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超唯美的文章
1流年彼岸,歲月如霜
年華在指尖流逝,回望過去,追逐著歲月的腳步,輕輕倚在你的窗沿,似幻似真,如影相隨;伏在案前,筆尖下地回憶,淌著墨香,幻滅的人生。宛若一張白紙,輕輕提筆,用最細膩的文字,描繪你的倦容,只將你寫進我的一生,寫不盡的是一紙情緣,寫盡的卻是人世的繁華。
我曾在落英之前,明月之下,執手拈花,歸途之上,滿地霜華;靜看著你,穿枝拂葉,輾轉在流年的彼岸,盪盡我一廂的情願,在寒秋中,一遍又一遍細數著過往的畫面,漠然間,淚已拆兩行,眸子里盡是憂傷,再難相忘,多餘的不過是無奈。
且留一曲相思,秋月共舞,獨飲秋霜,落葉總是習慣地演繹著別時的夢,暮秋之際,古木之下,抬首間,滿目蕭然;凝眸間,雲飄千里外,月光如霜,歸雁沉寂,唯人在歸途。
流年若夢,繁華如白素,獨倚樓台,張望著茫茫人海,月影匆匆,行人漸盡,在那百轉千回之中,你的回眸,瞬間凝結,依稀可見你那微微翹起的嘴角,就這樣觸動我的心弦。
也許我們本不該相遇,也許我們從來都只能是擦肩而過,只是命運讓我多看了你一眼,從此便是天涯相隔的遙遙相望,守在歲月的末端,望盡過往匆匆人影,你又何曾出現過;花都開了,你卻不在;花謝了,你依然錯過,幾經春秋,零落成泥,徒留這一季的芬芳,一縷情長;那等待,猶如深埋了一千年的種子,你都不曾出現,它又怎會開花結果。
柳絮如霜,孤芳自賞,眷戀著春天的斑斕,隻影相伴,獨守寒冬夜;遙遙等待,終不如期,惟深情依舊,到最深處,卻是冰雪消融;寧願就這樣,走完自己的一生,寧願只是曾經不經意飄落在你眼前的枯葉,而你只是微微一笑,任風攜它而去,將它遺忘在記憶的彼岸,在那裡,曾有過它一生中最美的際遇。
我曾在城樓之上,靜靜地觀望著,揚袖而去,思緒隨風飄盪,暮秋之下,回憶總是如此委婉;而你,來不來都一樣,心裡想念的是你,牽掛的也是你;或許,惟有在這樣的一種等待與守望中,方能激起心中平靜已久的思念,一生一世,在夢與守望中,安靜地凋零。
天倫盛世,傾城煙花
無眠之夜,煙花傾城,串串的大紅燈籠高高耀起,繁花的隆重彰顯盛世的空前,我笑著,含淚的心默默堅強。
——題記
2010年,盛世的元宵佳節,我依舊窩在小小的窗內,獃獃地默默地,靜聽窗外零碎的鞭炮聲鑼鼓喧天聲此起彼伏,想像得到,喜氣洋洋的大紅燈籠定已一街兩行地串了起來亮了起來,驟降的溫度怎能驅走傾城的熱情?傳統而喜慶的「紅」更顯我的單薄與顧影自憐,撩望窗外的天空,沒有一絲雲彩,陰重得似要落下淚來!
美麗且孤獨的心不管不顧了,攜了小兒,飛離那小小的窗,期望在今夜紅燈的照耀下,拈來此年的福。
熟人的笑臉我在一一認真地回應,臉卻總是很僵,帶著落寞,與喜氣格格不入。
夜來了,寒更重,經久不衰的鞭炮聲煙花聲摻在一起聲聲振耳,拉著小兒溫軟的小手,穿過熙攘的人潮,在串串大紅燈籠的指引下,選好位置,沒有約定的來賞這盛世的煙火。
我的世界裡,總在孤獨地不停地將自己燃燒給兒子,如春蠶,直至絲盡。我的無怨無悔只為撐起稚子七彩的天,看他歡欣,我會笑,宛若重生,全然忘了蠟炬成灰時的淚。
一玫玫「流星」呼叫著劃過頭頂沖向夜色,爭先恐後,一聲接一聲地「啪啦」著,碎在無盡的夜空,那夜,立馬開出一片片美麗的花朵來,五顏六色的,逐層逐層的綻放,大了絢了,更大了更絢了,耀亮整個天庭,在人們的驚呼聲中,「天倫盛世」四個鮮紅的大字在夜空中璨璨生輝,一股暖暖的溫情從心底彌漫上升,浮生繁花,上帝寵愛,傾城盡享天倫,何幸?仰觀「天倫盛世」,痴痴,可我呢?鼻開始酸,思想還未定時,一條條長龍與一個個小蝌蚪啾啾地囂叫著相互奔湧向夜空,一個比一個沖得高,一個比一個叫得響,爭先恐後地絢爛著怒放著,無論是紫色的高貴還是暖色的張揚,恨不能將全部色彩盡情地撒滿天庭的各個角落。美是銷魂的,也是殘忍的,絢爛了平淡了,淡至無法掩飾滿心的失落,惆悵未盡,一堆堆的小星星又冒著滋滋的光騰空躍起,自信地膨脹著著膨脹著,直至在夜的盡頭綻開成一朵朵千姿百態的小菊花,那些夜空的花朵在忽隱忽現枯枝的掩映下,別有風情地平寂著絢爛著絢爛著平寂著,直至慢慢地四下散落誤入凡塵,落在枝頭落在屋頂,化為夜空下含香簇團的薄煙,依依不捨不忍散去。青煙中的那一座座高樓,在七彩煙花影疏搖曳的映照下,璨璨輝煌高山流水,全然沒了昔日的呆板古樸,倒顯得幾份靈動與庄嚴來。
空氣中彌漫著盛世的香氣,我痴了我醉了,心空了心碎了,轉瞬而逝的美麗燦若夏花,而瞬息明亮的煙花下相擁交頸的情人們卻引我不忍回眸眼眶濕潤,煙花的美麗碰我心深的寂寞,什麼時候,我才能投入你的懷里,與你一起見證人世之美妙與滄桑?心裡的落寞除了盡情地敲打鍵盤,還有什麼能讓我釋懷我的感情?我在說什麼呢?我想說什麼呢?我想說,這是不是,我的悲哀?
