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微信公眾號頭條和次條怎麼發
方法是:
1、首先登陸微信公眾平台,點擊菜單欄左側「素材管理」。
Ⅱ 旅遊類的app哪個比較好用
很多啊,看你需要哪種的,現在APP都做的細分了。比如看攻略你可以用螞蜂窩,訂票可以用攜程,看去過的人對景點的遊玩印象、實用貼士可以用導游犬小Q,還是看個人的需要吧。我一般這幾個都會下,綜合著來看。
Ⅲ 自駕車上裝什麼錄視頻的裝備
由於對畫質以及清晰度有要求,所以拍攝工具主要用的是佳能相機,最低標配是3000起的,有過萬的,但是不多。
剪輯工具用的就是PR,既然說到剪輯工具,那自然少不了電腦,而且配置需要相對高一點的,否則裝不了剪輯軟體,因為佔用空間太大。
所以自駕游自媒體用到的工具主要就是電腦,佳能相機,相機拍攝視頻,電腦剪輯發布。
旅遊准備
駕車旅遊前必備行裝行車裝備:
修車工具一套、打足氣的備胎和補胎工具、車用氣泵、千斤頂和輪胎扳手、滅火器、拖車繩、啟動用的大線、停車警示牌、機油、齒輪油、剎車油、備用燈泡、保險管。
個人裝備:厚羽絨睡袋、戶外鞋、高筒雨靴、防潮墊、地席、帳篷、 G AS爐頭、罐裝 G AS、鍋、餐具、打火機、水壺、手電筒和備用電池、燈泡。
常備葯品:感冒葯、消炎葯、防曬霜、好得快、黃連素、止血綳帶、創可貼、維生素葯片、眼葯水、紅花油。另外,可別忘了帶上錢、信用卡、個人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車船使用稅和養路費的繳納單據、保險公司和救援公司的電話喲。
Ⅳ 記錄旅途快樂
手帳是近幾年最為流行的,身邊很多朋友都入坑,自己屬於在坑邊徘徊,猶豫不決的那種。結果最近被奧野宣之所種草了《旅行手帳完全指南》,立刻入坑,跟著作者奧野宣之所開始了手帳新手生活。
在手帳圈,提起奧野宣之所,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在日本屬於引領手帳潮流的人物,代表作有《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如何寫游記和散步日記》《智慧創造鍛煉法》《"處方箋"讀書法》《三本書創造好點子》等。
「好腦子不如爛筆頭」記錄旅行的瞬間,記錄旅行的快樂,記錄旅行的收藏感悟,這些都可以歸入旅行手帳里,事隔經年,再翻開,回憶過往與快樂。
「快樂很簡單」旅行手帳的製作方法簡單分為:旅行前的准備工作,旅途中的收集資料,旅行後的匯總,這三大部分。旅行前的准備工作,是為了更好的旅行還打下基礎,對於目的地的憧憬,對於那裡的了解,一一找出來,感覺有些同做旅行攻略一般。但是又不同於我們的攻略,畢竟攻略做的是一定會去的地方,而收集憧憬目的地,有可能去,也有一些可能不會去,但是在收集了解的過程中,我們會對那裡加深了解。同樣這也是一個由量到質變的過程,如果我們不斷地憧憬著某一個地方,不斷地做著收集工作,想去的慾望達到一定標准,就會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因為早已准備好了。
「走到哪裡,快樂就到哪裡」而在旅行中,不僅僅要眼睛去旅行,心去旅行,也需要隨時隨地收集一些素材,例如地圖,門票,小冊子,以及我們相機或是手機里的拍照,把一些想法,感悟,或是有趣的事情隨時記錄,以備用。作者特別提醒了,准備一個收集袋,以便把收集的資料放進去,免得弄丟。列舉了除口袋背包外的其他收集袋:分類收納夾,袋型文件夾等。當然當地的導游地圖是必備的,如果可能最好拿兩份,它們也是旅行手帳的絕佳素材,並且可以反正面利用,更關鍵是出國游的這種,如果一份找不到,還有份備用。更關鍵的是作者指出這種當地的導游圖,更具有當地特色,在旅行手帳里也是非常有特色的。作者還舉例說明一些收集素材,如在途中吃的食物的標簽,轉貼在手帳上,可以回想曾經吃的什麼,也是很有趣的。特別是一些紀念印章更是非常有特色的。想想似乎自己原來定義的手帳太狹義了,只以為是文字和照片,現在才曉得手帳的內容很廣。
