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灸罐的歷史
灸罐(也稱為罐灸)是傳統中醫外用技術的創新,是集傳統的拔罐、艾灸、葯療等多種方法的系統化整合,醫理遵循中醫的病因、病機、辯證施治原則。灸罐同時融入了生物物理、熱物理學、國際前沿技術理論「真空零點論」的應用原理,根據國家生命科學大會對生命概念進行分析的新思路,結合多項國家科研成果以及國家973計劃中對艾灸拔罐經絡現象的研究結論進行綜合分析,形成灸罐技術獨特的理論依據。
灸罐以拔罐、艾灸為基礎,其歷史傳承和中醫機理也離不開拔罐和艾灸的中醫理論。
拔罐療法.古稱「角法」。最早記載見於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古醫書(五十二病方)。其中有以角法治療痔疾的記載:(略)。到了西晉,醫學家葛洪的<肘後備急方)中記載用角法以治癰腫。到了唐代,唐太醫署設立的醫科中又將醫科分為體療(內科)、瘡腫(外科)、少小(兒科)、耳目口齒(五官科)、角法(拔罐療法)五科。角法一科的學制定為三年。說明角法在當時已經從理論、操作和臨床等方面有了比較成熟的學術指導。到了清代,醫家吳謙等撰著《醫宗金鑒》,詳細記載了針刺、中草葯、煮罐後拔之針葯罐綜合療法。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對拔罐療法的出處、形狀、治療病症、操作方法等都作了更細致的論述。「火罐,凡一切風寒,皆用此罐。……患者自覺有一股暖氣從毛孔透入,少頃火力盡則自落。罐中有氣水出.風寒盡出。可治風寒頭痛及眩暈、風痹、腹痛等症」。近代,隨著拔罐被廣泛應用於多門學科,拔罐療法已被載入:中醫外科學、中醫兒科學、針灸學、中國醫學非葯物療法、中國中醫獨特療法大全、中國傳統康復醫學、百病中醫民問療法等專著。
灸法的運用當起源於人類掌握用火之後,時間在石器時代170萬年前的雲南元謀人的用火方法。
灸法又名灸療。它使用艾絨或其他葯物放置體表的腧穴或疼痛處燒灼、溫熨。借灸火的溫和熱力及葯物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以溫通經脈、調和氣血、協調陰陽、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疾病、防病保健、養生美容之功效。《黃帝內經》的《靈樞·官能》說「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醫學入門》亦說:「葯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可見灸法很早就被人們所重視,由於其安全性高、無毒副作用、養生保健,因此流傳很廣。
主要作用歸結為溫經散寒、行氣通絡,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取決於氣、血、經絡的正常運行。氣行則血行,描述了氣的動力作用;朱丹溪說:「血見熱則行,見寒則凝」,就說血的血質要正常;經絡分布於人體各部,內聯臟腑,外布體表肌肉、骨骼等組織。正常的機體,氣血循經絡周流不息。氣血運行的道路要通暢。簡言之,正常人體氣的運行的動力要充足,血的質要好(不瘀滯),運行的道路要通暢。如果由於風、寒、暑、濕、燥、火等外因的侵襲,人體或局部氣血凝滯,經絡受阻,用艾灸方法就能達到解決氣血在一定程度上的瘀滯和經絡的暢通。臨床上用於痹證、腹瀉、瘡瘍癤腫、凍傷、癃閉、不孕症、扭挫傷等,尤以外科、傷科應用較多。
