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畫寫意牡丹怎樣畫才更有層次
注意筆法,用筆不幹脆,拖沓,是一個原因,第二是要注意不要太著急,分層次畫,上一層八成干時再畫第二次,第三個原因是毛筆上的顏料占的含糊,一般寫意的色彩花卉有粘粉和不佔粉,白粉不可以太濃,比牛奶稍濃就好,顏色之占毛筆的頭部三分之一就可,太多顏色和白粉就混濁不清了,或者不用白粉,直接占色畫,注意筆頭水粉控制,用筆上最好一支筆從頭開始畫中間別占色從花的內部網外畫,這樣就中間濃外面淡,也符合花的實際情況,然後等八成干後再補色,不夠的地方加重,你如果花得時候頻頻占色就容易畫過了,國畫不能一次畫夠,需要多次積累,加重.當然個別情況例外.
2. 【花怎麼畫】如何畫出漂亮的花
相信大家小的時候都畫過花,花的畫法有很多,不同的花兒有不同的畫法。那麼大家知道怎樣才能畫出漂亮的花兒嗎?小時候我們喜歡畫一些簡單的花朵,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開始追求花兒的形狀感和色彩感。花兒的畫法有很多,有些人喜歡簡筆畫的花兒,有些人喜歡油畫的花兒,有些人喜歡水墨畫的花兒。那麼花怎麼畫?我們一起看看如何畫出漂亮的花。
一、准備工作
不管是畫什麼風格的花兒,都需要准備好材料。繪畫使用的材料包括鉛筆、繪畫本、橡皮擦和所需要的上色工具、顏料等。同時也要准備好想要進行繪畫的花兒。今天我們以出具為例,講解一下花怎麼畫。
二、花怎麼畫的方法和步驟
1、我們首先要觀察花朵的形狀,將花兒放在一個自己能看得到的,適合的位置。去觀察花兒的角度和輪廓,找到自己的視覺出發點。同時要在自己的腦海里有一個印象,構思好自己要怎麼下筆。
2、花朵一般可以採用圓形、橢圓形、三角形和長方形進行組合,可以用這些形狀將花朵的基本構圖畫出來,如果是玫瑰花的話可以先畫一個橢圓形,然後將花瓣順著這個橢圓形一片片的畫上去,最後畫上樹乾和葉子。如果是菊花,可以鮮花一個圓形,然後沿著圓形畫一些細長的橢圓形,將花瓣填充完整。如果是百合花,可以畫一個倒三角形,然後將花瓣沿著倒三角形畫四片。以此類推,不同的花兒構圖不同,但是都大同小異。
3、基本構架和細節畫出來這話,可以將一些多餘的線條擦除。喜歡素描的人可以加深花兒的明亮對比,喜歡水粉的人可以進行簡單的上色。在這個過程中,一點點的去細化花朵的細節,花瓣和花蕾都一點點的勾勒出來。讓花朵看起來更加的完善和精細,細節畫好了,花朵也就完成了。
怎樣畫牡丹
一、牡丹的結構名稱
整株牡丹,由花、蕾、莖、葉、干、芽等組成。每年春季花後,芽胚即在乾和嫩莖之間形成,到秋冬季節,芽苞漸大。到第二年初春芽衣張開,葉芽長出,到四月初,花苞從葉芽中抽出,花莖漸高,莖上分枝生葉,花莖高約一尺許,莖頂只生一花。葉柄長而互生,從下往上生出三至五批葉,每批為三叉九葉(因品種不同,多者一莖生十餘批葉),到上端一叉三片,近花部分是單葉。花苞又分小蕾和大蕾。花蒂由上下兩層萼片組成。上有大萼三片,下有小萼(復萼)六片。花頭中心有雄蕊和雌蕊,雌蕊在花心正中,狀如小石榴,雄蕊由蕊頭和蕊絲兩部分組成
二、牡丹花頭的畫法
花朵的概形和花瓣的排列
牡丹花頭,因品種不同而有單瓣、重瓣、和起樓之分,色彩也因品種而異,五彩繽紛,十分豐富。初學時,不管是臨摹還是寫生,都不能只盯著一瓣一葉,而要學會把握整體輪廓,做到「整體著眼,局部入手」,而且要在復雜多變的花形中,找出基本的結構特徵,即找出花朵的概形。如正面俯視或背面仰視,花朵的概形近乎圓形,半側或全側,則成隋圓形。單瓣花似碟形,重瓣則像幾個大小不等的碗碟重疊。初學畫花頭,可用鉛筆或木炭條,以輔助線輕輕勾出大概外形,也可安排一下花瓣的大體層數,再用毛筆以色或墨點簇。
花瓣的排列不宜上下左右大整齊,把花瓣點簇成「田」字形,就不好看,而應將上下層之間花瓣,作參差排列較有變化,三個瓣猶如「品」字結構
三、花瓣的用筆和用色(或墨)
花瓣的基本形狀為下緣狹而呈圓弧形,上緣寬而多皺褶,因此可用較大的羊毫筆,先蘸白粉摻少量牡丹紅(毛筆需先浸水濕透),在盤子上調成淡紅,使筆尖、筆肚、筆根均含適量淡紅,再以筆尖蘸少許較濃的牡丹紅,在盤子上稍加整理(不宜過分調和,過之則平)就可以畫了。若花瓣向上,則將筆尖朝下,筆根朝上,以側鋒橫卧,一筆或兩筆畫成,畫小瓣時,用筆尖筆肚著紙即可。畫大花瓣時,筆要一撳到底,利用筆肚筆根的動作,使筆根上的淡紅體現在瓣端,自然形成花瓣的濃淡效果。畫多瓣時,運用蘸色的深淺,按花的結構層層點出,自然生動。因花朵姿態各異,要作上下左右多方位點簇練習,使運腕靈活,才能得心應手
四、花蒂的結構與畫法
花蒂是花瓣的外衣。牡丹花蒂由大萼與復萼兩層構成。大萼位於花瓣之外層,緊貼花瓣,形如扣盅,共三片,初開萼片為嫩綠或嫩紅。復萼環生大萼之下,如帶狀,呈綠色。花萼是承上啟下的結構關鍵,不可忽視。如畫墨牡丹,萼片用較深的墨色(比花瓣略深)。畫色牡丹,可用汁綠蘸少許胭脂畫,或在汁綠中略摻三綠也可。畫時運筆要輕鬆快捷,流暢自然,不可反復描摹
五、花蕊的結構與畫法
花蕊在花朵中占重要地位,猶如人的眼睛。在顏色上起對比、提神作用。畫好花瓣、花萼後,再點以花蕊,才能組成完整的花冠。