傾城煙花,謝後,餘一城薄煙,似夢似幻夢一場,煙花寂寞。
生命亦如煙花,而我這生,未夢,還不如一場夢,卻也寂寞。
我這生,茍生於世,煙落無痕。
我笑著,側看紅燈下稚子臉上燦爛的笑嫣,含淚的心默默堅強。
B. <岳陽樓記>
重點是最後一段,常考的。
經典題型:
1.本文的立意和構思有什麼特點?
據史料記載,滕子京函請范仲淹作記,特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圖》,並說:「山水非有樓觀登覽者不為顯,樓觀非有文字稱記者不為久。」但《岳陽樓記》卻超越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境,將自然界的晦明變化、風雨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合起來寫,從而將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縱議政治理想方面,擴大了文章的境界。全篇看似閑筆漫敘,實際上卻大有深意。滕子京與范仲淹為同榜(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即公元1015年)進士,兩人交誼頗厚。滕子京是被誣陷擅自動用官錢而被貶的,他到岳州後,「憤郁頗見辭色」,別人慶賀岳陽樓將落成,他卻回答說:「落甚成?只待憑欄大慟數場。」可見他的情緒極為低落。范仲淹正是借作記之機,含蓄委婉地規勸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試圖以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濟世情懷和樂觀精神感染老友。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決定了文章敘議結合的風格。
2.怎樣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幼年喪父,生活貧苦,卻刻苦讀書,少有大志。據《宋史》記載,他從小就立下「不能利澤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歐陽修給他寫的墓碑文也說:「公少有大節,於富貴貧賤毀譽歡戚,不一動其心,而慨然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可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是范仲淹自幼的心語,而藉《岳陽樓記》一文廣為人知。「先憂後樂」的思想,究其淵源,即是儒家的仁愛思想。孟子就曾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范仲淹把「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思想進一步發展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就是要超越個人的憂樂,以天下為己任,以利民為宗旨,補救時弊,積極進取。為此,就要不為外物所動,不論是自然界的陰晴明暗,還是社會環境的順逆艱難,都不能動搖心中的信念。范仲淹的從政生涯,始終踐行了這一信念。例如,天聖七年(1029),30歲的范仲淹還在沒有資格進諫的小小秘書閣校理任上,就上書諫止皇帝宋仁宗率百官為章獻太後朝拜上壽;第二年又直接上書請章獻太後還政退位——那時章獻太後正垂簾聽政,權傾朝野,滿朝文武,「無敢言者」。范仲淹因此被貶離京,三年後才回來。又如,景三年(1036),范仲淹向宋仁宗進《百官圖》,指斥宰相呂夷簡結黨營私,任用讒佞,反被誣為「越職言事,薦引朋黨,離間君臣」,又遭貶斥,連為他鳴不平的歐陽修等人也被貶放。范仲淹仕途沉浮幾十年,數遭貶黜,但他澄清吏治、憂國憂民之心始終未改。他用自己的俸祿,在家鄉買「義田」千畝,救濟貧窮的族人,而自己卻貧苦一生,以至於死時「身無以為殮,子無以為喪」。為民請命,憂民之憂,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精神的具體體現。
3.敘事、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的寫法有什麼作用?
本文全篇僅368字,卻內容充實,情感豐富,將敘事、寫景、議論、抒情自然結合起來,既有對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對湖光水色的描寫;既有精警深刻的議論,又有惆悵悲沉的抒情。記樓,記事,更寄託自己的心志。作者又善於以簡馭繁,巧妙地轉換內容和寫法。如以「前人之述備矣」一語帶過無數敘述,以「然則」一語引出「覽物之情」,以「或異二者之為」展開議論話題,等等,千回百轉,層層推進,敘事言情都入化境。
4.本文的句式是如何駢散結合的?
