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耶穌誕生圖片唯美
擴展閱讀
一周年慶圖片素材 2025-07-17 11:42:05
電腦製作圖片加音樂字幕 2025-07-17 11:40:23

耶穌誕生圖片唯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18:06:42

1. 基督出生那年是公元一年,但聖誕節為什麼是十二月二十五

在這里想跟大家說的是原來在12月25日附近,或者說在冬至附近,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天文現象。從夏至到冬至,白天越來越短,也越來越冷。從北半球看來,太陽看起來好像是向南移,給大地提供的熱越來越少,也越來越沒有陽光。到冬至時,白天的變短及莊稼的枯萎象徵人作古一樣的死亡過程,也就是太陽的死亡。到12月22日之前,太陽的死亡完全完成。在12月25日這一刻之後,太陽向北移動1度,預示著白天變長,變暖,春天的到來。


在北半球,太陽從夏至開始一連6個月持續不斷地向南移動,使它到達其在天空中的最低點。這時,一件奇怪的事情發生了:至少是從人的感覺上看來,有3天太陽停止向南移動。在這三天暫停期間,太陽停留在南十字星座(SouthernCross或Crux)。在12月25日這一刻之後,太陽向北移動1度,白天才開始變長。所以,有了這樣的說法:太陽在十字架上死了三天,三天之後才又復活。

這便是今天西方所過聖誕節的來歷。

2. 耶酥生在哪個國家

耶穌(也稱為基督,意思是王或彌賽亞)2000年前生於以色列。現代文明把時間分為公元前(即基督前)和公元(即主年)的紀年方式來紀念耶穌的誕生。耶穌30歲以前是個木匠過著猶太人的傳統生活。當時以色列全境都處於羅馬皇帝愷撒的獨裁統治之下,包括耶穌出生的伯利恆和成長的拿撒勒。

耶穌三十歲以後開始教導眾人,行神跡,並被記載下來。但他從來都沒有遠行到距離出生地200英里(大約320公里)以外的地方。耶穌在三年的時間里一直盡力保持低調,但他的名聲還是傳遍了全國,引起了設在以色列各省執政掌權的羅馬官員和猶太領袖(宗教律法師)的注意。耶穌傳講的信息主要有:

神愛你並與你同在

彼此相愛

每個人都極其寶貴

福音:神的國度已經臨到地上

關乎天堂或地獄的審判的實際情況

若求告神,神就必赦免

耶穌最受爭議的就是他一直聲稱自己就是神,直接干犯了律法。因而宗教領袖要求羅馬政府處死他。羅馬當局幾次審訊都沒發現耶穌觸犯了羅馬的法律。就連猶太人的領袖也承認,耶穌除了自稱為神之外,完好地遵行了猶太人的律法。但他們還是以對政府不利為由,說服以色列南省的羅馬總督彼拉多下令將耶穌處決。

耶穌殘忍地遭到嚴刑拷打,然後雙手被人掛起來,釘在一根水平的木樑(十字架)上。這種行刑方法使得空氣無法戲入肺部,三小時以後他就死了。然而,有500多人卻見證說,他三天以後從死里復活了,而且此後的40天里在以色列的南北兩省走動。很多人認為這就足以證明耶穌自稱為神是真實的。後來,耶穌返回了自己不久前遇害的城市耶路撒冷,見證人說他從那裡離開了地球,升到天上去了。

因為這些神奇的事件,跟隨耶穌的人數大大增加了。根據史料記載,僅僅幾個月之後,也是在耶路撒冷城一天之內就增添了大約3000跟隨者。宗教領袖執意鎮壓跟隨耶穌的人,但他們當中許許多多的人寧願去死也不肯否認耶穌就是真神的信仰。

不到100年的時間,羅馬全境(小亞細亞、歐洲)到處都有人跟隨了耶穌。公元325年,跟隨耶穌的信仰(基督教)被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確立為官方宗教。500年以後,希臘境內希臘諸神的廟宇也都改造成了教會,成為跟隨耶穌的人聚會的場所。雖然耶穌傳講的部分信息在宗教機構擴張的過程中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甚至被人錯誤地傳播,但耶穌的原話以及他的生命本身仍然萬古長存。
http://..com/question/3409245.html

3. 耶穌是哪一年出生的,是公元138年嗎

實際上耶穌誕生的日期並不確定,據研究 耶穌誕生在公元前4年,
而現在使用的公歷以耶穌生辰為開始,這個計算是不準確的!