花蕊分雌蕊與雄蕊。雌蕊位於花心中央,形狀如小石榴,愈長愈裂,開謝時已形成大料瓣形。雄蕊位於雌蕊四周,初開時花蕊豐滿、排列整齊,呈中黃色。盛開時蕊露於外,較初開靈活,色為淡黃。將謝時,蕊漸干而捲曲,蕊色乳黃。雄蕊由蕊頭和蕊絲(須)組成。蕊絲上按蕊頭下接花心。蕊頭形似米粒,畫色彩牡丹時,用飽和的黃色點出,畫時要有聚散,不要拘於一蕊一絲
六、畫牡丹花頭的要點
牡丹花瓣依託花蒂,環花心而發,形成內緊外松、里小外大、內聚外翻的特點。因此,點簇花瓣時,首先要對花冠的朝向和正側,做到心中有數。點簇時要掌握以下要點。
1.花心、花萼、花莖長勢的一致性。即心、萼、莖應在一條直線或弧線上,不可偏心脫離。花瓣從花心長出,要有「歸蒂連心」的效果。
2.注意花瓣的透視關系。從花冠概形中可以看出,花瓣排列分縱向和橫向。從橫向看,位於中間部位的一兩瓣較寬,左右兩側漸狹,這就是透視變化。從縱向看,上下兩層花瓣較長,而中間一層卻較扁,這也是透視緣故。
3.點簇第一組(或第一層)花瓣時,要緊湊些,且成弧形排列。切忌一字排開,鬆散而難以成形
七、點簇牡丹花頭的步驟
牡丹花頭的點簇練習,可分別用墨或色彩。畫粉紅色牡丹,用較大羊毫筆,先在白粉中調入少量曙紅(牡丹紅)或胭脂,用筆蘸飽後,再在筆尖上蘸適量曙紅或胭脂,筆尖向內,先畫里層淡瓣,再畫中心深處,依次層層畫出,濃淡相間方見精神。但要注意塊面的統一集中,不要紅一塊、白一塊,使畫面過分散亂。花頭點好後畫花萼,待稍干再用藤黃點花蕊
八、側面花朵畫法
側面花朵的概形呈扁圓,扁的程度隨半側或正側而異。全側面花一般看不到花蕊。畫時只點瓣和萼片。畫花莖時仍要注意和花頭中心部位的自然連貫趨勢,花莖扭曲或陡折都不美。點簇花瓣
九、背面花朵畫法
畫背面牡丹,花的概形較圓,能見其大萼與復萼的全貌,看不到花蕊,花瓣層數變化也少些。但兩層花萼的濃淡變化要認真對待,不可大意。花莖的添加也要和花頭順勢,否則視覺上會很別扭
十、小蕾的畫法
小蕾的形狀似桃,三片大萼相包很緊,花瓣未露或將露出。小花蕾出現在群花之中,顯得很有生氣,既是盛開花朵的未來,又可在形體和色彩上起到豐富多變的作用,所以不可忽視。畫時,用毛筆先調成汁綠,再在筆尖上蘸少許曙紅或胭脂,筆尖向上,筆肚向下,畫出大萼。繼而畫出下垂的復萼和花莖
十一、大蕾的畫法
大花蕾,已見花瓣或見到花瓣的大部分以至全部,但不見花蕊或初見花蕊。大萼、復萼皆向後背,花瓣內緊外松,形成方形、梯形等不同的形象,非常生動。大花蕾形小色艷,與盛開花頭形成對照與呼應。大花蕾生機勃勃,更加旺盛,是牡丹畫面中不可缺少的。畫時應昂首向上,切忌下垂倒掛。用筆、用色和畫花瓣及小蕾萼片相仿,只是大蕾的花瓣與盛開花頭相比,其花瓣外弧線應更緊湊些,卷褶少些
十二、初開花朵畫法
初開花朵是大花蕾的繼續和發展,花瓣已全露於外,排列整齊,花蕊初露,色艷欲滴,美麗動人。畫初開花朵要注意外緣瓣的處理,卷褶變化比大花蕾更多,使其不要過圓過板,既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又婀娜多姿
十三、盛開花朵畫法
牡丹花是晝開夜合。第一天合的較緊,第二天合的較松,三天後更松且開合無定,因此,花瓣開合重迭無定,形象非常生動。一幅牡丹花,總是將盛開的花頭作為主體,一朵或兩朵,一組或兩組,再配以大小花蕾或初開花朵,形成主輔、起伏,在綠葉扶持下,便可構成很有節奏感的畫面。盛開花朵瓣形變化靈活、豐富,特別是外層花瓣,面積大而變化多,是畫好盛開花頭的關鍵。花蕊的表現也有別於初開花朵,初開時蕊頭未放開,很少見其蕊絲。盛開時,蕊頭松開能見其蕊絲。勾點蕊頭蕊絲時,要有疏密變化,切忌機械刻板
十四、勾勒牡丹花的畫法步驟
畫牡丹,除點花點葉畫法,還有勾花點葉法。
第一步,先用墨線分濃淡勾出花的形態。勾勒時依花瓣的大小聚散、正反轉側,運用粗細、疏密不同的線條,做到有虛有實。特別是里層和外層花瓣交接部,外緣線不要全部勾死,要有筆斷意聯之感,才顯生動自然。
第二步,用墨或色點葉。勾花一般以表現淺色花為主,如白、黃等。因此,可在花頭旁邊點葉襯托,使淺色花朵更醒目。
第三步,上色。畫白花時,待墨線稍干,用羊毫蘸薄白粉,自花瓣的稍端向基部暈染,越靠近基部白粉越薄,直至用盡。然後用灰綠色自花瓣基部向外烘染,越向外越淡,消失在白粉里。畫黃花,用赭墨勾花,暈染赭黃後,趁濕略點少量淡胭脂,色彩更顯豐富沉著。
第四步,勾葉筋、點花蕊。勾葉用花青蘸墨或純墨。花蕊,可以不拘於黃色,而用赭墨、硃砂、胭脂等色點出,使其提神醒目
十五、花葉的結構
牡丹花葉發自花莖四周,為互生的二回三出羽狀復葉,即在大葉柄上分生三個小葉柄,每個小葉柄又分生三張小葉片。一個生長完全的牡丹葉子稱為「三叉九頂」(或「三叉九葉」),大葉柄長一尺許,呈十字形。春季開花時,牡丹上部葉子生長不完全,花頭以下,每節有一張葉片或三張葉片,再下為五或七張葉片
十六、葉片組合的名稱
葉片因組合的數量不同而分單葉、組葉和批葉。一組生長完全的葉,由三張單葉組成。三組成為一批葉,共九張。每批葉經大葉柄與花莖相聯
十七、葉片的畫法
