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朕的奏摺終於批完了!是什麼意思
是一種戲說的網路用語,指終於把工作完成了。
網路語言(internet slang)是指從網路中產生或應用於網路交流的一種語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標點、符號、拼音、圖標(圖片)和文字等多種組合。這種組合,往往在特定的網路媒介傳播中表達特殊的意義。
20世紀90年代誕生初,網民們為了提高網上聊天的效率或詼諧、逗樂等特定需要而採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語言了。進入21世紀的十多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革新,這種語言形式在互聯網媒介的傳播中有了極快的發展。網路語言越來越成為人們網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要注意的是,部分網路語言並不符合我們現代漢語的語法規定,因此並不具備教學意義,不能引進教學領域。
❷ 奏摺是什麼樣子的
奏摺內容其實不算固定,但嚴格來講現在很多我們認為的奏摺並不算奏摺奏摺也叫摺子,原本明朝初年就形成一種所謂的密折制度,用到康熙時期新增成奏摺,也叫摺子。因為奏摺屬於密奏文書,是不需要經過層層上級單位的關卡,直接呈給皇帝的,所以奏摺不是隨便可以用的,一般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才能使用奏摺的渠道。除了奏摺以外,還有奏疏、章表,也是古代官吏寫給君主的文書,一般皇帝會用硃砂紅筆進行批復,然後發回上奏的人。其中的章、表是分開用的,如謝恩之類的一般用章,用來陳述事實的則是表,而奏疏的內容就包括很多的種類了,如普通的言事、對策、請安等。明朝時期就分題、奏、表、講章、書狀、文冊、揭貼、制對、露布、譯。問題中奏摺的前身就是明朝的密揭,密揭形式上又像是密疏,漢代就有。
(圖片:劉墉奏摺)
而關於奏摺使用什麼材質就並沒有什麼硬性規定了,清代奏摺中一般用榜紙、本紙、毛邊紙等竹紙,而天天用宣紙給皇帝寫奏摺的是很容易被打土豪的。存世的奏摺中大部分的尺寸是長22厘米寬10厘米,至於奏摺的書衣是不是一定要用黃色紙板其實也沒有相關的規定,理論上任何顏色都能用,但你沒事給皇帝上個白色估計皇帝也不高興了,你沒事上個黑色估計皇帝晚上看了奏摺得殺你的頭了,你要用個紅色,皇帝眼睛估計就廢了,我們現在很多的護眼紙或是護眼的軟體APP底色不都用黃色么,因為人眼各種波長的光感知靈敏度是不同的,其實現在的紙張很多是因為熒光劑導致損傷視力,古代的竹紙沒有漂白也沒有熒光劑,一般紙的原色就是偏黃的。還有一種就是皇宮備檔了,一般奏摺到皇宮後都會有專人進行復制,而宮里的東西用黃色就更普遍了,樣式還是成批次統一制定的。
結語雖然清朝才出現奏摺這一稱呼,明朝把文書分的極其細致,到了清朝文書的形制又比較混淆了,清朝奏摺到現在存世的奏摺很多的,尤其清末時期大量的清朝文書被當廢紙賣出,流落民間的不知道還有多少,總之在一些拍賣網上還能看到此類文物的身影,很清楚的可以看到並不是所有奏摺的內容都是機密大事,雍正開始大范圍使用奏摺後,大臣們還固定的按時上請安折,有的送個西瓜還要上個奏摺,也不怪皇帝看奏摺看到吐血,然而這類文書類文物對我們研究清史是非常寶貴的原始資料,清末時期8000多麻袋15萬斤的資料,被4000大洋就賣了,更可悲的是很大一部分還流落到日本,算不上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劫,但絕對算是一個污點。
❸ 慈禧批閱奏摺時,真的是用指甲批閱奏摺的嗎
古往今來,皇帝們批閱奏章的工具都是用筆,這不僅是對臣子的看重,也是一個君主負責任的態度。可有一個人卻正好相反,此人批閱奏章時經常不動筆,她就是慈禧。那麼慈禧用什麼批閱奏章呢?她還真的有自己的「獨門絕技」,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慈禧一生要強,不僅是在生活上,就連在政治上,也從來沒有因為自己是女人而向男人示弱,這也是為何慈禧能夠獨掌朝政幾十年的原因。慈禧年輕的時候,非常受咸豐皇帝的寵愛,因為她的名字就叫蘭兒,這也是她蕙質蘭心的一個寫照。
在這種「指甲治國」的陰影下,軍機處官員戰戰兢兢的處理著國家大事,而大清國的政體,也都圍繞著慈禧太後的一片指甲在轉動,說來也真的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