未來5年的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同時也表達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美好願景。那麼,我們廣大的青少年應該怎樣為實現「二十五」的目標,建設幸福中國作出貢獻呢?
2011年5月4日,胡錦濤總書記曾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對廣大青年提出了三點希望:把文化知識學習與思想品德修養緊密結合起來,把創新思維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把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學習是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也是黨對青少年一代的具體要求。只有把學習文化知識和思想品德修養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青少年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望,應該自覺將創新與實踐聯系起來,在扎實掌握書本知識的前提下,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在實踐中發現新知,運用新知,加強創新思維,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增長才幹,提高創新能力,為將來在社會上成就事業奠定良好基礎。在成長的過程中,還要堅持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在發展個人興趣專長和開發優勢潛能的過程中,在正確處理個人,集體,社會關系的基礎上,張揚個性,彰顯本色。
建設「幸福中國」,靠國家政策扶持和行動,更要靠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有義務和責任為他人,為社會的幸福作貢獻。在追求和建設國家幸福的過程中,我們國家需要規劃,個人也需要謀劃,怎樣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創造自己的「財富」和「幸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幸福起來」,從而達到真正的「幸福中國」的願望目標。
我們廣大青少年是幸福中國的建設者和開拓者。文化知識,思想品德修養,創新思維,社會實踐,全面發展,個性發展,這是青少年成長道路上必須面對的課題。只有正確認識和處理這些關系,才能成為棟梁之材,才能肩負起建設幸福中國的重任,創造美好的未來!
通過讀《建設幸福中國》使我深深感受到了學習的重要性,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和過硬的技術本領,在學習中得到自我完善使自己成為建設幸福中國的合格接班人,我堅信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讓我們為了理想而奮斗,為了幸福中國而奮斗吧

⑶ 【求】2008感動中國的圖片素材---【高清,大圖】---做展牌用的,好的加分

「嘀嗒、嘀嗒……」思緒猶如晶瑩的水珠,一滴一滴悄然從頭濾過。
小的時候,愛就是一根棒棒糖,一件新衣服,媽媽一個甜甜的吻;長大些,當開始暗笑兒時想法幼稚
的時候,心中的愛,就是那種轟轟烈烈,感天動地的東西;再大些,倒覺得自己已經長大,而和家長、老
師之間發生沖突的時候,竟不知道愛是什麼了,只知道自己總在希翼,總在渴望;然後,到自己真正慢慢
成熟起來的時候,漸漸地,對愛又有了一種新的認識,只是,這認識就像是一團模糊的影子,總也找不到
頭緒。愛,就在這影子背後,卻遲遲不肯露出真面目。我總是試圖尋找,試圖把握,可它就像是在和我捉
迷藏,時而飄搖而至,時而消失無蹤,若隱若現,居無定所。直到我放棄追尋,慢慢平靜下來的時候,竟
驚奇地發現,愛就在我身邊,時時刻刻伴我左右。
那就是一種心靈悸動的感覺,一種感動得想哭的感覺。閉上眼,真正感受到愛的時候,就會感覺溫暖
。思絮飛起來了……
我開始覺得,愛是無聲的。它從未離開過我,只是我自己一直不懂得珍惜罷了。它靜靜地圍繞著我,
暖暖地將我包裹起來,讓我不受任何傷害,給我快樂、給我歡笑。
或許是我脆弱,沉浸在被愛的幸福中,我卻總是以淚水回報。然而,也許這才是我內心真正的感受,
愛是感激,是希望,愛使我充滿力量,使我的心變得愉悅、安詳,讓我看清一切。
我終於明白什麼是愛了,那模糊的影子,是爸爸的背,是媽媽的唇,是老師的眼睛,是一切愛我的人
給我的關懷,注視。而愛,就在我心中……