這篇記文以單行散句為主,間以駢偶短句,既流利暢達,又簡潔凝練。散句駢句的運用,依文章內容而變化。如開頭結尾的敘述文字用散句,庄嚴而質朴;中間寫景狀物的語句多用駢句,辭彩華美,音韻和諧;議論抒情語段(「嗟夫」一段)也用散句,抑揚頓挫,富於變化。這樣,駢散交替,敘議結合,文質兼美,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5. 文中的「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實際也許並不存在,那作者為何要議論這種實際上並不存在的人物?
結合作者當時被流放的背景,顯然「古仁人」在某種情況下也是作者的理想所在。作者所提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想境界也應合了「古仁人」擁有的堅定意志和不為外界所動搖的品格。也表明這一類人的境界是不為自己進退而悲喜的。所以在文中議論這個人物。
6.表現遷客騷人因物而喜的兩個四字句是: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7.表現遷客騷人因物而悲的兩個四字句是: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8.:「沙鷗翔集,錦鱗游泳」一句的修辭是:對偶、借代
9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是總寫
10銜(xián)遠山,吞長江,浩浩湯(shāng)湯,橫無際涯是空間描寫 11。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承上啟下
文章分段段意
第一段:交代作記緣由
第二段:由岳陽樓的的大觀過渡到登樓覽物的心情
第三段:覽物而悲者
第四段:覽物而喜者
第五段:點明文章主旨抒發了作者的政治理想與抱負: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千古名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理解性默寫:
1、寫洞庭湖全景的句子: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2、由寫洞庭湖的浩瀚氣勢過渡到寫遷客騷人不同情懷的句子: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3、遷客騷人見到不同景物產生了不同的感情,寫悲情的句子: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表達歡喜的句子: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4、「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從空間上形容湖面的廣闊浩淼;「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從時間上表現景象的千變萬化。
5、作者為什麼略寫岳陽樓之大觀:前人之述備矣。
6、由古仁人曠達的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得出的論斷是:是進亦憂,退亦憂。
7、作者認為「遷客騷人」的作法不可取。聯系全文,說說他肯定的古代聖賢的作法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從而表明了他的曠達胸襟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偉大的抱負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8、與「悲」照應的八個字:去國懷鄉,憂讒畏譏;與「喜」照應的八個字: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9、在第二自然段中總領下面兩個自然段的句子: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 10.領導幹部要實踐「三個代表」,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到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11.一般遷客騷人在外界條件好,個人境遇順利時,便會產生 「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話回答:因物而喜);而外界條件惡劣個人境遇不順時,便會產生「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話答:因己而悲)
12.總寫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13.重修岳陽樓後的變化的句子: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14.文中描寫微波時水面月光的句子是:浮光躍金。描寫無風時水中月影的句子:靜影沉璧。
15. 洞庭湖的萬頃碧波曾引發古代文人的無限情思。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的描寫:「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盡顯了洞庭湖的磅礴氣勢,展露出作者的寬闊胸襟。
16.作者認識到「古仁人」異於常人的超然情懷形成的原因是他們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7.表達作者憂國憂民思想的句子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18.闡述古仁人之心(或古仁人志趣)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19、面對人生中成功的歡樂和失敗的痛苦,我們應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
20、新市長上任兩年,全市面貌大變,千群同心,社會安定,各項建設事業蓬勃發展,真是「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21、由「四面湖山收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這幅對聯,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兩句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2、借鳥歡魚躍描繪晴明之景的句子: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23、周總理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24、「進亦憂,退亦憂」是指: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25、文章的主旨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6、抒發作者宿志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7、什麼是心繫天下的情懷?早在北宋年間,范仲淹就在《岳陽樓記》中告訴我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8、表現古仁人以天下為己任的句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9、《梁惠王下》中「樂以天下,憂以天下」,范仲淹在本文中把這句話發展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30、朱鎔基總理在視察洞庭湖時,要求有關部門加大環境整治力度,以重現洞庭湖昔日美景。請寫出描寫洞庭湖昔日美景的句子: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廣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
31、全文的中心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32、「古仁人」們的思想感情不隨景物的變化而變化的原因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3、請寫出文中一處寫景的語句: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34、「二者之為」的具體內容是: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和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35、請寫出文中一處議論的語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36、第四段中抒情的句子: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37、寫魚鳥自由閑適情態的句子: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38、通過寫「花草鳥蟲」來展現春景美的句子: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
39、范仲淹高度概括對岳陽樓所見「巴陵勝狀」的描繪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40、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大聲疾呼:「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在本文中也有與之境界、情懷相似的句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41、動靜結合,描寫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42、闡述作者主要觀點的一句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43、「前人之述備矣」中的「前人之述」具體指:唐賢今人詩賦。
44、突出滕子京政績(贊美滕子京)的句子: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45、能體現作者作記緣由的是:屬予作文以記之。
46、文中與「前人之述備矣」照應的句子: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47、「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中「此」指代的內容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48、文中引起下文寫景抒情的句子: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
49、說明「或異二者之為」中的「二者」是指:去國懷鄉,憂讒畏譏和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50、作者在此提出了一種什麼樣的更高的理想境界?
