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典舞手勢
古典舞手位的基本手勢是蘭花指。
蘭花指,通常指大拇指和中指捏合,其餘三指展開的手勢。古典舞是指在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並經過較長時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被認為是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和古典風格特點的舞蹈。
蘭花指的「指」字有兩種闡釋,一種是作為動詞,表示指示方向或示意其他動作。其動作要領是伸張五指,立食指,餘四指自然彎曲,拇指指面輕貼中指指尖,拇指勿壓中指指甲,表演時,眼神必須隨手指移動而轉向。
另一種是作名詞,表現一種自然形態,自我表示或動作呈現,又稱蘭花掌,通常是靜態的。其動作要領是伸張五指,立食指,餘四指自然微彎,拇指指面輕貼中指第一至第二關節處,手指自然彎翹、放鬆,太用力會使手形僵直,眼神必須隨手指移動而轉向。只限定女性專用。
(1)古典舞圖片唯美手勢擴展閱讀
蘭花指(掌)作為中國舞蹈以及戲曲中特有的一種基本手型,有著獨特的傳統審美特徵,具有中國人特有的審美取向和文化心理趨向。但學術界公認為蘭花指(掌)起源於古印度佛教儀式中的手印。
本文試從遠古時期的手指文明到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中國戲曲文化和儒家思想的行為體現以及中國古典舞的發生學的角度,闡述蘭花指(掌)的文化淵源流變等問題。
進而說明,本文所述觀點對中國舞蹈、中國戲曲等一切表演藝術和藝術史學的理論體系建設等研究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B. 古典舞技巧動作名稱 附圖片最好
有專門的教授視頻。像長綢舞的,踏歌的。本人非專業只看不記…網路不出的話,可以去漢服吧找,我記得那裡有一個動作一教的。
C. 古典舞動作卧雲是怎麼樣的,求圖片
您好
請及時採納
謝謝
D. 中國古典舞手勢
山手、按手、托手,三個基本手位
有單、雙之分;
然後可以組合成:山按手、托按手、順風旗;
根據手臂的內旋和外旋還有提襟等動作變化。
E. 古典舞中的小五花手型怎樣做急
古典舞中的小五花手型做法:
將手做成蘭花指手型(張開五指,舉起食指,其餘四指自然彎曲;拇指應輕輕貼在中指邊緣;注意不要按壓中指,手指自然彎曲),手腕相對,指尖朝下。經過轉動變成一個手心在前,一個手背在前(兩只手都以手背腕為軸心轉動)。
繼續轉動手,變成手心朝上(右手向身體內旋轉,左手由外向內旋轉);再轉動變成相反的一隻手心,一隻手背。(上面的那隻手是手心,下面的手是手背)然後回到第一個動作,手背相對。
(5)古典舞圖片唯美手勢擴展閱讀
小五花手型練習的時候先不要急於連貫來練習,先分解到每個靜止動作先練習數次後(擺好第一、二、三步等手型,可以瞬間擺好時),再來連貫的動作練習。需要注意的是在手轉動過程中,盡量使手心上平攤,就是盡量拉大平圓的直徑距離,雙腕貼緊,以雙腕為軸,指尖來做轉動。
開始時右手再上面,右手自內向右向外向左平圓轉為右小五花。開始時左手再上面,左手自內向左向外向右平圓轉為左小五花。小五花手型可以在任何位置來做,不一定要在胸口前面,根據不同動作需求來變化。前期的練習可以在胸口處練習,比較好掌握。
F. 請問古典舞基本手型啊,手位啊,腳位啊是什麼
古典舞手位的基本手勢是蘭花指。
