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地鐵的唯美句子
1、有些人一輩子都在騙人,而有些人用一輩子去騙一個人。——《開往春天的地鐵》
2、為了在我國建國五十周年慶典之前完成地鐵建設任務,工人們在爭分奪秒的工作。
3、手機里的歌在隨機播放居然響起了黃品源的你怎麼捨得我難過和我的其它歌曲格格不入忘了是什麼時候我放了進去……當年看了《藍宇》之後對這首歌就有了很特別的感覺特別傷感……又過了站最近自己搭地鐵總是過站好傻。
4、終於有一天,你會知道:公交5分鍾一班,地鐵9分鍾一班,緣份有時候一輩子只有這一班。
5、公交分鍾一班,地鐵分鍾一班,我們的愛,一輩子只有這一班!
6、長這么大我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知道了:地鐵五分鍾一班,公交車十分鍾一班,汽車一小時一班。火車一天一班。而我們的愛這輩子只有一班。
2. 杭州地鐵10號線南延、穿越西湖群山地鐵14號線利好銀湖、崇賢!
10月29日,杭州發布關於西溪濕地綠堤免票開放的文章中,一張看似不相關的規劃圖,意外透露了杭州地鐵10號線南段、地鐵14號線南段的走向。
這兩條都是杭州目前較缺乏的南北向地鐵線路,曾在《地鐵四期建議方案》中流出。
10號線有望南延
以後地鐵能到植物園、靈隱寺
利好之江、聞堰!
首先是備受關注的杭州地鐵10號線。
10號線一期自西湖區浙大站到良渚的新興路站,與杭德輕軌相接。
在這張圖中,10號線浙大站繼續沿玉古路往南延伸,下穿西湖群山。
圖源/地鐵四期14號線建議方案
如果地鐵14號線規劃納入杭州地鐵四期,目前還沒有地鐵覆蓋的崇賢、富陽銀湖部分區域都將受益。
值得提醒的是,杭州市地鐵集團曾表示,杭州地鐵四期的前期規劃已啟動,尚處於初步階段。
四期線路走向由杭州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研究,地鐵集團是建設方。相關方案需要先後上報市裡、省里、再上報國家發改委,最終會如何批復還不好說。
正式方案獲國家批復後,才會向市民公布。
但毫無疑問,地鐵10號線南延段、14號線方案的意外出現,說明兩條線路最終落地的可能性較大,最終的站位走向或有微調,圖片僅供參考,以正式發布方案為准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3. 求張北京地鐵圖片
4. 廣州地鐵圖是什麼樣子的
5. 贊美地鐵的句子
1、雖然不是第一次去哈爾濱,但是坐地鐵還是第一次。記得那是一個灰色而又寒冷的夜晚。踏上沒有座位的動車組,來到了哈爾濱。
2、人流潮湧,腳步結識地平線。月光的平台,在喧囂中並發激情,急急地追趕時間。跳動的硬幣,置換里程的累計給生活的圓進行分解。
3、時光遊走,在入口和出口的地方張開它的貪婪,吞噬逃避陽光的砝碼,把潮汐涌泄。
4、那些舒展焦急情緒的秋風,正演奏著無法捕捉蒼茫的黯淡,抖落一地秋葉,沒有悲壯,沒有宣誓,輕輕一揮手向夏的熱烈一一作別。
5、地鐵站張開碩大的口似乎要吞噬所有的建築、所有的綠色、所有的行人。在這個經濟發展的時代,地鐵最能彰顯發展的成果。
6、穿越青春的隧道,遠去。告別一盞盞無法刺透秘密的光線,轉移,軌道是它忠誠的伴侶,相依相偎,親密的知己。吻聲近了,又近了,開啟心泵震盪靈魂。擦面而過的冷色秋波,誰人能解?