答:這是一種超然物外的理想境界。雖然因物悲喜是人之常情,但並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51、作者的曠達胸襟與政治抱負之間的關系:因果關系。
52、「古仁人之心」的內涵是什麼?(用原文回答)????
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53、「是進亦憂,退亦憂」這句話中,「進」是指「居廟堂之高」,「退」是指「處江湖之遠」。
54、這段話中所用的主要表達方式是什麼?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答:議論。作用:點明主旨,抒發了作者寬闊的胸襟和遠大的政治抱負。 55、「微斯人,吾誰與歸」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感情?
答: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遠;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達了自己願與古仁人同道的曠達胸襟和遠大抱負。
56、如何理解「進亦憂,退亦憂」一句?
答:「進亦憂」照應「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退亦憂」照應「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句話表達了古仁人不念自己的處境,而是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
57、「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句在文中的作用:。請再寫出一句你從課外讀到的與此意思相似的詩句或名句。
答:作用:體現本文主旨。1、天下興亡,匹夫有則。2、位卑未敢忘憂國。 58、作者巧妙地用兩個設問句來逐層深入地闡明論點。第一個設問句先從反面說,後從正面說,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內涵,得出「是進亦憂,退亦憂」的論斷,突出一個「憂」字,自然引出第二個設問句,將文章推向高潮,從而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觀點。
59、「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一句的修辭:對偶。
60、「遷客騷人」登樓「覽物之情」為什麼不同?
答:他們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產生或喜或悲的感情(或「以物喜,以己悲」
61、選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1、對滕子京的勸勉和規諫。2、抒發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
62、「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和「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兩句中的「異」字,分別指什麼內容?
答;「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中的「異」,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發出的「遷客騷人」的不同的感觸,即「悲」與「喜」兩種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是指古代仁人不同於上述「遷客騷人」,能不受自然景物好壞的影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3、用自己的話概括「遷客騷人」的兩種「覽物之情」,並指出作者這樣寫的目的。
第一種:遠離京城,懷念家鄉,擔心遭誹謗和諷刺的悲傷。 第二種:胸懷開闊,精神愉快,榮辱偕忘的喜悅。 目的:為了將這類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引出下文,由寫情自然轉入議論,突出全文主旨。
64、兩種不同的覽物之情,各是怎樣的?作者闡述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答:一種是「去國懷鄉,憂讒畏譏」的「因己而悲」的感情; 一種是「心曠神怡,寵辱偕忘」的「因物而喜」的感情。 作者闡述的主要觀點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65、概括各段的大意: ①交代作記的緣由。 ②描寫洞庭湖遠景,生發議論,引出兩種情景。 ③——④、描寫陰晴兩種天氣的景色極其感受。 ⑤、闡述古仁人之心,抒發自己的遠大抱負。
66、聯系全文,說說你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看法或理解。
答:范仲淹的這句話體現了憂君思想,帶有時代的局限性,但是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著借鑒和教育意義。
67、文章略寫巴陵勝狀,詳寫覽物之情,試簡述其原因。
答:寫景不是本文的目的,作者的真正意圖是借題發揮,談一個人應有的政治抱負,並以此規箴友人。
68、「遷客騷人」與「古仁人」的區別在哪?
答:遷客騷人: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9、本文的議論點明了作者的「憂樂」觀,這種「憂」「樂」與前文「遷客騷人」的「悲」「喜」是否一致?為什麼?
答:不一致。作者的憂樂觀是以天下為基礎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而遷客騷人的悲和喜是以自己的得失和外物的好壞為前提,是以物喜,以己悲。
70、范仲淹藉此文委婉地表達了對友人滕子京地勸勉,結尾作者發出「微斯人,吾誰與歸」的慨嘆。就全文來看,這句話有何言外之意?
答: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遠;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達了自己願與古仁人同道的曠達胸襟和遠大抱負。
71、「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三句話因其文質兼美而膾炙人口,請選擇感受最深的一句,結合《岳陽樓記》和自己的生活談一談體會。
答:任選其一即可。談體會既要聯系全文,又要結合自己的生活。如選第一句可圍繞政治理想來談;選第二句可圍繞曠達胸襟來談;選第三句可圍繞遠大政治報負及民族責任感來談,言之成理即可。
72、文章除了對「遷客騷人」與「古仁人」進行了對比的描述之外,還在哪些方面使用了對比的手法?加以簡要分析。
答:①洞庭湖陰晴自然景物描寫方面②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③古仁人的憂樂觀。
超經典的哦!!!
