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故宮大缸唯美圖片
擴展閱讀
怪傑搞笑圖片 2025-05-19 21:02:31
ps把圖片顏色搞成一樣 2025-05-19 20:59:14

故宮大缸唯美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6-04 17:47:42

『壹』 故宮有300多個鎏金大「水缸」,它們是做什麼用的

故宮的整體框架是木質結構的,所以准備了這么多的水缸,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來盛水滅火用的。

『貳』 故宮每個寢殿前為什麼都要擺一個水缸,其背後有什麼秘密

因為古代沒有加濕器,水缸應該是為了讓空間不那麼的乾燥用的。

『叄』 故宮的鎏金水缸,在以前究竟是用來做什麼的

故宮的鎏金水缸是用來緊急救火的,因為宮殿是木製建築,一旦著火蔓延的會很快,如果一些離河比較遠的宮殿著火就不能及時取水,特別是冬天,河水會結冰,這樣就更加難取水救火了,而用水缸儲存一些水,就可以及時拿來救火。

『肆』 故宮隨處可見的大水缸是用來做什麼的

故宮之中,幾乎隨處可見的大水缸不僅有著裝飾的作用,也有作為“門海”鎮宅避邪的意思,還有一個非常實在的作用,就是用來防備火災,在發生火災之時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防止擴散或是撲滅。

隨著時代變遷,這些水缸見證了歷史,如今依然在故宮裡面,不過卻受到了保護,圈圍了起來供後人觀賞,它們的身上還留著八國聯軍時的傷痕,卻依然執著的把古代的智慧留傳了下來,有時間,去故宮看看吧!!

『伍』 故宮里很多地方都擺放了大缸,這是做什麼用的

‍‍

這些水缸叫門海,放在太和殿左右兩邊。意義是消防。殿屬土,若著火,在五行中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這樣就有無窮無盡的水,所以叫門海。有些缸上一道道刮痕,是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是把上面的金颳走留下的。紫禁城內的宮殿周圍,陳列著無數引人注目的「吉祥缸」(也稱「太平缸」)。「吉祥缸」有銅缸和鐵缸兩種,按照材質可以分為「鍍金海」銅缸、青銅缸和鐵缸三類。史料記載,清代中期,宮內共有大小「吉祥缸」308口,而今卻僅存有108口了。皇宮內各處陳設「吉祥缸」的數量以及缸的大小是隨著環境而定的。如太和殿、保和殿及乾清門周圍陳設的均是「鍍金海」銅缸,而內廷東、西六宮庭院及長街上所陳設的就是比較小的青銅缸或者鐵缸了。它們即是美化紫禁城內的裝飾品,同時也是不可或缺的消防器材。古人將「吉祥缸」稱為「門海」,既是「門前大海」的意思。這些「吉祥缸」內常年都儲備有清水,一旦宮中失火,太監們就可以就進從缸內取水撲救。

宮內的殿宇樓閣均為磚木結構,很容易著火。一旦發生火災,如果不能及時撲救,火勢就會迅速蔓延,把這座價值連城的輝煌建築頃刻之間化為烏有。為此,紫禁城的建設者們對防火特別重視,在宮殿前設置了這些大缸,稱之為「門海」。門海即門前的「大海」,門前有了「大海」,以水克火,磚木結構的故宮就不怕火災了。因此,這些大缸又被稱作吉祥缸。

‍‍

『陸』 故宮里的三百多口大缸,裡面的水為啥幾百年不結冰

目前,故宮裡面共有銅缸、鐵缸308口。

最有面兒的鎏金銅缸18口,放在了太和殿、保和殿和乾清門的兩邊。

這些缸內,一年四季都注滿清水,不能結冰。

故宮內有很多的導游牌,牌子上會標注一些內容,故宮的缸600多年不曾結冰的原因,在牌子上也寫得清清楚楚。

這些水缸的底部是坐落在圓形的石基上,圓形石基裡面是空的,在一側有個開口,可以在冬季時把炭火放入。24小時由值班的太監或者宮女在缸底部添加木炭,保證碳火持續對金屬水缸進行加溫,讓水一直處於常溫狀態,自然而然水缸的的水就不會結冰。