7、深秋在城市的懷抱珍藏希望,留住永恆和美麗撫慰忐忑地張望,孕育一個又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
8、那些高低流淌的深邃,翻動著喘息的熱浪,江南城市的溫度依舊不能消遣。許是等待下一班提速的熱戀出現,許是放棄秋實的碩果出現。
9、歡快的哨聲正撩撥瞬間的深思,秒針、時間,正點列車的目光直逼前方,洞察秋毫。等待足跡提速,保持自然界最初的完美姿勢。
10、2012年12月28日,對於江城市民來說,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日子:中國第一條穿越長江的地鐵正式開通。從此,人們的出行方式與時俱進,在節約時間成本和開辟新的生活方式中走進了地鐵時代。
6. 穿越女 上海地鐵穿越女 照片 視頻 詳細資料 事件詳情
穿越女 上海地鐵穿越女 照片 視頻 詳細資料 事件詳情是什麼
7. 求成都地鐵高清圖
圖片如下:
1、
據2019年12月,成都地鐵共開通7條線路,線路總長302.285千米,均採用地鐵系統,共計207座車站投入運營(換乘站不重復計算),18座換乘站。
(7)地鐵穿越圖片唯美擴展閱讀:
成都地鐵的文化特色:
1、地鐵標識
成都地鐵標志是從急馳的列車、飛揚的蜀錦、連綿的蜀山、柔美的水花、彎曲的隧道等六個畫面中演變出來的,寓意為:「巴山蜀水織錦綉,地鐵生活撲面來。」
標志上的間隙好似彎曲的鐵軌,形似飛揚的蜀錦,正形似綿延的蜀山,負形似柔美的水花。從設計策略上看,從城市和消費者兩個層面入手,意味著「成都地鐵、生活一脈」。整個標志看起來像一列飛馳的列車,同時象徵川流不息的含義,選擇清秀的藍色則有藍天白雲的意境。
2、吉祥物
成都地鐵吉祥物為真真與誠誠,2018年9月27日,微信上線成都地鐵真真與誠誠的表情包。
3、標志色
成都地鐵每條線路都給定顏色作為代表色,方便乘客識別線路。配圖為成都地鐵各線路的詳細顏色配色方案以及調色數據。
8. 關於地鐵的句子
【第1句】結了婚後來就有了兒子,人多了,寂寞也就多了。有時喧鬧中想找個地方安靜安靜,卻很難。時常會回想起早上六點鍾的一號線地鐵上的時光,很清新,很美!那或許是一生中屈指可數的永遠不落塵埃的記憶,很清楚,彷彿昨天。
【第2句】寒遐和小唯順著強勢的人流向著地鐵站走去,整個街道,人頭擁擁,行色匆匆,誰也沒有留意誰。
【第3句】走進地鐵時代,是我們的生活質量提升的一個標志。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種人類自我的束縛和禁閉。這種看似十分愜意和自由的交通工具,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們生存空間的逼視、逃亡和解構。為了破解城市人口膨脹和交通擁堵的難題,人們在選擇一個解救自我的出口時,往往會在不自覺中又為自己堵死了一扇吸納自然風光美景氣息的窗口。因為,人為的東西再美,也是一種毫無生命力的觀賞物而已。
【第4句】十米處,地鐵站張開碩大的口似乎要吞噬所有的建築、所有的綠色、所有的行人。在這個經濟發展的時代,地鐵最能彰顯發展的成果!寒遐和小唯欣然地走進地鐵通道,然後拾級而下,順著燈火通明的通道一直走到售卡器,看著數不清的候車人,和一列列走走停停呼嘯而過的列車,對於第二次乘坐地鐵的寒遐來說,有一種無法適從的感覺。短短數秒鍾,眼前的行人已被替換三次,此時的候車人非彼時的候車人。
【第5句】倘若安靜坐在地鐵里,我喜歡四處張望尋找那種隱秘的快樂。我會思考那個妝容精緻、神情淡漠的女子,會有怎樣的故事;會想像青澀的學生情侶,能夠一起相愛多久;會羨慕那對白發的老人之間,恆久的愛;會探究簡單的行囊里,是否帶著遙遠的草香,是否帶著美麗的夢想。。。。。。
【第6句】列車經過一個站台又一個站台,旅客換了一批又一批,川流不息的地鐵,誰會為誰停留?只會是眼前這對纏綿的情侶,絕對不會是隻身影單的寒遐,或是小唯。因為從他們的腳步,可以看到一種叫漂泊的方向感。
