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啥叫美篇的形式發到班級群里
美篇是非常好用的圖文編輯工具,能發100張圖片,任意添加文字描述、背景音樂和視頻,可以用最短的時間製作出圖文並茂的文章。通過美篇的幫助我們可以將學校活動,班級活動情況通過圖文編輯的形式快速的呈現分享,製作好的美篇還可以分享到學校的微信公眾號、班級群、學校空間、甚至微信朋友圈等對學校活動進行宣傳,還可以通過美篇的社交圈結識志同道合夥伴。目前美篇有APP版、網頁版和微信小程序3個版本,能夠滿足不同人的編輯場景和編輯習慣。
一、創建美篇的准備工作準備素材
創建美篇我們首先要整理好素材,美篇的素材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圍繞選定好的主題准備好素材並對素材命名編號,這個編號的順序就是之後製作美篇的素材先後順序,將素材整理到一個文件夾中。
Ⅱ 手工繪本製作方法圖片
准備材料:白紙,畫筆,剪刀,膠水。
1、將白紙按照下圖所示進行裁剪。長的方向分為四等分,寬的方向分為三等分。
Ⅲ 用什麼方法把別人做的美篇小年糕放在自己的像卌里
小年糕APP是一款非常專業的影集視頻製作手機軟體,裡面有大量的素材可直接供用戶直接使用。有些用戶還不知道手機上如何製作小年糕音樂相冊,下面分享一下手機上製作小年糕音樂相冊的步驟方法。
1.下載並安裝「小年糕」App軟體。
2.連接微信後,再確認一下,就可登錄到「小年糕」的主界面。
3.製作有聲影集,最主要的便是照片,因此,先添加照片,每一集視頻最多可以添加100張照片。點擊中間的帶號的紅圓,即進入添加照片的操作。
4.添加照片前,軟體還會詢問,照片的來源。一般都是從手機相冊中選擇照片。
5.跳轉到手機相冊,每次選擇上傳只能9張照片,照片多的話,可以多次添加,做多100張。
6.照片可以點擊下面的+號繼續,或選擇已選好的照片,點擊 - 號刪除。
7.照片選擇上傳完成後,轉到「字幕」界面,按序點開 > 符號,編輯「標題」、「故事」(就是視頻簡介)、「製片人」等。下面的照片,每張照片上都可以添加文字(最多32個字,宜少不宜多)。也可以點擊圖片,轉到專門的圖片編輯中編輯。
Ⅳ 手工製作書簽大全及方法
押花雙色書簽的做法:
在白色卡紙上,以葉片構成貼花的基本范圍,穿插擺放各種花朵,注意顏色的搭配及協調,花材背面點上少許白乳膠,粘貼在卡紙上。乳膠絕對不可多,對於大部分花朵和葉片,只要在背面沾一小點即可,布局造型完成將自粘膠膜背面的襯紙撕去,全面覆蓋到貼好花的卡紙上,注意不要起皺紋或者貼偏以手指將花邊緣壓緊,不要殘留空氣。修剪邊緣多餘的膠膜,在白卡紙背面貼上雙面膠帶,將貼好花的白色卡紙粘貼到彩色底卡上即可。
Ⅳ 美篇如何設置圖片邊框
美篇的圖片邊框可以在後台點擊對應的模板進行設置。進入到美篇編輯的後台以後,點擊模板按鈕,選擇需要的模板就可以看到圖片邊框的不同樣式。具體的設置方法如下:
1、在電腦的瀏覽器中打開美篇的官方網站,在登錄界面中輸入對應的賬號和密碼點擊登錄。
Ⅵ 老師用94張學生圖片製作美篇表達了什麼意思
老師應該想表達他的愛心,覺得用心良苦,變質了這么多的美好的圖片。
Ⅶ 美篇最後格式如何固定
結尾要明快且巧妙。結尾亦稱結語,是本文的最後一段,具有畫龍點睛、升華主旨、呼應首尾的作用。結尾的寫法也有很多,常見的主要有:概括全文,得出結論;呼應題目,凸顯主旨;切中時弊,點明要害;針對問題,提出建議;巧妙發問,引人深思;借用佳句,直舒胸臆等等。我以為無論哪種寫法,結尾部分和本文內容必須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既不能頭重腳輕,也不能尾大不掉,而且用語要盡量明快、精彩、巧妙。因「美篇」作品具有短、平、快的特點,一般篇幅不是太長,有的結尾可以與正文銜接在一起,不需再分段。如果在正文中己經把話說清講明,也可以不用結語。
美篇」創作亦是這個道理。當然,並不是說要求我們創作的每件「美篇」作品都必須達到這個標准。即使筆者創作的「美篇」作品亦並非件件都是精品,有相當一部分作品因種種原因,被編輯打入了冷宮。美友們如果有興趣,敬請到我的主頁查看瀏覽,並予以指導。
