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手機電影剪輯
第一款軟體:樂秀視頻編輯器
這款編輯軟體功能非常多,視頻編輯,超級相機,,剪輯視頻,動態字幕,海量模板,格式轉換,壓縮視頻………不足之處就是有些功能要開通會員才能夠使用。
2/8
第二款軟體:貓餅
這款軟體功能也很強大,海量濾鏡,字幕,剪輯功能,變速,鬼畜,錄音,音樂,畫面……
3/8
第三款軟體:視頻倒放助手專業版
這款軟體看它的名字你就知道它的功能了,這是一款視頻倒放軟體,倒放視頻不限制時間,視頻想倒放多久就倒放多久。
4/8
第四款軟體:小影
一款專業的視頻編輯軟體,一鍵大片,視頻轉GIF,相冊mv,畫中畫,素材中心……
5/8
第五款軟體:八角星視頻
我們可以用這款軟體進行片頭和片尾製作,廣告片,朋友圈小視頻,影片製作……裡面有海量模板,我們製作直接套用模板就可以了,如果有技術的,你也可以自己進行創作。
6/8
第六款軟體:美拍大師
這款軟體的主要功能有動態文字,剪輯,轉場動畫,字幕,濾鏡,音樂……
7/8
第七款軟體:小影記
這是一款相冊照片編輯軟體,把我們的照片變成影集,字幕,音樂,海量模板,應有盡有。
8/8
第八款軟體:巧影
色度鍵調節,摳圖,絢麗濾鏡,音頻調節,多層圖,最多支持二個視頻層,這款軟體要求的技術性比較高,需要有一定視頻編輯知識者使用。
『貳』 發生在鄭庄公身上的黃泉相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這件事發生在春秋時期,主人公是「春秋三小霸主」之一的鄭庄公。雖然他後來的成就讓他在歷史上聲名鵲起,但我們不妨談談他坎坷而尷尬的人生經歷。
這件事和每個偉人出生時一樣。在風雨交加的夜晚,突如其來的暴風雨,電閃雷鳴,然後是繞著屋頂打轉的巨龍,最後,一個無與倫比的英雄或者一個可以改變世界的人可能很快就要誕生了。這將談論鄭庄公。他出生的時候,沒有那麼多噪音,也沒有那麼多龍在屋頂打轉,也沒有那麼多風和閃電。他到底怎麼了?其實也沒什麼,除了他是難產生的。這個難產是怎麼回事?其實也沒什麼。如果擱置到現在,可以通過高超的外科醫生和先進的醫療設備迅速解決。
鄭庄公聽到了他眼中的淚水。有了這樣的官員,難怪這個黨會和平穩定地生活,也難怪這樣的官員會深受人民愛戴。然後,他又想起了自己。作為君主,他的母親一直想吃肉。可惜他說這輩子再也見不到媽媽了,於是陷入了悲痛之中。
『叄』 在AI里。那些帷幕,舞台背景的那種怎麼很好方便的製作。
舞台幕布12寬5.6高做一個要用多少錢
『肆』 如何編輯視頻片頭 序幕文字圖片、聲音
如果是用會聲會影X3或X4製作,可以套用軟體自帶的許多片頭模板,許多都是用專業軟體(如AE)製作的,內含片頭的背景、標題、字幕、圖片和音樂,這些都可以替換成你的素材,動畫、濾鏡都可以修改再加工,使製作出的影片絢麗多彩。
『伍』 科技環保讀書筆記有沒有,急急急急急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
《綠色建築》 林憲德 著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7 年 7 月第一版 ISBN 978-7-112-09223-9 本書是 2003 年「熱濕氣候的綠色建築」一書的全面精簡改版,其內容大量刪除原有空調照 明等艱澀的機械技術內容, 同時也刪除與目前綠色建築評估技術手冊重疊之內容, 希望能夠 成為深入淺出、輕松愉快的綠色建築專業入門之作。 台灣今日的綠色建築評估體系, 是筆者主導國內多位研究者十多年來的共同心血, 也是 立於國際比較的本土化研究成果。 作者為了追尋熱濕氣候之建築原貌,走訪東南亞各國、日本南部、美國東南部,以及中 國之雲貴、華南、江南,探索氣候民居與風土建築元素,建立了豐富的生態建築圖片檔案作 為本書之素材,相信這些第一手資料能提供讀者對於綠色建築風土的體認。 本書可說是集作者近年綠色建築研究之精華, 尤其新增大量亞洲與世界各國之生態氣候 與耗能特色之比較解析,使內容兼具地方特色與國際視野,因此本書刪除了「熱濕氣候」之 贅語,重新以最簡短的「綠色建築」為名。 在短短數年內, 許多大專院校與社區大學紛紛開設綠色建築的課程, 建築系的學生對綠 色建築指標也朗朗上口,甚至在國中小學教科書上也開始介紹綠色建築。 由於綠色建築的內容只談論建築尺度的環保技術, 或許有人認為小尺度的環保設計對大 生態環境之貢獻太薄弱,真正的地球環保對策必須擴大至都市、國土規劃上,方能發揮整體 功效。讀者若有此憂慮,請參照筆者另一姊妹作「城鄉生態」,必能有助於建構環境生態設 計之完整體系。 但願我們的居住環境可由「綠色建築」邁向「城鄉生態」,讓我們的子孫能活得更有尊 嚴、更有希望。 部分目錄和摘要 第一章 永遠的歐伯羅斯 1-1 1-2 1-2.1 1-2.2 1-2.3 1-2.4 綠色建築的展開 綠色建築發展史 綠色建築起源於能源危機 「風土建築」與「生態建築」兩大思想脈動 地球環保危機 經濟全球化加速地球環境危機 然而,1990 年以來的亞洲金融風暴告訴我們,全球化非但不是經濟萬靈丹,反而使地球社 會、經濟、政治、環保秩序的亂源。