想研究基督教歷史看我編寫的
http://wenku..com/view/c557ccff7c1cfad6195fa7cc.html

願主耶穌賜福你!

4. 耶酥是出生在那個國家的在線等急~~~~~~~

義大利的伯利恆。

在羅馬皇帝愷撒亞古士督時期(前27---後14年),並沒有做過人口調查。在居里紐管轄地猶地亞地方的確有異常一 人口調查,卻是在公元後6年,已是希律王死後10年的事情了。與福音中記載的耶酥所生時間不合。------而約瑟所住的地方「拿撒勒」,是希律王的另一個兒子ANTIPAS的轄地,不在這次調查范圍內。耶酥的母親住加利利,不屬於猶地亞。

大衛到耶酥已經1000年了,當時羅馬做人口調查是為了抽稅,叫人民到1000年前遠祖的地方去,於理於史不合。

但是伯利恆是大衛的家鄉,耶酥出生在這里,按照猶太人的傳說,他才可能是拯救猶太人的彌賽亞。

《馬太》中記載希律王因為耶酥的出生心理不安,將伯利恆中2歲以內的男孩都殺盡了,然學者們並沒有在歷史記載中發現有這樣的事情,《馬太》與《路加》中,,關於耶酥出生的記述,處了他父親的名字、處女生子和出生於大衛的家鄉伯利恆之外,幾乎沒有相同的地方。

紀念聖母純潔懷胎. 耶酥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酥是因著聖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酥》,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

12月25日 聖誕節
聖誕節,是義大利最隆重的節日。一般放假至元旦後,或放至主顯節,共有一至二個禮拜的假期。24日晚是聖誕之夜,人們要進行守夜,通宵達旦地舉行慶祝活動。一般人們在家裡要裝飾一棵聖誕樹,上面掛上彩燈、糖果和各種裝飾品,樹下放著家長送給每位家庭成員的禮物,或者在家裡布置一個象徵耶穌降之生地的馬廄,有聖嬰、聖母、聖約瑟、牛、馬、羊等雕塑。教堂里一般是布置大型耶穌降生馬廄,供人瞻仰,大商店裡一般布置聖誕樹,以增加節日氣氛。義大利人過聖誕節要全家團聚,所以是個團圓節。

《聖誕節的起源》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寫。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我們把它當作耶酥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但是有很多聖誕節的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都使聖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節日。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酥降生和受洗禮的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 EPIPHANY,亦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酥向世人顯示自己。當時只有耶路撒冷的教會例外,那裡只紀念耶酥的誕生而不紀念耶酥的受洗。後來歷史學家們在羅馬的基督徒慣用的日歷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著:《基督降生在猶大的伯利恆》。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也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歷書的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甦的開始。可能由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這是教會初期力圖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在歐美許多國家裡,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而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大大超過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

5. 聖誕節的由來 聖誕節的習俗及故事傳說(圖)

下周一是聖誕節,對於聖誕節,每個孩子都是充滿著期待的,因為孩子們總會幻想,只要床頭放個襪子,那麼聖誕節當天起來裡面就會有自己想要的禮物。可是這些都只是我們當時天真的幻想罷了。我們都知道聖誕節,可是否知道聖誕節的由來和習俗呢?詳情如下:

聖誕節的來歷

在將臨節期,教會的布置全都以藍紫色為主。聖壇的桌巾、講台的台帷、牧師袍的肩帶都是紫色。並且聖壇中央通常會放置一個用長青樹的葉子作的花環,中間有五枝紫色的長燭,每個星期日,便多點上一枝蠟燭。到最後的聖誕夜裡的「普世同慶」點上中間的最後一枝蠟燭。燭光象徵著在許多年前的聖嬰孩耶穌其第一聲啼哭里,為這世上帶來了光明。