牡丹單葉可由三筆畫成。用墨或色彩均可以,視需要而定。畫色葉,用較大羊毫筆調汁綠,再以筆尖蘸適量花青,稍加整理,即可作畫。中間一筆較長,兩側稍短小。用筆略側,行筆宜輕松塊捷。葉筋分主脈和側脈。主脈發自葉柄,伸向葉尖。要在葉片墨色未乾時用濃墨(或花青加墨)勾出。側脈由主脈生發,伸向葉尖。勾勒時線條要細於主脈,側脈不宜太密,畫兩、三組就足夠了
十八、葉脈的幾種勾法
葉脈的勾法,因風格和各人習慣而異。可分三種勾法:一是較為嚴謹的勾法,主脈、側脈都伸向葉尖;二是側脈伸向葉緣,較鬆散隨意;三是側脈有聚散,作變形誇張,富有裝飾味。不論何種勾法,均以中鋒運筆
十九、牡丹葉的透視和姿式
花有正側偃仰背之分,葉子同樣有俯仰正側之別。寫意畫牡丹葉子,表現正反卷褶,不必像工筆畫那樣詳盡,只側重態勢、氣氛。由於葉片聯葉柄,葉柄發自花莖,並向前後左右四面分布,葉與葉,葉與莖干之間,自然就會出現互相遮掩的現象,如前葉遮花莖,花莖遮後葉等。且由於遠近的空間位置不同,在形象上還會產生透視變化,形成俯視、仰視、平視等不同姿式。猶如雨傘的不同角度變化
二十、嫩葉的畫法
初生嫩葉、莖和花苞都呈暗紅色。畫嫩葉可用黃綠色蘸少許赭色或曙紅點出(根據畫面色調不同,也可用胭脂蘸少許墨畫)。用胭脂或朱紅勾葉筋。芽軒和花苞近處的嫩葉,多朝上,形體雖小,但很有生氣。同一畫面上,嫩葉勾色筋,老葉勾墨筋,兩者之間要自然過渡,不要截然分開
二十一、花莖的結構與畫法
花莖在畫面上,很少全部顯露,它往往被葉子或花蕾等遮掩,但它起著氣勢貫穿的橋梁作用,因此不可忽視。花莖位於花萼之下,老梗花芽之上,嫩莖長尺許,莖身生有批葉,少者一莖四、五批,多者一莖生十四、十五批不等。花莖顏色為嫩綠、嫩紅。花莖有長短、粗細、壯弱之別,因品種而異。畫花莖要用中鋒,以流暢的線條畫出圓潤的質感和挺撥秀麗的姿態。用色先調嫩綠,再蘸適量胭脂一筆畫出,要粗細得宜。不宜頓挫或陡折
二十二、花莖、葉柄的穿插
花莖頂端是蕾和花頭,一般呈上發態勢。牡丹花葉柄較長(一尺許,呈十字形)向左右前後伸展,因此和花莖縱橫交錯。畫時,要注意穿插聚散。畫面上往往大部分花莖和葉柄為花和葉片所遮擋,但仍需理解相互關系,以便在畫好花頭、葉片之後添加好花莖和葉柄做到既符合生長結構,又達到疏密有致的藝術效果
二十三、老乾的結構與畫法
牡丹枝幹為灌木,無主枝常作分叉狀。百年老乾仍粗不過腕,高不過人。干赭褐色,多是清瘦、蒼老、斑駁,往往干下部已脫皮層,而近光滑。因此畫老乾宜用枯筆,用筆要偏鋒中鋒結合,要實中有虛,線條不要太光,運筆宜稍慢而有轉動,也可用逆鋒挫出。可用赭墨也可用純墨畫。嫩芽可用黃綠蘸上曙紅或胭脂點在枝幹頂端
二十四、老乾的穿插與姿式
老乾經多年生長代謝,形成了曲折多變的姿式,其蒼老、斑駁的表皮和圓潤光滑的嫩莖形成了明顯的對比。老乾又是支撐整株牡丹的基礎部分。因此,盡管老乾是作畫程序中的後一步,其態勢必須和花、莖、葉等協調統一且要有變化。當兩株以上老乾組合時,更要注意聚散和穿插。在構圖上,老乾只宜在畫面底邊和兩側邊線出枝。即只宜上發和橫倚的姿式,而沒有下垂式的老乾
二十五、畫整株牡丹步驟
第一步:用鉛筆或木炭條輕輕地畫出花、葉等概形,再用色或墨點簇花頭、花蕾。待以後技法熟練時,可用「腹移」經營位置(即「胸有成竹」,而不用鉛筆打稿子)
第二步:根據花頭的透視角度,點出相應的葉子。點時既要考慮生態結構,更要安排好葉片的聚散,要留好畫面空白(虛處)和候款處
第三步:畫花萼、花莖、葉柄、老乾和嫩芽。使花、莖、葉、乾等成為有態勢的有機整體
第四步:趁葉子未乾時,用中鋒勾出葉筋,勾筋是決定葉子正側反轉的關鍵一環,不可忽視。花朵色彩將干未乾時勾點花蕊
第五步:到此,牡丹已基本畫好,以懸起來審視一下,不足之處作些加整理。再題款鈐印,作品完成
二十六、大紅牡丹畫法
用筆蘸飽大紅,再以筆尖端適量曙紅或胭脂,在色碟上稍加整理,即可點簇花頭。(所謂「稍加整理」是以深淺色彩既有自然過渡,又不至渾為一團為度)。也可用朱摻少量曙紅(牡丹紅)調和後蘸飽,再蘸少量胭脂點成花頭。用滕黃點花蕊。畫葉可用色,也可用墨
二十七、深紅牡丹畫法
先用筆飽蘸胭脂,再用筆尖蘸少許花青,梢加整理點簇而成。用滕黃點花蕊。畫深紅牡丹,花頭周圍不宜用葉襯托,因兩者明度接近而效果不好
二十八、黃牡丹畫法
先用白粉摻少量滕黃,調成淡黃,蘸飽後用筆尖蘸滕黃點簇而成。也可調成較濃的淡黃,然後蘸少許赭石或汁綠點花頭。花蕊可用深黃、赭石或胭脂點出。使花蕊和花瓣色彩有明度對比。黃牡丹花頭旁邊可用深葉襯托
二十九、綠牡丹畫法
可用石綠加白粉調和,蘸飽後再蘸汁綠,稍加整理後點簇而成。用滕黃點花蕊。葉子可用汁綠花青略蘸墨畫。也可純墨作濃淡葉
三十、紫牡丹畫法
用石青加少許曙紅(或牡丹紅)調和蘸飽,再蘸少許花青點簇而成。滕黃點蕊。
三十一、白牡丹畫法
先用白粉點出花瓣,待稍干後,用汁綠或紫灰色在花朵背面襯染。用胭脂點蕊。畫白牡丹可在花頭周邊畫些葉子襯托,使花形醒目。
三十二、牡丹的畫面布局
把現實中艷麗動人的牡丹,反映到大小不同的畫幅中,產生優美而有節奏感的形式,要靠畫家的巧妙安排,這就是布局。在中國畫論《六法》中稱謂「經營位置」,也就是構圖。一幅上乖之作,必須是高超的筆墨技巧和優美布局的統一體,兩者缺一不可。
畫牡丹,布局時應注意的要點如下:
一、主體突出:畫牡丹,一般以花冠為主體,布局時應將花冠安排在畫面的主要部位,輔以綠葉扶持,在色彩上產生冷暖、明暗對比,就能產生畫面集中,花頭醒目的效果。