對此,美友空心木頭有個觀點我比較贊賞。其大意是,在「美篇」中打造和諧愉悅的精神家園,需要作者、編者、讀者三方面密切合作,共同努力。作為作者,當然要盡最大努力,爭取多出精品;作為編者,要慧眼識珠,盡量公平公正地審核、推薦作品,讓大家心悅誠服。尤其提到,既要看形式,又要看內容,更要倡導原創。對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英雄、老作家、老幹部、老軍人的原創作品,即使不太完美,也應予以適當褒獎鼓勵。如果他們看到,信手拈來的一盤菜,網上抄來的幾句話,或順手下載的幾幅美人照等被加精推薦,且頻頻閃現,而他們辛辛苦苦忙活好幾天的原創作品則無蹤無影,心裡該有何感想?作為讀者,則應以謙遜、學習的態度,去欣賞他人的作品,並及時予以雅評點贊。從而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學習、相互鼓勵的和諧美好的精神家園。
綉花先得手綿巧,打鐵還須自身硬。我認為,就廣大「美篇」創作者來說,還需要靠自身努力,把功夫下在提高「美篇」創作水平上。應一些美友的要求,這里我主要從實踐和操作的層面,就「美篇」創作的具體方法和步驟談點粗淺想法,並將其概括為「美篇」創作「五步驟」,與美友們交流共勉。
一、製作好標題,簡煉而醒目
標題的意義和作用無需多言,它是進入人們視線的第一信號。還是那句話「意在筆先」,在確立好作品主旨的前提下,盡量用最簡煉、最明快、最生動、最活潑的語言去概括和提煉標題,使之醒目提神,先聲奪人。這里沒有什麼深奧的學問,注意三點即可。
避免寬泛化。標題盡量少用「類」的語言,多用「種」的語言。像我們常見的「ⅩXX的美篇」、「XⅩⅩ游記」、「XX節感懷」等,類似標題就過於寬泛,傳遞的信息量太少,讓人不知所雲,摸不著頭腦。比如剛剛過去的芒種節氣,其作品如果用「芒種」、「今天是芒種」、「芒種來了」等諸如此類的標題,既寬泛又俗套,讓人缺乏新鮮感。有作者以「芒種依約撩遠鄉」為題製作了一件原創作品,盡管未引起有關方面重視,但不少美友還是給予了贊許和鼓勵。
避免雷同化。最精美的句子往往亦是最易雷同重復的句子。如「陽光總在風雨後」、「誰不說俺家鄉好」、「最美不過夕陽紅」、「人間至味是清歡」等等,的確是錦囊佳句,酣暢淋漓。但如果你搜索一下此類文章,就會發現恆河沙數,不知凡幾。我認為還是多動動腦筋,盡量製作一個新穎別致、與眾不同的標題為好。想不起來哪位哲人說過這樣的話,大概意思是,一個最蹩腳的新觀點,也比人人皆知的老套話強得多。
避免繁冗化。製作標題要惜墨如金,越短越好,力求用最少的文字承載最大的信息量。標題最好只用一句話,除特殊情況,盡量不要用標點符號。如果超過兩句話或更長,就成了內容提要,而不是標題了。這些大家都明白,不再贅言。另外,要盡量避免使用生僻、拗口的語言,盡量使標題口語化。總之,要變平淡為生動,變深奧為淺顯,變抽象為具體,變繁冗為簡煉,使標題形象生動,引人入勝。
二、搜集好素材,鮮活而豐富
在「美篇」創作中,無論是先佔有素材再提煉主旨,還是先確立主旨再尋找素材,都有一個搜集素材的過程,這是「美篇」創作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必須高度重視。一件「美篇」作品的容量畢竟是有限的,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將你手頭的素材(包括文字、圖片。下同)全部納入其中,這就有一個素材的搜集、遴選問題。我認為,搜集好素材要重點把握這樣幾點:
宜精不宜多。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凡是有心的人,在平時工作、日常生活、讀書學習、交友聯誼中,一定會佔有積累了大量素材。這些素材往往是原始的、零亂的、無序的。在「美篇」創作時,就要圍繞主旨需要,進行認真分析、比較、鑒別,通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多中選少,少中選好,選取出適合、適用、適量的素材。與主旨無關或關系不大的就要毫不吝嗇地舍棄。
宜新不宜陳。「喜新厭舊」乃人之常情。素材新穎、鮮活、生動,才能表達、烘托新鮮活潑的主旨和思想,才能使「美篇」作品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一定要注意選取那些能夠說明新情況、闡釋新觀點、表達新事實、彰顯新主旨的素材,盡量舍棄那些陳舊的、過時的、老套的,司空見慣、人人皆知的東西。