蘭花指,通常指大拇指和中指捏合,其餘三指展開的手勢。古典舞是指在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並經過較長時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被認為是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和古典風格特點的舞蹈。
手位有:單山膀、雙山膀、順風旗、托按掌、雙托掌、山膀按掌、沖掌、雙提襟。
腳位有:正步,八字步,丁字步,踏步。
(6)古典舞圖片唯美手勢擴展閱讀:
古典舞技巧
1、中國古典舞基訓中的旋轉技巧,以擰傾形態的舞姿結構為主要特色,與芭蕾舞基訓中的旋轉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而中國古典舞基訓中的旋轉,除了有直體旋轉之外,很大的特點是身體形態在擰傾旋轉的舞姿造型上的轉,特別是「傾」的平衡重心上的轉,是在上下身成子午相的基礎上進行立體構圖塑造形象的。
2、以腰為軸的特點,形成中國古典舞基訓中轉的起「法兒」的多種多樣,而且多般是在動的過程中起的「法兒」。如大掖步轉、掃堂探海轉。
3、中國古典舞基訓中民族舞姿轉「風格性」很濃,有一部分民族舞姿轉,可以說是風格的延續和誇張。
4、民族舞姿轉的流動性與復合性比較強,空間變化幅度大,比如有由下往上的轉或由上往下的轉,還有在轉的過程中各種舞姿的復合和流動的特點。
G. 舞蹈中標準的蘭花指
1、大拇指和中指捏合,其餘三指展開的手勢。
馬紫晨先生主編的《中國豫劇大辭典》中這樣解釋:「取自植物『蘭花』的自然形態,拇指搭住中指梢尖,餘三指伸直,食指用勁,軟而有力。小生、小旦常用。」
釋義:由植物「蘭花」的自然形態,拇指搭住中指梢尖,其餘三個手指伸直,食指用強勁,柔軟而有力。我和小天常使用。
2、舞蹈中的蘭花指的「指」字可有兩種闡釋:
一種是作為動詞,表示指示方向或其他示意動作。動作要領是伸張五指,立食指,餘四指自然彎曲,拇指指面輕貼中指指尖,拇指勿壓中指指甲,表演時,眼神必須隨手指移動而轉向;
另一種是作名詞之用,表現一種自然形態,自我表示或動作呈現,又稱蘭花掌,通常與其他動作之用,是靜態的。其動作要領是伸張五指,立食指,餘四指自然微彎,拇指指面輕貼中指第一至第二關節處,手指自然彎翹、放鬆,太用力會使手形僵直,眼神必須隨手指移動而轉向。使用者也只限定女性專用。
三、 招式門路
1、菊花門單手式,掌心一點硃砂,五指並攏,指尖向上,成捏花狀,中指、拇指、小指的順序緩緩散開如菊初放。
2、黃瓜門雙手式,胳膊自然垂與兩側,雙手空握,左右小指輪流小幅度彎曲,以左前右後的順序伸屈。
(7)古典舞圖片唯美手勢擴展閱讀:
歷史記載蘭花指:
蘭花指(掌)文化源流考略(來自網路)
作者簡介:王松陽,男,1977—,河南南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舞蹈史學、舞蹈編導,工作單位:南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摘要 :
蘭花指(掌)作為中國舞蹈以及戲曲中特有的一種基本手型,有著獨特的傳統審美特徵,具有中國人特有的審美取向和文化心理趨向。
但學術界公認為蘭花指(掌)起源於古印度佛教儀式中的手印。本文試從遠古時期的手指文明到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中國戲曲文化和儒家思想的行為體現以及中國古典舞的發生學的角度,闡述蘭花指(掌)的文化淵源流變等問題。進而說明,本文所述觀點對中國舞蹈、中國戲曲等一切表演藝術和藝術史學的理論體系建設等研究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H. 古典舞手位的手勢是什麼
