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炊煙夕陽圖片唯美
擴展閱讀
吹一口氣圖片搞笑圖 2025-05-15 15:25:26
如何畫大熊貓動態圖片 2025-05-15 15:13:59

炊煙夕陽圖片唯美

發布時間: 2022-06-12 17:27:58

Ⅰ 找有關於夕陽的圖片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D5%BD%CA%BF+%CF%A6%D1%F4&in=23771&cl=2&cm=1&sc=0&lm=-1&pn=31&rn=1&di=232694128&ln=2000&fr=

Ⅱ 裊裊炊煙唯美句子有哪些

1、夕陽下,那縷縷升起的炊煙。你看,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在彩霞滿天的時光里,從屋頂上升起的炊煙,有的黑煙滾滾,有的青煙淡淡。

2、炊煙是村莊里所有人靈魂的導師,她讓我們在人生的坐標里找准自己的標尺,時刻保持對生活的信心。

3、故鄉那一縷縷升騰的炊煙,是一盞盞永遠不會熄滅的燈塔,守著它的是母親的愛,盼著它的是遠方兒女的情。

4、山村炊煙四起,此時就像結在瓜藤上的果實,漫山遍野的連起來,彰顯著生機和活力,呈現著無比的豐碩和繁盛。

5、山村炊煙變成七彩霓虹,把美麗撒向人間;或變成層層薄霧,在月夜的籠罩下,一切都那樣的虛幻,有如人間仙境一般。

Ⅲ 求「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圖片

一點飛鴻影下

在中國封建朝代中,元朝是非常特殊的一個。統治者按地域將國民分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多指西域人)、漢人(多指原淮河以北的金人)、南人(多指原淮河以南的宋人);又按職業將人民進行了貴賤的排序: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在這一時期,知識分子所受待遇極不公正,與在宋朝時顯然不可同年而語。他們的是被人輕蔑的「臭老九」,地位甚至不如娼妓。

在這個大背景下,許多讀書人紛紛「上山下鄉」,與僧道工農相結合。反映在詩歌創作上,則沖出了唐宋格律詩詞,特別是南宋詞精緻高雅、艱深晦澀的風格,而開創了一種白話通俗、格律(相對)自由、隨興自然的詩體,史稱「元曲」。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只討論詩歌,所說的「元曲」是個狹義的概念,僅包括「元散曲」部分,而排除了本應歸屬於戲劇的「元雜劇」。

先來看兩首意韻雋永的景物小令: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開篇三句,運用鼎足對,以九種景象構成了三幅意境不同的畫面:枯藤纏掛的老樹上,棲居著一隻昏昏欲睡的寒鴉;小橋下淺淺的溪水,繞著鄉村的幾戶人家;瑟瑟的西風中,一匹瘦馬馱著主人疲憊地在荒涼的古道上前行……
寒鴉,尚有樹上的小窩,可以打盹;村人,也都有家,可以休歇;而飄泊異鄉的孤客,卻沒有個安身之處。
而這一切,又皆籠罩在無盡的殘陽之中,景色更加凄涼,作者思鄉之情,油然而生。煞句不由感慨:斷腸人——在天涯!

該曲是羈旅詩歌中的翹楚之作,更被後人譽為「秋思之祖」。縱觀全曲,並無一「秋」、「思」之字樣,而作者要表達的感情,已然動人心脾了。
這就是大家手筆,不會無病呻吟、故弄玄虛。讀此小令,似觀畫工作畫,枯藤、老樹、昏鴉……諸般生動景象,可依序躍然紙上。與此相反,若讓畫工去給一些南宋詞配畫,又是雲煙,又是霧靄,又是「花絮」,觀詞如夢游一般,多半無從落筆。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稱贊《秋思》「寥寥數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多半是跳過那幫「宋詞」了。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白樸《天凈沙·秋》

同為「天凈沙」曲,白樸的這篇《秋》也很著名,與《秋思》相比,它在題目上少了一個「思」字,也正是這一字之差,大約能看出這兩首小令境界的不同。
借用《人間詞話》的分法:《秋思》,為「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秋》,近乎(我只是說近乎)「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細讀《秋》:開頭兩句十二字,描寫了六種景物,或許帶有寂寥之意;而結尾兩句十字,描寫的五種景物,則以艷麗的色彩,一掃悲秋氣息,將讀者引入並化入到風景無盡優美的大自然中。