二、賓主呼應:畫面只有主體花頭,顯得孤立單調,必須有體形較小的花苞或初放花頭相襯托。布局上要顧盼呼應,才能體現牡丹的勃勃生機。
三、疏密虛實:畫面上花、葉稀疏而均勻,則感鬆散無中心。布局過密,滿紙花葉,不留空白,又顯窒息逼人。所以只有疏密相間,做到「疏可走馬、密不通風」才能恰到好處。畫面的虛實處理同樣重要,筆墨形色處為實,畫面空白處為虛。近者墨色濃重處為實,遠者墨色清淡處為虛。這樣既可使畫面有空靈感,虛處又能留給觀賞者以無限的遐想。
四、氣勢貫穿:牡丹和梅花不同之處在於,前者以表現花、葉為主。梅花以表現枝幹為主,氣勢的貫穿較容易。所以畫牡丹,不論畫面的大小和構圖的簡繁,都要理順花、葉、莖、乾的來籠去脈,注意整個畫面氣勢的貫穿。
五、以少勝多:畫面雖小,但筆墨精練,觀後意猶未盡。這便是成功的作品了。達到此種境界,除畫家的筆墨素養外,主要靠布局的巧妙。如畫一花一蕾的同時,可在主體花的後側畫些枝葉等伸向畫外,或在色彩處理上,把後側枝乾等畫得淡些,形成第二層次,以至消失為空白,產生筆墨形色雖盡,而畫外仍有花的效果。
六、變化統一:畫面是筆墨形色組成的視覺「交響樂」。花有大小開合,莖有長短多少,葉有正側聚散,墨色有濃淡冷暖,線條有粗細剛柔。一切繪畫要素都處在矛盾對立之中。從而產生無窮的變化和蓬勃的生機。但萬物都有極限,過之則反。畫面布局也一樣,只求變化,不講統一,則雜亂無章,不可能產生美的韻律。因此變化中求統一,才顯得調和。統一中有變化,才會給人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感受。
七、穩定均衡: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是一件好作品的重要因素。牡丹以花碩色艷、雍容華貴、富麗端莊為其特徵。因此在布局講究變化的同時,還要給人以穩定均衡之感。一般不作下垂式布局,橫倚時不宜頭重腳輕,也要避免左右對稱。在布局時,除了注意干枝和花葉的均衡外,還可利用墨色的濃淡或配以石塊造型,達到均衡畫面重心的目的。
八、花葉互襯:紅花雖好,還需綠葉扶持。作畫時利用這一道理很重要。因此布局時,不僅要考慮形態,也要考慮色彩關系。如果淺色花頭(白、黃、粉綠等)不以深色葉子襯托,則花形輪廓不清楚。反之,深色花頭周圍襯葉過多,因色彩明度接近,同樣效果不好。所以布局時必須注意花和葉的色彩關系。
根據上述要領,具體入手時,以「一長一短,一大一小,一多一少,一縱一橫」這十六個字的矛盾統一法則進行構圖。如畫兩株花莖,應一高一矮,一壯一弱,不要平行等長,才有參差變化。兩朵花的構圖,花頭不要一般大,應一大一小,以盛開花頭為主體,另以花苞或初開花朵為陪襯。兩花也不要平列或對稱,要注意主賓和呼應(圖38)。三朵花的構圖,不要平均分散,要有聚有散(即一多一少),也不要平均、對稱或形成一直線。以兩朵緊靠,一朵散開,形成斜三角形布局為宜。在布局有聚散的同時,仍要注意花形的大小主次(圖39)。多品種花的構圖,即一幅畫面有深淺不同或色相不同的花冠。可運用縱橫交錯布局,分兩至三個層次,深淺花頭互相襯托。
花怎麼畫,大家學會了嗎?花的繪畫手法有很多,不同的花有不同的畫法,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去繪畫。花的畫法其實是很簡單的,要注意觀察花朵的形狀,不同形狀的花朵需要採取不用的形狀去進行勾勒輪廓。繪畫花朵的最基本步驟就是要將大致的輪廓繪畫出來,所有的繪畫也是一樣,從整體到細節,一點點的進行勾勒,才能完成一幅好的作品。
3. 牡丹有那些顏色的
牡丹系以八大色著稱,如白色的「夜光白」、藍色的「藍田玉」、紅色的「火煉金丹」、墨紫色的「種生黑」、紫色的「首案紅」、綠色的「豆綠」、粉色的「趙粉」、黃色的「姚黃」。還有花色奇特的「二喬」、「嬌容三變」等等,另外在同一色中,深淺濃淡也各不相同。
一、花色品種豐富的牡丹
(一)、復色類
什樣錦 、嬌容三變 、斗艷 、二喬 、 三變賽玉 、瑪瑙荷花、 彩蝶 、花蝴蝶
(二)、綠色類
綠香球 、春水綠波、豆綠 、 綠玉 、
(三)、黃色類
姚黃 、金桂飄香、玉璽映月、黃花葵、 金玉交章
(四)、墨紫色類
冠世墨玉 、煙絨紫、青龍卧墨池、墨樓爭輝 、烏金耀輝 、 黑花魁 。
(五)、粉色類
趙粉 、魯粉 、粉中冠、、桃花飛雪 、貴妃插翠、雪映桃花 、
軟玉溫香 、淑女妝 、桃花飛雪 、粉荷飄江 、銀鱗碧珠、 盛丹爐 、青龍卧粉池
(六)白色類
夜光白 、景玉 、香玉 、金星雪浪、
琉璃冠珠、雪塔、白玉 、雪桂 、崑山夜光、玉樓點翠、玉板白 、雪蓮 、水晶白 、白鶴羽、風丹白 、水晶球 、風丹白 、玉板白 、清香白 、清香白、
(七)粉藍(紫)色類
藍田玉 、 紫藍魁、藍寶石、菱花湛露、垂頭藍、硃砂壘
綉桃花、雨後風光 、彩繪 、大朵藍 、似荷蓮 、藍芙蓉、魯菏紅
(八)紫色類
勝葛巾 、魏紫 、趙紫 、葛巾紫 、小魏紫 、紫魁 、深黑紫
(九)紫紅色類
紅霞爭輝 Hong Xia Zeng Hui 紅霞迎日 Hong Xia Ying Ri 錦袍紅 Jin Pao Hong