(1)單山膀:
小踏步,身體面向1點,目視8點雙手叉腰准備。動作時,右手順胯向下經體側撩掌至頭的前上方,然後蓋掌或者切掌至胸前,微扣腕向右拉開,至上臂與肩同平為止,身體面向2點,頭轉向8點。
(2)雙手膀:
丁子步或小踏步,身體面向1點,目視8點雙手叉腰准備。動作時眼隨右手拉成單山膀,然後眼隨左手拉成雙山膀,眼亮相於2點上方。
(3)順風旗:
小踏步,左手拉山膀,同時右手直接向上撩至托掌位,眼隨右手亮相於八點斜上方。
(4)雙托掌:
丁字步或小踏步,雙手叉腰准備。動作時雙手經體側撩至頭上,蓋掌於胸前交叉,向下分掌再撩掌至托掌位,眼隨右手亮相於8點下方。
(5)托按掌:
丁字步或小踏步,雙手叉腰准備。動作時右左手交替胸前晃手,成右托掌位,左按掌位,身體面向2點,眼亮相於8點斜上方。
(8)古典舞圖片唯美手勢擴展閱讀:
1、中國式古典舞
中國的古典舞創立於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稱作「戲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於戲曲與舞蹈之間的混合物,也就是說還未完全從戲曲中蛻變出來,稱它為戲曲,它已去掉了戲曲中最重要的唱與念;說它是舞蹈,它還大量保持著戲曲的原態。
2、歐洲古典舞
一般都泛指為芭蕾舞。芭蕾,系法語Ballet的音譯。歐洲各國的古典舞劇統稱為芭蕾,是一種以歐洲古典舞蹈為主要表現手段,綜合音樂、戲劇、舞台美術等藝術形式的舞蹈品種。
由於其表演技術上一個重要特徵是女演員要穿特製的足尖舞鞋並用足尖立地跳舞,所以俗稱「足尖舞」。相傳,芭蕾最早起源於義大利,而形成於法國,十八世紀傳入俄國。
3、印度式古典舞
由婆羅多、卡塔克、卡達卡利、曼尼普利、奧迪西和庫契普迪六大傳統舞系組成。其主要藝術特徵是舞蹈動作節奏、韻律鮮明,造型性強,具有豐富內涵的多姿多彩的舞蹈啞語手式和細膩的面部表情。
I. 古典舞的三種基本手型
三種手型就是:
1、蘭花掌。大拇指與中指指節微貼,使虎口自然與手掌合攏,形成以中指為主要用力點,帶動其餘3指指尖上翹的形態。
(9)古典舞圖片唯美手勢擴展閱讀:
1、古典舞中的形是指形體外部的動作。它表現為形形色色的體態,千變萬化的動作及動作間的連接。凡是一切看得見的形態與過程都可以稱之為「形」。形是形象藝術最基本的特徵,是古典舞舞魅之依附,是古典舞之美的傳達媒介。
2、古典舞基訓中的旋轉技巧,以擰傾形態的舞姿結構為主要特色,與芭蕾舞基訓中的旋轉還是有很大不同的。芭蕾舞基訓中的旋轉都是直體的,大都在額狀面的基礎上進行立體構圖和塑造形象,因此,動作長而舒展,延伸感強。身體的帶動,手臂的帶動,跨的帶動都非常重要,旋轉靠的就是全身的協調。
3、翻身是中國古典舞基訓中獨特的技巧形式,它是以腰為軸,身體在水平線傾斜狀態下的翻轉。動作自始至終貫穿著擰、仰、俯和旁提的形態。
J. 給我幾張唱戲時翹蘭花指手勢的圖片
蘭花指(掌)作為中國舞蹈以及戲曲中特有的一種基本手型,有著獨特的傳統審美特徵,具有中國人特有的審美取向和文化心理趨向。手勢的圖片如下
(10)古典舞圖片唯美手勢擴展閱讀:
花指在戲曲中的發展及文化精神
在戲曲中,蘭花指手型小生也常用,是他們顯示儒雅的標志。據古籍記載,蘭花指品鑒之口訣為:鉤、柔、白、瘦。鉤,即彎曲;柔,即柔軟;白,即白皙;瘦,即瘦削。達到此標准方可稱為極品:鉤似圓月,柔若無骨,白如玉石,瘦勝麻稈。
蘭花指指法甚為繁復,有上翹下翹、前翹後翹、左翹右翹、正翹斜翹等等(有的難度極大,翹起來後可以仰貼在手背上),再輔以不同的角度和動作的快慢,當真是賞心悅目、曼妙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