「氣分陰、陽、虛、實」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臨床上常用於中風脫症、急性腹痛吐瀉、痢疾等氣虛下陷急症的急救。陽氣虛弱不固,致上虛下實,氣虛下陷,出現脫肛、陰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靈樞·經脈》篇雲:「陷下則灸之」,故氣虛下陷,臟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療。脾胃學說創始者李東垣還認為「陷下者,皮毛不任風寒」,因此,灸療不僅可以起到益氣溫陽,升陽舉陷,安胎固經等作用,對衛陽不固、腠理疏鬆者,亦有效果。使機體功能恢復正常。如脫肛、陰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會穴來提升陽氣,以「推而上之」,又如《類經圖翼》雲:「洞泄寒中脫肛者,灸水分百壯」。這是灸法的獨特作用。
灸法能散寒,又能清熱,表明對機體原來的功能狀態起雙向調節作用。特別是隨著灸法臨床范圍的擴大,這一作用日益為人們所共識。
灸罐是拔罐和艾灸的傳承和創新,體現在:
1、器械的造型,古代拔罐器械是曲線形,圓形,橢圓形等。如牛角罐,陶瓷罐。近代的玻璃罐都是如此。古代和近代罐體用硬質材料製作。灸罐器械是雙曲線葫蘆形,用軟質材料製作。如橡膠、硅橡膠等。
2、器械的功能,用硬質材料製作的罐體真空方法是口吸法、點火法、機械抽氣法,到達使罐內取得真空的目的。艾灸則用艾葉做成條以一定溫度產生作用。灸罐則是按壓罐體自動排氣即可到達真空效果。結合機械抽真空達到對真空度的控制。
3、器械將真空和熱作用合二為一。灸罐用耐高溫材料製作,可經受180℃以上的高溫,科技的進步是灸罐出現的重要原因。灸罐同時具備了真空拔罐和艾灸的全部功能。
4、器械功能的創新點:灸罐除了真空、艾灸功能,還由於罐內的大容量高溫室可裝入36×500px體積的葯物進行高溫汽化。可以比喻為將大煮葯罐才能產生的作用,搬到小型拔罐器中了。這是多少中醫人夢寐以求的結果。比如你想配一副跌打損傷的葯外敷患處,你得配葯,在葯罐中煎煮,把煮熱的葯包好,醫者要拿住葯包放到患者的患處,這樣四個步驟,並且是醫者患者一對一的作用。而且只能同時是一個地方作用。有了灸罐就不同了,你把需要選配的葯物配好,放入灸罐器中,加熱5分鍾,放到需要的部位拔罐就ok了。並且接著再加熱第二個,第三個,第n個罐,拔到你需要拔的部位。改進後的灸罐同時能加熱多個罐,可同時放到你需要的多個部位,對貫徹中醫調和陰陽,上病下治,打通一條經絡,打通多條經絡意義重大。
罐內大容量高溫室,不僅能裝入普通中葯,也能裝入鮮葯。許多民族葯,特效葯都是以鮮葯外敷產生療效的,因此,灸罐的作用無形中又擴大了它的適應范圍。這對中醫外治方法是一個好的思路和做法。
中醫治療中的一個新思路:內服+外用相結合的方法是中醫治療疑難病的一個有參考價值的努力方向。
灸罐引入國際前沿理論技術「真空零點論」的實用價值在於:「真空是能量動力放大器」,這個非常重要的結論。根據生命科學大會對生命現象的認識,在生命體系中,體內外物質和(熱)動力體現出相互交流的動態過程。物質動力能正常交換的是健康生命,反之,則是亞健康、疾病狀態。
對動力能產生的放大器作用,可以解釋中醫學理論中關於:調和陰陽、氣血通暢、「小能量,大作用」、「氣至」現象的發生,這些中醫基本理論中的關鍵名詞的相互貫徹聯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5、中醫「氣至」的動力因素分析。
一、 「陰平陽秘」的轉化規律在中醫有效性標准中是:「氣至」現象的發生。