C. 求《岳陽樓記》原文
原文
慶歷四年春,滕(téng)子京謫(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zhǔ)予(yú)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fú)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shāng),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yǐ)。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yín)雨霏霏(fēi),連月不開,陰風怒號(háo),濁浪排空。日星隱曜(yào),山嶽潛(qián)形;商旅不行,檣(qiáng)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qǐng),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zhǐ)汀(tīng)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編輯本段]譯文
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職到岳州做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於是重新修整岳陽樓,擴大它舊時的規模,刻唐代的賢士和現在的名人的詩詞文章在上面,囑托我寫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我看那巴陵優美的景色,全在洞庭湖。包含著遠處的連山,吞吐著滔滔的江水,浩浩盪盪,寬闊無邊;早晚陰晴變化,景象變化無窮。這是岳陽樓雄偉的景象,前人的記述很詳盡了。既然這樣,那麼北面通向巫峽,南面直到瀟水、湘水,降職遠調的人和詩人,大多在這里聚集,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像那連綿的雨下個不停,接連幾個月不放晴,陰冷的風怒吼著,渾濁的波浪沖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了光輝,山嶽隱沒了形跡;商人和旅客不能出行,桅倒下,槳折斷;臨近傍晚天色昏暗,老虎號叫,猿猴哀啼。登上這座樓,就會有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讒言,害怕譏諷的情懷,滿眼望去,一片蕭條的景象,感慨萬千,十分悲傷。
又如春風和煦,陽光明媚,沒有驚濤駭浪,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游著泳;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蘭花,香氣很濃,顏色很青。然而有的時候大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浮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漁夫的歌聲一唱一和,這樣的樂趣哪有窮盡!登上這座樓,就有心情開闊,精神愉快,榮耀和屈辱一並忘了的感覺,在清風吹拂中端起酒來喝,那是快樂到了極點。
唉!我曾經探求過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心情,為什麼呢?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為那百姓擔憂;不在朝廷做官,就為那君主擔憂。這樣在朝廷做官也擔憂,不在朝廷做官也擔憂。那麼什麼時候才快樂呢?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吧?哎!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寫於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
[編輯本段]注釋
選自《範文正公集》。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謚號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慶歷四年:公元1044年。慶歷,宋仁宗趙禎的年號。結尾「時六年」,指慶歷六年(1046)
謫:古時官吏降職或遠調。
守:指做州郡的長官。
巴陵:郡名,即岳州,治所在現在湖南嶽陽。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慶歷五年,1045)
越:過,及,到。
政通人和:政事順利,百姓和樂。(是贊美滕子京的話.)
和:和樂。
廢:荒廢
具:同「俱」,全,皆。
興:興辦
乃:於是。
增:擴大。
舊制:舊時的規模
制:規模。
屬:同「囑」,囑托。
作文:寫文章。
以:用來
夫:那。
一:全
勝狀:美好的景色
銜:包含。
吞:吞納
浩浩湯湯(shāng):水勢很大的樣子。湯湯:水流大而急。
橫無際涯:寬闊無邊。
涯,邊。
橫:廣遠。
際涯:邊。( 際 涯 的區別: 際專指陸地邊界; 涯專指水的邊界)
朝暉夕陰:早晚陰晴變化。
朝:在早晨,名詞做狀語
陰:陰天
暉:日光。
氣象:景象。
萬千:千變萬化。
此:這
則:就是
大觀:雄偉景象。
前人之述備矣:前人的記述很詳盡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說的「唐賢今人詩賦」
備:完全,詳盡。
矣:語氣詞「了」
然則:(既然)這樣,那麼.......
北通巫峽:北,向北
南:向南
南極瀟湘:南面直到瀟水、湘水。瀟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
極:盡
遷客:謫遷的人,指降職遠調的人
騷人:詩人。戰國時屈原作《離騷》,因此後人也稱詩人為騷人。這里指恍然矢志的詩人
會:聚集。
於:在
此:這里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得無……乎:莫非……吧
覽:觀賞
異:不同
若夫:像那。
霪雨:連綿的雨。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樣子。
開:放晴。
陰:陰冷。
濁:渾濁。
排空:沖向天空。
日星隱耀:太陽和星星隱藏了光輝。
隱耀:隱藏了光輝。
耀:光耀
岳:高大的山。
山嶽潛形:山嶽隱沒了形跡。
潛:潛藏。
行:形跡。
檣傾楫摧:桅倒下,槳折斷。
檣:桅桿。
楫:槳。
傾:倒下。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
薄:迫近。
斯:這個。
則:就。
有:產生。
去國懷鄉:離開國都,懷念家鄉。
去:離開。
國:國都。
憂讒畏譏:擔心別人說壞話,譏諷嘲笑自己。
畏:害怕。
讒:讒言。
譏:譏諷。
蕭然:凄涼的樣子。
感:感慨。
極:到極點
而:順接連詞
春和:春風和煦。
景:日光。
波瀾不驚:沒有驚濤駭浪。
驚:起伏。這里有「起」、「動」的意思。
一:一片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
萬頃:極言其廣。
沙鷗:沙洲上的鷗鳥。
翔集:時而飛翔,時而停歇。
集:鳥停息在樹上。
錦鱗:美麗的魚。鱗,代指魚.
芷:一種香草。
汀:小洲。
岸芷汀蘭: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野花。
鬱郁:形容草木茂盛。
而或:有時。
長煙一空:大片煙霧完全消散。
皓月千里: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
浮光躍金: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這里描寫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靜影沉璧: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這是寫無風時水中的月影。
璧:圓形的玉。
答:應和。
何極:哪有窮盡。
曠:開闊。
怡:愉快。
寵辱偕忘:光榮和屈辱一並忘了。
寵:榮耀。
偕:一起,一並,一作"皆"。
臨:迎著。
把酒臨風:端酒當著風,就是在清風吹拂中端起酒來喝。
把:持,執。
洋洋:高興得意的樣子。
嗟夫:唉。
嘗:曾經。
求:探求。
古仁人:古時品德高尚的人。
心:思想感情。
或異二者之為: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心情。
或:近於「或許」「也許」的意思,表委婉口氣。
異:不同於。
為:這里指心理活動(即兩種心情)。
以:因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此句為互文.