【第7句】迪拜的地鐵是無人駕駛的,是世界上最長的計算機自動控制的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系統。迪拜地鐵規劃准備建紅、綠、橙、藍四條地鐵線。目前已峻工投入營運的是紅線和綠線兩條線路。
【第8句】雖然不是第一次去上海,但是坐地鐵還是第一次。記得那是一個灰色而又寒冷的夜晚。我懷著摸摸東方明珠的激動心態。踏上沒有座位的動車組,來到了上海。
【第9句】人在車廂內,只是看見時間的流逝與空間的轉換——鍾表的提示和地名的改變。猶如孫行者上天入地,神話傳說在科技力量的威力下終於成為一種可能的現實和真實的圖景。這是現代人的一種自豪和驕傲,也是城市現代化進程的神奇魔力再現。在地下穿行,不是地獄般的痛苦與摸索,而是感受和心靈在特定環境下的一種新的體驗與釋放。旅客人流的上上下下,預示著城市人氣脈動春潮般的涌動和隱退。車廂外倏忽而過的燈光,似乎在告訴旅客只是一次時間的旅行;來到江漢路站,憑經驗才知道地鐵已經在人們的不自覺中瞬間穿過了浩浩長江天塹。
【第10句】人的一生好像乘坐北京地鐵一號線:途經國貿,羨慕繁華;途經天安門,幻想權力;途經金融街,夢想發財;經過公主墳,遙想華麗家族;經過玉泉路,依然雄心勃勃…這時,有個聲音飄然入耳:乘客你好,八寶山快到了!頓時醒悟:人生苦短,何不淡然。
【第11句】當再次的坐在地鐵里的時候,原有的興奮與愜意,卻在一點一點的退去。我看到了真實的地鐵之景————人們臉上那麻木的表情!只有那廣播里報地名的聲音,還有一絲的溫度。很是懷疑自己,幾年之前對地鐵的概念是怎麼定出來的?是那時的不成熟?還是如今變得現實?
【第12句】一九九九年的那個夏天,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坐上地鐵。寬敞明亮、環境潔凈、人流如潮的站廳站台,設施設備的現代化,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地鐵的雄偉,感受到大都市的氣派。踏上列車,緩緩起動慢慢地聽到列車在隧道飛馳的呼嘯風聲,如離弦的箭迸發向前直沖。心裡情不自禁的感嘆科學技術的偉大,感嘆人類精粹的知識……
【第13句】江城這條地鐵2號線全長近40公里,五年多的建造,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消耗,以及高科技的神威,科技人員和工程施工者的辛苦,才使得一種夢想成為現實。而規劃中的6條地鐵線,也將在每年完成一條地鐵通車的期盼中進入市民的視野。其實,人們在市區出行,是乘公交車、輕軌車、計程車、私家車、摩的、輪渡,還是搭乘地鐵?這個選擇,似乎沒有一個標准或唯一答案的,完全憑借個人的喜好、出行的方便和經濟時間成本的考慮。抵達同一個地點,其實,有人做了個體驗,公交車是費用最經濟的,地鐵是時間最節省的,其它的交通工具則是在這兩者之下。
【第14句】地下火車,黑色的閃電,在幽冥之地奔突。每個人的面容,每個人的聲音,都是恍惚的,和我隔著一個世界。風和激流,在四周涌動。窗外沒有風景,只有黑暗,或者光明——那是到了另一個站台。站台上是亮晃晃的燈光,宛如白晝,但也只是宛如白晝。在北京的地底下穿行,和上面的宮殿、城池相隔著。那樣多的行人,從我眼前匆促閃過,我能記住的,只會是你,具體而個別的你,一個或者兩個。
【第15句】隨著站台的一聲電鈴奏響,一列子彈頭形狀的乳白色地鐵徐徐而來。自動門打開旅客下站後,我們依次進入,一下子就好像被一種溫馨而舒適的氛圍所包裹。女播音員的溫柔的聲音伴遊客一路前行。據說有六節車廂組成一趟地鐵,站內設施如公交車一樣,凈空約兩米,寬約兩米,兩邊安放有冬暖夏涼的座椅(在座椅上的確感受到一股電流緩緩導入身體)。
【第16句】地鐵空調自動調劑著車廂內的溫度。中間走道有縱橫交叉的不銹鋼把扶,進出口門左右自動對開。站口上方設置有地鐵沿線路線圖,並且以移動光點提示上站或到站的所在位置。還有武漢地鐵的電視屏幕,隨時播放著沿途的自然地理和人文風光。