「移動圖片氣至」是通過各種物理方法,讓身體產生「氣(場、熱力場)」在身體上流動的感受。能達到這個效果的方法很多,中醫技術中有接近中心的作用面積越小,熱的能級越高,熱交換概率越大,激發出現「氣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我們也清楚的看到了這一點。但如果你仔細推敲其中的方法,不難得到:激光灸就是最科學的。這是一個違背事實的錯誤結論!矛盾出自哪裡呢?在表中我們不難發現,產生「氣至」效應項目的基本是「點效應」方法,而汗法項目中大多數無「氣至」效果的報道,外熱汗法以出汗為有效,深層的內熱法以點熱效應產生的「氣至」為有效。代表性方法有:雀灸,砭石灸,激光灸,懸灸等,熱葯效應有:隔葯灸,刺激效應有:針灸,生物電等。「點效應」有什麼特點呢? 「點效應」包括了:點面積,溫度的熱量。熱量的大小以能級來衡量。也就說「點效應」包括了點面積的和溫度能量的大小來度量。根據熱物理學定律,同等熱條件下,熱能級與熱作用面積成高斯正態分布。
函數關系為:
原來「面積小,熱能級高」必須以皮膚的最大承受能力為准,一般情況都在50℃以下。如此,我們就明白,氣至發生的條件是:面積小,能級高還應加上溫度小於50℃的控制范圍,因此,「小熱量,大反應」,這個結論就是正確的了。
艾灸專家陳日新教授總結出:灸法並不是使皮膚越熱越好,而是要達到小熱量大反應,透熱、傳熱、散熱、近端微熱遠端熱,是灸法達到「氣至」最佳效果的充分必要條件。
我們開發的真空灸儀器完全遵循「小面積,高能級,感覺舒適」的「氣至」三要素進行設計製作,儀器特點是:柔性材料、葫蘆形結構、大容量葯物汽化內加熱腔、自動控制。
二、多因素能級交換
美國的科學研究有一個驚人的結論:「真空是能量的放大器,當放入1個能量時,可輸出4--20個能量」。重溫科學發展史,我們看到電子放大器的發現應用,導致了人類信息科學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重大進步。能量放大器作用的發現,在中醫科學上的應用,是否也將給中醫葯領域帶來一次大的進步或者是革命呢?有待歷史的檢驗。
真空技術在我國古代就已經普遍應用到中醫的拔罐治療上。通過長期臨床實踐,真空拔罐治療的應用范圍從膿瘡治療向內、外、婦、兒、五官等多學科廣泛滲透。我們創新的真空儀將真空拔罐器放入艾灸技術,將二者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使艾灸熱力、葯力在真空中發揮能量的再放大,在原來基礎上更快速的改善人體微循環,修復神經組織,恢復疲勞效果更加顯著。對體表排毒,祛瘀生新,經絡氣血的疏通是其他方法所不可替代!我們的真空灸技術體現了「小熱量大反應」的「能量放大器」作用。小熱量的最佳溫度是多少呢?
許多科學實驗研究說明,在35--43℃區間是最佳的小溫度。我們假設它們的平均值39℃的能量級定為1,放入真空這個能級放大器中,雖然39℃這個溫度不變,但它的能級被放大到小於或接近4倍。也就得到一個結論:在真空環境中各種熱、葯、力的滲透力和交換力得到很大的提升。這與真空灸產生的「氣至」效果大於82%的實際結果相吻合。
上海中醫葯大學程珂教授通過對艾灸的研究認為,生物組織是先吸收熱量,飽和後再向外輸出熱量,這樣一個反復的熱振盪過程。這個研究成果可以完整解釋「灸法不是使皮膚灸得越熱越好」,「近端微熱,遠端熱」的熱灸「氣至」現象。因為,熱能在交換傳輸過程中,熱傳輸方向的雙向性的,一是反向性傳輸,導致局部熱量累積增加但振盪效應很低,因此傳輸作用很小,造成局部熱得難受;二是順勢性傳輸則導致近端輸入,遠端發熱現象。我們製作的「生命能場共振儀」採用了大振幅,低頻率的熱振盪與「負壓振盪技術」相結合方式,使「氣至」效應的概率提高到87%以上。說明「氣至」效應與生物共振緊密相關。
真空灸熱交換,共振式熱交換,能級不斷反復加速,體內外的熱交換不斷實現躍升,由物理學可知,共振產生的加速度可使能量瞬間達到一個復合的極大值。這三組極大值的組合,構成真空灸能場調節特有的「e階能級交換」 法(見右圖)。
以上分析得出:真空灸使葯物在180℃溫度下被汽化,葯物分子的化學動力,溫度作用下的熱動力,真空環境的能級放大,增強了葯物的滲透能力,是熱控釋葯的一種新的可操作技術,是傳統葯罐技術的一種繼承和創新。在多因素生命能級交換中有獨特效應。