事實上,目前的全球化趨勢並不是促進人類理解、文化 交流、社會正義的全球化,而是企業公司的全球化、名牌的全球化、物慾的全球化、資源掠 奪、環境破壞的全球化而已。由企業所主導的全球化,使政府變得無能,使政府的稅收越來 越仰賴薪資階層,使稅制的公平性喪失殆盡,使全球貧富差距拉大。 2003 年,聯合國公布「人類發展報告」指出,全球富有與貧窮國家間的鴻溝逐漸擴大。1990 年代美國開始繁榮之際,全球超過 50 個國家的生活水平卻下滑。全世界最富有的 1%人口 (約 6 千萬人),其收入是最窮 57%人口收入的總和;美國最富有的 2500 人,其收入幾乎 等於全世界最窮 20 億人的收入總和。在 1820 年,西歐的每人平均國民所得是非洲人的 3 倍,到了 1990 年代,差距已高達 13 倍。 以生態的觀點,全球化意味著組織的巨型化、復雜化、以及食物鏈層級的冗長化,隱含著全 球生態系統的弱化。全球化自由貿易的機制,在先天上即是產業文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剋星, 它使跨國企業將無數的地方產業連根拔起,讓標准化市場把無數的蔬菜水果排除。「根據國 際農村振興基金會的研究報告指出,從 1903 年到 1983 年間就有 97%在當時非常普遍的蔬 菜消失在市場中,可能也不再生產。在 1903 年時,大黃還有 35 種,但是到目前只存留下一 種,而且是由國家種子貯存實驗室所保存的……19 世紀所產的 7098 種蘋果,到今天總共失 去了 6121 種,也就是減少了 86%。……我們失去的——是各種不同的維生素與口味、種植 時期的多樣化、植物對蟲害的抵抗力(Weizacker,E.U.,吳信如譯,p378) 全球化同時加速了地球環境風險的全球化, 配合全球網路化, 造成全球生態環境的累積性破 壞。例如 1997 年印度尼西亞盜砍森林引發大火,造成廣大區域性霾害,甚至造成東南亞與 印度各國嚴重空氣污染與老人和兒童死亡, 並迫使新加坡硅晶圓廠停止生產; 近年來中國快 速工業發展所產生的霾害與空氣污染日益加速。2002 年到 2003 年亞洲的 SARS 風暴,也因 為全球化旅遊的頻繁,而引起跨國傳染與恐慌。十年來全球加速的環境破壞,正好與十年來 加速的全球化經濟同步。 慕尼黑再保公司警告,氣候災害的損失不久將不再能支付了。1960 年代全球共有 14 件重大 生態災難,到了 1980 年代已增為 70 件,如果我們不能阻擋溫室效應,世界經濟體系將於本 世紀中期崩潰(Franzs Alt, p36)。由於全球化企業陸續把產業以往環境規范最寬松的國家, 可怕的積累性污染正在最貧困的地區展開無聲無息的大屠殺。 如今, 人類更深陷入基因食物 污染、瘋牛病、禽流感等全球性生態風險之中,此風險甚至已逾越國家的疆界與人類的控制 能力。自由經濟的全球化,顯然已造就了環境危機全球化時代的來臨。 1-3 1-3.1 建築產業對環境的破壞 建築產業破壞山林 建築產業對環境的破壞是超乎常人所能想像的。 根據歐洲建築師協會的估計, 全球的建築相 關產業消耗了地球能源的 50%、水資源的 50%、原材料的 40%、農地損失的 80%、同時產 生了 50%的空氣污染、42%的溫室氣體、50%的水污染、48%的固體廢棄物、50%的氟氯化 合物、顯然建築產業是造成地球環境危機的主角之一。 建築產業在中國曾造成嚴重的耕地損失,因為中國在 2000 年仍有 95%採用實心粘土磚牆體 構造,造成每年由農田取土 14.3 億立方米、燒磚 6000 億塊,每年因生產粘土毀田 50 萬畝, 同時消耗 7000 多萬噸標准煤,這使得中國人均耕地快速減少。有鑒於此,中國政府乃積極 鼓勵城市建築採用鋼筋混凝土構造建築物(以下簡稱 RC 建築物)以替代泥磚構造,在 2005 年已有 170 個城市基本實現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預計到 2010 年底將全面禁止所有城市使 用實心粘土磚,以便將實心粘土磚控制在年產量 4000 億塊以下。 然而,中國政府在推廣 RC 建築之際,卻可能導致另一種更嚴重的國土破壞,因為 RC 建築 市場對於沙石的大量需求,造成一片濫采砂石之風。例如長江常出現千船競采江砂之景,對 長江大堤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事實上,大部分亞洲國家都已深陷 RC 建築之害。為了應付龐大水泥與砂石需求量,已對國 土產生嚴重的破壞。…… 由於廣大的建築市場,是台灣的河沙漸行枯竭,台灣行政部門為了平衡砂石市場,甚至陸續 開放一些丘陵地作為陸砂開采地, 想不到更破壞了寶貴的生物棲地。 這些陸砂開采地看似為 貧瘠的礫石丘陵, 卻常常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 例如被規劃為砂石開采地的雲林縣湖本村枕 頭山,就擁有 40 多種保育類野生動物,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八色鳥棲息地。