而聖誕老人其實是西元第三世紀的尼可萊斯主教。他曾冒死解救被處殛刑的政治犯、也揭發過貪婪官吏屯糧,使百姓渡過飢荒。在宗教被迫害時,被捕入獄,身上滿是鞭痕、鉗傷與烙印,仍堅持其信仰。而後半生留在米拉,設立孤兒院、照顧病患、貧民。尼可萊斯生平事跡中,最膾炙人口的是他慷慨助人的行徑和對孩童的愛心,這些事跡後來被兒童文學家,予以豐富的想像而成為我們現在所知聖誕老人故事。

聖誕節最重要的意義是講「饒恕」與「和好」,而非等待聖誕禮物。在這寧靜的夜晚,想一想有沒有人得罪你,你還沒原諒他、饒恕他呢?

聖誕節的習俗

你知道聖誕節的聖誕色是哪三種呢?好奇的你肯定想知道吧,好吧,我來告訴你,聖誕節的聖誕色分別為紅色、綠色和白色,在西方,每個家庭都會用聖誕色來裝飾房間,紅色指的是什麼呢?紅色當然是指蠟燭了呀,那麼綠色是指的什麼呢?很簡單的,綠色當然是指的聖誕樹了,白色和紅色搭配指的是什麼呢?是指的聖誕老人啊,聖誕樹、紅色蠟燭、聖誕老人構成了聖誕節必備的三大要素。

小孩子經常會在爐子的旁邊放上一雙襪子,期待著聖誕老人送給他們想要的禮物,在西方大人們經常會扮演聖誕老人,等孩子們睡著的時候,偷偷的把禮物放進襪子裡面,在西方,扮演聖誕老人是永恆不變的習俗。

還有就是西方的聖誕大餐了,西方人經常會圍著聖誕樹,和家人一起享用節日的大餐,當然火雞是必不可少的,同時還會放上很多的美酒,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會和小朋友們享受一次饕餮盛宴,大家都會喝的歡天喜地,樂不思蜀。

在聖誕節,大家都會唱起聖誕歌,無論老人小孩,大家共聚一堂,歡天喜地,盡情享受節日給他們帶來的樂趣。

聖誕樹的傳說

聖誕樹一直是慶祝聖誕節不可缺少的裝飾物,如果家中沒有聖誕樹,就大大減少了過節氣氛。

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善良的農民,在一個風雪交加的聖誕夜救助了一個飢寒交迫的窮孩子,讓他吃了一頓豐盛的聖誕晚餐。孩子臨走時折下一根松枝插在地上並祝福說:"年年此日,禮物滿枝,留此美麗的杉枝,報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後,農民發現那樹枝竟變成了一棵小樹,上面掛滿了禮物,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來是一位上帝的使者。這就是聖誕樹。

聖誕樹上總是掛滿琳琅滿目的飾品和禮物,而且每棵樹的頂端必定有個特大的星星。據說耶穌誕生在伯利恆時,一顆耀眼的新星出現在伯利恆小鎮上空,東方的三個國王沿著星星的指引來到,向睡在馬槽里的耶穌鞠躬至膝頂禮膜拜。這就是聖誕星。

耶穌誕生的故事

據聖經記載,耶穌的誕生是這樣的:那時凱撒奧古斯都頒布論旨,要羅馬帝國人民都辦理戶口登記;這是在季黎諾作敘利亞總督的時候,初次所作的。於是,所屬民眾都各回本鄉去辦理登記。若瑟因為是達味家族的人,便也從加里肋亞的納匝肋,到了猶太達味的故居——伯利恆,跟他已有身孕的妻子瑪利亞一同辦理登記。當他們在那裡的時候,瑪利亞的產期到了,就生了頭胎男兒,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里;因為在客棧里他們找不到住宿的地方。這時正有些牧羊人在附近露宿,守夜看守羊群。忽然有上主的一位天使站在他們身邊,上主的榮光四面照射他們,使他們非常害怕。天使向他們說:「不要害怕!我現在給你們報告一個萬民的大喜訊:今天在達味的城裡,為你們誕生了一位救主,就是主默西亞。我告訴你們一個記號: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兒,用布包著,躺在馬槽里。」忽然有一大隊天軍跟那天使一起出現,贊頌天主說:天主在天受光榮,主愛的人世享平安!

