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山裡種地的老夫婦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撩衣服的女的動態圖片 2025-05-20 12:28:37
男人奢侈愛情圖片 2025-05-20 11:45:16

山裡種地的老夫婦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2-06-23 08:57:33

『壹』 老夫妻隱居山洞56年,吃臘肉喝自釀酒,常有野獸敲門,如今怎樣

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臨江鄉,有這樣的一對老夫妻,他們20多歲的時候帶領這一家老小,常年在深山過著隱居生活,一住就住了五十年之久,這位老人從二十歲的年輕帥小伙,變成現在白發禿頂的老爺爺,他妻子也是從十九歲的漂亮姑娘,變成現在滿臉皺紋的老奶奶,在深山裡面過上了讓人羨慕的生活。

他們之所以後面在這里居住,是因為家庭條件貧寒,然後就一起搬到了這里,在這里一住就是56年。

現在年過花甲了身子骨還算硬朗,上山砍柴還行,每個月孩子們拿幾百塊生活費,日子還算過得自在,在以後的二三十年兩夫妻也會在這深山裡度過,聽了老人的這番話後,我們也是非常羨慕這樣的生活。

他們過著一生無憂的生活,年過花甲的老奶奶,如今還是滿頭黑發,希望他們能長命百歲。

『貳』 是一對老夫婦,,,兩個人吵架了。。但是是個下雨天。。。男的給女的打著傘。。。是一張漫畫形式的圖片。

『叄』 最美不過白頭偕老,有哪些讓旁人都感動的夫妻深情

我們在參加婚禮的時候,對新郎新娘經常說的一句祝福語就是“白頭偕老永結同心”。夫妻之間能夠白頭偕老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人生短短幾十載說快也快說慢也慢。有一些夫妻在相守的過程中,編織了一幅又一幅的美麗畫卷,他們的故事讓人羨慕而感動。

夫妻的感情之所以感人是因為他們之間的愛情撼動了旁人的內心,這份愛可能是平平淡淡的也可能是轟轟烈烈的,但是這些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真”。

『肆』 老夫婦攔路賣杏子給司機,每天只掙盒飯錢,老夫婦:杏子都是偷的,為何

很多老人退休後都無所事事,每天不是帶孫子就是跳廣場舞,這是對於衣食無憂的老人來說的。若是貧困家庭的人往往吃不飽飯,因此會選擇倒賣一些東西賺生活費。廣西省一對老夫婦在退休後選擇賣杏子,每天賣出大量杏子卻只掙到買盒飯的錢,原因竟是因為杏子是偷來的。讓我們走近這對老夫婦了解真相,看看他們怎麼偷杏子出來賣。

李大爺多次盜竊杏子沒有被發現,於是他的膽子也大了起來。如今李大爺每天到果園偷杏子就跟到自己家一樣放鬆,一天他跟王大媽能偷摘80斤杏子拿去賣。記者詢問李大爺說這么做不怕被果園的主人發現嗎?李大爺認為這完全不礙事,因為果園很大杏子很多,往往他們今天摘完過不了幾天又長出新的杏子出來了。

每天李大爺和王大媽都活躍在果園內盜竊,二老瘋狂的在犯罪的邊緣試探,為的卻只是填飽自己的肚子。李大爺和王大媽都表示自己是被生活所迫才走上盜竊之路,希望大家能原諒他們的所作所為。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評論留言。

『伍』 老夫妻牽手背影唯美圖片貼吧

親愛的問友,遇見此類問題不要慌,本人有著多年經驗來為你解答;

Hi~親愛的小夥伴:

因為小夥伴描繪的太籠統了,我也找不到什麼相似的圖片,不過我可以推薦你到幾個好圖片的貼吧去看看哦!

【頭像吧】,【情侶頭像吧】,【唯美吧】,【意境吧】,【空間素材吧】等等!

本人純手打,打字打得手都抽筋惹!