八色鳥 (Pittanympha)之英文原意為「在山、河、林地等處,以美麗少女姿態出現的仙子」,其全球 繁殖地包括韓國、日本、中國大陸及台灣地區。近年來由於其地破壞及人為獵捕,使得全球 八色鳥數量大量減少, 現已被國際鳥盟列為全球性最受威脅鳥種之一。 想不到這些國寶級美 麗生物,為了建築市場之大量砂石需求,被迫面臨完全滅種的危機。 1-3.2 建築是高污染產業 根據筆者的研究,在台灣中層住宅大樓所使用的建材之 CO2 排放量約為 300kg/m2,以每戶 35 坪(116m2)來計算的話,每戶 CO2 排放量約為 34000kg,這些 CO2 排放量相當於一棵 喬木在 40 年的光合作用才能吸收完畢。 也就是說, 地球上每戶人家必須持續種植一棵喬木, 才能平衡住宅建設對地球氣候的沖擊, 但以目前都市綠化不足的現況而言, 簡直是難以完成 的任務。假如建築產業本身無法致力於 CO2 減量對策,則根本無法奢言可持續建築政策。 1-3.3 建築物也是鳥類殺手 2003 年,Aubon 協會在美國芝加哥市發起「熄燈計劃」,要求在春秋五個月間,由晚上 11 點起至黎明關閉高樓的夜間燈, 以保護遷徙鳥類的安全, 並宣布成立全球第一個對鳥類友善 的城市。此行動預計一年可以拯救上萬只的鳥類。如鶯鳥、畫眉鳥等遷徙鳥類,約可減少 80%的撞死率。由於辦公大樓外泄的夜間照明光線,很容易混淆了鳥類的巡航系統,使得芝 加哥每年數以萬計的鳥類重復環繞大樓而飛, 然後撞樓而死; 有些則沿著窗燈旁飛行直到筋 疲力盡而死。根據報道,單一棟大樓在一個晚上可能死傷成百上千隻鳥,著名的漢考克中心 關掉它裝飾性的大樓照明之後,每晚可以拯救 1500 只鳥的性命。 根據 1979 年科學家、鳥類學家的估計,北美大陸每年大約有 10 億只鳥類撞死在建築物上, 尤其在午夜的陰雨濃霧日死傷特多。 尤其在鳥類大量遷移的河川或大湖邊上的大都市, 高樓 林立的建築夜間照明,更屠殺了不計其數的鳥類。玻璃帷幕 玻璃帷幕建築常常是鳥類生態的殺手,尤 玻璃帷幕 其是高反射玻璃設計的玻璃大樓立面會反射周圍景觀,很容易讓鳥兒沖撞致死。 1-4 1-5 1-6 綠色建築的胎動 世界綠色建築評估的熱潮 綠色建築宣言(小結) 第二章 綠色建築的風土美學 2-1 玻璃大樓混淆建築風土 2-1.1 玻璃大樓起源於溫室建築 由上述近代建築發展史可知, 玻璃建築原本是起源於歐美寒冷氣候的溫室, 在寒冷氣候中創 造「熱帶雨林」,本來就是一種反氣候、反生態的行為,但在今天玻璃建築卻成為全世界爭相 效法的對象,簡直是對地球環保的一大傷害。由於玻璃上述優良的保溫材料,因此玻璃建築 在寒冷北方之危害尚小,但它具有「溫室效應」之特性二特別不適於溫熱氣候。所謂「溫室效 應」是指玻璃這種建材可讓短波的日光穿透入室內,但穿入室內後的熱量就變成一般常溫的 長波輻射,而不易消散至室外,使得熱氣積累在室內而越來越熱。假如你體驗過暴曬於夏日 下的汽車內氣溫,就可了解玻璃溫室效應的可怕。 2-1.2 大玻璃建築是能源殺手 2-2 人類生活圈與建築環境技術的發展史 2-2.1 建築風土的氣候分區 2-2.2 人類發源於熱帶 2-2.3 人類以「穴居」與「火塘」征服寒帶 2-2.4 人類以「干欄」與「吊床」征服雨林 2-2.5 人類以「帳篷」與「泥土」前進沙漠 2-2.6 熱濕氣候是最難控制的氣候 2-3 建築氣候風土論 2-3.1 由 Bergmann 法則談起 古代的北歐農家為了在寒冷氣候中抗寒, 常把牲畜集中豢養於室內, 利用牲畜體溫之散熱來 採暖,同時把糧草倉庫置於屋頂閣樓以保溫。而人類擇居住於最溫暖的中間層。此外,越寒 冷地區的住家規模通常越大,其住家外形通常做成方正、渾圓、平整的造型,以減少散熱表 面積,其家人常集中而住,以防熱能浪費。相反地,熱濕氣候的民居通常規模較小,以利通 風散熱, 有時甚至做成干欄型的高腳屋, 以增加通風面積。 其外形常附有凹凸的遮蔽或屋檐, 以利導風散熱。這北方渾圓巨大、南方小巧玲瓏的風土建築形態,完全符合 Bergmann 的保 溫法則。 2-3.2 由建築能源見證「建築氣候風土論」 2-4 「建築氣候風土論」的建築美學 2-4.1 寒冷氣候的「保溫文化」就是「牆面文化」 C.E.Brooks 曾在 1940 年代對歐洲民居的外牆厚度做過調查,發現外牆厚度在蘇聯境內為 50-70cm,波蘭為 50cm,德國東部為 38cm,德國西部、比利時、英格蘭為 23cm,其厚度約 於當地最寒冷月份的平均氣溫成正比, 顯然古代民宅對牆面保溫的投資, 與當地的寒冷程度 約成正比。 基本上,在寒冷氣候採取保溫對策,是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的。例如在二次世界大戰的庫頁島 上, 日本人住在氣密性不良的低保溫木構造住宅, 其平均採暖費用比住在高保溫的土石構造 住宅的俄羅斯人高出 35 倍(市川健夫,p8),顯示在寒帶實施保溫措施的節能效益有 35 倍以上的效益。 