6、外用配合葯物的研究。
真空熱灸液對生物能場的調節作用。真空熱灸液是一款無毒純中葯的祖傳秘方,可外用內服。外用時,葯力穿透角質層,直接對真皮層、基底層的感受細胞產生葯物的多重作用。如,調節寒熱失衡、驅寒發汗、止咳平喘、排除瘀毒、調和營衛。可刺激體內熱源產生發熱效應,導致局部或全身出汗,這種生熱效應可流向全身引起全身出汗,也可隨經絡流向引起經絡通路的熱感,如僅僅流向手背和關節,使手背關節產生熱感,又如,可使熱流流向內臟,體表不出汗,體內卻暖和如春。內服後,體內發熱速度較外用加快,大腦前額發熱出汗,是否葯力有突破血腦屏障的作用?有待驗證。
真空熱灸液可調節生物能場的產熱機能,有驅除外感風寒的作用。以外用為主,外用時無體質的虛實寒熱差異禁忌。孕婦忌用。
7、內服配合葯物的研究
內服葯茶對生物能場----腦動力場調節的思路。
中葯茶市場開發多以添精補腎,健脾安神,清火減肥、保壽延年的品種較多。對大腦神經系統作用的葯茶品種的開發相對較少。我們研製的內服葯茶主要成分含:茶鹼、靈芝生物鹼、白花蛇舌草甙、胡蘿卜甙、紅景天甙、咖啡酸、冬蟲夏草甙等。中葯主要來自西藏、貴州、福建等地。葯茶有補精益髓,提神醒腦,疲勞恢復,快速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使大腦瞬間補充青春活力,泡水喝後幾分鍾就能夠馬上恢復大腦的指揮控制功能。葯茶以葯性平和,針對腦神經有良好作用的名貴中葯材。無虛實寒熱體質的禁忌,無毒副作用,適應面廣,可長期飲用。
8、器械實現數字化,可控化,網路化。
中醫走進每家每戶是中醫未來的發展方向。網路化、數字化、遠程式控制制的人機交互功能越來越彰顯重要意義。灸罐涵蓋中醫外用的多種功能,實現了網路、數字、遠程式控制制,人機交互功能符合中醫未來發展的需要,是先進的中醫現代化儀器設備。
㈡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端午節為何要掛艾草
1、吃粽子
2、掛艾草
3、賽龍舟
4、吃五毒餅
5、鬥百草
端午節中掛艾草是為了驅瘴避邪,蚊蟲害怕這種味道,能起到驅蚊的效果。
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物,植株有濃烈香氣。主根明顯,略粗長,直徑達1.5厘米,側根多;常有橫卧地下根狀莖及營養枝。莖單生或少數,高80-150(-250)厘米,有明顯縱棱,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化,上部草質,並有少數短的分枝,枝長3-5厘米;莖、枝均被灰色蛛絲狀柔毛。
㈢ 什麼粉末可以辟邪。
1、硃砂:在中葯店裡就能買到,價錢也不貴
2、雄黃:它和硃砂一樣是天然的避邪護身之物,只是這東西有很大毒性,很難買得到
3、艾灸條姜,葫蘆等
㈣ 艾灸葫蘆灸艾柱從哪裡采購比較好
葫蘆灸柱艾柱採用最多尺寸就是:直徑1.8CM*4CM/1.8CM*4CM/1.8CM*3.3CM/1.8CM*3.0CM尺寸比較多,目前葫蘆灸連鎖店河北最多,其次是山東省。葫蘆灸用的葫蘆灸艾柱都是從河南南陽采購的,南陽當地老艾嶺廠家專業定製各種尺寸葫蘆灸柱產品的,很多艾灸連鎖都是從這里采購。
㈤ 用葫蘆艾灸儀來艾灸效果怎麼樣
我用過,效果不錯,建議你用一下。
它有專門的排煙系統,完美達到用有煙艾條做無煙艾灸的效果;並且葫蘆的面積大,可同時艾灸多個穴位;不用專人手扶操作,自己在家,艾灸館都可以 使用的;葫蘆下有保護網,防止艾灰掉落燙傷;配有活動支架,360度旋轉,可實現全身所有穴位艾灸。
㈥ 百歲葫蘆艾灸是傳銷嗎
百歲葫蘆艾灸
你首先要了解什麼是艾灸:艾灸功效-艾灸原理-艾灸穴位-艾灸後有什麼感覺。