——來自『貼吧志願者』團隊。團員:@iPhone_10s 為你解答,如果這個答案能夠幫到你,請及時採納,謝謝!`(*∩_∩*)′

『陸』 有見過哪些恩愛老夫妻令你覺得溫暖感動

前幾天去海爾電視做臨促。周六,加上商場做活動,客人真的是超級多,錄單交款到處排隊是不用說的了。有這樣一對老夫妻來買電視,確定了尺寸,想買一個小尺寸的。有兩款可選,一款是普通電視,一款是網路電視,價格相差兩百塊錢。我問:「您二位決定選哪個了嗎?」這時候老奶奶對著老大爺的耳朵說:「喜歡哪個?想要哪個?」刻意重復問了兩句。這時候我知道老爺子是耳朵不太好使了。後來二老決定要普通電視,我說:「二位稍等,系統里錄完訂單就可以交款了。」二老就去沙發上坐著等,我去排隊錄訂單。排隊途中老奶奶很和藹的叫我:「姑娘,姑娘,你過來一下」。是跟我確定她買的那款電視是不是可以自己提走。確實可以,那款電視即買即提,店裡也碼放了十幾台。我說:「是,可以,您這款電視可以自己搬走。不過我擔心您自己搬回去累著您,咱們配送不收錢,您在家等著就行啦 」接下來老奶奶跟我解釋說,是老伴兒覺得這個包裝箱干凈,擔心配送的包裝箱上有灰有土什麼的。所以想自己搬走。我又勸了一遍,說配送省心省力,建議選配送。電視箱雖然不沉,畢竟兩位老人年紀也大了嘛。老奶奶表示沒關系,要順著老伴兒來。我說:「行,你自己想怎麼辦咱就怎麼辦。」老奶奶很高興,指著中間的一台說:「那我們要這個行不行啊?」我說:「行啊~」有點兒在徵求我同意的感覺。後來就是交款,開箱驗機(有些客人堅持如此,個人覺得沒有必要,不過是打開箱子,插下電,看屏幕亮不亮什麼的,然後再裝上的過程罷了)。不過因為這對老夫妻全程超配合,態度超和藹,我竟一點兒不覺得麻煩 。然後二老抬著電視箱開心的回家了和這對老夫妻接觸的過程中,我被老奶奶對老伴兒的寵溺遷就感動。看他們倆的狀態就知道他們平時的相處肯定也是凡事有商有量,彼此遷就。老伴兒耳朵不好使了,就當他的復讀機。老伴兒想要干凈的外包裝就陪他搬電視回家。就倆字兒,羨慕。

『柒』 求兩個老夫婦對視的圖片

動漫?

『捌』 最近青年文摘上登的那一對老夫婦的照片 國外的

朱立軍:越過翻譯這座山(
2009年4月15日,阿努圖瓦總統馬塔思凱萊訪問加拿大魁北克省首府魁北克市,為他做英法翻譯的竟然是個中國人。加拿大和阿努圖瓦都是以英語法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英法翻譯人才濟濟,為什麼一個中國人能夠脫穎而出?而且這名翻譯還是一個來自農村的打工仔,甚至還有點兒口吃。那麼,一個鄉村小結巴又怎麼會成為國際大牌翻譯?

知恥而後勇,小結巴不信邪

1975年,朱立軍出生於四川省自貢市榮縣古文鎮一個農民家庭。他本來是個口齒流利的孩子,但是,小學二年級時因為頑皮,模仿一個說話口吃的同學,結果弄巧成拙,最後真的成了結巴。
像朱立軍這種後天獲得性的口吃是可以治療的。但是,家裡很窮,哪裡拿得出錢去校正呀。1995年,他高考成績不理想,僅僅被一所高等專科學校的營銷專業錄取。朱立軍覺得自己口吃,畢業後也不會有公司聘用他,而且還有一個妹妹正在念高中。於是,他放棄了學業,去北京打工。
不料,找工作時也遇到了麻煩。一見他是個結巴,客氣的老闆說「你去別家問問吧」,不客氣的乾脆揮揮手:「趕緊走遠點兒!你磕磕巴巴的,回家種你的地好了。」
好不容易有個姓朱的老闆,起了惻隱之心,把他留在建築工地當小工。
1998年,朱老闆旗下的電力安裝公司承包了加拿大卡爾加里油田的一項電力安裝業務,老闆從建築工地挑選了一批工人,朱立軍作為力工,也被選中派往加拿大參加這項工程。半年後,工程竣工了。當時正值卡爾加里這座新興的石油城勞動力奇缺,朱立軍順利獲得了新簽證,在當地一家機械加工廠開鏟車當配料工。
為了延長簽證,朱立軍需要向移民局提供自己的學歷等資料。他找到一位姓張的中國專業翻譯。在張翻譯那裡,一張中學畢業證,短短的幾行字,只用幾分鍾就完成了,蓋上一個翻譯協會通用的章,收費竟然高達50加元——這是政府統一定價!
看到朱立軍對這樣的價格有些難以接受,張翻譯傲慢地說:「不是誰都能從事翻譯工作的。我畢業於國內重點大學英語專業,又在加拿大讀完英語碩士,通過了翻譯協會的考試,才能從業的。」朱立軍問:「誰,誰都能去考嗎?」張翻譯故意結結巴巴地說:「就,就你想,想當翻譯?我,我看這事兒准成!你有天,天賦呀。」
朱立軍受到了侮辱,忍了又忍,才憤憤地說:「你,你也別,別狂,我,我還就真要成為一名翻譯,比,比你強得多的翻,翻譯。」