眾天使離開他們,往天上去了以後,牧羊人就彼此說:「我們往伯利恆去,看看上主告訴我們的、那所發生的事。」於是他們急忙地去了,果然找到了瑪利亞和若瑟,以及那躺在馬槽中的嬰兒。他們看見聖嬰以後,就把天使對他們所說的、有關這嬰兒的事、傳開了。聽見的人都十分驚訝。瑪利亞卻把這一切牢記在心中,反復思想。牧羊人發覺他們所聽見、所看見的一切,跟天使所報告的完全相符,就一路光榮、贊美天主回去了。

同時,一顆耀眼的新星出現在伯利恆上空,東方的三個國王沿著星星的指引來到,向睡在馬槽里的耶穌鞠躬至膝頂禮膜拜,並贈予禮物。第二天,他們回國發布了這個喜訊。

聖誕老人的傳說

傳說中的聖誕老人是一位身穿紅袍、頭戴紅帽的白鬍子老頭。每年聖誕節他駕著鹿拉的雪橇從北方面來,由煙囪進入各家,把聖誕禮物裝在襪子里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或火爐前…

聖誕老人的原名叫尼各老(Nicolaus),大約在三世紀末期,出生在小亞細亞地方,他品行端正,又受到良好的教育。成年後,他便入修道院後來成為一名神父。不久他的父母去世了,他便把全部家產都變賣了,施捨給窮人。當時有一貧窮人家,家中有三個女兒,長女20歲、次女18歲、小女16歲;只有次女身體健壯,生的又聰明美麗,另兩個女兒體弱多病。於是父親想把次女賣掉來維持生活,聖尼各老得知後,就來安慰他們。到夜裡 ,尼各老就偷偷裝了三襪子金子,悄悄地分別放在三個女孩的床頭;第二天,三姐妹發現了金子,都喜出望外,不但還清了債務,生活也無憂無慮了,後來知道金子是尼各老送的,那天正值聖誕節,就請他到家中表示感謝。

以後每逢聖誕節,人們就講述這故事,孩子們聽了,都很羨慕,希望聖誕老人也給他們送來禮物。 於是就有了上述的傳說。(聖誕襪的傳說也由此而來,後來,世界各地的孩子們都有了懸掛聖誕襪的習俗。)

後來尼各老升為主教,他竭力傳揚聖教,於公元359年逝世,葬於聖殿。死後靈跡甚多,特別墓旁常流香液,可使百病痊癒。

6. 聖誕節是西方傳統節日之一,它的由來是怎樣的

在中國最重要的節日一定是春節,在這一天合家團圓時我們千年來的傳統習俗。在這個世界的另外半邊球,西方國家最重要的是聖誕節,與中國春節一樣在有著重要的地位。在聖誕節這一天,和藹可親的聖誕老爺爺會搭乘著麋鹿來給你送上祝福,據說只要心誠就能得到自己心愛的禮物。國際間的交流的與日俱增,我們國家到了聖誕節那天,各大游樂園、商場也會舉辦各樣的活動一同歡慶聖誕。那聖誕節的由來是怎樣的?據了解,其實一個是為了紀念耶穌的誕生,一個是羅馬教會設立聖誕節。

不論是那種原因我們都不能否認,聖誕節已經成了全球的歡慶節日。聖誕節是我們可以放鬆、紀念、歡樂的節日。

7. 基督教起源於什麼時候

公元前1年 耶穌誕生
公元1年 公元紀元開始
公元29年 耶穌開始傳道
公元32年4月6日 耶穌騎驢進入耶路撒冷
公元32年4月11日 耶穌釘十字架
公元32年6月2日 基督教會產生
公元33年 保羅悔改