烏龍捧盛 Wu Long Peng Sheng 藏枝紅 Zang Zhi Hong 百園紅霞 Bai Yuan Hong Xia 映金紅 Ying Jin Hong
大棕紫 Da Zong Zi 首案紅 Shou An Hong 狀元紅 Zhuang Yuan Hong 盤中取果 Pan Zhong Qu Guo
錦綉球 Jin Xiu Qiu 洛陽紅 Luo Yang Hong
(十)、紅色類 Red Kind
珊瑚台 Shan Hu Tai 叢中笑 Cong Zhong Xiao 晨紅 Chen Hong
火煉金丹 Huo Lian Jin Dan 嬌紅 Jiao Hong 萍實艷 Ping Shi Yan
錦帳芙蓉 Jin Zhang Fu Rong 迎日紅 Ying Ri Hong 十八號 Shi Ba Hao 霓虹煥彩 Ni Hong Han Cai
紅寶石 Hong Bao Shi 宏圖 Hong Tu 山花爛漫 Shan Hua Lan Man 脂紅 Zhi Hong
明星 Ming Xing 春紅嬌艷 Chun Hong Jiao Yan 肉芙蓉 Rou Fu Rong 虞姬艷裝 Yu Ji Yan Zhuang
飛燕紅裝 Fei Yan Hong Zhuang 銀紅巧對 Yin Hong Qiao Dui 胡紅 Hu Hong
紅珠女 Hong Zhu Nu 十八號 Shi Ba Hao 瓔珞寶珠 Ying Luo Bao Zhu
二、植株高大、抗寒、耐旱性極強的西北紫斑牡丹 P. Rockii with high and great plant and with very strong characteristic of fighting a drought , could-resistant
(一)、白色類 White Kind
書生捧墨 Shu Seng Peng Mo 紫斑白 Zi Ban Bai 玉壺冰心 Yu Hu Bing Xin 一片丹心 Yi Pian Dan Xin
菊花白 Jiu Hua Bai 玉蝶 Yu Die 中川玉 Zhong Chuan Yu 小雪 Xiao Xue
觀音斗 Guan Yin Dou 鶴羽白 He Yu Bai 雲中鶴 Yun Zhong He 紅海微波 Hong Hai Wei Bo
(二)黃綠色類 Yellow or Green Kind
黃雲 Huang Yun 雛鳳還巢 Chu Feng Huan Cao 佛頭青 Fu Tou Qing
(三)紅色類 Red Kind
三轉 San Zhuan 紅冠玉珠 Hong Guan Yu Zhu 大紅袍 Da Hong Pao 醉胭脂 Zui Yan Zhi
(四)黑色類 Black Kind
黑絨蓮 Hen Rong Lian 夜光杯 Ye Guang Bei 黑鳳蝶 Hen Feng Die 紫冠玉帶 Zi Guan Yu Dai
(五)紫紅色 Purple-red Kind
鍤頭鳳 Cha Tou Feng 紫蝶迎風 Zi Die Fing Feng 九州大紫 Jiu Zhou Da Zi 紅蓮 Hong Lian
寧安紅 Ning An Hong 英雄紅 Ying Xong Hong 重瓣紅 Chong Ban Hong 玉蘭紫 Yu Lan Zi
喜慶 Xi Qing 紅薔薇 Hong Qian Wei 古城相會 Gu Cheng Xiang Hui 金花狀元 Jin Hua Zhuang Yuan
(六)粉色類 Pink Kind
素粉綾 Sou Fen Ling 金城粉 Jin Cheng Fen 和平二喬 He Ping Er Qiao 紫斑粉 Zi Ban Fen
紅雲 Hong Yun 粉天香 Fen Tian Xang 粉麒麟 Fen Qi Lin 粉墨登場 Fen Mo Deng Chang
(七)紫藍色類 Purple Black
隴原壯士 Long Yuan Zhuang Shi 花和尚 Hua He Shang 大漢風雲 Da Han Feng Yun 灰鶴 Hui He
藍鶴 Lan He 和平藍 He Ping Lan 藍蝶迎春 Lan Die Ying Chun 藍海銀波 Lan Hai Yin Bo
三、花色奇特的國外牡丹 Tree Peony From Foreign Country with peculiar flower color
芳紀 Fang Ji 日月錦 Ri Rue Jin 太陽 Tai Yang
新七福神 Xin Qi Fu Shen 花王 Hua Wang
日暮 Ri Mu 八千代春 Ba Qian Dai Chun 五大洲 Wu Da Zhou 連鶴 Lian He
日本島錦 Dao Jin 日本島錦 Dao Jin 美國公主 Princess 金閣 Jin Ge
花園珠寶 Garden Jewelry 金島 Golden Island 正午(海黃)High Noon
金晃 Jin Huang 花大臣 Hua Da Chen 黑光司 Hei Guang Shi 初烏 Chou Wu
4. 國慶節水粉畫 畫什麼好(急啊)!!