【第17句】2012年12月28日,對於江城市民來說,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日子:中國第一條穿越長江的地鐵正式開通。從此,人們的出行方式與時俱進,在節約時間成本和開辟新的生活方式中走進了地鐵時代。
【第18句】從地面到虎泉地鐵站口,需要往地下深入三個層面的時空距離:從地面走下約8米高空的台階來到自動售票大廳,然後再下到地鐵處候車。這三個層面的垂直距離約近20米吧,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的生活空間已經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達有效而有限地被放大擴大了,並且轉移到了另外一個曾經存在於科幻、小說和夢想的願景里的時域。在幾分鍾的時間里,隨著腳步的移動和心神嚮往的支配,我彷彿一下子跨越了幾個世紀的時光,在夢境中欣賞和享受著一種奇特而幻覺般的人生之旅。好像一座城市的街道口被一隻無形之手瞬間嫁接、遷移到了地下,燈光溫暖著寬敞明亮的空間,視覺驚詫於新潮靚麗的布局,模仿他人體驗著高科技的自動售票機,細心瀏覽著富於地域特色的壁畫和宣傳標語,觀察並享受著身著玫瑰色工作服地鐵工作人員的引導和服務……這些現代生活的文明元素,幾乎在一夜間成為一種身邊的現實體現。
9. 地鐵是怎麼穿過河流的
舉個例子 沈陽2號線地鐵穿越500米渾河河床
其實就是盾構機+多層防水結構
盾構機的前面,是一個龐大的刀片,尖利得足以切割石頭。盾構機每向前走一步,同時為挖出的圓筒地道與河床接觸部門填入高標號混凝土。
沈陽用的是 泥水式盾構機在挖掘中甩出的是泥漿,以泥水壓力來招架開挖面的土壓力和水壓力以求得均衡,從而防止開挖面的變形和崩塌。同時,在開挖面形成弱透水性泥膜,減小了開挖面的壓力。
一般的地下地道為了防水,多採用擠壓式止水條,遭遇壓力時被擠扁,從而起到防水感化。沈陽地鐵二號線第12公約段項目部在地鐵地道穿越渾河時,又在管片和管片之間列入了遇水膨脹式止水條,「一旦管片之間的狹小空間進水,這種止水條會敏捷膨脹,堵住進水的裂縫」
10. 地鐵的樣子是什麼樣的(圖片)
地鐵樣子如圖:
地鐵組成構件:
1、隧道:很多地下鐵路行走的隧道,都比在主要干線上的為小;所以一般而言地下鐵路的列車體積一般比較小。有時隧道甚至能影響列車的形狀設計,例如倫敦地鐵的部分列車便是。
2、動力:大部分的城市軌道系統都是使用動力分布式(即動車組列車),而不使用動力集中式。如果使用動力集中式,經常會用推拉運作。
3、系統:部分較為先進的系統已開始引入列車自動操作系統。倫敦、巴黎、新加坡、廣州、中國台灣和香港等地車長都毋需控制列車。更先進的軌道交通系統能夠做到無人操控。
4、車輛:最初的城市軌道系統車輛是木製的,後來改為鋼制以減少一旦發生火災造成的危險。自1953年開通的多倫多的地下鐵路,車輛開始再改良為鋁制,有效減少維修成本和重量。
(10)地鐵穿越圖片唯美擴展閱讀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投資大,如地鐵每公里造價動輒七八億元以上,運營期還需要長期依靠財政補貼。因此,需要統籌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和地方政府財力。」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副所長李連成表示,「公共財政收入和地區生產總值是反映城市建設實力的重要指標。
2003年以來,材料價格、勞動力成本、征地拆遷費用的上漲,使得目前城市軌道交通項目造價已經大幅提高。十幾年前的建設申報條件已經滯後於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適當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