8. 歷史上真有耶穌這人嗎

有,下面是他的一生
耶穌(也稱為基督(在教會中意為品為至尊貴者),意思是王、彌賽亞、教會中稱為默西亞為救世主之意)2000年前生於巴勒斯坦地區。現代文明把時間分為公元前(即基督前)和公元(即主年)的紀年方式來紀念耶穌的誕生。耶穌在30歲以前是個木匠,過著猶太人的傳統生活。當時以色列全境都處於羅馬皇帝愷撒的獨裁統治之下,包括耶穌出生的伯利恆和成長的拿撒勒。
耶穌三十歲以後開始教導眾人,行神跡,並被記載下來。但他從來都沒有遠行到距離出生地200英里(大約320公里)以外的地方。耶穌在三年的時間里一直盡力保持低調,但他的名聲還是傳遍了全國,引起了設在以色列各省執政掌權的羅馬官員和猶太領袖(宗教律法師)的注意。耶穌傳講的信息主要有:上帝愛你並與你同在,彼此相愛,每個人都極其寶貴(福音:上帝的國度已經臨到地上;關乎天堂或地獄的審判的實際情況;若求告上帝,上帝就必赦免)。
耶穌最受爭議的就是他一直聲稱自己就是上帝,直接干犯了律法。因而宗教領袖要求羅馬政府處死他。羅馬當局幾次審訊都沒發現耶穌觸犯了羅馬的法律。就連猶太人的領袖也承認,耶穌除了自稱為上帝之外,完好地遵行了猶太人的律法。但他們還是以對政府不利為由,說服以色列南省的羅馬總督彼拉多下令將耶穌處決。
耶穌殘忍地遭到嚴刑拷打,然後雙手被人掛起來,釘在一根水平的木樑(十字架)上。這種行刑方法使得空氣無法吸入肺部,三小時以後他就死了。然而,有500多人卻見證說,他三天以後復活了,而且此後的40天里在以色列的南北兩省走動。很多人認為這就足以證明耶穌自稱為上帝是真實的。後來,耶穌返回了自己不久前遇害的城市耶路撒冷,見證人說他從那裡離開了地球,升到天國去了。
因為這些神奇的事件,跟隨耶穌的人數大大增加了。根據史料記載,僅僅幾個月之後,也是在耶路撒冷城一天之內就增添了大約3000跟隨者。宗教領袖執意鎮壓跟隨耶穌的人,但他們當中許許多多的人寧願去死,也不肯否認耶穌就是真神的信仰。
不到100年的時間,羅馬全境(小亞細亞、歐洲)到處都有人跟隨了耶穌。公元325年,跟隨耶穌的信仰(基督教)被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確立為合法宗教。公元391年羅馬皇帝宣布基督宗教為帝國的國教。500年以後,希臘境內希臘諸神的廟宇也都改造成了教會,成為跟隨耶穌的人聚會的場所。雖然耶穌傳講的部分信息在宗教機構擴張的過程中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甚至被人錯誤地傳播,但耶穌的原話以及他的生命本身仍然萬古長存。

古蘭經稱為爾薩,是伊斯蘭教六大先知之一,被稱為「真主的靈氣」,僅次於至聖先知、封印使者穆罕默德,承認他肉身升天,但不認為他是真主的獨生子,也不認為他曾經死而復活;新約聖經稱為基督,是基督宗教的中心人物和上帝。