Ⅳ 三月初適合去國內哪裡旅遊
一、六安 六安是位於安徽的西部,這里是大別山區的主要城市,六安依託大別山打造的九十里山水畫廊風光非常美 九十里山水畫廊是六安至毛坦廠路為主線,全長約九十華里,很多風景超級美的景區在其中,我們選擇了 大別山石窟、大別山風情谷、皖西大裂谷、九月山莊
點擊查看
我們在六安的旅行自駕線路:大別山石窟--九月山莊--大別山風情谷--六安茶谷主題公園--天堂寨
點擊查看
1.大別山石窟 大別山石窟據說是皖西第一岩洞敞岩,距今已有一億六千萬年的歷史,石窟洞高80米跨度200米深150米,是由億萬年前岩石風化侵蝕而成,洞頂彎曲如月球表面,置身其中有一種神秘而又震撼的感覺
點擊查看
大別山石窟風景區與皖西大裂谷景區接壤,主峰洪山寨,海拔291.2米,為該區第二高峰,三面突兀,多石窟,地勢險要
點擊查看
大別山石窟還有很多網紅體驗設施,如驚險玻璃吊橋、尖叫懸崖鞦韆、唯美天空之境、花崗岩滑道等游樂項目,在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時,也可以來一把尖叫與刺激的體驗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地址: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張店鎮大別山石窟景區 門票: 60元 游覽時間: 建議3-4小時
點擊查看
2.九月山莊 九月山莊和大別山石窟離著非常近,也就5分鍾左右的車程就可以到達到,這是一個集休閑、娛樂、住宿、餐飲於一體的五星級農家樂
點擊查看
3月份的九月山莊,遍地的油菜花,山莊包圍在油菜花海里非常美麗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地址: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張店鎮 門票·: 免費 游覽時間: 1-2小時
點擊查看
3. 大別山風情谷 大別山風情谷散落著山澗裂谷、崖洞奇石、泥棺洞屋 有「 安徽 的 九寨溝 」之稱,進景區就是一個碩大的瀑布呈現在眼前
點擊查看
大別山風情谷森林茂密,竹林就有近千畝是一處天然的大氧吧
點擊查看
這里峽谷幽長,地貌神奇 ,這里有大小循環兩條路,建議小環線就可,因為主要景點都在小環線
點擊查看
地址: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張店鎮 門票: 80元 游覽時間: 2-3小時
點擊查看
4.皖西大裂谷
點擊查看
皖西大裂谷被譽為中國的東非大裂谷,這里峽谷深邃驚險 ,裂谷的進口,長1500多米,是由流水長期侵蝕下切所形成的,又有峽谷又有洞穴景觀
點擊查看
皖西大裂谷需要從谷底往山頂爬,這里的岩石像是一座大山被神斧劈開,兩廂峭壁撐天對峙,中間是一條長約2公里的蜿蜒石階,峭壁下有天然的石崖迴廊隔澗相對,走在其中非常刺激
點擊查看
地址: 安徽省六安金山區張店鎮太平橋村 門票: 70元 游覽時間: 2小時左右
點擊查看
5、六安茶谷主題公園 六安茶谷是六安瓜片茶葉的主產地,六安瓜片湯清綠而明澈,回味甘甜清涼,香氣濃郁
點擊查看
六安茶谷主題公園茶園位於金寨油坊店鄉,層層茶園與周邊的湖光山色構成一幅天然畫卷
點擊查看
這里茶園的茶樹栽在小山包上,每個小山包都被一梯梯的茶樹覆蓋著,遠遠望去綠油油的一片,各具形態,層層茶園環繞一個湖泊,景色絕佳
