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這樣做山東大饅頭,你會做嗎
山東膠東大饅頭的詳細做法,學會這樣做,成品又白又香又筋道,其實道理非常簡單,大家只要在製作過程中,記得一定要多揉面,將面團發酵時所產生的氣體全部揉出去,只有面團揉透了,成品才會更筋道好吃,其二,揉好的饅頭胚一定要醒發一下再開始蒸製作,還有注意的問題大家記得看最下面的小貼士哦。
7、取其一個分好的劑子,在案板上撒上乾麵粉,將其揉成饅頭胚狀態, 8、將揉好的饅頭胚放入蒸鍋中醒發15分鍾,然後將其開啟大火燒開後,轉中火繼續燒27分鍾,最後關火燜上五分鍾後再打開鍋蓋即可,白白胖胖的大饅頭出鍋嘍。
② 山東大饅頭的做法步驟圖,山東大饅頭怎麼做
步驟 1
酵母先水裡化開
步驟 2
把所有材料混合均勻倒入麵包機揉30分鍾
步驟 3
揉至光滑,蓋保鮮膜進行一發,大概2個小時,看情況而定,夏天溫度高半個小時就能發好,發酵好的面團增至2倍大,用手指沾取麵粉戳一下,不反彈證明已經發好了
步驟 4
我今天出的方子正好是12個饅頭的量,把面團分成12等份,然後用搓面的手法,搓成長條,反復3到4次,你會發現面團明顯變白,揉至光滑,滾圓,開始二發~
步驟 5
二發需要30分鍾即可,放蒸鍋,冷水燒至水開20分鍾即可,蒸好後千萬別先打開蓋子,要不然饅頭會縮給你看,慘痛~
步驟 6
點擊查看大圖
美美的開吃吧~
③ 山東婦女把饅頭做出花月銷300萬個,饅頭有著怎樣的歷史文化
山東婦女把饅頭做出花月銷300萬個,饅頭有著怎樣的歷史文化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饅頭的前世今生吧。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不光是信息傳播速度加快,文化傳播速度也是日新月異,饅頭手藝作為一種非遺手藝得到傳承,無論我們身處何方,都能嘗到家長的味道。作為新時代下成長的年輕人,我們也應該學著保護這種文化遺產,用自己所學知識不斷創新,為文化發展注入新的發展方向,畢竟創新才是未來。
④ 山東饅頭的做法和配方
山東大饅頭的做法
用料
頭遍麵粉或者粗面
2000克
鮮酵母、酵母粉、老面(任選)
10克
水
1000克左右
乾麵粉(排氣時添加)
300克左右
做法步驟:
1、把2000克約4包麵粉、酵母、水,稱重加入攪拌盆里。(冬天有暖氣的北方,空氣乾燥,建議水量加多10~15克)
全手工揉成面團。注意:很多廚友反饋揉好的面團很硬。這里說一下,冬天有些地區空氣非常乾燥,麵粉的吸水性有差異,夏天就基本不會有這個問題,正常發酵前揉的面團是軟硬適中的,與我們平時包餃子的面團是一樣的。如果明顯感覺偏干,這時候要及時加水補救~
2、揉好的面團蓋上保鮮膜,這么熱的天氣,放在廚房裡等待發酵
注意:發好的面團呈兩大倍,手指蘸麵粉戳個洞不回縮。這樣的面團就發好了。可以看到很多透氣孔,這個是發酵成功的標志!