耶穌是基督教信仰的救世主,基督教的創始人。其稱號基督為希伯來文彌賽亞(意為受膏者,原指上帝派來拯救以色列的救世主)之希臘文譯音。根據《新約》四福音書的記載,耶穌是上帝之子,由童貞女瑪麗亞受聖靈感孕,生於伯利恆城客店的馬廄之中。耶穌成年後從施洗約翰受洗,並經受了40天的考驗,後開始在猶太各地和巴勒斯坦的加利利傳教。他率領其12個門徒一方面宣傳天國將臨、悔改得救的福音,一方面治病救人,扶危助困。其教義宣揚「愛上帝愛鄰人」、「愛人如己」,並抨擊了當時的當權者和猶太教的某些戒規,因而遭到猶太教上層分子的忌恨。在逾越節前夕,被其門徒之一猶大所出賣,以「誘惑國民」和「僭稱猶太人之王」的罪名,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死後第三日復活,並顯現於眾門徒中,第40日升天。關於耶穌其人的歷史性問題,曾經引起學術界的爭議。歷史實證主義者力圖剔除早期教會傳說的信仰成分,要求返回有關耶穌的原始事實。而許多神學家如利奇爾等則認為不能把歷史上的耶穌與信仰中的基督分開。從公元1世紀猶太史學家約瑟弗斯的《猶太古史》和古羅馬史學家塔西陀的《編年史》中,都可以找到關於耶穌的一些資料,這些資料間接地說明了歷史上的確出現過耶穌其人。研究基督教起源的人,總是遇到這樣一個問題: 歷史上的耶穌是否實有其人? 否認耶穌實有其人的學者大約持有下列幾種觀點: (1)認為耶穌只是基督教神話中的偶像;(2)耶穌是錯誤傳說中的人物;(3)基督教中的耶穌實際上是歷史上同名者的捏合雜揉; (4)在同時代的歷史著作和考古發掘中找不到充分的根據;另外,教會中同樣有一部分人否認耶穌有血肉之軀,他們認為耶穌基督是神,作為歷史上有血有肉的人的耶穌只是一種"幻影",或者說是人的幻像。
主張耶穌實有其人的既有護教人士,也有非基督徒的學者, 各種看法之間往往大相徑庭,大致可分為如下幾種:(1)全盤接受聖經的記載, 維護教會傳統,認為耶穌就是道成肉體的基督;(2)耶穌是當時猶太人"叛亂的首領";(3)耶穌是一場革命運動的領導人;(4)耶穌是個大騙子; (5)耶穌是至死不悟的預言家;(6)耶穌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但後來的人們將他神化了。學術界對聖經中"拿撒勒人耶穌"這個名稱展開過討論。《新約》頭5卷稱耶穌為"拿撒勒人(Nazarene)或"拿佐拉派。(Nazoraean);而在猶太教文獻中,耶穌及其門徒被稱作"拿撒利姆"(Notarim)。大多數學者認為這些詞都與加利利一個叫做"拿撒勒"(Nazareth)的城市有關,但也有少數學者不同意這種看法,他們認在《舊約》中找不到這個拿撒勒城的名字,可能它是一個小村莊名字。近人羅伯遜(Archibald Robertson)引述4世紀約有關獻後指出:公元前在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境內就有一個教派叫"拿撒利派"(Nasaraens),並說:"另一樁奇事是,一個叫做曼達安派的教派,他們崇奉施洗者約翰為真先知,而斥責耶穌是說謊者和騙子,但是依然稱他們的主要成員為拿撒拉(Nasoraye)也就是"拿佐拉派"。他因此得出結論說:"約翰和耶穌的信徒們被稱為拿佐拉派。但是這個稱號並不是源於拿撒勒的村名,卻是源於希伯來語Natzar一詞,原是'守'的意思 即指守秘密者或嚴守猶太律法者。" 國內也有人認為基督教是由上述拿撒勒派發展而來。 似乎更多的學者堅持拿撒勒派是基督教中的一個派別的觀點,認為該派出現的時間應為1、2世紀。
"耶穌"在希臘文作lesous,是希伯來文Jeshua(耶書亞)。Jehoshua (約書亞),Joshua(約書亞)等詞的譯音,原意為"耶和華(是)拯救"。羅伯遜認為希臘文中"基督??耶穌"就是"彌賽亞??約書亞",同《舊約》中的先知約書亞有內在聯系。但這種一家之言忽略了"約書亞"這詞本身的含義,也撇開了《馬太福音》第1章第21節的解釋,所以不能為大多數學者所接受。
即使非常肯定耶穌實有其人的論者,對耶穌的生平仍存有種種疑點,比如耶穌的生卒年代,照教會的傳統說法,耶穌生年就是公元紀年的開始,但是歷史學家指出: 《路加福音》第2章第2節所載"°居里扭作敘利亞巡撫的時候",應在公元6 - 7年,然而按《馬太福音》第2章第1節的記載"當希律王的時候,耶穌生在猶太的的佰利恆"來看,生年應定於公元前4年。 不僅生年仍為懸案,卒年亦誰以確定。
《聖經》中記載耶穌生平事跡寥寥無幾,童年的事幾乎末提到,只在《路加福音》第2章講到他12歲時跟父母去耶路撒冷,在聖殿里坐在教師中間聽講發問的情景。然後就是第3章第23節說:"耶穌開頭傳道,年紀約有30歲。"此外,福音書記載的都是他傳道以後的言行。所以黑格爾也覺得不無遺憾地說:"關於耶穌[思想]發展的成熟過程這一有趣的問題,我們沒有得到任何消息。他最初出現時已經是在成年時期,那時他已經從猶太人傳統舊俗念意識中解放出來了。"
綜合現有的資料和研究成果來看,關於耶穌生平有下列幾點我們可加以肯定: 1. 耶穌是猶太人; 2.生活在公元1世紀初; 3. 30歲左右在加利利和猶太各地傳教; 4. 曾收12個人為大弟子; 5. 遭到猶太教上層分子的嫉妒; 6. 後以"謀反羅馬"罪被釘死於十字架。
"基督"一詞在希臘文作"Christos",意為"受膏者",即希伯來文"彌賽亞"的對應詞。在《新約》聖經中,常同耶穌連用或換用。但近代研究者常將耶穌同基督分開。有的還將"歷史的耶穌"和"信仰的基督"加以區分