2-4.2 乾燥氣候的「保溫文化」是另一種「牆面文化」 在乾熱氣候的民居都採用小窗與厚重的泥牆, 以保溫的手法來抗拒溫差與日射所帶來的熱浪 侵襲。 例西班牙的南部高原、土耳其的 cappadocia 高原、中國的黃土高原。 2-4.3 熱帶的「遮陽建築美學」 深深的遮陽、美麗的陰影,無疑才是真正的「熱帶建築美學」。 2-4.4 泛亞熱帶的「保溫遮陽並重文化」建築美學 最具體的建築特徵: 「適中的開口」 開窗只要滿足基本的採光、通風、眺望需求即可,不必要開太大窗而引進太多的熱流。以一 般的 RC 構造而言, 通常辦公建築在 40%、 住宅在 20%的平均開窗綠就已具備十分良好的采 光眺望開口。 「豐富的陰影」 在開口部上裝設遮陽板、雨披、陽台,以遮蔽日射輻射。 「充分的通風」 大略而言,在住宅、宿舍、療養院、學校等非空調性建築中,建築平面應以長條淺短之平面 為主。居室空間深度不應該大於 10m,要留有中庭、迴廊以供雙面通風之用。 2-5 建築氣候風土美學(小結) 第三章 建築的通風文化 3-1 台風建築文化 台風威脅下的「防風型建築」,不得不以堅固、保守、內斂的造型為取向,而無台風威脅的熱 帶則可利用簡單的自然材料, 發揮出如萬花筒般燦爛美麗的建築文化。 台風對建築造型的限 制條件, 乃是識別東亞民居文化的一種建築生態指標, 也是東亞民居研究者必須銘記在心的 建築風土觀。 3-2 形塑建築通風文化 3-2.1 Sind 的通風塔 通風塔建築文化在乾熱氣候的中東地區非常普遍, 它利用水蒸發原理來創造浮力對流, 同時 利用中庭與噴泉水池作為導引氣流之出路。 3-2.2 干欄民居的通風除濕智慧 3-3 必要換氣量的需求 3-4 「封閉型通風文化」與「開放型通風文化」 3-5 通風潛力 3-5.1 通風的定義 3-5.2 通風潛力 3-6 浮力通風設計 3-6.1 利用中庭煙囪效應的通風設計 3-6.2 通風塔建築設計 3-6.3 浮力通風與空調的矛盾 3-7 風力通風設計 3-7.1 善用季節風與地形風 3-7.2 「深度低於 14m」的平面配置 3-7.3 熱濕氣候的多孔隙導風建築文化 3-8 建築通風文化(小結) 第四章 生物多樣性環境設計 4-1 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4-1.1 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4-1.2 認識「生態金字塔」 4-2 綠化量設計:生物多樣性環境設計的第一步 4-2.1 綠化量的 CO2 固定量指標 4-2.2 綠化的 CO2 固定效果評估 4-3 綠地生態質量設計 4-3.1 串聯綠地生態的項鏈:生態綠網設計 4-3.2 建造綠地的生態驛站:小生物棲地設計 4-3.3 亂中有序的生命力:植物多樣性設計 4-3.4 生態基盤設計:土壤生態設計 4-4 生物共生建築設計 4-4.1 生物光害防治 4-4.2 對鳥類友善建築設計 4-4.3 對生物友善的建築設計 4-5 小結 第五章 建築水循環設計 5-1 基地保水的課題 5-1.1 生態保水的都市防洪政策 5-1.2 不透水化環境加速都市熱島效應 5-1.3 宛如塑料布包起來的都市環境 5-2 基地保水設計 5-2.1 直接滲透設計 5-2.2 貯集滲透設計 5-3 建立節水型社會 5-3.1 全球水資源危機 5-3.2 杜絕耗水型文化 5-4 綠色建築節水設計 5-4.1 採用節水器材 5-4.2 設置雨水貯集利用系統 5-4.3 設置中水系統 5-5 綠色污水處理 5-5.1 不用水的堆肥馬桶 5-5.2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 5-5.3 把水還給河川 5-6 小結:永續建築水循環設計 第六章 建築圍護結構節能設計 6-1 建築節能的意義 6-1.1 建築是人類的第三層皮膚 6-1.2 建築節能設計是建築風格的雕刻師 6-2 都市節能規劃 6-3 建築圍護結構的節能對策重點分析 6-4 開窗節能設計 6-5 選用好的節能玻璃 6-6 外遮陽節能設計 6-7 絕緣保溫設計 6-8 雙層外皮(Double Skin)在溫熱氣候得不償失 6-9 屋頂節能設計 6-10 小結 第七章 建築 CO2 減量設計 7-1 建築產業的 CO2 減量問題 7-2 建築物 CO2 排放量評估 7-2.1 建築軀體 CO2 排放量 7-2.2 建築規模與 CO2 排放量 7-3 建築物生命周期 CO2 排放量評估 7-4 建築 LC CO2 評估的國際比較 7-5 水泥建築物是環境殺手 7-6 建築 CO2 減量對策 7-6.1 「結構合理化」是 CO2 減量的第一步 7-6.2 「建築輕量化」是 CO2 減量的第二步 7-6.3 「使用再生建材」是 CO2 減量的第三步 7-7 小結 第八章 綠色營建 8-1 建築環境污染 8-1.1 建築廢棄物的環境污染 8-1.2 室內環境污染 8-2 綠色構造 8-2.1 推廣鋼構造建築 8-2.2 推廣木構造建築 8-2.3 高性能混凝土 8-2.4 建築耐久化設計 8-2.5 舊建築物再利用的省思 8-3 綠色施工 8-4 綠色室內裝修 8-4.1 簡朴裝潢 8-4.2 綠色建材 8-4.3 本土建材 8-4.4 「綠色建材」設計實例 8-5 小結 第九章 綠色建築的隱憂 9-1 「不建設」是最好的綠色建築 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相同道理,我們必須認知:「建築專業墮落,才有綠色建築之說」。 