2.讓世界充滿愛

愛,它可以是家人之間的愛、同學之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而我今天就要說一說同學之間那種真
摯、純潔的愛。
在我讀三年級時轉來了一位新來的同學叫音兒,她剛進教室就好象全身閃爍著金光,不得不讓人有一
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剛開始她學習有點困難,但她不曾放棄,因為她所花的時間都比其他同學多得多。果
然皇天不負苦心人,音兒的英語成績從10分到92分以上,雖然有如此的成績,可他不驕傲而且有些時候我
們不會做的題目她會做,還認認真真的幫大家解答,絲毫不馬虎,但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這件事。咱班有
個調皮大王—小剛,他的名字大家一聽就有點害怕,每個同學都對他敬讓三分,對他的話沒人敢說「不」
惟獨音兒不一樣,小剛不會背書就讓音兒幫他騙老師一次。音兒堅定地說:「不可能,只要你用心背一定
能行!」就這樣一句話,小剛在星期三報復音兒,將她手裡的一疊試卷撞翻了而且幾乎都臟了。音兒哭了
,大家看不下去,都想去告老師誰又敢。後來有一個經常被小剛打的小明偷偷地告訴了老師,老師火冒三
丈把小剛拖到了校長辦公室,音兒跑了過去全班也跟著去了。但在路上音兒卻說了一句另人一想不到的話
:「老師,算了,我們總得給小剛一個機會,我想他只要願意保證不再犯這樣的錯誤就行了。」老師聽了
音兒的一番話被深深感動,也原諒了小剛,就從那時小剛學習好了,也樂於助人,小又有成為了班中的一
員了,這還得謝謝音兒。
快樂的時刻總是短暫的,音兒和我們相處了一年就走了,但她的身影卻永遠留在了大家的心理,在他
身上我們也學會了很多,尤其是「愛」這個字,原來同學們之間的愛是並不可少的。我也知道只要有愛才
能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風氣。所以,讓愛保持下去吧……

3.讓世界充滿愛
愛,這個令人陶醉的字眼,創造出了人類五彩斑斕的生活。愛的世界到處充滿了陽光和色彩,我們很
難想像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了愛,那將會是多麼的可怕。
愛會給生活創造出無限廣闊的天空。沐浴在愛的陽光里,我們就可以把冷漠變成親切,把仇恨變成寬容

在生活中,我們確實需要一顆愛心,需要一種由愛而滋生的寬容、大度、淡泊的情懷,這樣,就會把
世界看得美好。當愛之花在我們靈魂深處綻放的時候,一切塵世間的煩惱、紛爭、誤解都將灰飛煙滅,化
作一種春風化雨般的溫潤。
記得那是一個星期五的晚上,我打開電視機,調到文藝台,收看「閃電星感動」節目。這次說的是一
位復旦大學的大學生,因為突發腦溢血,卧床不起,成了植物人。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支付不起那巨
額醫葯費。但是這位大學生非常喜歡聽光良的歌,每當放到光良的歌,他就會有反映;手會抬起來一點,
或者嘴巴張開一些。似乎很高興,也想一起來唱歌。光良得知這個情況後,立即給這位大學生寫了一封信
鼓勵他,告訴他一定會醒過來的。隨後,他就來到「閃電星感動」,做了一期節目。節目中,他用大學生
突發腦溢血,卻無錢醫治的真實事例,感動了許多好心的人,他們紛紛為大學生獻出了自己的一片愛心。
光良還進行了「愛心拍賣」將自己拍新專輯封面時穿的一件衣服作為拍品,以一元起拍,拍了出去。這時
,光良唱起了大學生最喜歡聽的一首《童話》。大家又再一次為大學生捐款,現場十分感人。我也留著淚
,給節目組發簡訊,因為一條簡訊就代表著我的一片心意。最終,光良順利地為這位大學生籌齊了醫葯費
。這時,現場又響起那熟悉的旋律。
「……你要相信,相信我們會像童話故事裡,幸福和快樂是結局。」

4.讓世界充滿愛

愛,無處不在。我在一份報紙上,看到了這樣的一件事。
有一個小男孩,在一次回家的路上,他背著書包,興高采烈的穿過馬路時,一輛約重五噸的卡車飛馳
而來,當司機發現時,已經來不及了,卡車從小男孩的腳和手臂壓去,「啊……」一聲慘叫後,司機剎住
了車,他急匆匆的跑向小男孩的身旁,當時他早已昏過去,身體血淋淋的,慘不忍睹……
小男孩被送到了醫院,聞訊趕來的家屬痛苦流涕,拚命地捶打著啞口無言的司機,時間一分一秒的流
逝著,小男孩在手術室中呆了六個多小時,過了不久,醫生出來了,搖了搖頭,很遺憾地說:「對不起,
我們已經盡力了,現在他的四肢殘廢,如果想要治療,就要去松江,但希望很小,希望你們做好心理准備
。」小男孩的媽媽聽了,差點暈了過去。小男孩的家屬決定還是搏一搏,可是昂貴的手術費又是他們的一
塊心病,大家的希望破滅了,傷心欲絕。
一些媒體聽了,都很感動,於是決定幫助他們,在新聞上發布了他們的事件,許多人都知道了,都很
感動,毫不猶豫地拿出了口袋裡的錢,某校的學生、老師、校長知道了,紛紛把錢投進了捐款箱,連一些
窮困家庭也伸出了援助之手,因為他們知道自己雖然苦,可是別人比他更苦。
在短短一個月里,便湊齊了手術費,當這些錢送到他們手中,眼淚頓時流下來了,小男孩的父母哽咽
著說:「謝謝,謝謝你們……」話沒說完,便泣不成聲了。這一幕,出現在屏幕上,人們也盯著他們,看
邊哭邊看。
兩個月後,小男孩終於走出了醫院,腳卻沒有以前那麼靈活了,仍需要大人的扶持。小男孩在醫院的
這幾個月里,忍受著極大的痛苦,他的家屬異常心痛。
讓大家互相之間充滿愛,讓世界充滿愛,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創造更美好的世界吧!