世上沒有學不會的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當翻譯,首先要治好結巴的毛病。他在圖書館上網查治療口吃方面的資料。他的口吃在醫學上屬於那種可以康復的「連發性口吃」,是一種後天獲得性發音神經障礙的病例。他按著資料上介紹的方法,開始了艱苦的矯正治療。
每天早晨,他四點起床,去住處附近的一個大公園里練發音。他先把一句話中的每一個字分開來,一個一個地念:「你,你,你……好,好,好……」然後,再慢慢地把它們連在一起來念。這是一個需要極大耐心和毅力的練習,每一句話,他都要練上幾百遍甚至上千遍,直到說得流利為止。半年來,朱立軍用這種螞蟻啃骨頭的辦法,熟練地背誦下來三千多句漢語。
結巴基本治好了,朱立軍開始攻英語。他進了社區的免費英語班,每天下班後學到晚上10點下課。他給自己定下任務,每天背50個新單詞,聽一小時錄音,讀一小時課文,與別人聊半小時英語。
英語語法,在高中已經學得差不多了,最難的就是背單詞,而且背下來不忘記才有意義。他沒有過目不忘的神奇能力,記憶力很一般,每天還要在工廠承擔繁重的體力勞動,要背50個單詞談何容易。背了忘,忘了再背,如此往復。後來,他發明了一種被自己命名為「情景記憶」的背單詞方法。比如,中午在食堂大廳吃飯時,他就背誦眼前的單詞,諸如「乳酪」、「沙拉」、「三文魚」等。他發現用這種現場面對面的方法背下來的單詞,印象深,不易忘記。
他還信奉當地華人學英語的經驗:「臉皮厚,學個夠;臉皮薄,學不著。」所以,他一有機會就同當地人進行英語會話。可是,他天生就不是一個臉皮厚的人,跟人家會話時,心理上總是很緊張,常常幾分鍾的會話下來,汗水已經濕透了衣裳。最令他郁悶的是,平時背得流利的話,實際使用時,總是說得吭吭哧哧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有一次,他在商場買理發推子,在收銀台付款時,一個暗中盯梢的理貨員走過來,說:「我需要檢查一下。」說著撕開包裝盒。原來,他懷疑朱立軍對理發推子進行了「調包」。朱立軍來加拿大這么長時間,還從未受過如此的侮辱,他大怒,高聲說:「你是什麼意思?你認為我是小偷?你侮辱了我!我認為你的行為是種族歧視。」種族歧視可不是小事,理貨員嚇得連忙道歉。
事後,朱立軍感到奇怪:和老外會話時說得如此流利,這是第一次。原因是什麼呢?看來,只要說話時自信,氣足,別想漢語原意,盡量用英語思維,就能說得流利。
從1999年到2003年,整整4年時間里,朱立軍把全部業余時間都用在學英語上。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英語水平突飛猛進。2003年秋天,擁有一萬多單詞量的朱立軍參加了安大略省翻譯資格考試,一次成功,獲得了省翻譯協會頒發的中英專業翻譯資格證書和營業執照。一個高考英語只考了60分的高中畢業生,4年之內,登上了英語的高級殿堂。