居廟堂之高:處在高高的廟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進」即指「居廟堂之高」。
廟:宗廟。
堂:殿堂。
廟堂:指在朝廷。
處江湖之遠:處在僻遠的江湖間,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退」,即指「處江湖之遠」。
是:這樣。
然則:既然如此,那麼……
其必曰……乎: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吧?先,在……之前。後,在……之後。其必:一定。
先:在……之前。
後:在……之後。
微斯人,吾誰與歸:(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微:沒有。
斯人:這樣的人。
誰與歸:就是「與誰歸」。
歸:歸依。
段意總結
第一段記述作者撰寫此文的緣由:應滕子京的託付而撰寫。這段寫岳陽樓的重修、增制。
第二段描寫登上岳陽樓看到的壯闊湖景,提出一個看法。
第三段描寫湖上久雨陰晦的凄涼景象以及「遷人騷客」登樓睹此的傷感心情。
第四段寫湖上春光明麗的歡快景象以及「遷人騷客」登樓覽之的喜悅心情。
綜上所述,二至四段描寫了岳陽樓的美景,抒發了作者對岳陽樓美麗景色的贊美之情
第五段直抒作者胸臆,砥礪友人同道。作者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負(以「古仁人」為楷模,憂國憂民),表露其博大襟懷、堅強意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強調為人要有寬闊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為己任,吃苦在前,享樂在後,激勵古往今來無數仁人志士憂國憂民,無私奉獻。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范仲淹(989—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皇佑四年(1052 年)。 范仲淹,字希文。死後謚號:文正。和包拯同朝,為北宋名臣,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吳縣(今屬江蘇)人。少年時家貧但好學,當秀才時就常以天下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書批評當時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貶。宋仁宗時官至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元昊反,以龍圖閣直學士與夏竦經略陝西,號令嚴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稱為龍圖老子,夏人稱為小范老子。幼年喪父,對下層任命的痛苦感受較深。 1043年(宋仁宗慶歷三年)范仲淹對當時的朝政的弊病極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張建立嚴密的仕官制度,注意農桑,整頓武備,推行法制,減輕傜役。宋仁宗採納他的建議,陸續推行,史稱「慶歷新政」。可惜不久因為保守派的反對而不能實現,因而被貶至陜西四路宣撫使,後來在赴潁州途中病死,卒謚文正。
范仲淹喜好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故時人稱之為范履霜。他工於詩詞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內容,文辭秀美,氣度豁達。他的《岳陽樓記》一文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兩句,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愛國的寫照。
他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統帥,也是—位卓越的文學家和教育家。他領導的慶歷革新運動,成為後來王安石「熙寧變法」(即王安石變法)的前奏;他對某些軍事制度和戰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線邊防穩固了相當長時期;經他薦拔的一大批學者,為宋代學術鼎盛奠定了基礎;他倡導的先憂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灼異彩的精神財富:朱熹稱他為「有史以來天地間第一流人物」!千載迄今,各地有關范仲淹的遺跡始終受到人們的保護和紀念。
范仲淹一生的論著很多,詩,詞,散文都很出色,有不少愛國憂民,反映社會現實的好作品。名篇有散文《岳陽樓記》,詞《漁家傲》,詩《江上漁者》等等。
D. 緬懷革命先烈 做有道德的人手抄報圖片
天空因為飛鳥而絢爛,海洋因為波濤而雄渾,春天因為鮮花而多姿,冬天因為白雪而晶瑩,而我的生活,因為「老師」而美麗。
老師,我想對您說:您像風一樣吹進了我的心靈,撫摸我起伏的靈魂;又如雨一般浸入我的心靈,滋潤著我的靈魂;像雷那樣地撞進了我的靈魂,打著我的心弦;更像雪一樣飄進了我的靈魂,點綴著我的人生,使它五彩繽紛。
老師,我想對您說:我要將感恩之心獻給您。不會忘記,我遭遇尷尬時您那鼓勵的眼神;不會忘記,成績落後時您那鼓勵的笑臉;不會忘記,取得成功時您那無言的喜悅。教師節來臨,您踏進班上那一刻,我們獻上最深情的祝福:「老師,節日快樂!」
老師,我想對您說:像所有遭遇失敗與挫折的人那樣,我們都會感到滿目蕭然、黯然失色。我亦如此,雖知失意與落寞乃人生中的一種經歷,不必往心裡去,但人本來就是血肉之軀,在前進的路途中,總要忍受一些無法抗拒的力量的沖擊。每當這時,我就會想起您對我的諄諄教導,「敝開心靈之窗,閑暇自己的思維,在快慰中得到解脫,冰釋那顆堅固的心,將心中的郁結轉向美麗的星空。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不磨練意志,又怎能成功?每一次的挫折中,終會有一次飛翔。不要為眼前的失敗困擾,不必被現在的挫折嚇退,要永遠堅信,「收獲蘊藏艱難中,成功總在風雨後?」
老師,我想對您說:生活中,您不經意的微笑、不經意的教導,使大家的心情頓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您是那麼和諧地出現在每個人的心上,您讓人們變得互相理解,互相幫助。楓葉裝點秋天,使秋天不再枯燥乏味;飛鳥裝點蒼穹,使天空蒼遠而不空泛;而您像陽光般裝點人生,使人生美麗而不嬌弱。
老師,您的微笑讓我開朗,所以我感謝您;
老師,您的包容讓我自信,所以我感謝您;
老師,您的慷慨讓我善良,所以我感謝您;
老師,您的慈愛讓我溫馨,所以我感謝您;