同時故宮中負責看守這些水缸的人員,會在每年冬季來臨時,及時給這些水缸在外面套上用棉花做成的套子,然後再在水缸上面加上蓋子,這樣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結冰。

缸的造價極高,根據乾隆年間《奏銷檔》的記載,最貴的鎏金銅缸,每一口造價高達1500兩銀子。

盡管如此,故宮在過去的600年間,依然屢次被燒。如今的大部分建築,都不是最初建成時的版本,而是後世災後重建。

『柒』 故宮內為什麼放置了那麼多口的大缸呢,是為了養魚嗎

個人認為不會僅僅是為了養魚,也許是放口大缸會幫助國家發展的更好吧,有一些寓意,因為故宮曾經是皇宮。

『捌』 故宮里放了很多巨大的銅缸,它們到底是用來幹嘛的

這些水缸叫門海,放在太和殿左右兩邊。意義是消防。殿屬土,若著火,在五行中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這樣就有無窮無盡的水,所以叫門海。有些缸上一道道刮痕,是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是把上面的金颳走留下的。

出於對防火的考慮,紫禁城在建造的過程中,鑾駕、紅本、實錄等庫(明代稱「古今通集庫」)時,均是採用了硬山式黃琉璃瓦頂,四周圍厚重的磚砌牆身,兩山安有琉璃搏風,前後採用封護檐的做法,是木製構建完全被包容其中。

乾清宮、坤寧宮東西兩廡,相對應的設置了兩道防火牆,南北長11.6米,厚約7.7米,一旦兩宮發生火災,便能夠起到阻隔火勢向兩廡及後宮蔓延的作用。

『玖』 故宮中為什麼會有這么多大缸,有什麼作用么

許多去過北京故宮的人都知道,故宮里的一些大殿前、庭院中都擺放著一個個大金屬缸。這些大缸腹寬口收、容量極大,而且裝飾精美,兩耳處還加掛著獸面銅環。那麼,這些大缸是做什麼用的呢?

大家可能都聽過一個成語便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個成於表面意思是城門著火了,禍及「池裡」的魚,寓意禍事的蔓延,必將會傷害到無辜的人!指他人的不幸,可能會引起自身的不幸,不能因為自認為與此事無關便袖手旁觀、幸災樂禍。

這個成語的來歷與故宮的大缸有什麼關系嗎?

是說缸里平時蓄水,平時夏天為了觀賞,在缸里養魚,一旦故宮里失火時,需要取缸里的水去救火,那麼就會禍及缸里的魚。紫禁城內,擺放用銅鐵鑄成的缸稱為「太平缸」,又稱「吉祥缸」,起到一個消防儲水缸的作用。取名「太平缸」,其中蘊含了古人希望天下太平,國泰民安之意。現在消防手段眾多,比如隔絕氧氣、隔離火源、建立防護帶、冷卻等,不用於現在,在古代故宮裡面可用的主要就是冷卻,隔絕氧氣需要用泡沫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等,當時根本沒有啊,隔離對於龐大的宮殿更不可能。最直接的就是讓太監、宮女每人提著水桶去救火。

舊時,人們稱大缸為「門海」。從字面上不難理解,「門海」即是門前之大海。大殿的門前有了大海就不會再發生火災了。所以這些大缸又被稱作吉祥缸、太平缸。

當然這些銅缸除了當消防用具外,本身也是一種很好的裝飾品,尤其是鎏金銅缸,無論是用料還是工藝上,都達到了藝術品的層次。根據現代人的估計,製造一口品級最高的鎏金銅缸,表面的黃金使用就達到了100兩之多,整個缸更是需要花費白銀1500量,實在不是小數目。所以這也是一件裝飾品和寓意吉祥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