綠色建築雖然標榜地球環保設計,然而假如是不當的需求,不必要的建設,再好的綠色建築 也是枉然。 例如中國大陸最近的經濟起飛,帶動各地方政府的建設競爭,但由於缺乏整體規劃,卻造成 嚴重的重復建設。各地重復興建高新技術園區、軟體園、信息港、生命科學研究基地,一個 接一個的創辦,到處批一大片土地,進行結構雷同的建設,引起區域間惡性競爭,嚴重浪費 資源。以機場建設為例,在珠江三角洲 4 萬 km2 的土地上,已建成和正在興建的機場有 9 個,一些機場之間相隔不到 30km。南京市目前一口氣設了浦口、仙林、江寧三個大學城, 也建成了浦口高新區、珠江路、江寧開發區三個軟體基地,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也將是產 業惡性競爭。 這種重復投資建設的浪費在台灣也十分嚴重。 例如一個小小台灣卻蓋了五座國 際機場,令人啼笑皆非。在台北、高雄兩座國際機場之後,還建造了澎湖、台中清泉港、花 蓮等有名無實的三座國際機場, 其中有的設施未符合國家航站標准, 根本沒有國際航班願意 降落。有的連湊足一台國際包機的旅客都沒有,除了開幕式開除一班包機以外,從無國際航 班的蹤影。 綠色建築的評估究竟只是一個辦法,加入不能謹慎規劃,減少建設浪費,談論綠色設計也是 無用。例如號稱綠色奧運的中國北京奧運,盡管北京市提出綠色奧運評估方法,也力求在許 多場館使用太陽能,但是其場館設計卻極盡過大評估、超量設計之能事。例如耗資 35 億元 人民幣、號稱世界最大體育館,也被戲稱為「鳥巢」的奧運會體育場,以超大 990mx340m 空 間跨度來設計,總共需要 13.6 萬噸的鋼材使用量,每平方米要承受 400 多公斤的重量。大 陸某學者說,「用鋼鐵壘出個鳥巢,根本不是綠色奧運,而是浪費資源」。後來在 2004 年「奧 運會瘦身」運動中,「鳥巢」被緊急叫停,以進行「優化計劃」。「新鳥巢」被迫取消了可開啟的 頂蓋,其橢圓形的開口東西方向半徑加大 90m,座位數減少 9000 個,鋼結構用鋼量減少到 4.2 萬噸,才是預算降至 31.3 億人民幣,但仍然是個天價。 「源流管制」是環保的最高原則,但是很多錯誤的綠色建築政策,卻常常進行「先污染再治理」 的蠢事。例如北京屬於資源性重度缺水的城市,人均雨量不足 300m3,水資源僅為世界的三 十分之一,在 2005 年時缺水近 8 億立方米。然而,北京國家大劇院卻在周邊設計一個面積 達 35000m2 的露天大湖,再採用名為「中央液態冷熱源環境系統」的新綠色建築技術,在大 劇院周邊打許多深水井,抽取地下 80m 的低熱,通過熱交換器為湖水提供熱量,以防止這 個大水池冬天結冰,可謂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 我們先要體認「不建設才是最好的綠色建築」的哲理,尤其要了解任何建設都是對地球的創 傷,惟有事前消弭無謂之建設,減少無謂之設施,才是邁向可持續建築之最高境界。 9-2 「越簡單」是越好的綠色建築 這生態系統的「能量第二定律」在都市建築方面亦為鐵的定律。基本上,人類社會的都市化現 象,就是生態系統復雜化,多層級化的反生態現象。都市規模越大,單位人口所消耗的資源 越多,所製造的污染更多,危害地球生態越嚴重。都市規模的巨型化,相當於資源轉換層級 的復雜化,其轉換損失當然也加劇擴大。復雜化、巨型化、科技化的建築物,在先天上就潛 伏著低效率化、浪費化的風險。試想,像香港匯豐銀行、世界貿易中心、吉隆坡雙塔一樣的 高效能建築,假如沒倚賴精緻龐大的保安、防災、交通、節能監控設備與人員管理組織,真 不知有多少風險與浪費。然而,智能化、自動化、管理化本身也是一種食物鏈冗長化之意, 盡管建築管理科技可以改善其效率, 但這只是在其高度浪費的本質中減少一些揮霍而已, 其 違反生態的本質是不變的。 9-3 「高科技」絕非拯救地球的萬靈丹 戴維森 (Davidson) 在「You Can』t Eat GNP」一書中, 認為當前經濟學與科技理論有三大誤繆, 其中有一種妄想「高科技終會拯救人類」的誤謬,以及許多人認為當人類身陷生態災難時,高 科技的大軍就像好萊塢西部片一樣, 在千鈞一發之際會趕來拯救人類。 這想法在現在的地球 環保局勢之下,簡直是極其荒謬之妄想。 事實上,一般所謂的「高科技」,常是一些生態系統越復雜、能源轉換次數越多的技術,想要 以此達到節能、節水、減廢之功能,在「能量第二定律」看來簡直是緣木求魚。例如台北四棟 高層智能型辦公大樓, 雖然耗費巨資倒入自動化建築節能管理設備, 但其中三棟全年用電量 卻比相似規模的一般高層大樓高出 1.3%,甚至有一棟在雜志上一再宣傳的豪華智能型辦公 建築,耗電密度卻為相似規模一般大樓的 1.4 倍,遺跡越復雜化、越智能管理化、越高科技 的辦公大樓,反而有越高耗電的傾向。