9. 耶穌誕生的時候三個國王分別送的什麼禮物

第九日 聖若瑟引領三王朝拜聖嬰

一節:耶穌降生後天上出了個異星。有東方的三位賢士,望見這個異星,就想起了先知們的預言,知道有救世主降生在如德亞(猶太)國了,隨就起程,帶著禮物來朝拜。且說聖若瑟明知耶穌是降生的救世真主,滿心希望本國本鄉的人都認識他、朝拜他。但耶穌誕生多日,只有幾個牧童認識朝拜他,別人都不答不理。聖若瑟很傷心,只得天天加倍熱心恭敬聖嬰,為賠補別人慢待耶穌聖嬰的罪。到了今天,忽有三位賢士來朝拜,一定喜歡至極。他之所以喜歡,是因為耶穌 得了光榮,教外人得了救贖大恩。三王雖然博學顯貴人,他們蒙天主揀選,全擺脫了世俗驕傲的毛病,不嫌聖家貧窮,不嫌房屋卑陋,謙謙遜遜地朝拜聖嬰,感謝天主揀選的大恩。他們為發顯自己的信德,獻了三樣禮物。獻了黃金,認耶穌 為國王;獻了乳香,認耶穌為天主;獻了歿葯,認耶穌為人。聖若瑟見三位賢士的信德,非常喜歡。我們也該同聖若瑟一齊喜歡,並該效法三聖賢獻三樣禮物,就是:熱愛天主的黃金;熱心祈禱的乳香;克己苦身的歿葯。
二節:三賢士來朝,是誰接待他們呢?聖若瑟是聖家之長,一定是聖若瑟接待他們。他們先見了聖若瑟,若瑟就領他們到耶穌及聖母跟前。那時耶穌聖嬰報答了三賢士的信德,賞賜他們聖寵神光,得知天國的密事。聖母也安慰了他們。若說到若瑟怎樣接待了三賢,更是我們當效法的表樣。若瑟雖然貧窮,卻不羞於自己的貧窮。同三賢士往來,只是一片謙和朴實氣象,不矜誇,也不粉飾,世俗的浮華一點也沒有。我們怎樣呢?我們同人交接往來多次不誠實,說話要好聽,穿衣要華麗,事事都求虛榮,圖人看重。這個心思和大聖若瑟朴實的心恰恰相反。三賢士朝拜以後就大大改變,我們進教以來有改變嗎?若仍然貪圖虛榮,愛世俗,順肉情,和教外人一樣,這不是白白辜負天主特選我進教的恩典么?
誦句:於謙德為最深者,為我等祈。
敬工:衣服要樸素,斷絕浮華;言語要誠實,不可粉飾。
事跡:奧地利國皇帝良保都一世,奉教虔誠,治國有方。就是膝下無兒,將來王位無人接續,為此特別憂愁。後來決定求大聖若瑟賞賜一個太子。於頒布法號,奉聖若瑟為本朝主保,吩咐人鑄一尊聖若瑟像供在宮殿里,又命全國臣民在京都各聖堂內一連八天行大禮祈禱。聖若瑟果然允了他的祈求,不久即得了一個太子,皇帝給他起名叫若瑟。又叫人再鑄一大聖若瑟像,在京都廣場上,作為永久的紀念,以感謝聖若瑟轉求之恩。立像那一天,皇帝同文武官員都到聖堂里參與大彌撒,君臣上下無不同心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