可以畫一些關於宣傳方面的,歌唱祖國的迅速發展,比如關於奧運的祥雲、鳥巢、水立方,還有和平鴿,以及現在的神七,海陸空的一些索引,自己設計拼湊一幅~·僅供參考
5. 如何用水粉畫這些
調色
寫生時調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確觀察和理解對象的色彩關系的基礎上。調配顏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塊,調一塊,畫一塊。而要考慮整個的色調和色彩關系,從整體中去決定每一塊顏色。水粉畫寫生色彩不易銜接,也應該在明確色彩的大關系的基礎上,把幾個大色塊的顏色加以試調,准備好再往上畫。切忌脫離整體,看一塊,調一塊,畫一塊,接著又調一塊改一塊。水粉畫顏色濕時深,干後淺,干濕變化明顯。如果調色時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經畫了較厚的色層,再著色作畫,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強得紙,顏料的干濕變化就更顯著。這使水粉畫調色不容易做出正確的估計。造成色彩銜接、覆蓋和修改上的困難。這是水粉畫的一個明顯特色和難點。初學時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所以入手時要先畫重顏色。一般來說,趁畫面濕時,顏色濕與濕比,一口氣畫完,色彩關系容易掌握。如果在一色已乾的情況下再銜接、覆蓋顏色,就要注意顏色的干濕變化。
水的使用
水的使用在水粉畫中雖然不及水彩畫中那樣重要,但是也是不可忽視的。水,主要起稀釋、媒介的作用。調色、用筆和色層薄變化,都與水的使用有密切關系。一般來說,適當地用水可以使畫面有流暢、滋潤、渾厚的效果。過多的用水則會減少色度,引起水漬、污點和水色淤積。而用水不足又會使顏色乾枯、粘厚,難於用筆。通常用水以能流暢地用筆、蓋住底色為宜。在畫暗處、虛處和遠處,一般可適當地多用水,以增強其虛遠和透明感。從作畫步驟來說。在鋪大調子時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層較薄,便於再往上著色。在作畫過程中,水太臟了要及時換。尤其是畫色彩鮮明的部位,調色用水要潔凈。
白色的使用
水粉畫調色時白色的使用和油畫相似,用的比一般顏色要多。調用白色的主要作用是增強色彩的明度,降低色彩的純度,在畫近處、實處和高光處時,多調用白色,有助於形體的塑造,使其鮮明、結實和突出。關於調色、水和白色的使用,還需要和用筆以及整個畫面色彩的干濕、厚薄結合處理結合起來考慮,要從表現不同對象的需要出發,做到有變化而統一。總的來說,初學時要注意兩種傾向:一種是過多的用水,不敢用鮮明厚實的色彩來塑造形象,造成畫面缺乏色彩對比、形象單薄。另一種是過多地使用白色,不懂得恰當地用水的好處,而使畫面「粉氣」、滯悶。這兩種毛病的產生,有的是與初學者先接觸過水彩畫或油畫有關。先畫過水彩畫的,要防止第一種過多地用水的毛病。先畫過油畫的,則要避免第二種過多地調用白色的毛病。至於在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水和白色的使用又常與作者的個人愛好、技法特點有關。愛用薄畫法、濕畫法作畫的,一般水的使用便多些。而愛好厚畫法、干畫法作畫的,水的使用便少,白色的使用則較多。
用筆
由於各種類型的筆都可以用來作水粉畫,因此水粉畫的用筆技巧是異常豐富的。並且是在借鑒油畫。國畫和水彩畫筆法的過程中,不斷加以發展的。水粉畫中常見的筆法。
「平筆法」——筆跡隱蔽。畫面色層平整;
「散除法」——筆跡顯露,但色層厚薄變化不顯著;
「厚除法」——色層錯綜重疊,用色較厚、厚薄相間;
「點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間、初覺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筆觸(色點)塑造形象。(這種筆法用得較少,較難掌握,初學時不宜過早效仿)
此外,水粉畫也吸收了油畫的刀畫技法。可用油畫刀作畫,也可用自製竹刀作畫。水粉畫在吸收其它畫種的用筆技法時,必須從水粉畫的特點、性能出發,目的是為了豐富水粉畫的技法,增強水粉畫的表現力。一般在畫虛處、遠處和暗部、陰影時,筆觸要模糊些、平些、顏色薄一些,以增加虛遠感。而在畫近處、實處和亮部時,筆觸則要顯露些、顏色要厚一些,以增強其結實、突出、明晰的效果。當然這些都需要從整幅畫的處理意圖出發,運用不同的筆法。筆觸也有一個整體性的問題。一幅畫的用筆也要有變化而統一,形成一種節奏感。要防止缺乏整體處理意圖的凌亂用筆。
銜接
水粉畫由於顏色幹得較快、干濕變化顯著,又加之用水,顏色會在畫面上流動,滲化和容易產生水漬,因此熟練地掌握好銜接技巧,對於畫好水粉畫關系很大。水粉畫的銜接主要可以分為濕接、干接和壓接這三種方法。
所謂濕接,是鄰接的色塊趁前一塊色尚未乾時接上第二、三塊顏色。或是兩塊相鄰的顏色碰接上。或是一塊顏色中趁濕點入其它顏色,讓其滲化。再或在筆頭的不同部位分別蘸上幾種不同的顏色,畫到紙上時利用筆肚的水分,讓其自然化接。