⑷ 拜託,找一些幸福人物素材,SOS!THANK

到這里看看

http://photo.carvetimes.com/

⑸ 有關於幸福的素材,什麼是幸福

幸福這東西就像星星一樣,黑暗是遮不住它們的,總會有空隙可尋。我們在人生的歷程中,不管犯了多少過錯,產生過多少誤解,然而,在過錯和誤解的空隙之中,不正閃爍著幸福之光嗎?——
哪裡有生活,哪裡就有幸福。越往前去,它就越多,越多。

⑹ 有關民生幸福的作文素材

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將一個貧窮落後的舊中國,建設成了一個逐步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的社會主義新中國。

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不斷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給人們解決了不少困難,使我們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這是新中國每個公民有目共睹的。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終於迎來了科學發展的春天,萌動著春天的氣息。就拿我們學校來說吧!以前的舊學校,教學樓十分狹窄,光線昏暗,又不美觀;有時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如今,我們搬進了新學校,教學樓十分寬敞,房子也不漏水了,可以和政府的辦公樓相媲美。

美術室、電腦室、音樂室、舞蹈室、多媒體教室,一應俱全。校園進行了綠化建設,種著人見人愛的桂花樹、四季常青的柏樹。那方方正正的大草坪綠草如茵。塑膠操場上,一個個嶄新的乒乓球台,一副副新穎的籃球架,一件件鍛煉器材顯得格外引人注目。為老師和學生的校園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今年,學校又為留守兒童建起了「留守兒童之家」,為留守兒童提供了方便。學校圖書室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開闊了我們的視野。那裡,成百上千、琳琅滿目的圖書讓我們渴望知識的孩子們有了新天地。讓我們把作業中那沉悶的心情拋到九霄雲外,讓我們輕輕鬆鬆地拋開一天的煩惱、不愉快,盡情地享受那充滿樂趣的知識樂園,盡情暢游在那五彩繽紛的知識海洋中。這些都來自於黨的「民生工程」的好政策,讓我們得到了實惠,我們應好好讀書,將來報效祖國。「民生工程」這一好政策,不僅在學校中,而且在我們家中也有許多變化。人們通過辛勤地勞動,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改變了。

從前,房子大多是矮小擁擠的,現在人們有錢了,家家都住進了寬敞明亮的高樓大廈。人們不但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且又開始向小康邁進了。記得改革開放前,中國80%的人居住在農村,如今,已將近一半的農民住進了城市,我們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想,今後在黨的關懷下,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奮斗下,我們的生活一定會更加燦爛,一個繁榮富強的中國將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⑺ 有關幸福的素材

第一次吃糖(甜滋滋的感覺就是幸福)

一個叫扎西達娃的藏族幹部要別人猜一猜,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是什麼,可誰也猜不出。他說:「是我第一次吃水果糖的時候。」

那是1950年初春的一天,還是農奴的扎西達娃正在放牧,遇見一支年輕的隊伍,他們每個人帽子上都有一顆耀眼的紅五星。他十分恐懼,可這些軍人非常友好,一個與他年紀相仿的軍人還送給他一顆水果糖。這是一顆普通的糖。他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只見軍人比畫著剝開紙放到嘴裡吃起來。他不敢吃,便把它揣在懷里。