「老師,謝謝您!」是您貫穿我整個人生的成長,陪伴我度過一個個春夏秋冬,在感謝中成長的我充滿感激,而這感謝源於您——我最敬愛的老師。
您是我人生中的指路明燈,指導我正確的方向。老師,您知道嗎?您對我的影響很大,我想大聲對您說:「老師,您對我真的很重要!」
E. 岳陽樓記 課文理解及默寫答案(內有圖 急!!)
1.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2.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3.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4.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5.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6.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10.居廟堂之高 ;處江湖之遠
11.政通人和 百廢具興 浩浩湯湯 橫無際涯 心曠神怡
12.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13.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14.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15.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F. 關於岳陽樓的詩句、
題岳陽樓 白居易
岳陽城下水漫漫,獨上危樓憑曲闌。
春岸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
猿攀樹立啼何苦,雁點湖飛渡亦難。
此地唯堪畫圖障,華堂張與貴人看。
登岳陽樓有懷寄座主相公 曹鄴
南登岳陽樓,北眺長安道。
不見昇平里,千山樹如草。
骨肉在南楚,沉憂起常早。
白社愁成空,秋蕪待誰掃。
常聞詩人語,西子不宜老。
賴識丹元君,時來語蓬島。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岳陽樓 劉長卿
行盡清溪日已蹉,雲容山影兩嵯峨。
樓前歸客怨秋夢,湖上美人疑夜歌。
獨坐高高風勢急,平湖渺渺月明多。
終期一艇載樵去,來往片帆愁白波。
陪裴使君登岳陽樓 杜甫
湖闊兼雲霧,樓孤屬晚晴。禮加徐孺子,詩接謝宣城。
雪岸叢梅發,春泥百草生。敢違漁父問,從此更南征。
岳陽樓宴王員外貶長沙(一題作南州有贈) 賈至
極浦三春草,高樓萬里心。楚山晴靄碧,湘水暮流深。
忽與朝中舊,同為澤畔吟。停杯試北望,還欲淚沾襟。
岳陽樓重宴別王八員外貶長沙 賈至
江路東連千里潮,青雲北望紫微遙。
莫道巴陵湖水闊,長沙南畔更蕭條。
岳陽樓 李商隱
欲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陽樓。
可憐萬里堪乘興,枉是蛟龍解覆舟。
岳陽樓 李商隱
漢水方城帶百蠻,四鄰誰道亂周班。
如何一夢高唐雨,自此無心入武關。
岳陽樓晚望 崔珏
乾坤千里水雲間,釣艇如萍去復還。
樓上北風斜卷席,湖中西日倒銜山。
懷沙有恨騷人往,鼓瑟無聲帝子閑。
何事黃昏尚凝睇,數行煙樹接荊蠻。
岳陽樓 江為
倚樓高望極,展轉念前途。晚葉紅殘楚,秋江碧入吳。
雲中來雁急,天末去帆孤。明月誰同我,悠悠上帝都。
登岳陽樓 麻溫其
湖邊景物屬秋天,樓上風光似去年。
仙侶緱生留福地,湘娥帝子寄哀弦。
雲門自統軒台外,木葉偏飛楚客前。
極目江山何處是,一帆萬里信歸船。
岳陽樓 陸游
身如病鶴短翅翎,雨雪飄灑號沙汀。
天風忽吹不得住,東下巴峽泛洞庭。
軒皇張樂雖已矣,此地至今朝百靈。
雄樓岌嶪鎮吳楚,我來舉手捫天星。
帆檣才放已隱隱,雲氣亂入何冥冥。
黿鼉出沒蛟鱷橫,浪花遮盡君山青。
黃衫仙翁喜無恙,袖劍近到城南亭。
眼前俗子敗人意,安得與翁同醉醒。
甯子與追和予岳陽樓詩復次韻二首 黃庭堅
去年新霽獨憑欄,山似樊姬擁髻鬟。
個里宛然多事在,世間搖望但雲山。
甯子與追和予岳陽樓詩復次韻二首 黃庭堅
軒皇樂罷拱朝班,天地為家不閉關。
惟有金爐紫煙起,至今留作御前山。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 黃庭堅
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出瞿塘灧澦關。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 黃庭堅
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里看青山。