中間「一點飛鴻影下」句,是此曲最特殊、也最關鍵的句子。
特殊之處在於:其他句子都是名詞片語的羅列,表現的是靜態美(雖然落日、輕煙事實上也動,但其視覺效果就如平靜的河水,仍屬靜態),而此句則有了明顯的動作,展現了動態美,使全曲不再單調或呆板。
關鍵之處在於:這是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句,作者的視線通過飛鴻的引導,才有了下文的青山綠水……若非如此,前兩句與後兩句,兩派風格不同的諸般景物,很難相互「溝通」。強行拼在一起,必顯突兀。而有了此句,則點活了全篇,化沉寂為清疏於無形中了。

這句子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要說它的解釋。
有書上認為:「一點飛鴻影下」,指作者看到了飛鴻投到地面上的影子,又因鴻雁飛得很高,故稱為「一點」。
我對此不以為然,覺得這不合常理:人,站在地上,自然有影;但往上數十米,甚至上百米空中飛行的鴻雁,怎麼會有影子集中地投在地面,還能被人看見呢?
即使影子被人看到,那一定是飛鴻離地面並且離人很接近了。試想,又不是自家養的大鳥,怎麼非要往人眼前降落呢?只有一種解釋,就是它要襲擊人。如果是這樣,作者看到「飛鴻影下」,抱頭奔命還來不及,又怎麼會優哉游哉地觀賞風景,題寫下文呢?
至於,鴻雁低飛,影子一定是「一片」才是!況且結合開頭,在日落時分,再加上有殘霞的存在,投影似乎特別分散,更難捕捉——縱然捕到,更可能是「一條」,怎麼會是一點?
我把個人意見說給詩友聽,他只說我近視,所以捉不到的那一點……

經過磋商,我決定如此解譯:映著夕陽的余暉,一個黑色的雁影,在天幕中疾習而下,順眼望去,青山綠水……風景好美!

不論如何,這些奇美的景象我在生活中是不曾見到的。在這里,我也只能紙上談兵,想當然耳。
我是個極少領略鄉下風情的「下里巴人」——著實沒有什麼見識。雖然「陽春白雪」的詩文也讀過一些,散文如「一會兒排成一字形,一會兒排成人字形」,詩歌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但這句子對於我實在是深奧玄虛得沒有邊際。黃鸝,我或許是見過的,至於雁和鷺,或許在某動物園中看過笨笨沉沉的,有如枯藤老樹上的昏鴉的那麼一兩只,至於一行,還有什麼字體的,我是斷然未曾見識的。

還說《秋思》中的「古道西風瘦馬」,雖然在寫羈旅,但他畢竟還有個深通人性的坐騎相伴。與此類似的還有:老子的青牛,賈島的黑驢,唐僧的瘦老赤馬(小說中說是白龍馬)等——那是多麼讓人神往的搭檔啊。至於我們,大概也只能逗逗白貓黃狗綠鸚鵡之類的,聊以遣悶了……

Ⅳ 有哪些很美的夕陽照片可以分享

在公園里有很多美麗夕陽的照片,因為公園附近都沒有什麼高樓大廈,看到的夕陽也是特別的美,特別的大,也可以在網上搜,因為網上什麼都有,夕陽的照片也比較多,美麗的夕陽是短暫的,而照片是永存的,希望你們去接觸一些短暫的美麗,

Ⅳ 誰有夕陽背影的圖片,一個人正對夕陽走,影子拉的很長。

你好~圖片已經上傳

望採納

Ⅵ 求幾張風景的圖片夕陽的或者星空的

Ⅶ 求一些夕陽與樹林的圖片 如所發圖

發了,你看一下合不合適

Ⅷ 炊煙趕夕陽、孤客在路上!的意境

這是傍晚的一幕,家家升起了炊煙,而孤獨的旅人還在路上,讓人聯想到長河落日、空曠無盡的大路和孤獨的還在趕路的旅人。

Ⅸ 粉色夕陽美景圖片

網頁鏈接點擊打開大圖 另存 下載,下面是樣本僅供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