事情過後,更不敢聲張,因為農奴主知道了要挖眼睛,割舌頭。到了夜深人靜時,他偷偷地把這塊水果糖拿出來,剝開紙,放在嘴邊輕輕一舔。天哪,一種從來沒有體驗過的感覺傳遍全身,世界上還有這么美妙的東西。他又一舔,簡直懷疑自己是在做夢。他十分珍惜,到了一定的時間拿出來舔一舔,一直過了很長的時間,他才把那顆糖吃完。

這位後來成為西藏自治區高級幹部的扎西達娃,以後也不知道吃了多少糖,也不知道做了多少引以為豪的業績,但只有這一次吃糖,使他感受最深,覺得最幸福。

林覺民的訣別信(為天下人謀幸福是最大的幸福)

林覺民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出身於富貴家庭,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統治,他拋妻別子,離開了幸福的小家庭投身了革命。為了國家繁榮昌盛,民族振興,他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廣州起義,不幸在攻打總督署的時候,中彈受傷而被捕,最後就義犧牲了。

林覺民在起義前就做好了犧牲的充分准備,在攻打總督署的前三天夜裡,他給父親和妻子分別寫了一封訣別信。給父親的信這樣寫道:「兒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補於全國同胞。」給妻子的信中這樣寫道:「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 林覺民懷著對愛妻深深的眷戀,寫下了這封信。從中,我們看到了一個革命者的高尚情懷,犧牲個人的幸福換來天下人的幸福,這才是最大的幸福。

杜朗尋找幸福(幸福就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里)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最使幸福可望不可即的,莫過於刻意追求幸福。美國作家威廉?杜朗曾經敘述過他如何尋找幸福。他先從知識里尋找幸福,得到的只是幻滅;從旅行找,得到的只是疲倦;從財富里找,得到的只是爭斗和憂愁;從寫作中找,得到的只是勞累。然而有一天,他從車站出來,看到一輛小汽車里坐著一位年輕婦女,懷里抱著一個熟睡的嬰兒。一位中年男子從火車上下來,徑直走到汽車旁邊。他吻了一下妻子,又輕輕地吻了一下嬰兒——生怕把他驚醒。然後,這一家人就開車離去了。這時杜朗才驚奇地發現什麼是真正的幸福。他高興地鬆了一口氣,從此懂得:生活的每一正常活動都帶有某種幸福。

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其實都帶著某種幸福。那一個淺淺的吻,其中蘊含著丈夫的關愛、父親的慈愛,這一個小小的細節卻是飽含著人類對感情最詳細的詮釋。你能說那個妻子在接受那個吻時不是幸福的嗎?你能說那個小小的嬰孩沒感覺到他在被關懷著嗎?幸福就是這樣被召喚著,不用什麼妙法仙方,只是需要你感情的投入。給睡夢中的孩子拉拉鬆掉的棉被,那拉棉被的手就是幸福召喚的方式;給疲倦的愛人敲敲脊背,那一上一下、一緊一松的拳頭就是召喚幸福的方式;給悄然老去的父母講一個古老得掉了牙的所謂笑話,那平穩的氣流就是召喚幸福最強有力的方式。在你使用這些方式召喚著幸福時,難道此刻你不是世間幸福的人嗎?

有愛就有幸福(燕妮的幸福觀)

馬克思和他的夫人燕妮之間的愛情是一個經久傳頌的故事,燕妮是一個偉大的女性,為了愛情,她離開了原本富裕的家庭,和馬克思一起過著清貧的生活。倫敦流亡期間,他家一連幾個星期靠吃馬鈴薯過活。嚴冬沒柴生火,生病沒錢請醫生。他付不出房租,家裡的鐵床、被褥、衣服,連女兒的玩具、孩子們的搖籃都拿去抵押了。馬克思寫完《政治經濟學批判》,卻沒有郵費把手稿寄到柏林去。因為交不起學費,孩子只能輟學。孩子病死了,沒有錢買棺材埋葬……面對如此貧寒的日子,燕妮沒有抱怨也沒有離開,相反,她始終對生活充滿著信心,因為她的生活中有愛。她曾自豪地說:「我坐在卡爾的房間里轉抄他那潦草不清的文章的那些日子,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

徐霞客的探險生涯(幸福是在奮斗的過程中)

公元1586年(明萬曆十四年),一個小男孩在江蘇江陰縣呱呱墜地,他就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學家徐霞客。