所謂干接,就是鄰接的色塊在前一塊顏色已經幹了的時候,再接上第二、三塊顏色。
所謂壓接,就是相鄰的色塊(形體的轉折或不同的物物體),前一塊色畫得稍大於應有的形,第二、三個色塊成一種節奏感。要防止缺乏整體處理意圖的凌亂用筆。接上去時,是壓放在前一塊色上,壓出前一塊色應有的形。進行壓接時,要注意顏色(壓接上去的顏色)的蓋色力和粘著性,一般來說壓上去的這塊色要比已畫的色塊稍厚一些。
覆蓋
所謂覆蓋,就是在已畫的色層上再畫上一層或數層顏色。覆蓋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為兩點:一是使畫面色層重疊,厚薄有變化,是塑造形象的一種技法;二是一種修改方法。水粉畫顏色的蓋色力是比較強的,但又各有差異,加上作畫時調用清水,覆蓋時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底色(被覆蓋的色層)泛起,產生水漬,造成色彩污濁。有時又故意用很薄的顏色覆蓋,讓底層色透露出來。這些具體效果都不容易估計,所以要掌握好覆蓋技巧也並非易事,得慢慢捉摸。
6. 畫牡丹需要什麼材料
工具/原料
毛筆
調色板
顏料
紙張
畫國畫牡丹的時候,宣紙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來介紹一下水墨畫牡丹選用宣紙的技巧。中國古代作畫都用絹,在元代以後逐漸選用宣紙來作畫。國畫宣紙在唐代就有生產,因其產地在安徽的宣城,所以人們就稱之為宣紙。宣紙吸水性好,容易滲化,在國畫牡丹時容易產生很潤的效果。常用的國畫宣紙有凈皮和面料等。好的宣紙應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見筆,就是第一筆和第二筆之間留有筆痕;二是發墨,畫在紙上不串,不會把濃淡串通平了;三是不發灰,滲透力適中。現在生產宣紙的地方很多,如能掌握其性能也都適宜作畫,如雲南皮、溫州皮、四川夾江、遷安宣等。如平時練筆用紙,毛邊紙、元書紙均可。
國畫牡丹所用的顏料有以下幾種:一是粉狀的(加膠調配),二是碗狀的(加水調劑),三是常用的管狀顏料。國畫顏料可以分為植物色、合成色幾大類。國畫牡丹的石色是用礦石研製成的,如硃砂、石青、石綠;植物色有藤黃、胭脂、曙紅、牡丹紅、花青等;合成色有鋅鈦白、朱磦,這些都是國畫牡丹常用的基本顏料。石色覆蓋性強,赭石膏雖然是石色但研製很細與植物色差不多,用時可根據它們的特點加以選擇。
7. 請問牡丹花怎麼畫
用水粉慢慢的調色。記得少加一點點水。然後先用鉛筆打搞打完稿之後就用橡皮把它擦掉留下一點點印記。然後寫有綠色的水粉畫它的枝葉。然後粉的顏色,畫在牡丹花的那個地方。
8. 牡丹畫 牡丹畫名家 洛陽牡丹畫家李蘭(李春蘭)詳細信息
中國美協會員洛陽畫家李蘭【李蘭簡歷】洛陽畫家李蘭·中國美協會員【李蘭簡歷】
【李蘭】李春蘭簡歷
1995年9月---1997年7月,天津美院何家英助教班進修;
1999年6月---1999年8月,中央美院第三屆工筆重彩班進修;
1999年9月---2000年8月,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研修班進修;
2000年9月---2013年9月,洛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國畫系任教;2013年9月---2015年6月,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工筆人物畫專業,唐勇力工作室碩士班。
李蘭 又名李春蘭,齋號「幽蘭齋」,畫家,擅工筆人物、花鳥、山水,尤精沒骨牡丹。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河南省美協人物畫藝委會委員,河南省美協工筆畫藝委會委員。1972年出生於鄭州市。先後研修於天津美術學院(師從何家英、霍春陽、白庚延、李孝萱等)和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優秀美術教師、河南省優秀青年美術家稱號。河南省委宣傳部主辦「中原行—中國當代著名畫家作品展」特邀參展畫家。現為洛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教師。
李蘭作品《走過走過》入選全國第十一屆美展、2012·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國畫類全國入選60幅,河南省唯一入選);《浮華》獲全國第二屆線描展一等獎;《浮華之二》獲「錦綉中原--中國畫作品展」第一名金獎;《河洛逸韻》入選「2012全國中國工筆畫展」;《流年與君共從容》獲「河南省第三屆中國人物畫展」一等獎;2012年9月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當代名家繪畫品鑒系列·李蘭·《李蘭中國畫集》出版發行」;「中原行寫生」活動作品《古都春韻》被河南省美術館永久收藏;多幅作品刊登於美術類核心期刊《美術》《國畫家》《美術報》《中國書畫報》《國畫廊》《書法導報》及《大河報》《青年導報》等。