宜異不宜同。對「美篇」創作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再精美的文字,再絢麗的圖片,如果千篇一律、別無二致,且接二連三、反復閃現,人們一般不太喜歡,甚至造成審美疲勞。尤其是圖片更要嚴格篩選,對那些大同小異、相差無幾、神肖酷似,甚至重復雷同的圖片,最好不用或者少用。
三、擬訂好提綱,詳細而清晰
好建築靠藍圖,好作品靠綱目。腦中確立了主旨,即作品的「靈魂」,手上佔有了素材,即作品的「血肉」,接下來就該擬訂提綱了,即作品的「骨架」。提綱即「美篇」創作的計劃,是一件作品的基本框架,也是執筆行文布圖時的依據,直接關繫到作品的質量。提綱猶如一條紅線,需要多次提煉,反復推敲,精細加工,才能把大大小小、色彩斑斕的珍珠有機地貫穿起來,最後形成一件五彩繽紛、絢麗多姿的「美篇」作品。擬訂提綱多一份難度,所創作品就多一份成色。
形式可靈活。提綱沒有固定的格式和規范化的要求,可根據實際情況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但不論如何擬訂,都應該使所列內容的層次體現得清晰明確,結構一目瞭然。如果「美篇」作品涉及的內容比較簡單,作者對素材比較熟悉,且有較強的文字駕馭能力,擬訂一個簡略的提綱就可以了,甚至不列提綱。否則,就要擬訂一個比較詳細、清晰的提綱。一般來說,提綱擬訂的越詳細、越清晰、越周全,具體創作起來就越省時、省力,就容易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條理須清晰。對於內容比較多、素材比較繁、涉及比較廣、篇幅比較長的「美篇」作品,尤其對新手來說,我認為還是列個提綱比較好。一個完整的創作提綱,應該有中心,有層次,有重點。首先,設計好框架。全篇准備分幾大部分,每個部分又分幾個段落,每個段落具體寫什麼內容,包括圖片的具體位置和順序,都要寫清標明,最好製作出標題。其次,安排好順序。根據設計的框架,安排好素材的排列次序,或按時序先後,或按輕重緩急,或按因果關系,或按並列遞近等,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做到心中有數。最好把與之匹配的圖片編出序號,以便「按號入座」。再次,統籌好全文。依據作品選用的素材和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還要確定好開頭、結尾的方法。同時要考慮好層次銜接、段落過渡和首尾呼應等問題,並在提綱中予以註明。
重點要明確。千變萬化,不離其宗。無論提綱怎麼擬訂,層次怎麼劃分,都不能游離於作品主旨。這就要求在提綱初步擬訂後,要認真審視、推敲、修改。依據表達主旨的需要,確定哪些內容是主要的,哪些內容是次要的,哪些內容是無關緊要的,在作進一步取捨後,標明「詳」「次詳」「略」等字樣。在此基礎上方可執筆創作。
四、撰寫好本文,通順而煉達
文無定格。「美篇」作品創作同樣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和千篇一律的方法,應根據不同的主旨、內容和體裁,採用不同的寫作方法。但作為一種文體,也並不是完全沒有規律可循,經過幾年的實踐和創新,「美篇」作品逐步形成了為大家所熟悉、所認同、所常用的寫作格式。一般來說,一件比較成型的、完整的特別是以文字為主的「美篇」作品的本文,通常應具備標題、開頭、正文、結尾四個部分。鑒於前面已對「製作好標題」作了專門闡述,這里只就如何撰寫好開頭、正文、結尾談點粗淺認識。
開頭要簡短且精彩。開頭就是作品本文的起筆,亦稱前言、導語、總提等。它是全文的第一段,與整個作品息息相關。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作品開好了頭,不僅使全文寫作順利流暢,而且能緊緊抓住讀者,引人入勝。開頭的方式有很多,可開門見山,點明主旨;可情景渲染,引人入勝;可描寫壯勢,搶人眼球;可詠物舒情,博取共鳴;可設置懸念,令人遐想,也有的以名言警句、詩詞歌賦、引經據典等形式開頭。我認為,無論哪種方式開頭,都要立足實際,緊扣主旨,把最重要、最新鮮、最精華、最吸引人的內容放在前面,使其閃亮登場,先聲奪人。開頭要簡明扼要,篇幅不宜過長。正如古人所言:「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