從二十二歲起,徐霞客開始了艱苦的旅行探險生涯,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止。這三十多年時間里,他不畏艱險,跋山涉水,風餐露宿,東至浙江普陀,北抵河北省一帶,南遊福建、廣東,西北到達華山之巔,西南則遠涉雲南、貴州邊疆,足跡遍及當時的十六個省。雖然三次遇盜,四次絕糧,還差點丟掉性命,徐霞客卻從不後悔。他對所到之處的地形、地貌、水文、氣候和植被等情況都作了深入系統的考察。多年艱苦卓絕的實踐,終於結出了豐碩的果實。徐霞客用生動的文筆寫成的《徐霞客游記》一書,在世界科技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1636年,徐霞客准備萬里長征大西南時,曾有人勸阻,因為當時他已年過半百了,但是他卻果斷地說:「我肩扛鋤頭,哪裡不能埋我的屍骨呢?」 徐霞客把自己的畢生精力獻給了地理學研究事業,晚年仍感到有些遺憾,認為沒能走遍祖國的山山水水,沒有去昆侖山,去更邊遠的地方,進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奧秘。也許那個勸阻他的人永遠無法理解,野外考察那麼艱險,為什麼他要這樣執著呢?為什麼他不懂得享福呢?只有徐霞客自己知道,自己的理想就是終生奮斗,而奮斗的過程就是他享受幸福的過程。

貪官懺悔錄(貪婪是不幸的起點)

幸福是要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創造的,想要不勞而獲只會走向罪惡的深淵,所以貪婪往往就是不幸的起點。看看這兩位貪官懺悔的心聲吧:

徐炳松(原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受賄55萬元,1999年8月被判處無期徒刑):

七八十年代,我和常人一樣過清貧的生活,工作認真。隨著改革深入,分配差距拉大,我心理越來越不平衡。身居領導崗位,大權在握,不可避免地要經常面對對等交換的場面,思想防線逐步瓦解。由抵制、拒絕變得躲躲閃閃,繼而心存僥幸,逐漸心安理得以致完全喪失了抵制力。

鍾季湛(原中國工商銀行福建分行行長,受賄摺合人民幣205萬元,491.48萬元巨額財產來源不明,2000年1月被判處死刑):

身處金融系統,目睹一部分人利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化之機,搶先佔有土地、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等寶貴資源,迅速致富,也看到另一些人在生產資料「雙軌制」中依靠關系取得經營權而積累巨額財富,我動搖了政治上的信心,迷失了人生方向。我想逐步退出原有崗位創辦個人企業,許多私營老闆投我所好,我收受了其中幾個人的錢財,最終導致身陷囹圄。

卡耐基的慈善事業(回報社會是幸福的)

美國19世紀「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在1892年便控制了全國鋼產量的四分之一,每年盈利達兩千多萬美元。1900年,他的公司年收入高達4000萬美元。這年他出版了專著《財富的福音》,系統地提出興辦慈善事業的思想。並且他還身體力行,成為推動西方慈善事業理念的代言人。自1891年給紐約捐獻一所音樂廳開始,卡耐基不斷地向各地捐贈集會堂、音樂廳、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僅圖書館建設事業,卡耐基16年就投資1200萬美元,總共設立了3500座圖書館,受惠者遍布社會各階層。1895年他捐款成立卡耐基匹茲堡學會,1902年設立卡耐基華盛頓學會,1903年在海牙建立和平大廈,1904年在美國設立英雄基金,1905年為年邁的教授設立退休基金,1912年設立國際和平基金……一直到生命結束之前,他都在為社會貢獻他的財富,合計捐獻總額高達333299460美元。

卡耐基從社會中獲得了豐富的利益,擁有了巨額的資產,但他並不滿足,因為這不是幸福的人生。只有當他將這些財富回報給社會,為社會做出貢獻的時候,才是他最幸福的時刻。

⑻ 我愛祖國手抄報素材

詩歌-- 我愛祖國十月的花

我愛祖國十月的花,
她無比燦爛輝煌,
因為她在我的心中
有56中芬芳——
啊,這芬芳在我心中四季難忘,
從春天北方的桃花吐艷,
到嚴冬海南的稻花飄香,
從炎夏荔枝滿樹的福建山村,
到秋天葡萄成熟的吐魯番果香……
天天有彩花開放,
季季有豐收在望,
在這些芬芳里,
我看到最絢麗的景象——
還有她的雪白和碧綠,
美如黎明的晴空,
未來的希望……