然後再去了解百歲葫蘆灸:百歲葫蘆灸的灸器是 天然葫蘆-寓意福祿-長壽。
為什麼事情都要向傳銷方面想呢?(按你的思路-做買賣的都是傳銷了:一級經銷商-二級經銷商-三級經銷商-四級經銷商)
㈦ 有什麼東西可以辟邪的
1,貔貅:
說到辟邪貔貅是非常有用的,貔貅有驅邪、招財的功效。而且也是現在非常受人們歡迎的一種吉祥聖獸。而且貔貅護主性非常的強,所以說成為了首選。
2,葫蘆:
葫蘆諧音福祿,也是一種風水吉祥物,葫蘆能改運而且還能驅邪非常的好用,可以佩戴也可以擺放,家裡、辦公室、車上、都能擺放而手上或者脖頸上也能佩戴,小編推薦使用。
3,五帝錢:
五帝錢驅邪作用非常的強大而且還帶有一定的改運作用,不過真正的五帝錢才有這些作用,而真正的五帝錢不容易購買到,所以小編沒有放在第一位推薦。
4,玉石:
玉佩是也是能辟邪的物品,至於為什麼這個不知道,可能是風水上所說的玉石中間有能量的緣故吧。
5,黑曜石:
黑曜石出了名的能驅邪的東西,便宜、效果好非常的大眾化而黑曜石做的貔貅效果更是非常的好。
6,狗牙:
狗牙也有辟邪的作用,狗牙具有威懾煞氣的作用,所以也能辟邪,不過狗牙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煞氣。狼牙和狗牙效果一樣。
7,大蒜:
這個雖然不適合戴在身上,不過確實很有效,在中國大蒜是與西方十字架齊名的辟邪物品,不過不經常看見有人用。
8,硃砂:
在中葯店裡就能買到,價錢也不貴。它的價格與成色有很大關系,分內服和外用的兩種,內服的是粉末狀,外用的是沙粒狀。
一般佩帶只要用那種外用的就可以了。在佩戴時先做一個小袋,裝入硃砂,在放進7根燈心草(也在葯店裡有售,更便宜)和7粒黑豆,最好再放一些經咒或桃木符之類的。
這東西的中成葯就是硃砂安神丸,是治療附體,撞邪的重要葯物。
9,雄黃:
它和硃砂一樣是天然的避邪護身之物,在白蛇傳里就有充分的描寫。只是這東西有很大毒性,很難買得到。用法就同硃砂一樣。
10,艾灸條:
這原是做針灸治療用的,使用葯草艾蒿曬干揉成絨做成的,更便宜,也就一元左右。
要是再走夜路時點一支,擔保不會有任何東西來找事,它的氣味很大,要在屋子裡燒得話一點就夠了,跟可以去除流感預防疾病,是首選之物。
11,天木藏香:
這是直接使用的香里的最好的,但不便宜。
㈧ 什麼季節做葫蘆灸效果好
最適合葫蘆灸的季節是夏季。夏季是自然界陽氣最重的時候,與艾草的熱結合在一起,她的溫補作用更強,再加上毛孔張開,邪氣在表,葯物很容易進入體內,從而逼出體內的寒邪,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陽氣最盛的時候艾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是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依據。
㈨ 失眠床頭放什麼避邪
1、黑曜石葫蘆擺件
很多時候夜裡難以安眠是因為有煞氣沖撞,這種時候就可以在床頭放上能夠擋煞的風水擺件,比如說黑曜石的葫蘆。葫蘆有著吉祥的寓意,能夠給人帶來運勢的提升,並且黑曜石有著強大的辟邪擋煞功能,放在床頭櫃上能夠穩定卧室的氣場。
2、硃砂
如果是因為房間里陰氣重,或者近日招惹了什麼不幹凈的東西而導致的做噩夢,尤其是在到過墓地、殯儀館等地方以後,可以考慮在床頭上放上布包著的硃砂或者硃砂擺件來凈化磁場。硃砂有著很強的陽氣,能夠辟邪,讓人心神安寧。
3、桃木梳子
很多人都知道桃木劍有著極強的辟邪功效,但是桃木劍這樣的風水掛飾卻不適合放在卧室中,但是桃木製成的別的飾品。比如說桃木梳子,放在床頭卻能有著同樣的安神功效。尤其如果覺得邪氣纏身,或者房間里陰氣太重,都可以用桃木梳子來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