3、面發好之後,准備300克左右的乾麵粉,分三到四次加入攪拌盆里進行排氣。揉好的面團不粘手。(每種麵粉的吸水性不同,空氣乾燥可減量,空氣濕潤乾粉不變,萌媽家的麵粉就是農家老方法磨出來的,所以一般是這個比例;
注意:每一次加乾麵粉都要與面團攪拌均勻再添加,揉好的面團就像第一次揉好的狀態一樣。
4、另取適當的乾麵粉(不在300克之內),撒在揉面板上,取出揉好的面團,在面板繼續手工揉(不用擔心哦,加入這么多乾麵粉不會影響發酵,而是讓饅頭的組織更細膩)。
5、然後分成20個劑子,現在自己家做還是沒習慣用稱重的方式稱劑子。我大體上稱了一下,大概每個有200克左右,我們家的饅頭個頭大。饅頭的大小可根據自家的習慣來做,北方喜歡做大饅頭,南方喜歡做小饅頭。
6、取一個小劑子,用手掌反復的揉搓幾下
7、用手掌揉成圓形,每個饅頭胚最少揉100下,如果有力氣可以繼續揉,饅頭越來越好吃。(過程需要點耐心和時間去完成,最後的饅頭胚要揉到光滑,表面不能有坑坑窪窪哦,萌爸力氣大,揉過的饅頭做出來特別好吃)。
8、拿起面團將收口揉捏幾下
9、單手將面團滾上乾麵粉(這一步挺重要的,可以防干、防粘連)。
10、收口朝下,兩手前後反復揉搓,讓饅頭胚更圓。
11、這樣一個饅頭胚就做好了。
12、做好的饅頭胚,放在一塊透氣的竹藤蓋子上面,中間要有足夠的間隙,防止二次醒發變大粘在一起。
我們在農村來家,用的是大鍋來蒸饅頭,就是土灶,用柴火燒火,差不多開鍋後,整半個小時,准確的看著時間的,快整好的時候,房間里會有濃濃的饅頭香味!
注意:防止饅頭底部會有粘連,所以可以在蒸鍋底部抹點油,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
特別分享下如何用蒸鍋來做,因為城裡人一般都用蒸過較為方便。
冷水開蒸,上氣後再蒸20分鍾,煤氣蒸過火候大,所以時間可以適當縮短。
上層蒸鍋與下面的煮水鍋之間不能有漏氣(漏氣也會影響發酵)
時間到關火燜5分鍾,山東大饅頭就蒸好了,是不是很誘人啊!
方子我基本寫的比較詳細了,但還是要再啰嗦幾句。我們家做的饅頭量比較大,饅頭個頭也大,2000克的麵粉做出來20個大饅頭。廚友們可按比例減量。
二次排氣揉面要加比較多的乾麵粉,這樣饅頭會更好吃哦!
以下是特別提示:
1、二次揉面很重要,揉的好,饅頭才會發的好。
2、饅頭揉形後要滾一層乾麵粉,防干防粘,請盡量照做。
3、最後揉饅頭胚造型時一定要揉光滑,不能有坑坑窪窪的表面,揉好後,擱置十五分鍾左右,就行二次發酵,我們農村土話是叫「醒一下」如果沒有光滑的表面,蒸出來的饅頭也不會光滑。揉面是饅頭最關鍵的一步。
4、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二發請一定要按照方子寫的來操作,在一位廚友那裡得知,她的二發放在熱水鍋里醒發的,二發是饅頭很關鍵的環節,千萬不能放熱水鍋里醒發,悶在熱水裡醒發會有蒸餾水滴下來,會造成死面,饅頭還沒醒發到位,表面就被燙熟了。而且蒸饅頭也最好冷水上鍋開蒸,熱水蒸也會有可能影響起發。
⑤ 「山東的饅頭比臉大」,山東的饅頭為何要做得這么大
⑥ 剛出鍋的山東饅頭究竟能有多香
剛出鍋的山東饅頭香味撲鼻,哪怕是你站在幾米開外也能聞到饅頭傳來的香味,足可見山東饅頭有多香了。因為山東屬於北方,所以山東人酷愛吃麵食,其中最喜歡吃的就是饅頭了,那麼究竟有多愛吃呢?可能在南方大部分城市饅頭只會拿來當早餐,可是在山東,基本上一日三餐都可以吃饅頭。所以在山東基本上每個集市門口都會有幾家饅頭鋪。