這些昂貴的「高科技」技術,在局部看似「綠色」,但卻 因復雜的多次轉換而得不償失。 ……市面上常出現一些更昂貴的高科技節能設計法。例如現在流行的雙層 Low-E 玻璃之節 能設計,由於其單價約為一般玻璃的兩倍高,為了節約相同的 669kWh 之空調用電量,回收 年限高達 21.8 年。又例如,以高科技的太陽能光電板來節能時,必須要尋 6.0m2 的屋頂面 積裝設光電板,即使以最高效率的並聯時發電條件來計算,其回收年限更高達 146 年,幾乎 毫無投資效益可言。 上述 6 種節能對策說明了一些事實,只要應用得宜的話,越簡單的技術常有越好的效益(如 減少玻璃開窗、自然通風、穿短袖);越便宜自然的設計常比高科技的設計更有效益;事前 預防絕對勝於事後的治療。 節能技術的復雜程度與投資效益 名稱 定義 自然式設計 誘導式設計、混合式設計 強制式設計、機械式設計 以建築軀體設計配合局部機械控 完全以建築與景觀設計來達成的環境調節技術 制來達成的環境調節技術 實例 完全依賴機械動力系統或能源轉換來達成的環境調節技術 隔熱保溫、遮陽防暑、側光天窗採光、自然浮力通風、Low-E 玻璃、省水器材、結 活動遮陽、太陽蓄熱牆、 構輕量化、木構造、再生建材、生態水池、透水地面、景觀綠化 通風塔控制透風、蒸發冷卻、風扇混用空調、晝光照明控制、混合式照明系統、地熱地冷利 用、太陽能熱水、雨水利用 蹤光纖照明 特色 花費 效益大、維修小 成本低 效益中等、維修中等 成本高 效益低、維修困難 太陽能光電、風力發電、儲冰槽系統、中水系統、太陽能追 成本中等 9-4 「適當技術」的原則 所謂「適當技術的原則」就是盡量採用復合當地產業、設備、材料、勞動水準的技術。此思想 來自於生態經濟學大師舒馬赫(Schumacher E.F.)1973 年的作品「小即是美(Small is Beautiful)」之影響。此書對於 70 年代初全球奢華經濟、追求浪費之風提出嚴重警告,以人 性化的經濟理論,反對巨型化、效率化、層級化、復雜化的企業組織。他認為經濟發展應適 可而止、生命之復雜度應適可而止、使用非再生資源應適可而止、細密分工應適可而止、以 科學方法替代常識
『陸』 電子手抄報
和諧、陽光、健康——
在經歷了激情青春的揮灑之後,在享受了體育帶來的無盡樂趣之後,在感受了為集體榮譽奮力拚搏的酸甜苦辣之後,十一月一事圓滿落下了帷幕。回首一個月來豐富多彩的活動,總結一個月來與孩子們走過的歷程,我要說:這段時間,體育豐富了我們的生活,體育點燃了我們的激情,留給我們豐厚的收獲。孩子們在賽場上的英姿,在賽場上的吶喊,讓我感覺到秋風雖蕭瑟,但激情擋不住。正如毛主席所說的「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本次體育節的主題是「健康、育人、文明、向上」,倡導的是互相合作的氛圍,在合作中增進同學間的感情,在合作中攜手解決問題,共同健康、快樂成長。我們要倡導體鍛的理念。今年,國家體育部號召小學生每天都要參加長跑,全民健身日也正在商擬。所以我們每天都要保證體鍛的時間。「生命在於運動」,運動能強健身體,磨練意志。而快樂的基礎是健康,健康的前提是體鍛,體鍛需要我們堅持。因此,孩子們通過體育節增強了體鍛意識,銘刻「堅持就是勝利」的道理,在寒風中迎風鍛煉,一展身手。
今年是奧運年,奧運健兒的拼搏精神讓人感動,孩子們展現出來的拼搏精神也同樣讓人感動。我驚喜地看到,有些孩子利用午休、課間時間不停地訓練,跑了一圈又一圈,沒喊累,摔了一次又一次,沒喊疼,這就是和小人的拼搏精神;特別是在運動會中,從孩子們在賽場上奮力拚搏的的身影中,我看到了體育競技精神在同學們身上的傳承。參賽選手永不放棄、努力拚搏,這就是和小人的奮斗精神;志願者、後勤隊伍、啦啦隊員,攙扶同學、為同學打氣加油,做好後勤工作,這就是和小人的愛心精神。我看到了體育競技精神在同學們身上的傳承。體育節,不僅是個人才能的展現,更是集體風貌的展示。體育節,把所有人緊緊聯系在了一起,讓大夥的心靠得更近。天氣雖冷,但孩子們的熱情溫暖了每一個人。
我想對孩子們說:有沒有獲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報名參加了,堅持到最後了,就是勝利了。這是意志的勝利,這是精神的勝利。如果獲獎了,那麼請帶著成功的喜悅投入到學習中,能贏得了比賽,就能迎來學業的成功;如果沒有獲獎,那麼請帶著勇於參賽的勇氣投入到生活中,有勇氣就會有奇跡;如果沒有參賽,那麼請用同學的拼搏精神鼓勵自己,在學業中拼搏前進。
體育節不僅能夠磨練個人意志,更是冶煉集體精神的熔爐;不僅是拼搏進取精神的迸發,更是個人情操的升華。有了這種精神,我們也就獲取了發展的不竭動力;有了這種情操,我們也就擁有了進步的泉源。保持這種精神與情操,我們將在未來的學習中、工作中克服各種困難。
「少年強則國強」,我願孩子們在以後的日子裡,以更飽滿的精神強健身體,強固意志,強大學業!以和小精神激勵自己,讓體育鍛煉促進學習,共同奏響「陽光、健康、和諧」的旋律。明天的和小將以他們為榮!