登岳陽樓 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弔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恨悲。
登岳陽樓 陳與義
天入平湖晴不風,夕帆和雁正浮空。
樓頭客子杪秋後,日落君山元氣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遊聊得看丹楓。
翰林物色分留少,詩到巴陵還未工。
己酉中秋之夕與任才仲醉於岳陽樓上明年十一 陳與義
去年中秋洞庭野,寒瑤萬頃兼天瀉。
岳陽樓上兩幅巾,月入欄干影瀟灑。
世間此影誰能孤,狂如我友人所無。
一夢經年無續處,道州還見倚樓圖。
又登岳陽樓 陳與義
岳陽樓前丹葉飛,欄干留我不須歸。
洞庭鏡面平千里,卻要君山相發揮。
再登岳陽樓感慨賦詩 陳與義
岳陽壯觀天下傳,樓陰背日堤綿綿。
草木相連南服內,江湖異態欄干前。
乾坤萬事集雙鬢,臣子一謫今五年。
欲題文字弔古昔,風壯浪涌心茫然。
G. 描寫鄉情的唯美句子
3、思鄉情結泛濫的時候,喜歡看星空,找找那些我在故鄉也看得見的星座。那時,我會想,我離家,並不是太遠。
4、一個人生命中的支撐點,友情、愛情、親情乃至恩情。她們在表現上,有著一致的喜悅與哀傷。
5、每個人,都有一段悲傷,想要遺忘,卻欲蓋彌彰;每個人,都有一段鄉情,想要遺忘,卻總是與歲月共崢嶸。鄉情是一種淡淡的憂愁,也是一種深深的懷念。即便時光再悵惘,也隔不斷思鄉的情;即便流雲再洶涌,也遮不斷那心靈的歸途。
6、微風撫水心,嫩芽透鄉情。明月邀相見,與君約夢中!
7、對於故鄉,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鄉,並不止於一塊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種遼闊無比的心情,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這心情一經喚起,就是你已經回到了故鄉。
8、一夢江南,一紙信件,記的全是密密麻麻的鄉情。一句詩歌,一個音符,點亮的全是12顆青春的密碼。
9、情感依舊在,歲月染蒼顏,近鄉情更怯,不見若萬年。知道你過得還好,可我疲憊的身心,要怎樣去面對?
10、滿地梨花白,風吹碎月明。大家寒食夜,獨貯望鄉情。
11、去國懷鄉,滿目蕭然。去家千里兮,生無所歸而死無以為墳。
12、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13、故鄉種植著遊子的根,鄉情是每個遠走他鄉的心靈最溫暖的歸宿,因為家鄉養育並放飛了每個人生命中最美好時代的單純的夢想,那時,那地,那人,是我們心底永不褪色的記憶。
14、一條白色的鐵軌拉長冬天的痕跡。淡紫色的炊煙,清晰又雜亂,繚繞著候鳥的優美蹤跡。一串深深淺淺的腳印沉浮於無邊的雪野之上,刻骨銘心的記憶漸漸模糊了。
15、中國人對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鄉,是懷舊,是留戀童年的味道。
16、鄉愁總與距離有關,總與去國離鄉有關。鄉愁是條穿越時空的線,這端是遊子,那端是故鄉。遊子走得愈遠,鄉愁收得愈緊。當遊子頭發斑白了,累了,心上也就勒出了最深最深的痕。
17、一縷風,一朵雲,一滴露,都閃動靈光,蘊含淡淡的鄉愁,心有千結,情有萬縷。唯獨鄉情人人理不清,代代剪不斷。
18、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並州是故鄉。
19、夜夜那是一條夢中的彩虹,連接著心與故鄉的距離。日日,那是一腔滾燙的江河,默默流淌著心靈的鄉情。那是誰,在黃河邊,聲渾厚的豫腔,又將我遷回那片中原厚土;那是誰,在嵩山上,一句思鄉的詩句,又將我帶回心靈的故園。
20、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21、在那一縷縷的思鄉,時光把我帶向遠方,當年的那個小女孩,她那無憂的快樂和青春,在記憶里,它變得漸行漸近,又變得漸行漸遠。刻下了留戀的目光,讓我永久收藏。
22、它們割捨不掉辛辛苦苦開創的領地,它們也不能永遠在外流浪。回家這個概念並非人類專有,許多動物都有熱土難舍的戀鄉情結。
23、冬天天毫不吝嗇的下著雨,更加有思鄉情。
24、我回來了,盡管,你已經不在。這樣正好,你不在,便不會有所謂近鄉情怯,可以容我放肆地觸景傷情不願自拔不可自拔。
25、在一個停滿了船舶的碼頭上,一座綠色的小島正酣甜地睡去。路燈在黑夜裡無聲地戰栗著。車站里開走了最後的一班車,夜歸的人靜靜地走過鄉間的小路。
26、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27、十五的月圓熬成一彎慘淡的下弦,浩渺的滄海化作無盡的桑田,我們在時光里近鄉情怯,將思念埋葬如內心深處的墳塋。
28、風吹來的是淡淡的憂傷,而帶去的則是濃濃的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