山東饅頭雖然好吃,但不建議一次性吃太多,因為饅頭畢竟是主食,一次性吃太多容易導致腸胃不消化。
⑦ 山東人吃的饃什麼樣子的
山東人吃的饃,一般分兩種。一種叫餑餑,包括兩種,一種叫桃餑餑,顧名思義,就是形狀像桃子,另一種叫棗餑餑,就是在上面插上棗。形狀和桃餑餑差不多。當然,無論是桃餑餑還是棗餑餑,一般是過春節時做,平時不做,有點麻煩。平時就做饅頭。
⑧ 不僅好吃還十分好看的山東花樣饅頭,是如何製作的呢
山東鹼面饅頭非常好吃,對於我不愛吃饅頭的山西人來說都能吃一個大的,山西麵食還可以,各種面條類,饅頭一般西的花饃正一步步的走入人們的視線,從視覺上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提高了知明度,增加了饅頭本身的附加值,是發展饅頭的很好方向。聰明、勤勞的膠東婦女在各種傳統節日期間,用面團做出鴛鴦、鯉魚、龍、鳳、壽桃等寓意造型,蒸熟涼透,再點染五彩繽紛的顏色,便成了一件件非常生動的藝術品。
一般意義上講,大家會說膠東大饅頭最有名。但我心裡確感覺,還是小時候外婆蒸的老面發面饅頭最好吃。饅頭個大,面白,筋道,吃到嘴裡麥香濃郁,還有淡淡的甜頭。春節她會做棗那也是作為地方特產出售吧。又圓又白的大饅頭,我第一次看見那麼大一個,兩個壯男丁估計也吃不完,上面做的花樣非常漂亮。這是我今年過年蒸的花饅頭請大家欣賞。
⑨ 山東60後奶奶半年研發國潮拉絲饅頭,這是種什麼樣的饅頭
在了解了這個饅頭製作的原因後,發現這是一種充滿愛的饅頭,它已經不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饅頭了。這個奶奶之所以製作這個饅頭的原因分為兩期,前期是為了兒女去製作,這使得饅頭包含了母親對兒女的母愛,而後期是因為在製作的過程中發現,製作饅頭中不再是想到自己的兒女,而是想到自己的母親,想起自己年少時與母親的過往,與母親生活的點點滴滴,則這時的饅頭包含了奶奶對母親的思念之情,則在吃的過程中會感受到一股暖流直接沖擊心靈,更讓自己被滿滿的母愛包裹著。
這個奶奶做的饅頭又大又軟,當別人做出來之後她可以立馬看出來這個人在做饅頭的時候有沒有偷懶、知道他做得好不好吃,由此可見奶奶做饅頭的能力是一絕的,只要看出做的不好,她還會讓他們重做,可見這饅頭好吃也是離不開她嚴厲的監督與指導。
⑩ 山東婦女把饅頭做出花,月銷300萬個,這樣的饅頭到底有什麼魔力
饅頭在我們國家已經有悠久的歷史了,還記得以前小的時候,每到了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在院子裡面蒸饅頭,整個村莊都籠罩在饅頭的香氣裡面。雖然說如今市面上有很多賣的,但是總感覺少了點什麼,可能有些東西不是機器能夠代替的了吧。這不在山東的這八十位婦女就用自己的雙手做出了形式各樣的花餑餑,月銷量達到了300百萬個,這個數量真的是非常驚人的。
一:外觀精美好看。
以前我們見的饅頭大部分都是白顏色的,偶爾上面會有一定形狀,但是看起來還是比較的單一。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這項傳統的手藝想要發展下去,肯定要不斷的改進的,這不各式各樣的花饅頭就出現了,形狀千奇百怪,顏色鮮艷美麗,讓人一看就非常的有食慾。
不得不說高手在民間,就是這些勤勞的女性用自己的雙手才給我們創作出了如此精美的作品,成為過年必備的年貨之一,不僅傳承當地文化而且還幫助很多的女性重新走上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