功到自然成

朱立軍考取的是安大略省的翻譯資格,所以,他來到安大略省省會多倫多,租了一個辦公室,開始了自己的翻譯業務。一年下來,除去房租等各項費用,賺了3萬加元。
有一天,他陪來自浙江的一個商務考察團去魁北克省首府魁北克市,參加一個國際紡織機械洽談會。在會上,他認識了一位陪同巴西代表團的英法翻譯。在閑談中得知,這位英法翻譯擁有加拿大國家翻譯工作者協會和北美同聲翻譯工作者協會英法專業兩個證書,巴西代表團聘用他的報酬是每小時300加元:而在加拿大,中英翻譯最高價是每小時30加元,兩者相差10倍之巨。
回到多倫多,朱立軍開始著手去魁北克市學法語。朋友們聽了他的打算,都認為他瘋了:當英法翻譯,談何容易?英法翻譯一般都是以英語或法語為母語的人士,以漢語為母語的人干這個,能行嗎?朱立軍卻信心滿滿,他說:「語言這個東西就是學一點會一點,只要你努力,日積月累,總有成功的那一天。」他說得有道理,但其中的辛苦,又有幾個人能吃得起。
2004年冬,朱立軍在漫天大雪中,來到了魁北克市,進入魁北克大學法語初級班,從「笨如何(法語:你好)」開始,向一個幾乎無法到達的高峰發起了沖擊。
英語、法語的發音截然不同,朱立軍怎麼也不習慣把R這個字母讀成「喝」。為了習慣法語發音,朱立軍咬了咬牙,退掉了租住的廉價學生公寓,高價租了一個房間,房東是一對法裔老夫婦。朱立軍跟著他們每天學法語。
與在卡爾加里學英語不同,這次是全職脫產學習,經濟上的壓力越來越大。他原來手裡的一點積蓄漸漸地被掏幹了。為了應付每年兩萬多加元的生活費和學費,朱立軍不得不在課余時間打工。工作很難找。朱立軍「飢不擇食」,只要有活就干。冬天,給人家車庫門前除雪;春天,到旅遊公司當導游;夏天,去農場摘草莓、拔大蔥。不論在哪裡打工,他每天都堅持學習法語到夜裡一點,有時第二天沒有工作,他就常常熬個通宵。
艱苦卓絕的法語學習結束了,2006年冬,朱立軍參加加拿大國家翻譯工作者協會舉辦的英法翻譯考試,結果,75分及格,他只得了37分。
多倫多的朋友都勸他回多倫多重操中英文翻譯舊業,但他覺得自己有希望,堅持留在講法語的魁北克省。他來到魁北克市西邊的三河市,在一家老人院里找到了一份清潔工的工作。活是又臟又累又惡心,但朱立軍卻非常開心,因為在這里,他結識了一位退休法語教師姬絲拉。姬絲拉知道朱立軍准備考英法翻譯,便每天給朱立軍輔導,從糾正發音,到幫他閱讀理解古代法語。在姬絲拉的指導下,朱立軍閱讀了大量的法語書籍,法語水平上了一個大台階。
2007年冬,朱立軍第二次參加英法翻譯考試。當他用流利的古代法語激情四射地回答主考官的問題之後,3位主考官都驚呆了:一個亞洲人竟然能用古代法語來回答復雜的問題。這就好似一個西方人能夠用文言文作七律詩歌一樣了不起。400多人參加考試,最後僅通過10人,而名列第5名的,竟然是一位中國人。朱立軍成為翻譯協會成立以來唯一一位非法語母語人士通過者。魁北克省法語電台、電視台,以及各大報紙,都對此進行了報道。一時間,Lijun Zhu這個名字傳遍魁北克省。
朱立軍再接再厲,2008年1月,他參加了北美同聲翻譯工作者協會的翻譯考試,在眾多的競爭者中再次脫穎而出,以全場第3名的成績通過考試,成為被譽為「金領中的金領」的北美同聲翻譯。
朱立軍一躍成為北美同聲翻譯行業的翹楚,北美三大翻譯公司卡龍、貝爾桑德和北溫賽同時向他伸來橄欖枝,他同時與三家公司簽訂了從業合同,另外,他還在魁北克市開辦了獨立的翻譯工作室。2008年4月,他由北溫賽翻譯公司推薦,為加拿大貝爾電話公司赴巴黎談判代表做翻譯。朱立軍在談判桌前精準流利的英法互譯,折服了所有人。
高中畢業的鄉村小結巴,身家百萬美元的國際大牌翻譯,這兩者似乎難以聯繫到一起,但朱立軍卻做到了。回顧自己的奮斗歷程,朱立軍認為,只要刻苦努力,選對目標,天下的打工仔都能成功。
(楊益新摘自《戀愛婚姻家庭》
2009年第10期,洪鍾奇圖)
(作者:深一藍 字數:3946)(青年文摘電子版 | )

『玖』 百歲老夫妻深山隱居,一日三頓酒,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無非就是心態好、生活滿足。這對百歲老人是湖北省的,老頭結過兩次婚,他老伴也有過三次婚姻,兩個人是在四十歲的時候相知相識相愛,兩人就好像相見恨晚一般,兩個人婚後有一個女兒,兩個人很喜歡過隱居生活,就搬進了深山,過上了半隱居生活,在漫長的光陰里,兩人勞作不息。現在兩位老人已經過了百歲。,但是仍然身體健壯,因為他們心態很好,生活自給自足,從來不會自怨自艾。這也是他們能夠活這么大歲數的原因。

很多人都羨慕別人能夠長命百歲,其實我們活的有多久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命運掌握在我們手裡,我們要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