⑼ 關於「普通人的幸福」三個素材

徐虎,當年只是一個普通的人,普通的水電修理工,但是他在水電修理工的平凡崗位上,長期積極主動地為居民排憂解難,用「辛苦我一人,方便千萬家」的精神,譜寫了一曲新時代的雷鋒之歌。他每天都活在幫助別人的幸福生活里。

李素麗,當年只是一個普通的人,普通的售票員。但是她始終如一地模範遵守職業道德,發揚「一心為乘客,服務最光榮」的行業精神,鑽研業務,愛崗敬業,全心全意,真誠熱情地為乘客服務,被譽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導,病人的護士,老百姓的親閨女」。李素麗熱線以良好的服務,出色的成績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被北京市總工會授予「首都勞動獎狀」榮譽稱號。

時傳祥只是一個普通的人,干著在別人眼裡低賤的掏糞工的工作,但是他雖然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14歲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宣武門一家私人糞場,受生活所迫當了掏糞工。是一位「寧肯一人臭,換來萬戶香」的掏糞工人,他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曾受到了黨和人民的高度贊揚,1952年在北京市崇文區清潔隊工作。隨後被評為全國著名勞動模範。

⑽ 祖國為人民謀幸福的感人事跡 和圖片。。。拜託啦。。急急急急。。。拜託仂~速度拉。。

四川、汶川地震給當地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犧牲和損失。震後第一時間黨中央和人民政府迅速組織全國人民、國家武裝力量投入抗震救災,並向全世界發出呼籲,支援中國的抗震救災。

在黨中央和政府的組織和號召下,我們看到祖國大量的人力、物力、迅速向災區集結。為在第一時間搶救人員生命贏得時間,提供了保障。為災區的救災和建設提供了保障。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公安幹警十多萬人奔赴救災第一線,一百餘架直升機和大型飛機在災區上空飛行支援,空投空降。我國唯一的也是世界最大的直―26直升機也來到救災前線。人民武裝力量的先進戰備裝備大量的出現在救災現場。白醫天使―醫務工作者有組織的和自願的有上百枝醫療隊投入救災,為搶救人民的生命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國家組織了強有力的手段,傷員專列、空中傷員專機向全國個大城市轉移了萬名傷員,使這些傷員得到了及時和更好的治療。國家組織了大量而豐富的物資及時到達救災現場,瓶裝水、食品、醫療用品、居住生活用品,有力的保證了救災的有效而快速進行。特別是大型設備,成群結隊,雲集災區。企業老總、中國重汽、徐工集團、中聯重科等組織的重型設備車隊,象巨人的臂膀,為救災的現場撐起了鋼鐵的強有力的巨膀。電力、電信的老總們第一時間到達救災現場。恢復通電,恢復通信,整套的電力設備,大型的用電設施檢修更換。大型的通信設備整體的投入,先進的通信設備迅速送達救災前線。發改委第一時間組織了大量的現場救災工具投入使用,這些救災工具過去是很少見過的。大型的直升機整體的吊運十幾噸的機械設備到現場,就象老鷹抓小雞巍巍壯觀。

救災的募捐已達四百億至多,仍在增加,這是一個什麼概念,一九七八年那一年全國的生產國民總值才三千七百億。這次救災捐款當然有幾分、幾角、幾元的。但是上億、幾千萬的並不少見,幾百萬、幾十萬的更是比比皆是,多不勝數。國家的資金投入也是幾百億之多,充分顯示國家的財力。

在災情發生後,世界有關組織、各國人民和政府都向中國人民伸出了支援之手。救災隊、醫療隊、志願者,迅速來到災區幫助抗震救災。並紛紛捐款捐物支援救災。俄羅斯兩架世界最大的米―26直升機,美國兩架C―17大型運輸機飛抵災區,法國的空客巨無霸A―380來了,支援災區運送物資。德國的世界最先進的野戰醫院在災區投入使用。台灣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大力支援中國救災。世界有關組織和各國人民及政府紛紛對受災人民表示關切,對死難者表示哀悼。對中國政府的迅速救災行動表示贊賞,對災後的建設表示支援。國務院、外交部對國際友人的支援表示感謝。

祖國的強大和開放是抗震救災的強大後盾,是中國人民的驕傲和自豪,是我們戰勝任何艱難困苦的保證。「任何災難壓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胡錦濤總書記強有力的號召,喊出了全中國人民的心聲。只要我們緊緊的團結在以胡總書記為首的黨中央周圍,努力奮斗,我們就能戰勝任何困難,把祖國建設的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