點擊查看
地址: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209省道東50米 門票: 免費 游覽時間: 2小時左右
點擊查看
6.天堂寨 天堂寨分白馬大峽谷和瀑布群2個景區,如果想細細游覽的話,建議2天,在景區裡面民宿住一晚,體驗很不錯
點擊查看
白大峽谷位於海拔1600米的白馬峰山腳下,全長約6公里,它是淮河的主要源頭之一,更是安徽省省會合肥的水源源地
點擊查看
天堂寨瀑布群景區從下至上游覽,全程游覽,不僅能看到美麗的瀑布景觀,可以感受一覺跨兩省,還可以看淮河和長江的分水嶺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地址: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 門票: 天堂寨門票 往返觀光車128元 游覽時間: 1-2天
點擊查看
二、安慶 安慶位於安徽西南部,長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處,西接湖北,南鄰江西,西北靠大別山主峰,東南倚黃山余脈,素有「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的美稱
點擊查看
安慶的名堂山、天柱山山都非常有名氣,這里我給你介紹安慶市裡的幾個值得去的公園和古街給你
Ⅵ 如何運營一個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公眾號運營好的方法/步驟:
1、在發文時候,多發圖文信息,盡量不要發單獨的大段文字,現在的人越來越看不下去長篇大論了,載入圖文更加吸引粉絲打開閱讀,增強體驗效果。
8、學會利用自動回復,和關鍵詞回復,把一些文章信息載入進入,讀者閱讀的時候直接回復即可或者對應的文章,不用再查看歷史文章。
9、重要的一點是在於堅持,堅持每天更新文章,多推送好文章,不要一時熱情,看不到效果就不弄了。
10、適度的推廣還是很重要的,把內容運營好之後,還可以在微博、博客、自媒體平台、QQ、微信朋友圈等進行宣傳推廣,和同行進行互推,或者是採集一些比較好的微信名單,和別的號一起互推。
Ⅶ 川藏線的女遊客舉著「求RB」的牌子是啥意思
在川藏線上很容易就能見到這樣的窮游者,這些人往往都很是開朗熱情,他們要是知道你想要來到他們的隊伍中,那你是很受歡迎的,你會發現你很快就能夠與他們談笑風生。在川藏線上有很多專業術語還有手勢,在那裡你若是發現有女遊客舉著“求RB”的牌子,你知道這是什麼暗語嗎?那就讓小編給你們講講吧。這兩個字母RB其實就是Reb bull的縮寫,當然譯為紅牛。川藏線上的女遊客舉著“求RB”的牌子,到底是什麼意思?你懂嗎?
網友們說:這個還是存點錢旅遊吧,現在川藏上的風景線已不再單純了。也有的網友說:川藏說實話,沒什麼好玩的,都是一些撿垃圾的人,並且這些垃圾還是一些窮游者扔掉的。也有窮游,這是對自己的不負責如果出事了,誰會負責呢?
如果你在去西藏的時候遇到了舉著“求RB”的人,若是車上紅牛比較多的話,也希望可以幫助一下他們,尤其是女孩子,她們的身體素質本身就不如男士,卻依然堅持徒步,可見耐力和自製力有多麼強大。
擁有這樣的一種信仰是一件好事,但在進藏的時候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紅牛是必須要准備的,如果想省錢的話也可以將車上准備一些汽油,川藏線上的汽油非常貴,自備的話就不需要浪費太多錢了。另外上面的空氣非常稀薄,容易出現高原反應或者缺氧,吸氧器也是有必要准備的,關鍵時候可以讓我們舒服一些。你還知道川藏線上的哪些奇聞趣事呢?