『柒』 請問在大舞台跳舞時的LED大屏幕的背景圖片是什麼意思怎麼弄
LED背景圖片是根據演出舞台的面積定製的,能夠將所有需要使用的背景畫面都通過LED顯示屏呈現給觀眾的一種藝術形式,不但可以讓觀眾獲得更好的視聽效果也能讓演員更加投入的表演。
隨著高科技的應用現在演出的舞台再也不會使用人工帷幕和單調的背景了。取而代之的是有著高度保真的LED顯示屏。
拿春晚來說,比如一個歌手唱歌的時候,後面的屏幕會播放一些圖片素材,這是幕後人員操作的,這就是背景圖片。
大舞台的LED背景圖一般是聘請專業設計團隊設計並全程跟蹤播放的。
(7)帷幕圖片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現在一般出現在舞台上的大屏幕的設計,基本上分三種。
第一種:單單把大屏幕作為舞台設計的全部,大屏幕設計為背景、側幕,場景中的空間時間一切都讓大屏幕完成,演員做無實物的表演。
第二種:根據舞台的框架以LED屏幕為主體,在各單位屏幕的周圍留出燈光的位置的舞台。
第三種:以LED大屏幕作為舞台的「中心」,或者是舞台的大背景,加上前面的實景,所組成的舞檯布景。
『捌』 視頻素材有一個透明通道為什麼導入PR里還是有黑底色
因為視頻素材項目的屬性錯誤。
1、打開Premiere視頻後期軟體,然後在新建一個項目,設置好項目的屬性。
(8)帷幕圖片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在兩個片段的銜接部分,往往採用過渡的方式來銜接,而非直接的將兩個生硬的拼接在一起。Premiere提供了多達75種之多的特殊過渡效果,通過過渡窗口可見到這些豐富多彩的過渡樣式。
Premiere同Photoshop一樣也支持濾鏡的使用,Premiere共提供了近80種的濾鏡效果,可對圖象進行變形、模糊、平滑、曝光、紋理化等處理功能。此外,還可以使用第三方提供的濾鏡插件,如好萊塢的FX軟體等。
濾鏡的用法:在時間線窗口選擇好待處理的素材,然後執行「Clip」菜單下的「Filters」命令。在彈出的濾鏡對話窗口中選取所需的濾鏡效果,單擊「Add」按鈕即可。如果雙擊左窗口中的濾鏡,可對所選濾鏡進行參數的設置和調整。
『玖』 高中語文作文素材積累
經典作文素材: 1、成功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 成功的人生是努力的人生,是無任何遺憾的人生,是目標明確並為之奮斗的人生,是會把握機遇的人生。哈佛大學對於人生成功曾做過科學的系統的調查和驗證,認為人生成功必須具有三大因素:一是宏觀管理能力,二是實際操作能力,三是處理人際關系能力。其中,前兩者僅佔15-20%,後者佔80-85%。這與我國清華大學曾經做過的調查試驗公式驚人的相似:成功=15%的知識技能+85%的人際關系。這里的人際關系不是指通常的庸俗的人情世態,而是指駕馭人生、調節人生、解決矛盾的能力。 人人都希望成功,但往往把成功看得高不可攀,其實成功的人生是從每一點每一滴做起的,成功離我們很近。要想一步步邁向成功,必須從現在做起,從做到"五會"做起,即會笑、會聽、會說、會做、會想。只要你想成功,只要你努力,只要你每一天都成功一點點,成功的人生就會離你越來越近! 2、鐵環的寓言 一個鐵環,不小心弄丟了自己的一部分。於是便拚命地尋找失去的那一部分。但由於自己不圓,所以滾得很慢。但正因為如此,它觀賞到了平日里很少注意的花草,並和它們交了朋友。 工夫不負有心人,有一天,它找到了丟失的那一部分。有了它,雖然完美了,但是會跑得很快,再也無法和花草說話…… 3、邱吉爾的弱點 邱吉爾的演講功力令世人折服,其演講的措辭、語調和手勢中透出非凡的勇氣和力量。二戰中最困難的時期,英國軍民的精神支柱,幾乎就是邱吉爾每天的廣播講話。可是有誰知道,邱吉爾青年時期特別害羞,一講話就臉紅,期期艾艾。當他確定了自己的遠大目標和抱負後,決心克服這個缺點。幾年後,他便風度翩翩、語驚四座。 4、華盛頓的牙齒 1784年,也就是華盛頓成為美國總統前五年,剛剛52歲的他,一口牙幾乎掉光。他請牙醫往自己口腔里植入了九顆牙,而這九顆牙居然都是活生生地從他的黑奴的嘴裡現拔出來的。這是歷史學家剛剛考古發現的,那個曾經解放黑奴的英雄華盛頓就這樣在我們心裡突然滑落,我們彷彿看到了聖袍上的污點。但是仔細一想,設身處地考慮當時的社會背景,也就不足為奇了。是的,把某人看作聖人是因為我們對他缺乏足夠的了解,只能遠遠地看著他,從而在心裡為他塗抹各種色彩,然後低下自己的頭顱,來增加他的高度。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要感謝華盛頓的不完美。 5、不可救葯 西周的厲王生活奢侈,殘酷地欺壓人民。當時有位忠臣叫凡伯,常常冒死勸諫,希望厲王能改邪歸正,但是他不但得不到厲王的重視,反而被奸臣嘲笑。 凡伯看著漸漸衰弱的國勢,內心格外焦急,於是就寫了一首詩警告這幫小人。詩的大意是說:不是我老了,才說這些不該說的話,而是你們把憂患的事情當作兒戲。憂患還沒有到來的時候,能夠防止;但是,一旦憂患越來越多,那就像火焰熊熊燃燒一樣,沒有辦法補救了。 果然,不久老百姓把周厲王趕到了很遠的地方,再也沒讓他回來過。 6、海爾的啟發 在許多國人眼裡,海爾這個成功企業已經很強大、很了不起了。