李蘭歷年獲獎情況李蘭歷年獲獎情況李蘭歷年獲獎情況
1、1993年9月,工筆作品獲《俸皇杯國際書畫友誼賽》銀獎;
2、1997年11月,工筆作品《尋韻》獲《當代中國工筆畫大展》三等獎;
3、1999年7月,工筆作品《都市風景》入選河南省第九屆美展;
4、2000年12月,工筆作品《閑日》入選《亞亭杯全國書畫精品大展》;
5、2001年2月,工筆作品《流美年華》入選《新 世 紀全國中國畫書法精品展》;
6、2001年6月,工筆作品《淡日》入選《新時代中國畫作品展》;
7、2004年8月,工筆作品《繁華細語》獲河南省第十屆美展二等獎;
8、2005年9月,水粉作品《高原》入選第七屆全國水彩水粉畫作品展;
9、2009年7月,工筆作品《走過,走過》獲河南省第十一屆美展金獎(鄭州);同時入選全國十一屆美展(上海);同時,工筆作品《昨天的日記》獲河南省第十一屆美展三等獎;
10、2010年12月,線描作品《浮華》獲全國第二屆線描展一等獎(作品刊登在2011年《美術》雜志第5期);
11、2011年7月,獲「第二屆河南中國人物畫提名展」一等獎;
12、2011年9月,工筆作品《三月風》獲河南省第二屆工筆畫作品大展二等獎;
13、2011年11月,工筆作品《婚姻物語》獲河南省優秀青年美術家作品展覽一等獎;
14、2011年11月,工筆作品《放風箏的女孩》獲河南省優秀青年美術家作品展覽一等獎;獲「河南省優秀青年美術家」稱號。15、2011年12月,國畫《蝶戀花》獲河南省第十屆中國畫藝術展一等獎。
16、2012年1月,作品《放風箏的女孩》刊登於《中國書畫報》2012年第001期第四版《藝苑掇英》;
17、2012年1月,作品《三月風》刊登於《國畫家》2012年第1期;
18、2012年2月,輔導學生作品《抉擇》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國第三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藝術作品甲組一等獎。
19、2012年4月,工筆作品《浮華之二》獲「錦綉中原--中國畫作品展」金獎。20、2012年6月,工筆作品《走過,走過》入選2012·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本屆北京雙年展於2012年9月28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期30天。展出83個國家的261件作品(國際部分),以及國內182位藝術家的182件作品(其中國畫作品僅60件),另外還有約30位特邀藝術家】。21、2012年6月,被特邀參加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國家畫院、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承辦、於2012年9月10日-25日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中原行——中國當代著名畫家作品展」,入展作品《古都新韻》被河南省美術館永久收藏(此次展覽展出來自全國的近130位當代著名畫家作品)。
22、2012年9月,工筆作品《河洛逸韻》入選「2012全國中國工筆畫展」。23、2012年9月,中國當代名家繪畫品鑒系列·李蘭·《李蘭中國畫集》發行。本書由李蘭老師何家英先生題寫書名並作序,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李蘭中國畫集》 ISBN 987-7-5303-4985-8經銷:全國新華書店。定價:¥38:00元24、2012年11月,牡丹題材6尺寫意作品《春暖意濃》入選「荊浩杯中國畫雙年展」。25、2012年12月,工兼寫作品6尺豎幅人物《流年與君共從容》獲「河南省第三屆中國人物畫作品展」一等獎(刊登於2013年1月26日《美術報》第62版)。26、2012年12月,獲第九屆「河南省五四文藝獎」銀獎。27、河南省美協推薦:李蘭繪畫印象--《大河報》20130305第20版 大河美術館 刊登。
丁丁,又名丁筱潔。洛陽老城牡丹書畫院副院長,洛陽市廛河回族區美術家協會理事。著名國畫家李蘭(李春蘭)老師入室弟子。工筆作品《願景》獲「河南省第十七屆美術新人新作展」優秀獎。
李蘭作品潤格:
李蘭工筆人物每平方尺¥20000元;李蘭工筆花鳥每平方尺¥15000元;
李蘭寫意人物每平方尺¥8000元;李蘭寫意花鳥每平方尺¥5000元;
李蘭工兼寫每平方尺¥10000元;李蘭沒骨牡丹每平方尺¥10000元。
李蘭獲獎作品潤格:
李蘭全國參展/獲獎作品10萬元每平方尺;
李蘭省級獲獎作品5萬元每平方尺。
超大規格和命題作品另議。
【截止2012年底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