Ⅷ 古納卡作用
西雙版納古納卡傣族文化園,成立於2008年,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內的一個古寨,古寨內無不體現著傣族文化的特色,傣族古老的文化遺產,西雙版納重點旅遊景點,西雙版納特色文化旅遊景點,是一處以傣文化與版納風情結合的旅遊勝地。
介紹
曼賀納:一個頭枕南聯山體側,面朝形狀如乳的,乳溝是蜿蜒穿過壩子跌落進瀾滄江的流沙河,乳峰是對峙入雲的南聯山和曼西梁子的景洪壩子的一個傣族村寨。
歷史上,曼賀納緊挨傣族政治中心允柏鈧,默然的見證了傣族政權「景龍金殿王國和車里宣慰使司署」的興衰。皇城被1996年那場百年不遇的洪水吞沒了,今天可見的,是沿流沙河河床延伸的。曼賀納居高臨下,避免了自然災害的肆虐。如今,曼賀納村隸屬於西雙版納旅遊度假區管委會,屬於壩區,國土面積2.7平方公里,海拔617米,平均氣溫22.6度,共有農戶96戶,共有人口411人。
西雙版納古納卡傣族文化園參考地址
旅遊指南編輯
項目 簡介
門票 無需門票
開放時間 全年開放,旺季07:00-18.30 淡季07:00-17:30(9月 6月)
最佳時間 以秋季,冬季,春季最為適宜
交通 自駕游:進入景洪城區過瀾滄江大橋直行(800米)孔雀湖,孔雀湖環島左轉進入勐泐大道曼弄楓方向(3000米),直行到榕林大道路口左轉(1500米),右邊可見指示牌。
可跟團旅遊或計程車到本旅遊景點
特產 傣族手工製品,手工銀。大芒果等熱帶水果。
穿衣指南 地處熱帶地區,平均氣溫24度,夏春季除去一件短袖之外在備一件外衣。
景點介紹
傣族佛寺
寨子里的傣族佛寺坐落在緩坡上,四周老樹參天,六丈外是鬱郁蔥蔥的橡膠樹林。臨近佛門,濃蔭匝地,頓覺清涼。木鼓橫在側廊,牛皮的鼓面,顏色深淺不一。由此推敲,這面圓木鑿成的鼓,使用的年月不短了。禪房的門敞著,投眼進去,見一個上年紀的佛爺(主持)和一個年齡尚幼的小和尚在喃喃有詞的誦著貝葉經。
傣族的水井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傣族水井塔的建築頗具匠心,井身的造型和裝飾,都採用傣族崇敬的大象,孔雀,塔等做造型。井身鑲了許多小圓鏡,莊重華貴,這是因為傣族喜水,敬水,用水表示愛情,表達祝福,凡是傣族村寨都有各種形狀的水井塔,曼金堡水塔,就是典型的寶塔形水井。每一個遊客最好都去觀看水井塔,會給你帶來幸福。
原始森林風光
在曼賀納村寨周圍,圍繞著一大片森林,進入曼賀納村寨中就能深刻的體驗到了西雙版納的味道。從都市緩緩入眼的原始森林風光,讓人遐想不止,嚮往於此。愜意得呼吸著最純凈的空氣,享受著大自然帶來的澎湃與安心,流連忘返。
傣族文字傳承課堂
古納卡傣族古寨里每個周末都會自發性的組織傣族文字教學小課堂,每每到了這個時候,那些放了學的小孩子都會過來,學習著,體驗著傣族文字的魅力。課堂還對外開放,不過教學都是免費的。
手工藝製作現場
曼賀納里的傣族居民非常的勤勞,手工藝製品非常的好,傣銀製作和織布是最常見的手工藝製品,寨子里家家戶戶都會做些手工藝製品拿出來銷售,也是種自給自足的方式,或者他們一起在文化園內做這些手工藝,也不懼怕外人把他們的手藝學了去。
風土人情
節慶、禮儀、祭祀食俗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潑水節期間,除酒、菜要豐盛外,各種傣族風味小吃也很多。如有一種糍粑是用糯米飯舂成團,包蘇子糖餡做成的圓餅,用抹上臘油的芭蕉葉包好,食時可用火烘軟或炸後蘸蜂蜜吃。粑絲是用水把米粉攪成顆粒,蒸熟後舂成團,擀成薄而大的圓餅,冷後疊成疊,食時燙軟入碗,撒各種調料。潑水糍粑是用糯米粉和成團,包紅糖蒸熟,再裹上一層炒香的碗豆面,用芭蕉葉包好可作待客點心。還有把糯米飯泥炸後做成的麻脆等。較重要的節日還有關門節(傣歷7月15日)、開門節(傣歷12月15日),均為小乘佛教節日。
在西雙版納傣族中,一家蓋房,全寨都要來幫助,新房落成要賀新房,先上樓的是小夥子,抬著牛頭,唱祝福歌,壯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婦女抱被褥,姑娘們端著飯菜依次而上,然後在火塘上支好三腳架,擺上眾桌,置酒備菜,唱賀新房歌,鄉親們還要給主人送一些象徵吉祥的禮物。