正文要豐富且厚重。這里說的正文是狹義的,是指文章的主體部分,事實的敘述和觀點的議論主要在這一部分。它對整個作品質量優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體現作者水平高低的關鍵所在。正文一般有若干段落組成,通常用大小標題標明層次。常用的結構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橫向結構,即圍繞主旨按照問題的性質或因果、主次、並列、遞近、對比等邏輯關系,把內容分成幾個問題、幾個方面、幾件事情分別予以敘述。其優點是條理清晰,觀點鮮明。二是縱向結構,即按照事物發生、發展或變化的過程,以時間先後為順序,把內容分成幾個階段、幾個過程、幾個步驟逐一進行敘述。其優點是層次清楚,簡潔明快,比較適合「美篇」的創作。三是縱橫交錯結構,即根據事物本身特點和表達需要,把縱向結構和橫向結構有機地結合起來,根據表達的需要,時而縱向展開,時而橫向展開,然後再集中歸納總結,闡明中心思想。
結尾要明快且巧妙。結尾亦稱結語,是本文的最後一段,具有畫龍點睛、升華主旨、呼應首尾的作用。結尾的寫法也有很多,常見的主要有:概括全文,得出結論;呼應題目,凸顯主旨;切中時弊,點明要害;針對問題,提出建議;巧妙發問,引人深思;借用佳句,直舒胸臆等等。我以為無論哪種寫法,結尾部分和本文內容必須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既不能頭重腳輕,也不能尾大不掉,而且用語要盡量明快、精彩、巧妙。因「美篇」作品具有短、平、快的特點,一般篇幅不是太長,有的結尾可以與正文銜接在一起,不需再分段。如果在正文中己經把話說清講明,也可以不用結語。
五、校勘好文稿,准確而美觀
俗話說,文章不厭千回改。文稿校勘是「美篇」作品發布前的最後一道工序,直接關繫到作品的優劣成敗,必須高度重視,認真對待。校勘的重點是:用字是否正確,標點是否合適,詞語是否恰當,段落是否清晰,圖文是否匹配,布局是否合理。其方法主要包括增添、刪除、改正、調整、置換、潤色等。一般來說,「美篇」作品內容比較單一,篇幅比較短小,形式比較簡約。我認為,在校勘中只要把握好三個環節就可以了。
校勘文字,關鍵是准確。這是重點,也是費時費力最多的一個環節。對此可採用三種方法:一是重點校對,即重點對大小標題、人名地名、稱謂簡稱、引用數字、固定用語等內容進行校對,既要准確規范,又要前後一致。然後再對文稿通篇校對,認真糾正錯字、白字和病句。二是閱讀校對,在通篇校對的基礎上,從頭至尾進行默讀或朗讀,就可以發現一些新的問題,同時還可有效避免用字不當、詞語不通、語句不順甚至拗口等問題。三是暫擱校對,亦稱沉澱校對,即把已經校對過且時效性不強的文稿暫時擱置一下重新審視,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原來一些不捨得、不忍心甚至自我感覺良好的內容,經短暫擱置沉澱後,就會因發現新的問題而自我否定,決然舍棄,使文稿更加精彩。
校勘圖片,關鍵是合意。圖文並茂是「美篇」作品的特色和優勢。無論是以文為主的作品,還是以圖為主的作品,都有一個對圖片校勘的問題,只是側重點不同而已。以圖為主的作品,重點是看圖片是否清晰,是否美觀,是否重復,是否雷同,是否格調一致,相互襯托,並據此進行校勘、取捨。其文字則是用來詮釋、烘托圖片的,宜精不宜多,以防喧賓奪主。以文為主的作品,則重點圍繞圖片是否匹配,是否貼切,是否合意,是否協調進行校勘,宜准不宜濫,力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校勘版面,關鍵是美觀。在確保圖文協和、准確無誤的基礎上,最後還要對整個作品的版面進行校勘。包括圖文搭配、背景底色、整體格調、字體音樂以及間隔距離、空行留白等,進行統攬校勘,盡量做到完美無缺,少留遺憾。如有可能的話,也可請內行的朋友或圈主再幫助把把關,以達旁觀者清、兼聽則明之效,然後再發布投稿。