然而,一位跟蹤報道海爾多年的記者卻說,在他接觸到的諸多企業中,海爾的"憂患意識"是最強的。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一個16年平均年增長速度達81.6%、年銷售收入已突破400億元、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國外都有較高知名度的企業能有這樣的意識,很值得我們深思。按照張瑞敏的說法,他們進軍中國的戰略非常簡單:贏家通吃。他們的目標就是不給你留任何一點市場和地盤。毋庸諱言,我們的許多企業,不要說弱勢企業,就是像海爾這樣的佼佼者,與世界500強相比也還有一段差距,也不敢有絲毫放鬆和懈怠。實事求是地正視挑戰的嚴峻性,充分估計到競爭對手的力量和困難的一面,向最壞處著想,向最好處努力,這樣較為有益,而較少有害。 7、某國一位女士來到中國一所小學,找了五位小朋友,要求他們配合做一件事情。這位女士拿出一隻瓶子,裡面有五個小球,每個小球有一根線牽著。女士對五位小朋友說:"你們每人拽住一隻小球,在7秒鍾內必須全部從瓶中拽出,否則就會被瓶中的水淹死。記住,頗愫泌只容得下一隻小球,誰的小球出得慢,誰就有被淹死的危險。"五個小朋友中最大的一位想了想,然後和其他四個小朋友耳語了幾句,之後示意女誓愫蒙以下令了。女士說:"開始!"只見年齡最小的小朋友最先將小球拽出,第二、三、四個小球隨後出來,最後拽出來的是那位年齡最大的小朋友。7秒鍾內5隻小球全部拽出。這位女士被眼前中國小朋友的舉動驚呆了,接著便流出感動的淚水。她說:"這個試驗我在其他國家做過好幾次了,那些小朋友都爭著往外拽,結果擠在頗愫泌誰也出不來,全淹死在裡面了。中國的小朋友了不起!" 8、希爾頓集團在當今世界旅店業中可稱是揚名五洲,200多幢巍峨壯觀的高樓大廈遍布世界各都市,希爾頓集團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其原因中最值得稱道的是希爾頓集團上下團結一致,唐拉德·希爾頓曾這樣說過:"我可能是得克薩斯州最幸運的,是福中之人,這種福來自於友誼,來自於志同道合的夥伴,我希望我的一生能永遠與同僚相處愉快,合作無間,因為我的福來自於他們。" 9、家庭主婦 電影演員陳沖是這樣描述她的生活狀態的:"生活中的事情很瑣碎,其實我在生活中就是個家庭主婦,我有我的丈夫,兩個孩子……年輕時可能在事業上在乎很多,但現在的心態真的坦然了許多。我現在最在意的就是身邊的這幾個人,只要他們都健在、安康,也還愛我,我就幸福了。" 10、趙本山8種角色打分 在趙本山非常戲劇性的人生中,他還扮演了很多種角色,董事長、人大代表、丈夫、父親和朋友,在《藝術人生》的錄制現場,趙本山為他生活中的8種角色分別打了分。影視演員:70分;小品明星:80分;導演和製片人:70分;人大代表:80分;董事長:50分;父親、丈夫:10分;朋友:80分。 11、馬克思的後代 《俄羅斯報》記者切爾卡希在倫敦大街上乘坐一輛計程車,發現司機的相貌很有特點:一臉又濃又密的黑絡腮鬍子。最讓記者吃驚的是車上掛的卡爾·馬克思的小幅畫像,鑲在精緻的銅框里。記者問道:"你是馬克思主義者?"司機沒有回答記者的問題,而是遞過一張名片。記者看到安東尼·馬克思的名字,於是問道:"你們同姓?"司機笑著說:"您不覺得我們長得很像嗎?"記者仔細端詳起來,他與無產階級學說奠基人的相貌的確有相似之處。司機淡淡地說:"他是我的高祖。他的女兒是我的曾祖母……" 記者提問:"您從他那裡繼承了什麼?" 安東尼笑著摸了摸大鬍子說:"就繼承了這個。"他拿出一本夾有許多書簽的《資本論》。 記者邊翻書邊問:"你還記得對馬克思的一個調查表嗎?在回答'您最喜歡做的事是什麼'的問題時,他說是'讀書',大概您也喜歡讀書吧?" 他回答道:"不太喜歡。我喜歡收拾園子和汽車。我們倆只一點一樣,那就是愛喝啤酒。" 12、陳毅:永遠的兒子 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立過赫赫戰功的陳毅元帥,解放後不久擔任了國務院副總理和外交部長,工作十分繁忙。1962年,他出國訪問回來,路過家鄉,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親。陳毅的母親癱瘓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陳毅進家門時,母親非常高興,剛要向兒子打招呼,忽然想起換下來的尿褲還在床邊,就示意身邊的人把它藏到床下。陳毅見了,忙說:"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邊伺候,心裡非常難過,這褲子應當由我來洗呀,何必藏著呢?"母親聽了很為難,旁邊的人連忙把尿褲拿出來,搶著去洗。陳毅急忙攔住並動情地說:"娘,我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次尿褲,今天我就是洗10條尿褲,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呀!"說完,陳毅把尿褲和其它臟衣服都拿去洗得乾乾凈凈,母親欣慰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