「趕擺黃燜雞」是西雙版納男女青年以食傳言的求戀方式,即姑娘把黃燜的雞拿到市場上出售,如果買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會主動拿出凳子,讓其坐在自己身旁,通過交談,如雙方情投意合,兩人就端著雞,拎著凳子到樹林里互吐衷情;如買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會加倍要價;再如「吃小酒』,在男女訂婚時,男方挑著酒菜去女方家請客,當客人散去後,男方由三個男伴陪同和女方及女方的三個女伴,共擺一桌共飯。「吃小酒」講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熱的;第二道要鹽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熱、深厚和甜蜜。婚禮之日雙方家裡都要舉行婚禮,大都先在女家進行。婚宴時,席桌上要鋪上綠色的芭蕉葉,菜餚有象徵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線儀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線繞過雙方的肩,又用兩白線分別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徵純潔,然後由高齡老人將糯米飯捏成三角形蘸上鹽,置於火塘上的三腳架的頂點上,任其火燒後自然脫落,象徵愛情像鐵一樣堅硬。
傣族還供奉自己村寨的社神,傣族稱「去拉曼」,也稱「披曼」,是保護神,每年要祭祀兩次,栽秧前為祈求豐收,秋收後為謝恩,要集體殺牛或豬一頭,各家備貢品送入供奉社神的房內,待念完祭詞後,大家共食。新加入社的成員,要用雞、酒和臘肉條供奉社神。在勐海等地屠宰祭牲仍保留著剽牛和魚食牛皮的風俗。西雙版納一次部落神,祭品有的須是黑牛、白豬。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普遍崇拜龍樹、龍神,元江江邊傣族每年農歷三月祭龍樹時,全村要殺紅牛,殺前在紅牛身上用白灰畫成花紋,還要在牛身上披紅綠布。同月還要殺豬祭「天公地母」以求保佑牲畜平安。
傣族的節慶
傣族重大節日有「關門節」、「開門節」和潑水節。「關門節」在七月中旬,這時正是農忙季節,佛教節日也大多集中在這段時間,以便集中精力搞好生產,同時還要舉行盛大的「賧佛」活動,以食物、鮮花、銀幣、紙幣等獻佛。「關門節」要持續三個月左右,到十月中旬的「開門節」為止。
傣族最盛大的節日是潑水節。時間在每年四月。按時序計算,陽歷的四月,相當於傣歷正月。潑水節也就是傣歷新年節,按照傳統習慣,這一天清早,人們要采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擔來碧澄清水為佛像洗塵。做完這些以後,群眾性的相互潑水就開始了,只見一群群男女青年,用銅缽,臉盆盛水,湧出大街小巷,嬉戲追逐,逢人便潑,從頭到腳,全身濕透。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人們盡情地潑,盡情地澆,不論是潑者還是被潑者,都異常高興,笑聲朗朗……
潑水節期間,在寬闊的瀾滄江上,要舉行劃龍船比賽,水船扎以彩花,裝扮成龍,孔雀,大魚等形象,由數十男女青年奮力劃槳前進,兩岸觀眾如雲,鑼鼓聲、喝彩聲響徹雲霄。
夜晚,各村寨燃放高升,這是傣族人民自己製作的煙火。用一根數丈長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葯等配料,置於竹子搭成的高架上。點燃引線,火葯燃燒,竹子即如火箭一般飛入雲天,在空中噴放出絢麗煙火,猶如花團錦簇,群星閃耀,光彩奪目,把節日的夜空裝點得特別美麗。
潑水節是個迎新的節日,歡樂的節日,一般要過三至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